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淮眼睛看着陈伟兵几秒钟,冷着声音教训道:“食堂是徐副县长分管,我不说什么,说问你们一句,你们连内部工作人员都服务不好,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看着他们心烦,挥手叫他们走开,就将盘里的饭菜吃下去,跟王卫成回办公室。

“沈书记要是多跟我们吃几次真正的大锅菜,我们的福利,无形当中就真的要提高一大截了。”到办公室,王卫成笑着说刚才食堂的事情。

沈淮笑了笑,没有接话,问了几件交办事情的进展,就让他去找县航运公司的材料。

沈淮看着窗外,今天食堂这一幕,说起来不能算什么事情,但叫他心里很有感触。

无论是杜建,宋晓军,还是王卫成,都应该知道食堂玩的这些花招,沈淮也不清楚他们是不是受到食堂的特殊照顾,但主要叫他感慨的,就是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人跟他反应过这事,甚至连抱怨声,他都听不到。

陶继兴、葛永秋、顾金章他们知不知道政府食堂存在这种潜规则,他们身边人也没有在他们跟前反应过或者说抱怨过?

沈淮倒不是觉得杜建、宋晓军、王卫成他们是有意在他跟前欺上瞒下,或许他们只是以正常的下属对上级的思维在对他。

也就是说,该让他知道的,他们会及时提醒,不会刻意隐瞒;不该让他知道的,他们就绝口不提,自动忽略。

沈淮心里一叹,也不能说宋晓军、王卫成他们不好,但似乎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去适应、屈从这种种的潜规则。

沈淮下午还是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到三点钟时,王卫成从外面办事回来。

沈淮看着他回来,就走到他办公室里盯着要县航运公司的材料,看王卫成与王际胜在办公室里聊航运公司的什么事情,沈淮没听清楚什么事,他们看到他走来,就停止议论。

“沈书记,你要的材料。”王卫成将县航运公司拿过来的材料交给沈淮。

“卫成,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沈淮接过材料,让王卫成到他办公室来说话。

第五百三十三章推搡

到办公室,沈淮让王卫成拖把椅子在他跟前坐下来,他坐在办公桌后面翻看县航运公司的材料。

虽然全面改制还没有启动,但沈淮到任后,就要求县计委及各县属企业,把准备工作做起来。县航运公司在这一块的工作还算不错,至少资产账户表单表面上看上去清晰详细,没有多少含糊的地方。

在县航运公司应付账款明细里,沈淮看到有关阳城恒洋船舶重工的记录。

县航运公司九一年到九五年,先后从恒洋船舶重工购入八艘总吨位达五千吨的杂货船、渡船,总船款逾九百万元,大概支付了一半多,还拖欠船款四百万左右没有支付;拖欠也不算特别严重。

由于县属昭浦造船厂,没有能力造千吨以及上的大船,恒洋船舶这几年来一直都是县航运公司的主要供货方。

沈淮又查其他的财务资料,看到县航运公司第二季度有计划支付两百万船款给恒洋船舶重工,而且在县航运公司的资金账户上,能看到有这笔资金的安排。

沈淮蹙着眉头,就觉得奇怪了。

这都是六月底了,要是县航运公司有计划支付两百万的船款,应该已经打到恒洋船舶的账户上去了,恒洋船舶的老总曾志荣又何必千辛万苦的亲自跑到霞浦来追债?

难道说有人故意在卡恒洋船舶的款子?

上午坐车时,看曾志荣他们小翼慎微的样子,即使真有人要卡他们,他们似乎也不介意去打点关节。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沈淮将材料放在办公桌上,看向王卫成,说道:“我个人的精力有限,有多太的角落没有办法看到、接触到,很好事情还需要你们作为我的耳目,去看,去听,去接触。杜建在官场厮混了半辈子,很知道一套明哲保身之道,哪些事情应该跟我汇报,哪些事情需要过滤一下信息再汇报,哪些事情不应该汇报,他心里应该分得很清楚。但是,如果你们都这样的话,那我就会给你们搁在上面,很多基层以及一些真实的信息都接触不到。”

听沈淮这么说,王卫成局促起来,有些手足无措,沈淮的话虽然和缓,但也明确对他们过滤信息的行为不满。

沈淮也无意把王卫成吓着了,说道:“我刚在你们办公室外听到你们在聊航运公司的事情,不过我走进去,你们就闭口不谈了。是不是航运公司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觉得没有必要让我知道?”

“航运材料下午先送了一份材料过来,不过那份材料比较含糊,不够详细,我担心你不满意,就跑了一趟。我到航运公司时,刚好遇到有三个催讨欠款的供货商给保安赶出门。当时发生了点意外,供货商里有个年纪较大的,下台阶时摔了一跤,磕破了头,满脸都是血,但也不说去医院包扎一下,守在航运公司的大门外不肯走,引了一些人围观。我出来时,看到港务局的一个副局长赶到航运公司处理这件事。我想港务局是赵副县长分管的,到办公室也就没想到要汇报给沈书记您知道,是我警惕性不够。”

沈淮将上午在汽车上遇到曾志荣的事情告诉他,他上午时也是想着这是副县长赵天明分管的事,不想揽下来,所以才没有跟曾志荣他们表明身份,这时候也不能怪王卫成,很多人心里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他自己也是这样,但事情到这一步,他也不能再袖手旁观了,说道,“走吧,你跟我走一趟航运公司。”

“是不是跟航运公司打个电话,就说你要去调研改制的事情?”王卫成问道。

“不用。”沈淮摇了摇头,调研改制是他介入恒洋船舶债务纠纷的切入点,但要是提前打电话通知,又不知道真实情况会给港务局跟航运公司掩盖多少,说道,“我们过去就是。”

航运公司的办公楼,跟县政府在同一条大街上;沈淮与王卫成下楼走过去。

出院子时,杜建刚好办事从外面回县政府,看到沈淮与王卫成走着出县政府大院,他赶忙从车里下来,走过来问道:“沈书记去哪里啊?”

“去航运公司。”沈淮说道。

杜建看了王卫成一眼,以为是王卫成将航运公司正发生的事情汇报给了沈淮,问道:“是不是给赵副县长打个电话?”

沈淮虽然不忌惮赵天明会对他有什么威胁,但赵天明好歹也是副县长,要是一声都不知会,直接干涉他分管的事情,必然会叫赵天明心里不痛快。

“你也知道航运公司门口发生了什么事情?”沈淮看着杜建几秒钟,沉吟道,“你去找赵天明汇报,我跟卫成先过去看看。”

杜建是老油子,这种事照着规矩,就不该主动汇报给沈淮知道,故而也没有王卫成的忐忑,点头道:“好咧,我去找赵副县长。”也知道沈淮不打电话,而是让他直接跑过去找赵天明说这件事,实际也是要拖延一段时间,叫港务局跟航运公司那边不能提前做什么布置。

沈淮走到航运公司大门外,这边围观了好些人,差点将半条街堵上,有交警在外围维持秩序。

好在还没有到下班时间,人流、车流不算密切,没有将整条路都堵上。

曾志荣及他公司的两名随行员工坐在大门口的花坛上,他磕破的额头看样子像是结了疤,脸上还有血污,看上去狼狈不堪。

有七八人看着像是航运公司的员工,将曾志荣三人跟围观的路人隔离开来;刚才出了一点小意外,这时候他们也不敢将曾志荣强行赶走。

除此之外,大门内侧保安室里,还有三四人在看外面的动静;沈淮没有谁看着脸熟,想必航运公司及港务局的负责人,都躲在里面看动静。

沈淮走近过去,想要了解一下更具体的情况。

曾志荣看到沈淮,倒像是看到一根稻草似的,站起来招呼道:“小沈,你也过来了。”

曾志荣他们到霞浦县后,奔跑了一天,分管副县长赵天明压根就见不到面,港务局跟航运公司两边推诿。

以往拖欠归拖欠,但他们安排的宴请、送礼什么的,霞浦县航运公司及港务局的负责人,都还半推半就的接受,硬软手段用上磨几次,也会转几十万款过来意思一下。

反正全国各地都是这样,讨债的是孙子,欠债的是大爷。

曾志荣这次过来,也没有说会吝啬打通关系、疏通关节的钱。

关键的是,这次不同以往,霞浦县港务局、航运公司的几个负责人不要说同意私下见面了,他们在财务科软磨硬泡的半天,航运公司甚至连个正儿八经的商务会谈都不肯招待,财务科的负责人都躲起来找不到人,只有保安科的负责人盯着他们,甚至到最后不耐烦要赶他们走,愈加叫他们相信,霞浦县航运公司很可能是打定主意赖账、撕毁订单。

他们只能航运公司的大门僵持着,希望能迫使航运公司或者港务局的高层露面,这次至少还有一丝谈的希望。

僵持了大半天,航运公司里面没有半点动静,看到沈淮出来,曾志荣就像是抓到一根稻草,希望能通过上午在车上偶遇的这个青年,能跟霞浦县政府的哪个领导搭上线,方便请人出来帮助周旋,总要比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在大门口一直僵持下去要好。

只是曾志荣这一喊,叫航运公司在外面负责看着曾志荣的保安,以为沈淮是跟他们是一伙的,不问青红皂白,揪住沈淮的衣服,就把他往外面赶,不让他跟曾志荣等人接触。

“放肆,县委沈书记过来了解情况,你们这是什么态度?”

王卫成看着航运公司的保安蛮横的揪沈淮的衣领赶人,挤到跟前来,要将保安跟沈淮分开。

“沈书记个毛!”保安才不吃王卫成这一套,他们接到指令,就是不让外人跟曾志荣他们接触,揪住王卫成也往外赶,看沈淮刮得光滑的脸,跟着二十岁出头的毛小伙子似的,保安怎么会把他当根葱?

躲在里面的航运公司负责人看到外面有动静,也不敢藏身不动,赶着跑出来控制场面,怕下面的保安手下不知轻重,把事情搞大。

航运公司针对曾志荣他们的策略,就是拖延,拖得他们不得不离开霞浦为止。不过,斜对面就是县委县政府,他们也不想闹出什么事叫县里的领导看到,吃不了兜着走。

航运公司的经理走出来要控制场面,看到县委副书记沈淮给推搡出来,一颗小心脏都差点给吓停了,跳着似的跑窜过来,将揪住沈淮衣领子往外推的保安抓住一把推开,厉声骂道:“你他妈眼睛瞎了,沈书记你都敢动手。”

推搡拉扯间,沈淮有粒衬衫扣子也给扯落掉,他脸色气得铁青,看着航运公司的经理,劈头骂道:“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当街耍流氓打架吗?你们脑子是不是昏掉了!”他现在还不了解具体情况,跟曾志荣也谈不上什么交情,不多说什么,摔手带着王卫成先进航运公司大门。

第五百三十四章比想象中复杂

曾志荣看着沈淮走进去,也有些犯愣,万万没有料到他们上午在客车遇到的青年,竟然是大有来头的一个人物。

曾志荣不知道沈淮是无意间路过看到他们才走过来问情况,还是因为其他什么事,但看沈淮没有说什么就先走了进去,大概也无意让他们乱攀关系,就没有太冒失,再出声喊住沈淮。

航运公司经理徐建没有看到开始的场面,还不知道在大门外看人的保安,为什么会冲撞县委副书记了,但想到冲撞沈淮的后果,心里恨不得将这些不知轻重的保安一个个都掐死掉。

徐建顾不得理会曾志荣他们,跟着沈淮往里走,气败坏急的压着声音骂在刚才外面负责的保安科科长吴江:“你犯了什么病,眼睛长到屁股沟里去了,怎么连沈书记都没有认出来,让保安对沈书记动手?沈书记你没见过,王秘书你也没有见过?你脖子上顶着几颗脑袋,嫌活得命长了?”

“沈书记好像跟恒洋的曾总他们认识。”吴江的心脏悬在嗓子眼上,也不敢去深想冲撞县委副书记的后果,看着沈淮在前面怒气冲冲的样子,小声的提醒经理徐建。

沈淮到县里赴任有两个月了,在电视上露面的机会不多,但就算在电视上看到过沈淮的脸,谁又能把从人群里走出来的普通青年,跟大名鼎鼎的沈老虎联系起来?

吴江倒是认得王卫成,但王卫成上前时,大门口已经混乱起来,等他看清楚王卫成的脸,徐建已经赶了出来。

“啊!”听吴江说恒洋船舶的曾志荣可能跟沈淮认识,徐建又愣了一下,回头看了在大门外往里看的曾志荣一眼,盯着吴江问道,“你确认恒洋曾志荣他们跟沈书记认识?”

要是曾志荣走沈淮的关系,想搞定债务问题,整件事的复杂程度更是要超乎他的想象,也更不是他所能承担。

“沈书记走过来时,恒洋的曾总好像喊了他一声,保安没有认出沈书记来,只当是跟恒洋曾总他们是一伙的,就挡着不让他们靠近。”吴江说道。

徐建站在那里,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不确定恒洋曾志荣跟沈淮到底是什么关系,急得心头要起火,但看沈淮在前面也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忙吩咐吴江:“你把曾总他们请进来,不要再出什么妖蛾子。”他分身乏术,只能让吴江先把曾志荣他们请进来安抚,他紧脚追上沈淮。

就算知道航运公司跟港务局归赵天明副县长分管,但经过徐记酒楼拆迁一事,徐建知道普通副县长在沈淮面前,毛都不是,沈淮硬到插手航运公司跟恒洋船舶的债务纠纷,谁能说个“不”字?

就算明知道这时候凑过去要挨上两棍子,他也没有胆量躲开。

吴江心叫晦气,跑过来招呼曾志荣他们。

他现在不清楚曾志荣跟沈淮到底是什么关系,再不敢摆之前的脸色,看着曾志荣给磕破的额头,心里的阴影更是深重,更不知道等待着他会是什么下场。

曾志荣拦住市场部的小魏跟财务部的小阵,不叫他们多嘴多舌乱打听什么,虽然他现在也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突然冒出来沈书记身上,但也知道早晨客车上的偶遇,实在谈不上什么交情。

在没有摸清楚沈书记的意图之前,太轻率的言行,说不定会惹得人家厌恶,把不多的希望又掐灭掉了。

吴江请他们到里面坐,曾志荣就跟着进去,不再在外面僵持;吴江让厂医过来替他清洗伤口,他也是配合着,言语里也没有说有什么不满,好像刚才的不快,没有发生过似的。

“恒洋曾志荣脸上都血,是不是你们动手打人了?”沈淮走进航运公司的会议室,没有坐下来,双手叉腰,盯着航运公司的经理徐建,质问他恒洋船舶讨债的详细经过。

“真的没有,是保安科请曾总他们出去时,曾总下台阶不小心绊倒了,我让厂医给曾总包扎,曾总站在大门口不让厂医给他包扎。”徐建小翼的道歉,说道“我不知道曾总是沈书记您的朋友,没有招待好,我要跟沈书记你认错。”

“我跟恒洋曾志荣也不是什么朋友,只是路上遇见过。”沈淮也不想叫徐建误会,反而不利于他了解真正情况,“我本来只是过来调研航运公司改制的事情,但既然遇上这事,就要问个清楚。航运公司跟恒洋船舶的债务纠纷,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闹到让人家头破血流堵大门的场面?”

见沈淮跟曾志荣并无深交,徐建心里的紧张稍稍缓了一下,没敢有什么隐瞒,将航运公司跟恒洋船舶的债务纠纷,原原本本的汇报给沈淮听。

两家企业之间的债务纠纷,并不是简单是拖欠四百万船款的问题。

除了四百万船款之外,航运公司去年初还向恒洋船舶订购了两艘五千吨运煤船,准备加强从淮南到东华的煤炭运输业务。

东华之前所需要的煤炭,多通过渚江航道或铁路,从淮南地区运来。

随着东华煤炭消耗量的增长,县航运公司订购大型运煤船,也算是对市场做出判断后的动作,倒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最大变数还是梅溪港的建成。

梅溪港虽然是江港,但一期工程就是奔着江海联运去的,最大泊位可以直接停靠万吨级的海轮;二期工程建成后,深水泊位在枯水期也可以停泊三万吨级货轮。

这时候用大型海轮从秦皇岛等输煤港走海路运煤停靠梅溪港,要比走渚江水道从淮南地区购煤,价格上更有优势。而淮能集团在冀河输煤码头及新浦港进入规划建设之中,未来煤炭资源走海运进入东华的成本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同时,由于渚江自身条件的限制,五千吨级运煤船并不是全年都能驶入渚江中游以上的航道,真正的适航期只有八个月——综合考虑之下,县航运公司打算撕毁跟恒洋船舶的订单。

航运公司这边拖着四百万船款不付,就是想迫使恒洋船舶同意跟航运公司撤销之前的购船协议。

说起来是航运公司这边理亏,但有时候也没有多少道理好讲。

两艘五千吨级的运煤船,船款要有两千多万;比起掏两千多万将两艘盈利预期不明朗的运煤船拿下来,此时耍赖皮、撕毁订单,也是更现实的选择。

“赵副县长知不知道具体的事情?”沈淮问道。

徐建没有作声。

沈淮知道,这很可能就是赵天明的直接指示,他也就没有再问什么。

这时候一个长得颇漂亮的女孩子,看着像是徐建的秘书,推门走进来说道:“赵副县长过来了。”

等了一会儿,看着杜建陪同赵天明上楼来,沈淮站起来跟赵天明握了握手,说道:“老赵,你过来就好,我也是临时撞上这事,刚刚听徐建将情况介绍了一下。”

赵天明现在了解到的情况还很有限,甚至都不知道沈淮跟恒洋到底是什么关系,才叫他插手这件事。

按道理来说,改制的事管沈淮分管,但航运公司跟其他企业的债务纠纷,是他分管范围。不过,沈淮硬要插手,赵天明也没有办法有什么脾气出来;不要说沈淮本身强势的性格跟背景,沈淮除副县长之外,还是县委副书记,一定要过问这件事,于道理上也无亏。

听说刚才在大门口,厂里的保安还冲撞了沈淮,赵天明更是感到头痛。

“恒洋的曾总,是沈书记的朋友?”赵天明问道。

“算不上什么朋友。”沈淮将上午在车上遇到曾志荣的事情,跟赵天明说了一下,“知道恒洋船舶跟航运公司有债务上的纠纷,凑巧我也正调研航运公司改制的事情,就过来了解一下情况;老赵你不是嫌我多管闲事吧?”

“怎么会,怎么会。”赵天明心里有些什么想法,也不可能表露到脸上,忙说道,“这件事,徐建汇报给我后,我也很头痛。讲诚信履约,花两千多万将两艘船买进来,市场前景不明朗,会严重影响到航运公司未来的发展。航运公司这两年好不容易扭亏为营,这样的局面得来不易。就算赔付违约金解约,六百万的违约金,也不是航运公司能承担的——想来想去,只能先拖着。”

“有没有想让恒洋船舶为这两艘船另找买家?”沈淮问道。

“这两艘船是根据渚江航道的特点设计了。”徐建介绍道,“吃水浅,航速慢,买家不是很好找,这也是恒洋上门非要我们负责的一个原因。”

沈淮想想也是,航运公司是国企,即使撕毁订单,恒洋那边打官司都很难打赢,如果能找到其他买家,就未必会这么辛苦地跑上门找航运公司负责。

沈淮心想恒洋船舶的规模应该不会太大,这两艘船砸在手里,也承受不起。当然赵天明作为分管港务局及航运公司的副县长,他完全可以背地里收恒洋的好处,然后指令航运公司履约,这对他个人来说更为有利——赵天明没有这么做,也是要维护航运公司跟地方上的利益,沈淮也没法说他的不是。

第五百三十五章不服

沈淮把情况了解过,跟赵天明等人说道:“面对严峻跟变化多端的市场,航运公司现实的考虑,也不能算错,但就全县建设好的经济秩序及环境大局来说,县里不应该支持航运公司的这种做法。对县里的企业以及地方企业,县里是要保护,但保护过了头,就成了地方保护主义。”

赵天明坐在会议室的沙发上不吭声。

沈淮是副县长,更是县委副书记,沈淮这么说,他得听着。

再者,沈淮说跟恒洋船舶的人只是萍水相逢,没有什么交情,但要是沈淮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他在官场上早就给人吃了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赵天明,比徐建等人,更清楚沈淮的分量,不觉得他能把航运公司的事揽下来的。

他作为分管副县长,是知道一旦强令航运公司履行与恒洋船舶的协议或向恒洋船舶支付违约金,会给好不容易扭亏为盈的航运公司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但也知道沈淮说的话,即使拿到县政府常务会议甚至县常委会议上去讨论,都是站得住脚的,毕竟是航运公司违反了协议,想要撕毁订单。

县里要是袒护航运公司,一旦消息传开出去,是对霞浦县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看着赵天明不吭声了,徐建急得直挠心。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沈淮从大局出发说的话再有道理,对他徐建来说,都难以接受。他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全公司上下近千职工的吃饭问题,而不是什么全县的经济秩序而环境大局。

全公司近千职工,一年的工资奖金加在一起,也不过六百万而已,要是把这笔钱作为违约金支付给恒洋船舶,他怎么都接受不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支付违约金给恒洋船舶,下面职工也不会骂县里,毕竟当初做出购船决定的,也是他徐建;将来要是县里追究公司陷入经营困难的责任,也只会追究到他徐建头上来——沈淮只是督促他们履行协议而已,谁能说他的不是?

沉默了片晌,徐建咬咬牙,说道:“当初向恒洋船舶订购两艘运煤船,是我拍板做的决定,并说服港务局领导同意;我个人愿意为此承担一切责任,但是真要履约或支付违约金解约,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很难估料,也会严重影响到下一步的改制工作,我希望沈书记您能再考虑一下。”

王卫成意外的看了徐建一眼,他到沈淮身边工作时间不长,才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里,还没有想到谁当面跟沈淮唱反调的。

沈淮抬头看了徐建一眼,见他身子微震,似乎是赵天明在桌下拿脚在踢他。

沈淮不动声色的看向赵天明,问道:“赵副县长,你觉得呢?”

“恒洋船舶也是依约造船,我们撕毁订单,拖欠账款不还,确实会对霞浦县在外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大的招商引资工作及软环境建设。”赵天明无意跟沈淮对着干,也不想叫徐建刚才的话听上去太生硬,帮着转圜道,“不过航运公司的现实困难,我觉得县里也是需要考虑的。虽然当初是徐建提议要向恒洋船舶订购两艘大船,但当时的提议是有市场判断依据的,现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我们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他头上。就算严格追究下来,当时航运公司的购船申请,我也是签过字的,我也要承担责任。”

赵天明这话,等于将沈淮跟徐建两人的话复述了一遍,并没有说出新意来,自然也没有切实的解决之道,但他话语间维护徐建的意思也是叫在场的众人都听得出来。

沈淮看了一眼赵天明,又看了一眼徐建,说道:“航运公司跟恒洋船舶的债务纠纷,倘若不影响到改制工作,我不应该过问,但既然徐建说处理不好,会影响到改制工作,我看有必要跟赵副县长你一起出面协调一下。赵副县长,你觉得如何?”

赵天明不知道沈淮跟恒洋船舶到底是什么关系,心想就算沈淮不公开站出来支持恒洋船舶,恒洋船舶拿着协议到霞浦县法院跟航运公司打官员,法院那边知道沈淮站在恒洋船舶背后,还不是县航运公司必输的局面?

“沈书记你出面协调,那是再好不过了。”赵天明说道,他也只能如此说。

沈淮看向徐建,说道:“恒洋的曾总,是不是还在大门口,你是不是将他们请过来?”

见徐建不是太乐意,赵天明说道:“今天对恒洋的曾总一行人,无论是航行公司,港务局,还是作为分管领导的人,都有不周到的地方,我要过去跟他们道个歉。”站起来,拉徐建一起去见恒洋曾志荣等人。

赵天明、徐建走出会议室,航运公司的其他管理层以及赵天明的秘书、司机都在隔壁办公室里坐着,也不敢随便往沈淮身边凑,就留沈淮、杜建、王卫成坐在会议室靠窗的一角。

这时候太阳西斜,太阳光从玻璃窗斜射进来,沈淮眯眼看着窗外,听着过道里的脚步声渐远,回过头来问杜建:“我没有怎么跟赵副县长打过交道,在你看来,赵副县长是怎样性格的一个人?”

“赵副县长还是陶书记提拔起来的,担任副县长时,都不到三十七岁,还是全县最年轻的县领导。不过,这两三年来,好像陶书记跟赵副县长并不大亲近,当然了,葛县长跟赵副县长似乎也不大亲近。”杜建说道。

沈淮点点头,占他精力的事情太多,即使官场上的复杂关系,他也更多放在梅钢系跟赵系之间的制衡上,霞浦县内部的人事瓜葛,反而不特别的关心。

杜建习惯把话说得含糊不清,沈淮无意纠正他,但有他这一句话提醒,也能知道为什么经陶继兴提拔起来的赵天明,会在近两三年里,跟陶继兴的关系并不那么和睦了。

三年前,正是吴海峰新退、谭启平刚到东华之时,当时陶继兴作为吴海峰在霞浦的人,地位极度不稳,随时都有可能给拿掉。

同时,葛永秋作为市长高天河的亲信到霞浦担任县长,对陶继兴的地位也造成直接的威胁。

赵天明当时作为霞浦县的新秀,虽然是给陶继兴提拔起来的,但为了个人仕途发展着想,在那种情况下有意疏远陶继兴,甚至公开跟陶继兴划清界限,都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只是世势难料,谁又能想到沈淮会跟谭启平闹矛盾,既而选择跟吴海峰及周家合作,使得吴海峰虽然退居市人大,但他在市人大的地位近三年从未给人撼动过。

随着梅钢系在东华的根基日渐稳居,也并没有谁能在霞浦县取代陶继兴的地位。而对应高天河在市里被夹在谭启平与梅钢系之间难受,葛永秋在霞浦的日子相反的远没有之前众人想象中那么好过。

赵天明棋差一步,跟陶继兴搞差了关系,现在想再弥补关系,也是迟了。

王卫成无论是在县中,还是调到县政府之后,都听说过赵天明的事迹,此时听杜建隐晦的提及赵天明跟陶继兴交恶的往事,都有些替赵天明惋惜,看他刚才维护徐建的样子,在官场上也是较为难得的上司了,同时也暗自感慨,人在官场,当真是一步不能走错,不然真是万劫莫复。

“徐建这个人呢。”沈淮又问杜建,“他差不多也是三年前给赵副县长提拔上来担任航运公司经理了吧?”

“徐建这个人啊。”杜建说道,“这么说吧,要是换我去当航运公司的经理,我不觉得能比他做得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