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淮会不会想以市钢的这次危机相要挟,以退为进,想要得到更多?”梁小林只能做这样的猜测。

高天河也怕沈淮狮子大开口,他也不清楚谭启平让步的底线在哪里,不好轻易说什么。

沈淮想得到什么?

他想坐上梅溪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宝座?

他想梅钢吞并市钢?

谭启平能答应这两个条件?

高天河看着梁小林,从梁小林的脸,他可没有办法揣摩谭启平的底线在哪里。

高天河心里想,或许沈淮还会指望跟他联合起来逼迫谭启平让步。

“市钢的问题要得到妥善解释,目前看来,沈淮跟熊文斌两人缺一不可。”高天河思虑良久,觉得他应该跟沈淮谈一次,至少要摸清他的意图,才好接着谈下去,说道,“不如这样,我找沈淮过来谈话,你去找一下熊文斌?”

梁小林心想让高天河找沈淮摸个底也好,点点头,答应他出面找熊文斌谈话。

连着给高天河的秘书打了三通电话,沈淮烦不胜烦,赶到市政府大楼过来见高天河。

微雨刚歇,下午的天还阴着,凛冽的寒风在窗外呼啸,风卷尘叶。

沈淮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凋零的树木。

“梅钢在你的领导下,正高速崛起,梅钢的成绩,市里大家也都看在眼底,你在这时候从梅钢退出,大家都惊讶啊。”高天河苦心婆心的说道,眼睛看着沈淮,想要从他的眼睛看出他真实的意图。

“我这人虽然做出了点成绩,但毛病很多:性格冲动,尖锐,不够容忍,不注意团结干部群众。市委组织部找我谈过话之后,我认识到身上有太多的缺点、毛病。”沈淮收回视线,落在高天河肥腻的阔脸上,语气寡淡的说道,“我想我这样的人,再继续领导梅钢是不合适的。反思了很久,我才决定离开梅钢。我想我离开梅钢之后,才会叫梅钢有更好的发展。另外,月初的事情,我也认识自己的错误,无组织无纪律,对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求不够严格,不能跟党组织时刻保持一刻——这些错误,我要跟高市长你检讨反省,等会儿也要跟谭书记检讨反省。”

高天河心里在咆哮:老子找你来,不是叫你反省错误的,你有什么条件,你摆明了说,不成吗?

沈淮不管高天河心里怎么想,他继续说道:“我写了一个申请,希望能去嵛山县工作,正打算今天到市里把申请交到市委组织部。”

“去嵛山?”高天河不掩讶异的眼睛盯着沈淮,不明白他这时候主动提出去穷山恶水的嵛山县是为哪般。

梅溪镇九五年含土地转让款在内的财政总收入高达两亿五千万,嵛山县九五年财政总收入甚至都不足两千万,沈淮去嵛山能干什么?

难道是谭启平强迫沈淮去嵛山?

但是沈淮现在不愿意去嵛山,谁又能强迫他?

12·9喷爆事故引发市钢危机,谭启平虽然没有明言,但通过梁小林,已经明明确确表示他愿意跟沈淮妥协的意思,沈淮难道迟钝到对这些变化一点都没有感觉?

“嗯。”沈淮说道,“我认识到自己有这么多缺点之后,也好几天没有睡着觉,就想着去更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改掉身上的这些缺点。嵛山的条件是艰苦一些,不过是革命老区,我想我到嵛山后,能得到加倍的锻炼,也更能体会先辈的革命精神。谭书记也知道我的想法,他也支持我的决定。”

高天河手抹着额头,坐在那里去理顺混乱思路,从沈淮的这番话里,能大体猜到事情发生的经过:

沈淮月初大闹会场后,叫谭启平当场震怒,临时召集市常委会议想要处置沈淮,但受到虞成震跟陈明经的反对,未能得逞。

谭启平被迫向宋家救援,要宋家收拾沈淮这个不听话的小辈,沈淮在种种压力之下,被迫向谭启平低头。

12·9事故意外发生,谭启平无暇去追沈淮月初大闹会场的责任,但沈淮不干了……

事情的经过难道是这样?

沈淮根本就不想在市钢危机上施以援手,才果断辞去梅钢的职务。

“我还希望你留在唐闸区的。”高天河当然不想沈淮撒手溜走,坚持不懈的说道,“现在看来,梅溪新区的工作,需要你来主持,苏恺闻在很多方面,经验还欠缺些。”

高天河眼睛定睛看着沈淮,不知道这样的条件能不能打动他。

高天河不知道谭启平能让到哪一步,但他想,这时候他来提议由沈淮出任梅溪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启平怕也是难以阻拦吧?

沈淮摇了摇头,说道,“市里提出梅溪新区这个概念后,我没有为梅溪新区出一点力,成绩都是别人的。我现在反思错误还来不及,怎么去摘别人的桃子?”

“市钢虽然对合资钢厂的建设贡献很大,但照眼前的情况来看,要不想让市钢的问题拖累到合资钢厂的建设,市钢对合资钢厂持有的股权,由梅钢接手是合适的。不过市钢为了覆行对合资钢厂的出资协议,曾向省市多家银行贷款1·2亿,这些贷款及产生利息,也就需要梅钢承担——你觉得这对解决市钢当下的问题,有没有帮助?”高天河锲而不舍地问道。

“我已经决定离开梅钢,这些问题,高市长似乎可以通过梅溪镇政府,向梅钢集团董事会提出来。”沈淮滴水不漏地说道。

高天河不解地看着沈淮,想要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他的真实意图。

市钢要说有什么优质资产,也就是在合资钢厂的股权了。

合资钢厂即将建成,此时只需要承担1·2亿的贷款及一年利息,就能收手合资钢厂35%的股权,高天河想不明白,这样的条件为什么还不能叫沈淮动心?

沈淮看了看手表,站起来说道:“不知不觉都下午三点钟了,我就不打搅高市长您工作了。”

高天河站起来送沈淮离开办公室,心头疑云密布,任他在官场浸淫了半辈子,但就是摸不清楚沈淮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

无论是梅溪新区党工委书记的位子,还是市钢对合资钢厂持有的股权,几乎是市里能让出来最香的饽饽,沈淮一点都不动心,他也没有办法。

高天河在办公室枯坐了许多,看了几件文件,却什么字都看不进去,草草地签过字算作批复,等到下午四点钟,才给梁小林打电话,问他找熊文斌谈话的情况。要是熊文斌愿意重返市钢主持局面,市钢至少不会变得更糟糕。

然而从梁小林那里得来的答案,几乎叫高天河绝望:他不明白,熊文斌今天怎么就因为疲劳过度住院了……

高天河心里清楚,沈淮跟熊文斌的态度明确下来,市里想要自行消化市钢的问题,已经是不可能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手伸进来

将晚时分,苏恺闻赶到区里跟周岐宝谈事情。刚进周岐宝的办公室,刘伟立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告诉他今天下午高天河找沈淮谈话的结果。

得知熊文斌因疲劳过度住院,梁小林没能找到他当面谈市钢的问题,苏恺闻迟疑了一会儿,犹抱最后一丝希望地问刘伟立:“会不会是熊文斌真病了?”

“怎么会?”刘伟立在电话说道,“梁市长不死心,特地打电话到医院,在电话里跟熊文斌请教市钢的管理问题。熊文斌只说他离开市钢这些年,已经不了解市钢的情况,对市钢的问题不好多说,他半句话都不肯多说。”

苏恺闻心里并不希望沈淮插手市钢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在梅溪新区的事务上,要对沈淮做很大的让步,所以他知道高天河找沈淮谈话的结果,他是无所谓的,但他一直都寄希望熊文斌能重回市钢主持局面。

熊文斌重回市钢,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市钢的问题,但应该能稳住市钢当前的局面,不至于叫市钢的情况变得更坏。

只要熊文斌能将市钢的局面拖上三五个月,等合资钢厂成功投产了,市里在市钢的问题上就能喘一口气,说不定整个危机就能拖过去。

苏恺闻跟熊文斌共同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他知道熊文斌一直都在关注市钢的状况,他认为只要有机会,熊文斌不会拒绝重回市钢的。

苏恺闻万万没有料到,熊文斌竟然跟沈淮同气连枝,他也觉得问题真正棘手起来。

良久未听见苏恺闻吭声,刘伟立在电话又问道:“你人在哪里?”

“我刚到周区长这里。”苏恺闻说道。

“我跟谭书记在南园,要么你跟岐宝也过来吧。”刘伟立说道。

苏恺闻跟周岐宝赶到南园,刚踏步走进临翠湖的一号楼,就听见谭启平的咆哮声。谭启平是在训服务员,苏恺闻跟周岐宝站在走廊里,听着声音好像是服务员将茶水弄泼了书桌,叫谭启平大发雷霆。

苏恺闻跟周岐宝面面相觑,没想到高天河与沈淮谈话的结果,到这时候还叫谭启平震怒不休。

苏恺闻、周岐宝敲门进去,相貌清秀的服务员小周给谭启平训得眼角噙泪,脸色惨白的不敢回半句话。

看到苏恺闻、周岐宝进来,谭启平才叫弄泼他书桌的服务员出去。

“恺闻你晚上陪我回一趟徐城,梅溪那边没有什么事情吧?”谭启平问道。

苏恺闻看着墙壁上的挂钟,已经是夜里七点钟了,赶夜路赶到徐城,怕是要到凌晨了。他不知道谭启平这时候赶去徐城,是做什么。

“镇上没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苏恺闻说道。

“那你跟伟立先去吃点东西,垫巴下肚子。”谭启平似乎又恢复温文尔雅的姿态,要苏恺闻、刘伟立先去吃点东西,他却完全没有食欲。

苏恺闻欲言又止,见谭启平似要跟周岐宝谈话,他便不作声,先与刘伟立到楼下的小餐厅里,让厨房随便整些东西过来。

“你们在路上时,陈宝齐打电话过来,代表赵秋华询问市钢生产整顿的情况。”刘伟立说道。

苏恺闻愣了一下,这才知道为什么他们刚才过来时,谭启平会因为一点小事把服务员骂得狗血淋头。

苏恺闻也早知道省长赵秋华不是省油的灯,但也没有想到他的手会伸这么快。他问刘伟立:“这么说,虞成震在省里找到的靠山,真就是赵秋华?”

刘伟立点点头,说道:“大概就是这样吧。”

苏恺闻知道,沈淮在跟高秋华谈话过后,就直接找市委组织部长虞成震递交他希望调去嵛山的申请,同时又为月初搅乱会场秩序的行为,向市委组织部做了检讨——沈淮跟高秋华谈话的事情还没有传开,要不是沈淮跟赵秋华有勾结,就只有虞成震给赵秋华通风报信,才能叫赵秋华这么快就来逼宫。

沈淮、熊文斌都袖手旁观,市里要没有能力去消化市钢的问题,就阻止不了赵秋华插手过来。

省长赵秋华有借口直接插手市钢的事,他在东华又有虞成震为援应,东华的局面真就是诡异了——苏恺闻从他老子那里学来的官场见解,叫他看不清形势的变化。

“沈淮真要去嵛山?”苏恺闻又问道。

“谭书记说了,既然他要求去嵛山,就让他去嵛山。”刘伟立说道。

沈淮主动要求去嵛山,谭启平点头同意,只要沈淮暗中跟赵秋华没有什么交易,虞成震等其他常委也没有道理跳出来阻止——沈淮去嵛山的事情差不多就定了下来。不过,苏恺闻不知道谭启平是在怎样的心情说这样的话。

苏恺闻这时候完全猜不透沈淮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完全看不透沈淮到底希望得到什么,难道宋系在淮海省给打得落花流水,给田、赵压得抬不起头来,就符合他的利益?

苏恺闻甚至有一种将沈淮揪到跟前质问他意图的冲动:你这个畜生,到底是想干什么?

“梁副市长呢?”苏恺闻又问刘伟立,他本以为梁小林这时候应该在这里,但过来后就没有看到他的人。

“给谭书记骂得狗血淋头,给赶去市钢主持生产整顿去了。”刘伟立说道。

苏恺闻不知道梁小林这时候去市钢能有什么作用,说到具体的业务,韩寿春应该比梁小林更擅长一些。他心里又想,梁小林亲自到市钢坐镇,有总好过无。

同时,苏恺闻也不晓得,真要让赵秋华插手市钢的事情,他们还能不能帮梁小林保住常务副市长的位子?

赵秋华顺着市钢的藤摸瓜,说到底也是为了位子。不借市钢危机,把梁小林甚至高天河搞下去,东华哪有位子空出来给赵秋华安插心腹?

苏恺闻忧心忡忡,暗感形势恶劣,除了田赵二人外,王子亮案也叫省委组织部长戴乐生对他们恨之入骨——说到底这也是沈淮闯出来的祸,这个畜生这时候竟然袖手旁观去了!

苏恺闻与刘伟立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简单吃了一些,又替谭启平拿了一些食物端上楼。

谭启平跟周岐宝谈了话,就让他先回去。

谭启平在书房里简单吃了两口,就让黄羲准备车,立即送他及苏恺闻、刘伟立去徐城,又从市局临时调了一辆警车随同。

徐城西山居内临湖的一栋竹木楼里,赵秋华抱着青瓷的茶盅,隔着雕花木窗,看着院子里枝桠横斜的几株腊梅,慢条理丝的饮着茶。

陈宝齐敲门走进来,跟赵秋华说道:“谭启平好像是正在往徐城赶。”

“随他去吧,他总不会束手就擒的,我们也不能逼得太急,不然指不定叫别人渔翁得利了。”赵秋华说道。

陈宝齐知道赵秋华所说的“别人”,是指省委书记田家庚。

除了在东华市钢集团12·9喷爆事故发生当天,田家庚作出彻查、整顿的批示外,到今天还没有进一步的态度表露出来。

倘若如此就认定田家庚不关心东华的局势变化,那他们就太蠢了。

“谭启平到徐城后,我是不是跟他见一面?”陈宝齐问道。

他们要借这次机会,从东华捞足便宜,但也要避免逼迫谭启平太甚,反而叫田家庚有机可趁——有时候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需要见好就收,这个“度”在哪里,还是要大家坐下来慢慢谈。

“不急。”赵秋华说道,“谭启平又不是蠢货,他知道权衡利弊。”

陈宝齐点点头,就算操之过急,暂时也没有他的好处。

陈宝齐又问道:“沈淮到底打着什么主意,他这次竟然袖手旁观?还有,宋家真就许他袖手旁观了?”

“沈淮跟谭启平在东华搞得水火不融,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再个,沈淮跟宋炳生父子关系似乎没有相象中那么和睦。我看啊,照他的性子,这时候没有再捅谭启平一刀,都算是客气的吧?”赵秋华说道。

“谭启平想用熊文斌主持市钢,但给熊文斌拒绝——说不定这刀就是沈淮捅出去的。”陈宝齐猜测道。

赵秋华点点头,他前后三次去东华,都跟熊文斌有过接触,对这个人有些印象,知道他在东华的声望颇高。谭启平真要用熊文斌整顿市钢,获得东华市其他常委普遍支持的可能性很大,他还就没有办法直接干涉东华市钢集团的事情。

不过谭启平对熊文斌这个昔心心腹刻薄寡恩,赵秋华也听虞成震说起,熊文斌这时候不愿意替谭启平去冲锋陷阵,似乎也未必就是沈淮在背后捣鬼。

说到底,东华最大的变数,还是沈淮这个宋家不怎么起眼的小辈。

“对了,你打电话给范文智,叫他明天上午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赵秋华又吩咐陈宝齐道。

“好的。”陈宝齐点点头,表示记得,又问道,“赵省长你晚上是不是就在这里休息?”见赵秋华点头,陈宝齐就退了出去,到隔壁屋给省钢集团董事长范文智打电话,约定明天上午赵秋华在办公室见他的事。

如今在国务院里,副总理王源已经是咄咄逼人,盛气相凌。虽然不知道王源在九八年换届当上总理之后,还会有什么大动作,但他们作为胡致诚一系的官员,处境想来不会比此时更好。

与其这时候去争什么制置点,还不如多捞些实地休生养息,等熬过王源五年的总理任期再作其他打算。

第四百二十章诡局

“不理解啊,不理解啊!”

李谷大清早赶到田宅,陪同田家庚一起坐车到省委去。

推门进屋,看到田家庚坐在餐桌前,就着小菜喝稀饭,李谷就大声叫嚷起来。

“有什么事,能叫你这个假诸葛都看不明白的?”田家庚拿筷子,扒拉着稀饭,囫囵下肚,把碗搁在手里,问李谷遇到什么事情,叫他这么困惑。

田家庚在东华没有直接的眼线,沈淮辞去梅钢职务、请求调去嵛山的消息在东华传开来之后,李谷才有可能知道。

不过这个消息在东华传开相当有震憾力,传遍的速度极快,李谷大清早还躺在床上接到电话知道这事,才赶忙过来见田家庚。

李谷要田宅的保姆帮他盛碗稀饭,坐到餐桌边来,将东华最新的情况说给田家庚听:“对东华市钢的问题,沈淮为什么要袖手旁观,我看不明白。虽然沈淮跟谭启平矛盾很深,但东华市钢遇到这么大的问题,他要是请宋家谁出面进行协调,由梅钢兼并东华市钢,想来谭启平也不一定就会拒绝。梅钢目前还是国有及地方股占主导地位,梅钢兼并东华市钢,省里也没有借口阻止。沈淮为什么要摆出一个跟他绝无关系、叫谭启平更加难堪的姿态出来?”

田家庚麻溜的喝着粥,要李谷继续说下去。

“沈淮这时候决意离开梅钢,就说明梅钢二厂建成投产已经不成问题了。”李谷说道,“只要梅钢二厂投产运营不成问题,梅钢全盘接手东华市钢,应该是有能力消化东华市钢的。难道淮海省最大钢铁企业的头衔,对沈淮就一点没有吸引力?现在沈淮决意袖手旁观,看似把谭启平推入更尴尬的境地,但同时必然会叫省钢集团渔翁得利——我想沈淮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省钢集团今年的钢铁产量达到一百五十万吨,要是能全盘接手东华市钢,包括接手东华市钢对合资钢厂的股份,总产能就将突破二百四十万吨。难道沈淮看不到,省钢有多么渴望把东华市钢吃下去吗?”

田家庚搁下碗思考李谷所说的问题。

虽然国内钢铁市场,目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还需要向海外进口大量的钢材,但就区域市场来说,抢占周边市场,意味着更低的运输成本、更有效的市场控制,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故而梅钢在一定程度上,跟东华市钢以及省钢集团,在淮海省范围之内,是存在着直接竞争的。

更为关键的,梅钢与省钢,到底哪家是淮海省第一大钢企,还将涉及到未来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倾斜问题。

目前淮海省还没有特别重量型的重工企业。

要是有一家钢铁企业,有希望挤进全行业前十、甚至前五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对其进行全力的扶持,并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扶持,同时也意味着人才及资金以及其他省内资源大量的流入。

资源总是有限的,过去梅钢并没有得到省里多大的支持,说到底,过去的梅钢还有些不起眼,省市没有理由把有限的资源向梅钢倾斜。

一旦梅钢兼并东华市钢,钢铁总产能就能迅速扩张到一百七十万吨,超过年产能才一百五十万吨的省钢集团,成为全省第一大钢铁企业,省委省政府要是还不给梅钢更多的政策扶持,各方面都说不过去。

“我们不去管沈淮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单纯就省钢集团出面接手解决东华市钢的问题来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田家庚问李谷。

“就从全局来说,省钢兼并东华市钢,还是有利的。钢铁产业,有着资本密集型的特性,有着明显的规模效益。由省钢兼并整合东华市钢,应该会有正面的效应。”李谷说道。

“那就行,赵秋华要是提出由省钢出面,解决东华市钢的问题,那就应该支持嘛。”田家庚说道,“至于其他的,我们也不要想太多,也指不定沈淮的目的,就是要把省钢拖进他的局里去呢?”

“田书记你认为沈淮的目的是这个?”李谷疑惑不解的问道,“不过,省钢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储备上,都还是有优势的,应该是有把握消化东华市钢的。沈淮这时候把东华市钢推出去,叫省钢消化掉,对梅钢有什么好处?”

“你啊你,有时候就是想太多。”田家庚笑道,“现在看不明白,不妨等些时间再看。沈淮要是有什么意图,总会浮出水面的。”

宋炳生在书房里不停的踱着步子,手托下巴,脸阴得能拧出水来。

从燕京回来有半个月,他静观形势,没想到静观出这个结果出来。

谭启平凌晨赶到徐城,临时在市驻徐城办住下,但一宵没能合上眼,一早就赶到宋炳生在徐城的家里。

谢海诚这段时间也在徐城,沉默的坐在沙发上,他琢磨不透沈淮这小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似乎他们打头就没有把沈淮琢磨明白过。

苏唯军没有过来,但苏唯军的儿子苏恺闻在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苏唯军的态度。苏唯军这时候不露面,就表示他是支持谭启平的。

市里不能自行消化解决市钢的问题,那就没有办法再阻止赵秋华插手进来,就没有借口不再向省里、向钢求救。要不想局面变得更坏,宋系就要放弃一定的地盘,跟赵秋华妥协。

赵秋华已经露出獠牙来,谭启平也不知道要妥协到什么程度,才能叫赵秋华满意。曾经以为将东华经营得固若金汤,没想到转瞬间就差点给别人翻盘。

“市钢的问题,海丰跟长青集团能不能接手?”苏恺闻发声问道。

苏恺闻跟他老子学了很多,知道一旦东华的口子给赵秋华撬开来,接下来整个形势都会对他们不利。

赵秋华是省委副书记,是省长,是中央委员,是总理胡至诚的嫡系,他在淮海省经营多年。在淮海省,赵系沉淀下来的力量甚至比初来乍到的省委书记田家庚都要强。

在东华,市委组织部长虞成震得到赵秋华的支持,就敢跳出来跟他们唱对台戏。一旦再叫赵秋华往东华塞一两个重量级人物,再叫他们将市钢集团夺过去做桥头堡,赵系在东华的力量就会得到极剧的扩张。

接下来赵系就会对梅溪新区伸手,继而甚至想着将谭启平赶出东华,将东华完全变成他们的地盘,都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苏恺闻哪怕是为自己的前程,也不希望叫赵系在东华的伸手太快,势力扩张太快。

面对苏恺闻发声询问,谢海诚只是抿嘴苦笑。

虽然他跟孙启义能凑出两亿的资金,但东华市钢的问题并不完全是资金的问题。海丰跟长青集团,两亿资金也不是白捡过来的,投资市钢,但如何保证这笔投资的安全,而不是给市钢这个无底洞吞噬下去?

如果沈淮跟谭启平没有这么深的矛盾,如果沈淮跟宋鸿奇一样,是值得投入资源进行大量培养的接班人,而不是很可能会反咬一口的白眼狼,最佳的方案自然是梅钢兼并市钢,海丰跟长青集团向梅钢注入更多的资金。

这样宋系就能迅速掌握一家进入全行业前十的大型钢铁企业,使得东华市彻底的成为宋系不容他人觊觎的地盘,以帮助宋系在淮海省抢占更多的制高点,以形成跟田赵二人分庭抗礼的局面。

只可惜,所有美好的设想,都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沈淮这个白眼狼,不仅袖手旁观,还狠狠的插了他们一刀。

熊文斌的态度转变,其他人不清楚,谭启平是心知肚明的。

在12·9喷爆事故发生后,他两次找熊文斌谈话,也是旨在缓和之前的紧张关系,就是想着一旦市钢局面难以收拾,就让熊文斌重返市钢主持大局。

谭启平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相信熊文斌能看到他的用意;他也能看出熊文斌有所意动,并没有拒绝的意思。

熊文斌突然转变态度,借病住进医院,不再露面,叫谭启平怎么相信不是沈淮在背后捣鬼?

谭启平现在有些后悔,一开始没有跟熊文斌直接把这层意思挑明,反而叫沈淮抢了先,叫他失去主动。

谭启平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他不仅要收拾市钢这个烂摊子,希望苏唯军、宋炳生能支持他跟赵秋华进行妥协,他还要考虑宋系对他的态度跟看法,会不会因此这次危机而变化。

他担心宋系所有人都质疑他掌握局面的能力,那才是对他最致命的打击——沈淮的目的就是这个吧?

看到谢海诚脸上的苦笑,谭启平知道海丰跟长青集团不可能接手市钢这个烂摊子的。他们需要从他身上得到的是利益,而不是无私的用两亿资金砸进无底洞帮他解决问题。

谭启平思虑良久,说道:“就眼前的情况来看,市钢的问题,市里是没有能力解决了。我考虑很久,想到这么一个方案,请宋省长跟谢总你们帮我参详参详。”

宋炳生点点头,要谭启平接着说,他现在也知道他的话对沈淮这个孽子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市钢目前的资产可以分作两块,一个是在合资钢厂所持的股份,一个就是市钢的炼钢线及附属公司。”谭启平说道,“现在要是什么都不做,就叫省钢出面接手解决市钢的问题,那相当于说,市里要把市钢白送给省钢。我想着,是不是由海丰、长青集团联合起来,出资收购市钢在合资钢厂的股份;市钢在获得这笔资金之后,跟省钢的谈判,也不至于会太被动。”

宋炳生看向谢海诚。

谢海诚没有轻易表态,只说道:“我跟孙启义打电话,看他有没有时间到徐城来一趟。”

市钢是个烂摊子,那是对市钢整体而言——海丰及长青集团,都没有足够的资源跟能力,去消化这个烂摊子。

但不意味着市钢身上就没有一块好肉。

合资钢厂虽然还没有完全建成,但目前的建设情况良好。

而且为了保证合资钢厂的建设,不仅日方富士制铁抽调大量的管理技术力量,市钢也把剩下最优秀的人力资源投入合资钢厂,保持建设进度。

而且合资钢厂位于梅溪镇大工业布局之中,借助梅溪电厂及梅溪港码头以及围绕梅钢形成的外围产业链,合资钢厂将来的盈利预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如果不去管市钢其他的烂摊子、烂肉,就市钢在合资钢厂所持35%的股权,可以说是香饽饽。

问题在于,市钢起初为合资钢厂这35%的股权出资1·2亿,海丰跟长青集团,要想得到这块香饽饽,到底要拿出多少钱来才合适?

这个价格太高,谢海诚当然不干;但看谭启平的架势,似乎也不愿意价格太低。

宋炳生倒是急切,见谢海诚是有意接手合资钢厂的股份,就直接问谭启平:“这部分股份,东华市里大概能同意什么价格转给海丰跟长青集团?”

“市钢当初出资一点二亿,合资钢厂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建设,目前情况良久,再有三五个月的时间就能正式投产盈利。我想,要是低于一点五亿,我没有办法说法其他常委同意这个方案。”谭启平说道。

宋炳生点点头,市钢当初拿出一亿两千万,加上利息,总成本也不会超过一亿三千万,现在海丰跟长青集团联合起来,出资一亿五千万,接手合资钢厂的股份,就相当市钢在这笔交易里能净赚两千万以上。

合资钢厂项目,是谭启平一手促成的。

谭启平要保证在这个项目上不能让市钢亏损,这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