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文光在那时已经有了决断,只是还没有到将这个决断公开出来的时机。

不过,也不是成文光身边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个决断。

常有人说梅钢这些年来的成绩,不过是沈淮这个浪荡子走了狗屎运,在东华仗着宋家的权势,又敢耍横,得到几个特别有能力以及早在地方经营有力的人才依附遂能成势。

田勇军此前或多或少也有这样的错觉,毕竟沈淮太年轻了,而且此前的声名也确实狼籍了些,觉得在他身上寄以那么大的期待同,过于冒险。

然而,经过这一番谈话,田勇军都不得不重新检视之前对沈淮的印象,也相信成文光之前的判断,沈淮对纪家确有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即使不看梅钢这些年来的成绩,但就他口若悬河的口才,也是绝佳的说客,从他跟纪成熙、谭石伟,甚至纪家老小纪严新等人皆有交往的经历来看,说他对纪家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不为过。

而且沈淮此时就提到纪家,说明他的敏锐跟悟性,也是上上之选。

成文光确实是早就有意到冀省去任职,这也是他近年来都在积极去筹划的一件事。

省市地方党政官员的选拔跟任用,在该地长期任职的老干部相当重要,也会考虑地方势力的态度。

一定程度上,尊重这些人及地方势力的意见跟态度,任命党政官员,除了有利缓解地方矛盾外,更有利官员到任更好、更快的开展工作,做出成绩。

当然,这背后有诸多的回避跟制衡原则。

梅钢与淮能集团名义上都要属于宋系的势力,故而淮海省党政正职两把交椅,怎么都轮不到宋系的人马去坐。

不然的话,宋系在淮海的经营之深,会进入一个难以制衡的地步。

纪家在冀省经营晋煤东出南线工程,让纪成熙去清河市任职,还可以说是培养小辈,但纪家这些年为了避嫌,甚至连二代子弟都不从政,只在军界发展或国企等领域发展,故而纪家也不大可能会让门生故吏直接去冀省为南线工程及纪成熙保驾护航——而纪家会希望甚至推荐对纪系友好的官员去冀省任职,以为政治利益的交换,也不违背制衡原则。

冀省两个位子,争抢的人都不在少数,而且大多数人皆能看到纪家对这两个位置的影响力。但是,要想获得纪家的助力,关键还在于要让纪家相信他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会对纪家友好,并且在不伤害地方利益、不引起地方激烈反弹、对纪家形成负面影响的同时、有能力对纪家友好。

而就成文光个人而言,即使与谭石伟等人的私人交情也不错,也极难跟纪家有直接交易的可能。

政治上的利益承诺,虽然不需要有什么直接的背书,但别人不是傻子,不是你空口许诺了,别人就一定会相信你的承诺能兑现。

纪家选择合适对象时,更多的会从对象以往的治政履历及理念上进行判断。

高层官员在执政实践及理念方面都会留有风格上的明显痕迹,一方面是人的行为及思维习惯会形成个人的风格,一方面高层官员也需要这种风格上可循的痕迹来标识自己——反复无常的官员是没有办法获得别人普遍信任的。

成文光近六七年来没有直接分管过经济及地方建设方面的工作,在执政履历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弱项,他时常也会发表一些文章,但他关于发展经济、推动地方建设的一些想法,都很难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但不是不可以弥补。

晋煤东出南线工程跟淮煤东出构想,有极大的相似性;而在冀南地区复制梅溪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促进纪成熙担任代市长的清河市的发展,既能兼顾纪家在晋煤东出南线工程及清河市的利益,也会受冀省地方欢迎。

成文光这时候选择半公开的支持沈淮及梅钢,实际也是叫纪家不用担心他到冀省后在治政思路会有什么大的偏差。

而宋系内部的裂痕,也可以叫纪家不用太担心淮煤东出跟晋煤东出南线工程的竞争关系。

当然了,要是沈淮能通过纪成熙或谭石伟,将这层暗示进一步向纪家挑明,会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加顺利。

至于今后,成文光跟纪家的关系能不能进一步的交好,能不能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则是后话。

吃过夜宵,成怡熬不过去,她不用到书房陪着聊天,就直接洗澡休息去了,沈淮与成文光、田勇军到书房接着聊天,接下来的话题就主要集中在淮煤东出上。

淮煤东出涉及的环节非常复杂,虽然后续的推动工作沈淮没有直接参与,但整个构想是沈淮最先提出,对涉及到的部门、循序见进能推动进行的步骤以及替代、预选等环节皆知之甚详。

虽然此前沈淮跟成文光以及贺戴等人都有谈及此事,但此前还完全是构想,在相关推动工作进行大半年之后,最初的很多想法都进一步得到完善跟成熟,沈淮这次则更详细地向成文光加以解释。

成文光想进入冀省省长的候选名单之列简单,关键还是后续的考察关难过,故而他对淮煤东出的细节了解越详,在接受考察时,对冀省地方发展及建设时,如何兼顾地方及纪家利益,则思路越清晰,也越容易得到背后人物的重视。

这点不用言明,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沈淮说得详细,成文光也问得详细。

即使宋系内部有裂痕,但淮煤东出跟晋煤东出南线工程的竞争关系,且梅钢将来的利益也有很多捆绑在淮煤东出上,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让纪家相信成文光到冀省后会推动晋煤东出南线工程,而不会暗中削弱、牵制纪家的利益,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对这点,沈淮也曾有担心。

虽然沈淮认为两者之间会是良性竞争,冀河港辐射的是渤海湾区域,新浦港辐射的是淮海湾区域,要是担心两者会出现恶性竞争,实际是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前景很没有信心的表现,但他此前也难揣测纪家的真实想法。

不过在海防公路项目启动之前,他与纪严新、纪成熙都有直接的交流,而且纪严新也推动后勤保障部门的基建队伍参与新浦港的建设,使他相信,纪家在这方面有着基本水准之上的大局观。

也是因此,在推动淮海舰队驻泊基地选址问题,沈淮这次才打算去拜访纪严新,看纪严新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些帮助。

沈淮将他跟纪成熙等人的私人交往以及跟崔向东在火车上的偶遇,都较为详细说给成文光听。

“我说崔爷爷怎么对你印象这么好呢。”成怡穿着睡衣,推开书房的门走进来,她恰好听到沈淮谈他跟崔向东偶遇的事情,忍不住插话道,“原来你是占着在火车卖乖的便宜啊?”

沈淮咧嘴一笑,崔老爷子对他的好印象,确实是源于那次火车相遇,而后崔老爷子也是一个劲地帮他在别人面前说好话,对改观他以前留给别人的负面影响,确有极大的帮助。

坐在旁边的田勇军也是一笑,刘雪梅对沈淮跟成怡之间的事情,从当初的犹豫到积极推动,崔家老爷子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他倒还一直都不知道为何崔老爷子会对沈淮印象这么好,没想到竟有这桩偶遇故事在里面,暗道,也难怪,世界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虽然不能从这件小事上就断定沈淮的心性如何,但沈淮这些年来表面蛮横的背后,实际上一直都有着谨小慎微的心态,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田勇军心里想:也许成书记早就将沈淮这些特点都看在眼底,才在徐城炼油事件后有明确的决断吧。

“你不是睡觉去了吗,怎么又下楼来了?”成文光问道。

“爸,你们也不看看几点钟了?”成怡走过来将遮光的窗帘拉开,初升的朝阳光辉从窗玻璃照进来,说道,“你们谈了一宿话,还不歇歇啊?”

成文光拿出他摘下来放桌角的手表看了一眼,笑道:“哦,都过六点钟了,还没有怎么觉得嘛。”跟田勇军说,“你赶紧回去眯一会儿,十点钟过来接我。”跟沈淮说道,“你也不要回宾馆了,家里有房间你上午补个觉,中午让你刘姨给你准备中饭,下午有什么事情你先忙。我夜上大概九点钟能赶回来,咱们爷俩接着聊。”

第六百八十三章睡觉的事

听着成文光的话,田勇军嘿嘿一笑,手搭着沈淮的肩膀,亲热地说道:“十点钟要过来接成书记,我得先赶回去眯一会儿,就不陪你找地方吃早点了。”

家里有房间多,留客人宿夜,那是主人热情客气,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说法。

沈淮跟普通的客人不同,虽然他跟成怡还没有最终确定关系,但正处于交往中还是众所周知的,留宿的说法就大为不同了。

成文光看着天光已亮,怕沈淮来回折腾,回宾馆睡不了多少时间,直接让他留下来,知道的可以理解成文光对沈淮的体恤,不知道沈淮跟他们谈了一宿话的,那这就是成文光留“姑爷”在家里过夜了。

田勇军当然晓得成文光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些细节,说他对沈淮的体恤之心多过小节计较也好,说他故作糊涂也好,都是对沈淮“身份”的肯定。

看着成怡似怨还羞的样,田勇军也是一笑——田勇军倒是知道成文光是相当务实的一个人,但在昨天之前他倒还是好奇成怡对沈淮究竟是什么态度。

田勇军跟成文光身边多年,知道成怡起初相当抵触别人搓和她跟沈淮在一起,可以说是迫于家里的压力,才勉强同意跟沈淮相亲,保持名义上的交往关系。

名义上交往有三年时间,而这三年时间里,成怡足有两年在国外呆着,跟沈淮也就接触过三五回,平时也无书信往来。

去年沈淮提出淮煤东出的概念,在宋系小辈里算是大放光芒,各方面都希望沈淮跟成怡的关系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兼之成怡也要毕业归国,才有成怡到徐城工作的安排。

徐城炼油事件非常的微妙,成文光给外界的态度是模糊的,但对内的态度是明确的。故而田勇军还是无法知道成怡最后到徐城工作,究竟有几分是自愿。

现在嘛,田勇军知道成怡对她跟沈淮的关系,至少没有那么排斥了——经过昨夜的一夜深谈,田勇军倒认为成怡的这种转变很正常。

跟沈淮真正接触下来,确实会发现,他跟他少年以及在国外留学期间所传开的名声是有极大的不同。

无论之前是有人故意误导的讹传也好,还是说沈淮回到国内之后幡然悔悟、浪回头也好,对他们真正重要的,是现在的沈淮。

田勇军也相信,哪怕没有特别深的感情,只要成怡对沈淮不那么排斥,这桩婚事就算靠谱了,也不大可能会有他之前担心的危机存在,成怡毕竟是个心智成熟的女孩。

他相信成书记要沈淮留在家里休息,应该有全面的考虑。

成文光十点钟要出门处理公务,赶着上楼回房间眯一觉,也不管田勇军跟家里的事——沈淮与成怡先送田勇军出院,往回走里,沈淮问成怡:“我留下来睡觉不合适吧?要不,我还是回宾馆去吧?”

成怡咬着唇,薄羞的盯着沈淮看,说道:“家里准备了房间,就是专门给客人留宿的;你想哪里去了?”

沈淮腆着脸皮,咧嘴笑着问:“要是别人多想怎么办?宋鸿军昨天晚上,可以看着我进你家门的呀,我不回宾馆不好解释啊。”

成怡掐了沈淮胳膊一下,说道:“你非得对我耍流氓不成呀?”

“担了流氓的名,却没有耍成流氓,才叫冤呢。”沈淮闪开来笑道。

成怡笑着过去敲他的脑袋,差点将院里的花盆撞翻掉,看到她妈站在门口,才敛住手脚,眼睛转开来盯着脚尖看。

刘雪梅站在门前,喊成怡:“你爸坏毛病,不吃点东西就顾着睡觉。你先赶紧陪沈淮吃点东西填过肚,不然对胃不好;等会儿你再把你哥房间收拾一下让沈淮睡。”

成怡她家楼下就有间客房,但跟保姆睡的房间挨着;成怡她哥这些年都在国外没回来过,但房间还在三楼,只是也没有怎么收拾。

成怡不知道是她爸特意跟她妈吩咐的,还是她妈自作主张,不过让沈淮睡楼下房间多少有些不合适,加上她跟她妈以及保姆上午都在家,在楼下走来走去的,响动也大,怕沈淮睡不踏实。

想到让沈淮睡三楼,还要收拾房间,成怡就嫌麻烦,说道:“还不如让沈淮睡我的房间,哥的房间多少天没收拾过来,灰那么多。”

“那随便你哦。”刘雪梅说道。

这时成怡看到她妈眼睛里促狭的笑意,才顿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让她妈有所误解——成怡咬着嘴,不知道要她妈怎么解释,她可没有主动邀请沈淮“登堂入室”的意思,而且跟沈淮之前更没有发生过亲密的关系。

刘雪梅怕笑过头、让女儿不好意思,又忙说道:“也的确,你哥房间多少没收拾过来,湿味也重,还不知道他屋里的热水器还能不能用;让沈淮睡你房间,省得麻烦。”说罢就扭头回了屋。

保姆早就起床准备好早点,成怡陪着沈淮到餐厅喝了些粥,就带他回房间,出去翻来一套睡衣递给沈淮:“这是我哥的,应该还是新的。”又指着墙角红色的皮质圈椅,说道,“你坐那儿,我有话跟你说。”

“哦。”沈淮应道,接过睡衣,坐圈椅上,见成怡一本正经转头确认房门已经关上,挠着额头,问道,“是不是又是警告我不可以对你耍流氓之类的话?”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啊。”成怡横了沈淮一眼,说道,“等会儿,你睡觉归睡觉,可不许乱想,也不管我爸妈怎么想,我们之间的约定,还是算数的,好不好?”

沈淮笑道:“哪怕只是名义上能有你当我的女朋友,都能让我睡觉美醒,你说我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你的嘴巴就知道哄人,都不知道陈丹、朱仪她们是不是给你的嘴巴骗上手的?”成怡娇嗔地瞪了沈淮一眼,又微带遗憾地说道,“你也知道的,我在徐城,自然跟陈丹也有联系,而且关系还不错,我不想她恨我,我也不想我恨她以及其他不知道会从哪个角落冒出来或者冒充小保姆之类的女人,所以我们还是维持之前的约定最好。”

听成怡这么直白地说,沈淮倒有些惭愧,他总不能违心的说会跟陈丹她们断绝关系,他问成怡:“要是你爸妈催我们订婚怎么办?”

“那就订婚好了,反正约定好是名义上的事,女朋友也罢,未婚妻也罢,只要你跟陈丹说清楚,叫她不要误会我就好;我反正没有必要跟谁解释什么?”成怡故作轻松、一副无所谓的样说道。

沈淮轻叹一口气,问道,“你为什么愿意做这些牺牲?”

“怎么说呢。”成怡手指点着下巴,说道,“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活得洒脱,我之前二十来年生活轻松舒意,是我的家庭带给我的,我不能自私到认为自己没有一丝要回报的责任。再一个,也就是我觉得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活得洒脱。跟你在一起,看上去是有些为家庭做出牺牲,但我觉得真就跟你做朋友相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好,所以觉得这些牺牲也没有什么悲剧色彩,也无所谓了,无非是多一桩人生秘密而已。”

“得,我明白了。”沈淮得意地说道,“关键还是我这人看着不讨厌。”

“有你这么得意的?”成怡看着沈淮的得意样,笑着拿东西要打他,赶他去卫生间洗漱,抓紧时间睡上一觉。

一觉醒过来,沈淮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房门外静悄悄的,沈淮心想成怡跟她妈应该都在楼下,他洗漱换好衣服,刚打开房门就听到楼下叽叽喳喳的谈话声,从楼梯口探出头一眼,谭石伟的女儿、纪家小五谭珺正坐在楼下,跟成怡聊天,笑着打招呼道:“小五怎么跑过来蹭饭吃呀?”

“成怡难得从徐城回来一趟,怎么还不许我过来蹭顿饭吃呀?”谭珺跟沈淮之间没有最初相见的羞怯,倒显露出伶牙利齿的一面,仰着清艳的小脸,看着沈淮一步步的走下楼梯来,带着娇怨、声色又略显雏嫩的说道,“都是你啊,睡到现在才醒,害我们肚都快饿瘪了。”

“谭老师这两天在不在书店里?”沈淮问谭珺。

谭石伟从燕大退休后,就在西寺街巷口里经营一家书店自得自乐,看着他不事世务,实际上他始终都是纪家在经济上的智囊。

成文光有关地方建设及经济发展的治政理念,能不能过谭石伟这关,是得到纪家认可的关键。

沈淮这次回京,谭石伟是一定要去拜望的,既然遇到谭珺,他就随口问一声。

“我爸今天下午是没有空的,给我大舅喊过去了。”谭珺说道,“好像是你们那儿一个赵省长过来,硬把我爸拉过来陪着喝酒。”

淮海那么多省长、副省长里,只有一个人姓赵,那就是省委副书记兼省长赵秋华——赵秋华今日在京,还跑到纪家老大、纪成熙他父亲纪澄海那里做客,这消息从谭珺嘴里说出来,沈淮还是愣怔了一下。

第六百八十四章赵秋华之谋

无论是田家庚还是赵秋华,作为正省部级领导,他们平时的行程都有周密的计划,很少会有大的变动。

沈淮昨天从徐城出发前,还听说赵秋华今天要参加省里一个会议,会公开露面,没想到他突然出现在燕京,更没有想到他回燕京并非是为了公务,而是赶过来拜见纪家老大纪澄海。

纪家老大纪澄海从副军级岗位上退休已经有两年了,而且也是在退休之前才解决少将待遇,退休下来就挂着北方军老干部联谊会秘书长的职务,主要还是专门负责照顾纪家老爷子的病情及生活起居。

纪家老爷子这两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已经很久都不公开露面。党内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才有机会跟纪家老爷子见面,大多数人对纪家的拜访,都是到纪澄海等兄弟几个那里。

北方军老干部联谊会看似是无关紧要的民间组织,不过联络的都是跟纪家老爷子纪连云同是北方军出身的老将军、老政工,算是纪系最重要的后援团。

纪澄海负责联谊会的组织、协调工作,纪家老爷子一旦不在了,纪澄海还能不能撑得起纪系中流砥柱的地位难说得很,但现在纪家老爷子还在,纪澄海差不多就是纪系代言人的角色。

作为胡至诚一系的赵秋华,沈淮从未听说过他跟纪家、跟纪澄海有什么特别的交情,需要改变既有的行程安排,突然折到燕京来拜访。

距全党大会就剩三个多月的时间,由于明确王源会接任胡至诚执掌国务院,故而国务院各部委的人事调整会拖到明年三月之后,但省市及中央各部门如有调整,大多会在全党大会前后陆陆续续的进行。

故而想在此轮调整中争取更强政治地位的人,这段时间来活动最为频繁。

赵秋华取消既定的行程安排,折返燕京,拜访纪家,难道也是为这事奔波?沈淮心里暗自琢磨。

虽然田家庚没有明说会是谁接替他担任淮海省委书记,但也明确暗示不会是赵秋华赵秋华在淮海省工作有七八年时间,省长也干满了一届,要是他这次没有机会再往前挪一步,他在淮海省长的任上再干一届,也毫无疑问该退二线了。

只是赵秋华想进步,不去找总理胡至诚,反而到纪家去串门,是为何故?

沈淮拖了把椅子坐下来,问谭珺:“你爸到纪成熙家里吃饭去了,你怎么不过去,反倒跑这边蹭饭来?”

“他们谈事情,我凑过去干什么?我爸也不要我过去,我巴不得过来找成怡姐说话哩。”谭珺说道。

沈淮暗自琢磨,赵秋华到纪家拜访的消息,是不是谭石伟故意让谭珺跑过来放风声的,问道:“那你爸知道我跟成怡回来了?”

“知道啊。”谭珺说道,“刘姨上午在我爸书店那边串门,就说你跟成怡姐会一起回来啊。”

听谭珺这么说,沈淮倒想明白了几分。

这时候刘雪梅在厨房里喊谭珺去尝一道新炒的菜,沈淮问成怡:“你爸的手机号码是多少,我给你爸打个电话?”

成怡直接拿过沈淮的手机,在上面输入他爸的手机号码,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谭老师不会无缘无故的让小五过来提醒我们。”沈淮接过手机,贴到耳边,手机已经嘟嘟地响了起来,无暇跟成怡详细解释,一会儿田勇军在那边代成文光接通电话,沈淮问他道,“成书记这时候有没有空接电话?”

过了一会儿,成文光接过电话,问道:“这时候睡醒了,有什么事情吗?”

“嗯,刚睡醒。我还打算下午去拜访谭石伟谭老师的,刚好谭珺在这边吃中饭,说是我们省的赵省长上门拜访纪秘书长,谭老师也给拉去作陪了。”沈淮跟成文光说道。

“啧。”成文光直接吸了一口气,在电话那头啧啧作声,无疑也认定这事背后有蹊跷。

经过昨夜一宿长谈,再加上沈淮上午在成家这一觉睡下来,彼此间的关系骤然间就亲密了许多,成文光心里有什么猜测,也就直接跟沈淮打商量,问道:“老谭不会无缘无故的提醒咱们,你觉得赵秋华是不是有可能也瞅上冀省了?”

沈淮说道:“我也这么想。”

沈淮知道成怡她爸为谋冀省的职务,筹划了很久。

成怡她爸跟谭石伟的私人交情不错,跟清河市的官员、企业界都有些往来,而在纪成熙跟原清河市委副书记刘传东有矛盾之际,也是毫无犹豫的支持纪成熙在清河立足,无疑都是在做一些铺垫工作。

倘若说成怡她爸之前还能将他的这层意图隐藏住,不叫外人知晓,但他与成怡返京求援之际,成怡她爸以半公开的方式表达支持梅钢的态度,甚至昨天还特意让成怡她妈到谭石伟那里透露他跟成怡回燕京的消息,谭石伟也就应该能猜到成怡她爸的这层意图了。

在这时候,谭石伟再反过来提醒他们这边赵秋华今天到纪家登门的消息,暗示也应该是明确的。

冀省接下来五年内能有的大动作,也就是晋煤东出南线工程及冀南、冀北沿海地区的发展;赵秋华即使能得胡至诚的支持,他想去冀省,还是要先得到纪家的认可。

赵秋华在淮海省已经干满一任省长,他想挪窝,自然图的就是冀省省委书记的位子,表面看上去跟成文光谋冀省省长的位子没有冲突,实际上冲突极大。

赵秋华这时候拿什么去获得纪家的认可?

他无非还是在晋煤东出南线工程上做文章,沈淮猜测,极可能就是淮海省此时推动徐东铁路复线改造,提出淮煤东出的构想,叫赵秋华受到启动,才想到去冀省,以致跟成怡他爸撞到一块来了。

省委书记跟省长都大力鼓吹、推动晋煤东出南线工程的落实,看上去对纪家极好,其实这只会惹来对纪家的非议,让别人以为纪家为保南线工程,甚至不惜在冀省省委书记跟省长位上都按上亲纪系的官员的错觉。

对纪家来说,冀省省委书记跟省长两个人里,只要有一个人能大力推动南线工程、另外一个人不极力唱反调就可以了;不然的话,就是过犹不及。

如果成文光跟赵秋华对进步到冀省的希望主要寄托在纪家身上,而且都试图在南线工程上取悦纪家,那他们两个人就是直接冲突的。

三年前二伯宋乔生跟田家庚竞夺淮海省委书记的过程,沈淮并没有直接而详细的了解,只知道失利的结果给宋系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是宋系今日格局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沈淮倒没有想到,昨天才回燕京,他今天就有机会亲历省部级要职的争夺过程,心里也暗自感慨,高层的角逐看上去风平浪静,背地里的波澜还真是不小。

电话颇为安静,沈淮听到成文光似乎跟身边人在商议此时,沈淮皱眉呲牙想了片刻,在电话跟成文光说道:“纪澄海中午在家里宴请赵秋华,他们要是谈得顺利,赵秋华说不定晚上会在淮海大酒店回请纪澄海盯着淮海大酒店那边的动静不难,要是实在不行,我晚上就闯到淮海大酒店去,成叔叔,你说可行不可行?”

“都说你小子一股子蛮横劲,我还不信,你今天这要是撞过去,不得叫赵秋华打骨子恨你?”成文光在电话那头笑着问道。

“这次有人将霞浦超量征地的事直接举报到农业部,我就不信赵秋华没有插一手。”沈淮浑不畏惧的笑道,“有这个机会,总也要亲手还给他一些才算是够意思。”

成文光从燕京市委副书记到冀省省长,看上去只能算是很小的一步跨越,但能担任冀省省长一职,对成文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完善他的履历。

也许成文光继续担任燕京市委副书记,接下来五年时间内也有继续增补为中央委员,但显然在退休之前冲刺政治局的希望变得渺茫一个有机会进政治局的中央委员,跟一个进政治局希望渺茫的中央委员,区别是极大的。

很多时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沈淮心里很清楚,成文光要是谋冀省省长失利,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将会非常的严重,可能遭来他二伯以及戴贺等人对成文光及梅钢的联合压制;而一旦成文光能成功到冀省任职,进政治局的希望大过他二伯,宋系内的气氛就会大为不同,梅钢也将获得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不要说沈淮跟赵秋华有宿怨了,就算没有宿怨,也由不得他不站出为成文光冲锋陷阵。

这时候刘雪梅在餐厅喊他们过去吃饭,沈淮也就在吃过饭后,打电话联系褚强,让他指派跟省驻京办、跟淮海大酒店熟悉的人员过去盯着动静,确认赵秋华晚上会不会在淮海大酒店宴请纪澄海、谭石伟他们。

第六百八十五章安排偶遇

有崔向东老爷子提前一天打电话回燕京,崔永平下午也就在后勤保障部办公室里给沈淮留了见面时间。

崔永平调任淮海舰队副司令员的任命下来了,不过人暂时还没有离开总后,消息灵动、提前上门活动的人,也不单沈淮一个。

崔永平在百忙之中,给沈淮留下来见面的时间,也是不容易。

虽然淮海舰队早就将新浦沿海列入新驻泊基地的候选之列,也做了许多考察、研究工作,不过崔永平还没有正式到任,手里没有直接的资料,沈淮到崔永平办公室里,主要就将新浦港北线沿岸以及霞浦县能配合军民共建的一些优势,跟崔永平做汇报。

沈淮跟崔永平之间,也不可能说跟成文光那样,不限时间的进行交流。更何况崔永平这时候还要忙着将总后这边的事务交接出去,也实繁忙,沈淮在崔永平办公室里坐了四十分钟,就告辞离开。

宋鸿军没有官方身份,出入总后大院直接掺和进来也不合适,他就跟王卫成坐在车里等着,看着沈淮从大院里出来,问道:“怎么样,崔永平动心没有?”

总后大院范围很大,崔永平的办公室又靠里,沈淮走出来额头都渗了汗,他坐进车里,吹着凉气,拿杯子喝了一口水,跟宋鸿军说道:“崔永平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才会离开总后,不过就算他已经到淮海舰队任职,也不可能刚见面就表什么态;他动不动心,我还真看不出来。”

“嘿。”宋鸿军撇嘴说道,“都说崔永平长一副铁脸,我看啊,都是玩阴沉劲的主。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