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辽新传-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辽用左手撑着额头,并用手指将眼角的泪水拭去,闭着眼睛缓缓说道:“高大哥是为自己的信念而死,纵然我为他不值,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确是……”
屋外的大学下的很密,似乎是为了映衬张辽此时的心情,天很暗,云层厚厚的不透一丝阳光,北风呼啸着,将雪花刮得飞飞扬扬,无处不在。
张辽说到这里却又说不下去了,他低下头,用双手在脸上一通搓抹,然后抬起头,长长的吐出一口闷气,心情终于再度平静了下来。
高顺派来的是他的亲兵,也顺着高顺姓高,名叫高达。他跟着高顺十几年了,当然对高顺和张辽的交情清清楚楚,见到张辽如此难过,在深幸高顺交友得当之余,也不免对高顺的就义垂泪。
张辽没有忽视一旁的高达,见到高达似又有要落泪的迹象,也挥手让张新去劝劝。或许是张新劝人真有一手,亦或许是高达这些日子早就流尽了眼泪,张新只不过几句话将让高达停止了啜泣。
“高达。温侯和高大哥如今都被葬在了汝南,我想他们更希望能回到并州的家乡,故而我会在适当地时候派人去将他们的尸首起出,然后送回并州,让他们回到家乡的土地。至于你们……”张辽沉吟片刻后说道:“你们现在还有多少人?”
“回禀张将军,高将军遣散我等之时。其余一千多汝南本地士兵尽皆散去,而我等陷阵营袍泽尚有五百余人幸存,如今正藏于山中。并未散开。高将军曾有遗命,命我等听从张将军之令。故达受袍泽委托,前来接受张将军的指令。”高达恭敬地回答。
虽然从高顺的遗言中张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可想到五百多精锐的陷阵营士兵,张辽还是忍不住震惊了一下。
“你们心中有恨吗?”震惊归震惊,可张辽在弄明白他们地心思之前是不会轻易下决断的。
“没有。”高达摇摇头。“咱们当兵就是为了吃粮,打仗也是份内之事。就算战死,那也是正常,怨不得旁人。虽然我等皆伤心高将军,但……无恨!”高达低下头,咬着牙从嘴里蹦出了最后两个字。
张辽苦笑了一下,他知道高顺的死会让陷阵营这些对高顺服服帖帖地悍兵们心中不服,现在看来确是如此,若不是有高顺的遗命压着。这么一群强悍地士兵待在曹军的腹地那可是危害极大的。所以他必须想办法将他们安置妥当。
“高达,违心之言就不要再说了。”
“张将军。我……”
“哎!”张辽举手让高达不要说话,“你们五百多人就是五百多个头脑,想法想必不会是完全一致的,若非有高大哥的遗命,估计你们现在应该已经散了。这我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地生活,我不会强求你们服从高大哥的遗命。不过我有句话要说在前面,属于你们地战争已经结束了,所以你们当中的任何人都绝对不能以任何名义发动针对军队和平民的袭击。我会妥善安置你们,若是想脱离军队,我这里可以安排土地或是并州的牧场,若是依然想从军……两条路,一是曹公的军队,二是到雁门作为我张家的护卫。”
说到这里,张辽停了下来,他要让高达思考一下。
高达的反应没有出乎张辽的意料,他果然低下头思考起来,张辽也不打扰他,只是看着手中高顺地遗书在想着什么。高顺没有家眷,因为出身贫苦,从军后就一直未婚,可以说他将自己地一生都交给了军队,交给了吕布这个看重他的上司。在他寥寥几句地遗言中,高顺除了让张辽帮着他妥善安置剩余的陷阵营士兵外,就是希望张辽能有机会照拂一下吕布的家眷。张辽知道,吕布后院妻妾数人,却只有一个幼女,如今已经被曹操一并带回东平。凭他的身份,关照一下几个女子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张辽也不担心曹操因为此事而猜忌,毕竟他也出身并州军,相同的出身和他平日的作风,若不出手照顾那才叫奇怪呢。何况他还是在曹操面前声明了因为同乡之谊而不愿出征汝南,又岂会在乎多照顾几个女子?唯一让他感到头疼的就是陷阵营,人太多了,想法也就多了,而且当中能认同张辽的人却不多,这确实让张辽为难。
“张将军。”
就在张辽还在想着陷阵营残兵的安置方法时,高达已经抬起了头,嗫嗫的叫了一声。
张辽暂停下那尚未成熟的想法,看向高达,说道:“想好了吗?”
“回禀张将军,剩下的兄弟中确有不同的意见。他们……他们……”
“只管说就是了,不管他们有何想法,看在高大哥的面子上我总会帮你们的,只要你们能够不危害百姓即可。”
高达似乎是被张辽的鼓励说的坚定了想法,他不再犹豫不决,说道:“回禀张将军,我等共五百三十六名兄弟,不愿留在军伍的只有十三人,剩余的兄弟却分成两派,一派完全服从高将军的遗命,还有一派则……则想为高将军复仇。所以……我也不能肯定兄弟们的想法。”
张辽听完高达的话,伸出两根手指说道:“两个问题。一、你算是哪一派的?二、他们要复仇的对象是谁?”
“高达深受高将军大恩,自然是唯高将军遗命是从。而那些想复仇者是想伺机刺杀……刺杀……曹公或是曹军将领。”说到此处,高达又赶紧加了一句,“他们人不多,只有一百人出头,只要多劝劝,想来是能劝服他们的。”
张辽听了之后心中直摇头,陷阵营的强悍他是知道的,就算是放到曹军中,这批百战幸存的老兵也至少是百人将的水准,配合作战,即使是许褚的虎卫军也不敢说能以相同的人数获胜。再加上他们都有了初步的山地游击战的经验,即使是一百多人,在有心算无心之下,也能给曹军照成很大的麻烦。后世的那些恐怖组织凭借他们诡异的行为,让世界上的那么多强国都无可奈何,足见这些人的破坏力。虽然他们此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可以用任意的方法打击曹军,但张辽却不敢保证他们不会再战争中学会战争,所以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想到这里,张辽对高达说道:“高达,不愿从军的好办,不过十三人,地方随便他们挑,只要是曹公治下,我都能说上话。而你们这四百人,回并州也可,加入我军也可,听凭你们自己选择。至于那一百多想复仇的人,我丑话说在前面,放弃这个念头,还有一条活路。否则,我不介意,亲自出手,替高大哥剿平他们!”说到最后一句话,张辽的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杀气,让习惯了尸山血海的高达都感到有点心惊。
“张将军,我……”
张辽抬手打断了高达的话,“好了,你只需要将我的话带到就是。将选择的权利交给他们自己,是生,还是死,这就像下棋,落子无悔!”
高达愣住了,他没想到张辽会如此回答。可是他却无法反驳张辽的话,因为张辽毕竟是曹将,他帮着安置自己这帮人是因为有高顺的关系,若其中有人想借此生事,并让曹军控制的地域发生动乱,张辽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高达走了,他要将张辽的意思带回去,让那些兄弟们选择。他不怀疑张辽的话,因为他已经从张辽的话中听出了那森然的杀机。而高顺曾对他讲述过的张辽的一些往事也进一步帮他证实了张辽确实能下此杀手,因为一个能下令屠杀整个胡人部落的人是不会介意杀人的。
“主公,他走了。”张新送走了高达后回来向张辽报告。
“觉得我残忍吗?或者说我不够义气?”张辽没有理会张新的话,倒是随口问了一句。
“不!”张新肯定的说:“高将军是为了报答吕温侯的赏识,而那些想复仇的家伙是会搅乱百姓的日子的。”
“哈哈哈!”张辽摇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着。
此时已经是建安三年十二月初九,再有十余天,张辽就将到到东平去过年了。这天气,估计大雪十余天都不会停止,这应该是建安三年的最后一场雪了!
第三卷 第234章 准备过年喽!
更新时间:2009…4…6 20:29:56 本章字数:3664
建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张辽带着卫队,顶着呼啸的北风离开了临淄城,此时天空中依然飘着小雪,但是却不过是零零落落,星星点点,不复前些日子那漫天飞舞的景象。可是道路上却已经退满了厚厚的雪层,足以没过战马的膝盖,这让张辽他们出行前仔细的给战马的四条腿上都裹上了厚厚的麻布,为了怕战马被冻着,他们还在战马的腹部裹上了一层羊皮。一路上,臃肿的战马配着臃肿的骑士,确实是一个很搞笑的场景,只是却没人观看。
在雪地里行军速度只有平时的一半不到,幸好如今这雪尚未结冰,否则就更加难走了。这次张辽回东平并没有从泰山郡穿过,而是绕道济南国,顺着济水沿岸想上游而走,进入东郡后从谷城折向南面,向东平而去。这一条路线看似绕远,可在这大雪封路的天气里,济水沿岸的雪就没有那么厚,行路也方便了许多,这却要比走泰山郡快了不少。
虽然速度快不起来,但张辽预留的时间也算充足,在十二月二十七日,张辽终于看到了东平城的北门。
此时已是年底,又是大雪天,除了负责民政的荀等人此刻正在城内城外巡视大雪是否给百姓造成麻烦外,其余人包括曹操在内都已经没什么事了。张辽进城时,只看到了被荀调动的不少衙役和东平守军士兵在街道上巡视。不过他却没看到荀,想来应该在别处。^^首发?君?子??堂?^^荀令君可是个重视民生的官员。
街道上地士兵虽然不见得认识张辽,但青州牧的军旗他们还是认识的,这些士兵纷纷停下向战马上张辽行礼。张辽一边回礼,一边朝着司空府而去。倒不是他不想回家。对着曹操这样的人,张辽时刻都是保持着谨慎小心地态度。
“哈哈,文远终于回来了。某和奉孝、仲德这几日还在担心风雪太大会耽误你回来的时日呢。”曹操在府中见到前来拜见的张辽高兴的说道。
“怎么会呢,我可是提前出门的,位地就是能赶回来陪清儿她们过年。”张辽拱手施礼道。曹操也是不拘礼法之人。^^首发?君?子??堂?^^在这种非正规场合,他们之间一项很随便。
“啊哈,曹某险些忘记了,文远是雁门人氏。自是不惧这样的风雪。不过文远说的那一万精锐何在啊?”曹操笑着说道。不过他的笑容在张辽眼中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奸诈”。
张辽也笑着回答:“主公,如今青州军队地士兵和军官已经全部清点完毕,不过就是这一万人的问题,如今辽的军衔授予工作就此停顿,毕竟这一万人是要调出青州的。现在这一万人是否和其他青州士兵一起授衔,还要请主公决断哦!”
这时候就轮到曹操感到张辽“可恶”了,不管张辽如何调出一万人,这一万人已经对青州的军衔制度很熟悉了,甚至军饷的样式和新的军礼服的样品也在青州不是秘密。^^首发?君?子??堂?^^这样一来。无论授衔之前还是之后将这一万人调出青州。都会有后遗症,两者间最多就是麻烦大小不同罢了。
看着张辽的笑脸曹操也有了揍人地冲动,但最终他还是无奈地笑着摇摇头,“你啊!就知道给曹某找麻烦!哈哈哈!”说到这里,曹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待曹操笑声停歇,张辽正色说道:“主公确有振奋军心、提高士气之效,待到所有的军服以及军衔标志镶嵌到甲胄上之后,整个军队看上去就完全和先前不同。这不但有利于我军。也能打击敌军士气。主公若是不信。到过年之后亲自去青州一观如何?”
张辽现在是一点都不在乎他的这种军衔标志会不会在战场上为他的军官招来灾祸,他就是曹军神箭手定点打击战术的始祖。如何会没有准备。他已经为军官和士官们配备了作战服、军常服和军礼服三种服装,作战服的军衔标志是用丝线绣上去的,在这个没有望远镜的时代,也只有身边地士兵能看清楚,敌军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一群军服和甲胄都几乎一模一样地军人中找出军官的。但是重新制作军服和甲胄也是一笔相当巨大地费用,张辽现在为了青州的财政,只能暂时让军官们继续使用自己的甲胄,军服倒是可以统一制作,但这也是青州军至今还未授衔的原因之一。
“呵呵,文远此言操当然相信,虽然操并未亲眼见过,但却能想象出以文远之意整编后的军队列队从操面前经过时的那种场景。嗯……却是能使人情绪激荡,心潮澎湃。故而那一万军士就依然照青州新制整编,待他们到兖州时,也能让其余的将领们眼馋一番。也能省了操给他们下令的麻烦。”曹操笑道。
“高!以令威之不如以利诱之。辽敢言,那些士兵必会让其他人耳目一新,就怕到时候主公的门槛要被踩破了。”
“就是这一笔费用不小啊!”曹操叹道。
张辽也深有同感,他现在铁甲不缺,麻布也不少,就缺少制作各种甲胄的牛皮,幸好幽州那里已经恢复了战马和皮革的交易,只是数量尚未能满足要求。
“主公,目前虽有些困难,不过总是能够克服的,何况这些困难相对于士林的反对声而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张辽很是看得开,他曾见识过中国最困难的时候那些民众们部分高低贵贱一并努力的历史资料,对于自己眼前这点小困难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倒是士林对于军士这一军阶的设立反对声不断,幸亏提前得到了管宁和郑玄的支持,一人安抚青州公学,一人安抚青州士族,不但成功的消灭了反对的声浪,还掀起了复古的思潮。
“哈哈哈!张文远也有感到为难之事乎?”就在张辽刚刚说完话,就听见门口传来郭嘉的声音。
郭嘉进了屋门,拂了拂衣袖上并不存在的雪花,笑着向张辽走来。
“大冷天的你怎么到处乱跑?”张辽笑着问道。
“你不也如此,从青州赶到兖州,这路可比我远多了!”郭嘉立刻反唇相讥。
“你们就不能省点心,不要一见面就针锋相对好不好?”曹操无奈的苦笑道。
“主公,让他们二人碰上了不相互顶上几句,那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来。^^首发?君?子??堂?^^”随着话音,门外又走进来一个曹纯。
“子和也来了。你和奉孝是约好的嘛,怎么如此的准时?”张辽一回来就能见到这位素来稳重的好友也很开心。
“怎么会?”曹纯摆摆手,“我是听到巡城士兵的报告,知道文远回来了,就特意赶来的。怎么样,我的判断绝不会错,文远一回来一准是先到主公这里。“你倒是精明。那奉孝又为何而来?”曹操扭头问郭嘉的来意。
“我?”郭嘉笑道:“呵呵,虽非不约而同,却目的相同耳。”
得!这位也是得到了张辽进城的消息而赶过来的。
“看来下回我再回来,绝对应该先回自己家去。”张辽自嘲的笑道。
“那我管不了,你只要跟我说说青州如今的崇古、复古的的风潮就成。”郭嘉嘴角一撇说。
“你呢?”张辽没理会郭嘉,而是扭头问曹纯。
“呵呵。我不管什么崇古还是复古,我就想知道,若是按照青州的军衔评定标准,我究竟该是中郎将还是将军?”曹纯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张辽呆住了,瞪大了眼睛不知该说什么。
曹操看到张辽的楞样,哈哈大笑:“文远啊!你这就叫作茧自缚,自讨苦吃啊!哈哈哈!!”
“文远,我虽然能得到你们那里的详细情报,可很多细节也并不是太清楚,而且这个风潮纯属是你以复古的名义为军制改革开道而引起的,你的和我好好说说。”郭嘉虽然如今偏重于军事,但还是文人,对于上古时代制度和先秦诸子的理论的大讨论也是心痒不已。
“文远,你还是先和我说说你们那个军衔评定的事情吧,子廉都和我争了好些天了。我们早就等着你回来,估计这会儿子廉也该到了。”曹纯也急不可待的说道。
这人呐还真不经说,曹纯话音刚落,曹洪真的就推门而入,这让曹纯顿时说不出话来,而曹操、张辽和郭嘉却笑的前仰后合,到让刚进屋的曹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站在那里直饶头,不知是自己那里出错了。等到曹洪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立刻又和曹纯争执起来。
曹操无奈的说道:“看看,先是你和奉孝,然后是他们两个。我这司空府今日都要被你们吵翻了!”
张辽忍着笑,上前将争得性起的曹纯、曹洪分开,说道:“你们也别争了,这都快过年了,争争吵吵很好玩啊!一会儿都去我家,一块吃顿午饭。一来咱们聚聚,尤其是子廉,有些日子没见了。二来咱们边吃边聊。”张辽说着,扭头对曹操和郭嘉说道:“主公和奉孝也一同去啊,我还有事要请教你们呢。”
“好!好!(同去,同去。)”几人立刻应道。废话,张辽家的菜可是一绝,他们早就等着这个机会了。
“行!那我就先回家了。这得准备啊!准备过年喽!”
第三卷 第235章 温馨和宁静!
更新时间:2009…4…7 21:19:42 本章字数:3552
张家的饭菜确实很香,这一点毋庸置疑,只需要看看曹洪面前空荡荡的盘子以及郭嘉等人心满意足的神情就可以知道。只不过今天的桌上比平常多了一个锅,一个纯铜打造形状象脸盆的锅。
是的,张辽让曹操他们品尝的就是后世红遍中国各地的火锅。虽然没有辣椒,不能做出独特的鸳鸯锅,但芥末酱制成的调料却让张辽弥补了长久没能吃到辣椒的遗憾。
坐在烧着地龙的暖和的屋子里,打开窗户看着窗外的雪景,吃着香辣的火锅,呵呵,多么美妙的生活啊!
“文远,这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你该和我说说那军衔评定的事了吧?”曹纯一脸正色的说道。只不过他的右手在轻抚着他微微鼓起的肚子以及他那还在舔着嘴唇的舌头却完全破坏了他一贯为人沉稳的形象。
“好吧,那就说说。”张辽看到众人似乎都很有兴趣,也顺水推舟的答应了。其实他也想借此机会给自己的改革做一个宣传。
张辽在说话前让下人们撤去桌上的碗碟,又让人送上热腾腾的香茶,然后这才坐下,想众人说起他的军衔评定方案。
“我之所以进行新军制的改革,是为了我军正规化的建设,有利于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以提高战斗力。当然,这不是说不进行改革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但是一旦战事减少,现有的军队就会像之前的那些曾经威震四方的强军一样变质,这是数百年来的教训。而我就上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规律。
而军衔就是改革项目中很重要的一点,它对于在民间树立我军的形象,增强士兵的荣誉感和忠诚度是有极大地助力的。同时对于指挥上也有着理清关系的作用。
所谓军衔,就是区分军官以及士兵等级、表明军官和士兵身份的称号、标志和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荣誉。参照原有的军制、军职和文官体系相对应地俸禄,我将新军制规定为军官三等九级。士官四级,士兵四级。其中军官第一等为将官,从大将军到中郎将;第二等为校官,从校尉到司马;第三等是尉官,从军候到队率。士官为预备军官,在军中的地位就等同于地方举荐的孝廉或茂才。一旦有机会,他们就是率先提拔的人选。不过现在的军职我也不太满意,到时候可能也会换个名称。
而军衔评定是有其标准地,除了参考当时的身份职务之外,还要参照诸如服役时间、参加战斗的场次、立功受奖的情况以及所掌握的知识的多少。
这其中是有一个很复杂的计算过程地。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但就子和的个案而言,我可以做一个分析。服役时间从初平元年开始算起,八年,是主公麾下服役时间最长将领之一,主公建军后的历次战斗子和也基本上没有缺席……综上所述,子和完全可以评到将军一级的军衔。至于我在军衔前面给主公预留下的前缀主公完全可以将它细化为将军中的等级区分,但是这个前缀名不宜过多。最多三级也就足够了,而且只有隐性的划分却没有俸禄上的差异。这样再加上平时不授予的四征和四镇将军在内,将军衔级实际上又有了四等十一级地区分。战时再加上将领担负的职务地不同,很容易就能理清指挥时的从属关系。”
张辽说的比较详细,而众人也听的很仔细,当张辽话刚说完,曹纯就满脸笑容的对着曹洪扬扬头,因为他根据张辽的描述对照下来,他可以授予将军军衔。而曹洪只能授予中郎将的军衔。
“呵呵,操就知道。单单看青州送来的文案绝不如听文远亲自说一遍那样让人明白。果不其然矣!”曹操笑道。
张辽闻言苦笑,他心中也无奈,谁让这玩意用文言写起来实在让他头疼呢,下回他干脆直接用白话算了,实在不行他就在汉朝弄一个白话文出来,反正军中士兵都是大都是百姓出身,用白话才符合他们平时地习惯郭嘉话还没说完就被张辽打断。“奉孝,这件事情可真不是我搞出来地。虽然我搞得新军制是其诱因,但关键还在管幼安身上。而且我最近哪有工夫关心这件事情……”张辽顿了顿,无声的一笑,继续说道:“反正我也不是很清楚,还是你有空或者等青州授衔地时候和主公一起到青州去,亲自和管幼安详谈喽。”
张辽虽然话中没有说明,但在场的人全都都知道原因,郭嘉也不再问了,只是笑道:“我倒是想啊!可到那时,我不知道能否争得过文若他们哦!”
郭嘉故作苦恼状让众人为之一乐,刚才张辽带出来的那点哀伤的气氛立时消散的无影无踪。
曹操此时也适时的开口结束了此次聚会,他的理由很充分,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也不能打扰张辽难得的家人团聚。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是一个个人魅力相当高的领导者,再加上他的魄力和能力,历史上能留给自己的儿子一份三国中最强大的基业也在情理之中。
曹操等人走了,张辽却坐在那里不愿意动了,就连郭嘉特意带来的积分近期最新的情报副本他都没心思看。这几个月让他感到精神消耗远比以前要大,这全是因为那个军士的名称。虽然张辽早就知道士这个称呼被用来称呼军人十一定会遭到读书人的反对的,但却没想到反对的强度会如此大,在张辽看来就差一群书生举着条幅上街游行了,虽然他依靠着管宁、郑玄抚平了青州士林的情绪并成功的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到了古制上,但这完全是因为青州因为黄巾军的破坏而使得真正的读书人出身的豪门世家已经死散而不存,否则断无如此顺利。再加上高顺的死让张辽失去了一个他内心身为尊敬的大哥,虽然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却事到临头的时候张辽还是感到了心中的哀伤。两相一来,自是心力消耗加剧,一路上跋涉的劳累再一参合,张辽不愿动弹也是正常。
就在张辽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走神的时候,突然闻到一阵熟悉的香味,那时妻子身上的香气,张辽明白是妻子过来了。
果不其然,一双柔嫩白皙的小手放在张辽的肩上,用力的为张辽揉捏着,让张辽舒服的嘴角上翘,露出了舒服、满意的笑容。
“夫君,怎么不回房歇息?”曹清柔声说道。
“这个时侯估计震儿和绮儿应该午睡了,我若进房必会吵醒他们。这屋子也暖和,就这么坐坐也好。”张辽轻声道。
“夫君一路劳顿,岂能不好好休息呢?”曹清似有些嗔怪张辽不注意自己的身体。
“呵呵!为夫可是武将,身体好着呢。孩子们还小,他们的身体是要注意的,若是午休不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的。那时候孩子不说,就连清儿你也要被连累。为夫如何能忍受这种事情发生?”张辽调笑着说。
“夫君……”曹清突然欲言又止。
张辽感觉一愣,开口问道:“清儿,有何话需要吞吞吐吐?你我夫妻之间,有何事不能说呢?”
可是曹清还是不开口,但张辽已经能感觉到曹清给他揉捏肩膀的双手的力度已经不一样了。
一定有事!张辽心中暗想。
“清儿!”张辽此时语气中带了些急迫,声音也高了许多。
“夫君,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好吗?”曹清终于开口了,但语调略带些苦恼。
张辽很奇怪,他睁开眼,扭头看着身后的妻子,疑惑的问:“清儿,究竟发生了何事?”
“没事。只是兄长回来后向妾身讲述了高顺将军的事情,妾身一时心中触动。夫君,夫妻本为一体,虽然夫君公务繁忙,但妾身也该在身边照顾才是。即使夫君无暇理会妾身,只要让妾身时时能见到夫君就行。”曹清微微颦眉道。
张辽心中感动,深呼吸间,手已经按住了尚在为他按摩的妻子的柔荑。
“清儿,你放心,从今天起,无论我张辽走到哪里,都会将你带在身边。我们永远也不会分开了。”张辽深情的说道。他知道事情或许不止如此,但妻子不愿说,他也不想逼。反正他总会知道的。
“嗯。”曹清娇哼了一声,将她的脸贴到了张辽的背上。
两个人这时候都不愿分开,但时间一长张辽就有点吃不消了。原来是因为他为了迁就曹清的动作,自己还是扭着头,半站着,和曹清之间还隔着张椅子。若非张辽的椅子有扶手让张辽双手撑着的话,估计他坚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虽然曹清沉浸在丈夫带给她的安宁的感觉之中,但张辽身体细微的颤抖还是让她发觉了张来姿势的别扭。“啊!”的一声轻呼,曹清赶紧放开张辽,并按着张辽又坐了下来,自己却走到张辽面前,办过一张椅子坐在张辽前面。
张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妻子的动作微笑着。等妻子坐下之后,他又将妻子的柔荑拢在自己的手中。两人就这么面对面的坐着,享受这片刻的温馨和难得的宁静。
第三卷 第236章 儿子的启蒙教育
更新时间:2009…4…8 19:47:05 本章字数:3287
从张辽回到东平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没什么人上门来拜访。熟悉的人是给张辽跟家人团聚的时间,不熟悉的人则根本就找不到进门的机会。而且要过年了,各自的家中都要准备,即使访客也要等到过完年之后了。
张辽这些天过的很舒心,他将所有的公事都抛开了,成天不是陪着儿女玩就是和妻子、母亲聊天,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过了几天没人打扰的日子。
曹清这个母亲很是看重自己儿子的将来,她曾就儿子张震的启蒙问题和张辽讨论过究竟该请哪位先生。张母这位祖母闻言也参合了进来,婆媳二人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