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辽新传-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战争也不是玩笑,更不是小说话本中形容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般浪漫,那些不过是文学家的修饰之辞,其中有着大量繁琐、复杂的事务和残酷的现实。因而张辽对用兵一事非常谨慎,毕竟这次面对的是北方的霸主,而不是陶谦、刘备这种小虾米。对于张辽来说,战争就是在各个层面上的比拼,比拼参战各方谁犯的错误少,或者是能让对方犯更多的错误。故而张辽是绝对要慎重选择出兵的时机的,否则就会变成僵局,影响到曹操统一北方的时间,影响到张辽设想中借机保存民族元气的事。
“呵呵,这不是你常说的,希望小一点,失望就会小一点嘛。”曹洪笑眯眯的说。
张辽差点没忍住在曹洪的额头上狠狠地敲一下,“现在可是一场即将决定整个国家的北方的归属,甚至是决定全国未来的归属的战争,可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所以,此战我军必须要赢,即使要损失上万人乃至数万人,只要能战胜袁绍,我们的代价也是值得的。这里可没什么希望小,失望小的问题,这可是你死我活的问题,就像当年在汴水遇到徐荣时那样没有选择。”张辽说道。
“没有选择……”曹洪若有所思的自语。
“子廉将军,这确实是没有任何的选择。中原和北方的两大霸主之间的战争,胜者将乘势席卷天下,败者……”刘晔的说到这里却笑而不语。
可他的意思谁都知道,这根本就是清楚明了的事情。不但袁绍和曹操清楚,他们的部下也清楚,甚至其他的诸侯和那些士族们也清楚。同时此时也是他们下注的时候,就像陆逊之前一样,张辽才不会相信陆家没有分散投资的意思呢。
“那文远你打算如何部署?”曹洪问道。
张辽微微一笑,说:“我军明面上三万,暗中两万。但是韩元嗣的人没事我不会动,他扼守漯阴,实际掐死了进出青州的要道。而我有甘兴霸在侧,大军可以随时随地过河。至于何时出兵,那就要看袁军的动向了。想来他们也知道,只要他们一动,我这里必然会有反应,但是他们却会因为少算了两万人而出现漏洞。现在子扬正带着枢密司在预测袁军可能的动作,并针对这些动作制定我军的进军计划。虽然这里会有很多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但相信到时候袁军的动作不会偏差太多,只需稍作调整就可以作为作战计划了。而士兵们平时按照枢密司制定的计划进行训练,在作战时也不会有陌生不适的感觉。”
“将军,若是这样的话是否有些晚了?”刘晔问道。
“这怪我,是我考虑不周。不过晚了总比没准备好,你们再辛苦一段时间吧。”
“这是晔分内之事,不过将军可将陆伯言调回来,有这样一个对前线有了一定了解,又精通用兵之道的人相助,晔倒是可以轻松许多。”
“可以。你可以立刻行文,我签署后传到碣石,将陆伯言调回来。甘宁已经回来了,碣石也不至于无人管理,还能给丁奉或是其他人暂领碣石尉。”张辽干脆的答应了下来。陆逊是必须要重用的,这不单是因为陆逊自身的才华,更涉及到将来稳定江东世家的关系。这段时间就是让陆逊尽快熟悉曹军的各项制度,为他上位铺平道路。
“呵呵,我就知道这个枢密司不简单。文远,我也给子扬帮帮忙如何?”曹洪笑道。
“没问题。反正你小子也不愿去大营,朱文博也很是得力。子扬、伯言都是兵学修养很高的人,你跟着多学学没坏处。”
对这个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金钱的渴望的朋友,张辽觉得很亲切,这是一个不会掩饰自己的“真”人。
“明后两天曼成他们就会赶来,那时候咱们在进行任务的预分配,确定出兵是的序列。”
“放心,我先跟着子扬,等他们来来,我就再跟着子扬过来就是。”曹洪满不在乎。
第三卷 第265章 袁绍失算!
更新时间:2009…5…12 18:47:22 本章字数:3424
袁绍的打算确实没错,但是他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号召力,也过低的估计的曹操的威慑力。
韩遂、马腾虽然有心进攻长安,但他们为的只是取得粮草和巩固西凉的防守态势,虽然马腾的长子马超并不甘于困守西凉苦寒之地,可有着韩遂、马腾的联合压制,马超此时还做不了主。面对长安的钟繇,韩、马二人并无把握突破上万精兵防守的坚城,于是韩遂在和马腾商量之后,干脆将袁绍的意图派人告知钟繇。钟繇十分配合的表示了感谢并回赠了一万石粮草,让韩、马的军队过冬。袁绍在西北生事的意图破产。
而荆州方面,虽然宛城的曹仁此时不过两万士卒,但在刘表无意进攻,荆州内部分歧极大的前提下,袁绍的使者甚至连刘表都没有见到,只是将信件递到了蒯越和蔡瑁的手中,便也无功而返,连一封回信都没有得到。
至于孙策就更不将袁绍当回事了,他当着部将的面对袁绍的使者说:“吾乃吴侯,袁公乃邺侯,身份相当,袁公如何命我?况我亦为大将军(孙策破寿春后自表为大将军),袁公怎能命我?”袁绍的使者则以“袁公威势,若将来定鼎中原必不会轻纵江东”相应。但孙策见使者威胁,立时大怒道:“吾在江东,袁公在河北,此言尚早,还是等袁公击败曹司空再说!”说罢,将那使者轰了出去。
袁绍派出的使者唯有到了吴郡刘备那里的才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刘备表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乃汉贼。备汉室苗裔,当附骥袁公,同击汉贼。”可是此时的刘备军刚刚和孙策一场大战,根本就无力北上,倒是从是使者那里骗到了不少承诺。虽然因为曹军的封锁得不到粮草。但却得到了使者随身携带的大量金银珠宝。不过刘备是个实在的人,他还是派出了军队准备北上地,只不过他派出的军队甚至连广陵太守陈登都没有被惊动,就被曹军徐州的江防部队“击退”。只不过他的军队在退回曲阿后清点人数时只有区区三人失踪,其余的人尽数回到了曲阿。
“本初这可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不过如今孤可是知道奉孝当日策划地将这个刘备逼到江东的谋划才是真厉害。若无这个刘备,以孙策只能。此时江东应该大部都被其占据了。可奉孝此计却让江东双雄并立,终日不得安宁。哈哈哈!却也让孤免了一方后顾之忧!”曹操看着传回来地情报大笑道。
随军的荀攸、贾诩等谋士和将军也对郭嘉极为佩服,毕竟曹操攻下徐州可是几年前的事,而那时郭嘉就埋下了这个伏笔,真可谓是眼光深远。可郭嘉却有些哭笑不得,真正策划将刘备逼到江东的其实是张辽,但那时候凉热那不过是私底下的商量。并无第三人知晓,而张辽更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让郭嘉保密,郭嘉自然知道张辽此时确实有点风头太大,作为朋友,他也只能一面谦虚。一面接受着大家的赞扬。
“主公,刘备明显是在敷衍,而他还有山越和江东宗帅邹伦、钱铜、王晟等人地后患。在和孙策不分胜负后,如此选择很正常。孙策的运气比刘备好一些,豫章和丹阳的宗帅本就不多,仅有的几个也被孙策解决了,只有山越的些许骚扰。但是孙策现在似乎又在打着荆州地主意,目标应该是江夏黄祖,毕竟这两人有杀父之仇。我军现在倒是不用担心豫州和徐州的安全了,必要时还能抽调兵力北上增援。”荀攸笑道。
“嗯。孙伯符刚勇过人,身为人子欲报父仇也是情理之中。他的作为倒是彻底绝了荆州北上地可能。故此是倒还真想谢谢他!”曹操轻松的说。
曹操的轻松当然有理由。袁绍意图联络的四家诸侯全都没有出兵,西凉的韩遂、马腾更是通过钟繇表达了善意。具钟繇回报。甚至有可能调动西凉军出兵助战。曹操闻言自是大喜,但对于西凉军的破坏力曹操还是十分警惕的,若是没有必要,他是不会选择将西凉军放进来的。即使西凉军能通过北地郡、河东郡进入并州,但曹操绝不会轻易让西凉军进入河南、兖州等地。
但是这四家之后此时的态度无疑对于曹操此时和袁绍地战争时一剂极大地强心针,让曹操心中那唯一的一点忧虑也烟消云散,能够更加放心地和袁绍放对了。
“文远现在在哪里?”曹操问道。
郭嘉应道:“文远现在漯阴,正做出巡视济南、乐安的姿态,并且准备向平原之敌发起试探性攻击。至于效果……嘉此时也不知道,但如此消耗,兵力远多于我军的袁军会首先撑不下去。”
“我军士卒皆是全职士兵,战争不会影响中原的耕作、税收。但河北不同,除了部分精锐,大都是刚放下农具的农夫,今年的春耕虽然没有耽误,但秋收是一定要吃亏的。不过我军能有如此底气,文远居功至伟啊!”曹操叹道。
让咱们撇开曹操那边的感叹暂且不说,来看看我们的主角在做些什么。
漯阴城,滨临漯水河畔,扼守青州西北门户,城南高山,城北漯水,皆是天然屏障,唯有城北到黄河之间有一段开阔的平原,非常便于大军展开。于是当初筑城者就将这漯阴城修在此险要之处,而黄河又将除平原郡外的青州大地和北方隔开,若想进入青州,除非拥有水军可以随处登陆,否则就必须老老实实的从漯阴入境。漯阴城守将韩浩也是一位汉末名士,文武双全,曾有人公议“以韩元嗣智略足以绥边”。因为他在民政上也是一把好手,纵然是张辽力行军政分离之策,但对于这等关键之地,安排人手的时候还是要倾向于这类军政通才,为的就是不让驻军给当地官员添什么麻烦。
“元嗣,防务上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张辽问道。此时他正视察完了城防,在城西的城门楼和韩浩闲聊。
“将军,漯阴城地势险要,将军又将投石机、床弩这等利器尽数搬到末将这里,再加上粮草充足,即使攻击的敌军超过十万,末将也有信心一直坚守下去。”韩浩信心十足的说道。
“好!元嗣豪情干云,辽也是佩服啊!如今青州尚有三千骑军,虽然他们的任务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出击。但我会暂时留下两千骑兵,若是此时袁军来犯,元嗣可让他们伺机出击。无论是断粮道还是骚扰偷袭,他们可都不陌生。”
张辽知道东平迟早会成为袁绍的救命稻草,所以他手头必须紧紧的握着曹海的骑兵。不过能暂时得到两千骑兵的增援,韩浩心中可是欣喜不已,那毕竟是曹军中的精锐,号称突击无双的青州骑兵。
“末将多谢将军!”韩浩向张辽一躬身,感激的说道。
张辽连忙扶住韩浩,“元嗣,我等皆是为了主公大业,何须如此?何况我如此做也是暂时的,一旦有需要,我还是要将骑兵调回的。”
“将军请放心,只要将军有需,末将定然将骑兵送还,断不会耽误将军的反击。”韩浩笑道。
张辽笑笑,没再说话。韩浩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当然不会死攥着骑兵不放。也正是因为韩浩的这种品性,张辽当初才将他从曹操那里要来的。张辽抬头向城外那一片空地看去那里的树木已经被韩浩派人全部砍伐一空,就连低矮的灌木和草地也被韩浩尽数铲除。虽然看上去只剩下一片单调的黄土地,但这样却增加了敌军进攻的难度,最起码偷袭时连一点自然遮蔽物都没有了。
“好吧,今天就到这里吧,”张辽在亲眼见到了漯阴城的防守体系之后也心中安定了,所以他准备离开了。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继续他的欺骗大业,那些当初被刘烨故意留下和放入青州的袁军探子会将他的行踪原原本本的传到对岸的袁熙和高览那里的。
张辽离开了漯阴,向乐安的军营而去。有了韩浩守在漯阴,乐安和齐国的曹军明面上就是机动兵力,他这个主帅此时去检查战备也很正常。
现在张辽身边除了他的卫队还有赵虎的一千精锐步兵,这一千步兵全都是彪形大汉,校尉赵虎身高接近九尺(约一米九以上),士兵最矮的也八尺(一米八四)。这些步兵是张辽按照心中的重装步兵的想法打造的。他们全身着甲,手持八尺大盾,配备了长戟和缳首刀,每个人身后还有三到五支投枪。而且这些士兵的伙食极好,训练也艰苦,每天两次的负重越野可是让这支部队一段时间内人进人出,热闹的很。但人员确定之后,每一个士兵的单兵实力都不逊于许褚统帅的虎卫军,最少在行军时他们不但能跟上战马的小跑,还能同时保持着队形的整齐。
看着自己身边的队列,张辽心中十分骄傲,这就是他用来对付袁绍骑兵优势的武器,因为这里面充斥着三百余高顺陷阵营的老兵。
第三卷 第266章 重装步兵!
更新时间:2009…5…13 18:59:02 本章字数:3336
曹军因为地域的关系,战马资源十分稀缺,虽然能从辽东和并州弄到战马,但运回来却是个不小的难题。而张辽因为种种原因,主动的将骑兵让给夏侯渊和曹操,即使自己的骑兵翻番后依然送出去一半。这不是单纯的避嫌,因为青州的位置和地势,骑兵多了也没多大用处,倒不如让这些骑兵到更合适他们的地方去。而且张辽留下的可都是老兵,军中也有新兵在训练,只要有战马,随时都能拉出一支近万人的骑兵队伍。
但是骑兵作为冷兵器时代的高端武力,地位和坦克纵横天下时的地位相当,除了少量的步兵,如界桥时鞠义指挥的大戟士和高顺的陷阵营,骑兵最大的敌人还是骑兵自己。袁军就因为地理优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马匹,所以袁军的骑兵数量远远超过了曹军。为了对付骑兵,张辽不但早早的组织了弓弩阵,更是在条件许可的时候,精挑细选出一批士兵组成了能和骑兵对战的重装步兵。
张辽参考了他知道的所有的精锐步兵的资料,从西方的希腊重装步兵、马其顿步兵、古罗马步兵以及东方的秦军步兵方阵和汉军的步兵方阵都被张辽抄了个遍。
西方重步兵的塔盾好造,用厚厚的巨木加上牛皮和青铜制成八尺高的大盾就行了,实在不行,单纯的木制盾牌也能应付一下。倒是盾牌后面的把手很讲究,不但要便于士兵正握,还要能够侧握,而为了保证士兵的视野,盾牌上方还要开出一个槽。
单手剑的训练难度比较大,张辽干脆将单手剑换成汉军特有的缳首刀。弓弩是现成的,张辽甚至规定除了弩兵之外,所有的步兵都要带上一张长弓和一壶箭(二十支)。反正张辽的弓箭是玩覆盖射击地,只要能将弓拉开。把箭射出去就行了,这个要求对于这群身强力壮。营养丰富的家伙来说就跟玩似地。而他们的主武器则是加长、加粗了戟杆,加大了刃部尺寸地长戟,戟杆有鸡蛋粗,从戟尖到戟杆的尾托足有三丈长,没把子力气的汉子还真用不了。张辽让他们使用这种长戟的原因就是这种长戟不但能刺杀。长戟的小枝还能砍杀,甚至有必要地时候还能够钩马腿,实在是步兵对付骑兵的良好设施。尔长戟杆尾也是尖锐的长刺,这是为了便于长戟插入土地,也是便于士兵刺死地面上的敌军伤兵。
但是这些步兵的盔甲却因为华夏民族没有全身板甲的传统,而板甲的制作太过麻烦,张辽只让他们穿了衬着皮甲的链甲,头盔则因为其作用几近鸡肋,拥有有效的防御会严重影响到士兵的视力与听力所以被张辽弃用,只是准备了一顶露出耳朵地铁盔应付一下。而等到日后工匠们能够顺利的将张辽提出的水力转化成动力。张辽也不介意让工匠制作真正的板甲,他很希望能在世界地东方也组建一支装备豪华,威风凛凛的全甲重装步兵。
为了让自己的士兵不至于在敌人的重甲军队面前无计可施,张辽还给自己的弓弩兵配备了部分三棱重头破甲箭。重型投枪和部分士兵喜欢的链锤,让自己的士兵能够确保面对敌军大盾牌的时候也能撕开突破口。
西方地步兵方阵和秦、汉地步兵方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同地兵种,包括骑兵在内组成的混合方阵。*****之所以被称之为步兵方阵就是因为那里的骑兵只不过是作为前锋和护翼,有时候也作为突击力量。可是张辽这个方阵是纯粹的重步兵方阵,除了武器装备相对单一之外,人数也少了一点,唯一配备的就是大将军卫青首先使用的武刚车。不但可以在行军途中减轻士兵的负担。保证他们战斗时的体力,也能多带些弓箭和军粮。让士兵持久作战的时间得到延长。
虽然这个重步兵千人队不想那些著名的军队那样多样化,可当他配合大军作战时却能够在面对骑兵冲锋的时候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无论是弓弩还是投枪、链锤,都不是袁绍那些轻装骑兵能够轻易突破的。而且这支部队也有试点的性质,这些士兵也是张辽当做种子来训练的,否则他那里会如此大动干戈呢。
“赵虎,过来!”张辽行军途中觉得很无聊,于是冲着正在队列旁边随同行军的赵虎喊了一声。
“将军,喊那个傻大个过来作甚?”张新也凑过来了。****
“小新子,你又在将军面前编排我什么呢?”赵虎在听到张辽招呼之后扛着他的兵器过来时正好听到张新的话。
赵虎扛着的也是一支长戟,但却不是士兵们常用的那种,就连吕布用的长戟也和他的不同。如果此时还有一个穿越者在场的话,他一定会指着赵虎手中的长戟大喊一声“方天画戟”!是的!赵虎手中的长戟的形状和后世流传的单面的方天画戟完全一模一样。当然了,这支方天画戟的出现和如今徐晃手中的宣花大斧一样,也同样出自张辽之手。闪亮的尖刺和弯弯的月牙刀刃,再加上一个熊虎般彪悍的壮汉,确实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赵虎是走过来的,他的身躯太过庞大,能载动他的战马实在是不好找,反正他也是步兵将领,干脆扛着兵器和士兵一起行军了,这样倒也让他和士兵的关系极为和谐,士兵们都心服这个和自己一起行军的统领。*****“将军,何事唤我?”赵虎憨憨的笑道。
张辽看着这个露出憨笑的汉子,心中十分欣慰。因为这是自己没有借用金手指而发掘出来的一名绝不逊于典韦、许褚的猛将。而且不同于典韦的是,赵虎虽然没有上过学,但他却很信服张辽的话,通过一切手段学习知识,如今或许他还指挥不了上万人的战斗,但三千人规模的小型战斗的指挥他可是十分熟练的。而且他也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谁若是真的认为他憨厚可欺,那是一定会吃大亏的。
“虎子,为了这支千人队,我费了大量的心血,而拟合这些士兵也花费了无数的血汗。如今就要临近实战了……怎么样,有信心嘛?”张辽示意赵虎跟着自己的战马一同行军,然后问道。
“将军,咱们这支千人队虽然参与过实战的老兵人数尚未过半,但这些老兵可都是高将军陷阵营中的精锐,剩下的那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新兵们也都经历过战乱,最少将军你那训练方法可是让他们当初连肉都吃不下去。”
赵虎说的是当初步兵队初立时张辽用了大量的动物血肉、内脏布置的模拟战场的训练环境,这放在后世不过是极为普通的战场模拟训练,但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新兵却真的被吓坏了,甚至还为此淘汰了近百人。赵虎纵然是经历过血腥战场的人,那时也在看到张辽的布置是吃了一惊,因为这模拟度实在太高,赵虎还以为张辽真的杀了不少人才弄出来的场面。
张辽微微一笑,当初他为了这个模拟环境可是花了不少钱购买了不少猪、羊,剩下的肉原本是想给士兵改善伙食的,结果新兵吐了个一塌糊涂,这些肉都便宜了赵虎和一些老兵以及张辽和他的卫队。
“将军,听说袁绍那里有一支击败了白马义从的大戟士,咱们手中也都是长戟,这到时候怎么和袁绍的大戟士分开啊?”赵虎咧着大嘴说道。
“大戟士哪能和你们这些虎狼比啊!”张新还没等张辽开口,插嘴道:“那些大戟士不过就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步兵,战斗力或许还比一定能比得上陷阵营。若不是白马义从自陷死地,大戟士哪有机会获胜!可你们,单就士兵的素质和装备,这些东西的价钱都足够装备一支千人的轻骑兵了,你们要还和大戟士比,是不是有点自贬身价的意思?”张新身处张辽身边,一切机密都对他不是秘密。而这些不算机密的东西掌心自然也不会保密。
“臭小子,有你这么说话的嘛!”张辽笑着斥道。但随后他话风一转,对赵虎说:“不过虎子啊,张新这话可没说错,你们应当立志成为大汉第一的步兵,而不是和什么人去比。要让别人随时将你们当做榜样才行啊!”
赵虎眼睛一亮,他被张辽的话吸引了,大汉第一,这个名头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看得开,并能够拒绝的,即使是那些所谓的高风亮节的隐士也未必能够拒绝。
“将军……我……”赵虎犹豫了一下,突然转身对着他身边行军的士兵高喊道:“弟兄们!将军要我们做大汉第一的步兵!你们能做到吗?”
士兵们沉默了一下,连队列都受到了些微的影响,可随后所有的士兵们都高声喊道:“有!大汉第一!大汉第一!”
第三卷 第267章 去向高览打招呼!
更新时间:2009…5…14 19:06:35 本章字数:3380
面对朱灵,张辽有时候真的以为是遇到了自己前世那个古板的校长。这家伙或许治军确实有一套,但他那常年一个表情的面容让张辽这位也算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有些“不寒而栗”。这里我们只能将其归咎于张辽前世那位校长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而有了心理障碍。而张辽也明白了为什么曹洪会百般寻找借口留在临淄,那纯属是被朱灵被吓到了。而且朱灵明显是得到了曹操的许可,以副将的名义就将曹洪这位一军主将给训了一顿,张辽看到曹洪那一副乖乖受教的样子,心中也忍俊不禁。也就是朱灵资格比较老。又有曹操的命令,曹洪才只能躲着,否则以他那个操蛋脾气,早就翻天了。只不过张辽也赞成曹操派人调教曹洪的举动,只不过他自己确实也是在躲着朱灵了。
“曼成,朱文博也不过四旬之人,却愣是让子廉老实受教,看来主公确实关照过子廉了。”张辽对李典说道。
“我军中名将不少,但夏侯将军、子孝将军以及你张将军都和子廉有亲,而其他的人不是和子廉关系不错就是资历、水平不够,只有这位原属袁绍的朱文博年龄、资历和水平都不错,再加上主公的命令,子廉自然不敢炸刺。”李典笑着说道。
“主公对子廉寄望颇深,但愿子廉能撑过去!”张辽也笑道。只不过他的笑容怎么看都有些幸灾乐祸,不怀好意的样子。
“朱文博怎么训子廉我管不着,我现在想的就是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出兵。如今天天虽然吃喝不愁,但实在是憋得慌。对不对,文烈?”李典向张辽抱怨着,最后还想拉着曹休一起出头。不过凭他和张辽的交情,这点抱怨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只不过李典凭借着交情可以如此,曹休就不敢放肆了。论公,他是张辽的下级。论私,他是张辽的晚辈。而且当年还有半师之宜。面对李典的话,他只是腼腆的笑笑,一句话都没说。
“不用管子廉了。”张辽想知道对岸袁军的动向。陆逊和甘宁此时都不在,也只有向这两个比他早到乐安地人询问了。“对面高览有什么动静?”
张辽不问则罢。一问起来,李典就一肚子气。只见他气呼呼的说道:“别提了,这个高览是属乌龟的,明明兵力远多于我军,可无论我们怎么挑逗他。他就是死活不出城,就算我们再怎么示弱也不行。甘兴霸想围点打援都没辙,气得他只能在大河上打渔了。”
张辽眼角一动,能让李典这样被称为“军中长者”地老好人都爆粗口了,看来高览是将乌龟战术发挥到了极致。虽然这样看起来有些简单而没有技术含量,但曹军偏偏就是无可奈何。“不愧是河北四庭柱,盛名之下无虚士啊!”张辽想到。
但是李典的牢骚也有不能亲自出战地原因,虽然他的士兵可以被派出去,但他作为有一定名声的曹军将领,是不能在保密状态结束前暴露在袁军面前的。纵然李典有长者之风。可现在毕竟他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着西边大批同僚有事可做,自己却窝在军营中,当然会感到憋气。
“文烈。===你有何看法?”张辽又转而询问曹休。
“河北地袁军尽数集中在平原郡的城池中,乐安在河北的一部分土地已被袁军放弃。而袁军在主将高览的严令下守城不出,我想若能攻其必救之处……”曹休谨慎的说道。
张辽笑了,攻其不备和攻其必救是每一个将领的必修课,但却不是每一个将领都能够做好的,这也是庸将、一般的将领和名将之间的区别。或许此时的张辽自己心中清楚自己算不上什么名将,但后世充沛地信息却让他能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策,有时候还会有些让人感觉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可他地老大是曹操这个一贯不讲究的人。自然无人会对他吹胡子瞪眼的指责“打蛇要打七寸。打人就要打要害!高览能在你们的挑逗下忍住不出城并不是他真的忍功过人,而是因为你们没有打在他的要害。”说到这里。张辽忽然想起后世那句著名的论点:“没有收买不了的人,只有你出地价钱不对头。”而放在此时,也正是“没有真正能死守不出地将军,就看你是否能切中他的要害。”
“将军是说……”曹休瞪着眼睛,急切地说道。
不过李典却不似曹休般着急,他在一旁拉了曹休一把,示意曹休稍安勿躁,听张辽说话。
张辽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或许是你们心中还有些顾忌,但是此时不是顾忌这些的时候。所以我会派出精锐的小队骚扰袁军范围内的秋粮收割,甚至不惜焚烧这些粮食。或许这会让河北的百姓也受到损失,但是为了早日击败袁绍,暂时牺牲一下河北百姓的利益也是可以的,而且还可以借此挑动袁绍治下的民心。为了让河北陷入动乱,我还准备让甘宁派出水军四处出击,袭击河北的沿海盐场。我倒要看看,失去了海盐,仅仅靠着并州出产的池盐,他如何供应河北三州军民的食言!”
张辽的话让李典、曹休吃了一惊,骚扰秋粮收割这不奇怪,他们其实也有了这种想法,只不过还有些顾虑所以没有立刻行动。但张辽不但对粮食动手,甚至还要断绝河北的海盐供应,虽然他们并不像张辽那样清楚盐对人的重要性,可他们也知道一旦缺盐就会让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