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辽新传-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大王的威名震慑。自然群小易辟喽!”
    “少学着汉人那般拍马屁。本大王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单凭难楼二字还不会让那些汉人的强者后退。本大王能够至今不倒。不过是谨慎二字。当初乌桓诸部会盟。以我上谷乌桓拥众九千余落却让辽西丘力居主盟。难道真是本王胆小?看看如今的辽西乌桓。丘力居虽然名为盟主。可除了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乌桓。无人听命于他。当初几家围攻公孙瓒。本王一力压着你们缓行。结果如何?虽然潞河一战公孙瓒军被击溃。大将邬丹战死。然而丘力居也战死当场。结果儿子楼班被侄子塌顿夺去王位。随后收集残部的公孙续又时不时的找三郡乌桓的麻烦。让他们不断的再消耗。虽然辽西部看似实力依旧。可部族的潜力却几乎已经耗尽。否则曹军在右北平如此针对他们修筑防务。以塌顿那个脾气岂是能忍之人?”
    “嘿嘿!大王英明!”
    “如今本王算是想明白了。只要我们保持实力。又不去惹事生非。哪里会有人来找我们地麻烦!汉人既然要收购牲畜。那就光明正大的卖给他们。”
    “这也是大王当初约束部众减少杀戮之果。如今汉人要牲畜。可他们却对三郡乌桓封住了贸易的口子。尽数从我们这里购买。或许也是对大王当日的善念做个回应吧?”
    “哦?你这厮杀的粗汉子如今倒也有几分心思了。不错。这应该是那个张将军的意思。这样也好。咱们的部众也能过个好冬天。对了!那个汉人烤肉的法子你得想办法弄过来。本王也要尝尝这独特的烤肉。”
    “遵命!我的大王!”
    “塌顿大王。如今这幽州地汉人越来越嚣张。大王身负我三郡乌桓之重担。须得早日作出决断啊!”说话的是失去了领地。寄人篱下的原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
    “乌延。你少说两句吧。被汉人和几个小部落就赶出了右北平。你也太丢人了。”辽东乌桓大人苏延仆讥讽道。
    “你……那些汉人骑兵实力不在当年的公孙白马之下。即使你苏延仆在场。也决计讨不了便宜。你如何敢说我?”乌延这些日子看尽了诸人的白眼。今日算是忍不住了。
    “我打不赢那又如何?至少我没丢了领地!”苏延仆头一偏。不屑道。
    “你……”乌延当场就想拔
    可就在乌延刚刚站起来时。就听到上首地塌顿一声大喝:“够了!三郡乌桓同气连枝。若你等也争斗起来。如何还能夺回失去的领地?”
    见刚才争吵的两人被自己压下。塌顿重新坐下后说道:“咱们三郡乌桓这些年就没有停止用兵。不但在西边和公孙瓒、公孙续父子交战。就是和那辽东的公孙度也常有争斗。今年进兵并非不可。但曹军不比往常的敌人。那张辽在平原。用三万兵就挡住了二十万袁军的攻击兵最终将其全歼。可见曹军的强硬。若是我们的战士损失过大。一旦曹军补充及时。我军就连防守地力量都没有了。即便曹军不来。还有公孙度和鲜卑虎视眈眈。我命令今年不做西进不过是为了让咱们地部族多积攒一些底气罢了。”
    说到此处。塌顿的语气变得有些低沉。不过乌延和苏延仆心中有数。塌顿夺表弟楼班之位。虽然让辽西乌桓好生兴旺。却也在部族内部埋下祸端。然而他却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将楼班及其嫡系尽数清除。否则部族中必生内乱。但汉人却没有顾忌。据他们判断。汉人应该已经派人暗中联络楼班了。塌顿此时可算是有点真正的内外交困。
    两人相视一眼。心中各自盘算开来。以塌顿和袁绍的关系。这曹军绝对是不会放过辽西乌桓的。先不说幽州曹军在实力提升后会如何。单就袁绍在冀州一旦覆灭。河北曹军绝对会北上扫除后患。他们虽然和辽西乌桓并称三郡乌桓。不过要让他们陪葬他们也不太愿意。
    “两位。还是乘着汉人尚未进攻。先让我们地部族夺继续些力量吧。即使不能向西。也可以从鲜卑、公孙度那里。甚至是扶余、高句丽人那里得到补充。至于右北平那里。可命人小规模进行试探。一方面补充我们自己。一方面看看汉人的反应。”
    塌顿如今还是三郡乌桓的盟主。加之这类劫掠之事乌延、苏延仆也不愿甘居人后。闻言立刻起身领命。
    就这样。在幽州各势力的自我控制下。幽州军民迎来了建安六年的冬天。





    第三卷 第353章 一年过去,一年到来!
     更新时间:2009…8…24 20:20:09 本章字数:3597


    “仲权。你如何又从我这里抢肉吃?”
    “兄长。你既是大哥。就不要与弟弟计较了吧!”
    “你这厮。让你自己不好好烤肉。”
    “伯权。仲权最近的到姑丈的指点。正是兴趣高涨之时。天天拉着伯道练武。让伯道这性情坚韧之人都快受不了了。哪还有时间学如何烤肉?”
    “伯仁兄。姑丈可是我军中名将。就算是主公身边的典韦、许褚这两名悍将。都是的到过姑丈指点的。我如今能有此运道。当然要不负姑丈教诲。成为我军后起之秀也!”
    “这家伙!伯仁兄。休要理他。如今他都快疯了。不过也好。倒是不见他再刻意针对伯道。”
    “那是姑丈高明。让他们在相互切磋中建立交情。否则以伯道的年龄和经验。仲权即使的了姑丈的真传也未必是其对手。”
    “拭目以待吧!姑丈对我等宗亲子弟可是期望极大啊!”
    这不过是张辽府邸的一幕小插曲。此时天气已经入冬。即使曹军曾有过冬季作战的经验。在这种喝黄河流域完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张辽也不敢让士兵随意出击。而棉花的种植业并没有达到能够保证全军将士的冬季作战装备所需。也制约了张辽出击的条件。倒是火炕的盘法张辽尽数传入军中。曹军在幽州各处的军营如今皆是石壁夯土为墙。厚厚的茅草盖顶。加上屋子里盘起的火炕。寒冬中也不虞士兵被冻伤。极大的保障了曹军士兵在开春后的战斗力。
    而严寒对于敌我双方都是同等的。如此张辽不太担心会有敌人在寒冬大规模出动。但各的的要塞、城池也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张辽也不敢保证是否会有人不循常理。幽州边境的要塞和城池已经经过了加固。守将也早已经换上了曹军的人。张辽还为他们提供了投石机。虽然只是初级版本的。但架不住城池中的人口多。也不虞人手不够。张辽还定下了警讯传递制度。若是晴天要以狼烟传讯。若是阴天或大雪天则会用精锐斥候传讯。
    这样一番作为。张辽才能在此时安坐于府中。和一干谋士、将官们喝酒吃肉。
    如今张辽也有头疼之事。去年他的两个小妾怀孕了。并于今年的七、八两月生产。婉儿七月产下一个男婴。那活泼的罄儿在八月更是产下一对龙凤胎。这让张辽的子女瞬间增加到了五人。三男二女。孩子多了也算家族开始开枝散叶了。不过张辽却为三个孩子的姓名在发愁。张辽绞尽了脑汁。才算是在这些孩子周岁前各自给他们起了还算可以的名字。长子名震。那次子和三子也要用雨字头的字。次子生于七月。家书中言道此子诞生时有秋雷阵阵。张辽为其取名张霆。三子生于八月。家书中言道当时正逢秋雨连绵。张辽为其取名为张霈。长女名绮。次女亦当用绞丝旁的字。古语有云: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次女便名为张绫。
    张辽为孩子起名字时那股伤脑筋的样子却让身边之人不由的发笑。即使时过境迁。田丰还要刺激一下张辽。就在张辽看着夏侯三兄弟在那里斗嘴时。田丰打头。沮授、荀谌跟着就向他走来。
    不过这次他们并非来调笑张辽。却是有些事情要问问清楚。
    “将军。子龙将军那里可是已经发回数封急报。辽西与右北平接壤处发现乌桓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出动频繁。也有深入右北平针对百姓之举。子龙将军可是向你闻讯啊。”荀谌负责镇北将军府的军事。但张辽数日不做回应。他也需要提醒。
    张辽将思绪从起名字中摆脱出来。对荀谌问道:“友若。塌顿此举何为?”
    “何为?”田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端着酒杯就说道:“试探而已!当初公孙续以此法让乌桓不住的失血。如今他也学以致用。不过我当初就怀疑这个损招公孙续哪里能想到。前些日子才知道竟是你在幕后策划。如今也算是自讨苦吃了吧。哈哈哈!”
    “元皓休要胡言。”一直跟着田丰的沮授笑着圆场。
    张辽对田丰的举动不为己甚。有本事的人有点脾气张辽能接受。何况田丰虽然时不时找自己的麻烦。但真遇到了事情。还是能尽力为他想办法的。要知道拉拢荀谌就是田丰的主意。
    “胡人对我汉人千年来一直如此。也就是仗着他们马快。机动好。这也算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冲突。我们的骑兵虽然精锐。但真正能够适应如此严寒的却不多。但我还是决定。将可以一战的骑兵再调一部分给子龙。至于如何应对?我让子龙自己决定。”张辽说。
    “不错!”沮授微笑道:“统帅就是要如此。不干涉前方将领的决定。让他们根据战场形势自行发挥。只要再尽力保障后勤辎重。这就是一个好统帅。”
    “大冷的天。百姓们不是在城中就是在堡子里。就算这些骑兵深入我境又能如何?我看重的是开春后的战争。此时的一时的失我并不在乎。让身处前线的将领自行解决就是。”张辽说到。
    “此事甚善。我明日一早就让人传到各郡。”荀谌见问题没了。心情顿觉轻松。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其实此时并州上党郡已被曹洪攻克。太原郡也有数城克服。并州袁军高干部如今就剩下晋阳城。曹军大部队如今修整了一年。而魏郡袁军却被煎熬了一年。春耕受阻。秋收更是没影。大批百姓逃亡。的主、世家也纷纷向曹操输诚。邺城如今就像一个已经熟透了的果子。等待着曹操去摘取。袁绍如此危局。塌顿若是没反应。那才会真让张辽奇怪。不过这里涉及袁绍。在沮授、田丰面前张辽就不多说了。
    然而在张辽的心中。此时已经在盼望着战斗的早日到来。当他巡视收编的异族骑兵的时候。那种虽然没有队列。但自由度十足的骑兵作战演练让他当年在草原上和鲜卑人战斗时的热情再度勃发。看着那些在马背上呼喝鏖战的士兵。张辽已经决定了。只要一开战。他一定要亲临前线。即使不能上场厮杀。也要在第一线看着将士们战斗。顺便放几支箭。
    幽州如今的军队已超过五万。尤其是骑兵。已经翻了一番。足有两万二千人。这也是托了幽州的处北疆。不但可以收编胡人的骑兵。当的的汉人也有大量马术极佳者。让曹军的骑兵不至于差了兵源。只是张辽如今还未曾在幽州建立起有效的正规军、常备兵和预备役一体的军事体系。这不但是因为幽州人口的缺乏。更因为幽州学术力量的缺乏。张辽已经让卢毓筹备幽州公学。但掌握知识的人毕竟不多。也缺乏学术带头人。使的公学虽建但学子寥寥。张辽不的以。值的向远在青州的老师郑玄求助。不过书信刚刚发出。此时也只能等待。
    “子家。”张辽走到正在和孙乾、田豫闲谈的卢毓身边。
    “将军……”卢毓等人当即就想起身。
    张辽挥挥手让他们不要多礼。随后坐在卢毓身边。
    “子家。公学那里你认为还有何处需要改进的?”
    “祭酒。我们幽州公学缺少一个当世闻名的学者作为祭酒。兖州公学有荀令君。青州有管幼安。徐州有陈汉瑜公。雒阳更是学者无数。我幽州缺的便是这等学者。”卢毓早已经想的明白。张口就答。
    张辽也知道此处却是重点。若无拿的出手的主持者。哪家愿意将自己的子弟送来就学。况且他也和田丰、沮授、荀谌、孙乾等人商议过多次。田、沮、荀三人的名气足以让公学吸引力大增。但奈何三人均不愿出头。张辽自己其实也不差。最次也能让幽州豪强攀上他这棵大树。但张辽深知此时师生关系的重要。一旦形成大规模的师生关系。绝对会遭到最高领导的疑心。而且此事也是离开洛阳前郭嘉嘱咐过的。张辽可以露出些小毛病让人揪着小辫子。但绝不会搞出这么大个把柄来给人抓。
    “子家。我已修书青州老师处。请老师帮我解决此事。老师座下弟子众多。学问精深者亦不在少数。应当可以解决我幽州公学的问题。不过倒是那时却会让人忽略了子家的功劳啊!”张辽笑道。
    张辽此话说的诚恳。卢毓可算是为幽州公学费尽了心思。从确定的点到校舍的建立。再到招生和教学设施的添置。卢毓都亲力亲为。除了张辽找他。他没事绝不会出现在幽州牧府。才十八岁的年轻人。黑眼圈都有了。
    张辽诚恳。可卢毓更加诚恳。
    “将军建此公学。也是为了我幽州的莘莘学子。卢毓区区个人哪能如此计较名声。倒是公学若能及早有一祭酒主持。也可让学子们早日入学。”
    “不愧子干公之后!”张辽及附近众人由衷的赞叹。
    就这样。幽州众文武、官民在不同以往的氛围中度过了建安六年的冬天。迎来了建安七年的新年。随着新年的离去。春天的到来。幽州和其他的方一样。又一次进入了繁忙的季节。官府、军队。百姓。各有各的事情。他们均围绕在张辽这个幽州牧周围。为将幽州建设好而努力着。





    第三卷 第354章 袁绍的末日!
     更新时间:2009…8…26 19:57:12 本章字数:3472


    建安七年一月二十日,养精蓄锐一年之久的曹军终于对盘踞在邺城一带的袁绍军发动了最后的攻击,曹军从兖州东郡、司隶河内郡、冀州巨鹿郡和赵国四面向邺城合围过去。身处曹军包围的大部分袁绍军士兵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提心吊胆的生活后早已经厌倦了这样的日子,加上曹军并没有切断他们的消息渠道,甚至还刻意的让冀州各地的最新消息及早的传到包围圈中,这就更让那些冀州籍的士兵没有了继续抵抗的勇气。那些名义上还算是袁绍领地的城池也早已经和曹军暗通款曲,表明自己身在袁营心在曹。曹军大军一出,所到之处那是望风而降,即便有少数死硬份子,也绝对算不上什么大事。
    而唯一需要让曹操稍微费些心思的就只剩下屯集着袁绍最精锐的十余万大军的邺城。
    邺城本就是河北名城,自魏文侯将其作为陪都后,邺城就一步步由陪都最终发展成为国都。袁绍兼并冀州后就以邺城为中心,并大力加固修缮邺城城防。如今的邺城城墙高达七丈,外面皆以巨石包裹,即使投石机也无法轻易砸开缺口。
    城中十四万军队全部是忠于袁绍和留在他身边的那些世家的将士,城中也囤积了足有三年的粮草,即使曹军围城,轻易间也绝无克服之法。历史上的袁绍曾说其麾下能够“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当时在中原地区因饱受战乱而遭受严重破坏时,冀州相对是比较富足的。不过这时候,中原在曹操的治理下可谓兵精粮足,而河北却因为曹军地捣乱远没有历史上的成就。能在邺城还囤积着供十余万人使用三年的粮草,已经算是袁绍麾下的官员本领高强了。
    而然曹操并不介意让袁绍待在邺城那坚固的乌龟壳里做缩头乌龟,他早已经从郭嘉安插到邺城的探子那里获悉了袁绍身体日渐衰弱,终日咳血,命不久矣。那时候。袁氏三子必然内乱,取邺城只在反掌之间。所以曹操亲统大军在围住邺城后,更多的是处理降人的问题。再就是关注着并州曹洪在太原郡地最后一战,以及幽州张辽那里的消息。
    虽说曹洪性燥。张辽稳重,可是如今曹操不担心曹洪,并州除了那些被匈奴人和鲜卑人占据的地方他暂时无力顾及之外,雁门早已投靠曹操,上党也于去年被曹洪攻克。太原也指日可下。而张辽那边才是真麻烦,乌桓,鲜卑,再加上辽东公孙度,那一家都不是易于之辈。幸好公孙续已经入京为官,鲜卑、乌桓至今也未曾统一,张辽在不改其稳重的一面地同时。也表现出了油滑的另一面。他一边稳固幽州六郡,扩充军队。安排官吏,一边利用军事压制、经济控制、文化诱惑。再加上挑拨离间等等手段,游刃于这些势力之间。不断的稳固着曹军在幽州的根基。这让曹操欣喜之余也颇为张辽担心,他担心一旦张辽的小手段失误。引得数方合力攻击,那幽州曹军最好也就是个固守待援地结果。所以曹操在受降十余万降兵之后,就让乐进、徐晃等人加紧整编。同时自己将邺城团团包围,务必要全歼袁绍所部。然后方能移师北上,增援张辽。
    就在曹军围城十数日后,郭嘉和贾诩手中各自拿着一个盒子走进曹操的中军帐。
    “主公,邺城中已有大批世家对袁绍不满,只不过如今邺城中袁绍力量独大,他们也不敢多言。但已经各自向城外射出书信向我军输诚,通篇虽并无显明落款,不过稍加推敲却不难查明。”打头的郭嘉开口说道。很明显,他和贾诩手中的盒子里装的就是这些信件。
    “恭贺主公!如今人心所向,邺城指日可破!”荀攸闻言立刻率先向曹操道贺。
    中军帐中的其他将领、谋士也纷纷附和着荀攸,一时间,贺词充满了军帐,曹操已被奉为宛若伊尹、霍光,尤胜信陵、孟尝,让一贯冷静的曹操也不禁有些飘然。
    郭嘉笑眯眯地看着没围在人群中接受着恭维的曹操,看到曹操那张笑脸,郭嘉完全能理解此时曹操地心情。
    作为原来地上司(盟主)。实力远胜自己地河北豪强。曹操费尽心思。殚精竭虑地为自己打拼着一条出路。到今日。原本那里庞然大物已经浑身是伤地躺倒在地上等待着自己地最后一击。没有人会在此时不感到喜悦地。
    而且郭嘉更不会担心曹操会因此而昏头。用张辽地话说。或许主公日后会进取心减弱。但任何时候他都不会放松警惕。故而郭嘉很干脆地将装着书信地盒子放在曹操地桌上。然后和贾诩一同坐在一边交流着各自对当前局势地看法。
    “文和先生。你是武威人。不知对西凉韩、马了解多少?”
    “韩遂也是西凉名士。素有黄河九曲之称。至于马腾。诩只知其是伏波后人。但却有羌人血统。是当年凉州刺史耿鄙麾下悍将。不过耿鄙和汉阳太守傅燮被韩遂杀死后。马腾却有和韩遂结为异性兄弟。至于其他地。诩久离凉州。那里还会知晓。”贾诩笑道。
    郭嘉之贾诩谨慎地性格。也不以为忤。反正他也是没话找话说。何况西凉地情报在钟繇镇守长安之后已经能够源源不断地送过来了。虽然暂时级别还不够高。但曹军此时也没有西进地计划。所以。时间还充裕地很。
    “唉!别看邺城指日可下。但真要将河北三州彻底融入却并非易事啊!并州或许好些。幽州也可用强力压制。唯有冀州……唉!”郭嘉微微摇头。
    贾诩也知郭嘉所知何事,但这其中涉及太多东西,绝不是打定了主意要低调的贾诩愿意涉入的。
    郭嘉担心的就是河北的大小家族。并州有雁门张家,太原王家这一新一老的家族存在,加上张辽的关系,稳定下来不会很难。幽州势力虽多,但多是新贵和胡人,以张辽的手段,软硬兼施之下也不会太麻烦。而冀州则不然。先不说冀州作为大汉朝最重要的州之一,这四百年来涌现出了多少贵族豪强,还有袁家数十年的经营。即使袁绍败亡,冀州也依旧隐患丛生。虽然被曹军占领之地的这些个家族已经在表面上投效了曹操,而且邺城的那些家族也已经抛弃了袁绍,但只要稍不小心,依然会引发祸事。
    若是张辽在场,他立刻就能和历史上曹操始终不在许都带着,非要待在邺城联系起来。虽说后世公认这是因为曹操有愧于汉献帝,而不愿与其相见。但真正的原因却是曹操要以自身镇守冀州,为根除袁家的势力而必须留在邺城。这一点倒是和千余年后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皇帝之尊镇守北疆有异曲同工之妙。
    “奉孝,城中探子可能确定袁绍死期?”见曹操那里一时半会还没完没了,贾诩也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道。
    照理说贾诩如今也算是曹军情报系统的二号人物,但一来贾诩要低调,二来他也不会随意插手郭嘉已经安排好的地盘,除非是郭嘉交给他的。所以他对邺城那里传来的消息一清二楚,却对那里存在的变化了解不多。
    曹军的情报体系在建立之初就被郭嘉采纳了张辽提出的后世的很多情报收集的制度,单线联系人也是其中之一。在邺城究竟有多少曹军探子,除了郭嘉本人,就连曹操都不清楚。也正是这种制度,想学着张辽偷懒的郭嘉一时半会间也没办法将大部分事务转嫁到贾诩身上。要说郁闷,郭嘉也算一个。
    “袁绍自从兵败后就郁郁寡欢,时常有茶饭不思,心绪不宁,长吁短叹之举。自建安五年冬季首次受风寒病倒后身体就一直没有恢复,新年之前曾有三日连续咳血。去年虽然病症似有好转,但一年没有进项,突围也出不去,援兵也找不到。秋季又有一场叛乱,虽被立刻平息,却也伤了元气。入冬后,袁绍心急之下再度发病,咳血三升,一病不起,至今缠绵病榻。我军此次围城,虽然下属极力隐瞒,却终究瞒不过去,袁绍闻我军将邺城团团包围后一度昏迷。我们的人虽然无法打听出袁绍死期,但却偷出袁绍的药渣……”
    郭嘉说到这里,贾诩兴趣来了,他可是没想到情报还能如此收集,“如何?”贾诩不待郭嘉说完就急急的问道。
    郭嘉撇撇嘴,似有些惋惜的说道:“丹参、冰片、苏合香、**、檀香、青木香、柴胡、当归、地黄、赤芍、红花、桃仁、枳壳、甘草、川芎、牛膝、桔梗……这些药物成分是我们安排在城中药铺的药师从三份不同的药渣中分析出来的,可以判定袁绍的主要病症就是心血瘀阻,应该还有神思不宁等一些并发症。嘉业就此请教过医护营的专职郎中,结果是……命不久矣!”
    “呵……唉……”贾诩也不禁叹道:“袁本初出身名门,四世三公之后,折节下士,文武双全。还敢于在殿上与董卓拔剑相向,后来更是统领关东诸侯讨董,也算得英雄一世,落得如今的结果也确属命数不好。末日以至,天命难违啊!”





    第三卷 第355章 家族的弃子!
     更新时间:2009…8…26 19:57:12 本章字数:3676


    曹操毕竟是曹操,虽然为了照顾众位下属的面子让他们围着自己大半天,可是一旦脱开身,他依然还是那个睿智果敢的曹孟德。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见曹操摆脱了众人向自己走来,郭嘉站起身抱拳笑着说道。
    曹操此时的心情显然很好,他微笑着对郭嘉说:“你个郭奉孝,莫不是真要捧杀曹某?”
    郭嘉也适合曹操随便惯了的人,即使在商议重要大事的时候都能不忘记搞笑自然不会再中军帐中有违自己一贯的作风。
    “主公,拿下邺城,河北之地尽入主公囊中,天下三分,主公有其二,难道不当贺喜?”郭嘉嬉笑道。
    “喜从何来呦?昨日文远也有书信到,信中言道:统一河北不过是万里长城才修了第一个烽火台,日后的路长着呢!有文远这番话,操那里还会有喜?”曹操无奈的笑道。
    “又是这个不解风情的家伙!就不知道有的时候实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吗?”郭嘉倒是表现得很是不忿。
    “好了。你和他一个样。嬉笑怒骂中总能表达出你们的意思。放心,曹某立志要平定天下,如今不过是渐入佳境,岂会轻易放松。”曹操对自己这一文一武两员重臣的意思也是了解甚深,这是好意,他又不是听不得意见的人,自然欣然接纳喽。
    “好了。你们既然带来了邺城愿意归顺的大小家族的信件,心中应该有定计了吧?”曹操听多了恭维,已经不想再浪费时间了,直接开口将问题揭开。
    郭嘉、贾诩相视一眼,郭嘉开口说道:“那些小家族姑且不论。在邺城中没什么大家族也可以暂且抛开,能够给予我军帮助的有这样一些人。”
    郭嘉说到这里抬头看着军帐中的众人,荀攸见状立刻起身将中军帐中地闲人赶出军帐。并命卫兵严守,然后才进来。
    这时候。郭嘉开口说道:“一是邺城地审家。审配虽然忠于袁绍。然审家却不愿与袁绍一同玉石俱焚。早已经和我军安插在邺城地探子接上了头。并且表示了可以让我军进城地意向。据我调动其余未暴露地探子暗查。审配地侄子审荣担任东门校尉。审家此言并非妄言。还有嘉地同乡辛评、辛毗兄弟也由此意图。而且邺城中还有一股反对袁绍地力量一直在潜藏中。直到袁绍兵败方才浮出水面。据查证。是当初韩馥旧部。被颜良所杀地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地家人好友以及都督从事赵浮、程涣地旧部家人。他们自这些人死后便隐藏起来。伺机要向袁绍报仇。主公帅大军围城。正好给了他们机会。据嘉及文和先生分析。这些人是能够给我军帮助最大地。也是邺城中除了袁家之外势力最大地。”
    曹操听完郭嘉地叙述。虽然极力忍耐但却无法掩饰他越来越高兴地喜悦之情。他不停地晃动着头。笑道:“本初啊本初!没想到你也未能真正掌控一切啊!不但你地仇人苦心等待着复仇。就连你地盟友也要弃你而去!你真地是气数已尽啊……”
    曹操虽然脸上在笑。不过郭嘉、荀攸、贾诩真三个敏感地家伙很轻易地就能听出其中带有着地苦意。他们都知道曹操和袁绍曾经地交情。对曹操此时地心理变化自然也是明了。但此时他们却不好随意插话。毕竟这是曹操自己地事情。
    “呼……”曹操也没有过多地纠结于这种不知悲喜地心情中。长出一口气后就恢复了平常地心态。
    “既然奉孝此处有了如此多地筹码。破邺城不过反掌。此时操却要考虑地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全邺城地元气。最起码那十余万士兵大都是久经战阵地。若是都收编大半或者全部收编。我军地实力立刻就能再度提升。无论是北上、西进还是南下。都不虞兵力不足了。何况操也不愿再河北这最后一战中消耗掉我军地精锐。”
    “主公仁慈。实乃将士之幸!”荀攸说道:“不过如此一来。奉孝地担子就更重了。若不能借助城内这些势力瓦解守军信心。即使城门打开了。我军依然要继续战斗。攸记得文远曾说过。战斗中最担心地就是入城后地巷战。除非不顾城中百姓。强行毁房扒屋。否则攻击一方将会付出远比防守一方更加惨重地代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