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武后-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拍着程谨安的肩膀,“谨安之能,果真不容小觑啊!没想到如此年轻,就有此本事了。”

    萧安就在旁边插嘴道:“那陛下就赐他个爵位呗!”

    皇帝看了萧安一眼,还没跟她算在朝廷上胡说八道的账,哼声道:“还用你说?”

    这就是会给了,萧安心里高兴,面上就带了出来。

    皇帝本想骂萧安几句,但看着她那只空荡荡的袖口,话到嘴里就变得缓和了一些,“之前阵亡将士的也都做了帐,已经发得七七八八了,怎的这回阵亡一万多人,却要抚恤银十万多了?”

    萧安道:“臣想遣散一部分将士。”

    皇帝眉头一皱,“裁军让他们回故乡从事田产,本也是应当,只此事还是等些时候了,到底蛮子们都还没所有表示,只怕贸然裁军,会让他们以为大庆边防不足有可再趁之机。”

    萧安就道:“并非是裁减军队,而是……有些兵,已经不适合呆在军中了。”

    皇帝道:“这话是何意。”

    程谨安接过了萧安的话,后面的话还是由他才合适,毕竟敢作敢当,“陛下,臣等在关外一年有余,杀生无数,为绝后患,做过许多有违仁义之事,只恐成诸将士的心疾。那十万银子除了那一万多阵亡将士的抚恤,还有不愿意再留在军中的将士遣散所用。”

    有违仁义之事,便是杀生过重,刀下亡魂不知凡几。有的人天性薄凉,心智坚定,杀多少人也不会改其志。有的人,心性柔软,虽是为家国拿起刀枪,不得不杀敌取生,最后还是会心魔缠身,恐成一生噩梦。

    后者,就不适合再呆在军队了,而是该回到故乡里,拿着遣散的银子,过着平静的晚年。

    新帝也并非是什么都不懂,只听得程谨安一句杀生无数,为绝后患,就知道他们手中沾满了多少人的血,做得有多彻底。

    要说有违仁义已经是轻的,要被那些文官听见,史官知晓,只怕换来的就是残暴与屠戮任意二字了。

    “有多少,这样的将士?”皇帝语气有些沉重。

    程谨安道:“带回两万人,有回乡之心者,恐有七八千。多不是边关之人,自幼不如边关男儿多血性,也不如边关习惯了战事,对蛮子有足够的仇恨。”

    生长在边关的军户或者从军的男儿,大多与蛮子有深仇大恨,是怎么杀也报复不够的,心中哪有仁慈,只会有憎恨。

    “死者抚恤五两,活着的这些五两可够?”皇帝就道。

    死者给家属五两抚恤,也是朝廷的慰籍,有总比没有强,也能让一小家改善一番生活。

    而活人离开军中,又是于国有功,并非军龄到了而不再服役,五两银子就此打发,还不如死人,只怕这些将士心中也有不平。

    萧安又插嘴道:“程谨安他娘留下的嫁妆,还剩下几万,他本想着再寻朝廷要一点,一人十余两银子,就说是朝廷给的,将人送回去,或是在别处哪,也能买两亩上等田,成家立业总是不难的。这人也安置了,也不怕再成隐患。”

    皇帝倒不会小心眼到觉得程谨安拿出自己母亲留下的嫁妆分给那些即将离开的将士是有什么收拢人心之举,何况萧安还说了是以朝廷的名义。

    “就你多话。”皇帝瞪了萧安一眼。

    让萧安闭嘴了,皇帝才问道程谨安,“那是你母亲留给你的,你又何须如此,朝廷里这点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到底是自己表叔,想着先皇念念不忘,为了这层身份,皇帝都舍不得他没点自家的产业来。

    程谨安倒不在乎这个,“臣没有妻室,也没有儿女,银钱也都是身外物,用在哪都是用,总比放在那,便宜别人的强。”

    这是宁与外人,不与家贼了。

    想起当初在京城里闹的那一出嫁妆的糊涂账,皇帝觉得好笑,又有些心酸,“如今仗也打了,你也该成亲啦。可莫要再推脱了,先陛下就是临终之前,都还记着这件事呢。”

    这就是要给程谨安做媒了,虽然当今没有合适的女儿来配,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女儿来配,但王室里却还是有些县主郡君的。

    程谨安依旧还是拒绝,却是不拿之前那婚约之事说了,只委婉道:“臣这一辈子杀生过重,只怕报应在妻儿身上,这成亲生子之事,还请陛下日后不复再提,臣不想害了别人。”

    时人都有些信奉因果之说,程谨安的手里有多少人的血而难以算计,毕竟立场之下也不分冤枉不冤枉的,为的都是各自的家国。

    可杀生多了,程谨安身上的杀气太重,还怕克着人家娇贵的姑娘,就是京城里来看他热闹的多,要说真嫁他,只怕都宁愿挂脖子。

    杀人如麻,只这四个字都能吓死一堆高门贵女。

    当今倒不是先帝的性子,万万没有赐婚的爱好,程谨安不愿意,也只得一叹,“总要续个烟火的,就是正妻不行,随身服侍的总要有一个才好。”

    不过小妾这种事,皇帝就不会管了,操心程谨安会不会有后那是先帝在愁的事儿,自己问一句也就罢了。

    以程谨安如今的身份,要真想娶,也不是娶不到何意的妻子,无非就是不想娶而已。

    皇帝又看了被闭嘴的萧安一眼,硬是觉得其实这两人青梅竹马真的是挺合适的,谁也不嫌弃谁杀生重了。

    萧安被皇帝看得背后一阵寒,连忙退了一步,一双眼睛无辜得很。

    瞧这装怪的模样,皇帝也想笑,但对上萧安,那点笑就变成训斥了,“要银子就要银子!哪有得罪满朝文武的?你当你还小,不知事,人家心里就不恨你?”

    萧安倒是挺直了胸,道:“臣又没说错,五两银子下去,能到阵亡将士家属手中有三两的,就已经是极致了。专人发银,好歹也能有四两吧?一两银子,普通老百姓能花一两年了。”

    皇帝点了点萧安的头,“刁钻,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哪是你说怎么就是怎么的?你得罪了一堆子的人,之后就有你好看的!”

    萧安才不怕得罪他们,反而道:“陛下,我欲举荐程谨安为三关主将。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没想到萧安说到这,竟是与朝廷里有些人声音暗合,就道:“辛辛苦苦拿到手,这么大方就让出来了?”

    萧安要权柄捏得不紧,就压不住三关里的人了,这会儿摆出一副不为权势的模样,皇帝就是傻了都不信。

    其实萧安也是没办法,道:“臣已不如当初,就是能再上战场,终究不如往日勇猛,如此倒不如换别人,至少能稳军心不散。”

    一个不行的将军,如何压得住下面的将士们,萧安也并不是没有经过各种考量,现在的三关和六关一样,将军都是要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的,她失去了一只手,等于失去了一半的武力,甚至还不如当初的一半,不退等着被逼着退,就难看了。

    “何况独臂将军,臣也不喜欢这个名号么。”萧安有些委屈道。

    因为自己独臂,连太子都不喜欢自己了,可冤得很。

    皇帝自然是要命程谨安为三关主将的,自然比那些在朝廷上关系复杂的强,但也不爱听萧安这话,“独臂将军不要,最多也换成是独臂侯爷!”

    萧安道:“臣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陛下就不封个公什么的?这也太寒臣的心了!”

    皇帝听得萧安这试探的话,道:“就是封个王,你又不成婚,有什么用?能传给子孙后代去?听说你娘怀孕了,这爵位也没听说可以传给旁家姓的。当初你怎的就不顺便跟着姓柳了呢?”

    萧安嘴角一扯,“我哪想到有那一日?我爹以前也没跟我说过他喜欢我娘啊!早知道不用改姓魏,我何必还姓萧。”

    你不姓萧,你还没那么轻易拿下三关,皇帝心里明白着,但萧安这种外家不喜欢,自家亲爹也不喜欢的德行,还是挺招他喜欢的。

    独臣,无人拖累,也不会有私心,可惜就是独臂了,之前皇帝本答应了太子,如今又觉得还是不合适的,想想日后的太子妃是个一只手,到底还是不行。

    皇帝心里的心思转了又转,最后跟萧安道:“那十万银子,迟早得给三关的,你也别再耍那些小心眼,以为朝廷跟军中一样看谁的拳头大就行,到底还是要讲理才成。”

    萧安道:“臣知错。”

    她要真知错就好了,皇帝明白萧安的名堂的,想起昨日太子召了太医之事,就道:“太子今日有些不好,并未上朝,你要没话跟朕说了,去看看他也好。”

    到底还是心疼自己病儿子的,太子也是为了先帝才成的病秧子,自己最后顺利登基,没有被多疑的先帝多折磨,也亏得有个儿子在先帝面前说得上话。

    萧安倒没什么跟皇帝说的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又看了看常凤,道:“陛下,那常凤?”

    皇帝道:“走你的吧,朕有眼睛,不会亏待了忠臣!”

    萧安这才放心的走了,其实她也想去见太子了,正好还在想寻个什么样的借口,没想到皇帝就命她去探病了,心中倒有些欢喜。

    萧安一走,皇帝就看着下面的两人道:“你们运气不错,萧安这孩子,心性纯净,一心都在为你们打算。连自己都要后退一步了。”

    程谨安就道:“臣与元帅及常将军自幼一道长大,自是情分非常,常人不可比。”

    皇帝却是看向常凤,“常凤如今也并未成婚对吧?听你阿弟说,连婚事也不曾定下?”

    常凤以为皇帝要给她赐婚,吓了一跳,忙道:“臣愿替陛下镇守六关,至此一生,死而后已!”

    我呸,以为真想跟你们保媒呢。

    程谨安还好,男人么,越厉害越有权势,想联姻的就越多,你一个女人,这般的厉害,谁敢娶进门。

    皇帝被怄着了,也不过是随口一问而已,这些年轻小将就够能想的。

    “虎门无犬子!朕也没想到,本朝治下,竟能有如此多的女将军!也是大庆之福啊!”皇帝感叹,又有些自得道。

    这也是实话,自古一朝一代的,每一朝代能出一两个女将军,也就是天幸了,就先帝跟他运气不错,算上先帝时阵亡的萧安她外祖母,这女将都有四个,足可看出这两朝的兴盛来。

    特别是,萧安跟这几个,打了个胜仗,自己能有机会拿个几十年休养生息,发展农事经济,万事农为本,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自己百年后史书上能一个文字或者景字都是极为满意的。

    皇帝也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才觉得先帝有时候许多话是很有道理的。

    就比如说,这天下之人,也不分男女,对帝王而言,只要有用就成。

    这句话放在此时来看,特别的精准,也特别的贴切。

    作者有话要说:  “五两银子,一条命也就如此低廉……”写这一段的时候,自己哭了~~~

    谢谢妞妞酱、yxqjessica酱的营养液*1,爱你们,么么哒,(づ ̄3 ̄)づ╭?~

 第178章 1。28

    “元帅来见皇兄?”皇子泽从东宫里出来,见到萧安有些惊讶道。

    活像她来,外面守着的卫兵去给太子禀告之时他不在东宫一样,装模作样的假,萧安忍着翻白眼的冲动给二皇子见礼,道:“二皇子也来见太子?”

    皇子泽点了点头,面露心疼,道:“皇兄昨日才召了太医,我心里担忧就来看一看。元帅在这站了许久?”

    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萧安送客道:“也是才到,二皇子要有事,臣就不打扰了。”

    其实这也是个倒霉孩子,太子是还没定亲,这孩子是早定亲了,就等着先皇孝期一过就打算成婚的,结果太子要来个替祖父守孝三年,这当弟弟要太急也怕被人诟病,这婚事也跟着被拖了下来。

    不说二皇子,就二皇子定下的那家姑娘,也都够倒霉的,也还好到底是圣旨也下了,早婚与晚婚并无差别。时日多一些,倒也能准备得多一些。

    但一日没嫁进皇家,就有一日可能有变化,估计那家人也恨死太子了。

    二皇子见萧安撵人,也不说别的了,就跟萧安道:“皇兄自受伤后,心性难免有些不好,还盼元帅莫要放在心上。”

    萧安不爱听二皇子泽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敷衍道:“殿下言重了。”

    人家不上勾,二皇子也没办法,只得道:“九关一役,元帅的英勇传回京中,令人心折。若元帅哪日有空,我想做个东,不知元帅以为如何?”

    这可是太子的嫡亲弟弟哟,萧安心想,我一个外臣,身上还带着天下兵权的半块兵符,我是吃多了跟你面前凑呢,就道:“殿下随意。”

    东宫里太子被苟顺再提醒萧安在外面等着的,只躺在床上,头朝着里面,不高兴道:“说了让她在门外等着。”

    苟顺看了半会儿,觉得自己是不应该站在这伺候太子的,没看见太子在被子里动来动去,就是拉不下面子叫萧安进来,这人从昨日回东宫开始,就是一直憋着到现在呢。

    其实太子也是念着萧安的,只是昨天着实被萧安丢了一只手给吓到了。苟顺自觉摸到了太子的脉,悄声无息的跟另外一个太监眼神示意了一番,自己就先溜了。

    这一溜可不得了,苟顺连滚带爬的跑了回来,忙不迭的跟太子道:“太子!太子!”

    太子转过身来,依旧怒气冲冲,“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叫魂啊?”

    苟顺可管不着太子发什么脾气了,忙道:“二皇子在东宫外面跟萧将军说话呢!都说了老半会儿了!”

    太子听得眉头一皱,把之前来问候自己的嫡亲弟弟给忘了,想苟顺来说萧安求见的时候自己让萧安在外面等着,好似二皇子也听见了。

    “还不把人叫进来,站在外面丢人现眼做什么!”太子没好气道。

    苟顺得了话,一下子又跑了。

    跑到东宫门口,二皇子还在跟萧安扯话,就忙道:“奴婢见过二皇子殿下,见过萧元帅。”

    萧安见苟顺,就道:“太子让我进去了?”

    这个了字用得实在是精妙,因当时太子发话让萧安等着的时候二皇子也听见了,就免不得道:“皇兄此时心情可好?”

    这话苟顺都想翻白眼,萧安说那话定然是随口说,二皇子这就是给太子挖坑了,只可惜他一个小内侍,什么话都不能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萧安。

    萧安对这两兄弟之间的事没兴趣,直接道:“臣先走一步了,殿下慢走。”

    二皇子也只得看着萧安跟着苟顺走了,面色虽是不变,心里免得就有些暗恨,一甩袖子,也带着小内侍走了。

    身边那内侍还道:“殿下也不必生气,不过是个残废罢了。”

    二皇子回头看了那小太监一眼,眼底藏不住的杀气。

    小内侍浑身一抖,忙道:“是奴婢失言。”

    二皇子面色缓和了下来,道:“这是大庆的功臣,日后本皇子不想再听见这两个字!”

    小内侍连连点头,“奴婢知错。”

    二皇子这才继续往自己所居之处走去,本外放的神色也慢慢收敛起来。

    萧安跟着苟顺进了太子的寝殿,太子躺在床上没动。

    “臣给殿下请安。”萧安道。

    太子又躺在了床上,依旧是面朝内里,并不说话。

    苟顺都在旁边着急,连忙给萧安倒了杯茶进来,低声道:“太子适才胸口有些疼,才在床上休息,不如元帅在这等一等。”

    反正只要人在就行了,说不说话倒是不要紧,苟顺觉得以自家太子对萧安的念叨,保准过不了一会儿就得说话的。

    也果如苟顺所料,太子当场就掀被子起床了,瞪着他道:“谁让你多话的!”

    没说让自己多手,这就是好事儿么,苟顺连忙跪下道:“奴婢知罪。”

    萧安在一边坐着,就道:“殿下心情不好,何必找内侍出气。”

    这话里也带了气的,苟顺都想去死一死了,你们俩斗气,何必拿我一个下人当说头了,怕自己死得不够快么。

    太子看了苟顺一眼,却是没有发火,只是冷哼道:“还不滚出去。”

    苟顺正要起身溜,就听到萧安道:“先给殿下外衣穿上,要着了凉,你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这个天气着什么凉,但也没到放冰的时候,可苟顺还得听萧安的,又去看太子的脸色。

    太子穿得单薄,难得的抬了抬下巴,苟顺便立即把放在一边准备好的外衣给太子穿上。

    萧安并未避讳出去,倒是盯着太子的脖子看,暗想好像是比之前在三关之时要瘦弱一些了。

    太子斜眼,看见萧安盯着自己看,也没说话,一挥手,让苟顺悄声无息的走了出去。

    萧安看着太子一步一步朝自己走过来,仰着头看太子,“殿下不生臣的气了?”

    太子看着萧安,心中更郁郁,“我跟你生什么气?你哪值得我生气的!”

    这人就这样口是心非,萧安也站了起来,告饶道:“唉,是臣错了。”

    太子心情更不好了,盯着萧安空着的那只袖管,“我在京城里怎的不知道这些。”

    还每月都给他写信,结果信里没提,就是来京城的人,竟然也没人说,他只以为萧安是受伤了,却不知道竟是少了一只手!

    一个姑娘,往日那些伤疤就算了,反正衣服穿着别人也看不见,可没了一只手,日后还会怎样,只会给朝廷那些人趁机卸她兵权,撵她回家的借口。

    萧安看了看自己的断臂,其实到现在伤口还在疼,却是忍着痛,笑着道:“战场上,难免受伤,别人都死了,我还活着,就别四处宣扬啦。”

    这话说得心酸,太子忍不住道:“疼么?”

    萧安摇头,两人就在寝殿外的榻上对坐下来,“不疼,当时就麻了,什么感觉都没有。”

    其实当时萧安的另一只手,还砍了个人的脑袋下来,但说出来就有些炫耀的意思在了,还有点挺不好意思的,毕竟也丢了只手,炫耀起来也好像自己还不够厉害。

    太子看着萧安,久久没有说话。

    萧安与之前,其实也没什么变化,就是少了一只手,让太子怎么看都看不习惯,又不敢开口说想看看剩下的半截。

    说是不疼,太子却是不信的,几年前在三关的时候,萧安封伤口就生生疼晕过去了,如今是断臂,也一样要缝伤口,如何让他信不疼。

    想到这,太子开口道:“你受伤的时候,我都不知道。”

    不是这一回,而是每一回好像都是这般。

    萧安倒是挺能理解的,“你是太子,要面对的是家国大事,这点小事算什么。”

    太子腾的一下起了心火,“你的事,何来的小事!”

    萧安见人生气了,忙改口,“臣错了,都是大事。”

    太子更郁闷了,道:“之前方骓长子回来,竟也半字不提此事。”

    要说萧安瞒着,是有自己的考量,因她想继续打下去,就不想被朝廷里找借口换下来,方骓长子又何必替萧安隐瞒,可见真是个小人,有见不得人的心思。

    远在方侯府的方世子:我那个冤,六月飘雪了都。

    萧安道:“说不说都一样。”

    反正他跟他爹是倒霉了,何必多嘴一说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出来局势也定下去了,无力再改变,还不如闭嘴。

    太子道:“带了那么多兵回来,也没听见传的。”

    萧安就道:“他们是方家的亲信,在京城里怎么会乱说话。”

    也是这样的道理,太子就道:“再过些时日,怕朝廷就要商议你的前程了,你可想过他们会怎么样?”

    萧安倒是老实跟太子交代,“我说了不再回边关的。”

    “主将给程谨安?”太子猜都不用猜,后来这一年,程谨安建功立业得朝廷里没人敢说闲话。

    萧安点头,“副将为我爹,反正朝廷别想划拉别的人去。”

    太子就道:“也没人划拉去给你了。”

    萧安笑着道:“嗯,霍东岳去了九关,方骓估计得气死了。”

    九关损耗也不低,霍东岳一去,就带着从周边驻军里抽调的一万人,根本不给方骓架空他的机会。

    太子点头,九关到如今隐患已经去了大半,“方骓也将庶子送回了京城,只留了一个妾室在身边。”

    人质这种事,其实倒不是多重要,萧安道:“再生都来得及,只要霍东岳那管得住,九关就不足为虑。”

    太子道:“总归是他对京城的一番示好。”

    “不示好,等着弄死他?他也不傻。”萧安道,想起自己被算计的事,到底还是决定不说了,也没必要节外生枝。

    其实比起九关,萧安更关心太子的身体,道:“昨日殿下突然晕厥,可是胸口旧伤又复发了?那些太医是怎么看诊的?这点用都没有,滚回老家去当个江湖郎中算了!”

    太子是很享受萧安对自己的关心的,也难免要给御医说些好话,“跟他们无关,只是我一时心血上涌罢了。”

    萧安一直都不太信宫里的御医,道:“我这回回京,也把当初在六关里给你看过病的老头带回来了,他打算开了药堂子坐诊,殿下哪日有空出宫了就去我府上,我让他给你看看。”

    太子点头,“也可。”

    萧安与太子在那说话,苟顺十分有眼力见的添茶送点心。

    太子已许久不再吃点心了,之前是因牙疼,后来有了平王世子之事,更是不喜此物。

    萧安看了一眼那几碟点心,就道:“撤下吧。”

    太子是知道萧安喜欢点心的,就道:“不用了。”

    苟顺泪流满面,到底是听谁的?

    最后点心还是被留了下来,太子跟萧安道:“我不忌讳此物,不过是平日里怕牙再疼,才不吃而已。”

    萧安点了点头,“我小时候换牙之时,也疼过,包过不少药。现在也极少吃,倒是程谨安喜欢。”

    太子想翻白眼,倒是把别人喜欢的记得清楚,“程将军是住在你府上?待会儿让东宫里的小厨房做几样,带回去给他尝尝。”

    虽是东宫里点心出过事,然而也不可能出了事之后就再不做点心了,就是平日里给菩萨上贡,这也是要有些素点心的。

    萧安替程谨安谢过之后,才与太子道:“也该出宫的时候了,殿下明日可会上朝?”

    太子道:“自然会去。”

    然后又道:“听闻你今日在朝上闹得厉害?”

    萧安是真翻了白眼出来,“温行闵说的?”

    太子道:“他有些话也有些道理,你才回京中,也没必要与文满朝廷为敌。”

    萧安嗤了一声,“我就乖乖站在那不动,他们也会找我麻烦的,谁先动手都一样,兵符在我手里捏着,我就不还,他们能耐我何?陛下都没说什么,更轮不到他们了。”

    萧安向来是肆无忌惮的,从来没有怕过谁的嚣张模样。

    这样的萧安太子也喜欢,然而心中难免担忧,如自己老师所言的,萧安性情刚烈,只怕刚过易折,又哪是朝廷上那些人的对手。

    “你也别把人得罪狠了。”太子不得不道。

    萧安只得应允,其实她也没把朝廷上那些人怎么着,就是今日骂了一回而已,别的文官这种事怕是三天两头都在做,还真不多她一个。

    程谨安在皇宫外等到萧安,见萧安手里提着的食盒,就笑道:“哟,你这进回宫,还连吃带拿了?多大的脸啊?”

    萧安把食盒往程谨安面前一举,“东宫的点心,特意给你准备的。”

    程谨安接过食盒,两人一道上了马车,等着马车走动了,才道:“你也敢拿?”

    萧安奇怪道:“有什么不敢拿的?”

    平王世子的事情,程谨安也不太想提及,毕竟是天家事,干脆打开了食盒,看见里面装在盘子里的几块小点心,从来没牙疼过的牙都有些疼了,“这就够塞牙缝吧?”

    萧安看也不看,就道:“宫里就这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

    程谨安拿起一块尝了尝,又放了回去,“还不错。”

    萧安笑着打趣道:“哎哟,我放了□□在上头。”

    程谨安把盒子往旁边一放,都不搭理她。

    等到了侯府大门,两人一道进门,程谨安才与萧安道:“唉,我说这回霍彭生怎么没缠着你,听说他娘已经开始给他相看人家了。”

    萧安惊讶道:“都能传到你耳朵里来?这才回京两日吧?闹这么大,不就是闹笑话么?”

    谁家娶媳妇儿还没定下就这般闹腾的,又不是公主选婿,不是笑话人家都得看成是笑话,还以为霍彭生有什么隐疾呢。

    程谨安提着点心食盒,没好气道:“自然是打听到的,霍家好歹也算是有规矩的人家,做事会这般冒失?”

    要霍家都只算是有规矩的人家,这满京城里就没有懂规矩的人家了,萧安就道:“嗯,他也二十了吧?先下仗打完了,也该成亲了。”

    半点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的模样,让程谨安都替霍彭生不值,又有些奇怪,“难不成是因他父亲调往了九关,他捞不到三关兵权了,所以就对你没意思了?”

    到底是萧安从小到大,第一朵像样的桃花,程谨安心里还是多惋惜的,又觉得,“可能是见你没了一只手?这种势力小人,不要也罢!”

    可问题是萧安也从来没想过跟霍彭生有这种可能,连朋友都算不上,最多算是个熟人,这人势力不势力的,她才不关心。

    但程谨安这话,着实是冤枉了霍彭生了,他是不想跟萧安成亲了,倒不是不喜欢萧安了,也不是嫌弃萧安只有一只手在,而是被萧安给吓住了。

    当初在九关,萧安在战场上的勇猛,让霍彭生敬佩,可也让霍彭生感到可怕。

    可怕的不是萧安勇猛,怕的是日后他跟萧安不论是自己生的还是过继自己大哥家的孩子,会不会也要自己的孩子这样在战场上送命一般的打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霍彭生跟着萧安在九关打那几场的时候,许会是这辈子打得最痛快的时候,然而也是在那,断了对萧安的那股情丝。

    他再喜欢强势的女人,却也希望这个女人带对待他们的孩子之时,会变得柔软,然而很明显萧安身边并未有那种柔软。

    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娶回家当个妻子,他娶妻看的也不只是自己喜欢不喜欢,还有会不会有益于家族传承。

    不过霍彭生改变了的想法没跟萧安说过,萧安也不知晓,两人之间毫无痕迹的远离,也没引起萧安的重视。

    “联姻,连的就是势。他爹去了九关,他不可能留在三关,当然要另选个婚配的对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