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恰恰又不是陈宝齐、虞成震、周益文、戚靖瑶等人坐在书房里就能决定的事情。
“这些事,是不是跟赵省长先汇报一下?”虞成震问陈宝齐。
没有赵秋华的支持,他们想要说服胡家将金石集团的发展重心北迁,想要把省钢集团等企业更进一步的拉进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赵秋华谋取去冀省任职的努力受挫,就只能继续留在淮海,而今日郭成泽下车伊始就气势汹汹,站在郭成泽背后的徐沛存有什么心思,也不难猜测——在这种情况下,倒是极有可能说服赵秋华支持他们的计划。
听虞成震这么说,陈宝齐点点头,说道:“我过两天就去省里,跟赵省长汇报这件事。”又问周益文、戚靖瑶,“你们觉得呢?”
戚靖瑶、周益文点点头,也觉得应该先争取赵秋华的支持,不然他们就算能做通胡林的工作,胡林他父亲那边的工作,谁去做?
孙启义留在东华两天,又与沈淮深谈了一次。
沈淮没有掩饰对郭成泽、孟建声二人的担忧,他意欲整合长青集团旗下港口投资业务的一个目的,也确实是想加强对梅溪港的控制力。
孙启义也没有明确表什么态,就离开东华,决定到徐城住一晚,第二天再乘飞机回香港。
虽然长青集团在徐城有投资一座四星级酒店,不过孙启义往来徐城,更喜欢住有数十年历史、环境更幽静的淮海省迎宾馆。
十月下旬的徐城已经是深秋时节,夜里的气温倒不甚寒冷,孙启义与随行人员住进外宾楼,楼前有座林深径曲的园圃,穿过去有座露天游泳池。
这么凉的夜,游泳池也不是恒温,倒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里面游泳,也不怕冷。
孙启义找了一张躺椅坐下,看着还算清澈的夜空发愣,没过一会儿,秘书找到这边来,告诉他:“海丰的谢总过来拜访你。”
孙启义皱着眉头,不知道谢海诚从哪里知道他的行踪摸上门来,说实话他也有些头痛见谢海诚,但人家都到酒店来堵门,他也不能拒人千里之外。
孙启义与秘书往外宾楼走,远远看到谢海诚与其女谢芷,就站在大堂里,朝这边走过来。
孙启义哈哈一笑,热情的走过来,双手伸过去,将谢海诚的手紧紧地握住,说道:“我也是刚到酒店住下,明天一早的飞机就飞香港,到香港也停不下一天,就要飞新加坡。老谢,你也明白,东南亚现在这个局面,叫人没一天能睡安稳。我刚刚还犹豫着要不要打电话拉你出来喝一杯老酒呢,你过来,倒省得我纠结了。”
谢芷拿着精致的鳄皮手袋,站在一旁冲孙启义颔首示意,听他打开始就诉金融危机的苦,心想他这是在掩饰这段时间来彼此关系的疏淡吧。
也无需掩饰什么,两年前,谁能想到沈淮有能力将谭启平从东华逐走呢?两年前谁能想到西尤明斯、飞旗实业这两家工业巨鳄,也会给沈淮拉上战车,启动新浦钢厂的建设项目呢?
由于对梅钢及内地市场发展前景判断失误,致使亚太投资业增长缓慢,从而遭受集团高层的不信任,甚至这段时间以来,不得不依赖于跟梅钢的合作,调整在东南亚的投资结构,以减轻当下在金融风暴之下的冲击跟损失,孙启义这段时间来,小心翼翼的跟她们这边保持疏淡的关系,谢芷倒没有什么费解。
不管孙启义此时的笑脸下藏着怎样的虚伪,但他没有拒人千里之外,没有躲起来不见人,说明他也无意在沈淮这颗小树秧上绑死。
外宾楼大堂西侧有咖啡厅以便住客会友,外面有座用防腐木搭建的凉台,孙启义一边琢磨着谢海诚此行的用意,一边请谢海诚父亲到凉台上坐着边喝咖啡边聊天。
孙启义说到明天一早就赶飞,谢海诚也就不绕什么弯子,直接跟他说道:“宋总这次确定要调回燕京,现在差不多就是叶总在主持淮能的工作。叶总一直都说要找个机会,跟启义你吃顿饭,聊聊天,只是你很少到内地,这次你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走,大家能聚到一起的机会实在极少。”
虽然宋文慧退出淮能集团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但为了尽可能减轻对淮能集团发展的不利影响,前后也是整整过渡了有四个月,才正式公开调职任命,而此前也是严格对外封锁消息。
孙启义虽然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跟梅钢谈合作的事情,但也不知道此事,此时从谢海诚嘴里得知叶选峰接替宋文慧执掌淮能集团,诧异之后,又觉得应是如此。
孙启义在东华时,得知成文光这两天就要到冀省代省长,他开始也甚是奇怪,这时候跟叶选峰代替宋文慧执掌淮能集团的事情结合起来看,一切就能解释了。
无非是利益交换,宋系内部都逃脱不了这样的规则。
孙启义暗自琢磨:叶选峰刚执掌淮能,就迫不及待的通过谢海诚,约自己见面,他到底想干什么?
又想到沈淮此前提出要整合长青集团在内地的港口投资业务,想加强对梅溪港的控制权,孙启义暗感跟叶选峰这个面不好见啊,只是跟谢海诚笑道:“真是不巧,要不是赶着去新加坡,明天我就请叶总在徐城吃个饭了,不过,以后机会也多得是,等东南亚那边的风波稍平静一些,我来内地的机会也多。”
谢海诚嘴微微一咧,心想孙启义连长青集团将在新浦成立中国区总部的消息也都不跟他们透露分毫,看来是无意跟叶选峰见面,但他犹是不懈,笑道:“东南亚那边风波险恶,东华的风波也不平啊。启义你这次去东华,赶着东华的市委班子调整,熊文斌给调出东华,接替熊文斌担任常务副市长、唐闸区委书记职务的,都是徐沛的嫡系。梅钢接手徐城炼油,徐沛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后来撑不住下面支持的声音太大,才勉为其难同意由梅钢出面重组徐城炼油。然而徐沛在提重组条件时,要求徐城炼油的旧厂迁建项目渚南炼化要达到一百万吨的炼化规模,实则是不想梅钢在新浦同时就上大型炼化项目。据传田家庚调熊文斌、吴海峰离开东华,也是徐沛的建议。东华这往后还有大热闹可看,启义,你这两天在东华,有没有一些切身的感受?”
这两年来,孙启义也确实有些狼狈不堪,差点连亚太总裁的位子都保不住,这段时间忙于收拾残局,而与谢海诚这边关系的疏淡,使他对内地有些敏感消息的把握,远不及以往那么灵敏——有些敏感消息,沈淮也不会主动的知会孙启义。
孙启义前两天夜里,都跟沈淮他们一起给熊文斌饯行,对徐沛身边两员嫡系郭成泽、孟建声到东华出任要职的消息是清楚的,但说到这项任命背后的曲折以及徐沛甚至田家庚对梅钢的态度,孙启义跟谢海诚一样,都在猜测。
孙启义能隐约猜到叶选峰要跟他见面的用意,但心里犹不是十分的肯定,说道:“东华市里有没有热闹,我不是很清楚,我这两天主要是往新浦电子厂的工地上跑,新浦那边倒是风平浪静得很。”
“只怕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谢海诚笑道,“中海油参与新浦炼化的投资,是成文光一手促成的,中海油的副总曹光明在确定合作之前,还特地去拜望过老爷子。有这么硬的一手牌,梅钢都没有阻挡省国投集团参股渗透新浦炼化,都不能阻止田家庚将吴海峰、熊文斌调出东华——梅钢这次啊,得了面子失掉里子,我看啊,以后想风平浪静也没有可能。”
所谓的面子跟里子,孙启义跟谢海诚有不同的看法,心想也许自己一直都在经商,故而更看重产业方面的根基,而谢海诚虽然也在经商,但他显然更看重其他方面的因素,但也能肯定,沈淮那边对自己隐瞒了太多的事情。
第七百二十九章北上
火车黎明时抵达石门,天还没有完全亮,有稀薄的雾气在站台上流窜。
从温暖的车厢里走出来,冷凉的风吹过来,叫还没有完全睡醒过来的成怡打了个寒战,双手抓紧马海毛编织的开衫外套,看着陈旧的站台,有些意外:“这就是石门了?”
徐城的城建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算是很差劲了,但石门比徐城还要更差一些,并没有成怡想象中的省会都市的气派,看着成怡略带失望的脸,沈淮伸了伸懒腰,笑道:“嗯,这就是石门了,照道理来说应该是京畿要地,却又是给公众忽视掉的一座城市。”
照经济总量来说,冀省要比淮海强一截,只是冀省成规模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冀北地区,中部的沿渤海湾腹地又给燕京、津海两个直辖市掏空,使得冀省的环京以及中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要滞后得多。
就算是省会石门市发展也很一般,当下在国内顶天只能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完全没有常人想象中的沿海省会都市的气派。
虽然很多人对成怡她爸寄以振兴冀南经济的厚望,不过沈淮站在石门市的站台之上,环视站台周遭寂寥清晨的景状,暗感振兴冀南经济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说到振兴,也要看什么标准了。
石门市的历史不长,地理华北平原的腹心,因京广、石太等铁路在境内交汇,作为晋冀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而兴。石门在建国后工业有很大的发展,但近年来又因为地方国资企业整体陷入困难,在经济发展上给南方的省会城市拉下一大截。
希望石门市的经济发展能超越江宁、镇海等城市,在很多条件上都有着先天的不足。
不过成怡她爸到冀省,是担任省长,视野不会局限在省会石门周围,他调整冀北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推动冀南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就算是成功的。
这会儿看到成怡他爸信任的陈勇军在两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往这边走来,沈淮与成怡走过来说道:“怎么是陈秘书长你亲自过来接啊?我与成怡打车过去就是了。”
陈勇军笑道:“石门这边,还就我熟悉一些,司机都未必能摸着道;另外啊,火车站这边的出租车司机不地道,带你们绕一个远地,都没处喊冤去。”
沈淮也是一笑,他与成怡要是给火车站边上候客的出租车司机宰了,他们抬出省长的名头来似乎又太小题大做了。
陪同陈勇军过来的两名工作人员,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一个自称“小韩”,一个自称“小冯”,热情的将沈淮手里的行李箱接过来。
陈勇军看车厢再没有其他人下来,奇怪地问道:“怎么,就你们两个,不是有好些一起过来的吗?”
“他们啊,中途转车直接去清河了。”沈淮说道,“我陪成怡到石门,下午要是有车,也要去清河。”
“不用赶这么急,在石门多住两天。”陈勇军笑道,请沈淮、成怡跟他往站台外走。
沈淮与成怡一起到石门来,名义上是探亲,实际上主要是此前跟纪家形成的默契,现在要做些实际的工作。
地方政府之间的正式合作,主要是推动冀河港跟新浦港会结成友好港口,加强经贸及产业发展上的合作。这次主要由赵天明、戴泉他们带队,跟冀河县会举行一个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发展的交流会。
交流会要举办几天时间,沈淮跟纪成熙到时候露一面就可以了,没必要参加全程的交流活动,所以他与成怡两人先过来拜访成怡她爸妈。
即使将来梅钢要更多的参与冀南及清河地区的发展,首先也要先尊重成怡他爸的意见。
石门城市规模不大,黎明时大街又没有什么车,从火车站到省委大院开车就用了七八分钟省委大院门口有武警执勤,一丝不苟的检查沈淮与成怡的身份,大院里静悄悄的没有人声。
薄雾在林梢之上飘荡,大多数人还在睡眠之中,偶尔看到有几户人家亮着灯,隔着栅墙看到的都普普通通的房子,没有什么出奇或奢华之处,叫普通人想象不出来大院里这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住户,竟是冀省权力金字塔的宝塔尖。
成怡她爸也是这两天才到石门来,刚进行职务上的交接,一切都还没有安顿下来。
院门狭小,车子开不出去,停在花圃外侧的甬道边,陈勇军在前面推开铁门,沈淮与成怡走进院子,大概是成文光听到动静,推开书房的门走到廊檐下,笑着说道:“火车没有晚点啊。我们从燕京过来,为了体验一把,特地坐火车,这点路都晚了有一个小时。”
“我们还好,这段时间北上的火车不密集,线路不紧张。”沈淮说道。
“妈呢?”成怡刚开口问她爸,就听见她妈刘雪梅在里面回应,“我在帮你们做早饭呢。”她一边腰间系着的围巾擦着手,一边往外走,问道,“你们要在火车有没有睡踏实,要不要吃过早饭,上午就在家里补觉?”
“我没有睡好,要没有什么事情叫我干,我上午就负责睡觉了。”成怡说道,她很少坐火车,昨天夜里没怎么睡好,现在尽打哈欠。
“沈淮呢?夜里睡得怎么样?”刘雪梅现在就把沈淮当成女婿看了,关心的问题。
“他睡得跟死猪一样,我就是看他睡得越香,才越睡不着。”成怡说道。
刘雪梅打了成怡一下,不让她胡说八道,说道:“人家睡得香,还碍着你睡觉了?”
“我已经不错了,都没有把他拉起来陪我说话。”成怡在她妈跟前,还跟着撒娇的小女孩似的,推着她的背,进屋帮着做早饭去。
成文光这样级别的领导干部,即使退休后,享受的生活待遇及政治待遇还是不变的。只是成文光这次的调动算是比较突兀的,家里用惯的保姆家里发生了些事情,没能同时跟过来。
成文光、刘雪梅不想用冀省政府办推荐的人进入他们家的生活里来,所以这段时间的生活起居,还得要刘雪梅亲自张落。也谈不上有什么辛苦的,刘雪梅工作调动还要滞后一些,闲着也闲着。
成文光初到冀省任职,会有一段时间的手忙脚乱,沈淮即使过来,能抽出来跟他谈话的时间也不会多,成怡跟她妈去准早饭了,成文光就要沈淮直接跟他到书房说话。
到书房坐下,沈淮就把东华这段时间来发生的势态变化,特别是郭成泽到东华下车伊始就对陈宝齐气势汹汹发难的事情,说给成文光知道。
成文光点点头,他不认识郭成泽或者孟建声,但能知道郭成泽所体现的是徐沛的意志,他对徐沛倒还是熟悉的,说给沈淮知道:“徐沛在津海时,工作风格就很硬朗,颇受王源总理的喜爱。徐沛能去淮海省,也是王源点名要田家庚带徐沛过去当助手的。王源总理想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好像是要把田家庚调到川东当书记,不过也没有打算再安排什么人去淮海,徐沛倒是有可能会受重用。”
沈淮还是才知道田家庚会去川东书记,说道:“那田家庚书记这次是没有办法进政治局了?”
“没有办法了,才那么几个位子,争的人太多。王源总理提拔上来的干部,虽然多占据计经口的显要位子,但说起资历还是要给别人压住一头。”成文光说道。
沈淮能较深入接触到的党内高层人士其实不多,但说到政治家的气度跟治政的能力,他更希望田家庚能进政治局,共同掌握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想到王源接下来会在淮海重用徐沛,虽然不意味着有前总理胡致诚当靠的赵秋华会坐以待毙,但徐沛与赵秋华之间一番恶斗是少不了的,这倒是有利于梅钢在东华、在淮海省左右逢源,现在最大的变数,就是接替田家庚出任淮海省委书记的人选,一直都没有准备的消息。
“说到接替田家庚到淮海当书记,有两三个名单在传,目前变数还是很大。”成文光说道,“未来一段时间,淮海的环境还有利于梅钢跟淮能集团进一步发展,你在淮海,也要主动跟叶选峰交流,能谈拢的,有可能谈拢,还是要谈,轻易不要让外人有看热闹的机会。”
沈淮苦笑一下,说道:“我倒是愿意去找叶选峰谈,只不过叶选峰这几天急着想拉拢孙启义。孙启义在徐城时,他就急着让谢海诚连夜跑过去当说客,孙启义赶着回香港,没空见面,他就赶着去香港出差。他们两人总算是在香港见上一面,还当我给蒙在鼓里。叶选峰什么意图没有明说,但我估计他是想让长青集团接手冀河输煤码头的建设。”
“我第一天到冀河,纪成熙也到石河来了,我跟他聊过,他倒是更倾向梅钢接手冀河的输煤码头建设。实在不行,让纪成熙出面做叶的工作。”成文光说道。
在冀河的四百万吨输煤码头,是三年前就谈妥的合作项目,主要由淮能集团投资建设。
去年底宋系内部确定淮煤东出发展战略,在淮能集团之下,组建淮能煤业进入淮西开发煤炭资源,未来供应渚江中下游及淮海湾地区电厂群的燃煤供给,而在冀河再建输煤码头的动力一下子就丧失干净。
淮能集团以后不会指望冀河这边的电煤资源供给,而组建淮能煤业后,内部的发展资金也紧张起来,冀河的输煤码头建设速度就立时放缓下来,到现在才建设一半不到。
沈淮就想梅钢把冀河港输煤码头接下来,继续投入资金进行建设,也算是对成文光到冀省工作的实际支持,跟纪家保持经贸合作上的默契。
沈淮不曾想,叶选峰既不想接着建输煤码头,也无意让梅钢接手,但他需要对宋系内部或者对纪家都有交待,就想着找孙启义说服长青集团高层,扩大在内地的港口投资业务。
长青集团高层真要给说服了,最终决定扩大内地的港口投资业务,从淮能集团手里接手冀河港输煤码头的建设任务,那沈淮此前想梅钢整合长青集团港口、航运投资业务的计划,也将彻底的泡汤。
有些情绪沈淮无意表露出来,他这次到冀省来,是要给予帮助,而不是寻找帮助,摊手说道:“我倒都无所谓了,也无意绕过孙启义,去做长青集团高层的工作输煤码头的事情这次定不下来,倒可以在清河先确定钢材物流园项目,投资不大,八九千万的样子,建成后也有利于梅钢的产品进入冀南的市场。”
第七百三十章书房谈话
听到沈淮有意在清河投资建一座钢材物流园,成文光颇有兴趣地说道:“你详细说说。”
沈淮知道成文光对地方产业发展上的敏感度,要比他二伯强一些,挠了挠脑袋,便跟成文光解释他这次决定在清河投资建设钢材物流园的初衷跟具体的运作模式:“国内钢铁产业经历了十多年的高成长期,未来的成长潜力依旧巨大,但就市场流通体系,在刚刚经历双轨制后的剧变,还远远谈不上成熟,各地的钢材市场建设也都有些混乱。就钢铁企业而言,未来怎么去经营、挖掘市场,大家的看法都还有些分歧。目前的主流,除了特定的大客户,相对分散的钢铁市场都主张交给钢材贸易商负责维护、建设,但这种模式对特大型的钢铁企业,就显得不够积极主动。我跟梅钢的管理层讨论了许久,此前也有一些经验,梅钢作为新生的钢企,有必要积极的参与下游产业链的建设,就决定摸索着跟钢贸企业合作。除了新浦、梅溪的钢铁物流贸易基地建设外,我们还打算再选择两三个地建设钢铁物流园。我们是希望以此为枢纽,以促进梅钢的钢材产品对区域市场能有更好的渗透。当然了,现在还是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钢铁物流园建成后,盈利模式还比较模糊,目前看来主要是租金收入,不是特别的理想。不过就对建设物流园的地方而言,除了仓储、物流、贸易等环节能得到加强之外,依托物流园还可以引进一些钢铁精加工企业,此外在餐饮、住宿、商业等领域也应该可以有配套的发展。此前一直都跟纪成熙说,彼此要加强地方上的合作,所以才决定拿这个项目出来到清河试一试水。”
成文光笑道:“也难怪谭石伟他们都对你有好感,你考虑问题的角度,是讨人喜欢啊。这么看来,梅钢不能接手输煤码头的建设,倒是有些可惜了?”
沈淮一笑,说道:“冀河港输煤码头跟钢铁物流基地以及配套的钢材加工区、服务区,确实可以整合起来做一个更大的项目,对梅钢、对清河市的地方发展,都有较大的好处。不过,最终由长青集团接手输煤码头的后续建设,也没有什么不好,彼此还是可以进行合作。毕竟长青集团建成码头,难道就不希望外围能形成大的物流体系,以保证港口吞吐量?我觉得啊,物流园的建设,反而还能从长青集团拉到部分投资。”
成文光摇头而笑,说道:“大家都能有你这样的开放态度,很多事情都会简单许多。”
“开放也是被逼出来的。”沈淮说道,“我拿别人没有办法,那就选择合作,说得好听一些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成文光哈哈一笑,又说道:“石门是晋冀地区的交通枢纽,梅钢既然能到清河投资建钢材物流园,也完全可以到石门再建一个嘛。”
沈淮说道:“冀南地区,有几家钢铁企业,但规模都较小,而晋省目前也就太钢集团成气候,市场空间较大。要能大规模进入晋冀钢铁市场,进而能往燕京、津海两直辖市的钢铁市场渗透,梅钢是愿意的,这也是我们决定在清河先建中等规模的物流园主要因素之一。不过我们的动作也不敢太大,晋冀京津四地的钢铁市场,目前主要是由燕京钢铁跟冀北的几家钢铁企业所主导,虽然也不排斥外地钢铁产品进入,但要是梅钢现在拿四五亿甚至更多的资金,直接在石门这个晋冀枢纽、京津门户之地建造北方最大规模的钢铁物流贸易园,怕是对成叔叔你不利。”
梅钢进入清河投资钢铁物流园,影响都不会特别大的,有利梅钢缓慢地往晋冀市场渗透,每年输入三五十万吨甚至一百万吨的钢铁产品,对晋冀京津钢铁市场每年近两千万吨的需求,不会产生什么惊扰。
石门不仅是冀省的省会,更是晋冀京津四地的陆路物流枢纽,梅钢若在石门投入巨资建造大型的钢铁物流贸易基地,引起冀省本地的大型钢铁企业反对是必然的,而燕京钢铁这个北方钢企的龙头老大,也极有可能会跳出来说三道四。
毕竟梅钢这么搞,对燕京钢铁等企业来说,这完全是近身进逼战术。
成文光的心思,也是想促成地方经济发展,但在燕京钢铁以及冀省本地将承受更大竞争压力的钢企心里,则将是完全另一种想法;而且这些企业对政局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而对梅钢来说,炼钢业务未来两三年内没有大规模的扩张计划,会根据现有的现金流,会再建设一些小规模的精品钢生产线或者收购一些地方中小型的钢企,以丰富产品线,增强对市场的渗透力,产能会逐步扩大到七八百万吨规模的样子。
在市场建设、技术消化等方面没有进一步的成熟之前,沈淮还不会考虑启动更大规模的新浦钢厂二期建设。
就梅钢目前的产能来说,也没有必要对燕钢以及冀省几家钢铁企业做出气势汹汹的树敌姿态,华东高增长的市场,已经能完全容纳梅钢当前的发展了。
成文光点点头,知道沈淮的考虑是成熟的、全面的,不过他还是有不同的看法,说道:“你的考虑不错,不过啊,竞争有竞争的好处。从人的惰性来说,厌憎竞争,因为竞争带来压力,但我们也要看到竞争同时带来增长的动力。现在搞国企改制,根本性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大多数国企竞争力不足嘛,要是国企能在开放的市场竞争站稳脚,就没有必要改什么?市场是试金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像现在东华市的情况,我看也未必就对梅钢不利,对东华地方发展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
“要是成叔叔希望我过来当鲶鱼,我自然是责无旁贷。”沈淮说道。
“不要说得这么可怜兮兮。”成文光哈哈一笑,侧过头,对一直参与他们谈话,但很少说话的陈勇军,吩咐道,“我觉得省里可以出面推动一个大型的钢铁物流及加工园区的招商项目,让石门钢铁集团参与进来,然而对梅钢、对燕钢、对唐钢、江宁钢铁等企业发招商函。省里不设什么有偏颇性的门槛,让几家公开竞争,要是燕钢等其他企业都选择放弃,最终建设权落到梅钢的手里,他们也不能怨我将好处留给自家人。”
陈勇军点点头,说道:“成省长跟沈淮的说话,我都记着呢,我上午就抽时间整理出来。”
这时候成怡推门进来,催他们出去吃早饭,而外面的朝阳,将金色的阳光透过窗台上摆放的花草叶丛洒进来,照得书房通透明亮。
陈勇军起早就吃过东西,就不去餐厅陪同用餐。
他们刚到冀省,很多事情都不熟悉,成文光上午的活动安排,他也要联系确认一遍,还要抽时间将刚才书房谈话的几处要点记下来,免得有遗忘。
陈勇军将本子合起来,装进口袋里,也暗感在石门筹建一座更大规模的钢铁物流园的主意甚妙。
成文光到冀省任职,不仅宋纪两家,地方上也寄以希望的,肩负的,除了调整冀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有振兴冀南经济,推动晋南线、冀河港建设等重任。
下车伊始,总是一团乱麻,在经济及产业发展上,除了冀省自身固有的一些滞后弊端外,亚太金融危机对冀省的冲击,没有南方省市那么强,但多少也有些波及——工作要怎么展开才能有效迅速,要怎么才能冀省站稳脚,下聚拢人心,上加强纪宋及其他中央领导的信任,不仅成文光要思考,陈勇军这些随行赴任的下属也需要思考,向成文光提供有分量的建议,才算合格,才算不辜负信任。
石门钢铁物流及精加工园区项目,规模不会太大,但注一注水,总投资大概能拉到十亿左右。这对经济发展一直滞后的石门市,是一个强的促进剂,但也许更主要的是对燕钢及冀北几家大型钢铁企业的刺激作用。
他们若不想梅钢气势汹汹的进军晋冀京津的钢铁市场,石门市是他们最后的阻击主阵地,可能还会进入清河对梅钢进行阻击——这么一来,冀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就陡然多了许多的活力。
虽然沈淮跟成文光的谈话,没有特别提及石门钢铁集团,但陈勇军相信沈淮跟成文光都有关注石门钢铁。
石门钢铁集团规模不大,此时年产铁三十五万吨、产钢四十万吨,在石门市要算大企业,但放之国内钢铁产业,又是微不足道的小厂。
石门钢铁集团九四年就改制了,除了石门市政府占有一定的股份外,真正的大股东不是别家,恰恰是胡家控制的国资央企金石国际集团。
这时候好戏就来了,石门钢铁作为地方参股的钢企,成文光点名由石门钢铁参与物流园的项目,算是保护地方利益,但是石门钢铁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现实的产能,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实力,将整个物流园的项目都承包下来。
这时候就要看石门钢铁背后大股东金石国际集团的反应了。
如果金石国际背后的胡家想亲自阻击梅钢进入晋冀京津的钢铁市场,除了大规模的参与钢铁物流园的建设,同时为了匹配钢铁物流园的实际物流贸易规模,必然也要更大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