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继兴考虑一会儿,说道:“既然你对我这么信任,你看这么着可不可以?”

沈淮点点头,等陶继兴继续说下去。

“就两委班子及开发区各局,是不是让常委班子都分别推荐三到五名人选,基本条件由组织部来考察,由书记办公会来决定最终人选。”陶继兴征询的看着沈淮,等他最终决定。

照陶继兴这种利益均沾的办法操作,虽然老套些,但也能平衡县常委班子成员之间的利益,把可能会有的阻力,化为推动新浦开发区快速建设的动力。

沈淮点点头,说道:“还是陶书记您来掌舵稳当,等会儿我们就在常委会议上提出来,看其他人会有什么意见?”

陶继兴笑着点点头,沈淮把这么一块大蛋糕让出去给大家分食,他才不相信其他人会有什么意见。

说到底这也是大格局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以前都一个萝卜一个坑,好不容易有一个位子空出来,大家闻着腥味自然要蜂拥而争食,慢一步连骨头渣子都吃不到。

现在无非是吃得多跟吃得少的问题,沈淮,以及背后在新浦钢厂项目上出力颇多的陈兵,想直接推荐的人选有限,就三五个人,那空出来的副乡科级以上名额,少说有二十人,足够大家分的,自然没有必要斗得血肉模糊。

到时间,县委办主任耿波敲门进来,提醒陶继兴、沈淮到小会议室去;葛永秋及其他常委,也都踏着点走进来。

大家都以为下午的会议,不过走过场把沈淮在霞浦的地位正式确定下来而已。

对早就决定、没有什么讨论余地的会议,大家不会公然抵触什么,都知道在这个时机跟陶继兴、沈淮对抗是何等的不智,但也正因为如此,大家也就提不起兴致来。

在沈淮接替戴泉兼任新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原党工委书记戴泉担任新浦镇委书记的议题毫无疑问的获得讨论通过之后,陶继兴就提及开发区两委班子的推选问题,大家的兴奋点顿时燃了起来。

虽然每个常委推荐三到五名候选人,最终有近一半人会在书记办公会上给削下去,但也意味着每个常委至少能拿到两个副乡科级以上的位子。

想想以往为一个破坑都有可能争得头破血流,眼见有这么多的空缺拿出来给大家分,怎么叫大家不兴奋?

陶继兴看着大家眼里的欣喜之色,轻敲着桌子,跟分管党建、组织的副书记顾金章,说道:“候选人的筛选工作,还要顾书记你跟杨部长把好关;县里一定确保挑选的给沈书记都是精兵强将。要是随便找一些歪瓜裂枣塞给沈书记,沈书记到时候不接收,那就是你跟杨部长没有做好工作啊。”

有时候裙带关系不可避免,但考虑到新浦开发区将来的定位,陶继兴也不得不事先打一下预防针,免得大家兴奋过头乱搞一通,叫沈淮对他也失去信任。

大家也都能听懂陶继兴话里的旁敲侧击之意,都笑着跟顾金章说道:“顾书记是要把好关,新浦开发区将来代表霞浦的新形象,不把好关是不成。”

有梅溪这个例子在前,谁都想象新浦将来的发展前景有多广阔。

现在能看到还只是一些实权职务,但是将来跟这些职务相关联的,则可能是数千万甚至数亿的庞大利益。

谁都想把最亲近的人送到这些位子上去,但是同时也明白,把这些人送进去,并不是就可以了——沈淮的地位也许是超然的,但不意味着以后开发区两委班子内部就不存在激烈的竞争。

这时候把一个没有能力、不知进退的人送进去,不能生存下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可能就此失去沈淮的信任,以致连累自己在整个发展的大格局里给彻底淘汰下来。

能坐在这个会议室里的,也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谁手下都有一班子嫡系亲信,其中不乏精于奉承阿谀的,也有不得不照顾的以前领导或亲朋故友的子女,当然也少不了几个能干事、能撑住场面的。

葛永秋意兴阑珊的坐在那里,看着众人激动跟兴奋的样子,似乎之前事不关己的态度根本不存在似的,似乎他们从来都在关注跟关心着新浦开发区的发展。

就像虞成震今天不得不陪同沈淮到霞浦来赴任、以示表态一样,葛永秋知道有时候大势不是个人所能逆的。

在会议结束之际,沈淮又跟分管组织部的顾金章以及组织部长杨立说道:“开发区的招商工作,需要有通外语的人才。我想直接从县中调两到三名英语教师过来应一下急,这样也不至于影响到县中的教学工作,县委组织部能不能出面跟县中协调一下?”

面对沈淮这个要求,顾金立与杨立自然一口答应下来,说马上就跟县中联系,让县中那边推荐人选,让沈淮挑。

第四百九十五章无形的阻力

沈淮紧急要用人,县委组织部那边自然也不耽搁,下班之前就立即电话打到县中,要求学校推荐人选,档案关系暂时不转,以借调的方式先调两到三名口语强的英语教师到县里做招商工作。

霞浦县虽然说在梅溪、鹤塘两镇划出去还是有着九十万人口的大县,但城关镇也就那么大点地方,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快就能传个遍——何况县中这边接电话的教师,在把话带给校长之前,就碎嘴把消息先传了出去。

王卫成上完最后第四节课回办公室,暮色已深,见英语组的老师们,不管晚上有没有夜自修的,都没有离开,而是挤在办公室热切地议论着什么,他笑着走进来:“都在聊什么国家大事啊,以前跑得比风车还快,今天怎么一个个都耗这里,难道有人管饭啊?”

“王老师,你还不知道啊?”有个女老师见王卫成走进来,当下把县里要从学校借调英语教师一事始末说给他听,说道,“县里强调要口语好的,只是我们在学校教英语,口语好的可没有几个,王老师你最有希望了。”

八十年代初,国内对干部队伍提出知识化、年轻化的要求,教师作为当时最庞大、也是最主要的知识群体,给借调到党政部门工作、继而担任要职的现象比比皆是。

十多年时间过去,干部队伍建设日益正规,很多地方甚至官满为患,对教师这个群体来说,八十年代初的风光早就不再。

谁想摆脱吃粉笔灰的生活,调进党政部门工作,无不是削尖了脑袋想办法。

这样的借调机会就显得弥足珍贵。

王卫成虽然有他的原则,又不是什么不食油盐酱醋、人间烟火的圣人。

虽然有些自知无望的教师酸溜溜的说借调只是借到县里当苦力,档案还保留在学校,又不是正式的工作调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退回来,落个什么都不是,王卫成却知道借调通常是正式调转的第一步,只是不是实在能力太差或者不会做人得罪了谁,给退回来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王卫成怦然心动,不过面对他人的鼓动也是不动声色,笑着道:“县里要人,多要求成熟稳重的老资格教师,你们看我,哪里老了?”跟旁人插科打诨了几句,就丢下教案,离开办公室,也没有回家,直接跑到县中医院,找到妻子商量。

换作以前,王卫成不会心动,他知道在霞浦县要调进政府部门有多难,这不是你有没有本事的问题,更在乎你有没有关系;但经过昨晚,王卫成就想着试一试,有时候有些脸面还是要抹下来的。

徐惠丽拿不了什么主意,说道:“这之前都没有听到有什么风声,突然就要从学校调人,会不会跟沈淮今天到霞浦担任副书记有关?要不要我打电话找黛妮问问?”

“不能吧?”王卫成有些不大确定地说道。

在他看来,要是县委组织部迟几天从县中调人,他还会将这事跟沈淮联系起来,但不大认为沈淮到霞浦上任第一天,在什么都没有安顿下来的时候,就直接插手具体的事务。

“我打电话给黛妮问一下,总归没错的。”徐惠丽说道,她担心丈夫死要面子,错过这次调到县里的机遇,“要不,我们打电话给黛妮问一下沈淮住哪里,直接去找他?”

“要是这事跟沈淮有关系,也是要到最后一步才去要找他。”王卫成说道,“要是跟他没有关系,现在就找他也有些突兀。”他知道像沈淮这样的人物,不可能说凭着这点关系,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就直接把你拉到县里去,顶多是到最后一两步的时候,托你一把。

很多事情王卫成都没有更具体的消息来源,自然怎么猜也猜不透,犹豫了一会儿,跟妻子说道:“还是先给小熊打电话问一下。”

王卫成拉着妻子,到县中医院外找公用电话,打电话给熊黛妮,先连打两通电话都是占线。看到有人过来要用电话,徐惠丽便让电话给对方先用,等过了一刻钟,再打电话到熊家,电话铃响很久都没有人接,现在人已走了出去。

“你身上有多少钱?人选总归还是要学校先推荐。”王卫成跟妻子说道,“我先买些东西去陈校长家里去。”他也知道这时候跟妻子坐车赶着去市里找熊黛妮有些太突兀,想着先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再说。

“你妈生病用掉钱,家里就剩下四百块,都是箱子左角底下压着。”徐惠丽说道,“要是不够,我问我妈借点。”

“够了,只是报个名而已,陈胖子应该不至于多贪心。”王卫成说道,只是先让学校把他的名字报上去而已,后面到选拔那一步,才是真正用钱的时候。

他当下骑车就赶回车,拿了钱赶到商店买烟酒,直接跑到校长陈斌家里去,把礼先送出去。校长陈斌家今夜也是热闹,王卫成在树荫下站了有半个小时,才窥了个空子进门去。

陈斌那边倒是好说话,收下烟酒,答应把王卫成的名字报上去,还满口说要向县委组织部大力推荐他。

王卫成也没有多想,回到家夫妇俩一宿没睡踏实,第二天上午估计着熊黛妮上班了,徐惠丽再打电话到她办公室说起这事。

熊黛妮也不确认霞浦县委组织部从县中调人是不是跟沈淮有关,但她知道沈淮是想用王卫成的,只是这些事也不方便跟徐惠丽、王卫成直接说透。

问过王卫成已经把名字报上去,熊黛妮心想这事要真跟沈淮有关,也压根不用她打电话多问什么,沈淮应该会直接选用王卫成,就让徐惠丽跟王卫成先耐心等着。

熊黛妮那边没有一口拒绝,王卫成就知道,不管这事跟沈淮有没有关系,对他来说都还是很有希望,自然是满心期待的到学校正常上课去,也不以为三五天就能有消息出去。

到下午,看到县委派来一辆车将英语组办公室里的三名教师接走,王卫成才觉得异常,跑到校长陈斌的办公室里去问究竟。

只是没等他开口,陈斌就把他昨天送去烟酒拿出来摆办公桌上,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我今天上午到学校,县委组织部的人又打电话过来,明确要求我们学校推荐青年教师过去工作;另外,我又考虑了一下,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还是离不开你这样的骨干,就把你跟其他老师的名字一起从名单上拿了下来。”

王卫成有些傻,没有想到事情会突然变成这样,昨天夜里说得好好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名字就给从推荐人名单上拿了下来。他都不明白,他才三十二岁,怎么就不算青年教师了?

王卫成想到下午给县委派车接走的三名教师,也知道这事未必是针对他,而是有人想确保其他人能上去,所以他跟其他条件好的教师就给先涮了下来。

王卫成勉强笑着跟陈斌说道:“陈校长你希望我留下来,我也能理解,我也会留下来好好地教学;不过这东西我要是拿回去,倒好像我有多不情愿似的。”说空手离开回办公室,虽然心里没有特别强的期待,但是空落落的感觉怎么都掩不去。

沈淮上午到新浦,跟新浦开发区跟乡镇基层干部见面,下午与原新浦开发党工委书记戴泉一起回到县里。

虽然确定好宋晓军调到霞浦县来,给他当助手,但宋晓军的调动手续还卡在市委组织部,杨玉权新的秘书人选也还没有到位,沈淮不能说让宋晓军把杨玉权丢下,就直接到霞浦来。

不过霞浦县委办,也临时给他派了车跟司机,而他交待下去的事务,暂时也更是由县委办主任耿波直接督办。

沈淮回到县里,耿波就拿了县组织部给的县中英语教师推荐名单过来给他看。

这是他催着办的事情,效率倒是极快。

沈淮要调两到三名英语教师过来,弥补招商部门外语人才的匮乏,组织部当真就只给了三个名额;王卫成不在其中。

沈淮有些不确定是不是有些环节有问题,还是说这么短的时间里王卫成不知道县里要从县中调人,还是他压根就不想到县里工作。

他拿着耿波给他的名单,手指敲着桌子,有些琢磨不定,只能肯定这份名单是肯定有问题的。

联波见沈淮脸有迟疑,不能完全肯定这份名单哪里叫他产生了疑虑,笑着说:“沈书记您要找三名外语人才,组织部那里就给三人名单,也不说多找些人过来给沈书记您选选……要不是我打电话再问一下?”

“也许是县中那边对推荐的人选很有自信。”沈淮笑了笑,似乎毫无介意的将名单压在桌上,跟耿波说道,“耿主任,麻烦你跟组织部那边联系一起,我过一个小时有空,看县里能不能派辆车,直接把这三名教师接过来进行一下不那么正规的面试。要没有问题,人就借调过来先用着,过段时间再正式转手续,我这边的工作也要开展起来。”

“好的。”耿波与此事无关,自然爽利的答应下来去督办。

联波走后,戴泉坐在沈淮的办公室里笑道:“县里有些领导是很聪明的。”

沈淮摇头苦笑,他知道戴泉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虽然只是说从县中借调三个人过来,但现在全县,特别是招商系统,都极缺会外语的人才,而这一块又恰恰是以后开展工作的一个重点,谁这时候能先进来,获得职务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他虽然将开发区大部分职务的决定权都让了出来,但是能多占一个职务,也就由不得有些人不动脑筋。

这也是很多空降官员,背景很深厚,也有雄心壮志,但到地方就是干不成事情的原因——你不熟悉地方根系交错的细节,不熟悉地方上这些软刀子割人的手段,怎么去化解这种种无形的阻力?

第四百九十六章面试

沈淮与戴泉在办公室里谈事情,约摸一个小时后,县委秘书长耿波敲门走进来,说道:“县中的老师过来了,在小会议室里等着。”

沈淮站起来,跟戴泉说道:“老戴也过来看看。”

戴泉站起来,看见耿波站在门口等他先行,他笑着挽过耿波的胳膊,坚持他来帮沈淮将办公室的门掩上。

耿波是常委成员,在县里的地位自然比戴泉要高一截,但他知道戴泉是陈兵留在霞浦、也将要给沈淮重用的大将。

戴泉此前是新浦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兼新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是陈兵留下来的人。此前,陶继兴虽然跟陈兵的关系也是不咸不淡,不打压,自然也没有必要用陈兵的人,再加上县里这两年招商引资的重点是城南开发区,新浦那边就给边缘化了。

虽然在戴泉手里,新浦开发区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不过戴泉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把勘测调查等基础工作做得很扎实。新浦钢厂项目前期工作,能瞒天过海、秘密的进行半年之久,也主要是得到戴泉以及陶继兴的配合。

耿波对这个过程很清楚,自然也不会轻视戴泉。

新浦开发区即将升格,地位堪比梅溪新区,戴泉没有足够的根脚去坐党工委这个位子,故而沈淮会亲自兼任,但戴泉将来不仅会是开发区两委班子的重要成员,昨天县常委会议也正式通过决议,将任命他担任新浦镇委党书记,协助沈淮负责开发区的基层工作——就这一步,就叫戴泉排到全县两百中层干部前列来了。

沈淮与耿波、戴泉走到小会议室门前,正要推门进去,副书记顾金章从后面的过道里赶过来,问道:“县中的老师过来了?”又问耿波,说道,“都说让县中多推荐几名英语老师过来,怎么就推荐了三名老师过来?”

沈淮不知道顾金章唱这出戏,是掩饰他动的手脚,还是说他担心被怀疑,才特意站出来澄清一下?

官场上有些事,有时候还是得装糊涂,沈淮笑着说道:“只是跟县中借调人手,又不是公开选拔,一定要有个差额;人都过来,顾书记跟我先看看再说,不合用退回去就是。”

照着程序,现在只是让组织部从中协调借调:这边要用两到三个人,学校那边就推荐三个人过来,也不能说错。即使在这个过程里有人想着方法往里面塞关系户,也是给下面人视为理所当然的潜规则。

顾金章也点头说先看看再说,陪同沈淮一起推门进了小会议室。

县中推荐过来的英语教师两男一女,都比较年轻,大概也没有想到会有面议,而且还这么快就给县委派车接过来,本来就有局促不安的心情,在沈淮、顾金章等人进来后,就变得更紧张。

县委组织部这边是一个陈姓科长陪同,看着沈淮与顾金章走进来,忙站起来招呼,又打预防针的道:“现在学校不是很重视口语教育,即使是县中里的英语老师,也都是在书面上知识扎实,口语都有些欠缺,不一定就能符合沈书记您的要求。”

沈淮笑了笑,表示理解,要陈姓科长坐在一旁,指着会议室一角的电话机问耿波:“这部电话能打国内长途吗?”

“可以的,我直接让话务科临时开通一下。”耿波说道,拿电话就直接通知话务科给会议室的电话授权。

沈淮拿出记录本,抄下几串号码推到桌子边缘,看着县中推荐来的三名教师,说道:“这分别是英国华商联合会、英国飞旗实业、英国柏克莱银行三家机构驻京办公室的联系电话,你们三个人各挑一个,分别以县政府的名义,用英语跟对方联系,就说县政府招商部门近期希望能有过去拜访的机会。你们稍微准备一下,看看谁先来。”

县中推荐过来的三名教师,还以为面试多半会要求用英语自我介绍,或进行简单的交谈。要是如此,准备一下大体都还能应付,毕竟也是一直都在学校里教学,多少有些基础,但没有想到沈淮面试就要他们实战,面面相觑,心虚得不知道要怎么应付才好。

这时候,沈淮放在桌上的手边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来看了看,跟顾金章、耿波歉意的笑了笑,站起来打算到办公室外去接电话,出门前又三名教师说道:“你们要是有什么不确定的词汇,等会儿也可以问我。”

耿波是事不关己,抱胸坐在一旁,等着三名教师表现:面试只是打几个简单的问候电话,也不能说是刁难。

顾立章侧过头,低声问耿波:“沈书记是不是在县中早就相中了谁?”

耿波猜测有这个可能,但也不能确定。

耿波心里想沈淮要真是相中了谁,而没有点名要人,大概也是确认对方是有资格让学校推选上来的,这样就省去“任人唯亲”的议论,也能叫推选上来的那个人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关注——只是有些意外是很难避免的。

下面人虽然时时都在揣测上意,但有时候难免会给私心蒙憋,以为事情有操作空间,无意间就把沈淮相中的那个人挤出名单之外,这也说不定。

或许沈淮也没有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吧?

不过,耿波对这个推论也不确定,谁知道沈淮不是拿借调一事探个底呢?

毕竟比起来从县中借调三名教师补充招商引资力量的不足,接下来开发区两委班子的选拔才是重头戏。

沈淮先让选拔程序的问题先暴露出来,敲打一下,反而可能避免接下来两委班子选拔可能会出现的矛盾。

耿波是常委成员,昨天会议过后,对开发区两委班子,他也有推荐资格。

昨天消息传开去后,夜里登门的人,叫他到凌晨一两点都睡下来——对于到底推选谁进开发区两委班子,耿波心里也很犹豫:亲疏有别,能力悬殊,推荐人进去、对方会不会记住他的提携之恩,都是他要考虑的因素。

但看到眼前这场面,耿波也知道,他还是要先考虑推有能力的人过去,这样才能避免到时候大家颜面都难看。

见顾立章也是眉头微皱,耿波猜测他估计也是在想这方面的问题。

所谓上意难测,就连陶继兴都要唯沈淮马首是瞻,耿波才不觉得他这个县委常委,真有什么资格跟沈淮平起平坐。

沈淮一通电话打了有近七八分钟,他走回会议室,三个教师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两名教师表现很差劲,在电话里甚至都不能用英语将基本的意思表达清楚,只有一个男教师磕磕巴巴的将拜访的事情确定下来,沈淮拿着名单,指着这名男教师跟顾金章,说道:“看来,目前也就这个陈礼杰合格。”

顾金章昨天把事情交给杨立,就没有关注,也不觉得借调三名普通工作人员真需要他与杨立两个人亲自过问;他也不知道杨立有没有亲自盯,听耿波说沈淮对推荐名单有疑惑之后,都没有时间把里面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也过来一起参加面试。

顾金章现在也不清楚这个陈礼杰就一定不是塞进来的关系户,另两个教师表现很差劲,也说不定是给塞过来当陪衬的——当然,沈淮说这话也就说不定是试探他的。

顾金章这时候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沈淮所带给他的压力,而不是单纯之前因为听闻沈淮蛮横作风而有担忧——沈淮要是鲁莽之辈,倒也好应付,惹不起还能躲得起。

而眼下的情况,你不配合他工作,就要防着他给你下套子,将你彻底的踢出去局去——这个压力就不同了。

顾金章笑着说道:“这个陈礼杰,我看最多也只能算是勉强合格。”他直接问眼前这个青年,“县中就真没有能把口语说得更溜一点的老师了?”

耿波也眼睛盯着陈礼杰,期待他的答案,同时也是暗暗心惊:这本该是沈淮要问出的话,现在却是顾立章问出口;那真要去查谁在这件事背后捣鬼,顾金章就必然沈淮站到一起去了。

陈礼杰经验不足,站在会议室里,像是菜市场摊位上的货品给县里几个领导挑挑捡捡,既紧张又尴尬,脸涨得通红。

陈礼杰终究是抗不住沈淮、顾金章、耿波、戴泉等人施加的压力,犹豫的片晌,呐呐地说道:“我们学校,王卫成老师、杨柳老师他们,口语都比我要好,他们好像也有报名,不知道为什么,陈校长没有推荐他们过来。”

“县中的校长是陈斌,我认识。”顾立章跟沈淮说道,“这个陈胖子,真是胆大包天,县里急着要用人,他竟然也敢捂着不放手。等会儿,我亲自给他打电话,要他一定把县中最好的英语老师推荐过来,沈书记,你看怎么样?”他也不想真的就彻底查个底朝天,既然陈礼杰把陈斌给供出来了,那就集中火力敲打陈斌就可以了,只是不确定沈淮的意思。

“好吧,这些事还是只能拜托顾书记你,我是真不熟悉地方上的情况。”沈淮说道,借这种事敲打一下就可以了,他也不想顺藤摸瓜查什么。

第四百九十七章风波

耿波回到办公室不久,顾金章又敲门进来,问他:“选人这事,你有没有时间陪我到学校走一趟?”

耿波乍听顾金章觉得意外,顾金章是分管党群、组织的副书记,在沈淮过来之前,是县里的第三把手,沈淮要借调几个人过来,他不觉得顾金章有必要专门为此到对口单位走一趟,但细想下来,又觉得顾金章此时的处境有些微妙。

“杨部长呢?”耿波问道,他有些不想掺和进去,想着顾金章该是去找组织部长杨立商议此事才是正理。

“杨部长一早就到市里开会去了,今天要回来,也是会很晚。”顾金章说道。

耿波拿出记录本来,似乎是看接下来有没有工作什么上安排,并没有直接回答顾金章。

这事看上去简单,但细思又复杂。

不要看谁都不关心这事,就算陶继兴刚才看到他在过道里带县中的教师进会议室,也没有多问一句,但不意味着大家的耳朵真拿东西塞住了。

这事往小里说,只是普通的人员借调。

县里招商引资工作,急着需要用一些懂外语的专业人手;从专业对口来说,直接从县中借调英语教师,是完全合乎常理,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

正因为没有什么想象空间,有些人就想简单了。

要是没有人在里面动什么手脚,或者动了什么手脚,但塞进来的关系户,能力在水准线以上,这件事也就风平浪静的过去了。

偏偏县中做小动作、推荐来的人选太勉强了一些,叫这事起了波澜。

这件事往大里说,可以说是新浦开发区两委班子选拔的前奏。

昨天常委会确定了两委班子选拔、任用的原则,但不意味着不可更改或调整。

倘若沈淮硬是要拿今天这事说事,或者说县中那边二次推荐人选再出问题,沈淮提出调整开发区两委班子选拔任用的规则,限制其他常委手里的权限,别人也许也会对沈淮心生怨气,但更多的怨恨怕就要朝顾金章头上撒去——看上去沈淮是没有什么得失,但一进一退,让其他常委成员之间出现分化,叫县委第三把手顾金章有可能给孤立,这个收获对沈淮来说不能算小。

但,谁又能揣摩透沈淮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到底沈淮是因为他有相中的人给无意踢出局而不悦,还是纯粹为县中推荐的人选太差劲而不悦,还是压根儿他就是拿这事探底?

有时候不是说想撇清就能撇清的。

这件事出了问题,顾金章分管组织人事,而且这事昨天又是沈淮在会议结束之前托请他顾金章跟杨立两人办的,结果办成这样子,也说明是组织程序上没有把好关。

顾金章不想陷入被动,想要撇清自己也不是可以。

县中推荐的三名教师人都在那里,顺藤摸瓜查下去,自然会知道谁在背后捣鬼——但是为了撇清自己,就搞这么大的动作,就一定能对顾金章他自己有利?

退一万步讲,即使要追查清楚,顾金章也要拿县中校长陈斌当突破口,总不能直接把县委组织部捅个底朝天吧?

最好的方式,还是顾金章放下架子,亲自到县中那边走一趟,把这事妥妥当当解决掉。

虽然这么做看上去顾金章同为副书记,对沈淮太示弱了一些,但从另一方面想,要不是顾金章、杨立昨天自恃身份,觉得沈淮从县中借调两三人不需要他们亲自出面盯着,也不至于会给别人钻这个空子。

现在又不是争强斗狠的时候,又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分歧,相反还有很大的利益摆在那里,等着大家去分,像顾金章这般能屈能伸,才是正道。

再一个,这件事真能解决妥当了,顾金章就能在开发区两委班子人选的选拔上,获得比其他常委更大的主动权,这无疑又是相当实惠的事情。

想到这里,耿波合上记录本,站起来跟顾金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