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荣华正好-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敏瑜素日喜静,平日除了湄芳格格常来常往,基本不大出门去,把施清遥也拘在身边甚少出门。小丫头眼见得爷爷奶奶坐了大鞍车,抱着她阿玛的腿就撒娇:“阿玛,人家也要坐嘛,人家也要坐嘛。”
施世范让她磨得一点脾气也无,忍着笑勾勾丫头的小鼻梁骨,撺掇她:“去问你额娘许不许你去。”
丫头果然一扭头,又抱住了敏瑜的腿晃荡:“额娘,额娘,我也要跟爷爷奶奶坐大车,我也要去嘛。”
敏瑜好笑道:“不许去,爷爷和奶奶有正经的事呢,你去了岂不是添乱?”
“一个小孩子,能添什么乱?”大鞍车上,侯夫人不知何时掀起了熟罗帘子,笑望向他们,“她既是想去,就让她上来吧。”说着,一呶嘴,对一侧侍立的文杏说,“把小格格抱过来,你就去后面车里坐着罢。”
文杏笑答应下,走上前对敏瑜和施世范略略福身,就弯腰把施清遥抱起来,掀了帘子送进侯夫人的大鞍车里,自个儿方告了坐。
敏瑜无奈的瞅着她闺女掀起帘子,对她手舞足蹈了一阵子,才跟着车马远去。
府里登时安静下来,施世范瞧着她神色还有些不愉,不由关切道:“身上还困乏吗?正好阿玛额娘出去,不到傍午大概是不会回来的,府里无事,你不妨回屋里歇一歇。”
“嗯。”
敏瑜正觉累得慌,不仅身子累,脑子也累,到底是有几年不大管事了,冷不丁让她凝起心神应付各种突发状况,还真是个考验。
活动了两下颈子,敏瑜问璎珞道:“今儿怎么没见桂嬷嬷?”
璎珞道:“才要跟奶奶说这事呢,伺候嬷嬷的小丫头碧喜早上来说,桂嬷嬷昨儿不知怎么了,今早起来直嚷嚷头重得厉害,要歇歇觉呢。”
敏瑜锁着眉问:“有没有请大夫看看?”
桂嬷嬷说来也近五十的人了,虽然在太皇太后身边也威风了好些时候,不过早年受的苦到底是落下了病根,逢阴雨天就腰腿疼。
可今儿天气不错呀。
璎珞道:“嬷嬷不让请大夫,说是老毛病,睡一觉起来就好,我就让厨房里把嬷嬷的早膳都热着了,多早晚起来吃都可以。”
“那我去看看她。”敏瑜视桂嬷嬷如母,终究有些放心不下,一转身便对施世范说,“我去看桂嬷嬷,府里你四下转转,额娘和阿玛送了帖子出去,这几日少不得有人回访,我想不到的地方你再给我想想。”
施世范嗯了一声,就让璎珞等人跟着敏瑜去了后院厢房,自己带了德福德贵往园子里去了。
果如他所言,靖海侯和侯夫人至晚才回来,桂嬷嬷歇了大半天,总算好许多。晚膳吃了点子炒鸽丝,就让小丫头搀回房里捏腿去了。
施清遥从前门被丫鬟们抱下车,就挣扎着要自己下来走,侯夫人忙让文杏带了个小丫鬟豆蔻跟住她。
璎珞掌着灯,陪同敏瑜一道看府里半个月的支出细要,一眨眼,就见一团粉圆子似的东西跑过来,唬的手一颤,几乎没把灯摔了。
敏瑜也是心头一跳,待到看清楚,才一把揪住扑到自己腿边的小东西笑骂道:“跑什么跑啊你,跌着了可不许叫疼。”
施清遥一点不怕她,抱住敏瑜的胳膊,只是仰着小脸笑:“额娘,额娘,我今天去了好多好多地方哦。”
敏瑜把手上的账本塞给璎珞,蹲下身抱住她闺女,蹭了蹭她的脸颊问:“哦?那些地方好玩吗?”
“好玩呀。”小丫头又开始手舞足蹈,比划着说,“有个姑姑抱我去看金鱼,还有个姑姑带我去采莲花,那个穿绿衣服的姑姑还给我梳头发,穿红衣服的姑姑给我拿点心吃……”
她掰着手指认真的数,敏瑜被她‘姑姑’、‘姑姑’的叫的头疼,忙打住她:“嗯,除了姑姑们带你玩,还有谁呀?”
“还有奶奶们呀。”小丫头又开始数起来,“有个奶奶给我一个金锁,还有个奶奶给我一对银镯子,有个头发全白了的奶奶给了我一个璎珞圈,因为她听见我说我们家有个姑姑就叫璎珞……”
翠儿和璎珞听见都笑起来,敏瑜佯装板著脸,教训她闺女:“奶奶们给你,你就拿着了吗?额娘不是告诉过你,不许随便要人家的东西吗?”
小丫头瘪瘪嘴,很不服气:“我也说不要了呀,可是幺嬷说,奶奶们给我是因为喜欢我,我不要奶奶们就不高兴了,我才拿着的。”
敏瑜扑哧一笑,点着她闺女的额头又问:“拿的时候有没有谢谢人家?”
“谢了呀。”施清遥小大人样儿的作揖说,“我就这么谢谢她们的。”
登时,连刚进门的侯爷和侯夫人都笑起来了,都道:“是个知礼数的好孩子,不要太苛责她了。”
“阿玛,额娘。”
敏瑜放开她闺女,笑着上前给两位老人请了安,亲扶了侯夫人和侯爷就坐,方问起拜访的情况。
侯夫人就捡了些有的没的说两句,倒是靖海侯开口道:“今儿不知刮了什么风,去李大人府上竟遇见了三阿哥和五阿哥,两人一见我的面,都说改日要来找世范聚聚。怎么,世范同阿哥们时常往来吗?”
敏瑜想了想,说:“倒也不大往来,只是八爷旧年在宫里当差,有过几面之缘,阿哥们兴许是随口一说吧。”
“哦。”
靖海侯不知想到哪里,不过轻点了几下头,就不再问了。
伺候完侯爷和夫人用晚膳,敏瑜说什么都不敢把小丫头留在侯夫人这里,悄摸的骗她闺女说要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成功把小丫头哄得追在她后头一个劲儿要回去。
娘俩刚回到房里,侯夫人那里就派了文杏来,说是白日里太太奶奶们赏给小格格的东西忘记拿过来了。
☆、第九章 福晋
第九章 福晋
敏瑜赶紧让翠儿接了,又请文杏屋里坐去,文杏推辞不去,只笑说:“奶奶何必同奴婢多礼。”
她比不得苁蓉是施府根生家养的,不过因她婶娘是施府里的厨娘,念她家贫苦,就央了人去求府里的采办,将她采买进来做个小婢。可喜她容貌秀丽,为人又持重沉稳,侯夫人一见面就把她要到了自己房里,同苁蓉作伴。她深知自己的本分,从不与苁蓉做攀比,对待侯夫人房里的其他大丫头,亦是一味忍让。
故此敏瑜这般客气,她多少有些惶恐,低了头就欲告辞。
偏偏璎珞拉住她笑道:“姑娘好腼腆的人儿,这些东西你使唤别人送来也一样,何苦自己亲来?既是来了,好歹喝杯茶再走。”
文杏直摆手连说不敢,敏瑜便道:“既是留不住姑娘,那就多谢姑娘了。”便让翠儿拿了一锭碎银子来。
文杏照旧不敢收,推辞了几句,趁她们主仆一不留神,就从璎珞怀中夺了胳膊扭身跑开了。
急得璎珞跺脚道:“格格,你看这人……”
“让她去吧。”敏瑜掩口笑道,“倒是个实心眼的丫头。”
转身将文杏送来的包袱打开看了,还真是收获颇丰。如意金锞子,状元及第金银锁,璎珞圈,银手镯,铜钱编狮子,还有一只小巧的青玉回首鸭,零零散散少说不下二三十样。
这是要发的节奏啊。
饶是敏瑜见惯了金银,这会子也被她闺女的所得吓了一跳。
璎珞笑着一件件都收起来道:“咱们小格格就是讨人喜欢,瞧,这出去一趟快赶得上咱府里小半年的支出了。”
敏瑜灿然道:“只怕咱们小半年的支出还比不过这些呢,收起来吧,赶明儿都留给她做嫁妆。”翠儿和璎珞便都笑了,齐说格格还小呢,就一个抱了施清遥,一个拿了包袱,进西次间去了。
敏瑜略收拾一番,等着施世范回房,说了两句话,方并肩歇下。
有了这两日的经验,敏瑜再伺候起公婆就顺手多了。
是日阳光正好,敏瑜照旧带着施清遥去给侯爷和侯夫人请安。施清遥连着两日跟随侯夫人外出游玩,早已同侯夫人亲昵起来,一进门就张着两只小臂膀扑到侯夫人怀里腻住不放。
侯夫人对敏瑜面上虽是淡淡的,对这个小孙女倒是怜爱非常,早早就在屋子里备下了小丫头爱吃的糕点,见她来忙抱在怀里把糕点拿给她。
桂嬷嬷也从前门过来,给侯夫人问了安,方道:“我瞧见大门外递了两张拜帖来,不知是谁家的?”
敏瑜一怔:“何时递进来的?”
才说完,施世范身边的大丫鬟白兰就进门磕头说:“夫人,奶奶,三福晋和五福晋过府来了,八爷让奴婢赶紧知会夫人奶奶一声。”
三福晋和五福晋?
敏瑜柳眉轻挑,什么风儿把这两位吹来了?
她尚还怔忡着,那里侯夫人已然站起来急急吩咐道:“快,快,都随我出门迎接去。”虽是两位福晋,那也是皇子之妃,终不能怠慢。
比之侯夫人的匆忙,敏瑜却有些淡定多了。横竖都是故人,别说做了皇子妃,就是做了皇妃,见面该叙什么旧还得叙什么旧,于是她忙搀扶了侯夫人一把,笑道:“额娘别急,说是到了,照儿媳看来,不过是先行派了人知会罢了,只怕两位福晋的车马还远着呢。我瞧八爷只使唤了白兰过来,想必福晋们也没有动大阵仗,咱们就去仪门那里等着便是了。”说着,又对翠儿璎珞等人道,“去告诉前院,今日有贵客来,男丁都避让开,留些女眷便可。”
“是。”翠儿璎珞忙答应着去了。
侯夫人忙也对苁蓉说道:“前儿老爷才说三阿哥和五阿哥要登门拜访的话,今日不知两位阿哥来了没有,你先去告诉老爷一声,不管来不来,好歹有个准备。”
苁蓉应了一声,忙就带了一个小丫鬟往书房去。
这里敏瑜搀着侯夫人,领了桂嬷嬷夏妈妈文杏瑞竹一行人,行至仪门内候着福晋们的车驾。
施世范也到了大门处,先使了一个德贵前去打探,不多时德贵回来说:“没见着肃静的牌子,也没瞧见净街,想是私访,两位福晋没用仪仗。”
施世范点了头,进门告诉了侯夫人和敏瑜。
侯夫人因问:“可说了三阿哥和五阿哥来了没有?”
施世范又让人去问德贵,人回说:“只远远看见几顶轿子,没瞧仔细。”
侯夫人蹙了蹙眉,没再说什么,倒是苁蓉从书房过来,附耳对她嘀咕了两句。
侯夫人面色又沉了几分,转头却对施世范说道:“你阿玛说,那日在李府几位阿哥就约好了择今日去郊外打猎,是不会过来了,想是只有两位福晋。你是男丁,暂且避避吧。”
“儿子知道了。”施世范拱拱手,果然带着德福德贵走开了。
一时门里门外只余了一些女眷,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众人便见街尽头来了两三顶小轿,皆是红盖红帏,覆着金黄垂幨,盖角青缘,左右各两个随侍,前后四个轿夫,悠悠徐行。
敏瑜扶着侯夫人迈出仪门,等那两顶轿子停的稳妥了,随侍们忙都掀了轿帘,扶着主子下来。
众人只见两位锦缎堆叠的丽人,各自搭了随侍的手,盈盈而立。
因侯夫人位超一品,不必行礼,故而只笑着说了声“贵客远来,老身迎得迟了”。
三福晋五福晋忙都着回礼,直说不必客气,转眼看见敏瑜等人都已蹲身行礼,便赶紧撇了随侍,一左一右上前扶住了敏瑜笑道:“姐姐几乎折煞我们了,快别多礼。”又对底下的丫鬟婆子道,“都起了吧。”
敏瑜也笑道:“如今你们贵为福晋,该受我这一礼。”
“这可不敢。”
穿着妃色晕红纳绣缠枝芍药氅衣的女子闻言掩口笑回了一句,她正是三福晋董鄂氏,闺名唤作云秀,乃勇勤公鹏春之女,旧年入宫选秀的时候,与敏瑜有过几面之缘。这会子敏瑜虽是无官无职,但她心底清楚,传言中不入玉牒的公主昔年在宫中是何其的受宠,即便今时自己成了王子妃,到底不敢妄自拿大。
另一位着淡牙红绉纱袍子是五福晋他塔喇氏。玉珠,员外郎张保之女,今年三月里才同五阿哥成的亲,圆润的脸庞上还留着新婚后的幸福余晕。她年岁小,进宫的时候敏瑜已经嫁了出来,故而不曾见过,只在家中听夫婿说过几句。此刻见面,就笑道:“三姐姐,妹妹这厢有礼了。”
敏瑜笑容清浅,扶住五福晋,不去受她一礼,只道:“民妇何德何能当得起五福晋一声姐姐?福晋还是不要吓唬民妇了。”
“嗯?这……”
玉珠到底小了几岁,不明白敏瑜因何这般说。云秀却隐约在宫里听人说起敏瑜有个小名叫吉祥格格,因与大公主二公主一道长大,父亲又是皇上奶胞兄,旧时连太后太后都逗她,叫她“三公主”,所以那些年长些的阿哥格格,都随着太皇太后的心意,叫她三妹妹或是三姐姐。只是后来闻听吉祥格格同太子的婚事出了差池,故而自嫁出宫后她竟再未回宫过。
想来她还是不愿别人提起那些旧事的。
于是云秀赶上前笑着打了圆场:“听三阿哥和五阿哥说,侯爷和夫人都回京了,许了话要过府问候问候,因阿哥们有事耽搁,所以我就同五福晋一道过来看看夫人和格格。”
侯夫人便也笑道:“倒是有劳两位福晋,快请屋里坐。”就让敏瑜等人在前头领路,带着两位福晋往遂晴轩去。
落座毕,翠儿璎珞各捧了两个青花间装五色小盖盅,给侯夫人敏瑜并两位福晋奉了茶。
三福晋云秀因见这轩室名字俊雅,就笑问道:“不知谁给起的名儿,有何出处?”
敏瑜道:“是当年建府的时候盖这个轩室的师傅起下的,他说这地方临水,又左右开窗,一推窗就能望见日光照水,所以叫它遂晴。”
“哦。”三福晋了然点头,目光在轩内逡巡一回,看那里间桌椅条案布置皆悉小巧别致,靠墙一排博古架,架子上盆景古瓷林立,与博古架相邻的乃是一落地书架,架子上也摆满了东西,蓝纸线装书一册册的整齐堆置着。临窗又有一贵妃榻,上铺着青缎靠枕,用作闲暇休憩。
倒是花了心思的,怪不得三阿哥说女子中若论风雅,几乎无人能出吉祥格格其右。
她正看着,五福晋在旁说道:“我们府里也有个亭子,亦是临水建的,倒不如你们这里凉快。”
敏瑜闻说,起身推了窗指着窗外道:“正是为了凉快,靠墙根儿的一带,栽了些许芦苇和青竹遮阴。”
“怨不得。”五福晋赞叹一声,“我们就想不到种些绿植。”
敏瑜半掩了窗坐下笑道:“不是福晋想不到,别看这东西凉快,夏夜里却又极爱生虫子,用扇子赶没得累死人,平时也只有白天到这里坐坐罢了。”
侯夫人也道:“或者糊了窗屉子,点了熏香夜里也能住得。”
敏瑜道:“额娘说的是,怪儿媳倦懒,以前额娘和阿玛不来,就只西厢房有人住着,竟把这些个去处都忽略了。”
“我不过这么一说,终究还得看你们是否便宜。”
侯夫人笑了笑,轻抿口茶,陪着两位福晋又捡些有的没的说了几句,敏瑜在侧作陪,含笑聆听着。
才坐了半柱香的时间,忽又见香兰急火火的跑来,跌撞着奔到敏瑜跟前儿道:“奶奶,快,又来贵客了。”
敏瑜一愣,放下了盖盅问她:“谁来了?你别慌,说清楚些。”
☆、第十章 结缘
第十章 结缘
敏瑜一愣,放下了盖盅问她:“谁来了?你别慌,说清楚些。”
香兰喘了口气,接着道:“太……太子妃娘娘微服过来了。”
太子妃?
敏瑜只疑心自己听错了,攥住了香兰的手腕又问:“你说谁来了?”
“太子妃娘娘。”
香兰掷地有声,当即唬的三福晋、五福晋和侯夫人齐齐离了座,都道:“太子妃如何也来了,快请快请。”说罢,不约而同带了丫鬟婆子往外走。
倒是桂嬷嬷瞧见敏瑜还愣着,一狠心,握住了敏瑜的手道:“该来的总会来,走吧,去迎接去吧。”
敏瑜随着她拉扯的力道迈开步子,脑袋里不知怎地就昏沉起来。
到了大门外,果然只有一顶青罗小轿停在那里,抬轿的轿夫个个身材魁梧,目光如炬,大抵是内廷侍卫充任。跟着的两个宫娥皆是泥金暗花的衬里,外罩青莲色坎肩。
见敏瑜她们出来,便有一个宫娥近前一步道:“娘娘说了,此次是私下会访,不便暴露身份,叫福晋奶奶们不必多礼。”
“是。”众人齐声应下。
那宫娥方回身打起轿帘,伸出手搀扶了轿中人下来。
敏瑜随同众人微微躬身,悄然的垂下目光,只听前方传来一道女声,戏谑般说道:“原来三妹妹五妹妹也在,竟是我来得迟了,夫人可要恕罪呀。”
三福晋五福晋都道:“不知姐姐今日要来,否则就该同姐姐一道来了。”
侯夫人亦是笑道:“娘娘大驾光临,令蔽舍蓬荜生辉,老身荣幸还来不及,谈何恕罪?还请娘娘移驾,屋里歇息吧。”
“侯夫人客气。”
太子妃笑言一句,目光宛转,在敏瑜身上流连片刻,方近前了两步,执起她的手笑问道:“想必这位就是少夫人了吧?”
“民妇不敢当,让娘娘见笑了。”
敏瑜轻声回应。
太子妃却道:“闻听少夫人长我一岁,若不见外,姐姐就叫我一声妹妹。”说着,仍是牵住敏瑜的手,向侯夫人道,“没有先行知会就来府上叨扰,夫人可别见怪。”
侯夫人忙摆手,连说:“不敢,不敢,娘娘请移驾吧。”
便让人前头带路,仍是去遂晴轩坐下。太子妃坐了上首,左下首便坐着三福晋和五福晋,右下首方是侯夫人和敏瑜。翠儿璎珞将先时的盖盅尽皆撤下,另沏了几杯庐山云雾,换用一色仿成化五彩高士杯,奉给太子妃并福晋夫人。
因太子妃与桂嬷嬷也曾相识,太子妃就先问了桂嬷嬷道:“嬷嬷早两日出宫怎地也没遣人告诉我一声?我那里正有些东西托付你带给夫人和少夫人。”
桂嬷嬷笑道:“如今圣上不在宫中,唯留太子监国,娘娘自然要协同皇贵妃处理六宫事宜,老奴不过一介贱婢,如何敢惊扰娘娘?若说带东西,下次进宫,娘娘使唤个人叫老奴去拿了也一样。”
“知道你没带,倒不用下次,我今儿就带来了。”
太子妃说着,又单问敏瑜:“少夫人,太后娘娘说你府上还有位小格格,怎么没见到她?”
敏瑜道:“娘娘说的是小女吗?她正当顽劣的时候,怕她闹腾,所以着奶娘抱下去了,娘娘要见她,民妇让人抱她来就是了。”于是起身,叫来翠儿吩咐一句,“去看清儿在哪里,把她抱到这儿来。”
翠儿忙去了,太子妃笑着又向侯夫人问了几句上京路上的情况。
敏瑜坐在位子上,左也是不舒服,右也是不舒服。
若说三福晋五福晋来,还有些旧情可追溯,那太子妃来可就大大令她不解了。
她与她从未曾谋面,亦不曾相识,更因着那个人,她恨不得此生都与他们老死不相往来。
为何她还要微服私访,为何她要对自己和颜悦色?
她想不通,也不想去想通。
余光不经意扫过太子妃的容颜,柳眉长卧,凤眼双飞,肤如凝脂,气若幽兰,于淡泊处自生一股高华,果是副后之相。
与那个人,当真堪称一对,无怪乎太皇太后在时常说她毓质名门,秉资淑孝,作配胤礽绰绰有余。
胤礽……胤礽……时隔多年,如今再忆起这个名字,竟恍如隔世。
“额娘。”
一声童语轻易打破屋里的沉闷,敏瑜抬了头,看着她闺女迈动两只小腿,从亭子外跑进来。微黄的额发打湿成一片,黏濡的贴在鬓角。
敏瑜抽了胁下的帕子给她擦擦汗,笑问道:“又同谁玩的,一脑门子都是汗。”
施清遥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嗲声嗲气说道:“我和阿玛玩来着,翠儿姑姑说额娘找我,阿玛就让我过来了。”
敏瑜抿唇笑笑,看她闺女手上也是黏腻腻的,顺道用帕子一块儿擦了,才拉着小丫头走到太子妃娘娘面前说道:“回娘娘,这就是小女施清遥。”便让清儿跪下,给太子妃娘娘磕了个头。
太子妃忙让随行的婉侍把小丫头抱起来,接到怀中笑看着说道:“施清遥——清岚轻施,遥山远水,真是个好名字。几岁了?”
“四岁了。”
不等敏瑜回话,施清遥就张口脆生生应了一句。
太子妃喜得一笑,道:“好个聪明的妞妞。”说着,就让人看赏。
婉侍似是有备而来,闻言赶紧拿了一个捏丝镂金五彩盒子来,施清遥在太子妃怀里道了声“谢谢姑姑”,才接过那盒子。
太子妃亲自替她打开了,里头竟是十二个玉做生肖。
施清遥见了果然喜欢,太子妃逗她一会儿,方让婉侍抱了小丫头下去,转首对敏瑜和侯夫人道:“夫人和姐姐好福气,小格格是如此机灵可爱。”
侯夫人笑道:“娘娘谬赞了。”
太子妃笑不作声,端起茶碗轻抿一口,随手就递给了一旁的婉侍。不想那婉侍顾着将施清遥抱下去,尚未抽开身,竟一时没能接住。
众人只听啪的一声,茶盏顺着太子妃的脚边,已然落地,碎成几片。
唬的一地丫鬟婆子都去拾它,婉侍也吓的不成样子,忙跪着说道:“奴婢该死。”
太子妃仍是含笑,挥手道:“什么该死不该死,不嫌晦气。快起来吧,原是我不小心。”就命众人起身。
婉侍和众丫鬟婆子磕头谢了恩,才起身来。
随行的另一位宫娥瞧着太子妃的衣袍已被茶水污了,便道:“这如何是好,衣服都脏了。”
太子妃低头看了看,直说不妨事,又问敏瑜:“姐姐,此处可有内室,容妹妹擦拭擦拭?”
敏瑜起身道:“里间便可,娘娘请随我来。”又向三福晋、五福晋和侯夫人轻施一礼,“福晋和额娘稍坐,我去去就来。”
三福晋五福晋和侯夫人忙都道:“快去吧。”
敏瑜便领着太子妃入到里间,亲自将落地罩上的帷帐放下来,取了手帕手盆等物,盛了一些热水,用手帕湿了。
她才要擦,不提防太子妃握住她的手,说:“不敢劳动姐姐,我自己来罢。”
敏瑜笑道:“这湿在衣角,如何敢让太子妃弯腰?还是容民妇来吧。”说时,就用帕子将那茶渍一一擦了。
她低着头,乌发轻垂,只余了一截莹白的颈项。
太子妃亦是低着头,看她身姿婀娜,看她从容淡然,一切都如同那个午后一般。
那时她初入选,奉了旨意去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掌事的姑姑说太后午睡未起,领了她去偏殿等候。她进到殿中,只听暖阁里似有喁喁人语。隔了花罩看进去,只望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锦缎华服,歪身坐在临窗大炕上,一个同年纪的少年,亦是衣冠貂裘,不知拿了什么书,正给她说笑话,逗得她前仰后合。
她在罩子外不由心生羡慕,羡慕他们可以如此恣意开怀,只是不知是谁家的少爷小姐,怎地就在太后宫中了?
后来太后起了,回话的嬷嬷来叫她,她偷偷地问殿中是谁。嬷嬷说,那是三公主和二阿哥。
到底不谙世事,她听了,只以为是皇族子息聚在祖母处玩闹。还想,人都说天家无情,不想这无情处竟有如此多情的人儿。
直到后来,她被指为太子妃,直到她大婚之日见到了太子,才明白,那个三公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公主,二阿哥也不是她想的二阿哥。
她在无意中闯进他们的生活里,又在无意中与他们结了缘,纵使这缘……看起来是那般的牵强。
若不是她,或者太子妃早就是眼前这个女子了吧?
神思有刹那的迷茫。
“娘娘,已经擦干净了。”
仿佛从天际飘来一道声响,太子妃俄而转醒,忙笑道:“有劳姐姐。”
敏瑜连称不敢,却听太子妃又道:“姐姐如今怎么不往宫里去了?宫里头太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可都惦念得很。”
敏瑜手上的动作一僵,慢慢转过身去,将帕子在手盆里拧了一拧,方回她:“民妇早已不做女官,如何再回宫里去?”
太子妃掩了口笑:“姐姐这话……也只能打发打发我了,回了太后娘娘,她们未必信的。姐姐是长福之人,太后娘娘和娘娘们都很喜爱姐姐,姐姐若回宫,她们必是开心不已。”
“那就当民妇不从入宫过罢。”
不从入宫,自然也不用再回宫了。
太子妃见她不欲多说,叹了口气,果然不再多言。二人稍事整理,旋即出来。
因该送的东西已经送到,该说的话也说了,太子妃便对侯夫人等人辞行回宫。
三福晋和五福晋见太子妃欲走,自然不敢多留,忙都起身拜别,说些来日再会的话,就同太子妃一道走了。
☆、第十一章 优劣
第十一章 优劣
敏瑜和侯夫人一直送至门外,眼看那几顶轿子走得远了,她才搀扶着侯夫人回了府。
坐了一下午,侯夫人也累得很,便要回房卧着,让敏瑜也自去歇息。
敏瑜左右看看没有不周到的地方,才带着小格格施清遥,领了桂嬷嬷等人回房去了。
路上桂嬷嬷不住感慨,敏瑜想装作不知,也让她念得烦乱了,不觉嗔笑道:“妈妈又在嘀咕什么呢?”
桂嬷嬷道:“哟,格格不装聋作哑了?”
敏瑜笑道:“妈妈这话说得,我何时装聋作哑了?”
“何时?哼!”桂嬷嬷佯装生气道,“方才出了夫人的门,格格可就一直装着呢。老婆子知道说这些你不耐烦,可不耐烦你该听的也得听几句呀。前时总让你打算打算将来继承爵位的事,你嫌老婆子啰嗦,一直不肯理会,今儿可都瞧见了?连宫里的娘娘们都盼着你将来做侯夫人呢。”
“这也只是凭妈妈臆测罢了,我倒不觉得。”
敏瑜摇摇头,只做不信。
桂嬷嬷隐隐急了:“你不觉得?你哄我呢你。论聪明伶俐,百个丫头里还有一个及你聪明伶俐的?你当太子妃如何敢私自微服出宫来,没有太后老人家的懿旨,她一个东宫娘娘,位同副后,不声不响的就能撇了宫中事务出来了?还不是因着太后娘娘和荣妃娘娘她们疼爱你,趁着你的公婆上京来,给他们看看你的造化?偏你不知好歹,一力推脱,难不成那爵位上长了血盆大口,还能吃了你和八爷不成?”
她一字一句,字字句句都敲打着敏瑜的胸膛。
桂嬷嬷说的对,她自见到太子妃赏赐的那刻起,便知晓了她的来意——不过是要给侯爷和侯夫人瞧瞧,纵使她同施世范无官无职,他们爱新觉罗家照旧是偏袒着他们。
只是这偏袒看在别人眼里是万辈子想不到的荣宠,看在敏瑜眼里却不过一番施舍。
嗟来之食,你让她如何肯受?
料想桂嬷嬷不了解她的想法,敏瑜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