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代武后-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话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太子被请到了书房说话,萧安就在内院里跟萧家的女老祖宗说话。
其实是老祖宗问,她答。
萧安不是个废话的性子,基本就是一句话几个字就没了。
不过萧家的女老祖宗当年在京城里也颇有名气,就算萧安是个哑巴,她都能说一两个时辰,何况萧安还不是。
两人一来一往,说得倒还不错,毕竟没说到涉及朝政之类的事情,无非是长辈对晚辈的一些教导。
到傍晚,太子与太子妃回东宫。
随后又去见了皇帝与皇后,说了今日回门之事,又一道去见了太后,在太后那吃了宵夜。
再回到东宫,萧安歇下后与太子随口道:“我觉得东宫根本用不着那么多的人伺候。”
太子就道:“宫里的规矩素来如此,宫人们各有分派,大家各司其职,倒也还行,日子久了你就习惯了。”
萧安翻白眼,“我不是说裁减东宫宫人的意思。”
太子道:“那你想的是?”
萧安的眼睛在烛火下晶晶亮,半个身子压着太子,道:“我看这些宫人们每月发俸禄也不低,做的事儿却不多。就说伺候我穿衣的这几个,其实一个宫人就够的,非要三四个一道,她们不嫌麻烦我还嫌挤呢!”
太子脑子转了转,试探着道:“你是想给她们找些别的事儿做?”
萧安点头,道:“反正大家都没事儿做,不如拿我练练手。也不是没好处的事情,这宫里的禁军,偶尔也未必有她们好使唤。”
新婚第三日,萧安就打算重操旧业,把东宫里的宫女当边关将士一般操练打发时日。
太子有些头疼,道:“等从行宫里回来了,再给父皇说一说如何?这事儿可不能先做后报,不然是传朝廷里去了,又的被人寻麻烦。”
萧安性子在这了,总得给她找些事来做,太子虽然头疼,却又觉得这事也未必不可行,不过是在东宫里折腾,也无伤大雅。
况就如萧安说的,先把人练好了,要真有个万一,也比手里都是一群柔弱宫人还要人保护的强。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女主当太子妃,也不是只因为喜欢太子,还有很多事情想借太子妃的身份来做~~~
谢谢jessica酱得手榴弹*2,意人姑娘的地雷*1,爱你们,(づ ̄ 3 ̄)づ
PS:本来有很多话想说,结果打打消消不知道怎么说才更好表达自己的感谢,总之感谢亲们一直愿意等我继续更文~~我会努力把这个故事收尾好的~~~(づ ̄ 3 ̄)づ爱你们~
再PS:前面几章修改过哟,亲们可以重新看一遍。
第200章 1。28
皇帝看着太子跟萧安,眼神里只传递出了一个信息:你觉得是你们傻还是我傻?
萧安瞄了太子一眼,太子也知道这事情有些荒谬,可自己好歹是个男人,还跟萧安保证过的,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拱手道:“父皇,只是在东宫里而已,并不扰到别处。太子妃自幼就只会这些,就当是逗个乐子了。”
皇帝又看萧安,“你母后当太子妃的时候那么多事儿,还不够她忙活的?”
萧安这才上前笑眯眯道:“太子身边的人都太好使唤了,哪有用得着儿媳的地方。要不父皇干脆给我几百禁军玩玩?”
这还打蛇上棍了,皇帝差点呸萧安一脸,不过话出口就变得了委婉,“全放给下人做,你倒是放心。”
萧安道:“整个皇城里都是陛下的,区区一个东宫我还怕有人算计?”
皇帝无语,看向太子。
太子也不能说因为东宫都是她的人,只得假装一脸纯良地道:“皇城有父皇坐镇,后宫里也有皇祖母与母后在,父皇就让儿子与媳妇多玩几年吧?”
要说一般望子成龙的父亲要听见这一句,妥妥的就得迁怒媳妇叫儿子休妻了,不过皇帝也不知心里如何想,最后倒是妥协了,“罢了罢了,东宫都是你们自个儿的,你们自个儿爱怎么弄就怎么弄,要被礼部寻了麻烦,也别来寻我说好话。”
太子与萧安互看了一眼,立马欢喜道:“谢父皇!”
皇帝一摆手,嫌弃的要撵人。
萧安得了皇帝的话,自然就欢欢喜喜的回了东宫。
剩下太子面对皇帝,皇帝最后也只得叹了口气,“只盼着你日后不要后悔。”
萧安是元帅是将军时其实是对太子最有用的身份,如今变成太子妃,若还做不好太子妃这个身份,对太子而言反而是拖累了。
太子闻言浑不在意,道:“儿子这身体,也不图什么,只求能有个喜欢的陪伴在身边罢了。”
这话一出,皇帝就是有再多的话,也说不出来,只能道:“你是太子!”
太子道:“父皇放心,儿子这一点还是看得明白的。”
太子当然看得明白,所以那一句拿身体的示弱不过是为了让皇帝放心罢了。
东宫里的宫女,身为太子妃的萧安要怎的使唤,其实也未必真需要与皇帝报备,无非也是为了让皇帝安心。
相比起东宫宫女们若是训练有素日后给他们夫妻带来的好处,跟自己父皇这点示弱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太子看着正与宫女们训话的萧安,突然就明白了太孙和太子的区别。
他是太孙时,与还是太子的皇帝是无论如何都站在一个朝向的,而他是太子时,他就已经与自己的父亲站在了对立的方向。
“我啊,其实跟你们也一样。你们进宫是来当宫女的,偶尔有运气好的,当了主子,运气差的填了井。我进来是当太子妃的,运气好日后过得顺顺当当,运气不好我这一病怏怏的身体说不定哪天就见阎王爷了。”萧安大咧咧的站在那,说出这种话时的语气随性。
萧安说得随意,下面的宫女们却没随意的听,脑子聪明点的在琢磨萧安这话是什么意思,笨一点的就在想太子妃说这些话有什么劲儿了。
不过萧安也倒不在意下面的人怎么想的,继续道:“我以前当将军当元帅的时候也一样,一开始是冲着当兵去的,运气好当了将军,后来又当了元帅,其实要运气不好,就跟大多当兵的一样马革裹尸就没了。况还像我这样招蛮子恨的人,只怕死了尸体也得被蛮子挫骨扬灰。”
“当然,有人从宫女当上主子,我从普通姑娘当上将军,甚至现在身有残疾当上太子妃了,在你们心里肯定都觉得是运气好吧?”萧安笑着道。
这话就没人敢说是了,就算她们心里都这么想。
萧安在她们面前走了两步,道:“其实啊,运气什么的,那也得要人努力啊。你坐在那什么都不做,天上也不会掉馅饼。我就敢说我当上将军,是我不要命拼来的,跟运气有个屁的关系,我要运气还会丢了一只手?运气好的,打到头发都白了,四肢还健全着呢!这才叫运气好!”
这也是实话,低着头听训的宫女们也想得明白,要让她们像萧安这样拿起刀子在边关从军却是不行的。
萧安对此倒也没什么好自得,也没传授经验的意思,只不过是想引出一句话,“所以说人啊,只要肯努力,其实过好日子也不难。”
“想想我当初的身份,爹不爱,外祖父有通敌之嫌,到如今还能混个太子妃当,这里面吃了多少苦其实也不用多说,人活着谁不吃苦?我在边关吃苦,你们在宫里伺候人也辛苦。”萧安叹道。
宫女们哪敢说辛苦,连忙齐声道:“奴婢得伺候太子妃娘娘乃三生有幸,不敢言苦!”
萧安摆手,“虚话就不用说了,辛苦不辛苦,难过不难过,大家都是有眼睛看着的。”
这话一出,大多宫女们顿时就泪如泉涌,伺候人动辄就是丢命,战战兢兢的活着每一天,哪有不辛苦的,就是脸上笑着再甜,心里那也是苦得没处说,今日得太子妃一句辛苦不辛苦她都看在眼里的话,又哪里没有感动。
不过萧安可不是为了感动她们来的,继续道:“你们自十三进宫,有再早一点的七八岁就进宫,虽大多是被采选进宫,也少不得走投无路寻了别的门路卖身进宫来的。到二十五出宫,再不济想来也是能嫁个家资相当的郎君,有再好一些的,嫁个七品官也未必不可能。你们能得在东宫相遇我,想来也算是缘分,我这人从小读书少,说聪明也不觉得有多少聪明,却也想善待每一个真心待我之人。”
至于是如何善待,当然是教导她们习武了。
唯恐她们不愿意,萧安苦口婆心道:“这世道,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像我娘,要靠我爹?那就不是和离再嫁得意郎君,而是被休妻撵出京城了。还是得自己厉害,如今都是将军了!”
太子远远的听着,嘴角抽搐得厉害,这还是不管何时何地都在埋汰自己亲爹,也不知有多大的仇。
萧安完全不觉得自己说了自个儿爹的坏话这传出去有多影响她太子妃的名声,而是继续道:“就是遇见个不和离的,万一他是个爱打人的怎生是好?说和离?这世道对女人不好,打也白打了,和离那也得自己娘家靠得住,可有几个娘家容得下和离妇?要被休了,就更倒霉了,逼死人又不偿命。人一辈子,能活着干什么要死?要死也是别人去死才对!到哪一日你们出宫嫁人,我与你们再多,终究不如与你们一门护身的武艺才好。”
“有了武艺,莫说是日后丈夫不开眼想打是打不成的。就是有个万一,出门在外遇到山匪流氓甚的那也能作自保,至少逃命可行。再不济,这过日子真到没有退路那一日,凭着一身武艺,好歹也能从个军,三关六关里都有女将军,也有女兵,也算是一条出路!”萧安十分激烈道。
可谁成婚就奔着跟丈夫对殴,出门就遇见贼匪的,还跑去当女兵,那才叫没事儿找事儿呢。
就是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去了,也只能指着太子,说不出话来。
太子倒是挺明白萧安的,“这又不多发银子,宫女们谁愿意习武把手脚练粗,人练壮,也只有寻着好听话哄着人来习武了。”
皇帝也没二话说了,东宫里宫女每月的银子,跟皇宫里的基本都是一样的,除了女官之外,要说东宫的宫女份额多一些,那也得要国库同意,可守着国库的却是个守财奴,半分都不肯多给的。
萧安要使唤人家习武,又不想人家埋汰她,倒也只能用骗的,好骗得人家心甘情愿。
不过,皇帝不得不道:“宫女之事不多说,就是她不喜自己父亲之事,这话委实不该出自太子妃之口。”
这天下,到底也以孝道为重。
太子道:“太子妃说的本也是实情,自太子妃出生,先南阳侯就从未有过半点关切,后对其母也有宠妾灭妻之举。况太子妃也并未口出怨言,不过是想说魏将军之自立,忠君报国,当是天下女子楷模。”
皇帝嗤道:“娶了媳妇就向着她说话了,你哪还知道分寸。”
太子拱手道:“当初让太子妃退出朝廷,本就委屈了她,如今她只是在东宫里过自己的,也不算荒唐到哪,儿臣实在不忍太子妃失望,还请父皇不要怪罪。”
皇帝自然不会怪罪萧安,本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就是有人风闻此事进宫与皇帝说话,也被皇帝一句话堵了回去,“爱卿是觉得太子妃当个手握几十万将士的元帅好,还是当个在东宫里玩玩的太子妃好?”
有了对比就有了选择,当然没人愿意萧安当元帅,至于东宫,东宫就随她去了,这一不要国库多拨银子,二不要宫外再选宫女的。
其实也是无伤大雅,反正这事儿可以说是练女兵,也可以说是让宫女们强身健体,本闹出去的也说是强身健体来。
然而萧安却不觉得只练东宫的宫女就满足了,没几日就又与太子道:“还是得选几个大家出身的姑娘才行。”
太子:……
萧安见太子不说话,就道:“你读书还有几个陪读呢!”
太子扶额,“你是打算给我充盈东宫?不然招女子进宫,这话传到外面去,还不知别人会如何想!”
太子妃召年轻姑娘进东宫,除了给太子选孺人一事外,旁人也想不到别的去。
萧安冷笑道:“你想得美呢!”
作者有话要说: 萧安:呸!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才成亲没三月,就想纳妾了!
太子:迎风流泪)我那个冤枉……
第201章 1。28
萧安向来不在乎自己名声,然而却不得不顾忌旁人的名声。
如她所想的那般,还想着把京城高门里的姑娘召进宫里来,先不说人家愿不愿意,就是有愿意的,也还得防着人家是不是别有心思。
宫里可不只有太子,还有皇帝与即将大婚的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年纪也不低……
太子瞥着萧安,一副你自己看着办的神色,他是极不喜欢东宫里还有别的人,如当初皇帝在东宫之时,他父皇那几个妾室。
太子也不太明白,“你手痒就跟宫女们玩一玩,何必非把京城里的小娘子要进来?宫女练好了能跟侍卫一道使,她们那些娇滴滴的小娘子除了麻烦我瞧着也没别的好处。”
就说是为东宫招揽势力,宫里宫外都不是瞎子,反倒是要里面有谁闹出点不好出来,东宫想跑也跑不了。
萧安想了想道:“在东宫外,怕扰了其他几位皇子,在东宫里,要避过你倒是容易。让她们每日晨起晚些时候进宫,你散班之前回府就是,午间东宫里供饭。”
太子道:“你自幼在边关长大,她们哪能跟你比?况你此举一出,旁人还以为我们东宫想要如何,要有二心的,怕就要间隙我与父皇的父子情分了。”
萧安没好气道:“那些姑娘家的都能结个诗社甚的,就是日后嫁人了,离得远也还都能鸿雁传书,我这结个武社就不成了?”
太子道:“你可见哪个太子妃结果诗社?”
萧安翻白眼,“皇后娘娘举办群花宴算不算?比的不也是诗文?”
太子无言以对。
萧安压着声音道:“陛下还年轻呢,你下面弟弟妹妹总会多起来,就现在的几个也会慢慢上朝理事,有二心的迟早有二心,不在这使坏就在那使坏,差武社这一桩?呵!”
皇帝仁慈,太子的位置必然比当今为太子时要不稳。
嫡亲的弟弟,下面渐渐长大会生出野心的庶弟,哪一个敢小看就等着摔跟斗,萧安压根儿就没把太子现下担心的放在眼里,一切都还早。
太子也知道,道:“只是愿意跟你的小娘子,怕也没什么用。”
萧安道:“我本也没用她们娘家的意思,愿意靠上来的就靠,不愿意的就算了,我看中的是她们自己,可不是她们身后的娘家。”
太子道:“她们夫家?”
萧安看太子,“娘家夫家,她们就不能自己厉害?”
太子笑,“这天下,也唯有一个你。你也别妄自菲薄,觉得谁都比得上你。”
萧安不能跟太子解释,只是道:“就当玩一玩了,反正我就这样的人嘛。”
在对着皇后说到此事的时候也是这般的,“我瞧着人家喜欢吟诗作对就要结个诗社甚的,我喜好武就来结个武社就当凑个乐子,也让母后看个热闹打发下时日,母后觉得如何?”
跟皇后说话与跟皇帝说话,在萧安这必然是不同的,跟皇后说话那得软得又软,还得甜滋滋的。
皇后笑着斥道:“人家结诗社,那也是在未婚之时,你都当了太子妃了,倒还来作这些怪!”
萧安坐在下首,跟皇后叫苦,“我那不是没机会?天天杀人砍脑袋的,现在不用了,就给自己找个事儿来做打发时间嘛。”
皇后还是有些不愿意,道:“你东宫还不够你折腾,还得去折腾人家姑娘。东宫里的宫女就算了,这京城里的哪家姑娘没爹娘兄弟的,哪容得你欺负?”
萧安冤得很,“母后冤枉死我了,我哪时候欺负过姑娘们啦?就是结个武社,最多玩一下射箭甚的,等秋狩时候跟着父皇一道去凑个热闹而已。”
皇后一听,就道:“那你结个武社还要让人家姑娘天天进宫来?人家诗社都没你这般频繁。”
萧安道:“这哪一样,诗社在家读书都成,武社习武那得天天练,还得一块儿练才能契合,等到秋狩之时,保管瞎了那些男人的眼!”
皇后看着兴致勃勃的萧安,道:“你别是觉得宫女们折腾起来没意思,就想折腾外面的人了?”
萧安一副被猜中的神情,“宫女还是要练的,可就是太听话了点,不如那些小娘子活波。”
皇后没话说萧安了,下人对主子,跟官宦女对太子妃,虽都有地位之差,但其中却是有极大的不同,又哪能相提并论。
“算了算了,随你的。知道你这跳脱的性子,这宫里是关不住的。”皇后也不想管了,“不过,人家愿不愿意来是人家的事情,你可莫要恃强凌弱,仗着身份胡来。”
也是猜萧安也叫不进多少人来,所以皇后也没放在心上,只要太子妃不强行要求大臣献女,闹大出去,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
因此,东宫太子妃要结武社的消息就这么传出了皇城。
从宫里来的消息是,不论有无学武基础的,只要一心想学,七品以上京官家中不论嫡庶,都可以来,也不限人数。
这事情说不大也闹得所有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要说骂的也有,但人家是凭着一个自愿,并未强求。
也有愿意的,目的各异,反正东宫也不是什么坏处,太子妃萧安名声也不是坏在为人上,而是杀生太过。
因此第一次报名的人里,低阶的官员女儿最多,也不管什么身体弱身体强的全推了出来。她们许一辈子进不了宫,自然也不嫌弃萧安杀生太过,反而对萧安有着一种憧憬。
就算知道她们目的不纯,萧安也不嫌弃,全部照单全收了之后,就把早拿准备好的训练事项拿了出来。
这群姑娘们要学的跟边关将士每日训练的并不一样,但也并不轻松,一日下来根本能让人脸话都不想多说了,更别说其他的。
也不过三四日,见进东宫也不像自己以为的那般好混,就有人病倒了,萧安大手一挥,病了就是身体不合适,那就别来了。
东宫也不是随便想来就来的,给了机会不珍惜,还不如把位置留给后来人。
太子每日走得早,回得晚,萧安当兵早有经验,且皇宫里也比那些小姑娘熟,那玩心眼基本没人玩得过她。且萧安的规矩重,一旦发现心不纯的直接赏了东西送出宫去不准再来。
倒是后来那些勋贵、大臣们的夫人们,见这热闹越凑越热闹了,也有心动把自己女儿也跟着送了进来。
萧安也一样照收不误,一点一点的继续训练起来。
也是萧安从来摆不出来什么大架子,在训练的时候虽是辛苦,然而歇息之时却是什么都聊得了。
妆粉什么的都不说了,没用过买得比谁都多,衣服见的美人多了也自有一套说法,就是遇见家中事了,萧安自己娘家比谁家都热闹来着。
有跟萧安境地相同的姑娘,就特别羡慕萧安能够摆脱那个境地,萧安这人除了打仗别的本事也就一点,就是坏主意多。
这种宠妾灭妻做得暗悄悄,又因为官位低没人注意的,其实要收拾容易得很,几个招数一耍下去,收服人心就极为容易。
还有在一起的姑娘被欺负了,身为一个团体自然要同气连枝起来,就算只是姑娘,然而各家的姑娘聚在一起就已经是一种势了。
如此几回,虽各自在家都会受到不少责怪,然而有萧安与她们做靠山,许多时被责难最后也都顺顺利利的重新恢复自由,团结之心就更甚。
这种势,就好似一条退路,哪一日她们若被夫家欺辱,被娘家放弃,然而她们还有姐妹可依托,还有路可走,而这种势实实在在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再有底气不过。
如此,太子都知晓了不少京官甚至外放官的家事,不由得对太子妃萧安刮目相看,“素来家丑不能外扬,旁人是非不多说,结果全倒你这来了。”
知晓萧安厉害,但没想到萧安干这些事也厉害。
萧安倒不觉得有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己给我说的那是有求于我,给我说别人家事的是见不得人好,消息就这么透出来了。再说,她们同气连枝的交情从哪来的?也就从这些信息交换里来的。”
关键的一点在于,给她说了有用,自然就愿意跟她说更多,这整个京城潜在暗地里的,也别以为自己做得隐秘,旁的人就看不出来。
萧安与太子道:“殿下,莫要小看女人。你瞧,她们不过是被关在内宅里的小姑娘,就能知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不管是她们自家里的,还是别人家里的。你说,要哪一日,她们跟男人一样,不说走进朝堂,要与男人一样做其他的,你猜猜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
太子发现他想出来哪一日女人也能与男人一般后是什么样的景象,但是的确有些好奇,道:“你说会怎样?”
萧安笑道:“有机会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隆宝十七年,皇帝病故,一月后太子登基。
三月除服后,从太子升为皇帝的新帝发出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双圣临朝,皇后可论武事。
朝中哗然,反对者不胜枚举,天子执意,有御史撞于石柱。
尔后,天子赐棺,直言想死者朝廷可赐葬,薄皮棺木的银子皇帝内库还是出得起。
又有传言三关六关异动,惧于皇后身后势,朝中反对之声渐少。
后一年,皇后处事公允,除武事外不干政务,不多言一句,朝廷面上平静,朝政趋于安稳。
新帝遂才开恩科,取士子。
新帝登基三年,有商妇林氏献巨财于国库,建言天子于六部外设总商部,掌管天下商事,将天下商道收归国有,以好调动天下之能应对天灾人祸,建水军,与外夷海上通商,百年后可扩国土掌大天下。
朝廷再次哗然,纷纷言之恐与民争利,又呵斥林氏所言荒谬,扬言要诛妖妇,还天下太平。
更有甚至,有谣言说此林氏乃皇后生父当年宠妾,为报仇于皇后,毁江山而来。
新帝却是在着户部算出的林氏所供银子后,再放一旨意,若建立总商会,天下百姓田税可减其一,若日后商道入库银更多,田赋可再减。
朝廷觉得不可行,此旨意却在极短时日内传遍大庆,因建立总商部,经营天下商道,不只物价将比以后便宜,便是具体管理商铺之人也会从百姓中选取能者胜之,又有田赋可减免一成,竟得天下拥护。
纵然有反对的人,且也不少,历经两年先弹压后和谈,和谈途中林氏威名更盛,终得任商部尚书之职,总商会成立。
与林氏商部尚书圣旨下那一日,萧安与新帝一道见了林氏,三人往日说得也不少,到如今走出第一步除了相视而笑俱无言。
等着林氏离开之后,萧安才与新帝的手交握,一起站在最高处,“陛下,这大庆的盛世,千古流芳的圣君之名,就等着你了!”
新帝一笑,回握萧安的手,轻声道:“谢谢。”
谢谢在许久前你愿意走到我身边,到如今还愿意与我同看这天下。
本文·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 结局想了很久,最后觉得这样好像才是最好。
争皇位的过程就不用多写啦,天时地利人和,不赢都没天理了,手段其实跟别的夺位没多差。
她从军中而起,给朝廷赢来最起码的数十年和平,最后当上皇后,掌一国军事,也控制得住自己的谷欠望不对政务插手而掌控更多权势,也应该当得起一个武后的武字。
其实安安一直想让女人们走出来,当上皇后后也会竭力的给女子铺路,让她们互帮互助,摆脱父权与夫权,推动更多的成功得女人走在世人的面前,但会不会最终成功,得看那些人争不争气了。
也算是自己的一个乌托邦吧,希望天下的每一个姑娘,都能够靠自己过上安稳的日子,虽然苦虽然累,但都值得。
最后,谢谢大家能够陪我走到最后,爱你们,鞠躬~~~~
PS:番外可以随意点餐哟,喜欢谁写谁。
第202章 番外·小公主
皇帝子嗣相较先帝要强得多,但在女儿运上不太行,在皇后生出第一个公主后,后面就再没信儿了。
作为宫里唯一的公主,又是嫡出,养起来就难免骄纵。
就是宫里的几个当哥哥的,也都喜欢得紧,让跟着生了儿子的吴美人都有些不平。她可是生了儿子的人,皇帝对她也算喜欢,然而对自己儿子却还是不如对那个公主好。
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好的,也是运气好落在了皇后的肚子里,要是皇后前头没两个皇子,她看皇后还高兴不高兴得起来,宫里还会不会宠一个丫头片子。
当然,不管吴美人怎么想,作为唯一的公主,还是依旧受宠,是她那个儿子无法比拟的。
皇帝儿子多了,自然就不稀罕,何况上面年长的皇子们谁愿意下面的弟弟来跟自己分宠。
公主与皇子,在出生的时候就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了。
“她又不跟他们抢什么,我有什么不放心他们敢对我的公主如何。”皇后是这样跟身边的人说的。
几个皇子喜欢公主,愿意宠着公主,当然是好事。
就是萧安,没事儿也愿意到皇后这里转一圈,然后抱一抱。
其实萧安没带孩子的经验,虽然皇后有让萧安带一带小公主,好激发一下她的母性也不在意这一点的意思,但实际上萧安只是喜欢玩而已。
小小的奶娃子,哇哇哇,身上还带着奶香味儿,萧安每见一回就得感慨一回,“什么都不用想,真好。”
说完还非得在皇后那放一放赖,得皇后几句宠话才作罢,让皇后觉得萧安不管多大,其实都还是孩儿样。
也有太子休沐之时,萧安也时常在皇后那抱过小公主一道玩。
初时,宫里难得的一个公主,又是同母,太子自然是喜欢逗弄。
可惜这种喜欢不到一个时辰就败给了洒了一身尿的小公主,还有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不知道是饿了还是该换尿布……
太子被闹了几回就对自己这个妹子敬而远之了,跟萧安道:“你要喜欢,远远看着就成,可别带在身边了,偶尔去母后那见一见就好。”
震天响的哭声,哭得太子头都大了,他可是好不容易得休沐一日,想的是好好歇一歇,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