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代武后-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公公不再说话,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只石奎道:“就算如此,你与他也并无干系,如何能在其中转圜,能让听你的?”
张公公道:“当年收养我的寡妇,恰住在他家隔壁,我与他夭折的长子,也算是一道长大,情义非常,若能从其中入手,他许能听我一言?”
横竖他们是要再试一试张希廷的,让张公公去,也并无妨。
张公公见众人无异议,这才一笑,起身去写了信函,着人前往风吼城送信,邀张希廷一见。
附在信封上的,还有一个陈旧的锦囊,张公公与众人解释道:“此乃他原配亲手为儿子所绣,后又赠与我,想来这般更能令人信服一些。”
众人点头,也不管张公公这话里的真假,便着人去了风吼城。
太孙一行进了落日城,就控制了小衙门,那掌事的小衙主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人往风吼城中去,却半点缘由也不知晓不说,连再送信去风吼城都没了机会。
六关里来的千户们干事十分麻利,此时已经将落日城中的相关商家全抓了起来,只往小衙门里塞。
小衙主吓了一跳,“诸位这是发生了何事,怎的就抓了这么多人?”
宁千户把人一推,不客气道:“奉旨办事,莫要阻扰,否则连你也抓进去。”
落日城里的牢狱乃在衙门的旁边,这些人先抓了来,且还要点数,这才会投进监牢里。
那掌事的被宁千户一推,往后一退,差点摔倒,只觉得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冷气从脚心只往上串。
被抓来的都是当地的大商户,要他们犯了事,他这个管事的又如何逃脱得了,只恨不得自己生了顺风耳,好能听见贵人们的事儿。
然而他没长上顺风耳,只得往这些千户里打听,着人拿了自己的珍藏,就约着千户往自己屋里去。
千户们哪不明白这里面的勾当,不过比起这点子金银珠宝,到底还是升官重要,纷纷着人拒绝了,竟是连下人带来的礼都拒了。
掌事的这才彻底慌了神,也不求千户了,百户们总是能求一求的。
然而百户们,又哪如千户们知晓得多,自然是千户怎么说他们怎的做,最后银子洒了出去,竟是没得个有用的消息来。
掌事的才彻底认命,整个人如丧考妣一般,却还得打起精神来,将衙门里的贵人伺候好,好希望能垂怜一二。
从落日城到风吼城,有商户们洒银子开道,修的官路极为好走,这一去也只不过大半日。
等到张公公收到回信之时,正是第二日的清晨,想来都是连夜赶路的。
刘希廷在信中也并未多说,也知晓了府中乃假太孙,真太孙正在谷阳,请张公公去风吼城一见。
张公公看了信,与众人道:“我欲前往风吼城,公子以为如何?”
太孙吴道:“既然他有转圜之意,我等一道前往也可。”
这倒并不是因太孙没有底气不顾皇家尊严要对刘希庭上赶着,而是石奎乃是钦差查案,时刻如金,半点浪费不得,可没时间等着风吼城做这做那的。
当然,太孙也可以先留在落日城中,等着石奎先前往风吼城,再等着那边的知府县令们准备好了一切来迎接。
然而如此,却要丧失在此事中的主导地位,这种实打实的权力跟不要紧的虚面规矩一比,谁重谁轻一看就明白。
况自己连正式的太孙都不是,大庆礼法里,正式的太孙就得皇帝下旨册封,自有它的含义:就是皇帝有意让太子继位后他再继位,顺了顺序在那,就是下一任皇帝也轻易改不得,除非是太孙早死了。
所以他现在虽是被一般老百姓叫做太孙,又也说太孙吴的,实际上真按了礼法,也不过是皇帝的嫡长孙而已,就石奎叫他,也称之为皇孙而不是太孙,那太孙仪仗不过是出行所抬身份罢了,这规矩不规矩的,也没那么讲究。
且还有那么一句话叫:事急从权。
因此石奎拒绝且提出反对意见之时,太孙就这么直接了当的说了。
这人要流氓起来,且还在高位,下面的人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太孙没上朝领官职,说不上比石奎官大,但拦不住太孙运气好能投胎,乃是王朝嫡长孙,血统比石奎高贵。
没办法,石奎只得答应,又看了一眼屋子里当哑巴视规矩礼法于无物的人,心里也明白了些事儿,他是来查案的,不是来跟太孙讲礼法的师傅,没必要在这些小事上浪费时日。
这太孙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至于到了风吼城,会遭遇到怎样的局势,也还得去了再说。
风吼城也有一万将士护在周边,以便及时应对敌人来袭,不过分了两军营,乃一南一西。但从谷阳到风吼城,并不用经过两军营,倒也不怕半路被拦截。
等到了风吼城外,风吼城里常驻兵马不过三千,就是刘希庭是个独夫,不在乎家族生死的,那风吼城里的知府县令可不是小家子里出来的,各自的兄弟姐妹多的是,就是妻儿也有在京中留着的,可没武夫那么心狠,丢掉一家子人不要,就要跟着他与皇权做对。
当然,要真是个心狠手辣的,他们也总得找出别的法子来。
魏氏是一点都不担心,南阳侯被绞下兵权没多久,在边关也算还有余威,萧家那几个从军的就是被排挤也没这么快,比起不在乎家族的刘希庭,被家族培养又被族中前辈提拔的萧家人,可不会不在乎族中生死,也不会拿自己一家子的性命来凑热闹赌个没指望的未来。
是故,一行人又极快的启程前往了风吼城,因不放心落日城里的情况,石奎留下了刑部的一位小掌事与一百护卫看守牢房,等着把风吼城的拿下后,集中押解在一个地方再来审讯。
而谷阳城的小衙主得知对方一行要走,还没来得及高兴,便被告知他与师爷怕是要跟他们一道前往风吼城去见县令与知县,顿时也不知该高兴还是不高兴了。
高兴是因他早与风吼城的县令知府打好了关系,作为上官的亲信,去见上官并不是件令人害怕的事;然而也有不高兴的地方,就是自己都还不知自己为何被一道带着走了,说是护送太孙一道前往风吼城,这个理由是他信算他傻。
就在太孙一行离了谷阳之时,谷阳的另一道城门外迎来了一身乔装打扮的妇人——林氏。
林氏与自己儿子被秦泰暗中送走,走到秦泰安排好的小镇,突然就后悔了,只把自己儿子安排好,就带着一人悄悄赶了回来。
这一路,她也想了很多,秦泰待她一片深情,她要就那么走了,不就显得薄凉,又与南阳侯那般的负心人有何区别。
因此此回,就是刀山火海,她也愿意与他一同承担!
92| 089|
太孙前往风吼城一路上极为平安,在风吼城外三十里见着了在准备迎接太孙仪式的当地县令。
县令一边着人去告知知府,一边前来求见了石大人,还请太孙的仪仗暂时停留,等他们将城中护卫做好了,又看了吉时,才好请太孙入城。
县令的借口找得倒是好,风吼城里来边关与外夷交易的商户多,进城来做生意的蛮夷更不少,人员复杂,不好贸然让太孙贵足踏贱地,有陷于危险之疑,这个责任他一阶七品小官着实担当不起。
说到情深处,他还得哭一哭,唱一唱对皇家的忠诚之意,倒是让人真不能拒绝,文官讲起礼法规矩来,是能豁出命的。
谷阳里的小衙主见到县令,只恨不得抱着上级狠狠哭一场,然而此时也不是哭的时候,等着县令与石奎谈完事,赶紧上前来禀告。
石奎说是前来边关办案,一进谷阳城就将谷阳里的商户们,连铺面里的小二都没放过半个,他还真不知晓是为了何事,只得来求问县令大人解惑。
县令与知府在一个城中办公,知晓的必然要比小衙主的要多,然而这种事也不可能说给更低一阶的小衙主来听,假意安抚道:“不论是何事,惧有我与杨大人在,尔等不必担忧。”
有这一句,小衙主就放心了,只管跟着县令忙着城外迎接太孙的布置。
太孙的到来,县令曾徽也是从小衙主的来信里得知,不过风吼城中早已有了一位太孙,落日城中的就有些让人怀疑。
但怀疑归怀疑,小衙主乃是县令的心腹,也不会胡乱传信,县令不得不拿着信前去请教知府。
知府是见过风吼城里的太孙面的,如今再跑出来一个,也不会轻举妄动,而是邀了刘希庭前来府中核对。
刘希庭再回将军府中一问,魏九重与杨三爷就知晓是太孙一行已经来了,也就不作否认。
如此刘希庭也不能拿他们奈何,不说手里的人质已变得不值钱了,要他把人咔嚓了,回头才是将自己的罪名给定下,连后悔都没悔去的地方。
就是投降蛮夷,他杀了也算是半辈子的外敌了,这十来年三关虽是平静,可是要他对着当初杀得痛快的人俯首称臣也没那么好接受,他到底也是读过书的人,虽然忠君之心没见读出多少,不过起码的廉耻还是有,自忖一代英豪,没得向不如大庆的蛮子折腰。
也幸好随后太孙一行有人来送了信,才让他知晓自己的一举一动其实早就被真正的太孙看在眼里,除了来信之人说明自己的身份让他毫无印象和那只让他吓了一跳的锦囊外,他倒是十分感激这一封信的。
因此张公公就先带了两百精兵进了风吼城,能得进将军府与刘希庭一见。
到将军府门外,张公公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这府邸,到底是要比六关里的将军府要阔气,且大得多,风吼城也不愧是三大关里最富饶的地方。
再往里走,里面的花草树木假石流水,无一不是精雕细琢,要是见识少的,免不得会看花了眼来。
瞧着这一路的风景,张公公心里就在暗算南阳侯在边关十多年到底有捞了多少好处,或者是刘希庭这些年捞了多少好处。
刘希庭也并未坐在外院的正厅里等待张公公,反而站在了大厅门口,一直到张公公出现在眼前,便赶紧上前了几步,道:“贵人前来,不曾远迎,实在是过意不去。”
再走近一看,竟然是内侍模样的人,刘希庭心中更为小心翼翼,比起石奎那样的文官,却是内侍离皇帝最近,许多时候更说得上话来。
不过张公公在皇宫里见到过刘希庭,而刘希庭却是没见过张公公,因此并不识得张公公之人,只闻得张公公在宫里的大名。
称张公公为贵人,也是有缘由的:能救自己出这囫囵的怎么称贵人都不过,要再不要脸一点,叫声干爹都能叫得。
张公公也摆出了在宫中面对小宫女与小内侍的傲慢神色来,一边跟着刘希庭往正厅里走,一边道:“刘将军客气了,也是你我有缘,方才有今日之见呐。”
刘希庭这人年过五十多了,能坐大将军的位置,也并非是没有能耐的人,就张公公这般的傲慢级话中有话的模样,也不见得生气,反而将人往上座里请。
按规矩,就算是张公公宫内的品级,也比不得刘希庭的二品,然而他却是半点不在乎的坐了下去,让刘希庭坐在了下首处,着实跌破了来给两人斟茶的丫鬟的下巴。
张公公并未先说话,只轻轻抿了一口茶,品了其中味道,好似与茶香一般悠久绵长下去。
而骑马难下的刘希庭便比不得张公公稳得住,然贸贸然说到正事也不恰当,毕竟两人还不曾相熟,只得寻了话道:“之前公公着人送了信与我,又给了一个锦囊,说起来让公公见笑了,那针法与我前头妻室的一模一样,想来公公也是绥乡之人?”
绥乡乃刘希庭的故乡,他起初不知来信人送那一个空着的锦囊有何意,后来见得自己夫人派人送了锦囊过来与自己,才突然相起了前头妻儿之事,再才忆起前头妻子的针线来,再看到里面的针线绣字,才知许是遇到了故人。
张公公这才慢吞吞的开口道:“也是将军军务繁忙,贵人多忘事呐。”
这话就有些味道了,刘希庭忙道:“不敢不敢。公公这话是严重了,让我这老匹夫心里惶恐得很。”
从这便可知刘希庭为何能几十年时间能从小兵爬到大将军的位置上来,这脸是彻底是不要的。
张公公轻轻一笑,“不过与将军开个玩笑。将军仔细看一看我,可是觉得熟悉?”
刘希庭闻言就抬眼看向上首的太监,张公公面白无须,五官说起来也不算是平常,这要换个女儿家看着,要不知他身份也说不得要动心一二。
不过刘希庭看着面前的人,却是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眼前这人,年纪不过他的子辈,要说两人来自一个地方,且还相识,刘希庭就觉得张公公这面貌倒是眼熟了,只是眼熟归眼熟,他已多年不记得早年之事,这也只能是相熟不相识的程度。
人都是这般,出身时多卑微,到混出头那一日便有多不想起曾经的落魄来。张大将军年幼时过得苦,即便是后来得人收养,先岳父对他也不错,然而也还是有寄人篱下之感。
只有到了边关,他与许多人一样从军,身边并无故人,不用说到自己的那些凄惨之事,反而日子觉得过得有自在起来。
等到了能在这头娶妻生子,步步高升,就觉得了这边关之好,那故乡就算再比边关富饶一些,然那富饶也与自己无关。况这风吼城这些年怕也比自己的故乡要繁华一些。
张公公见刘希庭看了自己半晌,并不敢贸然开口相认,便是知晓并未认出来,心中不知作何想,就自报了名头,“张将军不认识也不奇怪,当年张将军来边关时,我也不过五六稚龄,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往日如尘过,人总是朝前看的。”
刘希庭只得顺着话道:“公公说的是。”
张公公又轻轻一笑,“当年在梁家镇,我就住在将军家的隔壁,还与令郎交情匪浅,也是因此才得了将军前夫人送的一个锦囊,这些年一直心怀感激,便将之存留至今,只没想到还有用到今日之时。”
张公公的话让刘希庭有些摸不着头脑,当年梁夫子隔壁确实是有住着人,不过是谁这些年过去了他实在是有些记不清,就是隔壁有没有这个孩子,自己的先夫人于他有何种恩情,他也都记不起来。
不过张公公也并非是要刘希庭记起这些往事来,又道:“因此这回我等随太孙来边关视察军务,听闻将军将杨家三爷与南魏的人扣下了,念着往年情谊,这才在太孙面前打了包票,亲自来了这一趟。”
话里的意思,这也是看在了刘希庭当年夭折的长子面上,否则他也不会管这一档子闲事。
“刘将军到底是阿蒙的父亲,我瞧着将军也不是有异心之人,您说这话说得对不对?”张公公接着再道。
刘希庭听到这最后一句差点就热泪盈眶了,也不去想张公公到底是先岳家隔壁的哪一位,只连连点头,道:“公公说的是,我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没别的心思啊!实在是、实在是这风吼城,也不是面上看着那般平静。我之前也不知这边的太孙真假,只是这风吼城里往来蛮子也不少,要有个万一,这时节又是蛮子骚扰边关之时,真是半点闪失都来不得,因此才委屈了杨家三爷等。只想着先将安全做好了,其他的事也不急在一时。”
瞧着这一口一口为杨三爷一行安危着想的模样,可见这武将口舌伶俐起来,也不差文官些许的。
张公公叹了一口气,“话是这么说,然而杨三爷就怎的误会了将军?还着人往太孙这边送了信?将军可知,这杨三爷可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人,陛下素来敬重皇后,将军你这是闯了大祸啊!”
93| 089|
张公公一声你闯了大祸,顿时将刘希庭吓得一跳,忙起身作揖道:“还请公公救我!”
张公公看着对着自己垂首的人,顿时心中起了一股子鄙夷之心来,然而此时也还得将人双手抬起,“将军又何必客气,我来了,便是为将军来的。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事儿也总要拿出个章程来,你说是不是?”
刘希庭顺势也重新坐了下来,一脸苦恼道:“公公说的是。此事还全凭公公在其中转圜了。”
张公公道:“既是听我的,我也不得不劝将军一回。之前的事不说它真假,总归是没造成大的危害,将军此刻要做的是,将杨家三爷及南魏的人请过来,大家就当是一场误会,说开了就好,就是到了太孙那,也好有个说辞。”
刘希庭一听就顺势道:“我本也无它意,全是为了杨三爷等人好哇,这还请公公在杨三爷面前与我美言几句了。”
张公公微微一笑,道:“好说好说。”
刘希庭便叫人进来,让请杨三爷与魏九重前来大厅见一见太孙遣来的来使,随后在心中开始估量,这太监借口着同乡之情来跑这一趟,自己要给出多少好处才够塞住这人的嘴,自己库房里值钱的又有哪几样。
他可不信张公公与自己说了这般多,就只是因当年与自己长子相识,少不得也是为了趁机捞些银钱来的。
两人就在大厅里静默的喝茶,张公公突然道:“刘将军可知太孙最忌讳什么?”
若张公公说的是太孙最喜欢的是什么,许刘希庭还不会多急迫的想知道,只管让人来了,暗自里试探观察,总能得知一二,然而说到忌讳这种事,却没这般简单,却是一开始就不能出错的,事关太孙对他的初次印象。
张公公这一句话,就让刘希庭的心定不下来了,这人一次又一次的卖自己人情,偏偏又不说自己所求,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然而太孙的忌讳,却是他急需所要的,毕竟若能搞定了真太孙,杨三爷这边不说好打发了,就是军务之事,也未必不能遮掩过去。
要军务之事能得以解决……
刘希庭脸上堆满了笑,郑重道:“还请公公直言,若以后有何差遣,某当生死以赴,必达所愿!”
这一份承诺足够重,一方大将的能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谁也轻忽不了。
张公公心里听得直好笑,面上却是爽快一笑,“刘将军果真是痛快人!”
刘希庭见状,才知对方竟是想要自己一诺。
自己的地位在哪刘希庭比谁都清楚,只是想不到一个内廷里的内侍想要的竟是有些出乎他所料,换句话说是没想到这位内侍竟有这般的野心,敢与边关大将勾搭,然而想到能在内廷里也能有上这么一个能知晓消息的人在,这似乎也不是一笔赔本的买卖。
“公公客气了。”刘希庭立即回之一笑。
两人在此时,似乎是默契十足,说定了一切。
于是张公公对着他招了招手,示意刘希庭上前来听,事关太孙机密,总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即使是这大厅之中只有两人。
刘希庭活到这把年纪,脸皮早就厚得比护城墙还厚了,也不在乎张公公这举动对自己的轻视,只起身凑上前去,微侧着头,露出了耳朵来。
张公公的身子朝前倾,伸出手去攀刘希庭的肩,垂下头,眼神却是闪过一丝嘲讽,嘴角轻轻一扯露出恶意的微笑,好似要嗜血的恶鬼。
就这一刻,刘希庭就知晓遭了。然而许是上了年纪,又许是十来年的安稳生活腐蚀,让他在感知到危险的瞬间未能及时的躲开。
而张公公手中藏着的刀子已经没入了刘希庭的脖颈之中,渗出鲜艳的血迹来。
张公公出手之快,要是萧安在,便会知晓这一出一收之间并不比她的速度慢上半眼,当是苦练许多年才有的手速,还与她的枪法一样的准。
刘希庭伸出手想要去抓住张公公,眼睛瞪得极大,眼底还带有不可置信的神色,不知为何这人对自己动了手,然而想着就算是死也要拉着对方一道的想法让他连半点出声求救的想法都没有。
其实两人都知道,刘希庭此时是出不了声了,张公公的刀不只划破了他的喉咙,更是毁了他的声带,让他根本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张公公往后一仰,微微躲开了刘希庭那只手,同时伸脚向刘希庭腹部踢去,只将石墩一般的刘希庭踢得连退了两步。
此时刘希庭的脖子,流出的血透过那只捂住伤口的手细缝中透了出来,如泉涌一般朝着大理石铺就的地板上坠落,再溅起了一朵又一朵的血花。
“为……为……”刘希庭已经知道自己遭了道了,然而却是想要死个明白。
张公公此举,是因太孙的旨意,还是?
张公公却十分闲心的掏出手绢开始擦自己手中那半截快刀片上的血迹,将目光从刀锋移到了刘希庭的脸上,勾起嘴角微微一笑,轻声道:“刘将军要问我为什么?当然不是因为太孙示意了。”
这就是他自行动作了,刘希庭觉得自己并未得罪过这位宫里的内侍过,却不知为何今日要死在他的刀下,只觉得满心的不服。
然而再张嘴,也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的,只能死死的盯住眼前的人,想要把这人刻进自己骨子里,就是在地下做鬼了也不会放过他。
张公公觉得自己已经十分仁慈,见得刘希庭要死了,少不得好心与他说个清楚,让他当个明白鬼,“刘将军当年另攀高门,派人回家乡杀死自己妻儿之时,可想过有一日会有报应?有人愿意与她们母子报仇雪恨?”
本还想要挣扎的人脸色顿时一白,整个人都僵了下来,站在一动不动,只嘴唇动了动,到底连张开都不及。
张公公杀了人,心中有些往日难以满足的餍足,连眉眼都带了笑意出来,叹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刘将军有了好前程,想要娶别的女人,这也是人之常情,谁又舍得放着上好的前程不要呢?不过换了旁人,只消在边关不声不响娶了,只当家乡里的妻儿没了,或是报个死讯回去,让家乡的妻儿当自己死了。这种人这边关也不少,刘将军想来也是见得多的。再不济,一封休书,只将妻子休了也不是不可,留下幼子丢在家乡只任他生死就好。可偏偏刘将军是个心狠的,救命之恩的恩人之女,有着血缘的儿子,说负就负,说杀就杀,竟是一个都不想放过。”
“你说,如你这般的畜生可该活在这世上?且这贼老天还让你活得越来越好,可见这天下是没有天理可言的,这天道其恶也昭昭。”张公公满眼怜悯,“既然如此,就不得不让我来行了这个真正的天道,来为你那一对可怜的妻儿讨个公道了!”
本已无多生息的刘希庭终是明白了一般,闭上了眼倒在了地上,身下很快又沁出了一地的鲜血来。
张公公重新坐回上座,看着死去的刘希庭,却是突然笑了起来,笑到最后流出了两行冰凉的眼泪,也不知为谁而流。
杨三爷跟着魏九重在刘希庭的管事来请他们往大厅时,就知他们已无危险,虽来的是张公公,然而张公公也不是凡人,自然是该算计准确才是。
因此两人带着假扮太孙的苟顺轻行慢走的跟着管事前往大厅,心下里已经在想张公公与刘希庭会说些什么,他们又该与刘希庭如何。
前面带路的管家性急,毕竟是将军嘱咐要快快带去见人,然而到底也是贵客,催促不得,只得心里暗暗着急,脚下脚步又加快,盼着几位贵客能懂得起。
可惜跟着的几人许是没明白管事的意思,并不在意管事的快慢,只随着自己的心意而走,还边走边说起了三关里的风光来。
待得终于进了将军府待客的大厅,先进厅中的管事传来一声杀猪般的惊呼:“将军!”
其声音之凄厉,比之上古流传下来的靡靡之音还能绕梁三日而不绝,随后管事的便如丧犬一般跑了出来,神色惊惶,抖着手指着里面,“来人啊!来人啊!”
杨三爷与魏九重却是心有灵犀的一回头,见得一两百精兵全站在大厅外,在此时已经形成了半个包围圈来。
之前他们三人边走边说不曾在意,不知在自己一行往前走之时,那些人已经跟在后面一步一步收缩。
两人虽不知大厅里发生了何事,看管事这神态也知道不好,而外面这些精兵的举动,更是说明了里面发生的事,都在张公公的算计之中。
管事的自然是没叫到人,将军府的外院里也有护卫看守,他不过才勉强叫了两声,就被站在门外的精兵一巴掌劈晕了过去。
将军府中有他们的两百护卫,还有张公公带着的人,这会儿想来也早就联络上了,即便是将军府中的护卫,两厢对峙,他们也未必会输。
想到这一点,魏九重便与杨三爷伸手请道:“既然来了,进去看一看也未必不好。三爷以为如何?”
至少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不至于一眼瞎,被人牵着鼻子走。
杨三爷点了点头,这会儿心下里的想法与魏九重算是不谋而合。
不过下一瞬,张公公就已经走到了门口,目光扫向大厅外的人,神色冷然,声音不高不低只够面前的人听到,道:“刘希庭谋逆,已被伏诛,还请诸位守住将军府,等太孙前来处置。”
边关的府邸风格与京中、江南等地不同,京中、江南的府邸外院大厅为了待客,只有三面木壁,正对大门的方向除了柱子并无遮挡,也好让坐在里面的人观赏外面的歌舞戏曲等,而边关里苦寒,冬长夏短,为避寒,房屋多为泥土石砖堆砌,大家族里正门方向立有八门,天气冷时只开得两门,里面生着炭火,用以取暖,遇着下大雪太冷时节,更是连两扇门也关闭了,只靠大厅中顶梁上空透气。
也正是因这种结构,张公公对刘希庭动手之时,外面的人竟是半点也没听到声响。
张公公这话一说,跟着张公公一道来的两百精兵自然是明白事情的严重,领兵的两百户眼神一动,互相示意下点了点头,几个动作下去,跟着的人已经明白一切。
杨三爷与魏九重万万没想到会出这种事,却还是朝前走了一步,就是刘希庭死了,他们也要看到刘希庭的尸体才算是作数,也好与张公公商议出个法子来才行。
被刘希庭困在将军府中,他们虽都心有怒气,然而都没有让刘希庭死的想法,一个死人,闭上了嘴,不能亲口认罪伏法,其实也是一个祸端。
如魏侯当初直接一抹脖子死了,如今便能够翻案,这里面能拿来做文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更甚至,杨三爷与魏九重已经在想,张公公此举后面的深意是什么,是否还有别的人的影子在里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