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沈淮在淮海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但此时也没有人认为他是跟纪成熙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的,更何况纪成熙在清河刚担任代市长,哪里可能轻闲昨天刚在酒店谈过话,今天又相约到马场骑马的程度?

宋鸿奇震惊之余,直觉到纪成熙跟沈淮、宋鸿军之间有什么秘事要谈,他与谢芷过来,就更不想离开。

沈淮也不介意宋鸿奇跟谢芷留下来,到这一步,已经到了可以揭开一部分迷雾的时候了,很多消息还要通过宋鸿奇传递出去,总要比他或成怡他爸生硬到跑到他二伯、跑到贺戴二人跟前去谈要好。

荣成马场靠近西北郊方向,九二年由荣成公司开发建设,圈了两千亩地,除了设有马术俱乐部、赛马繁育中心外,还有一座旅游度假酒店,算是燕郊颇为知名的高端场所。

坐车到马场,沈淮才发现清河景瑞集团的老总、郁文丽的父亲郁文非早就在马场等候,暗道郁文非应该是昨天跟纪成熙一起到燕京的,只是没有在淮海大酒店出现罢了。

郁文丽倒没有跟她父亲到燕京来,成怡打电话过去,对她好一阵埋怨。

中午吃过饭,下午大家就在马场里骑马。

谢芷、成怡、谭珺三个女孩子,骑术都相当不错,谢芷在香港的马场甚至还养了一匹马当宠物。反而是沈淮、宋鸿军他们骑了两圈,就觉得腰腿酸胀,躲到遮阳棚下来坐着聊天。

纪成熙找沈淮,最直接的目的,还是沈淮昨天关于渚江中游航道疏浚提升内河运力的话题还没有说透。

纪成熙虽然在冀省提及疏浚冀南运河的事,但他提的还只是设想,还没有从水文地理条件、地方河运企业发展、动力上升潜力以及对沿河经济拉动等各方面进行周密的论证。

梅钢既然已经对渚江中游航道疏浚工作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那纪成熙找沈淮打听细节,一方面以便判断这项工作冀省有没有必要重点去推动,另一方面也便一开始就能找对节奏,少走冤枉路。

当然了,除了淮煤东出的问题,纪成熙也更关心梅溪及霞浦在土地开发储备、地方投融资平台建设、引导聚集海外实业资本、地方国企资源整合发展、地方财政建设以及地方民营企业发展上所推行的政策跟经验。

近几年来沈淮在推动梅钢迅速崛起过程中,极大的调动地方资源参与进来,都可以归结到这几点上去纪成熙意识到纪系能直接影响到的南煤集团,存在调动地方资源参与建设严重不足的缺陷,真正要借鉴沈淮及梅钢在东华发展的经验,也是这些最为重要。

在成文光的去向没有一定眉目之前,大家都谨慎不着急表态之际,双方的谈话更像是经验上的交流跟学习,只是在宋鸿奇听来,内心波澜难抑。

霞浦县以国资企业新浦开发集团的名义,在地方上进行成片的工业、商业及住宅用地储备,沈淮这么做的目的,是为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一级土地开发市场。

这么做,除了提高项目建设效率、更有序、更有规划的进行地方建设外,也是为了保证土地运转中所产生的巨大利益,能更多的保留在地方财政之中沈淮说得再好,但宋鸿奇知道,恰恰是沈淮在成片土地储备上的大胆运作,才叫人抓到机会直接向农业部举报霞浦超量征地。

而地方的投融资平台建设,也是霞浦之前债务危机的根源之一。

梅钢此时正处于风头浪尖之上,宋鸿奇还以为沈淮这次受到敲打,多少会有些收敛,但看他跟纪成熙兜售起这些经验的样子,似乎并没有什么反思。

然而纪成熙饶有兴趣的样子,也叫宋鸿奇心里的疑惑,难不成在风掀浪涌之际,纪成熙想要在清河学梅钢顶风作浪不成?

此外,沈淮与成怡一起回京,纪成熙也恰好从清河赶回来,两人将近一天时间都在一起,难道仅仅是用来交流地方发展跟建设的经验?

沈淮与纪成熙畅谈了一个下午,都还意犹未尽,晚上则直接安排在荣成马场吃晚饭。宋鸿奇没有耐心等下去,找了个借口,下午五点钟就离开荣成马场,开车回市里去。

宋鸿奇眼光还有些嫩,但将下午沈淮跟纪成熙接触长谈的事情告诉她爸跟谢芷他爸,谢芷她爸当即就感喟一声:“成文光这是想去冀省。”

宋鸿奇这才陡然一惊,把一切因素串联起来,明白了为何从中能判断出成文光有意去冀省任职。

宋鸿奇见他爸站在天色渐昏的院子一角,袖手而立,长久不说一句话,猜到他爸正面临艰难的抉择。

成文光在燕京以中央候补委员兼任党委副书记,可以说地位不低,但中央候补委员永远都比中央委员差上那么一截,而燕京市委副书记地位再高,那永远都是副部级。

但是,只要成文光能成功运作去冀省任职,他不奢望一步登天担任省委书记,哪怕是担任省长,“中央委员”跟“正省部级”这两道对绝大多数党内干部来说都巨大绝伦的槛,都将让成文光顺利的迈过去。

而走到这一步,在宋系内部,成文光将正式的拥有跟他爸分庭抗礼的能力跟地位,甚至往细里说,两人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距:成文光自己运作,而没有依赖宋系内部的助力,跨过这两道槛;他爸此时在组织部则还只是一个享受正省部级待遇的副部长,还不是常务副部长。

至少从外人的眼光来看,极有可能对成文光更高看一头。

“梅钢借壳徐城炼油重组上市,成文光没有反对成怡去徐城工作,他至少那时就开始在筹划这个了。”谢海诚从院子角的石凳上站起来,说道,“这一次别人跑到农业部举报霞浦超量征地,没有人站出来支持沈淮,反而逼得沈淮全力帮成文光冲锋陷阵成文光真是舍得女儿,套着狼啊!”

谢芷在旁边听着她爸的话,心里一阵子不舒服,但看鸿奇她爸还是袖手看着院角一畦修竹不吭声,也完全猜不透鸿奇他爸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第六百九十章受气

宋鸿奇出差一周才回来,手里也积了一堆事情要处理,不过谢芷也难得回来住几天,他也只能空出时间,陪着吃饭、逛商场。

只是宋鸿奇心里惦记着事,心绪难宁,想着沈淮与成怡到燕京已经是第四天了,也没说有要离开的意思,总觉得这事背后还藏着更多他们暂时没看透的蹊跷。

倒不说沈淮与成怡两人这么长时间耗在一起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沈淮与成怡在交往,爱在一起耗多久,都是他们的自由。

因超量征地举报,淮海省委巡视组现在正入驻霞浦巡视检查,沈淮此时全面主持霞浦县政府工作,不管他在外面怎么求援,霞浦县那边总归需要亲自出面应对才是。

算上沈淮之前在淮西、徐城滞留的几天,沈淮离开霞浦已经超过一周时间,此时仍没有赶着回去的意思,那就意味着沈淮此时燕京,不再是单纯为梅钢当前遇到的困境而求援,怀疑他与谢芷昨天离开马场之后,沈淮跟纪成熙之间有更进一步实质的谈话。

看着鸿奇陪自己逛街,在商场里也心不在焉的样子,谢芷也没有办法跟他生气,提着今日逛街的几袋收获,挨着肩膀坐过去,问道:“你说沈淮跟纪成熙会不会有什么秘密交易,将成文光到冀省担任省长的希望,都寄托在纪家身上?”

宋鸿奇想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冀省的两个位子,纪家的影响力是大,但沈淮跟纪成熙之间的交易,还不至于大到决定一个省长的位子。而且以纪家在党内的人脉,无论谁到冀省任职,都可能跟纪家在冀南的利益对着干,故而纪家也犯不着为了他们在冀南的利益,站到台面上来力推跟纪家关系不那么密切的成文光到冀省任职,顶天背后帮着说两句好话。”

谢芷心里叹气,她虽然不是很关注政治上的事情,但也知道成文光这次谋的不简单是一个省长的位子。

鸿奇他爸也是在五十岁的时候,正式从中央候补委员增补中央委员,才确定在宋系的核心地位。

全党中央委员有近两百人,照一般的道理来说,一名中央委员还不足以在派系内占据核心地位。

鸿奇他爸能享受这样的待遇,除了他身为宋家二子的身份外,更主要的还是五十岁刚出头的中央委员在党内太稀缺了。

甚至都不用有太耀眼的政绩贴金,鸿奇他爸五十岁就是中央委员,到六十三岁时,就足足担任了两届半的中央委员。到时候就算是单纯比资历,两届半中央委员的资历也足以将鸿奇他爸推进政治局。

成文光现在位居燕京市委副书记、中央候补委员,时机恰当的话,也许能谋到比冀省省长更好的位子,但他此时能到冀省任职,也就是说,在六十二、六十三的年龄坎上,他也将至少能担任两届的中央委员,到时候也将成为进政治局最得力的候选人之一。

有时候资历很虚,说不清道不明,但这就明明确确是众人争谋的资历。

有些人所谋甚远,计经系、胡系、纪系等显流,也许不会特别在意二百人位子,但此时纪家若站出来力荐成文光到冀省任职,不会不考虑到这将成为五年或十年后推动成文光政治局的关键性因素这显然不是沈淮此时有能力跟纪家谈成的利益交换。

就像鸿奇所说,纪家顶天在背后帮着说几句好话,而成文光想去冀省任职的关键,还是宋系这边能否将资源往成文光身上倾斜。

谢芷心里想,这大概就是鸿奇他爸昨夜过后一直沉默、而鸿奇整天都心事忡忡的原因吧。

成文光谋划至今,昨日也应该通过沈淮向纪家清晰表达有意到冀省任职的意愿,而昨天她跟鸿奇在场,沈淮与纪成熙之间的谈话,也没有丝毫掩盖的意思,说白了也是成文光,通过沈淮,沈淮通过她跟鸿奇向鸿奇他爸摊牌。

很多事情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在成文光有希望到冀省任职之际,在成文光有希望十年后在政治局夺得一席之地的时候,宋系不将资源往成文光身上倾斜,也就不要怨成文光打此从宋系割裂出来,另附他系。

宋系从此沦为笑话、被他人看轻自不用说,对鸿奇他爸仕途的负面影响之大,也将不亚于前两年跟田家庚竞夺淮海省委书记失利的打击。

不过,要是宋系这次被迫将手里的政治资源往成文光身上倾斜,不管内心有多少的不甘愿,对宋系将来最大的影响,也就是成文光跟鸿奇他爸的地位将正式对等起来。

想到这里,谢芷忍不住轻叹,说道:“我爸曾说成文光心机深沉,我以前都不怎么觉得,现在看来,还是我爸看人比较准。”

宋鸿奇撇嘴冷笑,能到成文光那个位子上的,能有几个是善茬?而且他家姑姑、叔叔那么多人,也不是谁都能在仕途上出头的,都头破血流才上去的。

这次,要是对成文光退让,宋鸿奇不担心别的,而是担心在成文光跟他爸地位对等之后,沈淮及梅钢能从宋系获得的资源将大增,淮能集团的控制权很可能将再度向那边大幅的倾斜,加上老爷子也偏袒那边,这边就会越发弱势。

这绝不是宋鸿奇希望看到的,但他也知道在这事,他爸不会听他的什么意见。

说算计,成文光有这样的算计不以为过,偏偏沈淮能跟在里面捞到这样的好处,想到这里,宋鸿奇心里是一阵说不出来的烦躁。

宋鸿奇与谢芷意兴阑珊的拖着逛街后疲惫的脚步,开车回家去。

车刚进车库停下来,就听见屋里电话铃在响,宋鸿奇心里疑惑,谁这时候联系,不打他的手机,而打他住处电话?

宋鸿奇掏出手机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机没电关机了。

宋鸿奇赶着进屋,电话铃声停歇,看来电显示,却是家里的电话,拨电话回过去,就听见他妈的埋怨声:“手机怎么关机了,家里电话也不接?”

“没注意到手机没电?你有什么事,可以打谢芷的手机,我一天都跟她在一起。”宋鸿奇说过这话,看到谢芷在一旁撅起嘴,脸上露出不高兴的样子,也甚感头痛,觉得自己真是变得迟钝了,这话不该当着谢芷的面问他妈。

她妈希望谢芷能到燕京来工作,能早日生子,最好能留在家里相夫教子,而不是坚持留在淮海独当一面。只是谢芷不这么想,那她们婆媳两人之间就有矛盾。

搞到他妈现在明知道他跟谢芷在一起,联系不上他,也不打谢芷手机的地步,叫宋鸿奇夹在当中甚是头痛。

女人钻到牛角尖里,左右劝谁都不好。

宋鸿奇只当没看见谢芷脸上不悦的脸色,在电话问她妈:“有什么事情,连着打我好几个电话?”

“你爸让你去大宅吃晚饭。”

“今天又过去?”宋鸿奇疑惑地问道。

要是点名叫他过去,那就意味着沈淮、宋鸿军多半也在那里,再想想昨天沈淮透过来的信号,今天就又都跑到老爷子那里吃饭去,由不得宋鸿奇不吃惊啊:这完全是逼着老爷子、逼着他爸表态的节奏啊!

看着鸿奇的脸转眼间变得铁青,谢芷也顾不得跟鸿奇他妈生气,小声地问道:“怎么了?”

宋鸿奇捂着话筒,跟谢芷说道:“晚上大家都要爷爷那里去吃饭。”

谢芷也相当震惊,昨天算是摊牌,今天这算什么节奏?

宋鸿奇挂电话,脸色再不好看,也只能跟谢芷收拾一下,往屋外走。

开车到西寺街,看着院子里已经停了好几辆车,宋鸿奇就将车停在院子外的巷道里,与谢芷往里走,隔着老远就听到他爸在里面的谈笑风生。

宋鸿奇与谢芷对望一眼,即使知道他爸隐忍的工夫一流,但也不至于在这时候能有这么爽朗的笑声,心里甚至疑惑。

接下来,就听到小姑跟宋彤的说话声,宋鸿奇跟谢芷更是疑惑:小姑什么时候回来了,成文光逼着老爷子表态,拉小姑回京助阵吗?

宋鸿奇与谢芷正惊疑不定之际,宋彤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们招呼道:“咦,你们站院子里干嘛啊?”

“我们刚到,就听到你跟小姑的声音,还以为听岔了呢,都没有听说你今天会回来啊。”宋鸿奇说道。

“沈淮硬把我拉过来的啊;你以为我想啊。”宋彤开玩笑地说道。

宋鸿奇却理解错宋彤的意思,真以为是沈淮这次是把小姑强拉过来逼宫,他再好的隐忍工夫,这时候也变了脸色,颇为英俊的脸都有变形,没有再应宋彤的话,与谢芷直接往屋里走。

沈淮跟一群人坐在屋里,看着宋鸿奇臭着脸进来,问道:“鸿奇,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宋鸿奇看着满屋子的人,谢芷他爸不在,老爷子、他爸妈、大姑、大姑、小姑、小姑夫,成文光、刘雪梅夫妇、宋鸿军都在,沈淮跟成怡挤坐在宽边沙发上,跟前些天在小姑家一样,一副亲密情侣的样子宋鸿奇知道在这么多人面前,轮不到他放肆,但也不想给沈淮什么好脸色,拉谢芷站到一边去。

沈淮咧嘴一笑,跟屋里人说道:“你们说鸿奇这是在外面受谁的气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放弃

宋鸿奇再傻,也听得出沈淮藏在笑脸下的讥讽,额头青筋一跳,却给他妈在旁边拉了一下,小声跟他说道:“你小姑这次打算回燕京工作。”

宋鸿奇心头的羞恼在这一刻仿佛瞬间给冻住,对宋鸿奇脸上露出的讥诮也无反应,站在那里只看向他爸,确实这事是不是真的。

见沈淮看过来的眼神,看似藏有笑意,谢芷却觉凌厉。

换作他时,她从未畏过沈淮的眼神,这时却下意识的避开来。

在她跟鸿奇以为沈淮、成文光此次在大宅聚集欲行逼宫、心怀怨恨赶过来之时,却没有想到他们是要为避免宋系公开决裂,作最大的退步。

小姑宋文慧调回燕京,则意味着他们这次打算彻底放弃淮能集团的控制权。

作为电力部下属全资控股的国资集团,淮能集团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跟电力部向其中注入大量的资源有直接的关系,但想想淮能集团这四年来的发展历程,即使早晓得名利场残酷的谢芷,心里也觉羞愧。

也确实,此时宋系将最大的政治资源,都倾斜到成文光身上,势必会叫成文光与鸿奇他爸在宋系内部的地位对等起来——这还是初步,更主要的还是接下来的势力对比变化更叫人担心。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可以说是国人对“资本”重新认识的二十年。

虽然当前国内的环境,还不容许大体量的私营资本出现,而将来在国内诸多经济命脉上,还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这不意味着资本势力不能分割。

除了不那么靠谱的人脉跟难以揣摩的人心外,政治势力及资源的组织跟聚集,更是党内高层都在紧迫思考的问题。

也是这种种考量,宋系才为沈淮所说服,将大量的筹码都押在淮能集团上,也看到淮煤东出构想的实施,将使淮能集团发展成集煤炭开采、铁路运输、火电能源为一体的超大型资本聚集体。

这样,宋系在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方面的掌握,才有可能做到两手硬;而派系的后续力量储备跟培养,也将能做到均衡。

而沈淮、成文光此次意图获得纪家的援手,相当部分就是有经济利益的交换在背后支撑。

再退一万步,刘建国、宋鸿义这些人,无意从政,也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性子,他们想“干”一番事业,以获得从此声色犬马的资本,单纯的倒买倒卖或靠着小道消息在证券市场,都难成气候,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

那在国内依附大的资本势力,就将必然的选择。

不然的话,刘建国、宋鸿义何至于对徐城炼油的事耿耿于怀至今;不然的话,何至于这段时间,大家都聚集徐城,从旁协助叶选峰他们争夺淮能集团的控制权?

现在成文光公开站出来支持梅钢,沈淮则更进一步,意图协助成文光获得纪家的支持,去冀省任职——一旦叫成文光在宋系内部获得跟鸿奇他爸分庭抗礼的地位,说实话,谢芷也担心沈淮接下来会重新加强对淮能集团的渗透跟控制权争夺。

鸿奇他爸昨夜得知沈淮与纪成熙有那么密切的接触,之后就沉默不语,谢芷相信鸿奇他爸必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谢芷却是没有想到,小姑宋文慧今天回京,宋彤给沈淮“强拉回京”,是他们要对淮能集团彻底放手,以避免宋系公开决裂。

当然,谢芷也能明白,沈淮他们妥协的背后,也是要这边同意宋系这次将政治资源向成文光倾斜,支持他到冀省任职。

也难怪刚进院子时,听到鸿奇他爸爽朗的笑声,看来鸿奇他爸对那边的这次妥协颇为满意,在他们赶过来之前,双方已经就最大的分歧达成一致意见。

只是这么一来,鸿奇进屋时的态度就显得太突兀,谢芷也觉得有些难堪,走到一边坐下来,又心想:戴贺二人虽然不在这里,但小姑的这次交权,得益最大的叶选峰、郑宜梧等人都是戴、贺嫡系,此次在宋系所能引起的混乱跟纷争,差不多也能平息一段时间吧?

这事对他们谢家也有好处,之前由于梅钢对淮海集团渗透力极强加上小姑宋文慧亲自坐镇,以致海丰集团跟淮能的利益结合不够密切——像以往淮能集团在梅溪崛起之时,获益极大,而谢家却给边缘化,而淮煤东出的方案出台之后,谢家也没能大幅度的参与进来,相信这个局面接下来会有改善。

沈淮眼睛就看着宋鸿奇难堪得青一阵白一阵的脸,心里冷笑:小姑要离开淮能集团以为妥协,他本不愿意,昨夜在这个问题上,谈了一夜又没能睡好。

在淮能集团的发展上,他也灌注了大量的心血,包括胡舒卫等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小姑离开之后,也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但小姑的用心良苦,他也能理解。

关系绷那么紧,得不到缓解,即使老爷子站出来表态,强迫二伯低头,但依旧无法能确保贺、戴二人的态度能圆滑的转变过来。

所以该争的利益要争,该让的利益要让。

而且这大半年来,淮能集团内部在控制权的争夺上,已经对淮能集团,对淮煤东出方案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干扰。

就淮能集团自身而言,再这么僵持下去,对淮能集团自身也是有害无益,既而会拖延淮海省的发展速度。

而就整个淮煤东出的大局而言,淮能集团也只能算参与者之一,即便是徐东铁路复线工程,也涉及到华东铁路局、淮海省等方方面面的利益。

沈淮也不担心放手淮能集团,淮煤东出的利益就会叫对方控制的淮能集团完全把持,也不担心淮能集团叫他们玩崩了,淮煤东出会受致命的影响;而梅钢在淮煤东出上的利益,还可以进一步跟淮煤、省国投进行联合。

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在淮能集团的控制权争夺上,彻底退出来,让他们自己玩去——他们要玩坏了,以后也方便叫他们在经济话题上彻底的闭嘴。

不过就算最后决定放弃淮能集团的控制,沈淮与宋鸿军心里怨气也还是有的,不然也不会在宋鸿奇进屋的时候故意挤兑他,眼下颇为玩味的看着宋鸿奇怎么将他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色给转出来。

宋鸿奇也没有想到沈淮在他进屋时,就挖了坑让他跳,难堪之余,也看到老爷子眼睛里有明显的不悦。

也的确,他们那边都一让再让、一退再退,他还这么盛气凌厉的冲着别人撒怨气,不要说老爷子心已经依向过去了,换了其他人也会觉得这边不懂道理。

这别扭憋在心里,宋鸿奇的涵养还没有到他爸那层次,脸憋红了半天,只能坐到一旁,半天都吭不了一声,但是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好像满屋子里的人就他是小丑。

“文慧这次从淮能集团出来,我看也是好的。”老爷子沉默了片晌,说道,“也省得别人在背后总说我们宋家人手伸得太长,你们不顾忌,我也要点老脸,怕别人在背后戳脊梁柱。而且,不管是乔生你们这一辈,还是沈淮这一辈,实际工作中,要多想想,要为这个国家多创造利益,老一辈为了新中国的缔造,牺牲了几百万人,也是希望你们如此的。”

老爷子将话说得这么重,宋乔生再好的城府,脸色也有些讪然,带着笑看向地面。

“文光要去地方工作,刚才这句话,我也同样送给你,不要因为我话说得重了,觉得我这个老不死的招人厌,以后就躲着不上门来了。”老爷子话不断,跟成文光说道,“在地方上做出成绩,团结能团结的人,把地方建设好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上来了,自然就有支持你的声音。”

相对宋乔生的尴尬,成文光则诚恳的倾听宋华的“教训”。

谢芷听到这里,也知道老爷子算是正式表态了,接下来就会出面利用他的影响力,去推动成文光到冀省任职。

难堪的气氛到饭桌上算是消淡了一些,沈淮看得出,他们在淮能集团控制权上的彻底让步,叫二伯及宋乔生他们相当满意,说不定心里已经开始规划怎么对淮能集团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了。

在这一刻,沈淮情不自禁的会想,自古以来为争权夺利,父子反目、兄弟睨墙之事,史不绝书,说起来还是有深刻根源的,亲情、血缘什么的,在更复杂的人性面前又是显得那么单薄。

倒不是说不适应现在这具身体所带来的身份,想想自己还是孙海文时,伯父及堂兄对传给他跟小黎、跟别人无关的家产觊觎,又何曾说有过收敛?

“沈淮在想什么事情,跟鸿军、鸿奇一起给老爷子敬个酒,都心不在焉的?”宋乔生到饭桌上恢复正常起来,想来这次的事情到这一步也算是圆满解决,一时的尴尬也难叫他挂在心里,只是见鸿奇一时半会还转不弯来,就将话题转到沈淮的头上来,让鸿奇知道一时间的针锋相对不要紧,利害得失才最重要。

“哦。”沈淮回过神来,懒散的说道,“今天上午到中海油那里拜访曹总,听中海油的曹总说,早初石油部还在时,他在石油部写过一篇关于海洋油气资源报告,还得到过爷爷的批示,他就那之后决定专注海洋油气资源的开采问题。他说,想着什么时候来拜访爷爷呢。”

“中海油曹总?”宋乔生一时间没有想起这个人是谁来?

“曹光明?”老爷子记性好,听沈淮提及就想起这个人来,不确定地问道。

听到“中海油”,谢芷倒是一惊,抬起头看向沈淮,她下意识的想到新浦炼化项目已经在中海油那里得到大的突破,没想到沈淮说到底还是弃小保大。

第六百九十二章前行

沈淮下午与曹光明的见面相当顺利,仅下午这点时间,双方就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

作为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的曹光明,一直以来都是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核心人物,近年来分管中海油上市融资运作以及茂名炼化基地的筹建工作。

虽然近一年来受回归题材的刺激,中资股在香港证券市场表现极好,但中海油在香港的上市运作,还是慢了半拍——虽然此时香港证券市场还处于历史高位,买卖活跃,但证券市场里的资本巨鳄,也早已经从泰国当前的经济危机嗅到风险的信号,变得格外的警惕。现在香港金融媒体的一片叫红声,不过是他们撤退时找出的烟雾弹而已。

中海油此时要还是照着原计划上市发行新股,发行商、承销商将因为包销制承担极大的风险,都纷纷打起退堂鼓,撤出跟中海油的合作计划。

虽然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上市融资计划受挫的消息,但曹光明以及其他中海油高层心里清楚,此时拖延公布消息,不过是希望能多一些善后的时间罢了。

海洋石油总公司此次上市融资,主要为了计划启动预计耗资一百二十亿的茂名炼化基地的建设。

融资计划受阻,茂名炼化基地的建设自然也无从谈起,发展炼化业务暂时也被迫回到与地方炼化合作的老路上来。

然而对海洋石油总公司高层来说,无论是为了控制住融资计划受挫对公司的消极影响,还是要说应对国务院接下来可能会有的问责,这时候都极需要一个大型的地方炼化合作项目来缓冲一下,叫他们看上去不那么乱阵脚。

对梅钢来说,当前也极需要中海油参与进来,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到国家计委的批文,以便新浦炼化基地建设全面的展开。

中海油此前就有跟地方炼化企业合作的经验,也有相对成熟的模式,不仅能拿出一部分资金参与合资,还能为新浦炼化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提供相当的人力及技术支持。

中海油此时也无意提多苛刻的条件,最主要的要求,就是中海油这边要组织人手,对新浦炼化现有的建厂方案进行论证、评估。

沈淮对这点也能理解,中海油将拿出一笔不算少的资金参与合作,在炼化厂建成之后,也将负责主要原油供应,还要在淮海成为燃油公司,以消化炼化厂生产的部分成品油,故而在签署正式协议之前,对新浦炼化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也是必然的程序。

国内在八十年代初决定在近海区域开采油气资源之时,既缺技术又缺设施,中海油这些年来主要跟海外石油巨头合作,要比绝大多数的央企,更注重现代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