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鸿奇还是不便在东华公开露面,大家只能是去她们在南郊庄园的“家”中相聚。谢芷在办公室里空空的呆想了好一会儿,才拿起钱包、手机、钥匙,离开公司大楼,先赶到常去的一家餐馆,打包买了几样小菜以及酒水,才往“家”里赶。

赶到南郊庄园,鸿奇以及叶选峰的车都停在小楼前,谢芷提着打包好的饭菜盒,推门走进客厅,见鸿奇、叶选峰跟她哥都已经先赶到这里。

谢芷注意到鸿奇还穿着昨天的一套衣裳,皱巴巴的,没有以往儒雅淡定的气质,头发也都有些凌乱,手里拿着一叠材料,就着材料不知道他跟叶选峰、她哥在说些什么,眼睛里满是血丝,都不知道他昨天回青沙后有没有睡一觉。

虽然感情淡漠,但看鸿奇这样,谢芷心里还是不忍。

事实上,他哥跟叶选峰的脸色也不见得有多好,都是一脸的疲态。

“你回来了。”宋鸿奇抬头见谢芷推门进来,声音沙哑的招呼了一声,又低头跟叶选峰说道,“过几天平江市委市政府就要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魏南辉的授意之下,青沙县委政研室对推动渚江中下游两岸沿江经济带联动开发作课题,而且也是今天确认会作为重要议题拿到平江的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老七真是心狠手辣啊,与魏南辉相互配合,掐准时机,不给我们一条生路!”

鸿奇心里的怨跟恨,谢芷多少能体会,一次次萌生的希望都给沈淮无情的浇灭,他这时候没有被击垮,心理素质都要算好的。

只不过,谢芷不知道叶选峰到东华来做什么,难道事情还有挽留的余地?

谢芷将打包好的饭菜盒放餐桌上,走回来将那份名义出自青沙县委政研究的联动开发方案从茶几上拿起来,站在沙发边翻看。

方案名义上是出自青沙县委政研室之手,然而在这个客厅的所有人都清楚,这只不过是沈淮早就埋好的奇招。

“这摆明是沈淮设下的彀,徐沛书记就没有其他选择,非要给沈淮牵着鼻子走?”谢成江犹不甘心的问道。

叶选峰看了宋鸿奇,心想他心里或许也有不甘心,说道:“提出千亿产业规划,是希望徐书记或者赵省长那边,有借口过问涂渡板项目;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实际也可以成为沈淮引徐沛书记、赵秋华出洞的诱饵。徐书记在赶往东华的半道上接到王云青的电话,总不能半道上返回徐城吧?赵秋华那边什么态度还暧昧不明,沈淮事前有没有跟钟书记通过气,更叫人无法揣测——徐沛书记,实际是没有太多的选择。”

谢成江忍不住长吁一口气,想将闷在心里的浊气痛痛快快的吐出去,然后心头的杂草是越来越乱,叫他心绪得不到半刻的宁静。他伸手在鸿奇的肩头用力的按了按,他知道鸿奇此时的心情会比他更糟糕。

叶选峰轻叹说道:“我们都知道这是沈淮给徐沛书记下的套,引他出洞、引他入彀,迫使他没有其他选择,但在外界看来,终究是平江市委书记王云青直接找徐沛书记沟通,是王云青与徐沛书记站在前台联手推动区域合作、地方横向联合的事宜。徐沛书记心里或许不会那么痛快,但王云青终是亲自出面给他台阶来下——我们这次还是将王云青看轻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谢成江见叶选峰断定徐沛那边已经没有挽留的希望,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看不到半点有光明的迹象。

谢芷视线停在手里的文件上,但也听着她哥的话,心里也想,现在怎么办?

谢芷心里又想,要不是将太多的偏见聚焦在沈淮身上,至少不会犯下轻视王云青的错误,或许真如沈淮所说,他们从一开始说走错了方向,那就再也走不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了。

“我下午去见沈淮,”叶选峰说道,“正好徐东铁路复线工程还有一些事情,我要找他沟通。”

谢成江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来,叶选峰去见沈淮的意图他能明白,只是这时候将死猫当成活猫死,还能有几分希望?

“谢芷下午有没有时间?”叶选峰问道。

谢芷不觉得有脸再在这事上跟到沈淮跟前摇尾乞怜,也不会到沈淮面前去忍受这份羞辱,当即就想找借口推脱,且不由得想,叶选峰这时候去做说客,到底合不合适?

“这事是不是让燕京那边先找小姑说说?”谢芷说道。

谁都知道宋彤她妈在沈淮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而且宋彤她妈也是始终坚持维护宋家团结的人,只要能说得宋彤她妈心软,

“我爸打电话找过小姑了,”宋鸿奇艰难的说道,“小姑不想出来说话。”

谢芷啜着嘴,实在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心想小姑冲鸿奇他爸可能会有更难听的话。

沈淮与他父亲父子之间的矛盾,他们这边本来就不应该插一脚进去,既然在这种事情都插了一脚,而且叫沈淮觉察到了,现在还有什么立场跟脸,去求沈淮放鸿奇一马?

而且他们打开始不就是认定沈淮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鸿奇在平江的发展,这时候怎么又去指望沈淮放鸿奇一马?

谢芷嗫嚅不语,叶选峰能拉下这个脸来,她实在是没有这个脸,而且他不觉得沈淮会有网开一面的可能,而且抱着这么渺茫的期待去哀求,她也觉得太没有志气。

见谢芷就是不吭声,宋鸿奇也知道不能强迫她什么,才艰难的跟叶选峰说道:“我在东华露不露脸,已经不再重要,我跟你去见沈淮;我做错的事情,总归是该我承担的。”

谢成江说道:“那还是约沈淮过来见面吧,我想沈淮不至于吝啬一面不见——谢芷,你给沈淮打个电话。”

谢芷百般不情愿的掏出手机,拨打沈淮的手机。

这是沈淮的私人手机号码,也不知道是沈淮的私人手机就在王卫成手里,还是沈淮不想接她的电话,让王卫成代接电话,谢芷只是跟王卫成通上话,只能让王卫成将见面的请求转告沈淮。

细想想,应该是沈淮不想接这边的电话,王卫成已经不再是沈淮的秘书,沈淮的公务手机、私人手机都不可能放在王卫成那里。

谢芷摊手说道:“我联系的是沈淮的私人手机,接电话的却是王卫成;王卫成说他会将我们的意思转告沈淮。”

谢成江、叶选峰也是没有脾气,只能等沈淮那边给回应。

虽然大家都没有什么胃口,但是肚子还是要先填饱;谢芷将从餐馆打包买来的酒菜摆上桌,先凑和着吃起来。

等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等到沈淮的回应,倒是听到有一部车在房子前停下来,隔着窗户望出去,却见是沈淮的司机拿着一只鼓鼓的档案袋,拿小楼这边走过来。

谢芷打开门禁,让沈淮的司机进院子里来,她心里实在不明白,沈淮没有半点直接的回应,让司机拿一叠东西跑过来做什么。

“沈书记让我将这些材料,送给宋书记看……”

谢芷从沈淮司机手里接过档案袋,拆开来见里面是好几叠复印好的期刊文章,她简略翻了翻,都是这两年来,沈淮与熊文斌发表于省内外有于区域经济及地方横向联合发展探讨的一些文章。

档案袋里又滑出一张纸条出来,却是沈淮虬劲有力的笔触写的一句话:“一点浅见,再请指教——沈淮……”

谢芷无言的将纸条及档案袋递给鸿奇,就看着鸿奇一脸没有血红的脸瞬时涨得通红,她心里也跟着深感羞愧:

他们一直都在关注沈淮及梅钢系的种种动向,沈淮与熊文斌等人所公开发布的文章,他们都有收集,然而这两年来,沈淮与熊文斌公开发表文章里,声音喊得最高,也是最多的,就是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地方横向联合。

他们要是能稍稍抛开点以己度人的狭窄心胸,绝不至于在涂渡板项目死钻牛尖角,要是他们的心胸更开阔一些,他们甚至可以在平江主动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推动局面往前走,何至于陷入此时进退两难的困难,何至于竟还有脸去求沈淮网开一面?

第九百六十五章交流会

“区域合作不是搞空壳子,不是玩概念,”

沈淮左手夹着烟,刻意将说话的语调往下压着,不那么张扬,但有些话需要他责无旁贷的站出来说破、说话,

“南辉书记提议,两岸搞经济带联动开发,这个建议很好。从小范围来说,青沙县跟梅溪新区是一衣带水,打破行政上的隔阂,发展产业渚江口区域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协同规划、联合发展,实现资源上的互补,搞有序竞争、相互促进。陈副市长提出发展千亿优势产业,这个想法很好,但还不够好,因为陈副市长的眼光只局限在东华,没有达到徐书记要求的高度。将陈副市长的规划方案,适当调整一下,将青沙县的沿江工业园也放到一起考虑,进行千亿优势产业的规划,会不会更合理,是不是更能促进整个产业更合理的布局,更迅速的发展跟壮大?梅溪港,跟青沙沿江工业园区范围内的江港码头,水路直线距离只有四到八公里,比从梅溪港到天生港的水路距离还短一大截;待渚江口跨江大桥建成后,开车就十几二十分钟的,两地方言相通、文化相通、产业相通,我们为什么要因为行政划分上的不同,将渚江口这一块有机的整体切割开来?而徐书记一再强度整个淮海湾要搞大的江海联运,平江市在发展深水海港上没有优势,大宗商品进出口主要在静海港集散,距离远,费时费力,难以提高效率,我们就应该努力将平江市的沿江港口码头,与新浦港以及未来的新津港加强合作、联动发展。陈副市长在他的方案书里面没有提到这点,我觉得有些遗憾……”

见沈淮集中炮火冲着陈伟立的脸狂轰乱炸,围着会议桌而坐的众人都面无表情。

沈淮这人虽然不讨喜,但东华钢铁产业能有今日之规模,在国内外能有一定的地位,都是沈淮一手蹴就,将话说破了,要推动东华钢铁产业产值规模突破千亿,陈伟立是没有资格在沈淮跟前喧宾夺主、争取话语权的。

在陈伟立的规划方案里,没有沈淮的声音,不过就是玩虚的喙头,何况陈伟立搞千亿产业概念,本来就是针对沈淮的,他选择站出来跟沈淮对着干,就不能怨沈淮这时候对他心狠手辣。

陈伟立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虽然他是副市长,但在座没有人认为他的分量会比沈淮重,而郭成泽、孟建声为了择清自己,更是不可能对他有丝毫的同情。

沈淮将视线从陈伟立的脸上移开来,也知道要将一些话题留给别人去畅述,便收住话头,说道:“我在带领梅钢发展这几年里,就产业发展问题,也就这点心得。”

徐沛微微点头,示意其他继续交流意见。

孟建声见沈淮炮火虽猛,但言语间还极有分寸的,看来他的目的很明确,并无意将战火漫延开来,放下心思,轻轻咳了一声,说道:

“梅溪新区发展,面临工业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在争取涂渡板项目时,我们就感觉到这点。治金产业园范围内,只能划出八百亩给涂渡板项目,暂时是够用的,但丰立集团要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附近就拿不出整片的建设用地。而未来的涂渡板市场又十分的大,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当前一百万吨产能规模,还要能想象到未来两百万吨、三百万吨、甚至五百万吨涂渡板产能规模的情形,所以目光要更远大。沈书记的话,我听了颇有感触。要是青沙县在对岸也搞冶金产业园,两个园区联动开发,共同招商,是能有很强优势互补的。我们两个地方不搞窝里斗,联合起来到外面去争冶金项目,优势明显要比单打独斗大得大。魏书记提议在青沙县沿江工业园里,划出一块地方出来,与唐闸区联合建设国际冶金产业园,作为梅溪新区冶金产业园的外延,双方以公司制的形式共同出资、共同规划建设这个产业园、协同招商引资、招揽项目,最后将地方上应留的税收作为利润,双方共享。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跟霞浦县与淮西青峰县联合搞的电力产业园模式很相似。青峰的电力产业园,是省内搞出来的创新模式,省委钟书记、徐书记大力支持;现在是要更进一步,跨省联动,但本质上都是要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我认为市里应该要认真的考虑这个提议,去推动这项工作,也想请徐书记能给我们有力的支持……”

虽然渚江两岸经济带联动开发,是魏南辉代表青沙县、平江市提出来的方案,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鼓捣更多的是沈淮——这个方案里种种突破现有政策的创新机制,听到冯至初也是暗暗心惊,但又不得不说这些创新机制很值得尝试一番。

早上在郭成泽的办公室,听他说平江市这次可能会在区域合作中让出一部分实际的利益,而在魏南辉提出合作的具体方式之前,冯至初也没有想到平江市会同意以合作建产业园的方式,共享丰立的涂渡板项目。

在青沙县沿江工业园区规模内划地,由两地政府共同出资建设产业园,丰立的涂渡板项目在这个产业园里落地建设,大的经济数据归平江市,但地方上能截留、能归入地方财政收入的税入,则由唐闸区跟青沙县共享,这也算是让东华这边参与了这个项目最大蛋糕的分享。

而更长远的,在青沙县共建产业园,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梅溪新区工业建设用地的不足,能长期共享产业园所能截留的地方财政收入,为唐闸区地方财政增长找到新的亮点,而对青沙县来说,沿江工业园刚刚启动建设,需要能引入更多的基建资金等资源完善基础设施。

而在青沙县乃至平江市,钢铁等冶金产业本来就是弱项,由唐闸区协助加强,哪怕是让出一半的地方财政收益,也是赚的。

冯至初坐在郭成泽的身后,能看到对面陈伟立的脸色黑得跟铁一样,心知被别人当成鸡蛋砸石头上去的感受,叫陈伟立不会好受。

在孟建声之后,郭成泽继续说道:

“岚江高速及渚江口跨江大桥,省建设厅方案都出了几摞,我也在想,这年能不能建起来?省财政没有钱,省高速集团没有多余的预算,淮海湾政府建设基金可以出一部分,平江市、岚江市以及东华市,再可以出一部分,今年凑出七八亿,岚江高速今年就可以启动建设。徐书记一直都在说,在地理概念上,淮海湾地区是包括渚江南岸的平江、亭湖等地市的。搞区域合作,加强地方横向联合,推动淮海湾经济区统一规划发展、整体建设,当然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渚江北岸,先建岚江高速及跨江大桥,有助两岸更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交流会不作正式的会议纪要,也不会形成什么决议,但郭成泽、孟建声相继明确表态,高扬暗感与平江搞区域合作的事情可能很快就要全面铺开。

高扬忍不住看了市委书记陈宝齐一眼,见陈宝齐眼睛看着手里的保温杯,眼睛半眯半睁,看不懂他心里在想什么。

陈兵接过郭成泽的话头,又说道:“我在市里协调金融方面的工作,补充一点。硬件上要横向联合、区域合作,就如郭市长说的,我们要争取今年内启动岚江高速及跨江大桥的建设,软件上更要横向联合,在青沙沿江经济带合作建设国际冶金园,也是一方面,同时也可能加强金融领导的合作。地方经济要发展,金融要创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政策上的限制比较严格,但地方的城商行以及城乡信用社、信用联社的有些政策还是地方上能掌握的,要相对灵活一些……”

沈淮坐在会议桌旁,一脸平静的抽着烟,东华与平江的区域合作全面展开来,他也不想表现出一点利益皆不沾的清高样。

沈淮并不强制要求丰立将其涂渡板项目捆绑进入梅钢系的产业下游链中去,但良好的上下游合作关系,无疑会让梅钢比省钢更有竞争力,更有优势;而使平江的沿江港口跟新浦港搞对接,与平江深度参与到新浦港的江海联运体系里来,对促进新浦港的发展、对进一步引入港口投资,对扩大新浦国际航运集团的业务规模,都有极大推动作用。

平江与东华全面铺开区域合作,对梅钢系还有一个直接的利益就是城商行的发展能得到突破。

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运营,有严格的区域限制,即东华城商行不能到在东华以外的地市设立分支机构、招揽公众存款。

这其实限制了东华城商行只能发展成小型的商业地区银行,但不是没有其他途径予以突破。

受到国内金融政策的限制,也同时受当前银行业运营及风险控制水平的限制,以工商、建设、交通等为首的国家大型商业银行贷额主要还以扶持公有制经济为主,对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很有限。

平江市的民营经济相对活跃,但得不到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在扩大再生产规模以及产业升级上,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也是平江市经济这两年来势头不及东华的一个关键原因。

平江虽然也早在九六年就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但发展速度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平江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丰立的涂渡板项目几度波折,就是在当前金融形势下的一个典型缩影。

在区域合作时,沈淮希望陈兵直接出面推动的金融领域合作,就是希望东华城商行能对平江市的城商行进行注资持股。

这样,梅钢系主要聚集在东华城商行的金融资本,就能突破区域限制,发展到民营经济更有活动的平江市;口子打开之后,还可以继续向岚山、沂城、徐城的城市商业银行注资参股,为最终在淮海湾地区形成一个大区域的中型商业银行做准备。

业信银行甚至与梅钢系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外资银行如巴黎银行、柏克莱银行,这次也可能会参与进来,进一步扩大他们在淮海湾沿岸的基本盘。

而平江的城市商业银行获得大量的资本注入以及其他优质资源之后,除了自身发展会迅速提高之外,对平江市的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扶持力度自然也就能得到极大的增强。

这些也都是平江市所渴求的事情。

甚至可以更进一步,青沙沿江工业园内的冶金产业园由两地共建,那东华城商行可不可以在这个产业园里设一家分支机构?

第九百六十六章形势恶化

陈宝齐今天另有安排,交流会过后,下楼送徐沛、郭成泽、孟建声、陈兵、沈淮等人前往梅溪新区的企业调研,他没有随行陪同。

在车队驶出市委大院的那一刻,高扬看到陈宝齐那笑意盈盈的脸瞬时转成阴郁,沉默的转身往大楼里走;左右人员看了这一幕,也是心里直打鼓,不知道陈宝齐的心情为何突然由晴转阴,不敢去触陈宝齐的霉头,都惊疑不定的看向高扬,希望他能给大家一个解释。

高扬起初也有些纳闷,不知道陈宝齐的心情为何突然转坏,不作声跟着往大楼里走,待乘电梯回到八楼,看见虞成震办公室的门打开,见范文智、罗晓天都从虞成震办公室走出来,高扬都不知道交流会进行期间,范、罗二人已经赶到市委来。

虽然在刚才的交流会上,沈淮集中将炮火往陈伟立身上狂轰乱炸,郭成泽、孟建声急于摘清自己,他们这边看上去秋毫无损,但看到范、罗二人不告而来,而陈宝齐也无半点意外,高扬才意识到情况要远比想象中严重。

在过道里,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只到走进陈宝齐的办公室里,将门关上,范文智才说道:

“赵省长刚打电话过来了,刚才的交流会,就区域合作,谈了什么内容?”

陈宝齐站在门口,欲语又止,他就走到办公桌后,从抽屉里拿出一整条未拆过来的白盒烟,拆开来拿出来一根烟夹在手指间,但半天都没有从抽屉里翻出火柴来。

罗晓天、范文智都不是抽烟的人,高扬与虞成震都没有将烟跟火机随身带走;见陈宝齐找不到火柴,高扬就要出去帮他拿火柴过来。

“算了。”陈宝齐挥了挥手,不让高扬麻烦走一趟,将烟丢回到抽屉里,将刚才交流会上谈到一些关于岚江高速、两岸沿江经济带联动开发、平江沿?江沿江港口码头与新浦港加强江海联动、两市地方商业银行加强合作等内容,说给范文智、罗晓天以及没有刚才列席交流会的虞成震听。

虞世震听了是既惊且疑,讶然问道:“陈伟立针对沈淮鼓捣出千亿产业,郭成泽、孟建声摇旗呐喊,徐沛都不惜跑下来捋着袖子助威,沈淮他还选择跟徐沛他们合作?”

“还是看轻他了啊,”范文智他比虞成震看得更透彻,在虞成震还有疑虑之际,他听了陈宝齐这番话则是眉头大皱,嗟声轻叹,“还只当是宋家内部恶斗,我们隔岸观火就可以,哪里想到他的心机这么沉,他是早就打定主意要引徐沛这条大蛇出洞……”

陈宝齐点点头,也认可范文智的判断,轻叹道:“沈淮一个多月来按兵不动,就是为了引蛇出洞,等着徐沛入彀。在刚才的交流会上,徐沛虽然没有说什么话,但从郭成泽、孟建声两人的姿态来看,他们是打定主意顺水推舟了。区域合作的事,徐沛从推动整体规划发展淮海湾经济区起,就有提及,但涉及两省两市,利益有很大不一致的地方,实质性的工作迟迟没有得到推动,我事先也没有想到丰立的涂渡板项目会是一个契机。”

高扬这时候自然也明白,陈宝齐、范文智、罗晓天以及在交流会进行中就迫不及待打电话过来询问进展的赵秋华省长,他们实际上更担心的是担心徐沛顺水推舟,接过沈淮硬塞过来的推动区域合作主动权之后的形势变化。

沈淮为什么有把握徐沛会入他的彀?

徐沛是想压制日益强势、壮大的梅钢系不假,但说到底徐沛当前在淮海省最主要的对手不是梅钢系,甚至都不是这些年来跟计经系明争暗斗、纠缠得厉害的胡系整体,而是拦着他个人仕途继续上升关键位置上的省长赵秋华。

而陈宝齐嘴里所说,此前推动区域两省利益有不一致的地方,具体是指哪些高扬也了解一些。

当前国内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也多体现在经济建设上;而更深层次上,地方利益集团之间对各类市场的争夺,对行政区域之间的割裂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

除非更高层次的机构出面协调,现在地方之间的横向合作,通常都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

交通部早在九十年初就提出岚江高速的修建方案,近几年相关部门更是将早期的勘测、设计工作都进行七七八八,只是等米下锅。

目前交通部的直接财政拨款很少,高速公路修建主要由省市地方自筹,要启动衔接江东、淮海两省东部地区的岚江高速建设,就需要江东、淮海两省共同出资。

岚江高速从沿海沉淀区通过,又要修渚江口主跨长达四五公里的跨江大桥,修建成本高昂。

江东省财政宽裕,但江东省内今后五年规划要修近千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也是很异常的紧张。

一方面江东省不愿意在淮海省明显受益更大的岚江高速上投入太多的资金;另一方面,即使江东省愿意投入一部分建设资金,优先度也给排在后面。

而淮海省财政当年为了省内第一条的高速公路徐东高速时,就费了老鼻子劲,自然不要指望现在就能拿三四十亿资金出来修岚江高速。

岚江高速公路修建,本来是两省政府之间协调解决的工作,两省高速公路集团也早就为此成立的协调小组,但也因为种种原因拖延下来,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连共建一条对双方都有利益的高速公路都这么难,其他方面的区域合作想要有实质性的进展,实际上就需要双方看得更长远,愿意在短期内让出更多的利益出来。

而一旦涉及到利益,则是最难协调的事情。不仅两省之间的利益趋同不一,省内不同派系,地市之间的利益差别更是错综复杂。

淮海省要从财政拿三四十亿出来修从岚山经东华往平江市里的高速公路,省内其他地市,肯定会先闹翻天。

两省政府之间协调解决不了的事,要是放在淮海湾区域合作框架之下,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会酝酿怎样的变局?

这放在江东省,问题不大。

王云青虽然是副省长兼平江市委书记,但在江东省,他还不足以对江东省的几位大佬构成实质性的威胁;王云青甚至可以将区域合作的光环戴到江东省常委班子头上,这在江东省可以视为模式创新的典范。

而在淮海省,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主持省政府工作的赵秋华,很可能籍此会被掌握抓淮海湾经济区规划发展主导权的徐沛,往更逼仄的角落里挤,彻底的失去转身的空间。

一旦中央认为赵秋华与徐沛两人同时留在淮海,对正常工作会产生干扰,不得不考虑其中一人去留的时候,谁留下来的胜算更大?

想到这里,高扬也心生冷汗,暗道:形势真会恶劣到这种地步吗?

范文智知道形势险恶,思虑片晌,问陈宝齐:“你来给赵省长打电话?”

陈宝齐点点头,要解决问题宜早不宜迟,真要等到中央考虑赵省长跟徐沛去留问题时,一切都已经迟了;只是他也不清楚眼前的棘手形势要怎么破解?

当下陈宝齐给赵秋华打电话,罗晓天也在陈宝齐的办公室里,给胡林打电话,详述此事。

*************************

自滨江商圈项目被沈淮摆了一道之后,戚靖瑶还以为胡林短时间里不会有兴趣再踏上东华的土地。听到胡林下午说要东华来,她在电话也不便打破砂锅追问什么,等到太阳下山,就开车从县里出来。

从陈伟立提出发展千亿产业规划起,他们这边只是在做一些推波助澜的工作,即使知道王云青今晨直接跟徐沛电话沟通,戚靖瑶一开始也只认为沈淮这一个多月来装痴卖傻,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让陈兵接替他霞浦县委书记的宝座。

戚靖瑶是曾奢望到霞浦担任一把手,但到霞浦县一年多时间,她也认识到霞浦的形势非她所能控制,硬要去争霞浦县委书记这个位子,即使争下来,也是将自己架到火炉烤,心态放淡然,她也就没有特别关心省委副书记徐沛今天在东华的行程。

戚靖瑶开车赶到南园,看到范文智、罗晓天、周益文、戴毅以及陈宝齐、虞成震一干人等都愁眉苦脸的坐在八号楼会客厅里,才意识到事态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这是怎么了?”戚靖瑶诧异的问道,“就算王云青明天到东华来交流区域合作的事情,但这件事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吧?”

“姓沈的跟徐沛通力合作,我们就麻烦了。”胡林咬着牙签,说道。

“怎么可能?”戚靖瑶说道,“这次明明是徐沛一伙人跟梅钢过不去,怎么就成了徐沛跟梅钢通力合作?”

“这个套子是沈淮一早就设好的,就是要引徐沛入彀,不得不跟他合作,”罗晓天轻叹道,“沈淮这人看上去嚣张跋扈,但心计深沉,跟徐沛一样都是实用主义者,他眼里只有利益,而无恩怨。”

“就算他想跟徐沛通力合作,用这种见不得人的心计诱徐沛入彀,徐沛作为省委副书记,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