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中记-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鬟便问:“表哥你可曾听闻那夏御史家的事?”
季陶然常常在外头,他又格外留心这些,如何会不知?便问:“你说的是曹御史之妻的事儿吧,你也听说了?”一语出口,忽然灵光一动:云鬟先问白清辉,又提此事,自然不是毫无关联的,当下问道:“可是妹妹觉得此事有些疑点?”
云鬟见他心思转动这样快,便道:“正是有些。毕竟如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不知道小白公子知不知道,又是如何见解?”
季陶然拍掌笑道:“你却是问对人了,可知前几天我跟清辉也说起此事?他所说的竟(接下:)跟你如出一辙,可巧也是这八个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云鬟挑眉,自夏夫人来找过她之后,她虽不肯答应,可心中却难免认真回想了一阵子……只可惜却并没找到有关“夏秀珠”的任何记忆,正如沈妙英所说,这件事并没在刑部记录,坊间流传的也并不广,故而于她来说,竟是一片空茫,无迹可寻。
是夜,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云鬟最怕响雷,便被惊醒过来,林奶娘早在雷声乍起的时候,便来屋里陪护安抚。
云鬟紧紧捂着耳朵,虽闭着双眼,却仍能察觉电光变幻,不时映的帐内一片雪亮。
正惊心动魄,风雷声中,忽然有一句话自记忆中浮起,道:“都说古怪的很……像是谁家的男女殉情,尸身却无人认领……”声音甚是熟悉。
云鬟慢慢睁开双眸,这一句话仿佛引子,记忆中的这幕,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第104章
那时候,云鬟尚待字闺中。
一日,因崔老夫人要去城外道观打平安醮,府内众女眷随行前往。
云鬟同贴身丫头晓晴两个同乘一辆车,倒也清静。渐渐车驾出城,在官道上缓慢而行,忽闻外头一阵马蹄声响,继而有人轻轻地敲了敲她的车窗。
晓晴掀起帘子看了眼,回头笑对云鬟:“是表少爷!”
云鬟忙探头过来,果然见季陶然骑着一匹马儿,贴着车边儿跟她们同行,云鬟便问道:“表哥怎么也来了?”
季陶然道:“承儿早跟我说了,要我今儿陪着他一起呢。”
云鬟道:“你近来不是新入了京兆府,正忙着呢?竟有空陪着他玩闹?”
那时季陶然因科考完毕,成绩甚好,得了二甲第十八名,赐进士出身,因他是公侯之后,圣上格外恩典,将他点入京兆府,首任司仓参军。
季陶然道:“正是因新入府,也没什么正经要紧事给我做,前两日已经是熟悉了,今儿正好请了假,出城来走一走,也当是散散心了。”
云鬟笑道:“如今也是当了官儿的人了,且要上心些才好,别给人留下个惫懒的印象,以后还要平步青云呢。”
季陶然也笑说:“你这样说,我倒是惭愧起来,以后定要加倍勤力,别叫妹妹看扁了才是。”
两人闲说了会子,眼见要到了玄天观,季陶然本该离开了,只是他前些日子忙于入京兆府之事,竟很少跟她见面儿,这回见了,便本能地想着多说两句话。
只是眼见闲话都说完了,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正在心里着急,因一抬头,看着远处一片树木葱茏。
季陶然心头一动,便忙说道:“妹妹你看那边儿。”
云鬟远远地看了一眼,见一片树林子之外,仿佛有两间茅舍,旁边又是不大的一个水洼,瞧着不似是个风景绝佳的地方。云鬟因问道:“这里又有什么可看的?”
季陶然道:“说来怕吓着你,这儿出过事儿呢。”
云鬟道:“什么事儿?”
季陶然放低了声,道:“你可记得么,前两日雨下的勤,又闪电打雷的,不知怎么的,就把前头的那一角山坡给冲塌了,竟露出两具尸首来呢。”
季陶然说着,举手指了指远处,云鬟微微扫了一眼,隐约见那茅屋旁边,仿佛有一处陡坡。
季陶然因怕她不喜,便暂停不说,只看她如何反应,却见云鬟问道:“然后呢?”
季陶然才又说:“可巧那几日我在府中,当下就随着京兆府的验官前来查看究竟了,看那两具尸首像是一块儿的,正是一男一女,只因时候过长,也看不出本来面目……咳,总之有些古怪。”
云鬟果然是有些微怕,却又好奇:“什么古怪?难道不是那乱坟岗里的尸首么?”原来她方才一眼,看见那草木葱茏里有些白幡飘扬,便猜是那种地方。
季陶然微微皱眉道:“正是这点子疑惑呢,也不知是山上冲塌出来的,湖里头冲上来的,还是带着那乱坟岗里出来的,说他古怪,是因为竟是一男一女,那些人私底下说是殉情、或者什么别的不堪说法……又因辨认不出,也无人认领,就暂且搁在义庄罢了。”
云鬟问道:“怎么辨认不出,难道身上穿戴的等,都看不出什么?”
季陶然见她问的仔细,不觉答道:“有些年头的了,且两个人都着中衣,果然是看不出来的……不过其中女尸的袖口里,有一块儿帕子,角上是个鲤鱼跃龙门的模样,也并不如何精致,仅此而已,如何辨认?”
季陶然因要同她多说会儿话,竟把这件事当个奇事说了出来。
正说到这儿,就听见前方崔承叫道:“哥哥,快来!”
季陶然见他招呼,便对云鬟道:“我一时多嘴说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妹妹别放在心上,听过就忘了好了,别存在心里受了惊吓。”
云鬟摇头笑说:“我即刻就忘了,从不记得。承儿叫你呢,你且快去吧。”
季陶然才也眉开眼笑:“那好,等我得了闲,再去府里看望你。”这才打马去了。
季陶然去后,云鬟又扫了一眼先前他指的地方,却见清气郁郁,白幡隐隐,果然阴气森然的很,她便忙转开眸子,看向别处去了。
身后晓晴因也说:“果然表少爷是当了官儿的人了,三句话不离本行了呢,也不怕吓着姑娘。”
云鬟笑笑,也不以为意。
次日早上,云鬟醒来,因有些怔忪,胡乱洗了脸,吃了点心,便去上学。
昨儿她把此事同季陶然说了,便是因为想着:这件事自己是帮不上什么的,可是白清辉跟季陶然却不同,他们两个都是男子,易于行事不说,白清辉心思通敏,季陶然交际广阔,何况先前两人也曾携手查过案。
若此事有他们两人暗中查探,或许会找出些线索来。
云鬟便是这般叮嘱季陶然的,只叫他把此事再跟白清辉商议一番。
倘若两人果然能查出什么来,自然是最好;纵然不能查出究竟,云鬟心想自个儿毕竟在这上头也用了心的……如此,也算是对得住夏夫人那日的一拜了。
谁知道夜间,因雷鸣电闪,竟让她蓦地想起前世季陶然所说的一句话,以及当时的情形。
认真推算回来,季陶然入京兆府,要从此刻开始往后,再过近两年时间。
尸首在那时候发现,自然是辨认不出本来面目了。
可提醒了云鬟的,是季陶然曾说的那句话:女尸身上,有一方手帕,角上绣的是鲤鱼跃龙门的图样。
可巧的是,此前夏秀妍身上带着的那个荷包,也是鲤鱼跃龙门的样子。
这两个看似巧合,但是在目前一丝线索都无的情况下,自然也不能轻视。
她是再想不到的,白日里才叮嘱过季陶然留心此案,夜间,竟又是从“季陶然”的口中,得知了这线索。
然而云鬟心中却并未轻松,反而十分沉重。
只因“季陶然”在跟她讲述此情的时候,曾提到的那一句:这两人看着像是殉情而死,何况又在那种偏僻地方,双双只着中衣……
此刻,背地里的流言说的是夏秀珠跟曹白两人私奔了,倘若这两具尸体真的是夏曹两人,且若查证后,真的是什么“殉情”而亡,岂不是愈发坐实了那些飞短流长,那这“真相”……又叫夏夫人跟夏秀妍等情何以堪?
有这般的真相,对遇害者家属而言,仿佛……还不如一无所知的好。
半天里云鬟都是神思恍惚的,只因不知该如何行事。
原本她拜托了季陶然跟白清辉两人,心里是放下一块儿大石的,可如今,却又有些担心。
若他们果然查到、也印证了她所知道的,对夏家来说,自然算不得安慰,反而如第二次伤害了。
她胡思乱想之中,忽地想到了在洛阳之时,因为周家父子之案,她担心会如前世一样重蹈覆辙,因此想要阻止白樘。
在卢舍那大佛之下,她曾问白樘:倘若动了周知府,便会引发祸事,四爷可还是坚持如初?
当时白樘道:“于我而言,不过是‘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而已。”
字字清晰,言犹在耳。
想到那一刻的情形,就仿佛龙门的风风雨雨,复又扑面而来,身前并不再是一张书桌,而是伊河滔滔,眼前不再是教习,而是大佛静默矗立,俯视着底下小小的她。
直到耳畔有人道:“崔云鬟。”连唤三声,十分不悦。
身边有个女孩子忙戳了她一下,云鬟才惊醒过来,猛抬头,却见上头是苏教习,因望着她,满面不虞,道:“你把我方才所讲的《卷耳》之意,复述一遍。”
隐隐又听到几个女孩子低笑的声儿,只因云鬟恍惚了半日,众人都察觉了,方才苏教习也早盯了她半天,自知道她神游天外,故而是故意为难罢了。
沈妙英回头看她,眼中有些担忧之意,便要提醒她道:“思……君子……”
云鬟敛神,垂眸静想片刻,道:“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此出自《诗经》周南,是说思君子之意。以采卷耳托言之,虽采卷耳,心适念君子,故不能采,只置放大道之旁,而良人在远,亦遥遥怀想,此诗词恳意深,赋其胸怀,尤以‘维以不永伤’一句,令人闻之涕零。”
苏教习只以为她神不守舍,故而要责难她一回,谁知她非但深记此诗,更把自己所讲复述的一字不差,教习不觉目瞪口呆,半晌才道:“好……说的甚好。”
众女学生们也都诧异,沈妙英望着她微微一笑,回过身去。
云鬟仍低了头,心思从“维以不永伤”之上,又转回“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白樘为人,不管是品性还是见识,自然都高她甚多,云鬟虽也想如他一般“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可真的要做起来,仍是难以分辨何为“不为”,何为“必为”。
想到这里,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夏秀妍,却见她的情形也比自己好不了多少,也是垂着头,一副魂不附体的颓丧模样。
此日回了府中,崔印因来房中看望她,闲闲地问了她几句话,便要起身离去。
云鬟忽道:“父亲。”
崔印回头,云鬟道:“女儿有个疑问,想请教父亲。”
崔印道:“哦?不知是什么?”
云鬟道:“倘若有一件事的内情,是当事之人急欲知道的,可若是说破了,或许会伤到当事之人,又该如何处置呢?”
崔印闻言,想也不想,笑答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说好了。毕竟不知的话,也不会有损伤,何必多余说破了伤人呢。”他笑了两声,仿佛觉着这问题不值一提,便负手去了。
云鬟本来还想再问几句,不料崔印走的如此干脆,反叫她没了主意,当下闷坐屋里,心里不快。
谁知一刻钟后,外间忽地有丫头来到:“老爷叫姑娘快去书房呢。”
云鬟心里一动,忙起身前去。
谁知来到书房,才进门,便见有一人跟崔印对面儿坐着,身着灰绿色的圆领袍,露出里头雪白的交叠笔挺的中衣领子,身姿端坐,却偏自有一股磊落潇洒气质。
猝不及防见了此人,云鬟猛然停步,还不知如何,崔印已道:“鬟儿,还不快来拜见白侍郎。”
停了会儿,云鬟方低垂着头上前行了礼,也不看人,只是呆呆地站着。
白樘见她进门时候还一副急切期待之色,因见了他在,却变得如此拘谨起来,他便一笑,对崔印道:“很不必拘礼,本来就是我先唐突了。”
崔印道:“怎如此说。侍郎不必见外,有什么且就问小女罢了。”说着便起身,自踱步前往里间去了。
云鬟茫然抬头,见崔印竟是回避之意,越发不明白,仓促扫了一眼白樘,想问他是否有事,又无勇气开口。
白樘见崔印进了里间,便对云鬟道:“你不必怕,我只问你两句话就是了,其实也没什么要紧事。”
云鬟道:“是。”
白樘道:“你认得夏秀妍么?”
云鬟微睁双眸,看白樘一眼又转开:“她跟我同在凤仪读书的,自然认得。”
白樘道:“她可对你说过什么……有关夏秀珠之事?”
云鬟口中发干:“不曾说过。”
白樘问道:“那夏夫人……她可曾对你说过什么?”
云鬟听问到此,才抬眸道:“四爷,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白樘温温一笑:“我知道夏夫人曾在宣平侯府见过你,也知道你拜托了季陶然、让他跟清辉留意此事,其实这件事,我也一直留意着,只不过因目前为止都毫无线索……所以我今儿特意来见你,想问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呢?”
云鬟对上白樘的双眸,忽然心里有一点微冷。
此刻白樘的态度十分温和,然而望着他的眼睛之时,却能发现这双眸子里满满都是通透冷峻的审视之色。
不知何故,此刻虽然是在崔印书房,云鬟却仿佛身在刑部大堂,而眼前的人,正在审讯她。
刹那间,她竟有些气息紊乱,更加开不了口。
白樘端详她片刻,见女孩子并不回答,他因想了想,又道:“凤哥儿,我知道你从来聪慧敏锐,倘若你果然知道此中内情,不要瞒着我,可好?”
云鬟喃喃问道:“这也是‘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吗?”
白樘微怔,继而面上露出一丝笑意:“原来你还记得这话。不错,正是如此。”
云鬟道:“可若真相于人有害呢?”
白樘问道:“你指的……是于谁有害?”
云鬟道:“正是那些想求真相者。”
白樘停了停:“你说的,莫非是夏家的人?”
云鬟点头,白樘微微眯起双眸,眼中的审视探究之意更浓了,他盯了云鬟半晌,才道:“倘若你将这话问夏夫人,你猜她会如何回答?你这样聪明,又通晓人性,自然该会猜得到。”
云鬟禁不住握了握双手。
白樘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话,反而提了另一个疑问让她自己设想。可是这种回答,却比先前崔印的答复不知高明多少。
不错,原本她一相情愿的认为,若发现了夏秀珠与人私奔殉情,会伤害到夏家的人,但是这只是站在她自个儿的角度所想。
而不管是对夏夫人还是夏秀妍来说,这一会儿,对她们最要紧的,只怕就是夏秀珠的下落。那是在所谓的生死荣辱之前的最首要之事。
云鬟虽然可以选择不说此事,但她其实并没有权力替夏夫人跟夏秀妍做决定。
“我不知道,”云鬟仍是低着头,听到自己的声音小小地,说道:“毕竟我不似白大人一样睿智果决,其实我也并不似白大人所想的一样聪明,不过偶尔有些不上台面的小机灵罢了。”
白樘静静看着她,眉头皱蹙。
云鬟沉默,终于又道:“我若是能回答大人的问话,大人能不能……不要打听我从何知晓,并且为我保密,不要对任何人透露是从我口中知晓的?”
白樘目光微动,若有所思,淡淡道:“好,我答应你。”
云鬟道:“大人一言九鼎,是不可反悔的。”
白樘不由一笑:“自然了,难道还要我同你击掌盟誓吗?”
云鬟眨了眨眼,忽地走上前,竟举起右手。
白樘十分意外,眼底慢慢透出几分笑意,到底也抬起手来,往前一迎,两人掌心轻轻一碰,发出轻微声响。
云鬟深吸一口气,团起发麻的手心,见崔印尚未露面,便踮起脚尖,略靠近白樘身边儿,轻轻说了一句话。
白樘闻言转头,目光沉沉,眼底疑惑同诧异交织。
云鬟并不看他,长睫低垂,轻声又道:“其实我并不能确信是不是真,但我所知的只有这个,大人若愿意,便姑且一试。”
次日绝早,城门刚开,刑部几十名公差骑马出城,沿着官道往东郊疾行。
不多时,听得前方一声“停”,众人勒马,放眼看去,却见眼前绿水青山,葱茏掩映间,隐隐地还有几点白幡飘扬,给这赏心悦目之中添了几分阴森之气。
第105章
这一天,因宣平侯府相请,云鬟便只去那边儿侯府里,不料崔承因听说蓝侯府里得了个弟弟,便吵嚷着也要去瞧。
崔老夫人满心疼爱,自然不肯不许他,就叫云鬟好生领着,也过府里去看一看,又百般叮嘱了些话,无非是说让仔细留神罢了。
罗氏知道崔承性子有些娇纵,生怕他闹事,本不欲让他跟着云鬟,怎奈老太太开了口,倒也罢了,只私下里正色嘱咐了崔承几句,叫不许胡闹等,崔承也满口答应了。
两人因来至蓝府,自有婆子忙迎了进去,崔承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到了这儿,却难得地老实起来,应答等也十分规矩,又看蓝泰生得粉嫩可爱,他便守在旁边,看得目不转睛。
蓝夫人问了云鬟两句话,道:“索性在这儿住上两日,也不用去上学了。”
云鬟还未回答,崔承道:“我也正不耐烦每天上学,我也陪着姐姐住两日的好。”
云鬟道:“你不必想,好歹才规矩去上了几天学,又要偷懒?如果真留你住在这儿,回头怎么跟母亲说?必然觉着是我引逗你逃学呢。”
崔承撅了撅嘴,嘀咕道:“你怎么也跟母亲一样了?都对我这样凶。”
云鬟道:“对你凶些其实未必是害你,一味顺着你心意的,却也未必是对你好。”
崔承鼓着腮帮子道:“我不懂这话,如何顺着我的心就不是对我好了,偏是对我好。”
此一刻外间春光泄泄,室内却也其乐融融,蓝夫人见她姐弟两个斗嘴,便笑吟吟地在旁看着,怀中的小泰儿仿佛也觉喜欢,便挥舞着小拳头,仿佛迫不及待也要加入一般,蓝夫人见是这样憨态可掬,不禁笑出声来。
中午吃了饭,蓝夫人便安排他姐弟歇息,还未起晌,外头忽有丫头来报,说是门外有个叫“巽风”的来拜访。
因宣平侯不在府中,蓝夫人便命丫头去回绝了。
谁知片刻那丫头回来,说道:“那位爷说,并不是来找咱们侯爷的,原本是崔姑娘的旧识,这会子有件事儿,叫夫人知会姑娘一声儿,便知道了。”
蓝夫人听说是跟云鬟认得的,才上了心,便去见云鬟,进了屋里见静悄悄地,自忖她还睡着,倒是不好吵起来,正迟疑,却见云鬟翻身起来:“姨母没睡?”
蓝夫人见她醒了,便才说了门上“巽风”来见之事,又问她是否认得。
云鬟也有些诧异,道:“巽风我是认得的,只不知这会子来是什么事儿。”
蓝夫人虽确信了是相识,却仍是怕有差池,一边儿叫人请巽风进内相见,一边儿对云鬟道:“我陪你出去见一见,看是怎么了。”
两人出了厅堂,果然见巽风已经等在厅中,见蓝夫人亲自出来,便行礼。
蓝夫人不言语,云鬟上前问道:“巽风如何寻到这里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儿?”
巽风见蓝夫人在跟前儿,有些难说,便放低了声音:“是为了昨儿的那件事,今日因忙了一上午,却仍是一无所获。”
巽风虽说的隐晦,云鬟如何能不明白?这当然是因夏家的事。
因认真说来有些可怖,云鬟怕惊吓了蓝夫人,当下对巽风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开两步,云鬟悄看巽风,低低问道:“那你来寻我又是怎么样呢?”
巽风道:“四爷虽并不曾张扬,但今儿带了好些人出城,若是给有心人看见,自会起疑,故而四爷想一鼓作气……只是翻了许多地方,仍是无所得……故而四爷让我来问一问凤哥儿,究竟真不真?”
云鬟道:“自然是真的……只不过我说的未免笼统,一时找不到地方也是有的,这可如何是好?”正如巽风所说,今日若找不到,此事又走漏消息,若给那有心人察觉,夜长梦多……只怕就更无迹可寻了。
巽风却是领了白樘吩咐来的,见云鬟这般说,他顺势道:“事到如今,却也另有一个法子,只是怕凤哥儿不肯。”
云鬟道:“是什么法子?”
巽风看一眼蓝夫人,却见她淡淡坐在榻上,仿佛并不留心他们在说什么。巽风便越发低声道:“凤哥儿随我亲去一趟,岂不两全?”
云鬟微微一惊,定睛看巽风半晌,忽然问:“这个是……白四爷的意思?”
巽风见她猜到,便点头。
云鬟思来想去,不知该如何回话。
巽风知她为难,便道:“若着实难为,就罢了,大不了今晚上多派些人把守就是了。明儿再细细地找也使得。”
云鬟吁了口气:“不必了,你且稍等,待我跟姨母说一声儿。”
巽风双眸微亮,点头后退了一步,这会儿蓝夫人道:“是说完了么?”
云鬟上前,道:“姨母,有件事儿,我想……随巽风出去一趟。”
蓝夫人皱了皱眉,看一眼巽风,便对云鬟说道:“这个人看着眼熟,是不是刑部的人呢?”
云鬟道:“正是,他是跟随刑部白四爷身边的。”
蓝夫人道:“好端端地来找你做什么?”
云鬟道:“是有件棘手的事儿,姨母不必担心,我只是去看一眼就回来……回来之后,再跟姨母细说。”
蓝夫人很不放心,因握住她的手:“你一个女孩儿家,叫我轻易怎么放心?不许去。”
云鬟唤道:“姨母……”
蓝夫人见她依依地有祈求之色,终究心有不忍,思忖片刻,便道:“你去也罢了,我得叫两个府里的人跟着,不然,你是这府里出去的,稍微有个闪失,我对崔侯府也没法子交代。”说到最后一句,便略提高了声儿。
巽风自然知道是说给他听的,即刻躬身道:“夫人放心,巽风会好生护着姑娘。”
蓝夫人因上回白樘为难宣平侯一节,对刑部略有些成见,且又因不愿云鬟跟着一个男子出去,便哼了声道:“若不是鬟儿求,我是不许的,刑部又怎么样?”
当下,蓝夫人便叫了两个府中的内卫跟随,陪着巽风护送云鬟出府而去。
待出了城,又行片刻,云鬟估摸着该到了地方了,不觉掀开车帘往外看去,一瞬间,记忆中那一幕仿佛又冉冉就在眼前,同今时今日的情形交相融汇。
果然渐渐地看见前方熟悉的绿树青坡,以及那点点的白,只不过在这所有之前,又有十数道影子林立,其中一人背对此处,身着深蓝色袍服,皎若玉树,华茂春松,虽于这许多人之中,却令人一眼便能先看到他。
听到车声,那人回过头来,虽站在那荫地里,可双眸却如星辰一般,目光掠过马车,却见那车帘微微一晃,落下来遮住了。
白樘一见,自知道要等的人来了,心中转念,便吩咐手下众人后退数十丈开外,等候命令。
此刻马车停下,巽风接了云鬟下地,——这会儿她身上多了一件儿披风,乃是巽风取了白清辉的,帽兜子遮着脸,身上又裹住了,便看不出本来面目,冷眼一看,自然也认不出是个女孩儿。
巽风怕她不肯,便先问道:“要过去看么?”
云鬟点了点头,随着巽风往前,且走且凝神静看,一边儿心中默想,才走了十数步,就已经看出了端倪。
在前世季陶然跟他说起此事之时,已经是三年后,当时那乱坟岗旁边有两间茅屋,可是此刻,却空落落地什么也不曾有。
怪不得白樘等难寻所在,若不是这会她亲眼所见,单凭口说,自不得究竟。
云鬟只顾细心搜罗,不觉忘了周围众人,连白樘走过来也不曾留意,耳畔只有想起季陶然曾说的话:“前两日雨下的勤……就把前头那一角山坡给冲塌了……”
彼时他抬手一指,云鬟随之定睛看去,却看见前方不远处,一片青草葱葱。
季陶然又道:“也不知是山上冲塌出来的,湖水里头……亦或者乱坟岗……”
云鬟微微蹙眉,目光转动,从斜坡转开,看向旁侧那碧绿的一汪湖水,旋即又扫向左手边的乱坟岗上。
此刻因白樘已经来到她身边儿,正欲说话,却见云鬟一脸懵然似的,竟对他视而不见,只是怔怔然般凝视着他身后之地。
白樘心中一动,便不做声,也向着巽风打了个手势。
两人顺着她的目光转身看去,却自然是看不出究竟的。
忽然听云鬟喃喃道:“下过雨,湖水高了好些。”
白樘挑眉,凝眸看那湖水,前日虽下过雨,但雨势并不大,何况此地他是头一次来……只怕云鬟也是,如何她就说湖水高了?
白樘心里虽疑惑,却并不问。
云鬟也不理会别人,只顾盯着那湖水,又抬头看那斜坡,忽然她快步走了过去,低头在那青草地上,缓步而行,看着竟像是踱步丈量,又似是闲走沉思,叫人摸不着头脑。
巽风目不转睛看着,自不敢问,白樘随着走前几步,留神细看她如何行事,却见云鬟低头看了会儿,又抬起头来,在她面前明明并无一物,她却仿佛看着什么似的,神情十分专注。
忽然她转过身,又看向那斜坡,便迈步走了过去,低头又细看地上。
白樘因得了她的话,知道尸首就在这乱葬岗右侧,临近水侧,故而今日带了好些刑部的公差过来,只为搜寻尸首,谁知道众人辛辛苦苦挖掘了一上午,的确是掘出了几具尸骨,只不过因此地是乱葬岗范围,自然也不足为奇,也都只是些单独尸身,并无可疑之处。
虽然她已经给了地方,只可惜毕竟并无一个确切所指,何况掘地三尺又非轻松之事,找来找去都寻不到,刑部那些人心中都开始暗自嘀咕,不知到底要怎么样,连白樘心里也有些不甚踏实,但他是个坚韧心性,自不肯就这样放弃,因此他才叫巽风前去找寻云鬟,务必把她带了来。
白樘看着前面那女孩儿,见她原地转了几个圈,抬头又看湖水,仿佛在忖度湖水跟此处的距离,过了片刻,她猛地抬起头来,竟看向自己。
她的目光格外清澈冷冽,乍然对上,白樘心中竟也一凛。
两个人目光相对,云鬟眼中的清冷之意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反是一种很淡的伤感之意,她垂下头,望着脚下之处道:“大人……叫人在这儿试试吧。”
白樘从来老练深沉,此听了这话,周身却忍不住有一股微冷绕过,忙走上前道:“你……为何这样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