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辽新传-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有张辽身边的亲兵引路,事先又得到了通知,这些士兵没有阻拦董昭。那个带路的士兵在中军大帐门口高声禀报:“启禀将军,董昭先生来了。”
    士兵话音刚落下,就看到大帐的帘门被一个人掀起。董昭定睛一看,此人身长八尺,气宇轩昂,身着将军铠甲,眼神柔和,却在不经意间闪出一丝精光,嘴唇上留着两撇胡须,双手手指修长,手掌却宽大有力,而古铜色的皮肤更是把一个将军的形象衬托的格外分明。
    来人看着董昭,笑着说:“是公仁先生吧。在下张辽,公仁先生称呼我表字文远即可。”
    董昭对张辽的仅仅在大帐前迎接不是没有些意见的,再怎么说他也是朝廷的官员,河北的名士,屈尊来拜访一个将军却只得到如此待遇。但董昭没有表示不满,因为他既然看好曹操,就不会和曹操的心腹大将有什么冲突。“不敢,不敢。张将军威名赫赫,昭岂敢怠慢!”董昭笑着回答。
    “哈哈哈!公仁先生客气了。里面请!”张辽身体一侧,将手一摆,请董昭进帐说话。
    当董昭进入军帐后看到当中正坐的人时,他对张辽的一丝不满顿时烟消云散。原来他和曹操本就是熟人,在认出曹操后立刻明白了张辽的用意,更是对曹操能将此秘密对他开放而心生感激,对他自己想投靠曹操的信念则是更加的坚定了。
    “昭拜见曹公,不知孟德公在此,昭有些莽撞了。”董昭立刻向着曹操行礼。
    曹操此时也从座位上起来,走到董昭面前,笑着说:“哈哈!公仁不必多礼,操也是挂念陛下心切,故而轻骑简从而来。今日能在此见到公仁,实为操之幸也!”
    “曹公厚爱,昭深感幸运。”董昭语带感激的说。
    “主公,我看就不必在此客套了,否则就要误事了。”张辽此时插话道,他还在“误事”二字上加重的口音。
    “正是,正是。来,公仁,先坐下,然后在说话。”曹操点头说道。
    “谢曹公!”董昭对着曹操一拱手,然后再入座坐下。
    曹操和张辽也坐了下来,在门外的卫士给他们送上茶水后,曹操开口说道:“公仁,今日此时而来,可是有事要寻文远?”
    董昭直起身对曹操说:“曹公,昭原本是要寻张将军的,不过既然曹公在此,昭就可以直接将此事告知曹公了。”哦?看来此事非同小可啊!”曹操眉毛轻轻一挑,若有所思的说。
    张辽也被董昭的话吊起了心中的好奇,不过曹操在场,他也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等着董昭揭开谜底。
    可是董昭却不说话,只是面带为难的看着曹操,曹操心中一动,对着张辽使了个眼色。张辽心领神会,起身让大帐中的卫士全部出去,并让他们远离大帐三丈的距离警戒。然后张辽自己也准备出去时,被曹操阻止了。
    “文远,你是曹某的心腹大将,又是曹某的妹夫。操不信别人,还能不信你嘛!再说公仁原本就是来找你的。坐下吧!”
    此时董昭也开口说道:“此事也却与张将军有关,若让其得逞,曹公麾下人心必会散乱。”
    张辽一听也就不再推辞,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座位。
    “公仁,说说吧。究竟是何事能让曹某麾下人心尽散。”待张辽坐下后曹操对董昭说。
    “曹公,此事是……”董昭就在此将他从皇宫的宫人处得知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说完后董昭又说道:“原本昭是想将此事告知张将军,让张将军传于曹公知晓,如今倒可省了一番气力。”
    曹操和张辽听完董昭的话后都没有出声,曹操在想什么张辽不知道,但张辽自己却清楚,这离间分化之计虽然简单而古老,却非常的实用。纵观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倒在离间计之下的名臣大将不计其数,战国时的魏王弃用信陵君和赵王弃用廉颇及李牧,楚汉争霸时项羽弃用的范增,还未发生的曹操杀蔡瑁、张允和曹操离间马超、韩遂以及邓艾、钟会之争,甚至还有决定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崇祯皇帝杀袁崇焕。虽然张辽对曹操此时有信心,相信曹操不会被如此简单的离间计迷惑,但他还是因为这个阳谋而背上冒汗。原本他还对刘协有些同情,如今他却是恨不得将杨彪和刘协拉出来狠狠地揍一顿。
    就在张辽胡思乱想的时候,曹操放声大笑:“哈哈哈!陛下和太尉如此看得起曹某,到让曹某汗颜啊!曹某在此谢过公仁高义,能将此事告知曹某。”
    董昭急忙说道:“此事关系天下安危,昭只是不愿看到因此而使得原本可以让天下统一的曹公的麾下发生动荡罢了。”





    第三卷 第一三八章
     更新时间:2009…1…3 20:06:23 本章字数:3491


    “文远,此计你以为如何?”曹操此时话音一转,向张辽问道。
    张辽抬起头,他的眼神纯净而从容,他对曹操拱手说道:“辽先谢过主公信任。”
    曹操摇摇头,对张辽的表现有些不满的说:“哎!文远,你我非但是主从之属,更是亲戚,若此时曹某还怀疑你,那曹某岂非无知之人。此时休要再提!”
    “遵命!”张辽露出微笑应道。
    “呵呵,文远,说说吧。咱们的陛下的这一计如何?”曹操说。
    “这是阳谋!一个破绽百出却让人不好应对的阳谋。”张辽平静的说。
    “嗯……”曹操将身子沉了下去,眯起了他那本来就不大眼睛。
    “皇帝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孩子,即使天资再如何聪慧,也无妨想出这种办法。太尉杨彪虽然经验丰富,可他作为一个文人也想不出这种让人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下来的计策。这种计策应该是善于带兵的人所喜欢的套路,想必皇帝或是太尉身后还应该有一个人。”张辽接着说到。
    “张将军所言极是!”董昭这时候接着张辽的话说道。
    董昭的话让张辽和曹操都将视线集中到他身上。“哦!公仁知道是何人出的计谋?”曹操开口问道。
    “具宫内传出来的消息说此计是已故的大司农朱隽朱公伟所出。”董昭说。
    “原来是他……”曹操喃喃的说。
    张辽看到曹操的样子,知道他是回忆起了和朱隽昔日地交往。当年黄巾乱起之时,曹操任骑都尉率兵在中原之地清剿黄巾。曾在朱隽麾下作战。作为朝中不多的知兵之人,对曹操这样才华出众的年轻人还是极为欣赏的。张辽估计朱隽私下也对曹操有过提携之恩,否则曹操也不会如此沉默。
    “此计虽然明显,却让人不得不中计,否则一个不尊圣旨,悖逆皇室的名头就会压在头上。昭得知消息后就立刻想告知曹公和张将军,也好早些做好准备。”董昭接着说。
    “确实要多谢公仁。否则等到此事正是被天子诏令公布天下。曹某就被动了。”曹操看着董昭说,他的脸上确实流露出感谢的神情。
    “主公。”张辽突然打断了曹操和董昭地交谈,“此计要破也非没有办法,此事我们可以先发制人。”
    曹操看着张辽,笑道:“那文远说说当如何先发制人?”
    “以辽之见,主公此次奉诏发兵雒阳,又逢杨奉、董昭等人兵力大损,主公凭借实力完全可以取代杨奉、董承成为朝廷地掌控者。主公可在我军完全抵达后控制全城。将杨彪软禁在府中,接着先给文若、公达和辽安排一个职位,然后再看皇帝的反应。划过地若依旧要颁布这道诏令,主公则可以在彻底掌控朝政后再以执政者的名义为我们三人再更换一个官职就是。如此当可让主公麾下之人重新认识主公的权威,还能够在行地颁布诏令后发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张辽说。
    “文远,奉孝就曾说过你的智谋不逊于他,只不过是懒得动脑子。如今奉孝、仲德皆不在此地,伯宁、子扬他们也不在。此事偏由涉及你本人,你方才开动脑筋。真是应了仲德当年说的,你确实是不逼不出头啊!”曹操指着张辽笑着说。
    张辽笑笑,说:“主公,单以奉孝的智谋。当世就无几人能与其相比,何况那几人地主公亦不能如主公信任奉孝般信任他们,奉孝自然能发挥出比他们更大的能力。而且主公身边还有仲德先生、文若、公达、伯宁、子扬等智谋之士,一条计策有他们群策群力,纵有破绽也会被他们补全。我又何必多此一举。再者说我的性情和奉孝相似。所谋划的计策也也大都类似。故而只需奉孝出头,我帮他补补缺就是。”
    “你……唉!你这个家伙啊!惫懒的也实在是可以了!”曹操听张辽这么一说。有点哭笑不得了。
    曹操是知道张辽的性情,而董昭仅仅只是听说过张辽的一些战绩和事情,却不知道张辽的性格竟然是如此,更没想到曹操对张辽这样地性格也是宽容的很。而且从他们的对话中董昭还得知曹操的主要谋士郭嘉也和张辽一样的性子,曹操却也对他们十分宽容。董昭明白曹操以前地“唯才是举”的的确确是落在实处的,他感到自己投奔曹操的前景十分地光明了。
    “文远此计倒是不错,即使让他们发布了诏令又能如何,只要到时候曹某再让别人知道最终还是曹某说了算,他们此举不过只是笑柄耳。”曹操起身说。
    “昭在此预祝曹公能得偿心愿。”董昭也直起身子向曹操拱手行礼。
    “哈哈哈!”曹操抚须大笑。
    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谈关于皇帝要分化曹营将帅地话题,反而是董昭和曹操就雒阳的局势进行了深刻地交换意见,同时还不断的穿插回忆着两人昔日不多的几次交往。在董昭隐晦的向曹操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意并意欲投奔麾下的想法后,曹操则在适当的谦虚后含蓄的向董昭表示了欢迎。
    而这个时候,张辽早就因为受不了两人之间的那些不着边际却又隐含深意的废话而出了大帐,他去了赵云那里,因为曹操已到雒阳的消息已经通报了军中的中高级将领,而第二天后续大军就将在曹洪的率领下赶到雒阳,张辽必须先期做好重新扎营的准备。谁让他们现在的军营只不过能容纳万人,而后续的曹军却足有三万。加上张辽的八千前锋,近四万人的军营可是占地面积相当的大。而论起战斗力,这四万曹军完全可以在将自身的损失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而全歼目前雒阳的所有军队。
    就在张辽与赵云等将领就明日的事情做了预先的安排,然后又在军营中巡视了一圈回到中军大帐后,董昭已经告辞了,只剩下曹操在大帐中品茶。
    “主公,董昭走啦?”张辽进了军帐后一边摘下腰间的佩刀一边问道。
    “嗯,走了。虽然我们没能及时在皇宫中安插自己的人手,不过还好有董昭帮忙,总算不是睁眼瞎。”曹操说。
    张辽笑着说:“这也正常。当初董昭先仕袁绍,多有功劳,却因其第董访的关系受到谗言而离开。到了河内却被张扬留下成为了他谋士。当初主公派毛、吕虔前往长安朝贡时也是在董浩的劝说下张扬才同意借道。他那时还热情的为主公写信联络李、郭汜。应该说那个时侯董昭就已经有了投奔主公的心思。如今不过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罢了。”
    “是啊!”曹操笑了两声,说:“关键还是咱们自身的实力够强才能吸引人才来投,若是曹某不是如今占据三州,雄兵数十万,麾下又岂会聚集如此多的人才。”
    张辽没有说话,但他的心里却在暗自说:历史上你曹老大可不如现在风光,人家董昭不是一样投靠了你,可见人家是看发展潜力滴,绝对不是只围着鲜花的蜜蜂。
    曹操此时又说:“可笑朱公伟和杨文先,尽然想以离间计分化曹某的部下,却不知用此计者自身若无相当的实力,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嘛。”
    “呵呵。”张辽这是干笑两声道:“主公,此计虽是朱隽所出,但朱隽绝不会不知道厉害,可惜他死得早,又被杨彪漏了底。此计虽是阳谋,却已对主公无大害矣。”
    “哼!”曹操冷哼道:“曹某奉命发兵,可皇帝却在算计曹某。想想真是让人寒心。先是王司徒,如今又轮到我曹孟德了嘛!?”
    “这就是利益,从皇帝的立场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站在我们自身的角度,这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张辽说。
    “那杨彪、朱隽又是为了什么?”曹操问道。
    “还是利益。他们的地位、荣耀完全依附与皇室,纵然弘农杨家和汝南袁家一样都有四世三公的荣誉,可杨家却没有人如袁绍、袁术般拥兵自重,在没有军队的前提下他们也只能选择依附于皇室。”
    “文远,你这话直白的让人感到可怕!”曹操感慨的说。
    “这就是现实。现实总是残酷的。”
    “不说这些了。文远,你觉得皇帝若真的颁布了那个诏令,文若、公达会如何选择?”
    “公达经历的事情太多,连牢狱之灾就受过了,他不会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文若……虽然他也见识过残酷的现实,但他太过于理想化了。不过有一点是辽可以肯定的……”
    “哦!说来听听!”
    “文若崇尚上古时代,在他的理想中就是要让主公做周公。只要主公没有触及文若的底线,文若是不会什么想法的……





    第三卷 第一三九章
     更新时间:2009…1…3 20:06:23 本章字数:4444


    第二天,大队的曹军从虎牢关方向开来,曹操此时也名正言顺的出现在了全部曹军将士的眼前。索性张辽早早的做好了准备,他原来的营盘就占据了一块地势较高的开阔地,只需扩建一下,容纳四万大军到不是难事。
    近四万人的动静可是不小,杨奉他们也都是老行伍,虽然手下士兵的战斗力不如曹军,可在现在这种局势下,该派出的斥候却也定时派出,而曹军又没有隐瞒的意图,所以不长的功夫,曹操四万大军抵达雒阳的消息就传遍了雒阳城。
    这时候,按照臣子的本份,曹操应该入宫觐见皇帝,就在曹操要带着手下的高级将领出发时,张辽却以他觐见过皇帝的理由没有同行。曹操以为他还在为皇帝设计一事而恼怒,故而也没有勉强,只是带着曹洪、曹纯等军中高级将领进了雒阳城。其实张辽只是不想再去看那个小小年纪却被迫忍耐、虚伪甚至是不择手段的小皇帝。至于杨彪和小皇帝欲行分化离间之计的事情在张辽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谁都不想一直做傀儡,找到机会就出手是正常的。若让张辽和刘协换个位置,他未必就做的比刘协更好。
    张辽没有跟着曹操进宫,于是他就在整个营地里转悠。曹军的士兵们大都认识他,毕竟他们都是从兖州驻军中调出来的,而且还有很多人在新兵阶段就是从张辽的新兵训练营中出来地。
    一路走,一路看。顺便一路和熟悉的将士打着招呼,看着这些活力十足的士兵,听到他们地交谈中那男人特有的话题。张辽原本有些郁闷地心情渐渐开朗。
    “张将军,咱们什么时候有仗打啊?”有一个认识张辽的士兵看到张辽后先招呼了一声后高声的问道。
    张辽扭头一看。虽然眼熟却已经叫不出名字了,毕竟从他的手中训练出来的士兵就有数万人,若不是很有特点的人,他能看着眼熟就很不错了。
    张辽没有走到那个士兵的身边,却隔着一段距离大声的说:“怎么啦?我记得当年地训练里可没有让你们好勇斗狠啊?”
    那个士兵很明显知道张辽的脾气,他一点都不怵的说:“将军,你说过的。军人天生就应该上战场,应该在战场上寻找身为男子汉的荣耀。奋战不休,百折不挠!我们都是军人,当然想着打仗啦!”
    “渴望战争!”张辽暗中想到。“很好,当兵的就要有这种心气。如今天下未平,仗是少不了你们打的。对了,你们这里谁是军官?”张辽夸了两句后问道。
    “张将军,是我。”张辽的左侧,一个军候开口说道。“你过来。”张辽对着这个军候招招手。
    “请将军吩咐。”
    “不用这么拘礼地。”张辽走到军候身边。低声对他说:“士气可鼓不可泄,你们这些军官要时刻注意这些东西。必要的时候用些手段,向昨天的事情就很不错!”
    张辽说的很隐蔽,可只要是曹军将士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借着雒阳城中杨奉、韩暹他们地士兵生事。这个军候虽然没有参与昨天的打架。却不是他不想而是没赶上,那时军营中接到消息赶去的士兵都玩了一步,先期参与打架的曹军士兵已经结束了战斗,让他们这些没赶上的人心中极为不忿。
    那个军候脸上露出微笑,对着张辽行了一礼:“遵将军令!”
    “好了。你们忙吧。我先走了。”张辽说完就转身而去。
    “恭送将军!!!”
    张辽平时对士兵军纪是极重视地,在他地心中。一支没有严明军纪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地,可他到了雒阳之后却一反常态的让放纵士兵打架斗殴却不是他不再重视军纪,第一次是为了立威,而今天再度隐晦的暗示士兵可以在雒阳生事是因为张辽在城中看到了韩暹、李乐、胡才这三人的部下实在是不像话,终日里在城中四处游荡,打架滋事,甚至还有人敢欺负从长安追随刘协到雒阳的官员及其家眷。张辽纵然看这些官员不爽,却也在心中佩服他们的骨气,更何况这些匪兵还在滋扰官员家眷,自是让张辽不能容忍,于是他便有了让自己的士兵找机会教训这些匪兵的想法。反正曹操也是绝对不能够容忍他们的头领的,提前生事也算不了什么,只要每次都占住道理就行了。换句话说,张辽也是在雒阳建立属于曹军的影响力。
    张辽走着走着就出了军营,他离开的并不远,至少是在军营哨楼的视线范围,而且他不但带着武器,就连钢针和炸药都没有落下。虽然这里是曹军的大营,张辽也不敢保证就没有什么别有用心的人,历史上孙策的教训足够让他警惕的。
    曹军的军营被安在了雒阳城的城北,向北看去,如果天气够好,地势够高,是能够看到黄河的,不过今天虽然天气不错,但张辽所站的位置却没办法让他享受极目远眺的感觉,至少他现在是绝对看不到黄河的。
    这时候虽已经是秋天,但气温却不低,可是张辽却并不是很在乎,因为曹军的军营就在邙山脚下,有山林遮蔽,再加上微风徐徐,张辽也倍感舒服。
    这种环境下,张辽也渐渐的松弛了下来,他看到附近有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就想在上面躺一会。于是张辽走到石头旁边,回身看看军营的哨楼,还冲着哨兵挥挥手,然后将佩刀从腰间解下,直接躺在了石头上。
    看着没有一丝云朵的湛蓝地天空,张辽不禁有些迷茫。他回到这个时代也有十年了。刚开始他为了自己的将来,不但自己有些近乎自虐似的锻炼身体,还动用了家族中他所能动用地一切力量。最终他在董卓进京前训练出了一批人数不多但实力却非常强悍的士兵。正是正是这些士兵让他在诸侯讨董前进入了并州军地中层,也在投奔曹操后获得了曹操的重视。随后的历程就是张辽在尽可能不改变大局的情况下利用自己那近乎作弊的能力帮着曹操在短短的数年内崛起于中原。不但将兖、青、徐三州收入囊中,更是拥有了包括二十万精锐正规军在内的数十万大军,比起历史同期只有一个不能完全控制的兖州地曹操,此时曹操的实力要强大的多。
    可是张辽现在却有些不知该做什么了。
    袁绍虽然比历史上要提前解决了公孙瓒,但公孙瓒的弟弟和儿子却依然活着,他们在曹操暗中的支持下继续在幽州抵抗着袁绍,让袁绍不能将力量全部抽调到黄河一线。刘备被张辽、郭嘉设计赶到了江东,让他牵制着尚未成熟的孙策和周瑜。两方的对峙将会让曹军在解决北方之前,不至于在南方再出现一个统一的势力。剩下地诸如袁术、吕布、刘表、刘璋和西凉的马腾、韩遂,根本就是历史上曹操的手下败将,即使没有张辽的帮助也能轻松的解决。
    至于如今皇宫里地那位皇帝,张辽相信曹操完全可以再次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而天下文人的指责,张辽也可以用自己刻意挑选的海量印刷的书籍将他们淹没。甚至他还能提前将殷墟发掘出来,只做些假的龟甲和青铜器来迎合曹操地上位。不过这些东西张辽虽然提前在准备。比如假地龟甲和青铜器,但他没有让曹操知道,就连郭嘉,张辽也瞒住了。不到曹操困难的时候,张辽是不会出此下策地。而那些提前做好的“道具”。张辽会留着,反正埋在土里,即使数百年、一千年后再出土,那还是古董,是可以驳斥某些无行文人为了迎合统治者而肆意篡改文献资料的证据。
    至于他自己。张辽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如今的他不但功劳大。人缘好,而且无论军政事务他都能处理。这种人原本是上位者最忌讳的。可张辽偏偏在曹操这个历史上有疑心病记录的上位者面前站稳了脚,就连皇帝的离间计被董昭和盘托出时都没让曹操犹豫。张辽凭借的不但是和曹家的联姻,更是在平时表现出的惫懒、喜好享受的性格以及关注创造发明的热情。对曹操、荀他们而言,这类奇巧淫技根本不值一提,张辽却明白这种东西才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真正动力。他的这种行为虽然很难改善工匠们的地位,却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当权者对工匠的轻视,以及让曹操对自己放心。他没有刻意的如历史上的刘备种菜一样闭门不出,而是很自然的对工匠的成果投入热情,同时也没有放下自己的职责。即使在曹操同意曹昂师从张辽,还将自己的次子曹丕送到了张辽家。可这也被张辽以“师一人则偏,师众人则博”为由拉上了二荀、程昱、郭嘉及诸曹和诸夏侯,并不以师名自居。这样的表现使得曹操彻底对张辽放心了。
    张辽想的很多,可他还是在肚子向他提出抗议时从石头上爬了起来。自他来到这个时代,他就不习惯一日两餐,早早的就在自己的小团体内改为了一日三餐,甚至将这个习惯带到了曹营,并影响了一大批文武官员,最起码现在的军营里也是有午餐的。
    张辽从石头上跳下来,顺手将佩刀往腰间挂的时候突然有想起一件事。他有段时间没有好好的练习枪法了。
    要说张辽的格斗实力,那是以空手最强。前世的见识加上今世强悍的身体让张辽将他所知道的格斗技巧相互结合,打遍曹营无敌手,就连力量最强的典韦和许褚也在他的擒拿和关节技下吃了瘪,这才隐隐有了曹营第一大将是张辽的传言。
    相对于无敌的空手格斗,张辽的兵器方面就有些差强人意。短兵器还好,改良过的军刀结合着后世的一些刀法让张辽也风光一时,在进入曹营之后接连击败夏侯兄弟和曹洪,直到夏侯将典韦送到曹操的身边,张辽才在典韦那近乎野蛮人的力量前败下阵来。但是张辽在刀法中不拘一格的加入了拳脚相助,也让典韦为击败他费了一番力气。最让典韦事后冒冷汗的是张辽在败与典韦后曹洪的那段话:比武输了无妨,若是沙场争斗,文远身上的钢针足以刺瞎敌人的双眼。那以后,典韦也间结合张辽的钢针,让将作营的工匠为他打制了十柄小铁戟,专门对付远处的敌人。这让张辽倒很是兴奋,毕竟典韦那闻名天下的小铁戟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出现的。
    可短兵器在马上对敌比较吃亏,张辽在曹操入主兖州后就决定用白蜡树为材料给自己做一柄长枪。武器是做好了,可张辽却完全不会用。那时张辽就将当时的长矛、长槊的招法加以改变,同时结合着白蜡杆的特性,创造自己的枪法。在和张新、张成等人不断的较量和修改中,张辽的枪法也渐渐成熟,甚至在面对关羽和吕布这类绝世猛将的时候都出其不意的让他们吃了亏。在张辽的家中,演武场边永远有大堆的木头,这就是让张辽练习刺击的靶子,木头上画有一个圆点,张辽不但要用长枪刺中圆点还不能将木头刺坏,这不但练习准心还练习了张辽的力量控制。以至于张辽家有一段时间里,厨房的厨子总是到演武场搬木头,那些每天被毁在张辽枪下的碎木头足够让厨子做好几顿饭的。现在张辽的枪法虽然不能成为大师,但足以指点赵云,就能说明张辽用功的程度。
    “呵呵!”想到这里张辽笑了,这就是掌握了金手指的好处,永远在见识上能高人一等。“不过饭还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走。既然来到这里,就要留下些什么。早早的结束乱世不但对民族有利,对自己的发展也有利。至少能让我在有生之年有机会北扫草原、东平半岛,最好还能马踏东瀛!哈哈哈!”





    第三卷 第一四零章
     更新时间:2009…1…3 20:06:23 本章字数:3396


    张辽的胡思乱想没有耽误他的午餐,可随着曹操去觐见皇帝的曹洪他们却是一肚子的火气。在张辽已经美美的饱餐了一顿军中的午饭正悠闲的再刚搭建好的军营的阴凉处遛弯消食的时候,曹洪一行人顶着午间的太阳骑马赶回了军营。
    曹洪一下马就骂骂咧咧的朝中军帐走去,被马蹄声惊动了的张辽则有幸听到了曹洪的怨言。
    “妈的,就这种东西居然也说是宫中的御膳点心,连咱们军中的伙食都不如。而且大中午的,不上正餐你总得搞点儿分量多些的东西吧,那么些小点心,给咱们一群厮杀汉子塞牙缝都不够,这不是寒颤人嘛。咱们在兖州,虽说没有什么龙肝凤髓,也还有精美的食物,实在不行还能到文远家蹭饭,咱们什么时候沦落到连这种下人的东西都不够吃的地步啦?”曹洪一路走一路大声的抱怨。
    还好和曹洪一路的只有曹纯一个人,其余的将领都在进入军营后各自回到自己所属的那一片营区,再加上典韦和许褚寸步不离的陪在依然在雒阳城的曹操,他在这番话也没有别人听见。这样至少不会太丢脸。曹纯如是想。
    不过张辽明显不是这么想的,至少他就听的很清楚,所以他笑了。
    “呵呵呵!子廉,你今天的火气很大哦!是不是今天变态的气温让你火力十足?”说完,张辽还若有其事的抬头看看天空。
    “啊!”张辽的突然出现很显然是将正在喋喋不休的曹洪吓着了,他甚至整个人都跳了一下。
    张辽看到曹洪的反应笑得更大声了。
    “哈哈哈!子廉,这是自家地军营,你至于那么大的反应吗?看看人家子和。就镇定的很嘛。”
    “见鬼!原来是你。文远,人吓人,要吓死人的!”曹洪跺了跺脚,不甘地说。
    张辽走到曹洪、曹纯面前说:“子廉。你说说也是一方大将了,怎么总是毛毛躁躁的……”
    “为何不能学学子和!”说到这里,曹洪打断了张辽的话自己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