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武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厉家婶子久久没有说话,最后才眼巴巴的看着太孙,尖声道:“我还能如何呢?这许就是我的命了!我也不想我的几个可怜孩子去死,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他去了哪呀!”

    说出这番话,她连哭都哭不出来的,她的父母教导她一辈子要恭顺,要以夫为天,然而她的夫君在很多年前,就想过为了外面的一个下贱女子肚子里的孩子要休弃自己了。

    旁人都说良贱不通婚,可在边关里,厉先生又是将军府的幕僚,他要买个贱籍的女人当做正妻使,只要不做在明面上,谁又能与他如何。

    如今他再次抛弃了自己,还连带着自己的儿孙,她依旧无能为力。

    这也是她的命了。

    太孙吴不喜欢这样的女人,京城里贵女们是高傲的,又是聪慧的,他从未见过这种从来都不为自己抗争半分的人。

    也不怪萧安与自己说起这个人之时,言语间难免带上几分不成器的鄙夷。

    本就不够好看,还偏偏又软弱且蠢,除了人不坏之外寻不到任何的长处,就是母为子强,也没能从这个女人身上看到母亲该有的勇气来。

    若不是想从她这里寻到有用的线索……

    太孙吴不得不提点道:“婶子是不知晓厉先生的下落,然而母为子强,难道就没有为自己的儿女想出出路?”

    本绝望着的厉家婶子眼神一亮,看向太孙吴。

    太孙吴只觉得好笑,“还是婶子觉得,小安心好,不会与你的孩子为难?”

    这话正中了厉家婶子的心思,被人猜中了羞愧不已,只得低下头来。

    太孙吴继续道:“婶子会觉得在小安眼里,你们一家子有重过魏侯?”

    自然是不可能,厉家婶子这点自觉倒是有,然而站着的郎君想要接下来说的话,她倒是隐隐想得有些明白了,“郎君想让我这老婆子做何事?”

    太孙吴看着厉家婶子这模样摇头,“不是我想要婶子如何,是看婶子想不想要一家子留下命来。是一家老小没入贱籍来保住厉先生在别处的儿孙满堂,还是让自己一家子做个堂堂正正的良民的好。”

    良贱之分,如隔天地,厉家婶子想着那个男人在不知道的地方过着神仙般的日子,然而自己的儿女却要被作践为贱籍,女儿许就要流落到那军营里去,心中夹杂着积年累月的恨意,好似就心如磐石般的硬了,“自然是良民的好。”

    太孙吴点头,起身来道:“其实小安带婶子回来,也并非是要婶子说出厉先生的下落,你是怎样的人,她心里也明白。她请你来,也不过是想让你说说厉先生的事儿罢了。”

    “厉先生本是魏侯的幕僚,要说动他,想来不是一时半会儿便成的,婶子你是厉先生的妻子,为他每日打点一切,难道就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太孙吴道。

    这话却是要了人命了,厉家婶子脸色已然发青,举起手来便是要发誓。

    太孙吴却是伸出白皙的手指点住了厉家婶子的手,也堵住了她的誓言,“我的意思,并非是说婶子知情不报,或是想要婶子做伪证陷自己夫君于不义。不过如果厉先生的事是真的,对婶子而言,一个抛弃妻子的不义之人,如何比得过自己的儿女重要?你说是不是?”

    厉家婶子被太孙吴看得最终点了点头,太孙吴就道:“如此,厉家婶子就好好想一想,在这些年里,厉先生可有做过奇怪的事,见过奇怪的人?我不敢保证能一定保你们一家子平安,但若能得出有用的线索,能拿出有用的证据来,你们母子几人的命,我还是能保住的。且还能与你们一家子一个新的身份,予你们银钱,让你的儿孙能够不受此事影响,能科举入仕!”

    不说是能保平安,还能让儿孙科举入仕,从此自己说不准也能得一诰命,也算是真正一辈子有了依靠,不再用受苦受难,更不用寄人篱下。

    这般的好事,焉能不答应?

    厉家婶子起身跪下,与太孙吴磕了一个头,“愿听郎君派遣。”

 第081章 魏氏闲来教愚女

    太孙吴出了厉家婶子院子后,便寻了一人来问,“萧安何在?”

    下人指了个方向,“回公子话。往青峰院,正与魏娘子一道在安抚那些带回来的姑娘。”

    将军府未必比京中的侯门大,更不可能堪比皇宫,然而却也不算是小,太孙一路轻步慢走,许久后才到了那院子里。

    因这群姑娘身份尴尬,魏氏也不可能将之安置在内院里去招常家夫人的闲话,便在外院里要了一个大院,将之安置了。

    如今那群姑娘已换上了粗布蓝衣,简单挽起了长发,虽还是神魂不稳之相,然也比之前神态呆滞的要好上许多。

    太孙站在院子门口之时,正见着魏氏正着人拿着布匹与众女分发,萧安正抱着手跟在魏氏身后,背对着他看不清神色。

    魏氏的声音不高不低的传来,“我能救你们一回,却也救不得下回。既你们无能,不能与我一般上战场杀敌,便也只能做些针线活养活自己。人生在世,非有一技之能不能存活。你们想活,便得做事,做不得事,那便去死吧!”

    魏氏的话前面半截还尚可,后面就极为不客气,直言没用就去死了算了,她并不养废人。

    若一般人听到最后一句,就是不反驳一二,也是要怒目而视两眼的,然而坐在一起的姑娘们却是无意抬头看魏氏。

    随后不久,便有人抱住了怀中被塞住的一卷布匹,再伸手向面前装着剪子、针线等物的提篮。

    跟着那位姑娘的动手,其余人等纷纷效仿,将布匹揽在怀中,将面前的提篮提过摆在身侧。

    这时坐在最里面那一位领头姑娘才满脸感动的看向魏氏,“夫人要我等做何针线?”

    发的布是白布,不染半分颜色,有姑娘将之展开,多厚,然针织不密,隐隐可透,是为下等。

    魏氏道:“这种布还能做何物?”

    这种布,也为粗布类一,自只能做袜,边关苦寒,然而将士却也得着袜,才好穿鞋,以免脚底被鞋底磨伤影响行军。

    若是有点智慧的人,一眼就知该做何物,然此女也非愚笨,也不过所带的那群姑娘非明言不能行事,方才有此举。

    因此那领头的姑娘便顺着话道:“原来是做袜,不知军中差几何?”

    魏氏指了指她面前的一卷布匹,“今日事今日毕。一百对,可保两餐,出,以十对一文计。”

    今日之内若想要吃满两餐,必须在晚饭之前做满一百双,超过一百双的,每十双可换得一文钱。

    此时院中若有常做针线的在,便会觉得以现下的时辰来看,在天黑尽之前做满一百对袜子便是强人所难,然而就是在院子里当初做过针线活心中当有数的姑娘们,此时也没有言明,只低着头让人看不清她们脸上的神色。

    魏氏说完,再回头便见着了太孙吴,挑眉道:“公子前来可是想见一见这些姑娘?”

    若是寻他们有事,也该遣人来叫一声,而不是亲临了。

    太孙吴点了点头,这才走进了院子之中。

    院子里的姑娘们并未起头,因听得男声,反而有些瑟缩,有拿起剪子的姑娘手都在抖。

    太孙将之看在眼里,明白是自己惊到她们了,虽说是想来看看这些苦命的女子被糟践到了何种地步,惹得萧安怒起要杀人,然而也不是特意来吓人的。

    因此见有姑娘甚至被吓得往后躲的模样,太孙也觉无趣,想来一时半会儿并不能从中听到有用的东西,便对着魏氏道:“之前听闻小安与柳先生对阵,便想着来寻小安一道出门逛逛。”

    这本也是太孙来寻萧安的理由,倒也算不上借口。

    萧安与柳贞对阵,当然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就是萧安跟柳客卿打了一架,太孙吴作为萧安的好兄弟,前来抚慰再正常不过。

    魏氏侧头看向萧安,“跟着我作甚,去与公子一道玩去。”

    倒是真不在意萧安与太孙太过亲近之事了,只由得他们这些小年轻玩去。

    哪知萧安却是跟太孙吴道:“柳叔让我跟着我娘一道,学些本事。你要出去玩就叫单凌带着人马,让陈十兄跟着,转一圈子就是。”

    这是要撇开好兄弟,不跟太孙吴玩了。

    太孙吴没想到会是这般,虽有一愣,却是立即道:“既如此,不如我也与魏娘子跟着学上一二。”

    魏氏笑道:“公子有大儒教导,与我等妇人有何可学之处?”

    太孙吴微微躬身,面带恭敬,“我与小安脾性相投,性情相合,柳先生既让萧安跟着魏娘子能有所得,想来我也当可。”

    魏氏在心里骂了一句小王八蛋,面上却是微微一笑,并不言语,然也不是拒绝。

    太孙便跟着萧安一道,站与魏氏另一侧,真当要跟着魏氏了。

    魏氏无法,也并不觉得自己要教导萧安的太孙不可听,便走出了院子,及远处才问她道:“这些姑娘在山中被人糟践,早已神魂不在,恐于见人,你可知我如何令她们不惧于我?”

    萧安跟在后面,瞄了一眼太孙吴,老老实实道:“因母亲救了她们。”

    魏氏摇头,“再想。”

    萧安琢磨了一番,着实是想不出缘由来,便看向太孙吴。

    太孙吴其实就是凑个趣事儿,并非真想要跟着魏家娘子学个学问,如魏家娘子所言,他有大儒教导,何须与妇人学。

    不过魏氏问萧安的这话,却让他也觉得有意思,然而他并不知晓答案,只得跟萧安也眨了眨眼。

    萧安见太孙也不知晓,便不再搭理他了,只顾着自己继续琢磨。

    前面走着的魏氏也不急,只缓步走着,好似在看这途中风景。

    过了许久,萧安才叹了口气,“娘,俗话说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不说以身相许这种话,就是您救了她们,便是于她们无害,她们自然不会怕您了。”

    魏氏回头点了点萧安脑袋,“那你又可知,我为何让她们缝补布袜?”

    萧安一拍手,“金山银山也是攒出来的,当然不能养吃白食的!这世上过日子谁不靠自己赚银子?就是高门大户嫁姑娘给别家,还得先赚银子将自己姑娘一辈子要用的准备齐全呢。换做小户人家,平民百姓家的,没有余钱,只扯得起两尺红头的,嫁人了不还得下田种地?”

    这也听着都是道理,且还是不错的道理。

    魏氏微微叹气,又朝着前走了一段路后才道:“她们身为女子,为父母所卖,被山里的工匠们糟践多年,最畏惧的不过是男丁。你说是因我救了她们,这也不过是其一,真正缘由还在于我是女子。”

    太孙吴突然想起这群姑娘是程谨安的女兵护送回来的,便立即明白了过来,“她们恐惧男子,因此魏娘子便着女兵护送她们一路回谷阳,以安其心。”

    魏氏点头,又戳了戳萧安的脑袋,“可有明白?”

    萧安自是明白了,这群姑娘被男人伤害了,便畏惧男人,自己母亲为了让她们安心,便让自己的女兵护送着她们回来,好让她们心中不再畏惧。

    可是,萧安道:“这跟打仗有何关系?”

    魏氏与太孙嘴角一抽,纷纷无言。

    良久魏氏回神,才微微叹道:“与打仗没干系。”

    太孙吴在旁边跟萧安耳语,“你要非扯上打仗,也有干系。”

    萧安一下子就又跟太孙又亲近了,“关系在哪?”

    太孙与萧安道:“魏娘子教你的,便是抚人心。你日后上战场,若是带领将士出征,之前必然是要誓师的。你要如何抚慰将士的心?你得知晓他们心中所惧,心中所想,好寻法子让他们勇于出征,愿意跟随于你。”

    萧安只觉得太孙说得奇葩,“来当兵的大多是服兵役,敌人来袭,要不拼命不听将领的,便是个死字,不得不出征,不得不勇敢。有何需要抚慰的?又不是京城里的小娘子,丢了点东西都得红一下眼,还得别人说些好话捧着逗着?”

    太孙觉得自己好似没话跟萧安说了,然而瞧着萧安这鲁莽性子是随着魏侯了,魏氏没心急,他就开始心急了,要再跟魏侯一样,萧安还怎么活,“那你如何让他们愿意听你的,而不是听别人的?”

    萧安拿出了她外祖父的不二秘传,“同吃同喝同睡!看谁更厉害!”

    军心一体,说再说都不如这两招好使唤。这军中就是以强者为荣的,再有高位者不拘出身同甘共苦,便能收服许多人心,然而这两招好使唤也并非全能。

    “那当初魏侯之事,为何引起军中哗然?”太孙吴反问道。

    对此事萧安有自己的看法,“自是因我外祖父威望过高,不容污蔑。”

    这当然也只是缘由之一,若魏侯真做到军心一体了,怕那些人就是知道了通敌之事,也不会引起哗然,逼得魏侯父子自刎。

    太孙觉得萧安的脑子不是笨,也不是鲁莽,而是她脑子里的想法自成一体,于自己而言逻辑所在,毫无破绽可言,就有些听不进人言来。

    但是要将话说明了,就得是为何那些人不愿意跟着你外祖父造反这话了,太孙就是傻了也不会说出来。

    魏氏见太孙吃瘪,倒是乐了,与萧安道:“若是你败了呢?所剩残兵无几,前程无亮,后有追兵,你当如何让他们与你军心一体,而不是降敌?须知降敌虽是丢脸,然而跟保命相比,自也是保命为重。”

 第082章 指点迷津凭心来

    这话本太孙之前也想说,但想到萧安还没上战场,这话说出来太不吉利,因此才换了说出征的例子。

    这会儿魏氏说了出来,他心里一边觉得问得好,一边又觉得魏氏太不忌讳了,还没上场就得听战败之事,多不好听。

    不过萧安自己却不怎的忌讳这个,反而是魏氏问得直接,让她心里开始往魏氏想引导她的方向想去。

    萧安当然不会觉得自己会输,就是输了也得多砍几个脑袋战死在沙场才叫男人,然却是想到要她把蛮夷打败了,蛮夷逃跑,领头的大将让如何能收拢人心让人愿意护着他,她又该如何破解此举。

    这一想就是许久,魏氏见达到了自己的目地,这会儿是真不爱萧安跟自己混,就道:“想不明白也不急,你自己慢慢想,去问别人也成。”磨性子,无非是多动脑子。

    魏氏说完话就疾步走了,剩下萧安跟太孙在原地。

    前行许久,旁边有人便与魏氏说了太孙吴去见厉家人的事情。

    “公子说了些什么话?”魏氏道。

    那人便将太孙跟厉家婶子说的话仔细说了一回,一言一语都不曾放过。

    魏氏点头对人摆手送走,才轻嗤了一声,低声道:“倒是什么都想插手。”

    这头萧安想得出神,根本没注意到魏氏的离开,太孙在一旁立了会儿见她站在那一动不动,只觉得脖子里被冷风吹得起了鸡皮疙瘩,便叫了叫,“小安?”

    “小安?”

    “萧安!”

    太孙吴见再叫不动人,也知道这人是想问题入了迷,只得去攀人把人往自己院子里带。

    旁边伺候的老人见怪不怪,知晓萧安就这样子,要没人拉着走,说不定还得站在这一天一夜想出答案才会醒过来。

    也还是有人觉得两人一男一女的这拉拉扯扯颇为不太好,然而主子的事情轮不到下人开口,何况还是女杀神的事,更没人愿意嚼舌根。

    萧安被太孙吴拉进了屋子里,太孙吴的屋子里早燃起了一盆银炭火,屋子里比院子里热了许多。

    见着萧安有一瞬的回神,太孙吴赶紧把人叫醒,“我知道!”

    萧安歪头看向太孙,“你知道?”

    太孙吴坐了下来,也让陈十郎跟着坐下了,才将魏氏出个萧安的题目说了出来,与陈十郎道:“表哥你先说说,此举当如何?”

    陈十郎也是想上战场立军功的人,自幼不只学武,还悄悄背过兵法,虽然魏氏那输了的话说得十分不好听,然而他没萧安那般的自信跟底气,少不得也想过这种可能,虽有些迟疑,还是把心中的答案说了出来,“升官发财娶老婆,他们总得有个喜好的在,只要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当时应允了,那些人当是会信的,自然也与之一心了。”

    萧安听得嗤鼻,“升官发财娶老婆,也得要有命不是?你跟他们说这些空的顶个屁用,还不如说被俘了有多惨,家里还上有老下有小的等着他养家有用。”

    陈十郎说的那些,也就在文官圈子里有些用处,武官在边关升职许多都是用军功拼下来的,就是有些人靠着裙带关系有所提拔,然而在战场上谁又会认这些?

    萧安不得不以老油条的身份指点陈十郎,“说这些,都不过是空的。上了战场,谁管得将军小兵的?不想死就得不停地杀,把敌人杀死,把敌人杀退。升官发财这种话,在出征前说还能顶些用处。你真到那时候,还不如给他们说降敌的坏处来。你想想,蛮子要有好东西,还用来抢我们的?他们要降敌图个甚?就是打不赢了,也不能跑,一跑就是逃兵,得杀头的,一样是个死字。打了败仗还想升官发财,你当那些小兵傻啊?不被降职都是祖上烧高香了!”

    陈十郎也傻了,“那怎么办?”

    萧安把陈十郎带入输了的角色里倒觉得十分合适,小年轻靠着家里的蒙荫混了个百户,跟着将军上战场,没见过世面被吓傻了,一时反应不及,跟大部队散了路,前无出路,后有追兵,该怎么办?

    “大家一起死啊!”萧安拍了拍陈十郎的肩膀,挑着眉逗弄他道。

    在陈十郎裂了脸的表情中,萧安心里乐呵,才跟他语重心长道:“告诉他们,死了有抚恤,家中老小是有银子拿的,没有后顾之忧,能杀一个是一个,杀了两个还赚了一个。勇者无敌,这句话听过吧?有他们陪着一起死,是你的幸事。回头要能活着搞死一群追兵,带上十几二十个人头回来,也算有个交代,也不叫逃,叫败,最多领二十军杖,从头混着走,自己舍得点存本请那些跟你一道回来的喝几顿酒吃几回肉,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啦!”

    太孙吴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觉得魏娘子这是没找到问话的技巧,其实萧安对抚人心其实很有一套的,不过就是没用到旁的来,只用到了行军打仗上了。

    陈十郎一副受教的模样,竟觉得自己虽比萧安年长多岁,却是白长了的感觉,“多谢萧公子指点。”

    萧安摆手,“唉,算不上指点,军里都这样,呆久了都得明白。”

    不然那些百户千户,除了世袭的,其他从哪提拔着来的?千户要跟下面的百户关系不好,迟早被掀下台,百户跟下面的军户关系不好,也迟早被在战场上拖后退挨上一刀暗的。

    就她自己,从小带女兵之时,也被外祖父要求与小女兵们同吃同喝同睡,常滚一个被窝里。是以到如今,虽她外祖父出了事,她也与她们三年未见,然而也并未生疏了去。

    几人说了会儿这军中之事,少不得将话题回到那堆被救下来的姑娘那里,其实也是太孙说与陈十郎听。

    “她们被父母所卖,无家可归,就是现下被救下来,说是嫁人,也并非那么容易,倒不如有一技之长,得以安家立身。魏娘子心善。”太孙吴感慨道。

    休息了一会儿的张公公来寻太孙吴,听得太孙吴这些话,就笑了,“恐公子领会错了魏娘子的意了。”

    太孙吴看向张公公,一脸不解,就是萧安与陈十郎也凑了上来,“那是何解?”

    张公公道:“缝补衣物这技能,这世上的姑娘们自幼都是要学的,又哪是魏娘子要让她们学个一技之长?”

    本就是自己会的技能,哪用魏氏再去教,因此目的必然不是为此。

    张公公与几个小辈仔细解释道:“魏娘子为何让她们做活?也不过是因她们常年受欺辱,心有恐惧,逃避现实。以前如何不论,现下她们被救出来了,便不能那么下去,否则与在山中何异?可要让她们面对现实,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就这段日子,别说白养着她们耗费银钱,就是她们若是日日有吃有喝百事不用做,她们是否肯走出来?”

    就是个正常人,有人给吃有人给喝,还不会让你做事,你也得沉沦在其中,最后如同废人一般无所事事。

    “不说这一点,就说她们每天就那样呆坐着,从早到晚,说是不疯也难。就冷宫里疯了的那些,又有多少是因受虐吃喝艰难?”张公公问道。

    虽是冷宫,然而却也有吃喝不愁,那些疯了的,往往并非是被虐待的那些人。

    太孙吴顿时明白了,“魏娘子是要让她们每日有所为,然后能从心中魔障走出,才不会疯癫,还能慢慢与正常人一般?”

    张公公点头,“也要等熬到了这一关,才能说是安家立身,这又会是一出难关了。”

    萧安也听得明白,“可这跟行军打仗又有何关系?”

    张公公嘴角一抽,当然知晓柳贞让萧安跟在魏娘子身边的缘由,然而遇着这么个满脑子都是打仗的人,还真得拐着弯来说了,“我不懂打仗,不过也想着打仗许与做别的行当也差不离。那些姑娘就好比败军之师,想来也曾经千方百计想要逃跑过,如同将士打仗那般,一次输,两次输,三次输……士气低迷,溃不成军,当如何?”

    萧安脱口而出,“一回败,二回败,回回败还不如死了算了!”

    这种混账东西,活着都是浪费口粮。

    张公公听得一乐,当然知道萧安的骄傲,就笑着道:“以你的本事,自然不会败了。可换了别人,你替他想想,该如何才能带着这些人能打得胜仗?不是大胜,只小胜一场也可。”

    年少壮志,哪会认为自己会输,出征之时自然是自信满满,然而却越是这样自信的人,越容易露出破绽被人发现弱点予以打击,在遭受了打击之后,也越容易爬不起身来。

    张公公不得不感慨,萧安不算有是能成名将战神的品格,然而她却有一个好母亲,一个待之如亲子的长辈,在她将可能走上歪路刚冒出苗头时就替她掐灭,在她这把刀尚未出鞘前就先将之不断锤炼磨砺得锋利无敌,就让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

    阅历越厚,城府越深的人,越喜欢赤诚的人,特别是那个人还是晚辈的时候,因为那代表着更为绝对的掌控。

    然张公公也并未想过掌控萧安这样的小姑娘,不过是单纯的喜欢这个人的赤诚,甚至有些怜惜这样的赤诚,因这样的东西自己没有而以往却是被自己亲手抛却了的。

    也并非是说走到如今这个位置的张公公对过去有了后悔,事实上能爬到高位的人,心狠手辣,从来不会后悔,也后悔不起。

    他不过是起了惜才之心,不愿意有晚辈与自己一般摸索着前行,历经磨难与重重挫折,因此才想要指点一二。

    看着太孙看过来的明悟眼神,张公公不过是微微点头,笑得坦然。

 第083章 林氏无奈仓惶逃〔一更)

    落日城中,秦府。

    秦泰让人收拾了东西进了马车,随后便予了林氏两张通关凭证级一个盒子。

    林氏并未接,秦泰却是垂着头将盒子打开,与她道:“这里面是我这些年以另一个身份存下来的银子,都存在各处的银楼里,虽不多也有万两余。你带着这笔银子,跟孩子先出了落日城,寻到李子镇我安排了人在那里等着,然后再寻机往南去躲着。”

    自两人成亲后,虽秦泰说的是假成婚,然而情之所至,是再难抗拒不过,在一回秦泰醉酒后在她面前哭泣那一晚,两人便已被翻红浪,缠绵如今。

    只到了今日秦泰做出这些莫名的举动,有些让林氏心慌,她推回面前的盒子,一脸着急道:“可是出了什么事?难道是太孙决定要查三关里的旧账?怎的半点风声都没听着?”

    挡住了林氏耳目的秦泰,又如何会与她坦言,只道:“也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你跟孩子呆在这里,到底也不安全。现下太孙等虽是被刘大哥支使着,然而日后的事情谁又知晓?要真出了事,至少你与孩子不能被我拖累。”

    林氏道:“不过是与军中置换粮草,并非死罪,也不曾造成大过,就是被追查,也无非是使唤些银子赎罪的事,又哪严重到要跑的地步了?”

    秦泰摸着林氏的脸苦笑,“你可知魏氏到了六关了?”

    林氏一惊,“不是说去了南魏,怎的又去了六关?这又与我们有什么干系?”

    在林氏心中,她当初是抢了南阳侯,然而如今魏氏已与南阳侯合离了,南阳侯又抛弃了她,要说报应她也得了。

    难道魏氏如今还要来报复于她?

    秦泰欲言又止,俊美的脸上愁绪难掩,只摇了摇头,“只怕她是为了魏侯翻案而来。”

    林氏一听,心里松了口气,“那也与我们无关,就是要报复,难道我们还怕了她不成?哪怕她女儿还是景王妃,又有南魏当后盾,可一个不过是个空王妃,一个还没有入仕掌握权势,又何足为惧?六关里的常乐虽是魏侯一手带出来的,不过就是个莽夫。魏氏要忙着替自己爹翻案,要报复我们不也在翻案之后?况就算是魏侯翻了案,她一个女人又能把我们如何?难道她还能让六关与三关为敌?大不了,咱们把六关里的铺子改头换个面,不去招她的眼就是!”

    不过是个女人,就是有些心机,如今在林氏眼中,魏氏还是算不得什么英雌,也更没有什么实权能妨碍到他们。

    秦泰将盒子再推到了林氏面前,叹气道:“都说民不与官斗,何况我等商户不过贱籍?不管魏氏会不会报复,三关如今也十分危险,要收拢这边关里的产业,也不知要耗费多久。如今局势未明,你带着孩子先走一步,我将那些产业处置了就来。”

    秦泰在边关的产业也并非一处两处,合计起来也当以十万计,要真不要了,却是十多年的心血,再闯出来又要这十余年,如何不让人觉得心疼。

    林氏觉得自己也不是不懂得大势的人,当然不会留下来拖累秦泰。

    等着自己与孩子被秦泰送上了马车,心中一直惴惴的林氏抓住了秦泰的手,“你可是有哪瞒着我?就是出了事,你我夫妻一体,又哪有让我逃跑的道理?”

    临出行,林氏突然不想走了。她这一辈子的路都是大着胆子闯出来的,就是在京城里,萧家的那个老东西想要她的命,她不也逃了出来?

    如今,难道她要逃?将深爱她的男人留在这里独自应对?

    这种事她做不出来,林氏看着秦泰的眼睛,定身道:“我不走,我就跟你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