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辽新传-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得当。未来地张家家主必是自己地长子。而张家也能够继续稳步地展下去成为一个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地大家族。
“夫君!”当张震兴高采烈地欢呼时。曹清走了进来。
对自己地母亲。张震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他们这些子女出生时张辽基本上都公务缠身。甚至还要率军出征。家中一切事务均是由族。祖母和母亲打点管教他们也就是由他们地母亲曹清亲自操刀。小孩子哪有不淘气地。故而张震没少被曹清教训今见到曹清虽不似老鼠见到了猫。却也立刻安静下来。
张辽自是知道自己儿子地这点心结对着张震挥挥手让他出去玩。然后笑着对曹清说:“夫人又有何事?不是说今日要到岳父家看看老人家过年地准备吗?”
“有二哥、二嫂在只需问问便可。何况连大嫂都过去了,我哪里还能插得上手?不过父亲说了,今年过年全家都要到他那边去,包括咱们家九口人也得过去!”曹清走到张辽身边坐下,依偎在丈夫身上。
虽然在蓟县他们也是全家团聚,不过蓟县远不如城繁华,且张辽也依旧要时时关注幽州边防。此时张辽迁执金吾,身上没了那副重担,他这个做妻子的也就无需为了丈夫时刻操劳而担心丈夫的身体了。
“好啊!倒是许久未曾如此多的人一同守岁了,今次到可以好好热闹一番。”
张辽现在很享受这份悠闲生活,除了每日定期的锻炼身体以保持状态之外,也就是架鹰走狗,纵马出城狩猎。再不就是在家中陪着孩子玩耍,很有些不愿为琐事烦恼的架势。不过到了年底,他还是有些想念自己这个时代的母亲。但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实在不便利,张辽也不敢在这时候让母亲冒险出门,也只能继续和母亲相隔两地了。不过张辽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明年没有大事,一定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
“对了,》姐姐送来书信,她在阳整理伯先生的书稿和藏书已经告一段落,
百余篇文章重现天日。此时她已向城而来,要与年。”曹清说道。
蔡琰是白狼山大捷后离开幽州的,那时张辽调任的趋向已经很明显了,蔡琰便提前离开,回到阳整理她父亲蔡书稿。或许是因为相对于曾经的那段历史上的蔡琰,如今的蔡琰提前被曹操救出,没有被草原上的生活折磨太久的蔡琰记忆力依旧强悍,蔡书稿她竟然还能记住近八百余篇。而张辽也知道,蔡有大量的藏书被赠与弟子王,为此张辽也修书与荀、孔融,让他们去和王协调,将蔡藏书重新整理出版,也算圆了蔡琰这个女儿对父亲的怀念之梦。
虽然张辽出手帮了蔡》,可是听到蔡琰也要过来一同过年,他的神色立马有变。张辽知道曹操对蔡》应该有一份特别的感情,虽然现在没什么迹象,可谁知道这是否因为曹操的自控力好?而蔡琰在蓟县的这段时间,张辽自己也对这位才貌双绝的女子有了些动心动。但……张辽并没有彻底折服这位才女的信心,还要顾着曹操的面子。所以张辽也只能尽可能保持与蔡琰的距离,将两人的关系定位在好友上。
“嗯,也好。阳最近闹得慌,虽说应该不会有人为此事去骚扰昭姬,不过也难保没人无事生非。到城来避一避也好,眼不见心不烦嘛!”张辽说道。
“唉!”曹清伏在张辽胸口叹了口气道:“兄长之意也是为了尽早将天下归于一统,为何那般朝臣会如此反对?”
“利益。”张辽只是出两个字。
“又来了!好些事问你,你均益二字作答。难道利益就真的如此重要?难道那些圣贤之言便一点用都没有了?”曹清忽的坐起,气鼓鼓的说道。
“圣贤之言?夫,你觉得为夫我可是个遵从圣贤之言的人?”
“不是!”曹清这时候丝毫有犹豫。张辽从来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这一点是被众人所公认的。
“夫所言之圣贤不过就是孔孟的儒家,可儒家用以修身养性尚可,用以治国安邦则过于片面。”
“这我道,你早就说过的,最突出的便是法家和兵家,历代君王皆不能忽视。可是那些人就不能够向夫君这般凡事以大局为重吗?”
“施政的手段从来不以暴力压迫最高境界,故而有儒家之中庸,道家之无为。说到底,不过是意指‘春风化雨’之效果,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潜移默化之手段行施政之方略,达到教化民众,繁荣经济之目的,如此方是为官最高之追求。”
“可是他们不照样争吵不休,何曾有什么润物细无声啊?咦?夫君这两句诗我从未听过,可是又有新作问世?”曹清突然兴奋起来。
“啊?不过两句而已,并未周全。”张辽轻描淡写的说道,只是为了不让曹清继续纠缠此事,杜甫的这诗最后可是“花重锦官城”,明摆着的描写成都的春景,此时可不是剽窃的好时机。
“至于争执不休,无非是利益诉求不得,故而要争一争。”张辽又将话题转移到朝争上。
曹清却不会被张辽糊弄过去,“这次不逼你,不过连上四月底的那两句诗,应该是两诗了。做出来后先要给我看哦!”曹清笑的像个小狐狸似的。
“你啊!”张辽伸出手指在妻子的瑶鼻上轻轻的刮了一下。
“妥协啊!就是不知道曹老大和那些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站到对立面的家伙们是否领悟到了这一点?否则的话,以曹老大的脾气,真的会采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呀!那时候,或许不至于腥风血雨,可是也绝对是要倒下一批人才会罢休的。连带着也会倒下一些个家族,这世上就又将多出几个破落世家喽!”张辽心中念道。
张辽的估计可是没有错,曹操在撇开荀攸、荀、郭嘉等对内基本从不采用狠毒计谋的谋士,而与董昭、许攸这类谋士商议,又下令召回性情刚戾的程昱,摆明了是要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用暴力手段解决。张辽已经看到了那些反对的危险,而他们却沉浸在团结起来便能够阻止曹操的野心的喜悦中,丝毫没有察觉曹操已经有了不耐烦的倾向,还依旧在向曹操出挑。若非此事临近年关,曹操不欲在阖家团圆之事动手,才给了他们继续蹦的机会。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群人自寻死路,若不能及早醒悟,便是神仙也救他们了!
第三卷 第463章 各方算计!
更新时间:2010…1…2 19:41:02 本章字数:3702
益的诱惑并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抵御的,纵然是实力也不免会有些利欲熏心之人不惜铤而走险。
在城,曹操为了让朝堂上众口一词的支持恢复丞相制,支持自己成为取消丞相制数百年后的第一个丞相,而在与自己的谋士秘密谋划策略。
在~阳那边,为了抵挡曹操进一步从他们手中攫取利益,为了让自己的后台老板有更多、更充裕的时间整军备战,为了自己坚持一生的理念,曹操的反对者们也在谋划着对策。
幽暗的屋子中,几名身着官服的男子正围坐在屋中央的火盆边上烤火取暖,跳跃闪动着的火光让人的脸部忽明忽暗,很有几分诡异的气氛。
“主公传来命令,要我们务必拖延朝中恢复丞相制一事。诸位可有问题?”
“没有!咱们这些最高不过一个六百石,大部分都是一、二百石的小官,不过就是在大佬的身后煽风点火而已,哪里会有难处!”
“那些官员也非铁板一块,等不过是要牵制曹操,使其无暇南顾。诸位切不可拘泥于形式,单单关注如今朝争这一件事。”
“兄台言之有!不过诸位还需谨记,行事切不可大意!曹贼手下能人颇多,那郭奉孝手中的细作便好似恶犬一般,嗅觉相当灵敏。我等行事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因小失大。”
“谨记大哥教诲!”
而在另一幢大屋子中,是***通明。屋中之人则均是朝中德高望重的高官显贵尤其是杨彪、孔融二人们的背景使得他们在这群人中也是极为耀眼夺目。
“如~阳倒是风云际会。各家诸侯均有人在其中掺和。看来他们也是觉得曹孟德势大难制了。想借此机会与我们联手遏制曹操。”杨彪在敷衍了一路上问候他地人后。拉着孔融走到一边低声说道。
“文先意欲与其联手乎?”孔融手中端着酒樽。用玩笑地话语说道。
“曹孟德势大。若不引入外援。仅凭我等人之力。焉能对抗?”杨彪没有正面回答。却反问了孔融一句。
“公不见何进乎?”孔融同样没有直接回答将话题岔到曾经地大将军何进身上。
“咝!”杨彪吸了一口冷气。“如何?”
“引起势。拒其兵!”孔融举起手中酒樽一饮而尽。
至此,杨彪也明白了孔融的意思以与诸侯联手制曹,但只能借用诸侯的势力绝对不能将诸侯的兵马放进来。
其实孔融这些话也都是废话,经历过董卓进京那段历史的杨彪绝对不会愿意历史重现,毕竟那些各诸侯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况且就算是他向向那些诸侯借兵,那还得问问驻守在长安、宛城、汝南、广陵这几处要道的曹军是否答应。此时曹军的北伐可是已经结束了,而大将张辽也从幽州被调了回来,摆明了就是要准备继续征讨南方。那些诸侯虽然会在曹军尚未出发前给曹军找些麻烦延曹军的出发时间,但要让他们主动挑衅曹军曹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他们却没这个胆量。
“文举王子由(偏将军王子服)曾提议刺杀曹操,你为何极力反对?”
在对联手诸侯达成一致后杨彪也对孔融先前强烈反对刺杀曹操的提议表示了惑。
“文先公子由虽为偏将军,可他何曾有过兵权?与其交往者不过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国丈付完等人,亦是毫无兵权之人。没有兵权,如何刺曹?此等人不过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辈,焉能是曹操及其一群部下的对手?”孔融对这几个极力表示要刺杀曹操的官员很是不屑,认为这群人根本就没有一丝官员的风度,也同样没有可以值得称道的能力。
“文举,话也不能如此说?王子由他们能有这份心思便算是不错的了,只可惜老夫无能,若非文举一力护持,便是性命也未必能保。如今削职在家,也只能徒呼奈何啊!”
孔融眉梢一抖,心想:您老还徒呼奈何?以您老的资历,朝中众臣基本上不是晚辈就是门生,再不然也能拉上个亲朋好友的关系。
若非忌惮您老人家这份潜力,曹操至于和你如此计较吗?便是此次反对恢复丞相制,反对者也都是集中在您老的名下。弘农杨家的家世可是丝毫不属于袁家的啊!
但想归想,孔融却也不会去揭穿杨彪,没这个必要啊!
“文先公,曹操势大不错,可咱们也必须承认,若无曹操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如今天下必是如春秋战国那般混乱。若无曹操,天下不知还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啊!”
孔融这话有点狠,
帝的如今只有袁术,可袁术偏偏就是杨彪的外甥,当手整治杨彪的理由便是他外甥袁术谋反。孔融如今是看的分明,杨彪却是老了,有些看不清楚了,他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杨彪,切勿为了些须侥幸心理,将整个家族全部赔进去。
“文先公!”孔融看了看四周,发现并没有人在注意他们,于是接着说道:“先不谈王子由他们是否能够成事,即便是他们成事了,曹孟德的麾下大将是否愿意罢休?莫要提起那些诸侯,若要为曹操报仇,仅仅张辽、夏侯便足矣,何须劳动那几个镇边大将?王子由不是蠢材便是别有所图,文先公务必小心谨慎才是!”
此时孔融倒是极为感激张辽,当初那个从他手中接管北海的将军如今也是威名赫赫,成为了与他平级的同僚。想起张辽曾经对他说过了那些话,孔融觉得低调一些也并非坏事。而反对刺杀曹操一事也同样是因为张辽的那段话:
“官场争斗我不管,只要照着规矩来,我便能保证主公不会用军队镇压。
若是不依规矩,非要搞什么花样,休说到时候主公动怒,便是我,也同样不在乎杀人!”
那时候张辽的神中迸射出来的杀机可是实实在在的,经历过黄巾军围城的孔融完全能够感受到,他相信张辽绝对会言出必行,到那时,~=阳的很多人家就会血流成河的。孔融绝对不愿让这种事情发生!
最关键的是在于张辽有:的几次交谈中,孔融对自己原本那种骄傲狂放、刚直耿介、不拘小节的作风进行了反省,也确实在朝堂上有所收敛。看问题时也能够从更高的层面出发,而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家族和个人的层次上。故而孔融虽然时常会否定曹操的建议,但孔融却因为遵循张辽的指点均是对事不对人,也使得曹操并没有刻意敌视孔融。如此也使得孔融的处境远远好于历史上那种艰难。
不过孔融却不知道张辽真正的用意。
其实张辽只不过是偶回忆起《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中有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出处,想到了那个在自己父亲被收监前依旧镇定自若的两个不足十岁的孩子。那时候正是张辽刚刚喜得贵子的时节,抱着自己的儿子,却正好遇到孔融来贺,此时便触动了张辽心中那根还算是柔嫩的底线。张辽是想提醒孔融为自己和家人留条后路,不要让无辜的孩子被牵连进来。
此看来,张辽的提醒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孔融收敛了,明显是思虑更加周密了,他不再会像以往一样热血上涌便冲动行事。虽然呀依旧忠诚于汉室,但他也能够就事论事的去评价曹操的所作所为。张辽若知此事,必会欣慰自己无意之间又做了一件好事。
“文远,看看。”
“别!这里均是机密要件,我非主事人,岂能随意观看?况且奉孝你也真行,这些东西也敢带回家处理?”
“这有何不敢?莫要忘记,我家与官衙不过百步距离,门口尽是主公派来的虎卫军士,焉会有人敢动我的脑筋?”
“小心无大错!”
“嗦!今日请你来可不是听你说教的,而是有事相商。”
“何事?”
“我安插在~=阳的探子回报,王子服、种辑、吴硕这几人正在商议刺杀主公一事。原本这几人不过是些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辈,甚至无需禀报主公我便能决定如何处置。可是昨日又送来消息,他们似乎和杨彪、孔融又有了联系。此事一旦涉及世家望族,那便是泼天大祸。我已压下此事,并将有关文件抽走,便是不欲让主公此时知晓。请你过来,也是为了商量一个对策!”
“不好办呐!”张辽闻言顿时双眉紧锁,“此时正值恢复丞相制的争议,若此事被主公知晓,天知道主公会如何想?搞不好就是灭门惨案,还真的是泼天大祸啊!”
“若非此事如此严重,我又何至于如此小心?”郭嘉也紧皱着双眉,这件事确实让他赶感到了为难。“杨文先世代大家,同样的四世三公毫不逊于袁家。孔文举更是孔子之后,同样为世家大族。而这二人偏偏还是士林声望极佳者,虽之前因袁术之事主公贬了杨彪,但却并未损及杨彪在士林的声誉。若此事真要将这二人牵扯进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我看不如这样,我会一趟~阳见见孔融。奉孝你将此事不改分毫的告知主公,并将后果一并呈上,由主公决断吧!”
“也只有如此啦!”
第三卷 第464章 受命!(上)
更新时间:2010…1…3 19:12:41 本章字数:3692
黄子孙自古便有年末团圆守岁的传统,即便是张辽的了年末也要回到父母身边的。虽说此次又不能在年末与母亲团聚,不过能和岳父、岳母在一起,也算是让一直跟着自己的妻子好好的开心一下。
相比十几年前张辽第一次见到曹嵩的时候,曹嵩已经明显的见老了。那时候曹嵩虽然肥胖,但绝对不显老,头发虽是黑白相间,但毕竟还是黑发居多。可是如今的曹嵩不但满头白发,精神也大不如从前,行动间也没有了力量,十足的老头子一个。不过当张辽一家站到曹嵩面前行礼时,曹嵩却是咧开了嘴,送上满脸不加掩饰的笑容。当见完礼之后更是将自己的亲外孙、外孙女搂在怀中。就连自己的夫人想拉过外孙女亲热他也不许,活脱脱一个老小孩。
张辽自然知道老人家需要什么,他也不去管曹嵩如何疼爱自己的儿女,只是让曹清带着婉儿、罄儿和她们的儿女去陪着自己的岳母,毕竟婉儿、罄儿也是从小在曹家长大的陪嫁丫头,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曹家人。
“文远,这次回来以后便不要再到地方上为官了。你看,父亲、母亲多疼爱小孩子啊!”曹德走到张辽身边说道。
“这我可说了不算,”张辽侧过身说道:“身入官场,便已是身不由己。便是主公这最高统帅,也不可能完全随心所欲。”
“唉!二哥我也不是说说而已,只可惜二哥资质平庸,帮不上你们啊!”曹德略有些惭愧的说。
“二哥何出此言?主公欲成大业,不但需要文臣武将同样也需要人掌管钱粮,打造军械。子仲气度恢宏,但于政务不过中平,却能在仓曹掾一职上大放光彩,便说明天生我材必有用了。二哥操持家中事务,让岳父、岳母安享晚年,让主公不至为家中吃穿用度担心这不也是在支持主公毫无忧虑的去拼搏吗?”张辽笑着开解。
“呵呵!还是远知我。如此一说,二哥我也觉得自己不是那么不堪了!”曹德闻言心情顿觉舒畅。
“你岂是不堪大用之人?开玩笑吧!”张辽中想到。“若你真的不堪,老曹和大曹会将一家的经济尽数交给你?曹家有钱则老曹也不会出两亿钱买个太尉玩。可是经过大曹起兵,曹家迁移,直到如今曹家非但经济实力毫无退步,反而蒸蒸日上,可是全部是你曹老二在一手操持。
曹家二子一女,又有哪个是吃白饭?便是我家夫人,你的小妹也在我出征后将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
对曹兄弟。张辽如今是真服。曹操就无须多说了。曹德也是人才。历史上若非曹德与曹嵩一同遇害。曹家当不至于在曹操死后无人照看家族。曹、曹睿虽非昏庸之主。可与守成一道上绝对比不上曹德这位亲叔叔、亲叔祖。
张辽登门已是腊十七。此时官府也该休假了。但是曹操精力充沛。丝毫不像是五十岁地人。快过年了在忙碌着公事。不过以曹营官员各司其职地情况而言。如今闲地蛋疼地也就是张辽了。
人不能太过于得意。偷懒也是会遭报应地。张辽原本倒是不信。不过他随后就明白。偷懒却是是要遭报应地尤其是在别人都忙着地时候你还光明正大地偷懒。
“文远。如今你虽为执金吾过看你地架势却是未将执金吾当回事啊!”曹操看着自己这个惯会偷懒地妹夫。咬着牙说道。
“呵呵呵!主公并非张辽偷懒。更非不重视执金吾一职。不过是公务依然被分解下去。我这主官只需等着下属地结果就行。然后就是不定期地下去抽查嘿嘿。这就不能提前通知了。否则是看不出什么真实情况地。”张辽嬉皮笑脸地回答。
曹操没好气地瞪了张辽一眼。他地部下中能将偷懒这桩事情如此正大光明、理直气壮地说出来地也只有张辽。不对。如今还有一个曹洪也深受影响。渐渐有向张辽看齐地趋势。想到这里。曹操又不由得“恶狠狠”地瞪了张辽一眼。似乎是怪他将曹家一个年轻人给拐带怀了。
张辽是不知道曹操心里所想,否则指不定要怎么感觉冤枉。不过就曹操那两下瞪眼,张辽也觉得心里渗的慌。
“文远,古语有云:能者多劳。既然你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事务安排妥当,那操也要给你再加点担子了。想必以文远之能,当不至拒绝吧?”曹操笑着对张辽说道。
张辽闻言一愣,这时候他看曹操的笑容怎么都觉得很阴险。“原来曹老大在这儿等着咱呐!这下可好,之前的话说大了,如今想要圆过来也没那么容易了!”
见张辽不说话,曹操笑意更盛,他说道:“文远,操率军北伐乌桓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幽州军将士明显
从城带出的精锐更加强悍。就说骑兵,出身幽州再战损达到六成,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依旧死死的拖住乌桓大军,而城的骑兵却在数量相等的乌桓骑兵面前没有讨到好处。还有文远身边的五百精骑,更是以极小的伤亡将鲜卑人号称无敌的王庭护卫军都尽数歼灭,可谓真正的强军也!然操曾详加查探,却发现幽州军除了将士每日都有训练之外,也就是伙食更好一些,其他却毫无发现。操便纳闷,难道仅仅是训练强度与伙食便能让两军将士有如此差距?”
对于曹操的惑,张辽倒也顾不得曹操是否要给自己找点麻烦了,他正色道:“主公,你以为,军人是什么?”
“军人?应该是军队的人嘛!”曹操虽不知张辽为何如此发问,但依旧做出了回答。
“从古至今,真正能够闻战则喜的军队便只有当年那支纵横天下无敌手,扫平六国的大秦军团。这是因为秦军真正是实施了军功制,以斩首数量封赏将士。然而自大汉代秦,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文人轻视武将之风亦在抬头,而世家豪门的存在也将军功授爵制度破坏殆尽。我军虽然强悍,天下诸侯之兵我军皆能以少胜多,然而要想达到昔日那支大秦军团的实力却还远远不够。”
“文远是想重现当年的大秦军团?”曹操早些日子也曾听闻过张辽似有此意,但大秦的无敌军团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岂是随便就能够恢复的,故而曹操也没当回事。但今日张辽一开口,曹操便知道张辽绝对是玩真的了,当下里便有些担心。
可是曹操哪里道,虽然大秦灭亡已近四百年,很多当年的东西也因为两场大战而被销毁,但是张辽却偏偏是一个后世之人,他完全可以依照后世众多专家学者经过无数年的考证研究得出的结果来力图重现当年的秦军。他甚至可以借鉴后世的军队训练原则来训练如今的军队,也同样能借鉴军队思想工作的手段来严格军纪,调整军心。如此,或许张辽不能完全复制出那支无敌的大秦军团,但是绝对可以打造出一支与之媲美的强悍军队。
“主公,秦军之强在于以军封爵授田,汉承秦制,然军功封爵授田却已然废止,如何能让将士们有战斗的动力?当然,如今田土大都有主,便是无主也不可随意赏赐。但辽定下勋章制度,以不同的勋章奖赏有功之人。平日里佩带勋章者甚至可以见官不拜,同时还能在军饷以及退役安置上受到照顾。再加上兵役制度中对阵亡、受伤的将士及其家属的丰厚抚恤,将士们变没了那后顾之忧。如此一来,将士们出战时自然是动力十足。即便是身处险,已无后顾之忧的将士自然能够发挥出超乎平常的战斗力这便是九千骑兵身陷四万步军中依旧奋力搏杀,伤亡过半已然死战不退的原因所在。”
“军功?”
“军功只是象,关键是要真正将士兵当人看。我的军中有士兵、士卒等称呼,可是在正规的集会上,我始终使用的是军人。我尊重我的战士,我的战士们回报的便是战场上的胜利。”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草芥,臣视君如仇寇。”曹操幽幽的说道。
“孟轲有些话不咋样,不过有些话也有些道理。
这句便很有道理。”张辽笑道。
“文远,孤欲将全军数像幽州军那般整编,你看可有难处?”曹操突然说道。
张辽在和曹操这番对话后便已经有了预感,自然不会吃惊,但是他依旧面露难色道:“难!不过这应该是好事,而且应该坚持的做下去。主公治下有八州之地,野战军超过五十万,地方郡国兵的总数也大致如此。如今人口总数不过千万出头,可谓是以十人养一兵,对百姓的压力太大。我们终究还是不能尽数学习秦人,用五百万百姓供养一百万大军。若能够在主公的治下尽数事实兵役制,并整编所有军队,我军便能够在保证三十到四十万主力机动兵团的同时,裁剪十万正规军。同时在提高地方郡国兵的战斗力后,亦能裁剪十万到二十万兵力。裁汰下来的战士都是只要安置的当,便不会成为官府的负担,还能够为官府提供赋税。如此藏兵于民间,一旦战事开始,随时都能够从民间召集一支二三十万的大军,关键时刻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力量!”
“文远,孤将整编全军之事交与汝,汝可能接受?”曹操直起身子问道。
张辽心中是不愿多事,不过此时却由不得他不接受,没见曹操已经两次称孤了嘛。
“辽谨遵主公之命!”
第三卷 第464章 受命!(下)
更新时间:2010…1…4 19:47:52 本章字数:3501
阿瞒,你是否又要让文远出远门啦?他们夫妻好容闲日子,你就不能让文远多在家陪陪清儿?”饭桌上,曹嵩听到曹操又要给张辽加担子,也不管究竟是什么事情,对着曹操便是一通埋怨。
曹嵩最爱幼女,即便是长子曹操如何的事业有成、位高权重,曹嵩这个老父亲也一样可以为了幼女而不顾长子的面子。张辽身为女婿,曹嵩自然也是爱屋及乌。
“父亲,文远大才,大兄麾下无人能及。如今大兄事业未定,自是要多多仰仗文远之能才是。”就在曹操和张辽都有些不知如何回答时,曹德出来打圆场。
“正是!正是!”曹操忙不迭的说道:“文远文武双全,与幽州整军更是成绩斐然。北伐之时,幽州军的战力远胜其余各军。儿如今也是要劳烦文远,将其余各军的战力提升起来。”
曹操此人虽有些少年时混蛋,成年时强悍,但对于家中老夫,曹操却依旧是孝敬有加。只要是曹嵩开口,哪怕说得再如何不对,曹操也一样是唯唯诺诺。这并非没有原则,而是恪守孝道,就是张辽面对张母时也是一样。
“父亲……”曹清虽然喜自己的丈夫又被兄长拉去做事,但是她还是知道轻重的,自己的丈夫本就是兄长的属下,即便是外戚也不能不听命令。所以在曹嵩还想继续说话的时候曹清拉住了曹嵩,止住了老父亲继续唠叨。
虽然中国人有“食不言”的统,不过在酒宴上却没这么一说。如今在自家人的宴席上也因为引入了张辽搞出来的圆桌和高脚靠背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餐,欢声笑语笑颜开,很有温馨的气氛。故而曹家这顿酒宴也并非死气沉沉。
见曹清将老亲的注意力转移,曹操、曹德兄弟和张辽也不由得舒了一口气,相互间笑了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既然酒席上可以开口,倒也是充分发扬后世酒席上谈工作的风格,而且此时饭菜并未上桌,在岳父被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