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嫣然-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不能告诉自己,陆镇本人宽宏大量,断然不会公报私仇设计周鸿。
“你别急。”周鸿忙站起来,拉着顾嫣然的手把她带离两步,随手把账册也抢救出来,“西北军中我呆了三年,那里大部分人还是许将军的麾下,陆镇纵然去了,也未必能全部指挥得动。”也就是说,陆镇即使要设计他去送死,也没那么容易。
顾嫣然却觉得两腿都软了:“他是主帅,真有命令,难道你还能抗命不成?还是煽动军士哗变呢?”这两条路无论哪一条,都是走不通的。
周鸿默然,良久方道:“圣旨已下。”若是不去,此时此刻他就先是抗旨不遵了,“何况前线战况瞬息万变,陆镇也未必会以私仇误国事。”
顾嫣然脱口而出:“他连平民都能杀来邀功,又有什么事做不出!”
周鸿一怔,变了脸色:“难道说,孟大人当初弹劾陆镇杀平民冒功,竟是真的?”当初孟节的弹劾真是惊动朝野,可因为后头查出那证人是假的,自承就是为了骗点活命银子才在孟节面前说了假话,这杀民冒功的事儿就都被人当成假的,再也无人说起了。
顾嫣然在愤怒之中冲口说出这句话,自己也吓了一跳,喃喃道:“我,我听父亲母亲谈话说起的。”
“是当初孟大人弹劾的那件事吗?”周鸿听她这样说,倒不放在心上了,“那件事,证人是假的。”
顾嫣然咬咬嘴唇,还是道:“证人虽然是假的,可事并不是假的。”
“你怎知道?”周鸿惊异地道,“若事是真的,为什么孟大人那里——”
“舅舅是上了别人的当。”顾嫣然犹豫一下,没有将吕良和谢宛娘的事说出来,只道,“正是因着没有证人,舅舅又上过一次当,这件事才不能再拿出来说,否则只会让别人以为舅舅是在诬告。不过此事确实是真的,所以你若去西北,定要当心陆镇!”说来说去,她还是怕周鸿真的对陆镇放松了警惕,中了他的算计。
周鸿看了她一会儿,沉吟着点了点头:“防人之心不可无,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我定会仔细小心的。”他看出来妻子隐瞒了一些事,但至少目前,他只要知道陆镇确实是这样心狠手辣之人,也就够了。
顾嫣然虽说了这些话,仍旧觉得不够:“你几时动身?若不然,我也去西北!”
周鸿被她吓了一跳:“天气还这样冷,你去西北做什么?何况那地方苦着呢,你去了怎么受得住!”
“宛娘都能受得住,我也未必不能!”顾嫣然脱口而出。虽然疑心谢宛娘,但这些日子她也不曾找出什么破绽,谢宛娘就好像扎在她心里的一根刺,她真的很想跟着周鸿去一趟西北,把谢宛娘做过的事都做一遍,用这种方法抹掉谢宛娘在周鸿生命中那独特的痕迹。
周鸿的目光倏地温柔起来,带着几分歉意握住她的手:“宛娘跟你怎么能比……西北太苦,你不能去。何况,我也并非是要久驻西北,待打完了这场仗,我还要回京城来的。”
他虽然说得轻描淡写的,但顾嫣然想起他身上的旧伤,哪里能不知道战场的危险?心里一酸,眼泪就流了下来:“皇上难道不知道你和茂乡侯府不和,怎能这样派遣?”
“嘘——”周鸿将她抱在怀里,压低声音,“这些话万不可说到外头去。用我,是许将军荐的,原想送我一份功劳的,谁知道——圣心难测,说这些也无用,少不得我自己仔细了。说来,沙场杀敌,报国效主,原也是做武将的本份……”
顾嫣然哭着道:“这些我都晓得,你尽本份,我原也不敢拦着,只是好歹想着家里还有人等你回来,定要自己保重……”
周鸿被她哭得心里酸软,抱着她轻轻哄了许久,才将人哄得不再哭泣,叫了丫鬟传上简单的饭食来,两人用了饭,顾嫣然就要忙着给他收拾行李。周鸿是上过战场的人,有经验,指点着她收拾了些东西,好歹哄着人睡下了,自己回厢房忙活了一会儿,便悄悄出来,连知暖都不叫,独自挑着灯去了后面珂轩。
如今谢宛娘快要临盆,更是娇气,齐妈妈每每深夜还要起来看看她,故而此时还没睡下,见是周鸿来了,连忙迎出来将他接进自己房里,问道:“少爷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周鸿问了她几句谢宛娘的身孕:“嫣然没经验,这件事,请稳婆也好,挑乳娘也好,都要妈妈做主了。”
齐妈妈忙道:“少爷放心,谢姨娘着落在我身上,若有个差错,只管问我。”
周鸿点了点头,斟酌着将去西北的事讲了。齐妈妈心里虽然不舍,但知道他从前也上过战场,只道:“少爷务必珍重,身边也该带个人伺候才是。”
“元宝就很好。”周鸿犹豫一下,还是道,“此次去西北,怕是比从前要难些……”从怀里拿出几样东西来,“倘若我回不来——”
齐妈妈的脸唰地就白了:“少爷怎么说这样丧气话?从前在西北好几年,不也是没事么?”
周鸿不想对她讲明白有个与你政见不合的上司是多危险的事,只道:“妈妈,打仗这事儿,本就是刀头上舔血的事,谁也不敢说自己上了战场就能活着回来。我也不是说不吉利的话,只是防个万一。”
齐妈妈顿时眼泪哗哗就要往下流,想想这样不吉利,连忙把眼泪又擦了道:“少爷有什么话只管吩咐,只是万不可再说这样丧气话了。”
周鸿苦笑了一下,将几张银票先递给她:“这是三千两银票,倘若我回不来,谢氏和孩子都要交给你,先将她们捡个妥当的地方安置下来,若有什么事,可以去许府递个话。周家长房分得的家产,都是周家的,我并不想多求。”
齐妈妈觉得不大对劲:“少爷,那少奶奶呢?”
周鸿慢慢又递出一张纸:“这是一封放妻书。”
“放妻——”齐妈妈脸色变得比刚才还要白,“少爷这是什么意思?这次西北的战事,怎么就至于……”
周鸿轻轻点了点头,缓缓地说:“从前我是孤身一人,是死是活都没什么牵挂要,可如今不同了——少奶奶年纪小,妈妈也知道,我们甚至尚未圆房,更不用说子嗣了。倘若我回不来,少奶奶这样的年纪,难道还要让她一辈子都守着么?所以,倘若我没有回来,妈妈就将这封放妻书给少奶奶,让她带着所有的嫁妆回娘家去,另寻良配。妈妈千万记得,若是二房要叫少奶奶守着,又想给她过继子嗣,你必须拿这放妻书出来,放少奶奶回娘家!切记!若是让少奶奶落到二房手里,我死都不能瞑目!”
第94章
虽然有侯夫人的大力宣传;但周家长房闭门不出;并不与外人多交际,故而庶长子出生之事,并没掀起什么风浪来。当然;这也与京城如今新闻颇多有关,相比之下;一个四品武官的庶长子;实在不算什么。
首先当然是二月中的春闱。关系着万千学子未来前途的大事;瞬间就吸引了京城大半的注意力。三场考过,取中的考生们于三月中参加了殿试;其后;皇上亲点三鼎甲;大张皇榜,昭告天下。
一榜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其中探花郎更是多取年少英俊之才,甚至前朝还有因为在三鼎甲内生得最为俊俏,原该点了状元的,也给点成了探花,为的就是令“探花郎”名符其实。
今年的殿试,探花郎更为引人注目。状元榜眼均为四十岁上下,多年的老举子,一朝中第。可探花郎却是去年才在秋闱中折桂,今年便在殿试中身登一甲,这二元及第本已是美事一桩,更不必说他今年未及弱冠,生得风流倜傥,文章亦写得花团锦簇,当真不愧探花之称。皇帝欣喜,见其名姓籍贯,问起来方知,这位姓韩名晋的探花郎,原来还是曾经的太子少傅后人,皇帝当场便予评价曰:极肖祖父。
说儿子像爹,像祖父,这简直是最高的评价了,尤其韩晋的祖父还曾经任过太子少傅,给今上做过先生,那这句话之赞誉,便又深了一层。一时之间,探花郎的风头,甚至盖过了状元和榜眼,尤其是三甲打马游街的时候,更是风光无限。
“奴婢听说,那天表少爷穿着大红衣裳,打扮得跟新郎官儿似的,头上还插了早开的芍药花。在街上走那么一圈儿,怀里少说也落了几十个香囊香球的……”丹青边说边掩着嘴笑。
本朝风俗,虽说严禁男女私相授受,但三鼎甲游街的时候,闺阁少女们却可以向他们中未婚之人投个香袋儿什么的。当然,这多半也都是那些市井人家的女孩儿干的,至于真正的大家闺秀,并没有这样放肆。
顾嫣然听着也笑了笑:“姨母该高兴了。”她面前摆的就是韩家送来的帖子,儿子高中探花,必然是要摆酒庆贺的。韩家自回京之后一直默默无闻,韩缜跑了几家旧交,起复之事都不曾搞定,此次儿子一举中了探花,还不得借此机会与旧交们联络一下?想必有了皇上的那句赞誉,韩家这次的贺宴,客人都是可以踏破门槛的。
丹青看少奶奶虽然在笑,眼睛里却仍旧是化不开的沉郁,自己也有些笑不出来了。表少爷的事儿本就该韩家去高兴,她这么卖力地说,不过是为了逗少奶奶一笑罢了。既然少奶奶都不笑,还讲它做什么。
“贺礼都备好了么?”顾嫣然也是强打起精神。自打周鸿走了,她每日都给自己找了不少事做,可仍旧有些没精打采的。
“少奶奶放心,都备好了。”石绿连忙应声。其实殿试的黄榜一贴出来,这里就在准备贺礼了,哪里会等到韩家的请帖到了再备呢。
“那明儿你们两个陪我过去吧。”顾嫣然把请帖推到一边,“二房三房那边怎么说?”
“三太太身子不适怕是不能去了,侯夫人倒是说三少爷要去道贺的。”周三太太前些日子感了风寒,这会儿还带着病容,着实不宜出门做客。至于侯夫人,大概是自矜身份吧,不过能让周瀚去道贺,那也就是对韩家有结交之心了。毕竟周瀚与韩晋还有北麓书院的同窗情分,结交起来更让人无可挑剔。
顾嫣然点点头:“新做的那荷叶糕,别忘记给三婶娘送一盘子去。珂轩那边,大哥儿怎么样?”周鸿在外,孩子也没人给起名字,只是大哥儿大哥儿地叫着。
“齐妈妈说大哥儿好着呢,能吃能睡的。”
顾嫣然想了想,不怎么起劲地站起来:“去看看吧。”到底她是嫡母,这洗三满月不做还有个道理,若是平日里都不去看看,就不大有道理了。
珂轩安安静静的,顾嫣然进去的时候,大哥儿还在摇篮里睡觉。出了月子的孩子,已经褪去了刚出生时红通通皱巴巴的模样,迅速地白胖起来。谢宛娘有孕时吃得好,大哥儿本来就结实,这会儿胖起来就更可爱了。顾嫣然看他攥着个肉乎乎的小拳头,像只小青蛙似的翻着肚皮呼呼大睡的模样,也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小胖脸。
谢宛娘这一个月子坐下来,真是养得血气充足,连肤色都比从前白皙了许多,一张微圆的脸上红是红白是白,精神极好。看见顾嫣然过来,便笑道:“少奶奶来看哥儿?”
“嗯,哥儿可好?”顾嫣然看见摇篮上就挂着自己送大哥儿的赤金镶玉长命锁,心里舒服了几分。
“好着呢。”谢宛娘说起儿子也是眉飞色舞的,“又能吃又能睡,哭起来声音震天响……”
她在那里滔滔不绝,顾嫣然低头看了一会儿孩子,忽然转头问旁边的齐妈妈:“峻之小时候也是这般模样?”
这一句话出来,谢宛娘的声音仿佛被刀砍了似的突然断了,齐妈妈脸上更是一副尴尬的模样,勉强笑道:“小孩子都是一个样儿,至少要到周岁才能长开,看得出像谁……”
顾嫣然就再没说话,叫过乳娘嘱咐了几句精心看顾大哥儿之类的话,便离开了珂轩。回到自己屋里,她屏退丫鬟们,独自思索起来。这些日子,她越想越觉得,谢宛娘生的这个孩子,仿佛不像是周鸿的。虽然毫无证据,可是她那种隐隐约约的感觉,却是始终挥之不去。
等周鸿回来吧。顾嫣然抬头往西北边看了看,等周鸿回来,她一定要问一问。
韩家宴客,果然宾客盈门。
孟素兰忙着招呼夫人太太们,韩绮与韩绢就招呼各府的姑娘们。不过因着今儿来的大都是嫡出姑娘,韩绢能招呼的人便少之又少,倒是有空来跟顾嫣然说话了:“表姐瞧着瘦了些,可是担心表姐夫?自己身子可要保重,等表姐夫凯旋,若是看见表姐瘦了,可要心疼的。”
这话说得倒还是真心真意,顾嫣然也就认真点了点头:“多谢表妹了。我还好。”
韩绢笑了笑,说话又有点儿阴阳怪气了起来:“也是,表姐怎么说都是已经成亲的人了,这次听说仗并不难打,等姐夫回来,说不准还要升官呢——怎么说,也比没着落的好是不是?”
顾嫣然被她说得伤感都没了,只得道:“表妹这话说的——如今表哥中了探花,又得皇上赞誉,日后上门来求亲的多着呢。”
韩绢撇了撇嘴,叹道:“那也轮不着我呢……”这句话说得声音又轻又低,顾嫣然也只好装没听见了。
孟素兰今日真是志得意满。韩晋说来年纪已经不小,在家乡守孝的时候也颇有些人家明里暗里地提亲事,都被她压住了,就等着儿子一朝及第,身价百倍,再来谈亲事。瞧瞧,今儿这些带着女儿来的夫人们,可不都是这个意思么?
当然,韩晋如今只是新进士,循例不过授个翰林院的编修,也就是个正七品的小官,在京城里比个芝麻大不了多少。但要紧的是他得了皇上的赞誉,翰林本就是天子近臣,现在又入了皇上的眼,将来的仕途比之普通翰林,又不知强出了多少。自来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说法,以韩晋如今的年纪,自然还远说不到入阁拜相,可比起别的新进士来,却有更大的可能。今儿这些带着女儿来的夫人们,也都是看中了这点可能。
孟素兰心里想着,转眼又看了看招呼着这些女孩儿们的韩绮,嘴角不由得又泛上一丝笑意,韩绮也十五了,如今哥哥有了这样的前程,她的亲事,也就可以更上一步了。
韩绢远远看着嫡母的目光在嫡姐身上不停地打转,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垂下眼睛,遮住了自己眼里的恨意。
今日顾家人和孟家人做为亲戚,当然更是尽数到场,就连孟瑾也挺着肚子来了。她的身孕已经有近六个月,宽松的衣裳都掩不住,自然是被安排在内室。林氏和孟素蓉都对外头的应酬不甚感兴趣,更不想去抢孟素兰的风头,不约而同都在内室陪着孟瑾说话。
“铭哥儿的身子不大好,这几个月请了三四次太医,就没有哪个月是不生病的。”孟瑾说起王娴生的儿子,不由得也叹口气,“我去看过一次,不过也只看了一眼,瞧着那孩子瘦巴巴的,比满月的时候大不了多少。”
林氏颇为惊讶:“怎么会?满月那日我也瞧过了,那孩子虽然是早产,可精神也不错。再说王府里——怎么说也是王爷的长子,难道还会苛待了?”
孟瑾微微苦笑一下:“王侧妃既然不愿把孩子记在王妃名下,王妃也就让她自己抚养孩子,只是她——我瞧着好似有些疑神疑鬼的,王妃本来指派了几个丫鬟和嬷嬷过去,她却都找借口打发在外头,不让进屋子,王妃自然就不过问了。就连王爷——也并不喜欢。”
晋王跟王妃感情之好,是京城里头有名的,若不然,也不能王娴肚子里的孩子还没落地,晋王就说若是儿子便由王妃抚养了。如今王娴跟防贼似的防着晋王妃,晋王又怎会喜欢?更何况她若是自己能养好孩子还罢,偏偏一个早产的孩子,本来就难养,她又毫无经验,把孩子养得既病且瘦。这毕竟是晋王的长子,晋王看着儿子三天两头的病,心里会高兴才怪呢。
顾嫣然在旁边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心神却又飞远了,想到这会儿西北也该渐渐暖和些了罢?当初给周鸿带了几件春装,也不知够不够穿;二月里那样冷,但愿他不曾被冻着;关于谢姨娘产子的信已经送了过去,也不知收到没有……正在胡思乱想,忽然锦心从外头进来,面色惶然,一见顾嫣然在屋里,又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只冲着孟素蓉使眼色,想把孟素蓉叫出去。
偏偏顾嫣然抬眼就看见了,见锦心的神色,还当是顾运则在外院出了什么事,立刻道:“是怎么了?”
这下锦心想将孟素蓉叫出去再说话都不成,想想这事儿过不了多久就会传到顾嫣然耳朵里,这会儿瞒着也没多大意义,只得低声道:“刚才老爷叫人送信过来,说,西北那边,西北那边有消息过来,说——”
顾嫣然耳朵里嗡地一声,呼地站了起来:“说什么!”倘若是与周鸿无关的消息,锦心怎么会一脸着慌地进来?
锦心低了头:“说姑爷带着五千人马失踪了……”她含泪看了一眼顾嫣然煞白的脸色,又狠心补了一句,“如今——朝廷怀疑姑爷投敌了。”
“嫣然——”孟素蓉一把抓住女儿的手,“你别着急,这事儿还没定……”她想站起来扶一把女儿,可是觉得自己的腿都是软的。失踪已经是极糟糕的事了,如今又加上一个投敌!失踪甚至阵亡,女儿只是守寡,未必就没有改嫁的机会;可说到投敌,只怕朝廷追究起来,连女儿也会变成罪眷!
不过,孟素蓉过了片刻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扶着女儿,而是女儿扶着自己。顾嫣然的脸色虽是煞白,神情却是没有一丝惊慌,说出的话像石头似的:“峻之绝不会投敌!娘,我要回府去看看,还要派人去许将军府上递个帖子,我要见许将军!”其实她最想见皇帝,可惜皇帝不是她随便就能见到的。
“娘送你回去。”孟素蓉声音都发着颤,死命掐着自己手心,逼着自己站了起来。女儿都这么镇定,她这个当娘的怎么可以先乱起来?
西北军先锋官失踪并疑似投敌的消息送回京城,立刻闹得半个京城都像炸了锅似的,简直没有一家子关起门来不谈几句的。
京城里热闹,宫里自然也差不多。
“这些日子,听说后宫也挺热闹?”皇帝仍旧倚着案几坐着,只是声音冷飕飕的。
他的贴身内监额头微微有些冒汗,但也只能说实话:“是,后宫也有几位娘娘谈及此事……”
“后宫不得干政,她们不知道?”
内监额上的汗冒得更急了,半晌才道:“听说是先从周昭容处传出来的……”
皇帝嗤地笑了一声:“避重就轻。”
一句话说得贴身内监扑通一声跪下了:“奴婢不敢欺瞒皇上,确是周昭容先传了这话……”但是谁不知道,周昭容是德妃提拔起来的?所以,许大将军举荐的人投敌,这样的闲话周昭容不传,谁来传?
“传旨。周昭容妄议前朝,贬为美人,迁到桃玉阁去。还有这些日子跟着议论的,统统罚三个月月例。”
从九嫔之位贬到美人,还要迁到桃玉阁那等偏僻的地方去,这周昭容就等于废了。内监连声答应,忙去传旨了。
批红内监一直默然无声地站在角落里,这会儿看人走了,才稍稍上前一步,知道皇帝是该轮到问他了。果然皇帝开口就是:“怎么办的?”
这话语焉不详,好在批红内监很是明白,立刻答道:“抄了周家的来往书信。”说通敌也是要有证据的,如今周鸿是失踪,只能怀疑投敌,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周抄一抄,若是能抄出什么与羯奴的来往书信来,那就证据确凿了不是?
皇帝轻轻地冷笑了一声:“抄出来了?”
“尚未抄出……”批红内监关于这事儿是仔细问过的,这会皇帝问起来,他也能详细回禀,“周家二少奶奶,颇有些办法……”
刑部派去的衙役在门口一叫门,周家二少奶奶就吩咐开门了,半点都没延误,甚至连点害怕的模样都没有。衙役们进门,她已经端端正正坐在院子正中间等着了。刑部当然是先说明来意,周家二少奶奶既不像别人家的女眷一般哭闹冤枉,也没有拦着不许,只是请了为首的官员过去,明明白白地说:不但周鸿的书房,就算是整个长房的屋子,都可以搜,只是不能乱搜。
“不能乱搜?”皇帝似笑非笑,“那要怎么搜才不是乱搜?”
内监低头回话:“周家二少奶奶命两个侍女执笔,请刑部的人跟她一起挨间屋子搜查,凡有来往信件之类要带走的,必要逐一记录——信件以何物封装,其中封装几张信纸,每张纸上共几行字。两名侍女同时记录,到最后就整理出两份清单来,请刑部的人签上字,两人各执一张为证。周二少奶奶说了,要查什么都可以,但若有人想往里头乱塞什么,她就当场撞死,请娘家人去敲登闻鼓,告刑部逼死官家女。”
“呵呵——”皇帝真的笑了起来,“倒有趣。这女子,有几分见识。”抄检来往信件这种事,其实容易做手脚,尤其是信件多的,随便往里头塞个一封半封有点毛病的,你就再讲不清楚。这位周二少奶奶,竟然以性命相逼不许趁乱抄检,又弄出个一式两份的清单来,甚至连信纸有几张,写了几行字都要写明白,如此一来,就算是有人想做手脚也不容易。毕竟此刻周鸿只是疑似投敌,倘若真把他妻子逼死了,日后周鸿被证实清白,刑部这个逼死人命的罪名就背不起。
“许家有什么反应?”皇帝笑过了,突然又问了一句。
“周二少奶奶派了贴身丫鬟去许府,并未进门,只在门外大街上站着,请出了许夫人身边的婆子,说她家少奶奶想求许将军代禀陛下,说周鸿绝不会投敌。”
皇帝又笑了。派了人去,却连门都不进,站在大街上说话,如此一来,在周家抄不出通敌的信件,就怎么也不能说是预先送到许家去了。
“让许骐代禀?”皇帝玩味地笑着,“这顾氏,今年还未及笄吧?”
“是。七月间才及笄呢。”
“尚未及笄的女孩儿,能有这种心思,不易啊……”皇帝慢悠悠地道,“她想求许骐代禀,为何不自己来向朕辩解呢?”
批红内监也吓了一跳:“皇上是——要召见顾氏?”
“她该也有诰命吧?”有诰命的外命妇,进宫也是可以的。
“周鸿已经请封,但诰命尚未封下去。”
“那也算是准诰命吧,传旨,过几日叫她进宫来自辩,不必大张旗鼓。”悄悄带她进宫,皇帝也想看看这周鸿娶了个什么样的妻子,仿佛还有点本事的模样。
批红内监有些疑惑:“过——几日?”既然要听周家二少奶奶辩解,为什么要过几日呢?
皇帝随手拿过一份折子:“再看看,究竟还有谁要跳出来。”
皇帝在内宫与批红内监说话的时候,顾嫣然正站在小山居里,冷冷地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平南侯夫妇。
“鸿儿究竟去了哪里,没有给你信件?”平南侯一脸的烦躁。若只是失踪,还可报个沙场殉国,至少名声好听,身后也少不了哀荣。可若是定了通敌,那只怕整个侯府都要被牵连。
“没有。”顾嫣然前天跟着刑部的人整整折腾了大半天,这几天还要收拾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园子,安抚下人,珂轩那边还有个孩子呢,简直忙得满头是火,根本不想再跟平南侯夫妇周旋了,“峻之征战沙场,除了边关,他还能去哪里?”
平南侯夫人似笑非笑:“这会儿边关可是找不到人了……”她心里不知道有多痛快,不管是失踪还是通敌,都好得很!若不是怕通敌之事牵扯到二房,其实她巴不得周鸿是定个通敌呢。
“找不到人,就该往与羯奴交战的战场上去寻,二叔和婶娘到侄儿媳妇这里来,有何用处?”
平南侯当然不相信周鸿是通敌,可他却知道,这会儿西北的主帅是陆镇,也就是说,是有人一定想要扣周鸿一个通敌的罪名的。而且,周鸿这会儿怕已经是凶多吉少了。什么带着五千兵马失踪,多半是连这五千兵马都一起死在不知什么地方了。如今当务之急,是要把这通敌的罪名洗干净,至少要把二房摘出来才好。
“刑部抄检的信件里可有什么不对?”
“没有。”周鸿的信件其实少得可怜,不然刑部也没那个耐心让丫鬟们一一记录。周鸿前几年在西北,根本就不写信回周家来,刑部抄出来的信件,倒是他离京之前与学里同窗的多些,有几封是与李家来往的,还有几封是回京之后与西北军中同僚的信件,满打满算,也不够三十封,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当做通敌证据的东西。
平南侯听她答得这样肯定,也听说她手里有份抄检的清单,心里便松了松:“那清单呢?拿来我与你留着,这样重要的东西,不可丢了。”
“多谢二叔。”顾嫣然根本没打算给他,“此物重要,侄媳明白,已然妥善收藏了,二叔放心。”
侯夫人就挑了挑眉毛:“你这意思,是用不着你二叔替你做主了?”
“自然还是要仰仗二叔的。”顾嫣然也不客气了,“侄媳想请二叔上折子,替峻之辩解。”
折子自然是要上的,不过是把二房摘出来最要紧。平南侯有些烦躁地想着,随口答应一声:“我这就去写。”
侯夫人叹了口气:“鸿哥儿都以身殉国了,自然不能容人再给他扣上通敌的污名,鸿哥儿媳妇,你就节哀吧,你二叔自然要替鸿哥儿上折子的。”说罢,袅袅婷婷地起身,跟着平南侯往外走。
顾嫣然狠狠盯着她的背影,恨不得能上去抽她一耳光。却听外头脚步声响,一个小厮慌慌张张跑进园子,一见平南侯,顾不得是在屋子外头,便大声道:“侯爷不好了,听说西北那边抄出二少爷通敌的证据了,二少爷帐下的兵丁出来作证,说二少爷曾经与羯奴的人见过面!”
第95章
西北先锋官通敌;这样的大事比春闱还要轰动京城;就连即将来到的小选都没人去关心了。
顾嫣然短短几天就瘦了一圈,长房自从抄检信件之后就闭门不出,除了管事的每日去买菜;阖府的人都不许出门。
“都有多少人在想办法离府?”顾嫣然坐在桌前,后背挺得笔直;冷冷地问。
“原先侯夫人给的那些;几乎都在托人走门路呢!”丹青忿忿地道;又连忙安慰,“少奶奶;这些人都不必理他们;等少爷回来了;慢慢整治!”只是,少爷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许府那边没有消息?”顾嫣然没有接这句话,只是问。
丹青低了头:“许府已经递了折子上去,但现在西北那边硬说看见少爷跟羯奴人会面,有人证……”
顾嫣然冷笑了一声:“人证?峻之失踪了,他们还不是要多少人证就有多少人证?”
丹青嘴唇微动,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当然也不相信周鸿会投敌,可问题是——若是周鸿真的战死沙场了呢?她家姑娘还不到十五岁,还没跟夫君圆房,难道就要守着那个庶长子一辈子过下去?
“少奶奶,不好了!”牙白跌跌撞撞地冲进来,一张俏脸都是煞白的,“门外头来了好些个官兵,把前后门都围了。”
顾嫣然也变了脸色,呼地站了起来,又强自镇定:“他们是来干什么的?抄家?”
“不,不知道……”牙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