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淮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梅溪镇经济发展再滞后,也是霞浦西南片的中心镇,工商业发展要比周边鹤塘等乡镇好许多。
之前是一直讨论只是要把梅溪镇并到唐闸区,跟鹤塘镇没有关系,所以鹤塘镇在财政上一直能得到县里的支持。这次城区调整,是考虑要给唐闸区往东南翼发展更大的空间,才一次性把鹤塘、梅溪两镇都划并过来。
这次划并,梅溪是有准备的,也是积极要求的;鹤塘镇就多少有些被动。
“在这边发什么牢骚,换个地方说话。”袁宏军说道。
沈淮他们走出区政府大院,就有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陪袁宏军的司机在外面等着。经介绍,才知道这中年人是鹤塘镇一家砂石场的老板,姓杨,名字没有听清楚,有些拗口,早年靠在渚江里挖沙发家,如今手下有好几条挖沙船。
姓杨的砂石场老板在前面带路,袁宏军拉沈淮坐一辆车。两人坐在车后座谈话,等车停下来,沈淮才注意到车子停在英皇国际会所前面。
沈淮打心底不愿意跟袁宏军初次吃饭,就直接到这种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到位的场所来。
沈淮刚要提议换地方,这时候英皇国际的大厅内已经有一个年轻女郎小跑过来负责招呼他们,帮忙打开车门。
那个年轻女郎看到沈淮坐车后排,愣了一下,先是错愕,手下意识的缩了一下,继而才以惊喜的神态,说道:“这不是沈秘书吗?沈秘书你可是很久都没来关照英皇的生意。”
得,想装正经都没有办法。
沈淮暗道,幸亏之前的他喜好良家,到东华后也是受陈铭德的约束,几次出入英皇都是逢场作戏,好像没有太乱搞。
眼前这个女郎,沈淮记得她是英皇国际的公关经理,既不是包厢陪客的小姐,也不是管理小姐的妈咪,而是英皇国际市场部门的营销人员,挂着公关经理的头衔,招揽、维护客户,算是一份正经的职业。
虽说英皇国际不做正经生意,但在这一点上倒体现出几乎比东华所有餐饮娱乐场所都高的管理水平来。
但见年轻女郎穿着黑色的职业套装,里面穿着雪白的大翻领衬衫,个子不是很高,穿着黑色的细尖根高跟鞋,走起路来婀娜多姿,颇有风情,脸蛋白皙,虽然算不上极漂亮,也一个很有味道的漂亮女人。
这种女人虽然在这种场合工作,身上难免会沾染有风尘味,但毕竟有正常家庭的职业女性,又比普通女人更识风情。按照之前沈淮的脾气,他是极愿意花水磨工夫去吃掉这种女人的。
翻看之前沈淮的记忆,几次到英皇国际来玩耍,也是有意的想对她下手,言语举止对她都有暧昧,就在陈铭德死之前的几天,沈淮的手都已经摸到她身上去;她虽然拿他的手拿开,但似乎拒绝得不是很坚决。
此时的沈淮,自然不想跟眼前这个女人重续前缘,他甚至都不记得这女人叫什么名字。
倒也不是说沈淮现在就变得多单纯,而他知道,男人想做一番事,就要控制下半身,不能因为偷吃惹来满身骚。
看到这女人眉眼间递来的亲昵神态,知道是她职业使然,她刚才乍见他时的表情,就知道她是不愿意见到他的,但不得不说她很有些风情。
倒叫沈淮想起何月莲来,心想这个女人假以时日,说不定就又是一个何月莲……
“原来沈书记在英皇有老相好,我还担心沈书记会不喜欢这个地方呢。”袁宏军哈哈一笑。
“以前在市政府时,陪客人来过几次英皇。”沈淮下车来轻描淡写的跟袁宏军等人解释了一番,又跟这个站在一旁卖弄风情的公关经理说道,“你帮我们安排一个能安静吃饭说话的地方。”
袁宏军虽然跟沈淮接触不多,但听说到沈淮很多事情,见沈淮轻轻地把话题带过去,也不会纠缠下去,不然叫人家怀疑你有意打听市委书记谭启平的秘密,就弄巧成拙了。
那个公关经理大概注意到沈淮的冷淡,脸上的笑容不改,带着沈淮他们穿过富丽堂皇的大厅、接待区,往里走。
英皇娱乐大厦是带地下室的六层建筑,平层是前台大厅及接待区,地下一层是温泉洗浴,二楼是餐饮、三楼、四楼是客房,五楼是俱乐部、六楼是贵宾区。
沈淮他们走到电梯前,前面刚有一拔客人上去,看着闪烁的箭头直接指示到六楼才停下来,沈淮指着旁边的转角楼梯,说道:“我们走楼梯。”
交浅言深本身就是大忌,沈只想与袁宏军他们在二楼吃一顿饭就走,不可能说跟袁宏军、朱学祈初次接触就直奔五楼、六楼去娱乐。
袁宏军、朱学祁也是主随客便,何清社、褚强只是陪同,自然是一起走楼梯上二楼。
到二楼刚要进宴会厅的门,这时候从楼上下来一个穿粉红色公主裙的女孩子。
这女孩子下楼时别过脸看着墙面而走,没叫沈淮他们看见脸,但看侧面以及穿抹胸公主裙露出来的粉白胸脯及窈窕身材,就知道是个刚长成的漂亮少女。
沈淮知道英皇娱乐五楼、六楼除了三陪女郎质量颇高外,侍应“公主”也是精挑细选的。
这女孩子在二楼没有停下来,接着下楼去,女公关经理想起什么事来,喊住她:“小萱,市钢厂的周处长刚才打电话预约了五楼的包厢,还点名要你到他包厢里服务,你今晚就不要去其他包厢了。”
“嗯!”女孩子应了一声,头也没有回就下楼去。
沈淮心想市钢厂姓周的处室干部,只有给他狠揍过的周大嘴,倒很好奇他在英皇国际看上怎样的女孩子,又走回到楼梯口往下看去。
赶巧那女孩子也抬头看过来,沈淮吓了一跳,没想到刚才下楼去的女孩子,竟是有一段时间没见面的寇萱,心里想:难怪下楼时一直别过脸去,原来是怕给他看到脸。
第一百四十五章势利的女人
年前寇老头说要带孙女寇萱去亲戚家养伤,之后沈淮就一直都没有再见到这个眼神有些凌厉的清秀女孩,也不知道怎的,之后也没有听小黎怎么提起过她的同学。
沈淮也不会关心这些事,只是没想到再见到她时,会在英皇国际这种场所,更没有想到寇萱穿着五楼俱乐部侍应生所特制的低胸公主裙。
寇萱下楼梯时,先看到沈淮他们,转身折回去已经来不及,只会更加引人注目,只有别着脸下楼梯,又忍不住好奇心抬头看一眼,没想到跟沈淮的眼神撞上。
寇萱没有胆量跟沈淮说话,只是惊慌失色的逃走。
沈淮撮着嘴,看着下面的楼梯口人影已失,不知道是不是该追上去。
那个女公关经理见沈淮站在那里不动,还以为他看上刚才那个女孩子,凑过来说道:“人家小女孩子现在还没有下水呢,哪天她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我第一个通知你。”
说话时,她半个身子挨过来,有淡淡的香水气扑来,沈淮还是没能想起眼前这女人叫什么名字来。
见袁宏军、何清社他们在前面都疑惑的回过头来,沈淮只能先将寇萱的事抛之脑后,先进包厢用餐。
包厢里,水晶吊灯散发柔和的灯光,照在猩红的地毯上。
英皇国际内部装修得富丽堂皇,虽然俗气,倒是能让人花钱花出感觉来。
包厢里已经有两名服务员在等候,她们容貌青春靓丽,荷青色的旗袍开衩很高,露出给肉色裤袜裹得修长、紧致的大腿来。
众人照着“主客陪”的次序入座,服务员拿来两本印制精美的菜单,丝毫无误的递给沈淮、姓杨的砂石场老板跟前。
姓杨的砂石场老板虽然坐在买单的座位上,但他还是殷勤的将菜单递给袁宏军。
女公关经理则借这个机会转着桌子发名片,最后才走到沈淮的身边,小声问道:“沈秘书这段时间到哪里高就去了,都不来关照我的生意,真是好久没有见到你了。”
沈淮将她的名片接过来,瞥了一眼,才记起来这女人叫杨丽丽,随意的将名片放桌边,敷衍地笑道:“我不在市政府工作了,到下面的乡镇当乡镇干部。”
“沈秘书开我的玩笑呢,你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跟那些个乡镇土包子混到一起去。”杨丽丽巧笑嫣然,只当沈淮跟她开玩笑。她的职业使她跟权贵打交道颇多,知道官场规则,也知道沈淮之前是市政府正科级秘书,即使要下去锻炼,也应该是到区县挂职,哪里有下乡镇的可能?
沈淮哈哈大笑,指着身边袁宏道等人,对杨丽丽说道:“诺、诺,你刚刚一句话,可是把这一桌人都得罪干净了。”
袁宏军放下菜单,看向沈淮身后这个长相可人的漂亮女人,问道:“难道说我们这些乡镇土包子就不配在英皇消费了?”
杨丽丽见一桌人都盯着她看,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有些尴尬,但也没有冷场,跟袁宏军笑道:“沈秘书常跟我胡说八道的,我都不知道他对我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不过说真的,我接触过乡镇过来的人,你们可比他们气派多了。沈秘书要不说,我还以为你是哪个区委书记或者县委书记呢,说是市委书记也像。”
袁宏军也不会介意,一是看这个漂亮女人跟沈淮认识,还有一个就是英皇的确不是他们乡镇干部摆威风的地方,只是笑着将菜单递回来,说道:“你跟沈书记熟悉,知道沈书记喜欢吃什么,酒菜就你来替我们安排。”
杨丽丽看沈淮的眼神略带疑惑。
以往,因为沈淮是市政府的高级秘书,杨丽丽即使给他占些手脚便宜,心里再厌恶,也不得不敷衍他。毕竟英皇的后台再硬,也不敢轻易的去得罪在市领导身边工作的人。
陈铭德因病猝逝背后的蹊跷,自然不是她所能知道的,只是见沈淮坐在那里也不像是说笑,而其他人越看越像是从乡镇过来的,特别那个所谓的杨老板,刚才接菜单时还借机拿胳膊肘蹭服务员的奶、子,标准一个乡镇暴发户。
杨丽丽猜想沈淮或许是得罪了哪个市领导,才沦落到如此的下场。
心里这么想着,杨丽丽脸上的笑容,就下意识的冷了一些。
英皇国际整天都是权贵权贵去的,别看这一溜人对着沈淮满嘴“沈书记”、“沈书记”的喊得亲热,只要是个乡镇,在英皇国际真还不算什么菜。
杨丽丽心里都后悔刚才发那一圈名片,欠着身子过来将袁宏军递过来的菜单接过去,笑道:“我都不知道沈秘书有没有换口味,就像他刚才盯着人家小姑娘看,我记得他以前不好这一口的!”
沈淮心里暗笑:女人真是现实啊,刚才“沈秘书”、“沈秘书”的喊得亲热,这会儿说话就暗藏讥讽了。
沈淮也不跟这个女人计较,他懒得点菜,就说道:“你开个菜单过来,让袁书记、陈镇长他们看看合不合口味。”
“沈书记决定就好。”袁宏军、陈学祈说道。
“好咧,我一定安排让沈秘书你们满意。”
杨丽丽哪里记得沈淮喜欢什么口味,知道把最贵的菜跟酒给他们端上就是。她知道乡镇干部死要面子,也不怕他们敢吃霸王餐,她正好能狠狠的拿一笔提成,就当以往给这混蛋摸那几下收的小费。
杨丽丽出包厢片刻,就拿了开好的菜单、酒水单回来,递到沈淮面前,说道:“沈秘书,你看看,我没有把你忘掉吧!”好像真是照沈淮的喜爱开出的酒菜单。
菜肴再贵也有价,但看到酒水单上列有两瓶尊荣,沈淮皱着眉头,看了杨丽丽一眼,但见她不动声色,脸上还堆着笑,心想:给她时日,说不定是个比何月莲还要厉害的角色。
虽说是姓杨的砂石场老板请客,但吃饭总要算人情,沈淮可不想欠人家这么大的人情。再说他也担心人家兜里有没有带这么多的现金,国内还没有银行卡可以刷付,直接就将酒菜单推回去,说道:“你帮我改一下,菜加酒水控制在一千元以内。”
“沈秘书以前你最喜欢品威士忌了,这两瓶酒你这回要是不喝,下回再来怕就没有机会了;再说一千元都不够这个包厢的最低消费。”杨丽丽为难地说道,眼睛又瞅向桌上其他人。
“什么酒这么抢手?”袁宏军接过酒水单,见上面列的是英语,他不认得。褚强坐袁宏军边上,看到尊荣极品,咂了咂嘴,没有说什么。
褚强跟着他老子,比普通乡镇的干部世面见得多,见酒名旁边还标有年份,心想把这两瓶不知真假的酒喝掉,桌上八个人皮夹子里的现金凑起来,都未必够。
褚强见这个女人有挤兑沈淮的意思,但也知道要维护沈淮的面子,问道:“沈书记,要不我跟我爸说一声?”
沈淮摇了摇头,说道:“吃个饭,搞这么大动静干什么?”他才没有无聊到一定要去争这个面子,跟杨丽丽说道,“这个包厢的最低消费标准是多少?”
“一千两百八,要是还觉得贵,小一些包厢,最低消费还能再低一些。”杨丽丽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容说道。
她知道这顿饭不用沈淮掏钱请客,但见沈淮也只敢掐着最低的标准叫别人请客,也认定沈淮在乡镇混得不如意,再没有以前一掷千金的豪气。
袁宏军在旁边也算是看明白过来,没想到这么漂亮的女人,会这么势利,当真以为沈淮从市政府调到乡镇就失势了。
不管怎么说,这顿饭名义是他代表鹤塘镇请沈淮的,总不能眼睁睁看一个臭娘们跌沈淮的架子,将酒水单拍桌上,跟沈淮说道:“我看就照这个单子上,咱们乡下这些土包子,也不能叫城里人瞧扁了。”
沈淮心里还想着寇萱的事,没有心情拿几万块钱跟杨丽丽赌气,跟袁宏军笑道:“这餐我来请吧。再闹下去,好好一顿饭怕是要把大家都搞得不开心了。”跟杨丽丽说道,“你就照最低标准重开一份单子过来。”
就算一顿饭最低消费标准只要一千两百八,在九三年人均月收入还不足三百的东华市,也是绝对的奢侈消费。
“我来,我来,哪有让沈书记破费的道理?”这时候坐在对面的砂石场老板忙接话过来,坚持他来买单,他虽然没有看到那份酒水单,但看桌上的气氛,也知道会极咬人。
说实话,他心里也担心袁宏军死要面子。
袁宏军死要面子的话,哪怕这顿饭的钱要两万、三万,他都不得不放血,不然以后不要想在鹤塘镇继续混下去。
沈淮就算给这个女人如此挤兑,也坚持要改单子,他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对沈淮也多一分感激,心想这个沈淮在梅溪镇名声不错,看来真不是虚的。
杨丽丽见沈淮竟然没有死撑面子,心里奇怪,当然也不会说更过分的话,而是将单子递给站在一旁的服务员,说道:“你拿去前台照着最低标准重开个单子。”又换了一副笑脸跟沈淮说道,“我楼上还有事,就不招呼沈书记你们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眼望鹤塘镇
“这小婊子,还真以为沈书记你到乡镇工作是得罪谁呢。”见杨丽丽都没有再搭理他们这一桌人的心思,袁宏军都忍不住要替沈淮打抱不平。
沈淮微微一笑,他就算给谭启平边缘化了,也是市委书记圈子里的人,换作之前的沈淮,的确不大可能会受这气。
不过沈淮知道之前那个家伙是挺遭人厌、遭人恨的,故而杨丽丽拿话挤兑他,也就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另外,他也没有必要让才第一次坐下来吃饭的袁宏军替他打抱不平。
沈淮笑着跟袁宏军说道:“人家也是吃辛苦饭,满脸堆笑的过来应付,就是指望能多拿点包厢提成。合辄我们只是要最低消费,她拿不到什么提成,自然就懒得应付。这地方要不是袁书记你拉我过来,我半年都不见得能进来一回,没有什么好生气的。”面不改色的跟袁宏军他们说话聊天,等着酒菜上来。
袁宏军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说道:“那是沈书记你度量大,不跟她计究,要是这小婊子敢对别人。”不过想想在英皇国际也没有他一个乡镇干部耍威风的地方,也就不再说什么狠话。
沈淮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扯下去,跟袁宏军聊起梅溪、鹤塘的发展。
袁宏军也是预料到梅溪、鹤塘两镇划并到唐闸区之后,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时,他们两个镇就是后娘养的,在财政上会受歧视。
他约沈淮拉拢关系,一个是两个镇的处境一致,又紧挨着,需要统一声音,站在同一立场上,尽可能的跟区里争取财政上的支援;一个是知道沈淮在市里有关系,希望梅溪镇在直接跟市里要发展资源时,能把鹤塘镇带上。
还有一个就是个人的考虑。
袁宏军不到四十岁,能担任鹤塘之前,也是有些上层关系。不过袁宏军的上层关系在霞浦县,划并到唐闸区之后,他要重新经营上层关系,才有可能坐稳他的镇党委书记位子、不给别人挤掉。
上层关系不是那么好经营的,说是卖、官鬻爵,但鹤塘镇党委书记的位子只有一个,愿意掏十万二十万坐上这个位子的人有一大把,但不是谁的钱都能送上去的。
都说沈淮是市委书记谭启平的人,但看沈淮在梅溪镇,将杜建踩得跟条狗似的,就算传闻有不实的地方,袁宏军也相信沈淮的背景比普通的乡镇书记要深厚得多。
在袁宏军看来,只要能跟沈淮拉近关系,摸着沈淮这根藤,跟市里、区里的领导搭上线,才有可能坐稳定鹤塘镇党委书记的位子去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了,有些话无需说得太透,酒桌还得聊两镇的发展跟经济。
说到这个袁宏军也是一肚子怨气跟苦水:“现在定下三年的过渡期,区里真要是一分钱都不补贴我们两个镇,梅溪镇有钢厂撑着,日子要好过一些,我们鹤塘镇,今后三年的日子就难熬了。”
看袁宏军拉着私人老板进英皇国际来摆阔,鹤塘镇的窘迫跟他个人关系也不大,但鹤塘镇划并后三年过渡期内财政自收自支,的确会很困难。
梅溪镇发展再滞后,毕竟也是霞浦县西南片的中心镇。
这次划并后,就算经济保持原规模不往前发展,只要把之前给县里扣留的增值税返还基数讨回来,梅溪镇一年也有八百多万可以支配。
这也是梅溪镇划并到唐闸区之后,最直接的好处。
九十年代之前,城区调整时,只考虑把梅溪镇并入唐闸区,没有把鹤塘镇考虑在内,故而县里一直以来都是卡梅溪镇的资金,而对鹤塘镇都有财政上的倾斜。
三年过渡期时,霞浦县不可能再对鹤塘镇有财政上的倾向,一下子就砍掉一块,而鹤塘镇又得不了唐闸区的财政支援,一年可能也就四五百万的样子,会非常的窘迫。
鹤塘镇的人口只比梅溪略少,财政要供养的倒差不多,一下子收紧这么多,就跟梅溪镇在三四年前遇到的困境一样。
就算袁宏军个人有捞钱的门路,但手底下党员干部都过着苦巴巴的日子,他作为镇党委书记,日子也不会舒坦。
再一个,地方上教育、水利、交通、城建、治安、民政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还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鹤塘镇在雪灾中伤亡惨重,说到底就是地方房屋年久失修、结构不牢所致,是地方上在农村危旧房改造上投入不足。
雪灾,梅溪镇塌房一百多间,市县拨下来的补灾款摊到每间塌房上不到一千元,远不够家里塌房的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要是镇上跟村里不能额外补贴一些,有些受灾家庭就会沦为赤贫……
沈淮心想寇萱伤好之后之所以在英皇国际当“公主”,或许跟她家房子塌掉无钱翻建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也没有办法跑到五楼俱乐部挨个包厢找她出来。
当然,对鹤塘镇的情况,沈淮可以袖手不管,毕竟他不能把全天下的事都管过来,泛滥的同情心是无益的。
不过,要是能彼此促进,能双赢,沈淮还是愿意做的。
事实上,沈淮也早就看中了鹤塘镇的江岸资源,他也不跟袁宏军打马虎眼,直接说道:“梅溪钢铁厂打算在鹤塘拿块地建货运码头,还将在梅溪钢铁厂的东侧,建一条便道连接货运码头,这条便道也将主要建在你们的地盘上。”
江岸是资源,但没有人要,摆那里也生不了钱。
听沈淮说他要在鹤塘镇拿地建码头,袁宏军疑惑地问:“梅溪钢铁厂的原材料及钢材进出要走河运,码头建在梅溪河不就够了吗?”
梅溪河是渚江下游的主要支流之一,特别到梅溪镇之后,航道既深且阔,千吨级甚至三五千吨的货轮从河口驶进来,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要是梅溪钢铁厂的发展目标,就限制年产一百万吨钢以下,货运码头自然应该是就近建在梅溪河东岸;这样也能保证肥水也不流外人田,梅溪钢铁厂所产生及衍生的税费,都能尽可能归梅溪镇所有。
不过,在沈淮的心目,三五千吨承重的货轮,远远不能满足梅溪钢铁厂未来的发展需求。
当然,沈淮也不会把他所期望的梅溪钢铁厂的目标说给袁宏军听。不要说袁宏军了,就是何清社、褚强,大概也无法想象他有把梅溪钢铁厂做成数百万吨级甚至千万吨级钢企的决心。
面对袁宏军的疑问,沈淮只是笑笑,说道:“在梅溪河东岸建货运码头,再跟钢厂接上,会限制梅溪镇区往南发展,在规划上有冲突。还有一个,梅溪钢铁厂还有些资金,现在拿出去直接在渚江北岸建码头,修一条道跟下梅公路接上,接下来下梅公路再拓宽,码头就是一个东华市跟渚江南岸地区相衔接的重要渡口;这里面的好处多得很。”
袁宏军点点头,梅溪镇、鹤塘镇发展慢,就是因为窝在边角上,什么好处都享受不到。真要建码头、江渡,那梅溪镇、鹤塘镇就有可能会成为东华市东部地区与渚江南岸各市沟通的交通要隘,工商业自然也就能顺势繁荣起来。
“这是好事,我们不仅会欢迎,也会大力支持。”袁宏军说道,“从梅溪钢铁厂直接往南到江边,路程要最短的话,应该是要把码头建在李社村?”袁宏军不确认的看了对面的镇长李学祈一眼。
“对,李社村六组。”鹤塘镇镇长李学祈对两镇的情况很熟悉。
“梅溪钢铁厂这次打算从鹤塘要拿多少亩地?”袁宏军问沈淮。
“六百亩吧!”沈淮说道。
六百亩工业项目批地的审批权在市里,再多就要上报省里,沈淮只能卡着这个数跟袁宏军要地。
“这么多!”袁宏军叫沈淮报出来的数字吓了一跳,说道,“你把整个梅溪钢铁厂都搬过来,也用不了这么多地吧?”
梅溪钢铁厂目前总地面积也就六百亩,不过还有留有相当大的发展余地,甚至还先拿西侧的近百亩地先启动集资房项目,建职工住宅。
按照常规的钢企布局,六百亩地足以容纳下到五十万到八十万吨螺纹钢产能;梅溪钢铁厂的设计产能才十万吨。
何清社听到沈淮要从鹤塘镇拿六百亩,也都吓一跳,不过他不干涉钢厂的业务,故而耐着性子不问什么。
“不仅是建码头跟堆场。”沈淮说道,“梅溪钢铁厂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主要发展电炉钢。电炉钢是吃电的大老虎。以前县里照十万吨产能批电给钢厂,实际只能满足八万吨的生产需求,还不能稳定供应。其他的电力缺口,都是我们自己买发电机组补上。唐闸区的用电也很紧张,估计不能给我们挤出多少来。目前的发电机组成本太高了,梅溪钢铁厂要发展,不依赖县里、区里,就只能自己筹资建电站;电站建起来,还能满足周边地区的工业用电。”
“梅溪钢铁厂到底要做多大,又建码头又建电站的?”袁宏军这时候有些意识到沈淮的野心很大。
“梅溪钢铁厂今年能做到十几万吨的样子,但我们考虑钢厂发展的远景目标,总得看到一百万吨的情况吧。”沈淮有意把远景目标狠狠的压缩了一下。
“你厉害,梅溪镇合该你来做党委书记。这将来区委书记、市委书记也该由你来当,到时候整个东华地区也就能翻身了。真该叫刚刚那小婊子听听,看她还狗眼看人低不?”袁宏军心服口服的朝沈淮竖起大拇指,又对何清社说道,“我这么说,何黑子你不生气吧?”
“我生什么气,我是巴不得沈书记带着梅溪镇一飞冲天。”何清社笑道。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三年全省钢铁产量还不到三百万吨,省属淮海钢铁集团九三年产量才一百万吨多点;市钢厂作为全省第三大钢企,钢铁产量才五十来万吨。
以这个为参考,沈淮要把梅溪钢铁厂做到一百万吨规模,在别人眼里,或许真是有些野心勃勃了。
不过,何清社亲眼看到梅溪钢铁厂在沈淮的整顿下,这半年时间来循着怎样的奇迹发展着,他相信,只要给沈淮足够的时间,把梅溪钢铁厂发展成年产百万吨钢的大型钢铁企业,并非不可能。
当然,这也是沈淮把梅溪钢铁厂的远景目标放在一百万吨上,要是把他真正的意图说出口,就未必是何清社此时所能承受得了……
沈淮跟袁宏军说道:“因为要争取市里的重视,我们要顶格报项目;实际上这六百亩地也不用鹤塘一次性拿出来。不管怎么说,鹤塘能拿出多少地给我们用,我们都照每年每亩地六百元支付占地费用给鹤塘镇,用于补偿征地农户的损失。”
之前谈到再亲热,一谈到钱的话,袁宏军也是寸步不让,说道:“六百元一亩地,是不是有些少了?我们鹤塘穷啊,大多数农民都靠种田生存,一下子把他们手里的地给征掉,补偿不多给一些,他们怎么生存?钢厂要是把这钱提高一倍,我们回去才好做工作。”
袁宏军也没有想到沈淮就直接谈到钱的问题上来,虽然他有意把地价抬高一倍,还是不确定的看了身边的陈学祈一眼:他自己对这个不是很懂。
陈学祈点了点头,说道:“一亩地少了一千二,村里工作也很难做;毕竟钢厂看中的那块地,是属于李社村的。”
要是每亩地六百元都补偿给农户,应该是足够了。近年来粮棉油菜籽等农产品价格没有涨上来,化肥农药却一个劲地猛涨,农户纯粹种田,一亩地从年头忙到年尾,都未必有两三百元的收入。
不过,钢厂补给鹤塘用于征地的钱,镇上村里要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他们何苦出这力?
沈淮跟袁宏军、陈学祈说道:“现在开发区工业用地一亩也就三万,还是平整好的。鹤塘镇要是有能力做好三通之后再交地,我们也可以照这个价给。”
看袁宏军露出为难的神色,沈淮也知道鹤塘镇没有能力做大规模地块的平整,接着说道,“当然,我还有一个方案,不知道袁书记、陈镇长能不能接受?”
“什么方案?”袁宏军问道。
“我们可以向区里申请,把李社、蔡家桥两个村可以从鹤塘划出来,并入梅溪镇来。”沈淮看着袁宏军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知道他听到这样的方案不会高兴,接着说,“我们可以适当的给鹤塘一些补偿。”
听沈淮想将鹤塘镇位于梅溪河与渚江东汊口的两个村子划过去,袁宏军自然不会高兴,谁愿意别人明目张胆的从自己碗里抢地盘?但坐在桌上聊这样的话题,袁宏军又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