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辽新传-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弟北上的真实信息
    “大哥,至于如此谨慎吗?。司马乎有些不乐意了,“张猛的能将消息通知二哥,焉知他不会同时通知其他人?猛的将军府中还有荆州庞士元、颍川钟稚叔以及程昱之子程武、董昭之子董胄、沮授之子沮鸩等等士族子弟。单是五弟一人,怎能表达我司马家的重视?”
    “三弟休要着急,只需父亲亲笔手书一封交由五弟携带北上,张征北自然不会误解我司马家。倒是张猛的极为重视二弟,此事恐怕二弟尚需避嫌,五弟一人却显单薄,不如让四弟与五弟一同北上。反正幽州亦有荀友若及田丰、沮授这等名士,四弟也不会无处请教学问”。
    “嗯,”司马防点点头,说道:“伯达此是老成之言,你二人如今的官职却是不宜四处乱走,此事就依伯达之言操持就是
    司马防虽然年迈,但他才是司马家的家主,家族中真正一言九鼎的人。司马防做出如此决断,司马朗、司马乎也不再多言,躬身领命,各自准备去了。
    司马乎的估计没有错,张辽确实给自己幕府的所有成员都做了一次与司马懿相同的谈话,而那些身后有家族支持的人也少不了那份计划。就在司马家父子商议着是否北上的问题时,同样接到消息的人野鸽子做出了反应。
    !“文远果然厉害,跟着他老绝对不愁发不了财。”曹汕灰骡狮的看着通过军驿送到长安的书信。
    “父亲,姑丈可是等着父亲的回复呢!”曹馥在一旁提醒着自己那笑得似乎有些发傻的父亲。因为张辽和曹洪的关系,曹馥与曹泰便对张辽的态度各有不同。曹泰是将张辽视为上级、前辈、导师,而曹馥则与曹昂等曹操的亲子一样,私下里对张辽是直接称呼姑丈的。
    “臭小子,此事哪用得着你来提醒?不过为父我如今离不开,凉州的韩老头虽然老迈,却也更加狡猾,我看还是你去一趟蓟县。幸好为父尚未来得及我儿安排职位,如今倒是便于你随时离开曹洪此时倒是很庆幸的说道。
    “孩儿谨遵父亲之命。”曹馥回答道。
    “嗯,你走马邑,顺道给你姑姑带些长安的特产。尤其是那些终南山中的山货和那些小鸟、山鸡崽子小孩子最喜欢这些。你也能从你姑姑那边再得到些帮助。”曹洪嘱咐道。
    “孩儿明白了!”曹馥是个乖孩子。自家老爹的话他是从不违逆的。
    荆州,鹿门书院。
    “父亲,这是士元从幽州送回的东西。据士元信中所言,这份计发书是由张猛的掌握的一种新的印刷术印制而成,其印刷速度之快,字迹之清晰、牢固。更是远在原本的雕版之上。”
    书院后面的树林深处,在庞德公隐居的书屋中,庞家长子庞山民危庞德公禀报着庞统的来信以及庞家对此的反应。
    “家中诸房对北匕皆持赞同是吗?”庞德公眯着眼睛悠悠的问道。
    “大部分人表示要请示尖亲后方可决定,只有几家对此比较积极。”庞山民回答道。
    “唔庞德公对这种家族内部的分歧也无可奈何,这中分歧的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并不是他这个名头极大的大儒能够随便压制的。虽然积极表示应该北上的只是极少数人,但庞德公知道,那些表面顺从的人中必然有对其执掌家务不满之人。只不过这些年庞德公的名望在荆州越来越高,加上鹿门书院也使的庞德公和荆州各大豪门世家联系极深。在无法撼动庞德公这一房的地位之前,那些人不会轻易暴露。
    “山民,你的意见呢?”
    与司马防一样,庞德公现在也要尽可能的将自己的儿子培养出来。唯一与司马防不同的是,司马家没有庞家那么多的旁系掣肘,同时还有八个同父之子相互扶持。
    “孩儿之意是不用介入所谓的毛坊产业庞山民说道:“庞家乃是书香世家,在商业上本就没有太多的经验和人力,何况毛仿的原料更多的要依赖北疆的羊毛,从荆州到北疆的距离实在太远,途中若有变故,我庞家的家底未必能经得起沿途的损失。此乃孩儿的一点愚见,还望父亲指点
    “你看的确实不错。庞家如今看似强大,但这种强大却是建立在为父的名望以及鹿门书院的一群学子身上。根基并不扎实,甚至不如以及没落的南阳那家。我儿能如此谨慎小心,为父心中甚慰庞德公一脸欣慰的表情。“不过张猛的通过士元向我庞家发来善意,我庞家也不能随意应付。我儿可有良策?。
    “此事孩儿也已经盘算过了。孩儿以为可从此物着手。”庞山民说着举起了随着庞统的书信一同送到庞家的那份计划。
    “印刷术。这种新式的印刷术虽然也脱不了机械构成,但与毛仿不同。它的原料不会被地域所限。随着“曹侯纸,的出现以及那惊人的利润,各地纷纷在昔日“蔡侯纸。的基础上大肆改进,就连我荆州也有并不逊于“曹侯纸。的纸张。只要我们能获得新式印刷术的图纸和油墨配方,便能回到荆州开张。
    而印刷术对于我庞家而言也并不似其他产业那般充满了铜臭之气,甚是符合我庞家书香世家的身份。对于父亲著作的传播以及鹿门书院名声的传扬也是一件好事。当年若非张猛的鼓捣出“曹侯纸”张家、曹家和糜家也不会轻易被士林接纳。若非张猛的用雕版印刷为康成公大量印制著作,如今康成公也不会获得如斯的身后之名。父亲,孩儿以为我庞家要么别派人北上,要是北上,便要拿到印刷术。”庞山民说道。
    “呼!”庞德公听闻自己长子的话,长舒一口气。
    “庞家后继有人啦!”庞德公轻轻的说道。
    “这是稚叔从蓟县送来的书信。如今元常常年镇守长安,我等便先行商议后通报元常就是。”颍川钟家也接到了北疆的消息。
    “此事稚叔应该不会忘记同时给长安城内的元常去信,估计不久后元常的书信便会到达。我等先商议着。待元常书信到后在合计着修改就是。”
    “同意!同意!”
    “文远倒是始终记得老朋友。文先,你家德祖可是挑错人啦!”睢阳城杨彪家中,孔融正与杨彪一边饮酒一边谈论着。
    “小儿好文,那曹子建亦是文采出众,小儿执意要离开征异旬书晒锄加姗)不一样的体盼”讥阅读奸甚外府,我泣老父亲叉能如何。”杨彪对自家儿午的选择…“叉不赞因,只不过暂时没有出面阻止罢了。
    “唉!曹家诸子,曹昂、曹不、曹彰、曹植,再加上如今最受宠爱的仓舒公子,这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除了那曹彰已经明确自己未来的身份,剩下四人”呵呵,可以开一桌六博,再接着开一桌双陆了。”孔融面带讥讽的说道。
    杨彪知道孔融实在暗讽曹家诸子对曹操之位的窥视,但他自己的儿子如今也陷了进去,虽然不深,可也足以让杨彪如今无话可说。
    “文先,你我乃是至交,如今也休要怪融说话直率。这嫡位之争岂是那么轻松的?德祖还偏偏选了一个非长、非嫡的四公子。难道曹子建是能凭借着自己那华丽的文章就抵消曹昂历年的功绩和他与曹营元老多年的交情,还是可以抵消曹不同样不俗的才华和远胜曹植的心机?你这做父亲的到也真舍得?我看如今你到是该祈祷让曹昂顺利即位,否则以曹不的小心眼,绝不会放过襄助曹植的德祖!”孔融摇摇头,对杨修不智的选择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文举,此事暂且不提,毕竟事情还没到图穷匕见的时候,还有转换的余地。今日咱们应该谈论的可不是小儿之事,而是北疆传来的消息。
    ”杨彪不想再让孔融纠缠自家儿子的问题,直接便将将话题岔开了。
    “北疆。唉!真不知文远在想什么,他难道就不担心北疆各大势力过多会让他头疼吗?”孔融摇着头说道。
    杨彪笑道:“文举,作为一个掌握着北疆二十万大军的将领,同时还能够随时征集二十万大军的名将。你觉得张猛的会担心你口中的问题吗?”
    “不会!”孔融还不犹豫的说道:“这家伙素来喜欢走捷径,若是有人给他制造障碍,他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以强大的力量毫不犹豫的冲撞过去、碾压过去。”
    “对!所以你不该担心张猛的。而应该为那些被利益吸引到北疆的人们感到担忧!”
    “我才不呢!倒是你们弘农杨家该有所动作,如今弘农一片废墟。至少十年内无法沉底恢复!你若是再不想点办法为杨穿着些稳定的钱财来源,那你想重振杨家的希望可就真的变成绝望了。”孔融说道。
    “文举耳是愿意为彪向张猛的游说?”杨彪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孔融。
    “这没问题。”孔融豪爽、好客走出了名的,“不过我也只能给你们做个引荐,如何谈,还得你们家亲自出面才行。所以我才说德祖走错一步啊!”
    “这杨彪有些犹豫了。
    “算了,正如你适才所说,还不到时候呢,有转寰的余地。北疆那边我是不打算掺和了,青州那里的盐场我孔家早就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再加上田产,这光景可比黄巾乱起之前还要好。文远那边我写封信去,但杨家也得派出上得了台面的人亲自北上一次才行。”孔融说。
    杨彪点点头道:“文举,又欠你一次人情,以后再还吧。”
    “什么还不还的,昔日我可没少麻烦伯献公和文先你,难道你还要我也还人情?”
    “这,,你啊!”杨彪的眼眶有些湿润了。
    “兄长,北疆又有新产业了,大城山要开矿。”糜芳兴奋的对糜竺说道。
    “此事糜家不会插手。”
    “为何?”
    “远洋贸易、新型稻种、造纸、印刷,这四样足够让糜家数百年无忧。何况还有和北疆的贸易通道以及各地的商铺。你觉得咱们再插手其他产业,那些世家会如何想?”
    “明白了。咱们此次便偃旗息鼓就是。”糜芳虽然有些气馁,但对于兄长的话还是十分服从的。
    “不!糜家要大张旗鼓的去北疆,而且是你亲自去。”糜竺说道。
    “兄长,这究竟是何道理?”
    “为张将军造势,若是最后还有剩下的,你也不妨为咱们家再添一份产业。”
    “明白了!”糜芳点点头,这回他是真的明白了。
    诋县。
    “这个文远,真能搞事!”曹操看着北疆的情报无奈的摇头。
    “没办法。旱情使得北疆的粮食也有所损失,若是再不大张旗鼓的安抚各部胡人,文远就真的要准备战斗啦!”荀攸为张辽辩解道。
    “可惜水军主力全部南下,否则捕鲸船若是能出海,到也能弥补一部分粮食。”程昱对数万水军此时只能与孙刘联军隔江相对感到有些
    惜。
    曹操此时也并不知道张辽在北疆的真实用意,而张辽额所作所为又与他昔日主政青州、幽州时一脉相承,曹操也就不再注意了。
    “随他去吧!至少文远不会像我叫苦,更不会向我求助。看来对江东一战已经不容我军有失了,真正是有进无退啊!可是孤又怎会让诸位失望呢?”
    曹操迷着双眼,一脸沉思。





    第三卷 战事惊
     更新时间:2010…9…11 16:03:58 本章字数:7164

    茫安十三年八自末。数十家大汉境内数得上号的家族齐几,蓟县。
    “文远,这人都到齐了,你怎么反而躲在家丰呢?”荀谋笑着走到正躺在躺椅尖享受着秋季午时阳光的张辽身边。
    “人都到齐了,咱们自然也就无须再出面了。友若先生,偷得浮生半日闲,不如与辽一同在此享受秋日的阳光如何?”张辽纹丝不动的靠在躺椅上招呼着荀谋。
    “你”荀谋被张辽懒散的样子气得笑了起来,这么多年了,他就对张辽这种懒散的性子素手无策。想愧对别人给他的智者的名头。
    “友若先生,老子说天下唯有道最大。可是这道究竟是什么呢?”张辽张开眼睛,戏德的看着荀谋说道。
    “这”荀谋早就被张辽不按常理出牌的手段给弄得无比头疼。这次张辽故技重施,荀堪即便心中有了答案,也不禁要多绕几个弯子想一想。
    “文远,你可是康成公的弟子,你说呢?”荀记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将问题推回去。
    “孔子言道,但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过是一种方法,与儒家所谓之道相比,我还是赞同老子有关道乃是天的本原和规则的解释。”
    张辽话一出口,荀谋就知道自己又上当了。张辽虽然表明了他的倾向性,可是他的解释根本就没有任何新意。
    张辽看着荀谋无奈的样子笑道:“既然我赞同老子之道,那么我要维护的就是一种普遍的规则。治军有治军的规则,理政有理政的规则。同样,商业也有商业自身特有的规则。所以我不会以官府的手段去干预商人们的事情,在我已经制定的《商法》和《民法》的范围内,商人们可以各施手段。这就像一场出色的舞蹈,我们搭台,商人们表演嘛”。
    张辽这番话放在后世一点问题没有,政府搭台,商人唱戏,这种方式早已经成为后世地方经济的普遍现象。然而在公元三世纪初,这台原则却是十分的惊世骇俗。
    即便张辽高举着遵循管仲重商的原则并早早的在青州、幽州颁布了仅适用地方的《商法》与《民法》。可是此时的这种表述也足以让荀堪有些茫然。
    “文远,,这,这是否也大荀谋有点语无伦次,他不能想象张辽竟然要官府撤出而完全让商人自己操纵。虽然荀家和荀谋本人也各有产业,但士人在商贾面前的骄傲却让荀谋此时有些不能接受。
    “友若先生”张辽这时从躺椅上站起身说道:“将军们在战争时期最忌讳的就是后方的文官随意插手战斗指挥,即便那文官再如何熟读兵书,可是书本与现实依旧是有差距的,再加上敌情的不断变化,若是听从后方文官的指挥,这仗就干脆不用打,直接认输得了。而文官呢,他们也最忌讳将军们插手地方政务,管理军队与管理地方从根本上也是绝不楼交的两条线。由此,我们也可以站在商人的位置上想一想。商人是否也最担心官府随意插手商业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黄巾动乱,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老百姓大量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那么这些土地又不可能被隐匿起来,它们到了哪里呢?”
    张辽的问题很尖锐,荀谋无言以对。但张辽却没有就此打住的意图。他要在此说服荀谋,为自己的政治改革拉拢盟友。虽然此时的物产并没有极大丰富,并不是商业扩张的最佳时机,但张辽还是想现在小范围内试验一下商业社会是否能够适应大汉的政治环境。这同样也是因为此时的学术界还没有让儒家思想成为真正的不可动摇的“宝典”更没有儒生将儒家思想篡改的顽固、僵化。虽然商人依旧是四民之末,但是士人、官员、商人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糜竺就是商人,如今却是九卿之一的大司农的副手。翼州中山甄家原本也是士族官员,如今也成为了河北之地的巨商。再加上适逢乱世,正是各种学术思想无比活跃的时刻,张辽这才不担心士林会强烈的做出反对。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北疆原本就不是一个商业活动发达的地区,一片空白更利于张辽在此勾勒出美丽的图画。而北疆的军队则是张辽最后的保障。
    “文远,士族、世家如今可是荀谋有点说不下去了,明摆着的事实让荀谋这个士族子弟也无法故作看不见的信口胡言。这个时代的士人虽然在维护家族上不遗余力,但对于国家的那种责任感也同样充斥着他们的心肺。
    “友若先生,辽如今也算是世家了吧?”张辽这话让荀堪心中顿时一松。
    没错!张家如今的实力不但已经成为最强大的那一类世家中的一员。还因为张辽的缘故而被士族渐渐接纳。有了这样的事实,张辽又怎么可能对士族、世家不利呢?
    “文远,你”你吓死我了!”荀谋刚才的心中确实十分担忧,他最担心的就是张辽无视各方压力。干脆的出动军队对世家进行镇压。
    “我做事何时会那般不顾后果?”张辽笑道:“土地被士族、世家以及赚!入量钱财的商贾大量的控制,没有被泣些势力接纳的百咀曰熙优成为了流民,也就成为了可以动摇社会、国家的不安定因素。一旦民间再出现一个张角,甚至是项羽、刘邦,那天下就更麻烦了。”
    “文远,这后果无须你说我等也心知肚明,可是你是否有算决之法?。荀谋有点不耐烦。
    “解决之法当然有。从根本上说,以立法限制土地兼并,以严格执法控制士族、世家、官僚集团破坏法律的行为,这就是解决之道。”
    “嗨!文远,你知我说的并非这条。
    ”荀谋见张辽顾左右而言他。心中更加着急。
    “哈哈哈!”张辽见荀谋有点要忍不住的样子,也不再逗他。“友若先生,我早就说过,国内的土地没有了,可以从国外获取。军队就是为百姓获取土地的利剑。那东瀛四岛、还有刘备准备逃亡的琉球岛,以及北方空旷无主的土地和南洋数万岛屿上肥沃的土地都可以安置国内失去土地的百姓。别的不说。单一个东瀛四岛,安置两千万人口绝无问题。琉球岛亦可安置数百万人。南洋诸岛也足以容纳数千外人口。只要有强大的水军,这些岛屿即便发生叛乱,也不会影响太大
    “原来文远你挑唆甘宁探索四周海域还有如此后招啊!”荀谋此时真的对张辽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别急啊!我还没说完呢张辽笑道:“友若先生,一亩地出产粮食能有多少?又能养活几人?”
    “若是麦田,一亩地也就是一石左右。若是稻田,北方只能种一季。一亩地不过最多两石。敞开了吃,一个壮汉都养活不了啊”。荀谋无奈道。
    “那若是一亩地上造一个作坊或者一间商铺、一间酒楼、客钱又能够养活多少人?”张辽这句话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    用商业吸引失去土地的流民?”荀堪此时算是明白张辽的意思了。
    张辽笑了,谁说公元三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商业头脑的?荀谋这个出身正统士族之家的士人对于这种以商业稳定社会的手段也并非一无所知。之前没人提及不过是没有想到以及处于对商人和商业的鄙视。如今有了张辽的参与。再加上张辽的提示和部分商人,如糜家做出的榜样,荀堪这个,士人哪里还不明白张辽的用意?
    “友若先生果然反应极快!一亩的上的作坊、商铺、酒楼、客栈完全可以养活十余人甚至几十人,而商业税也远远超过农业税。既然又能够安置流民,又能够获得更多的税收。咱们又何必去阻止呢?”张辽说道。
    “可是若是大家都去经商,那谁来种地?”荀谋虽然对张辽的这个想法很是赞同,可是他也有他自己的考虑。
    “我所说的农业税也就是算赋、口赋以及户赋,我的意见是在幽州、并州进行试验,取消这三种赋税。改以计算耕种用途的土地数量。征税土地税。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让失去土地的百姓减少开支,也不至于因为土地兼并而导致税收减少。至于那些世家,我们可以允许他们拥有一定数量的免税土地,这是奖励世家、贵族、士人对国家做出贡献的措施,这也是鼓励人们读书识字。将来好从军、出仕、为国效力的手段。但若是这样做他们依旧要想向我讨个公道的话?那我自然要从高皇帝开始,与他们好好讨论一下土地兼并的合法性以及兼并土地的过程中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张辽说话时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但在荀谋眼中。张辽的这种微笑根本就是一只正在等着猎物上钩的狐狸的笑容。
    张辽的手段光明正大,借口也同样公平公正,若是世家真有不服气想要闹事的,张辽甚至无需要出动军队,他完全可以煽动那些头脑还有些简单年轻士人掀起一股声势遍及大汉各地的舆论风潮,荀堪完全相信张辽有这样的号召力。而且从高皇帝刘邦建国以来,虽然土地兼并在世家贵族中屡禁不止,但是任何一条法律中都没有鼓励兼并的条款,甚至还有惩罚性规定。若是张辽真的从此处着手,虽不至于让世家伤筋动骨,也能让世家灰头土脸,名声及威望大丧。
    “文远,你刚才可是说你张家也是世家的?”荀谋又有点着急了。
    “没错!但我张家可没有大肆兼并土地啊!”张辽笑得有点坏。
    “你”荀谋被张辽的话气得差点就想动人。
    张家手中的土地并不少,但真的没有兼并土地,完全都是用略高于当时市价的钱财购买的,而这些土地全都是因为战乱而被抛荒的土地。张家获得土地后又借此吸引无地的百姓成为张家的佃户,再加上张家对佃户的待遇又远高于其他家族,这就使得张家的名声在民间非常之好。反过来,这又使得张家对百姓的吸引力更加强大,很多失去土地的百姓就这样再度被张家接纳。即便没有多余的土地安置,张家却还能利用自家在草原上的牧场安置多余的百姓。再加上张家的众多作坊和商铺。依附于张家压成为并州百姓的,条牛路川这也是张家在短短十余年两世删有了能于太原王家这样的大家族相抗衡的实力的真正原因。
    而且荀谋根本不能指责张辽。张辽以土地数量为基准收税同样将张家的土地也包括了进去,人家以身作则,荀堪这个在幽州根本就没有大量田产的幽州刺史又怎么可能去指责呢?
    而且张辽并没有一意孤行,他同样也做出了让步。那个。一定数量的免税土地就是张辽的让步,这含糊其辞的一定数量完全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但若是冉州、并州的世家依旧不愿接受,荀堪完全可以想象到精锐曹军出动的场景。
    “文远,此事非但牵扯极广,而且事关重大,绝不能轻易做出决定。我看应当先将并州刺史田国让请到蓟县,再将幽、并二州中非本地籍的官员也叫来一同商议周全才是。”荀堪已经明白了张辽要在北疆试验的决心,自然不会再开口阻止。但是他却坚持召集众人商议,这也是荀谋为张辽着想,拉着一大票人分担张辽压力的举动。
    张辽心中感激,但却没有露出表情。他与荀谋的关系从那一年在代郡截住荀谋的马车开始就一直保持的极好。数年内在军阵上的配合默契,之前在大城山产业上对荀堪的大手笔,这都是张辽拉拢荀穗以及荀谋身后的颍”荀家的手段。荀家也是士族世家,同样田产众多,若是荀家对张辽的试验表示支持,或者只要能保持沉默,张辽的压力都会大大减弱。
    “友若先生名望深乎,此事我看就由友若先生首领倡议,辽附膜其后,以在北疆探讨新政,试验新政的名义召集众人就是。”
    张辽如此选择并非是对荀谋的投桃报李,而是因为新政说穿了还是政务,张辽虽然是新政的幕后发起者,但是他的身份却是一个将军。即便是他这个将军拥有监督北疆政务的权力,张辽也不希望给好容易建立起来的军政分离的制度开一个不好的口子。
    所以苟谋这位幽州地方政务长官大头就势在必行,张辽随后附膜,也可以说成是执行政务监督以及用军认为政务行为作保证。虽然有掩耳盗铃之嫌,但毕竟是避免了军方直接干政的指责。
    “此事倒是不急。既然商人来了文远不愿出面。那世家中人又如何呢?”荀谋见才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心中也有些放松了。
    “友若先生是说司马家的另外二达以及各地世家派遣北上的家族子弟?”
    “司马家的小子可是打着响文远你求教《管子》的名义北上的,你难道能视而不见。还有庞家的庞山民,也是借口向你讨教《天演论》而北上蓟县。至于其他家族的人到是没有身份高于这两家的,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各家族的脸面。文远你总不能不给人家面子吧?”
    “友若先生你还漏了一人。”张辽笑道:“曹馥那子一到蓟县就以弟子和侄子的身份钻到我的家中。曹子廉可是一头大鳄啊!至于司马家和庞家,有仲达与士元接待,他们要的不过是确切消息,仲达、士元那边足够啦。至于世家子弟,我看不如咱们召集幽州文人搞一次聚会,这乞巧节过去了,中秋节也过去了,不过九月初九尚未来到,咱们可以借着九月初九佩莱黄、食蓬饵、饮菊花酒的机会搞一次文会,让幽州士人与各家族子弟各展其才,也算是为幽州留下一次文坛佳会。”
    张辽的提议荀辣自无不同意之理。无论身份和经历如何,荀谋的本质依旧是个士人,对于士人之间的文会还是很热衷的。
    “若真是如此,幽州也可摆脱“士林荒漠。的恶名了。仅仅一个卢子干,很难撑起幽州士林啊!”荀谋说到此处颇有些感慨。
    幽州并非没有士人,但是却缺少能在学术界和文学界留下浓墨重彩的士人。虽然后世那一直兴旺到盛唐时期的范阳卢家就是起始与卢植、卢毓父子,但如今的卢家依旧尚未从卢植病故和北疆战乱造成的损失中恢复元气。卢毓虽然从幽州进阶到了中央,卢家依然还在打基础的阶段。而幽州如今所谓的名士则更多的是在军事和政治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学术上就难免捉襟见肘。张辽此举也确实为幽州在学术及文学上添加了浓浓的一笔。
    “友若先生慎言!若是让幽州士子听到,难免你的刺史府会接连热闹上好些日子!”
    “那倒无妨,大不了我就躲到文远你的将军府来。不过文远你虽然诗名不显,但前些年那几首诗却是不俗,此次是否也要露一手啊?”
    “看情况吧!来的都是客,我总不好以大欺以主欺客吧!”
    “哈哈哈!”两人说到此处,不免相对而笑。
    但总有扫兴之人,就在张辽、荀谋想继续就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的话题谈论下去时,就听到张辽的将军府中传来一声高叫。
    “将军!长安战报!”





    第三卷 第675章 战事将起
     更新时间:2010…9…11 16:04:03 本章字数:7438

    “什么。二十万美氐联军讲犯,八月十七日越讨吴岳山…尔览图攻讲县、渝麋和陈仓?这是怎么回事?”张辽拿到张新送来的军报心中十分震惊。
    荀谋此时也没有了适才的轻松。他同样紧锁双眉,在思考着羌氐联军的进攻将会给曹军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要知道,还有四天就是九月初一,那一天也正是曹军准备进攻江东的日期。但是这个时间并没有公开。除了曹军的高层之外,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如今羌氐联军不但集结了三十万大军进攻右扶风,时间更是掐的如此准确,正好可以再曹军南方集团发动攻击之前将消息送到曹操手中。
    “呼!”荀棋长出一口气,心中不觉感到一阵阴冷。若此事不是曹军高层走漏了消息,那边说明诸侯之中有人将曹操的一举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