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子妃花事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爷不在的这些日子,小麟子从白虎殿经奉天门场院往御膳房走,路上总能够遇到楚邝。他已经像个大人一样很修长了,是个英俊的皇子贵胄,每在路上遇到她,便会撇眉勾唇地对她笑笑。显见得是看穿她这几日的小动作,料不到她竟有胆略报复自己,并觉得甚是诙谐好玩。小麟子于是不敢再招惹他,每日只是认真学着摆膳的本事,她心思灵透,不多少日子便把各宫娘娘的喜好记在了心里。
    ……
    坤宁宫的修复在一天天进行,锦秀时常过去帮衬,等到四月中旬直殿监把钟粹宫收拾妥当,她也就要携皇九子楚鄎挪窝了。
    张贵妃对于这个结局是意外的,但也只是面带笑容不表露出来。她现年已是个三十五岁的丰腴妇人,遇事不再似当年初入宫时那般急泛,否则也不至被皇帝冷落这些年。只惘然把过程略一回忆,却觉得有些便宜了锦秀。
    挪宫的日子渐近,她便暗地里观量着锦秀的反应,锦秀倒是日复一日不变的谨小慎微着,叫她看不出来什么。张贵妃想了想,到底锦秀这些年在她身边确实素朴低调,眼帘也是低垂,平素她也偶有叫宫人在背后盯着,并不见锦秀在皇帝跟前有过逾越,张贵妃便又说不出什么。
    傍晚夕阳余晖打照进景仁宫里,锦秀在后院耳房收拾了行李,便恭敬地跪在张贵妃跟前辞行。
    张贵妃端着茶盏坐在嵌云石直腿罗汉榻上,语调轻轻:“这么多年了,本宫对你如何,你也看在眼里。不把老九给旁的嬷嬷宫女伺候,唯独交给了你,便是看在你本分懂事儿。今后从这里出去了,他日若是得脸,也莫忘记本宫这些年对你的关照。”
    她说着,眼睛一目不错地盯着锦秀年轻的脸庞,素日不曾细看,怎生今朝这般一睨,却是别有一番润物细无声的风情。那一句“他日若是得脸”,便说得有些艰涩。
    锦秀只是谦卑地磕头感恩:“贵妃娘娘宽厚仁慈,奴婢得能侍奉娘娘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一日为婢终身为婢,娘娘的恩德奴婢没齿难忘。”
    说着又在地上郑重地伏了几伏。
    楚鄎亦兜着小包袱在跟前跪下,稚声稚气道:“鄎儿给贵妃辞行,感谢贵妃养育之恩。”
    四岁的小儿,身子跪得圆团团的,眉间眼角全是孙皇后的影子。似是因为晓得了自己是寄养,素日总怯怯着不敢与人撒娇亲近。
    想到这个孙香宁遗下的骨肉,张贵妃到底有些伤感。便亲自上前将他扶起,潸然拭泪道:“殿下何以行此大礼,岂不是叫本宫为难。你母后与我少时情深,一个王府里十多年朝夕为伴,她走后本宫不知多少伤心,惯把你当作自个儿的亲骨肉可怜。你如今安康长大,本宫看在眼里自是欣慰,钟粹宫到底离得近,得空了随时回来看看。”
    说着爱宠地抚了抚楚鄎稚嫩的小脸蛋,叫锦秀:“那就走吧,赶天黑前回去还得收拾收拾。”
    楚鄎又磕头,背过身牵住锦秀的袖摆。
    紫禁城进入日暮,窄窄的宫墙下光影昏黄,出景曜门往麟趾门直走,一条道儿悠长,两个人都默默地没有说话。张贵妃叫人在背后盯着,见拐进迎瑞门了这才静悄悄回来。楚鄎瞅着背后干净了,忽而便抬头对锦秀哑然一笑,锦秀也勾勾唇,用素净的指尖温柔地划了划他小脸蛋。
    晃过父皇的御书房,抬脚跨入清净的钟粹宫门,院子里候着两个奴婢与太监,一应物事收拾得干净利索。两个人都静谧无声的,开始憧憬这没有拘束与压迫的新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了,今天卡后面即将要开始的一段权谋剧情,结果却没写到那里,囧

   

第79章 『柒玖』淮有遇

“咯噔咯噔——”
    傍晚的官道上马蹄声踢腾,从淮安府往下便走得比较慢。侍卫隔着百米开道庇护,楚邹与小榛子、方卜廉乘坐马车在前,户部尚书冯琛与工部侍郎葛远、都水清吏司郎中秦修明坐另一辆在后。因并未提前告知州府,故而一路微服南下,中途并未受到甚么打扰。
    进入淮阴境内后,天空忽而淅淅濛濛地下起了细雨,干燥的土地因着得到水汽滋润,散发出一种甘涩的尘埃味道。楚邹撩开帘子坐到车辕上,睿毅的凤眸中便有些如释重负。
    掬了层雨水在手心,回头问方卜廉:“师傅快出来瞧瞧,可是学生看花眼了?”
    字正腔圆的京片儿,着一袭修身交领素袍,举手投足间掩不住天家骄子高华。因着连日舟车劳顿,削俊脸庞上微有倦惫,到底笑容却展颜粲齿。
    因为干旱,江淮一带谣言沸扬,方卜廉深知他近段时日的心思凝重,便宽和笑道:“必是天怜我大奕皇储勤勉忧民,总算赏脸下几滴雨了,殿下所见即所是也。”
    寿昌王楚祁与爱女方僷去岁八月成亲,不过半年余便已怀孕二个月,想必私下里是恩爱的。方卜廉心中欣慰,言语间皆是为长为臣者的关切。
    这一路从山东往下多处干旱,村庄土地皲裂,途中百姓面色多愁苦。如今总算看见天公落雨,几个随行官员亦倍感轻松,后面的马车里便听冯琛几个也传出朗朗笑声,一时间官道上的气氛都好似欢快起来。
    “迂——”前方忽然停下一辆马车,素朴的黑色车篷,有师爷模样撩开帘布,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男子。看上去面目瘦削,眉眼明锐,带点书生文气,原来是淮阴县令苏安平。
    微笑着迎上来,双手打拱道:“恭迎太子殿下与几位大人,一路辛苦。”
    这位乃是淮安府地方官员中的清流,四年前被楚邹从一个小小的县丞提到县令一职。淮安府属江淮一带运河要塞,西通黄河,北上天津卫,南往浙漕,尤其地处平原腹地的淮阴更是如此,盐粮往来间油水颇丰,意志不坚的官员稍一个心念游转便入了泥淖,因此楚邹便看中了这个略带书生气的苏安平。
    四年下来,证明自己的眼光是正确的。像苏安平这类的书生,眼观四方心辨是非,擅口舌辩证,又自有一分不轻让原则的傲骨,不仅能在州府各个衙门软硬周旋,对下宽抚于百姓亦能不出差池,实为最为好用的圆润之材。
    这些年楚邹一直铭记母后临终的嘱咐,不忘从细微处培植自己的羽翼,苏安平便是他最初相中的目标。
    此时乡间视野旷达,似乎心境也都开阔了,楚邹见到苏安平是高兴的,坐在车辕上道:“提前了两日,苏大人倒是赶得凑巧。只是听闻江淮大旱,如何入得境内却一片细雨霏霏?”
    苏安平也不遮掩,应道:“半月前接到殿下信函,猜着约莫近些日子要到,便日日叫师爷在此观望。今晨忽然落雨,想来必是天子派下储君,福星莅临,下官这便冒雨赶来恭候是也。”
    原来却是已经等了一日,楚邹应道:“本宫何德何能,是父皇在英华殿祭天祈雨,感动了先祖与上苍。”
    几人和乐笑着,便一同入了县衙。
    ……
    那场濛濛细雨一下,便如牵丝导引一般,雨水说来就来。眼下已至三月底四月初,谷雨刚过,虽则时令略为晚矣,但总算险险地救了一年稻子。农民们赶着春播的尾巴,在田间地埂上忙碌。青竹草笠与蓑衣耕牛往来穿梭,一片绿盈盈的稻苗描绘着迟到的春之朝气。
    楚邹每日与方卜廉及冯琛一行在运河堤坝巡视,看两岸稻田播种,百姓勾腰伏背地插秧移苗,多少是松了口气的。当年因为母后之事,运河修支道一事后来其实都归于冯琛与楚云旭主持,然而因了自己的同行,这笔业账便冠与自己头上。他此时再想起肩负天下苍生重任却十年几无差池的父皇,心中便生出体恤与浩瀚的崇敬。
    一农夫牵着老牛从前边走来,见县令在此,便亲善地弯了弯腰示礼。苏安平点头让开道路,颇有感慨道:“政之通行,多借水之通航,依民利民,运河乃兴。殿下当年此举,造福多少百姓。”
    楚邹默默收在眼底,放目远眺:“纵横江河,贯通上下炎黄,政通八方,民丰物阜,国库方得以充盈,民与国原是相辅相成者。本宫并未做什么,这些多是冯琛与诸位大人的功劳。”
    皇太子眉敛英气,少年持重,步步谨慎,看在苏安平眼中,确是个可倚重的良主。苏安平扯唇轻笑:“殿下何以自谦,有您这番见解,是我等百官之福气。”几名官员听了亦交…口称赞。
    都水清吏司郎中秦修明踩着颗石头,就势弯腰捻了掊黄土,停在指间默了默,忽接茬道:“此地土质呈现中等膨胀潜势,固防怕多有隐患。据微臣半生所得,认为朝廷应加强巩固两岸河坝,以防受漕运水势经年冲刷,或他年雨水过盛而徒生决堤之害。”
    本在畅谈生机,他一席话真是扫兴。
    这秦修明乃是今次随行官员中位分最低的,听说还是戚世忠的人,当年得过戚世忠的抬举,才得以入工部水利司得尽其能。
    工部侍郎葛远暗瞪了他一眼,猜这不识趣的半老儿必是受了冷落想出出风头,便笑笑道:“这运河支道不过三年前才竣工,全程耗费了数百万巨资,岂是跑几趟船、下几场雨便轻易崩得了的?秦大人此番话说得轻巧,莫非是质疑我们冯大人中饱私囊,用几堆黄土蒙混过关么?
    官大一筹压死人,秦修明精通水利,但口舌却不善变,被他这么一说,顿时便有些噎住。再想想眼下北方谡真族日益嚣悍,皇上多次有意发兵,一发兵便得耗用国库,只怕短时间内也腾不出这笔银子,而堤坝隐患也多属自己臆测,便喃喃道:“冯大人处事谨慎,下官绝不敢妄自菲薄,方才不过随口一提,众位大人勿往心里去便是。”
    说着赧然地拱了拱手,自默默随在后头不吭声。
    “轰隆——”正说着话,天空忽然一道闪电劈过,闷雷声伴随乌云翻滚,顷刻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豆大的雨滴。
    几个人忙不迭地往堤坝下跑,看到前方僻静处有一宅子,院门轻轻掩着,便踅至瓦檐下躲避。
    那雨势渐大,扑簌簌地打落到楚邹的袍摆上,楚邹兀自微抿着薄唇,只是挺着少年修颀的身躯装若不知。自撷芳殿四岁起蒙教习,十年来朝夕相处,方卜廉自是深谙他旧疾的,便推开虚掩的门,对里头喊:“叨扰,借主人家院子一躲。”
    县令苏安平未来得及阻止,他几个已鱼贯而入了。
    江南边的院子与北边不同,院子里有四方天井,黑瓦下滴水潺潺。从院门往里,走过几块磨得发光的青石板便是厅堂。这会儿下雨,光影有些阴凉,厅堂里无人,崴脚长凳上横着几条长长的竹篾柄子,上面是翠绿偏黄的桑叶,一丛丛胖白的小蚕攀爬其中,放眼过去叫楚邹有些反胃。
    但为了不使身体着凉受风,还是硬着头皮走至厅槛前站定。
    那蚕蠕动,分明没有声音,怎生他却听见咔咔嚓嚓的食桑声。他眼睛看也不想多看,正欲微微闭目,那影壁下却忽然走出来一个姑娘,清悄悄的,穿一袭莲色的布衣搭着烟紫的襦裙与长裤。看上去约莫十二三岁年纪,绾着双平髻,左右各饰两朵樱粉布花,手上兜着个篮子,正把桑叶撒向竹柄。
    他原本因着宫中的晦暗旖旎而讨厌红男绿女,怎生此刻眼前这道乡野素净却叫他走心?那身段儿始才有些朦胧,连他从前讨厌的在她身上也变得不讨厌,虽然几乎平坦,却自然而然地叫人舒适。喂得静悄悄,那原本叫人反胃的蚕虫蠕动着,在她的眼中却好似宝贝爱宠,她轻轻勾着唇角,眼帘专注低垂。楚邹看得有些错神,竟忘了把目光收回来。
    “四少爷……”方卜廉微微咳了一声。
    唔。楚邹这才尴尬地反应过来,但好在其余官员都在忙着拍打身上雨水,并未有谁人注意。
    他便不好再看,只问道:“苏县令方才好像有话要说?”
    苏长平看了眼屋里的丫头,都进来了还说甚么。便道:“也没什么,避避雨就走了,不打扰。”
    却好像是说给那女孩儿听的。
    “来,给你吃吧,别抢。”那姑娘听到了也似未曾听到,只是低头忙碌着,偶尔轻轻地对蚕虫说些什么。
    声音很低,却甚为好听,吴侬软语,丝丝入耳。
    楚邹不自觉又是一瞥,这一瞥,便看到她了秀丽的眉眼和倔强的唇。一阵凉风吹来,他收回眼神,打了个哈嚏。
    小榛子担心主子犯旧疾,便问女孩道:“这位小主人可否给碗水喝,我家主子身体不胜风寒。”
    楚邹随声望进那光影里,不自禁有些默默地等待,这样的感觉竟是他长大后,在紫禁城里从不曾对哪个宫女有过。尽管她们时不时的一见到他便面红耳赤。
    但那女孩儿清素的脸庞映在朦胧中,却并不抬头答应。
    苏长平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道:“小碧伢,给这位少爷盛碗水来。”
    小碧伢,楚邹心弦触动,便将她名字悄默地记在了心里。
    作者有话要说: 
  
    纳尼?为什么都是这么小的儿童?
    因为……大了的他们正在排戏啊
    >>>一场小麟子发起的与黄柿子之间的撕饼大战<(ˉ^ˉ)>
    你竟敢在外面有人??!
   
    放在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会儿就删掉:
    (虽然解释完感觉自己拖更的理由真是越来越奇葩了,但它们真的都是事实,这狗血的人森(@﹏@)~ )
    事实是,我上周起就遇到了个老变态,因为对人一向礼貌客气,之前当做是邻居,哪怕心里很烦,见面言语也是客气。
    结果那邻居这段时间看我不上班,眼神和言语就很不对劲,甚至出言试探,你们知道的,专属老变态的猥琐。于是我从上周起白天就几乎不敢待家里,回父母家待了几天,最近在找房子,所以这几天更新应该会不定时,鞠躬致歉TAT)

第80章 『捌拾』狗尾巴草1(修)

那女孩儿似若不曾听见,忽而抬头瞥了一眼,不冷不热道:“就在檐下的那口缸子里,要喝自己舀了去喝。”
    小榛子一看,竟是屋檐下用来接雨水的破缸子,里外长满了青苔,缸口还裂了一角。太监们虽在宫里头当奴才,到底伺候主子的物事所需皆是精挑细拣,从宫里走到民间,腰杆儿可是直的,不由气道:“这是给人喝的么?我们爷金贵之躯,岂能喝这漏瓦之水?”
    她回答:“漏瓦水又怎么了?当官的不为百姓做主鸣冤,百姓自然不乐意伺候,若是口渴了便喝,哪来这许多挑剔。”
    她说话是不客气的,鼻子眉毛眼睛亦生得清秀而倔强。好像天生冷冰冰不爱理人,手上动作不停,又揩着桑叶去喂另一块竹柄上的小蚕。
    楚邹眼睛错不开,忍不住开口:“姑娘何出此言?我父……我大奕王朝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天子脚下一片清明,你若有冤便诉之于公堂,何来不予鸣冤一说?”
    少年十四,生自皇嗣天家,第一次同一个民间少女这般开口,竟有一丝奇怪的悸动,生怕她听去了却得不到她回应。
    那醇润京腔中与来俱来的贵气,听在女孩儿耳中是诧然的,她便抬眉凝了楚邹一眼。但见是个比自己略长些年纪的冷俊公子,着一袭绣银藤纹交领青袍,英姿笔挺,气宇高华。她脸上便有些赧意,嘴硬道:“天下乌鸦一般黑,你不信便问问你身旁那个缩头县令。”
    ……她用“你”,说明她听了并回了他的话,楚邹心弦儿莫名松弛,柔软。
    苏安平被噎得蹦不出话来,那女孩便执拗着,直到最后也没给楚邹上一口热水。
    一场阵雨渐渐停歇,天井下光滑的青石板被洗涤一净,几人靴子踏水往院外踅去。楚邹走到门下,跨出门前不自觉又回头看了她一眼,她本低着头在喂蚕,莫名也抬起眼帘,两个人的目光对上,他抿了抿唇便走了。
    衙门师爷派了马车,打着伞等在山岔口上。
    雨后泥泞,一路车厢晃荡晃荡,几个半老的官员都有些疲累,楚邹问县令:“方才那个姑娘,口气为何甚冲?”
    苏安平大约解释了一下,只道那小姑娘叫曹碧涵,今岁十二,父亲与他是表亲,原为江宁织造府的一个佥书,姓曹名奎胜。这些年大奕王朝丝织品出口量渐长,而从民间散户收购来的成品又达不到要求,前年朝廷派下来提督织造太监,鼓励富户把桑农的土地高价买回,而由这些有能力与技术的富户统一养蚕纺织,朝廷再从富户手上统一回购。
    隔壁山阳与桃源两县的差事是这曹奎胜在办,按说这曹奎胜原是个谨慎之人,偏这片地域相交的却不少,许多事上抹不开脸面。中间似乎是各富户间买地的价格高低不均,连带着桑农都跟着闹起来,最后几方闹得不可开交,便有传说他私下收受贿赂,给不少富户摊了方便。山阳可是个大县,这里头油水可不少,闹到提督府,那织造太监便把他带京城查办去了。一查还真是有猫腻,据说现在正被关在王八街的大牢里。那些富户见他被下了大牢,倒也只能巴巴地闭嘴不闹了。
    曹奎胜早年死了老婆,唯剩一个独女养在身边,他被下了大牢之后,州上租赁的府宅便退回给屋主。曹碧涵无处可去,便回了乡下这间祖宅,与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姑奶奶作伴,素日靠养蚕为生。因为曹奎胜的清贫,她笃定父亲不曾贪污,小小年纪竟也胆大,凑够了盘缠就没少上提督织造府喊冤。喊冤也没用,那弯弯绕绕的官场岂是她能懂的,查出来证据确凿你便没处分说,因而对官府之人向来不给好脸色。
    十二岁……差不多的年纪。琉璃瓦红墙根下终日遛狗晃荡的小麟子浮上脑海,一个宫廷奢靡浑浑噩噩不知人间酸苦,一个同样在十岁时却已是尝尽世事炎凉。
    这苍生万象。
    楚邹默默听着,冷睿的凤目只是凝着草叶上的水滴,一路上也不发表甚么。车轮子轱辘轱辘,不多会便到达衙门。
    那场雨水下得丰厚,正好给了土地灌溉的良机,断断续续下过几天之后便转了晴。运河两岸堤坝严固,船只南来北往,哪儿看出来半分危患迹象?于是乎工部侍郎葛远便又把秦修明揶揄了几顿。
    冯琛与老宁王府楚云旭前二年才把支道竣工,一应物项开支皆有案卷在册,他这般一说,不是分明质疑他二个偷工减料么?秦修明掬几掊土在手上再捻一捻,也就不敢再说甚么“高瞻远瞩”、杞人忧天的话来,得罪人不是?
    朝堂之上大臣皆有分门别派,嘴上启奏的未必就是心里所想的,提出问题的也未必就是真的忧心国事,一切皆离不开一个“利”字。楚邹也不知那秦修明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却并不出言讨教,怕薄了冯琛的面,只私下里留了心。
    夜深时执笔书与父皇,便在信中俱以禀报。方卜廉在一旁看着,便赞赏道:“吾东宫已深谙为君之城府矣。”
    今次下江淮有如顺天应时,一切都显得那般恰好与顺遂,楚邹听了也深感欣慰,得闲时便总往乡野游视。那山中空气净透,路旁稻苗青青,四月间正是野花浪漫之时,一场细雨过后铜钱草开出嫩紫的花骨朵儿。他在这段短暂的时日里,难得的有过放松,鲜少想起宫中那些繁复的纠葛。即便后来他把这一段从脑海中抹除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81章 『捌壹』狗尾巴草2

在田间时常会偶遇一道单薄的倩影,他现在已知她叫曹碧涵了。她似乎每日都会在这里拔两篮子猪草,然后一只扛在背上一只挽在腕间,走回对面那座苍老的宅子。
    她总是一个人来来去去,他没有见过她传说中那个七老八十的姑奶奶。那暗绿紫红的猪草一丛丛成片的爬在田埂上,她拔得很吃力,素净小脸被阳光晒出细腻的汗珠,两颊便匀开好看的红云。
    楚邹知道她后院里养着四只小猪,有时候天晴了,她便会把猪赶出来,然后从井里打几桶水把它们冲洗干净。她似乎很爱干净,力气也不小,她的猪养得表皮光亮,一点儿也不像宫里头那个蠢太监,一年也难得给她的路痴狗丢弟洗一回澡。
    但曹碧涵依旧是那般的嫌恶官场。楚邹穿着绿绫地刺绣飞鸟团领袍从她身旁经过,因着自幼习武弯弓,身量看去已似十五六岁俊武,气质与这地界的每一个男子都不同。她这时便会略略地停一下动作,像背着身子等待他掠过去一般。
    她对他的经过竟也是有留意的,却从不开口说话。
    后来见她拔得吃力,楚邹便叫小榛子过去帮忙。到底是力气大,三两下便给她把缠结的一丛给扯下来了。
    曹碧涵说了声:“谢谢。”
    虽是对小榛子说的,但楚邹知道她内里是对自己。
    新鲜猪草的气味略微刺鼻,楚邹滞了滞呼吸,轻轻地打了个喷嚏。曹碧涵看过来,问:“你可是这个季节都会犯疾症吗?”
    竟是被她一眼看穿了,楚邹略有些窘迫,应道:“是,你又如何知道?”
    他冷俊如玉,凤目睿毅,看人的时候濯濯敛着光,像在凝着你,又像是穿透深远。曹碧涵无法多看,扭过头去望田野:“我父亲便是,但你吃鱼腥草就能好了。”说着指了指田埂上一丛青绿开着小白花的植物。
    楚邹并不以为意,只问:“你父亲的案子是怎么一回事?”
    提起父亲,曹碧涵刚刚亲和的脸色复又不大好看了。含了含唇瓣,冷声道:“那些当官的皆过河拆桥,眼瞅着差事办好,便诬赖我父亲贪污受贿,自个往上报了功劳。但我终日伴着父亲,他兜里头有几倆银子我岂会不知,真若是贪了,何用带着我在外头租赁屋宅。一定是被人陷害了的,待我攒够盘缠,我便去京城天子脚下为他击鼓鸣冤。”
    她说着秀眉间又愤慨,单薄、执拗,偏又敛着一股子泼辣。
    楚邹忽然因她的不知天高地厚而有趣起来,戏谑道:“乡野村姑,京城可不是你以为的那般好混。”
    他似乎四岁起便不懂了笑,终日如他的父皇板肃着一张清贵的脸庞,自己都不知笑起来原是那样云开雾朗。曹碧涵恍惚脸红:“你们富贵达官人家自是看不起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但我们穷人自个有自个的活法,此事不用你操心。”
    说着把篮筐背起,路过楚邹身旁时瞥见楚邹又略略颦眉,便又回头道:“需要试试这种草药吗?很管用。看在你今日帮我的份上,我可以熬了给你送过去,你住在哪儿?”
    楚邹自然是希望再见她的,便说:“在县衙边上的驿馆里。”
    曹碧涵又鄙夷:“那县令也是个担当不起的昏官。”说着就走了,背着竹篓的肩膀有些驼,显得背影那么纤瘦。半旧的素色布裙在草叶子上哗啦哗啦,把楚邹的心境都拂得明快起来。
    楚邹听得好笑,她一个养蚕小女知道甚么,像苏安平这种官才是真正圆滑的好官。太正直醇善的官吏不懂变通,反道处处手脚受束,当不好差,还落不得个好下场。
    回头看见小榛子立在身后几步的田埂上,便对他道:“去叫苏县令把她父亲的案卷拿来,给本太子看看。”
    小榛子应是,默默跟在楚邹的背后离开。
    隔日清晨楚邹翻看案卷时,曹碧涵便把鱼腥草送来了。她把叶和梗分开洗净,截成半寸长的小段儿,再用新鲜的软排炖煮成汤。她这样清贫,买这几根软排应该花去她不少积攒的盘缠,但楚邹并不说要支付她银子。而她挑着这样早的时间送来,应是为着傍晚他散步时又可以与他见上一面。
    那食盒子上还挂着一小荷包酸梅干,她也不说什么,楚邹也不点破什么。许多的悸动原不需要被点破,亦不需要话语陈明,彼此都心照不宣的,反倒是更加弥足美丽。
    那鱼腥草其实炖得简单,到底是乡野陋食,相比于小麟子每样食材精细的匹配与烹制,味道是远远不及的。楚邹略舀一勺,便觉不愿再尝,他的味蕾因着被小麟子娇惯多年,寻常的饮食早以无法入口。便只是把曹碧涵的汤钵晾置在一旁,下一回曹碧涵问他,他便含糊着说尚可,只是略过油腻。少年时候总是言语含蓄,彼此再次心照不宣地照拂了面子,曹碧涵下一回便不用再花费微薄的盘缠去买肉。
    她父亲的案子倒确如她所说,明面上看着好像说得通,实则却多处纰漏。楚邹便在那案卷上做了记号,预备走的时候交与冯琛回京去翻查。似乎因着心境明快,又或是那隔三差五送来的鱼腥草真的管用,这个春天他的哮喘便藏得不见了影子。江淮一带四月天气湿潮,小麟子精心为他准备的那些花茶包,就被楚邹遗忘了。
    有时候小榛子故意往前推推,楚邹也当没看见,再往前推推,楚邹写字看书时袖子一拂,那茶包便掉地上去了。后来小麟子的那些茶包就长了霉,有些花籽儿在第二年扎了根,开出了小花,但他们后来都并不知道。
    父皇的信在四月十七日那天寄来,信中说听到江淮一带大致善好,心中深感欣慰,我儿办事周妥,可即日启程回京,旁余之事回京再议。言下之意便是今岁暂不修渠,楚邹便猜父皇或许有意北伐谡真鞑子。
    看到信的最后,那黄色的纸页下方不晓得被谁人用墨笔画了一只丑陋的小蝴蝶。他这会儿才忽地想起小麟子,猜着她一定是猫进乾清宫和小九弟玩儿时,偷偷在父皇的信笺上给他画的。胆大包天的奴才,以父皇细致慎微的心性,倘若不是对她睁只眼闭只眼惯了,这般在皇帝的亲函上乱涂乱画,该要拖出午门外仗毙。
    楚邹便猜小麟子想自己回去了,个没心没肺不长进的蠢奴才,先头求她暗示她百般不肯,现下才分开几日便果然开始惦念。娘儿一样的,一动笔不是画花就是画蝴蝶,叫画点男子汉味道的,就必然是只四不像的大丑兽。他思及此,心绪却是欣朗——总算是出了口恶气,不知他此行所遇有多么新鲜。
    楚邹便问:“那笨瓜子奴才近日在宫里如何?”
    小榛子勾腰哈背:“听织造局的太监带话说还算本分。前些个给九殿下做风筝,刮伤了手指头,现下被李嬷嬷拘着学缝补,学完了就在乾清宫门前傻坐,怕是在等殿下您给她去信哩,爷您可要赏她二个字?”
    小榛子这奴才一年也难得吭几回声,他所有的任务便是终日像影子般地随在楚邹身后,然后隔断时间被张福叫去问几回话。这是楚邹在封太子那年便发现了的,但楚邹一直坦荡荡任随他去,做甚么也几乎不避讳他,因知道他话少。也就是那没谱儿的蠢太监,素日拿零嘴糕儿的犒劳他,才叫他肯为她说上几句好话。
    楚邹到底因着遇见一段情愫而得意,提笔给父皇回函时,便顺手叫小榛子把桌上刚折的一株狗尾巴草寄回去给她——
    狗腿子奴才,不巴心巴肺地伺候你主子,要你何用?
    小榛子觉得寒酸,告退的时候便把曹碧涵送来的那包酸梅干顺进袖子,一道寄去给了小麟子……反正也没见主子用一口。
    小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