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子让司机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转了几个台都在播报沙尘暴的讯息。
沈淮看着车窗外近处的路灯都给沙尘遮得模糊,暗感沙尘满天、天气干燥的燕京,真不能算适宜生活的好城市。
晚饭安排在二伯家,除了宋鸿军他爸妈赶过来外,出乎沈淮的意料,谢海诚这时候倒也在燕京,这时候跟谢芷也出现在屋里,笑盈盈地看着沈淮,还热情地跑过去帮老爷子接外套。
屋里暖气很足,沈淮跟老爷进屋后,就将厚实的外套脱下来。
宋鸿奇一手拿了白彩瓷茅台,一手拿瓶青瓷装的竹叶青进过来,问老爷子晚上喝什么酒。
“沈淮,你要喝什么酒?”老爷子问沈淮,让沈淮拿主意。
“汾酒竹叶青不错,晚上就喝竹叶青吧。”沈淮说道。
“行,就竹叶青。这酒绵柔,好入口,不上头,比茅台好喝。不过有宋建这个酒鬼在,晚上喝竹叶青,他一个人能干下两瓶,不知道老二家的酒够不够他一个人喝。”老爷子说道。
“爸,你也真是的,明知道宋建他身体不好,你还怂恿他喝酒。”大姑在旁边埋怨道。
沈淮知道宋鸿军他爸宋建在部队时就是有名的大酒量,后来得过肝炎,他大姑就限制他烟酒,唯有老爷子这一辈烟酒不忌,也不认为得了什么病,就应该戒烟戒酒,故而宋鸿军他爸宋建在有老爷子在场的情况,常能喝个痛快。
“你给老爷子单独留下来谈了这么长时间,老爷子到底跟你交了什么底?”宋鸿军凑过头来低声问。
下午跟老爷子漫无边际的聊了很多话题,宋鸿军这骤然问起,沈淮也觉得难以回答——也不只宋鸿军一人心里有疑问,下午宋乔生、宋炳生、宋文慧他们都给老爷子先赶走,老爷子说是留沈淮给他写几幅字,大家都晓得老爷子是单独留沈淮谈话,做思想工作。
这时候看沈淮跟老爷子一起从大宅过来,爷孙俩有说有笑,沈淮脸上的神情也不似刚下火车时绷得那么厉害,大家也都想知道老爷子跟沈淮聊了些什么。
见大家都看着他,沈淮将外套挂衣架子上拖了把椅子坐下来,跟大家说道:
“爷爷下午给我做了思想工作,叫我认识到我以前的想法跟行为有不成熟的地方。我在东华只顾个人感受,只图个人发脾气痛快,损害了谭启平的威信,破坏了团结,这点很不应该。我这次回东华去,会向市委做检讨,也打算辞去梅钢的所有职务,让自己好好反省一段时间。”
“是要给谭启平一个台阶下;不过要是辞掉梅钢的职务,会不会太严重了?”大姑父宋建有些困惑地问道。
“没什么严重不严重的,他真要有本事,以后有的是机会去管理更大规模、更重要的企业;他要没本事,硬是要赶鸭子上架也只会害了他——能先放一放手,反省错误,多学习学习,对他才是真有好处。”宋炳生见老爷子下午的劝说起了作用,心情也稍微好一些,但看到沈淮这张脸,忍不住又要数落,“你说你,你要早有这样的认识,何苦把大家都折腾成这样?你回东华后,一定要跟谭启平深刻反省、检讨错误。”
“你给我少说两句话行不行?”老爷子宋爷瞪了老四一眼,叫他闭嘴。
谢海诚讶异地看着沈淮,从他眼睛里看不出丝毫的异常,但心里不认为沈淮真会这么甘心就退缩。
在长辈跟鸿奇面前,谢芷也不会不知分寸的去试探沈淮的底细,也是将信将疑的琢磨着他的话跟态度。
宋文慧、宋鸿军都不作声,他们对梅钢的股权及管理层结构都很熟悉,就算沈淮把他在梅钢的职务都辞去,也没有人能限制他在幕后控制梅钢。
何况沈淮在这次回京之前,已经做了一些人事上的部署,甚至梅钢集团董事长的人选由东华市委直接任命,都不可能改变梅钢实际的控制权。
“沈淮能识大体、顾大局,也说明是真正成熟了。”宋乔生微微一笑,说道,“这次,我们要维护谭启平在东华的威信,表面上是要严厉的惩罚你,不过家里也不会让你在外面真受什么委屈?你把梅钢的职务都辞掉后,接下来的个人发展,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要是可以,我想去嵛山。”见二伯直接问,沈淮就直截了当的说道,“崔向东老爷子跟我说过,革命时期他在嵛山打过游击,对嵛山有感情。这几年他在徐城干休所住得腻味,有到嵛山养老的心思。我就想着,我要是去嵛山工作,就可以接崔老爷子过来做伴,平时可以跟他老多学习学习。”
宋乔生讪然笑了笑,崔向东平时对宋家最恨的人就是他,沈淮主动提出要去嵛山接崔向东去做伴,叫他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你要去嵛山?”宋炳生诧异地问道。
“嗯。”沈淮点点头,说道,“我知道我在很多方面不太成熟,去嵛山主要也是想静下心反思、学习,所以也不要什么职务,挂个副县长总该可以吧。”
恰恰沈淮这段时间在东华惹出那么多事,跟谭启平闹出那么大的矛盾,宋家都较为关注东华的情况,也都知道东华有个在全国都能排得号的赤贫县嵛山。
东华虽然发展滞后,但滨江临海,发展潜力大,真要下决心做什么事,相对来说还是容易出成绩。梅钢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人在市里,生活工作相对要安逸一些。
嵛山虽然也属于东华市,但窝在东华的西北角落里,位于嵛岭深处,可以说是真正的穷山恶水,全县赤贫人口将近一半,在这种旮旯地方,有钱都花不出去,不要说做事业了,生活上也很非常的不方便。
一般人都会千方百计的避免到这种地方任职。
沈淮此时是唐闸区委常委兼梅钢集团董事长,他真要把梅钢以及在唐闸区的职务都辞去,调到嵛山仅仅挂着副县长的职务,在外人看来,这个惩罚真可以算得非常的“严厉”——
当然,沈淮接受的“惩罚”越严厉,则越能帮谭启平在东华挽回威信,重新抓回在常委会上的主动权。
“爸,我是不是先跟谭启平打电话沟通一下?”宋炳生对沈淮的话将信将疑,突然间有些摸不清楚他在打什么主意,心里想:平时这么倔的一个人,难道真让老爷子半天说改了心性?
老爷子挥手让他去打电话。
宋炳生跑到隔壁房间去打电话,过了一会儿跑回来,跟大家说道:“沈淮主动要求去嵛山锻炼,谭启平还是希望他能到嵛山干出一番成绩来了。他说沈淮在唐闸区已经是区委常委,到嵛山不能委屈只担任普通副县长。他想着最近召集东华市常委成员讨论一下,看是不是能安排沈淮到嵛山担任常务副县长职务。”
“得了便宜还买乖,我们宋家就稀罕他一个常务副县长?”宋文慧尤气不过地说道。
“好了,你也少说点。”老爷子对小女儿说道,“沈淮到嵛山挂着常务副县长接着锻炼,我看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要是不去看嵛山县跟唐闸区之间的巨大差距,从普通、不分管具体工作的区常委,到常委、常务副县长,也可以说是小小的往前迈了一步。
“你回去东华后,一是要主动向市委检讨错误,二是要主动提出要求到嵛山去锻炼。”宋炳生对沈淮吩咐道。
沈淮倒也无所谓,沉默地点点头。
这会儿招姆将菜摆上去,宋鸿奇拿来两瓶汾酒竹叶青打开,给大家满上酒杯。
沈淮心里也没有什么痛快不痛快的,就陪着喝酒。
其他人倒好像了却一桩心事,喝酒的兴致很高,很快就把四瓶竹叶青都喝了底朝天。宋家喝汾酒的人不多,宋乔生这边也没有存多少竹叶青,便换了茅台。
宋炳生兴致颇高,要沈淮给谢海诚敬酒:“为你的事,你舅不知道也跟着操了多少心,你要好好的敬你舅一杯酒。”
听到他小舅这话,宋鸿军都忍不住皱眉挤眼,心里轻叹:他小舅说到底还是没有沈淮当回事,当真以为沈淮脾气这回软下来,就能任他捏圆捏扁,就能听他的指挥,对谢海诚这些年来的挤兑一点都不埋怨?
今天就不该有谢海诚什么事;就算谢海诚过来吃饭,也不该强迫沈淮向谢海诚低头。见小舅这时候竟然要沈淮给谢海诚敬酒,宋鸿军心里轻叹,不由暗叹,他小舅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沈淮真是不想给谢海诚敬什么酒,听他老子这么吩咐,也只是先抬头看着谢海诚。
谢海诚想到当初他与孙启义在东华参加梅溪新区筹备研讨会时给沈淮当面奚落的话,这时候叫沈淮盯着看心里发虚,掩饰地笑道:“我操那点心能算什么?我们就是站在边上指指点点,主要也是希望他们少走点弯路。当然了,我们也未必受欢迎。”
“我怎么敢不欢迎,我以后到嵛山工作,还希望你多来指指点点呢。”沈淮不软不硬的说了一句话,看到他老子看他的眼睛尽是不满,不想好好的晚宴闹不愉快,只得硬着头皮端起酒杯跟谢海诚敬酒。
“不用这么客气。”谢海诚也客气地站起来,准备接受沈淮的敬酒。
沈淮搁在桌上的手机,适时的响了起来,他直接放下酒杯,拿起手机就跑到一边先接电话去。
见沈淮桀骜不驯的性子压根没有什么更改,说话阴阳怪气不说,还很不礼貌地将谢海诚摞在那里先去接电话,宋炳生禁不住又起了恼,横眉冷看过去,却见沈淮接电话时的脸色渐变得凝重。
宋文慧也注意到沈淮接电话后脸色的变化,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沈淮合上手机,说道:“东华那边发生恶性生产事故,死伤很惨重。”
“什么?”宋文慧吓了一跳,这都到年底,地方上、企业什么的,就怕遇到恶性、事故,追问道,“到底有多严重?”
“你说说你,你说说你。”宋炳生听到东华出了事,忍不住就痛心疾首的教训起沈淮来,“跟你说了多少遍,不是你该担的担子,你不要担。这么大的企业,责任你担不下来。你何时肯听过我的话?你以为我们一心要害你不成?你说说看,你有什么能力去管理好这么大的企业,一时侥幸,能代表什么?你才多少大,我们这辈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要多,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也要多,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就在眼前。我早就说,梅钢在你手里的肯定要出问题;要出,肯定会出大问题。你看看,你要是能听得进别人的话,能有这下场?你让我怎么说你好?怎么说好?”
“你少说两句行不行,你是不是巴不得梅钢出事,你才高兴?”老爷子恼火的拍着桌子质问四儿子,又问沈淮,“梅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沈淮不看他老子一眼,跟老爷子说道:“梅钢没有出事,是市钢集团发生严重的喷爆事故,有七名车间工人当场伤亡,还有八名严重烧伤工人正送往医院抢救。”
“是市钢集团?”宋炳生傻在那里。
“对,你教训得没错,不过你这话应该跟东华市钢铁集团的人去说,梅钢管理没有什么问题,生产也没有出什么事故。”沈淮不掩厌恶的回了一句,又跟老爷子说道,“我现在就去东华大酒店进一步了解情况。要是晚上有火车,我可能会直接坐火车回去。年底出现这样的恶性、事故,全市的企业肯定都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要是我晚上就走,就不过来跟你们告辞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夜长梦多
沈淮穿上大衣,拿起装着几件简单衣物、书籍的帆布包,就匆匆出了屋到巷口打车赶去东华大酒店。
才夜里九点钟,屋外的风沙很大,吹得枝断草折,鬼哭狼嚎,老爷子阴着脸,沉默了很久,盯着四儿子宋炳生,终是恨铁不成钢的教训道:
“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别人都巴不得自家孩子好,哪有像你这样,巴不得自家孩子出事?你这是什么态度,他出了事,好让你有借口教训他,证明你是对的,他是错的,证明你眼光比他好,比他强?你跟自家孩子争这口气做什么?我看你是在机关坐太久,坐出毛病来了。”
老爷子站起来,要宋鸿军将外套拿给他,说道:“不喝酒了。喝顿酒都要给你们气得少活三年。”喊隔壁屋吃饭的生活秘书跟司机,送他回去。
宋炳生脸讪在那里,虽然他在外面是副省长,人见人畏,但在这屋子里,老爷子劈头盖脸将他一顿训斥,他臊得满脸红,愣是没胆顶一句话。
谢芷与她父亲也是面面相觑,暗暗心惊:
老爷子这番话虽然是劈头训斥宋炳生的,但同时也意味着老爷子对梅钢的事情,比她们想象的要了解得多,这番话也不是完全没有说给她们听的意味。
生活秘书跟司机在隔壁屋还没有反应过来,老爷子穿好外套,就气鼓鼓的推开门,站在院子里等,似乎嫌在屋里多站一秒钟都叫他心烦。
满屋子里的人面面相觑,老大宋英也忍不住埋怨老四起来,问道:“沈淮这些年在东华做什么事,你到底清不清楚?不要听别人说风就是雨的,谭启平真有能耐,沈淮真要像他说的那么不堪,为什么梅钢好好的,他有能耐就把市钢集团整出这么大的事故来?”
谢海诚暗感心惊,他也没有想到这边刚联手迫得沈淮低头,叫谭启平有挽回威信、重新抓住主动的机会,东华市就爆出这么严重的恶性事故来,叫他一时也难替谭启平辩解。
虽然谭启平作为市委书记,不需要对市属国企的生产事故直接负责,但是这么长时间来,谭启平一直都在向宋家灌输沈淮在东华拖他后腿的印象,临到头,梅钢没有什么事,新厂建设即使投产,反倒是谭启平辖下的市钢集团出了大事,也难怨宋英等人会有抵触心思,怀疑谭启平在很多事情上没有说实话。
听着老爷子的车在院子里发动起来,宋文慧也站起来说道:“我今天也累了,就先回去。我明天直接回江东,就不跟大姐、二哥、四哥你们告别了。”拿起外套也告辞离开。
“小姨,我开车送你回去。”宋鸿军一时间也不知道东华市钢集团这次大事故,对局面到底会产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心里正急着要去追沈淮,看着小姨站起来要走人,他赶忙站起来也跟着溜人。
虽然东南电力建设集团在燕京也有办事处,不过宋文慧回燕京还是颇为注意身份,要有个事出行,也多是坐出租车,或者让宋家其他谁帮忙开个车。
宋鸿军开车送宋文慧离开;宋英、宋建夫妇也随后告辞离开,一席酒就这样不欢而散。
就剩下来谢海诚、谢芷陪宋炳生还留在宋乔生家里。
谢芷跟宋鸿奇已经约定婚期,这段时间正在准备婚房,筹备婚事——谢海诚不仅是宋炳生的大舅子,也是宋乔生的亲家公,现在也可以说是宋系的核心人物。
酒没有办法再喝下去,宋乔生就要大家到他书房谈事情。
“老四,你也不要把老爷子的话放心里去;你打电话给谭启平,问一下东华市钢集团生产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宋乔生说道。
“嗯。”宋炳生点点头,坐到靠走廊的门边,拿起手机给谭启平打电话,询问市钢集团事故的详情。
宋乔生坐在办公桌后,头痛的按着太阳堂。
生活秘书小杨沏茶端上来,他也只是扬了扬手,让谢海诚他们自取饮茶,也为今天发生的事情甚感头痛,小妹差不多铁定支持沈淮跟谭启平对着干,现在就连老爷子也对很多事情表示不满,叫他也觉得很多事情难办起来。
谢海诚将茶盅端在手里,看到宋乔生头痛蹙眉的表情,也知道他是为东华市钢集团发生的事故感到心烦。见宋炳生正在打电话,他也不知道所谓事故的详情到底怎样,也不好判断这次事故对谭启平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见书房里气氛沉闷,除了四叔坐在一旁打电话询问详情,其他人都不吭声,宋鸿奇故作轻松地问道:“东华市钢集团发生生产事故,对谭启平应该不会有什么直接的不利影响吧?”
宋鸿奇知道他爸对谭启平在淮海省的发展,还是寄以一定期待的,不然不会为东华市钢集团的生产事故感到头痛。
“难说。”宋乔生摇了摇头,又问谢海诚,“我记得东华市今年刚刚推动搞国企改革试点,市钢集团还是谭启平推出来的典型,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是的。”谢海诚点点头,说道,“市钢集团刚改制才半年时间,就出现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应该说对整个东华市都有不利的影响,省里对东华市也可能会有些看法。”
“是啊。”宋乔生轻轻地叹了一声,谢海诚下海经商多年,看事情有眼光,宋乔生还是比较相信他的判断,不过他也没有再问什么,等老四跟谭启平先通过电话再说。
虽然宋乔生闭口从来没有提过他跟田家庚竞夺淮海省委书记失利的事情,但谢海诚知道这是宋乔生心里跨不过去的槛,也知道他是因为才会更加重视宋系在淮海省势力的经营。
说到底,宋乔生就是想从田家庚手里挽回些面子。
谭启平在淮海省组织系统任职多年,还是有些底子的,到东华也干得风生水起。在宋炳生到淮海任职之后,他们联合苏唯军,拉拢前省委书记陶国泉遗贸下来的势力,迅速在田家庚、赵秋华眼鼻子底下占得一席之地。
这也可以说是在宋乔生跟田家庚竞夺淮海省委书记失利之后,为宋系扳回一城。
要是宋系能进一步联合胡至诚系的赵秋华,逼得田家庚在淮海省站不住脚,就差不多能彻底弥补宋乔生跟田家庚竞夺淮海省委书记失利所造成的所有不利影响,甚至能在中央层面造成副总理王源用错的印象,以致能在王源极力推动的电力部裁改等事上,为宋系争取更多的同情。
只是,这一切都是宋乔生他自己心里的如意算盘,第一个跳出来打乱他全盘计划的不是旁人,恰恰是他不按常理出牌、在东华跟谭启平搞得势不两立的亲侄子沈淮。
沈淮这次当众搞得谭启平威信扫地,搞得谭启平在东华狼狈不堪,宋乔生会支持他们,强按住沈淮向谭启平低头认错,无非也就是想帮谭启平挽回威信,不至于叫宋系在淮海省的盘面变得面目皆非,叫宋乔生的全盘部署能够进行下去。
很可惜,计划不如变化。
市钢集团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故,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不过更叫人意外、更叫人措手不及的,大概是老爷子的态度吧?
老爷子劈头训斥宋炳生的话,此时尤在谢海诚的耳畔回响,叫他心里的震惊到此时都没有完全消失。
什么时候局面突然变成这样子了?
沈淮在宋家不是人人厌憎的过街老鼠吗?什么时候突然搏得这么多同情分,不仅老爷子都觉得沈淮这次低头认错,为是大局受委屈的,就连宋英都怀疑谭启平来……
谢海诚不由得想,万一谭启平处理不好市钢集团这次的生产事故,那整盘棋会不会给沈淮借机掀翻掉?
宋炳生跟谭启平通过电话,脸色沉重的跟老二及谢海诚说道:“情况怕是不乐观,八名重伤工人送到医院后,就有三个人没能抢救过来,其他五人也没有脱离危险。而且据工人反应,市钢集团两个月前就发生了一起钢水包倾脱、死一人的生产事故,但给市钢集团瞒报了。省里差不多同时接到通报,田家庚跟赵秋华都做出批示,派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省长罗成辉跟省政府秘书长陈宝齐已经从徐城率队正赶去东华。”
听宋炳生这么说,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才发现东华的水要比想象更浑。
宋乔生过了良久,才说道:“事情已经这样了,头痛也没有用,你们都先回去休息吧。赵秋华以前在部委时,就是个墙头草。”不知不觉间,宋乔生的声音都有些沙哑。
宋炳生也知道老二为什么会有这么一说,宋系在淮海省势力强,赵秋华就可能跟他们联合搞田家庚,但要是宋系在淮海省自乱阵脚,赵秋华这个人就很可能会反过来咬他们一口。
东华市钢集团这次事故,从发生到现在,过去的时间很短,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省里就做出反应,而且就连两个月就发生的瞒报事故也给捅出来,这说明省里有眼睛始终在盯着东华。
他们想稳住宋系在淮海省盘面的努力,很可能会给这次意外彻底的打乱阵脚。
宋炳生站起来说道:“我明天就回徐城去,情况未必会太坏。”
谢芷跟宋鸿奇在燕京已经同居,站起来送他父亲跟宋炳生离开。
到院子门口,谢芷忍不住说道:“这次事故,只怕会对市钢集团的后续生产经营会造成严重影响,要是处理不好,谭启平可能会比较被动。”
谢海诚点点头,知道他女儿对东华的情况还是颇为了解,这次事故本身不会对谭启平造成直接的冲击,但市钢集团作为东华最大的市属企业,今年上缴财税占到东华市总盘子7—8%,在职及退休职工加起来有七千多人,上下游涉及到数十家企业,还涉及到合资钢厂及梅溪新区的正常建设,要是市钢集团因为这些事故,生产经营陷入停滞,谭启平在东华才会陷入真正的被动。
谢海诚想了想,说道:“我明天也去一趟徐城。”
他想到,要是谭启平在东华败得一踏涂地,梅钢系就会全面反弹……
第四百一十二章不能半途而废
宋鸿军开车把小姨送回家后,打过方向盘,就直接往城南而去,追到东华大酒店来。
宋鸿军走进房间,看到陈兵、褚强、邵征、陈桐他们都在,而沈淮坐在角落的沙发上,正跟人通电话,从他凝重的脸色看得出,他正在进一步了解市钢集团这次事故的详细。
梅钢跟市钢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东、徐溪亭、潘成、徐闻刀等梅钢的高层,无一不是出身市钢集团,市钢集团有什么风吹草动,梅钢基本上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市钢集团两个月前隐瞒的钢水包倾脱事故,沈淮他们也早就清楚详情。
只是九五年从中央到地方,对安全生产并不是非常的重视,国内对重工企业的生产管理相对还要放松一些,安监局在国内的地位,都还相对较低。像这类的事故瞒报,在地方上都较为普遍,即使给捅报上去,也不会给严肃对待,唯有像这种死伤逾十人以上、影响恶劣的重大生产事故,才会给严厉的追究责任。
看到沈淮放下电话,宋鸿军问道:“谭启平这次会不会栽里去?”
宋鸿军对东华、对市钢集团没有什么感情,要他为在这次事故中伤亡的工人悲伤,那是不现实的。
人总是冷漠的,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就有数万,要是每时每刻都为别人的意心悲伤,怎么都悲伤不过来。
宋鸿军更关心这次事故会不会叫谭启平打乱阵脚,甚至感到幸灾乐祸,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
只是这次发生事故的铸钢车间,沈淮曾经在里面工作过四年,在这次喷爆事故中死去的十一人里,甚至有三人是他亲手招进铸钢车间的。
有些情绪在胸口,沈淮也没有办法跟别人说。
见宋鸿军关心这次事故会对谭启平造成怎样的打击,沈淮放下话筒,跟他以及陈兵他们略加介绍事故的详情:
“市钢的铸钢车间下半年接到上江水电项目浇铸水轮机转轮大型钢铸件的订单。这些钢铸件,单体毛重就超过八十吨,需要采用四罐合浇的技术,难度很大,超过市钢现有的技术水平。不过,市钢集团近年来盈利情况很差,市钢到年底能否有钱给工人发工资,主要还是看铸钢车间的订单情况。这么大的订单,市钢从上到下都不愿意放弃,硬着头皮接下订单组织生产。整个订单任务才完全不到三分之一,白天当班的工人,完成事故件上冠部分的浇铸,中班开始浇铸下环,八点二十六分,发生喷爆事故。事故原因还没有查明,但发生喷爆时,浇涛现场受控区域聚集了超过三十名工作人员。包括两名甲方的监理人员当时正在浇涛腔正对面拍照,事故发生的当时,当时就给火焰吞没。现在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十一人,省里派罗成辉、陈宝齐正从徐城出发,赶到东华处置后续事宜。而且两个月前,市钢发生过一起钢水包倾脱死亡事故,在这时也给人捅报到省里,会给一起追究责任。”
“这些年来,东华官场也可以说是风云变化,顾同倒一直都是不倒翁,倒不知道这回,他能不能再屹立不倒。”陈兵轻轻叹道。
在熊文斌之后,顾同接掌市钢厂,既然在市钢集团改制后,依旧牢牢掌握市钢集团的大权,不容他们沾手,从早初的副处级官员,到此时的市委委员、市政协常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也真可以说是东华官场上的不倒翁。
不过这次恶性生产事故加上两个月前的瞒报事故,市里也没有办法再替顾同推卸责任。但是,这次要把顾同拿下来问罪,为这次恶性生产事故给上上下下一个交待,市钢集团的生产运营要怎么维持下去?
沈淮深陷在沙发里,说道:“顾同在市钢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给他排挤、不受重用的人,几乎都从市钢跳了出去,留下来的,几乎整个市钢的管理层,包括向合资钢厂派遣的管理层,都是顾同的嫡系。市里这次要把顾同拿下来,整顿市钢集团的生产经营秩序,市钢差不多要瘫痪一段时间,而这一瘫痪,都不知道市钢还能不能再爬起来。”
除了宋鸿军外,屋里的其他人,对市钢集团的情况都相当了解。
市钢集团的问题,要远比表面上暴露出来的严重得多,仿佛一艘积弊严重、行动迟驰的大破船,根本经不起风暴的打击,这次事故很可能是将市钢彻底摧垮的催化剂。
作为最大规模的东华市属企业,市钢集团拥有在职及退休职工七千余人,除了主营炼铸钢事务,也同时还拥有十数家三产公司,把上下游涉及到的企业计算在内,牵涉更广。一旦市钢集团在这次打击里垮掉,对东华市里的影响,就要远比这次恶性生产事故还要严重得多。
“市里会不会要求梅钢接手市钢?”陈兵想到一种可能,问沈淮。
沈淮沉默的想了片刻,才说道:“谭启平未必会低头,但市钢集团牵涉面太广,怎么处置市钢问题,市常委必然会有分岐。不过,市钢是个烂摊子,不好接手啊。”
“既然市钢是烂摊子,骨子里都给人掏空了,还不如直接破产清算得了。”宋鸿军说道。
“摊子再破、再烂,但市里这些年来还给这烂摊子身上糊了多少漂亮的外衣,同时又是东华国企改制试点的明星企业——这些谎言市里怎么可能主动去戳破?再一个,市钢集团的覆灭涉及到上万职工家庭,市里绝对不敢轻易妄动的。”沈淮说道,“照你我的想法,快刀斩乱麻是最好的办法,但在市里就未必能行得通;我们且看着吧。”
沈淮现在还无法准确去判市钢的这次事故,对东华的整个局面会造成怎样的深远影响,有些事情需要时间去发酵。
不过眼下只会叫谭启平手脚更乱,他站在一旁静观即可。
“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想他们该不会再强迫你做检讨,辞去梅钢职务了吧?”宋鸿军问道。
谭启平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