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代武后-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靠近着萧安,耳朵凑近了萧安的嘴,等了好一阵子,才勉强听清楚萧安嘴里嘀咕的那两个字。
“好疼……”
太子突然觉得有些冷,起身往殿外,让苟顺去自己寝殿带两件薄披风来,才回头盖在了萧安身上。
萧安嘴里依然是那两个字的音调,并未被太子的动作惊醒。
太子却是再也写不下去,只跪坐在那,看着萧安一动不动的身形。
“好痛……”
等听清楚了萧安的话,每一次这两个字出口,就像是在太子的心里割了一刀。
边关的苦,太子是见识过的,在边关里的萧安的骁勇与强大,太子也见识过,唯有像如今这样在睡梦里才会显露出的脆弱,让太子觉得他许从来都没有真正明白过萧安。
明白萧安外表的英勇与深藏内心里的那一丝脆弱。
想想,萧安有多少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受伤之后,却是笑着与人说没事,其实心里是很疼的?
太子小心伸手去解开萧安的衣襟扣,扯开了萧安的里衣,自然而然的看见了萧安锁骨上露出的伤口。
他知道,这一刀之时,萧安定然是没有对着人叫过疼,只让郎中与她上药,喝着黑漆漆的汤水,连点心都不愿意吃一口,怕坏了药性。
可其实她那时候很疼吧,只是再疼也不能说,只有在梦里才能透出一二来。
太子觉得自己的眼眶又有些酸,泪意又汹涌而出。
剩下的,也都不用再看了,太子忍住眼角的酸涩,替萧安扣好了衣襟上的盘扣,然后重新回头,继续在灯光下写了下去。
夜半三更。
萧安打了个哈欠,这才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然后发现自己浑身骨头都像是散架了一般好似不太听使唤。
身旁传来陌生的呼噜声,萧安顿时警醒,往旁边一看,竟是一只斑斓大虫趴在自己身边睡得正起,身体还朝着她传递着热气。
她就说怎的越来越热了,感情是这货在这堆着一摊活肉呢。
萧安眨了眨眼,看了看周围,自然看见了在灯火下的太子还在伏案书写。
太子盘着腿,腰肢挺直,微微低着头,一笔一划极尽认真。
屋子里一片静默,除了大虫的呼噜声。
萧安才想起皇帝让自己写的东西,打了个哈欠,正准备起身去问太子。
太子已经转过身来,看着萧安,上下打量道:“醒了?”
萧安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还没写完?”
要不自己那一份,就不用太子写了,自己写也一样,好歹能在天微亮前写完。
太子道:“醒了就吃点点心了,让苟顺与你倒杯热茶来。你那一份,很快就好了。”
原来是要写完了,萧安赶紧上前来看,“殿下怎知道我想说些什么?”
太子暗想,凭你能说的都说与我听了,再其他的也不知道,还不如自己在里面添加一点笔墨为好。
萧安看着桌上太子写的东西,越看点头越勤,最后指着一个字道:“殿下,这字怎的读的?作何解?”
太子看了一眼萧安指着的字,顿时怒了,“从明日起,你每日散朝,就到东宫里来与孤学字!什么时候天下的字学完了,什么时候就作罢!”
堂堂元帅,竟不识字,说出去都得笑掉人大牙了,说不得朝廷里以后谁拿孤僻一点的词来骂她,她还以为说的是她好话!
孤的臂膀,孤的心爱之人竟然是个不识字的,这个打击对太子实在是有些太大!
也是萧安以往与太子写信之时,遣词用字都十分寻常,并没有文人那般的雅致,还得写个三四五六出来,因此太子到现在才真正知道萧安不识字到哪一步,以往还以为只是不会作诗写赋凑折子而已。
萧安却不觉得自己不学无术,还与太子辩驳道:“臣也认得好几千字!都是寻常用得到的!旁的几百年不用一回,臣学了也没用啊!”
这还她不识字她有理了,太子瞪了萧安一眼,萧安看着眼袋有些青的太子,顿时就哑巴了。
太子让跟着守夜的苟顺予萧安叫了热茶与热点心上来,然后才继续替萧安写折子,心里简直一阵火。
萧安一边喝着茶,一边装模作样的拿剪子挑了挑灯火,随后又捏点心了吃。
“殿下要不要先吃点垫一垫肚子?”萧安吃完了一块点心,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道。
太子转过头,脸色十分不好,“吃你的东西,闭嘴!”
萧安只得闭嘴,继续吃点心喝茶,然后剪一剪灯芯,顺便看一眼旁边的大虫,想小猫竟然也长这么大了。
天渐亮,太子好不容易把折子写完,起身伸了个懒腰,回头看萧安,正杵着下巴在那发神,也不知想的是什么。
等着折子上的墨迹干了,太子才把两份折子叠好,让苟顺进来,道:“让人去侯府将萧安的朝服带进宫来。”
苟顺想了想,道:“萧元帅到底是女子,这从东宫里出去,殿下……”
好歹也为名声计,让萧安出宫再进宫为好啊。
太子看了眼萧安,萧安也醒过神来,左顾右盼了一番,道:“天亮了?”
“你是让人把朝服带进宫里来,还是出宫回府去换朝服?”太子就问道。
萧安站起身,扭了扭身体,道:“殿下,有什么区别?”
当然没区别,最近朝政繁忙,因为太忙没有出宫就在宫里歇息的臣子多去了,这萧安夜宿在东宫,估计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压根儿不用再出宫麻烦一趟。
太子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就与苟顺道:“就这样,让人快去快回。”
苟顺应声而去,茹姑已经带着人替太子与萧安准备了早食。
太子身体弱,又身份娇贵,早食也就是一碗肉糜粥,一二样热食,还有一盅补身子的参汤。
萧安就粗糙得多,茹姑也知晓她的口味,上的虽也有肉粥,然而也搭上了几个大馒头,一碟咸菜,和一盅参汤。
萧安看了看太子前面摆着的几样东西,再看了看自己面前多出来的馒头与咸菜,就道:“陛下可要吃一个?”
太子看了眼萧安面前的馒头,宫里的馒头与边关的自然不一样,不说是面要更细一些,就是揉面的水里也加了蜂糖水跟奶在其中混合,味道只会更好更软绵的。
萧安立即用筷子夹了一个在太子的碗里,“混粥里,更好吃一些。”
虽说皇宫里吃东西都有着规矩,不过这也只是在一些重要场合,就像东宫里此时,就不会有人不知趣的上来说太子与萧安,此举不合礼仪。
两人慢慢的享用了早食,萧安的朝服就已经送进了东宫里来。
茹姑在偏殿里给萧安换衣服,先替萧安脱常服之时看见萧安身上的那些刀伤与上臂上那一截,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忍再看,只避着眼睛,替萧安穿好朝服。
萧安在等人高的铜镜面前转了转,才道:“我身上的伤口很难看?”
茹姑不敢点头,只是忍者泪道:“侯爷总是要爱惜自己才是。”
萧安却是一笑,“我要爱惜身体了,边关还怎么守得住?”
茹姑不说话了,只是听得见细微的哽咽声。
萧安叹气道:“别哭啦,你年纪也不小了,我过几日与殿下说说,放你出去成婚才是正理。”
茹姑道:“劳侯爷费心了,奴婢心里有数的。”
萧安就道:“你心里有人了?”
茹姑没说话,萧安就继续道:“要那人与你心思一样,你不给我说,也给殿下说,让殿下送你一份体面,嫁人之后在夫家也好立足。”
茹姑小声的应了,萧安穿好了衣服,让茹姑把换下来的让人送回侯府去,这才出去见了太子。
太子把替萧安写好的折子递给萧安,“等会儿你就把折子递给陛下,当着百官把昨日的事情说明白,免得他们借这事儿说你。”
萧安把折子收了,笑嘻嘻道:“还是殿下疼我。”
太子听得心里如有蜜,嘴里却道:“下回你可莫想我再替你写!”
尔后,太子还要去给太后皇后请安,再去见皇帝,与皇帝一道上朝。
萧安就在东宫外与太子分手,朝着议政厅的方向去。
路上遇着同样夜宿皇宫的大臣,迎着大臣们打量的目光,萧安走得昂首挺胸,一脸无事的跟人打招呼,手里还拿着折子一掂一掂的。
大臣的目光果然被那封折子吸引,就问道:“萧元帅手里的折子?”
萧安以折子遮面,打了个哈欠,才一脸困苦道:“昨日太子招我进宫问及三关之事,恰陛下去看望太子,就让我连夜写了折子上来。真是困死人了,也不体谅我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人。”
那臣子就继续道:“三关之事?军中事,还是通商之事?”
萧安看了那臣子一眼,把折子一收,那臣子就立马道:“哈哈,是我逾越了,萧元帅莫要放在心上。”
萧安也跟着哈哈笑,“唉,也不什么大事,这些日子,除了通商还有别的什么呢?”
熬夜没出宫的,正是负责通商事宜的人,萧安一说是与通商有关,就心痒难耐,想要知晓得更多。
只可惜后面也有来得早的臣子跟了上来,竟是不好再问了。
等着皇帝临朝,满朝文武都知道萧安昨日夜宿东宫了,也有不少人知晓了萧安在东宫里也没闲着,为的可是正事。
萧安就踩着这个点,第一个上了折子,说是不负陛下所托,把该写的都写了。
皇帝哪还不明白萧安这套路的,也不想萧安在此时因这些事被攻讦,便让身边的太监拿了上去,也并未让人念出来,让臣子们心里都有些没底。
许多人暗自都猜出了当与三关有关。
三关通商具体该如何,乃是大事。
其实争论点在哪,朝廷里的人也都知道,并未有什么能隐瞒的地方。
要说朝廷里的臣子,更喜欢的还是让商贾在边关直接与关外交易,朝廷行监控之举就好。
其中缘由,自然有如此商贾们为了讨好官员顺利与关外交易就会不断的打点朝廷上下,也有许多官员其实族中、亲戚里也有行商之人想要借此牟利。
至于国库,反正大庆朝以农为本,税收多来自田土,在许多臣子眼里想来也不差商贾这点税银。
朝廷里就为了此事,又争论了一日。
散朝之时,萧安就往外走,准备回府蒙头睡觉,在东宫里一夜虽有歇息,却是坐着睡的,跟躺着睡完全就是两回事,这觉还是要补的。
因那一封折子的事情,萧安才出了议政厅,就被人拦住了。
萧安看了来人是谁,正笑着准备打招呼,就见得太子身边的小太监上前来,先给两人打了招呼,才与萧安道:“萧元帅,太子令奴婢在此等候,请元帅去东宫商议三关之事。”
萧安顿时想起太子说的要她读书识字之事了,一张脸就垮了下来。
拦着萧安的臣子见萧安脸色,也以为自己明白了,就不再打扰,道:“萧元帅还是先请去见太子了,有事我等有空再说也一样。”
萧安听得想翻白眼,明明是他把自己拦下来的,结果话里话外好像是自己找他一般,这人是有毛病是吧。
不过萧安也来不及问那人是否有毛病,那臣子就一甩袖子就走了,只得憋着气跟小太监往东宫里走。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太子:连折子都替你写了,看看孤对你有多好!
萧安:(对手指中……)我一直都说了太子对我好啊~~
太子:愤怒脸)可是孤的重臣,孤心爱的你,竟然大字不识几个!传出去都丢脸死了!你还好意思么?你好意思么?
萧安:读书又不能多杀几个敌人……
太子:哎呀,我胸口好疼……
萧安:正直脸)殿下说得对,读书当然是越多越好!
这一章甜吧,甜吧?请叫我甜甜凉!甜甜凉就是我!(づ ̄ 3 ̄)づ
PS:专栏收藏满200啦~~争取明天能双更,么么哒。
第182章 1。28
温行闵这辈子,许就遇到这么一位学生,让他把几十年来的教养,一口气都给掀了。
说识字吧,就比目不识丁的要好一点,典故知道一二,诗词死记硬背有几句,都不成首的。
可偏偏让学的时候,一本书大半字都识得,就是不知其意,这还不发奋图强,反而是读着读着就给睡过去了。
让写字吧,写出来的也勉强还认得,就是大小不一,如同狗刨,行文粗鄙得跟屠夫一般。
可偏偏让写的时候,一篇文写下来,参差不齐跟被鸡抓的一样,写一百遍也都不见长进,还颇为自得,以为上进许多。
“殿下,萧元帅臣是教不了了!”温行闵也是一大把年纪了,免得自己还没等到太子登基就被气死了,怕这些年在太子身边筹谋全都成空,便不得不跟太子请辞。
想萧安这种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子,何必让她把时间花费在这上面呢,她苦自己也苦啊。
温行闵数落起萧安的无法教导之处,连自己都惨得泪流满面,死活不肯再教导萧安了。
要太子再让他教导萧安,他宁愿去死一死。
一直在太子面前都是通情达理形象的温行闵,终于第一次也不要脸面了。
太子无法,总不能逼着自己的老师去教导萧安,还得先替萧安给温行闵赔罪了,回头才找萧安算账。
萧安也冤得很,“陛下也没说我书读得少,字识得不多,何必再学?”
太子气得指着萧安,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最后只蹦出一个字来,“滚!”
萧安是真怕读书了,虽然夜里读书比喝安神药还管用,但能不读书写字,滚得比什么时候都利落。
这举动,又把太子气得差点有个好歹。
就皇帝知晓太子被萧安气着了,也觉得好笑,就劝太子道:“萧安虽是读书不多,可也比那些读书成精的懂道理,写的折子也明白干脆,朕觉得还能入眼,何必逼她。”
太子青着一张脸,不得不回皇帝的话道:“不是儿臣逼她,实在是她好歹也要把字认全吧?可随手一本稍稍复杂的书,泰半的字都不识得,这说出去都不怕人笑话!”
皇帝暗想,这又不是你媳妇,你管她识字不识字呢,可也到底是为了萧安着想,又觉得自己这个儿子也算是有心了,就道:“唉,识字就识字,你怎的让温行闵去教她了?温行闵教出来的学生,最没出息那个如今都是举人了,这要求自然是高了些,哪适合去教导萧安。这回别说萧安了,连他也一样得罪了吧?”
不讲理耍浑死活不愿意再教萧安的温行闵,皇帝之前也没见过,多稀奇啊。要没被逼到极点,温行闵也做不出来这等事来。
回头萧安跟景王妃诉苦,景王妃都听得颇为无语。
要萧安能静下心来读书,哪会那么容易就丢了一只胳膊,人家九关的方骓自幼就读书读得好,一大把年纪了,也还好好的四肢健全。
“只要大体认得,其余的也没那么要紧。”知晓萧安本性的景王妃也早就破罐子破摔了。
萧安点头,“我就这么说,偏生殿下总是多管闲事。”
人家太子也是为了她好,结果在她这就是多管闲事,亏得也是在自己面前说,要被太子听见,还不得气吐血了。
景王妃一边想,一边呵斥萧安道:“这话你要有种去跟殿下面前说一说试试?”
萧安又不傻,当然不会去惹太子。
随后又被太子下朝拦着去东宫学读书,也只得捏着鼻子去了。
好在这回没有温行闵在一边呱噪了,就太子丢了两本他的字帖,让萧安在一边临摹。
萧安吐了口气,好歹是写字,不是读书了,读书可真要了人老命。
至于临摹得像不像,一个字里总有那么两笔像的,好歹也算进步了,都够萧安欢喜一回的。
景王妃早让人搜干净了侯府里的酒,下了严令谁敢给萧安买酒进府就全家发卖边关,得知萧安夜里不喝酒,只要读上几本书,就能睡个好觉,就觉得让萧安读书不是件坏事了。
如此,萧安每日在东宫里被太子按着写字不说,回府还得跟景王妃请来的先生一道读书,差点都不想活了。
然而景王妃请来的先生可不是一般人,在大庆颇有名气,也不知耍了什么手段才让人家愿意来永定侯府给萧安讲课。
萧安虽是不喜欢读书人,可也是没胆子得罪这种徒弟满朝堂还心眼特小又严苛的大儒,更加只能捏着鼻子认。
如此整个朝廷也免不得知道了,然后满京城的也都知道了,大庆朝的元帅,是个不识字的独臂没人要的老女人。
萧安得知这传闻,气得半死,跟着太子埋怨道:“这下可好,全天下都知道了!”
京城里知道了,过往的商贾往来,自然会带到更远的地方去,萧安这目不识丁的帽子,只怕就得被盖上一辈子了。
这对萧安来说,可就冤死了,她可识得好几千字,跟目不识丁差远了去。
太子也没想到会这样,但也无力改变,就道:“你好好学,学好了,让朝廷里的开开眼,这等不实的消息自然就散了。”
说来说去,不也还是萧安读书不成器,要读书成器,哪会有这样的话传出来。
太子还觉得自己一片好心成了驴肝肺,萧安简直就是不识好歹,“有空埋怨,不如再临摹几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与你阿姐难道不是为了你好?”
萧安见太子有点激愤的模样,还怕太子怄气伤身体,只得点头,“殿下说得是。”
太子瞪她,“那就好好写,一笔一划的写!别囫囵吞枣的,乱写一通来糊弄孤!”
温行闵不愿意教导萧安后,太子的其他老师们也跟着死活不愿意,不说是嫌弃萧安是个女的,就是萧安那把温行闵都气得仰倒的德行,他们也不想步后尘了。
如此太子也只得亲身上阵了,每日忙完朝廷上的事,回东宫还得教导萧安写字。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没有乐趣。
萧安写字潦草,落笔不稳,太子也不吝啬握着萧安的手,一笔一划的从声律启蒙教导着走。
这其中滋味,唯有太子知晓其间甜蜜。
因每日在东宫里都得习字到天快黑了才得逃出宫来,萧安连被请去喝酒的机会都少了。
就是朝廷休沐的时候,萧安也还得进宫,继续跟太子学写字,比当初习武日夜不辍都还要辛苦那么两分。
有实在受不了了,萧安就抱着来看太子的皇帝大腿哭,“陛下,臣真的不用读那么多书的!”
皇帝被萧安抱着大腿,连走路都挪不动,本有些怜悯萧安的就跟着幸灾乐祸了,“大庆堂堂元帅,字不识得几个,吟诗作曲更不会,朕的脸都被你丢尽了,你还好意思哭!也是太子好心,换了别人,就会暗地里看你笑话!”
萧安嘀咕,“暗地里我也听不见,谁爱说就说呗。”
这下子连皇帝都气得仰倒了,寻思难怪温行闵打死都不愿意教导了,这连读书该有的态度都没有,就狠下心来道:“我看太子也是太仁慈了,每日写字百回哪里够,非得写满三百张,每日写完交到朕手里了,才许出宫去!”
萧安只觉得屋漏又逢连夜雨,简直倒霉得不能再倒霉,她就不明白了,她好好的活了二十年,怎么就突然碍了这些人的眼,一个两个的逼着她读书写字来了。
可皇帝的话,一字千金,自然是没有改的。
从一百张到三百张,萧安的脸都白了,连哭都没处哭去。
还是太子安慰她道:“你看,还是我对你好吧?一百张,三百张,谁让你跟父皇诉苦的?”
萧安打落了牙齿混血吞,咬着牙写大字,理都不理太子。
太子觉得好像是把萧安欺负得狠了,可三百张大字也不是他让写的,用的还是东宫里的份额,算起来还是他亏了,萧安竟敢跟他生气,也是反了她了。
萧安埋着头写字,没发现太子脸色也不好,只觉得自己命苦,要那只手还在,还可以两手齐开,就要省一半的时间。哪像现在,一只手在那写,一不小心还得怕纸被带歪了,也亏得有镇纸在,麻烦还是少了许多。
三百张纸,萧安写得腰酸背痛,老半天了也才五十张,怎个人眼睛都木了。
回头想让太子行行好,要不替她写几张,就见到太子捂着胸口一脸苦色,一副不太舒服的模样,还看着她不说话。
萧安吓了一跳,把笔一丢,起身走到太子面前,小心道:“殿下怎么了?可要请太医?”
要不舒服,她也可以偷个懒,出东宫去转转歇口气。
太子摇头,轻声道:“无妨,只是伤口有些隐隐作痛。”
出不了宫,走动走动也行。
萧安忙道:“那我扶殿下去歇息?”
太子点头,屋子里也有歇息的地方,就指着床道:“扶我上去。”
萧安把人扶上了床,给太子盖好了被子,不放心道:“我让苟顺去请太医过来!”
这会儿也不想偷懒不偷懒的事情了,还是太子的身体为重。
太子却拉住萧安的手,道:“别去。都是老毛病了,你与我说说话就好了。”
萧安不觉有异,就点头道好,“殿下要说什么?”
“你写了多少张了?”太子躺在床上,一脸虚弱的问道。
简直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萧安本想恶狠狠的说话,结果一见太子脸色,就只得憋了回去,恹恹的道:“五十张。”
太子叹气,“还有二百五十张啊。”
萧安都听得想哭了,心说我还不如死皮赖脸的在三关不回来呢,我回来图个什么?就图到个读书识字了。
太子与萧安说了一会儿话,精神也好了些,就对萧安道:“唉,你快去写吧。早点写完,早点给父皇交差,你也早点回去歇息。”
跟太子说得正起的萧安,顿时又焉了,只得起身在桌前坐下,继续提笔写字。
太子就侧躺在床上,看着萧安在桌前认真习字的模样,看着有些发神。
写着字的萧安,挎着脸,皱着眉头,一脸愁苦的模样,其实也挺好看的,眼瞎的太子看着都想乐。
而萧安每日在东宫里受折磨,自己过得不好,自然就盼着别人也过得不好了。
朝廷里户部决定在户部下设商处的提议,一直被群臣阻扰,每日下了朝也还有臣子寻皇帝说此事。
皇帝的想法难以传达,萧安自然是要体贴两分的,回头就把林氏当初给的东西,摘抄了点出来。
太子看着手里的东西,看向萧安的眼神都有些怪异,好似没想到萧安手里会有这种东西。
萧安挺着胸,跟太子道:“我这也是以防万一,我回京他们要是让我好看,我也得让他们好看!”
不然她哪来回京城里来,总是要给自己留些后手的。
太子收了东西,与萧安道:“你现下拿出来了,等通商之事了结,又该怎么办?”
萧安坐在那,老神在在,“陛下知道,跟群臣知道是两回事,这东西当然能用两回!”
太子见识了一回萧安的无耻,心下里也就放心了,把东西转手交给了皇帝。
皇帝看了手里的东西,在一边盯着太子没说话。
太子低着头没抬头见人,皇帝暗想没看出自己儿子有祸水的潜质,怎的就把萧安这点子底牌都骗出来了,其实还是萧安比较蠢的缘故才是真的吧。
“朕知道了。”皇帝也没多问。
太子松了口气,他当然明白萧安手里,群臣的小把柄不只这些,要皇帝开口,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回。
把东西交出去后,太子回头来找萧安,“你手里到底还有多少?”
萧安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说实话,真假参半道:“还有几个大人的,反正就这么回事。就是为官清白,后院里也总有些恩怨的嘛。这些读书人要想参一个人,衣服没整齐都能骂个几日,我这点东西算什么啊?边关里的人都清楚。”
当初三关之事,朝廷里有多少人没有被清算出来?
先帝未必不知道有多少,不过是因不想闹大,这才只处置了极少的一部分。
太子愿意要萧安的东西,那是因为此时朝廷上双方胶着了,的确是需要这么点东西来打开突破口,却不愿意萧安手里的东西过多,而招了自己父皇的忌讳。
这话许是大逆不道,不过不说出来也不算,太子就道:“日后你有什么东西,要拿出来之前,都先与我看了,免得招些麻烦。”
萧安直接给皇帝,哪有不走漏风声的,萧安如今本就地位堪忧,再拉仇恨,就真死无葬身之地了。
萧安要不明白,就不会先给太子了,只笑嘻嘻道:“我不给你还能给谁?”
太子听得高兴,就道:“你今日还有多少没写完?”
萧安一下子又垮脸了,哀鸣道:“还有一百三十多张。”
太子也听得叹气,道:“我本说替你写写,可你那字实在是……”
不是他不肯帮忙,而是太子自幼习字,习的就是大家风范,再潦草那也有其风骨在,跟萧安那种潦草得完全看不出名堂来的就完全是两回事,要他代劳,被皇帝发现,少不得萧安得更倒霉。
萧安如今写得习惯了,倒不在乎了,反正还能在东宫里骗皇帝一顿饭吃,又不用回府听大儒给她讲更长时间的课,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太子道:“你在旁边慢慢写,这也不急的。”
结果萧安趴在那写字,太子就在一旁抚琴,萧安听了一会儿受不了了,回头看着太子道:“殿下,要不要臣跳个舞?”
太子本也是一番好意,想萧安凝神静气下去,这样写得好一点也快一点,结果人家半点情也不领,就起身把琴收了。
萧安嫌弃,他还不伺候了。
萧安写三百篇大字,途中抓头搔耳的,磨蹭得很。
那一脸痛苦的模样,反倒是让太子看得心情好了一点,就让苟顺去给萧安挑了些果子来削好了给她吃。
只要不写字,比什么都好,萧安吃得唏哩呼噜的,心里有一瞬间的爽,回头再看见剩下的字,还得苦着一张脸继续,她还以为自己给了皇帝点东西,皇帝就不让她习字了,结果只有她自己这么想。
可见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的。
三百张大字,其实皇帝也只是抽了几张来看,然后嫌弃的一摆手,“拿下去,拿下去。”
简直就是污了圣人的眼,萧安那一笔字哦,要有正事儿看着还行,只要认识就好,也不强求,可要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