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中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听路人说那什么六爷上了县衙,来福便一路而来,先前还拿了一把镰刀想要拼命的,只是看赵六走出县衙,竟是这样身量未足的一个孩子,来福不欲占人便宜,便丢了镰刀,赤手空拳冲了上来。
    谁知一照面,便给制服了,此刻被踩中心头,正是个要害地方,竟然挣扎不得。
    来福憋得满脸通红,便死死地怒视着赵六,道:“杀人凶手!我、我就算做了鬼也不肯放过你。”
    赵六闻言,便笑说:“你做人尚且奈何不了我,做鬼莫非便能反了天?敢冒犯你六爷,我如今就送你去……”脚下又添几分力道,来福吃痛,连喘气都觉困难,脸越发憋得通红,但他竟硬气,一声儿也不肯求饶。
    赵六本是故意折磨这莽汉,见他如此倔性,倒也忍不住有些佩服,正在此刻,便听身后有人道:“请放开他。”
    赵六听了,便回过头来,正见云鬟站在身后不远处,今日她被林嬷嬷刻意拾掇了一番,正是女孩儿的装扮了,梳着两个吉祥髻,发端各簪朵雪白的栀子花,通体素色,连脸儿也是雪色,不染纤尘,清净灵秀。
    赵六睥睨着她:“你说什么?”
    云鬟对上这双光华同锋芒交织的眼睛,心头仍有些窒息,只得移开目光,口中说道:“六爷,烦请放开我来福哥哥。”
    赵六挑了挑眉,道:“来福哥哥?他方才想杀了我呢,我如何能轻易放了他?”
    此刻跟随赵六的小兵轻声道:“六爷,你身上的伤要紧……监军吩咐了的,务必要……”
    赵六道:“啰嗦,谁要你说话来着?”那小兵满脸苦色,却果然不敢做声。
    云鬟静静道:“来福哥哥是因青姐、因青姐之事……故而误会了六爷,六爷本不是凶手,彼此说清楚就是了,我代他向六爷致歉。”
    赵六看看来福,又看向云鬟,若有所思想了会儿,才撇嘴道:“致歉不必了,不过,先前我承过你的情,六爷不是个忘恩负义之徒……如今,就当还你也罢了。”说着,忽地一笑,便撤了脚。
    来福兀自眼前发黑,浑身脱力,站也站不起身,恰这会儿陈叔等也赶了出来,忙合力将他扶起来。
    云鬟向着赵六道了个万福:“多谢六爷。”
    赵六正转身要上轿,闻言回头看她,忽道:“不必谢我,你只回答我一个问题便是了。”
    云鬟不解,却听赵六问:“你跟那姓白的……到底有何干系?”他一抬眸,长睫闪烁,看定云鬟。
    一瞬间,竟仿佛是赵黼在耳畔问:那人到底是谁……是王振……还是白……
    分明是两个不同的声音,却竟像是要重合似的!
    云鬟盯着赵六,生生咽了口唾沫,幸而她原本脸色便不好,此刻倒也看不出什么来。
    这会子围观的人渐多,口多眼杂,云鬟只当无事般,平静垂眸道:“我并不懂六爷的意思。”
    赵六闻言一笑:“也罢。”竟不再多问,自顾自上轿,扬长而去。
    赵六去后,素闲庄的车也过来,云鬟同林嬷嬷上车,陈叔扶着来福坐在外头,一并回转。
    一路上,车内林嬷嬷因问:“凤哥儿,那个什么六爷,方才问的那句,是何意思?他说的必是白四爷呢?他又怎知四爷来过素闲庄?”
    谁知云鬟口中发干,竟不能答,被林嬷嬷连问两次,才低声说道:“这‘六爷’行事古怪的很,我也不明白是怎么样。”
    林嬷嬷不以为意,只自顾自道:“倒也罢了,走这一遭儿也不枉费,横竖青玫的事儿真相大白了,——可怜那丫头,原来竟是这样忠心屈死了的,我先前很不该总是责骂她。”赵六的话,林嬷嬷自是全信了。
    云鬟听着林嬷嬷感伤自责,也不言语,此刻满心底所思所忖,竟全是赵六。
    他也姓“赵”,虽说这并不算什么,可是在林子里跟他相见、那时候尚未见到他长相之时,只闻其声已经心头不快。
    方才进衙门,看清楚那张脸,更觉惊魂……虽不能说跟赵黼十足相似,可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如附骨之疽,令人难受的紧。
    但据云鬟所知,此刻的赵黼,应该是在锦州,于晏王跟王妃跟前儿,逍遥地做他的晏王世子才对……又怎会跑来这鄜州地方,厮混的如此狼狈不羁的模样?
    然而既然她并不知道白樘曾经来过鄜州之事,若说对于“赵黼”此人也有不知道的种种,自也有可能。
    认真回想“前世”,她自问跟赵黼的缘起——只是在那“大名鼎鼎”的江夏王忽然派人来到崔侯府提亲,莫名地要纳她为侧妃开始。
    而她见赵黼的第一面,也不过是在两个人那不堪回首的新婚夜罢了……
    云鬟忙止住那如云涌而至的回忆,抬手扶额,强令自己回到现实。
    一直到这时她才忽然发现:她对赵黼此人、以及他的过去,竟然知之甚少……
    按理说,她本该是极了解他的才是。
    
    第27章
    
    且说先前,赵六乘轿回到了鄜州大营,进门落轿后,他便钻出来,笑叹道:“真真儿闷死人,非要我坐这劳什子。”
    随侍小兵道:“这也是为六爷着想,轿子的颠簸自然轻些,如今有伤在身的,哪里还能像以前那样只是骑马呢。”
    赵六哼了声,迈步入内,正杜云鹤正从书房内出来,两下遇见,杜云鹤见他脸色如常,知道伤处无碍,因问道:“这一行如何?”
    赵六道:“还能如何,自是按照你们吩咐,说的明明白白,如今那糊涂官儿已经定案了,你们可放心了罢。”
    杜云鹤瞄他一眼:“不必口口声声‘你们’。”
    赵六便探过头来,笑道:“我就知道,既然不是你的主意,你为何要附和那姓白的……定要让我扯个谎儿出来呢,明明是那丫头私会情郎,偏要说什么忠义节烈……”
    原来前日赵六将在林子里的经过说罢之后,又闻听鄜州县派人来请过堂……只因赵六伤口才缝好,一时不宜移动,杜云鹤便命他暂且将养两日再说。
    只在赵六将上堂之前,杜云鹤又叮嘱他,不许提青玫私会男人一节,也不必提贾校尉的身份,便只说是谢二的同党前来报复等话。
    赵六素昔跟着杜云鹤,很知道他的性情为人,他本是个最冷清漠然的性子,哪里会理会别人的死活?因此一听这话,便知道不是杜云鹤的所为,当下便试探着问是不是白四爷的主意。
    杜云鹤虽不曾对他明说,却也不曾否认,这自然便等于是默认了。
    话未说完,杜云鹤已经咳嗽了声,见左右无人,才皱眉正色道:“你且留神,既然已经定案,以后便把此事忘了,免得有口没遮拦的时候,横生事端。”
    赵六便挑了挑眉,杜云鹤又道:“另外还有一件儿,——你对着白四爷,切记不可放肆无礼,须得十分敬重,可记住了?”
    赵六转过头来,仔细看杜云鹤,却见对方双眸沉静无波,语气平缓却不容分说,仿佛是在同他说一件天经地义之事。
    赵六不由问道:“这是为何?”
    杜云鹤却不再看他,只转过身去,望着天际云起,道:“你只需要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就是了,不必问为什么。”
    赵六拧眉,却终究没再多言。杜云鹤又道:“你上堂之时,我同四爷一块儿搜检过贾少威的房间,这人十分谨慎,房中竟也妥妥当当,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不过他毕竟并没想到会在林子里遇见你……也没想到他会不再回营,故而到底有些蛛丝马迹。”
    赵六眼前一亮:“发现了什么?”
    杜云鹤道:“一个骨笛,四爷带走了。”
    赵六有些遗憾:“怎么不留下来给我看看,就给他带走了?”
    杜云鹤微皱着眉,道:“这花启宗是相爷的心腹大患,给他逃脱了,细算起来,连我也得入罪,这骨笛有些来历,不似是中原之物……四爷拿走此物,便是在想法儿保全我呢。”
    赵六拧眉想了会子,自言自语般道:“这也罢了,我不懂的是,这白四爷为何好像对素闲庄格外上心……像是维护素闲庄那小丫头一样,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渊源?”
    杜云鹤瞥他一眼:神色有些不快似的,也不答话,只轻哼了声,拂袖转身自去了。
    赵六目送他的背影,叹道:“我又戳了什么老虎鼻子眼儿了不成?这话难道也冒犯了他了?姓白到底是有什么了不得……”一句话没说完,杜云鹤已经回过身来,两眼冷冷地瞅着他。
    赵六将剩下的话噎在嗓子眼里,翻着眼皮望天,倒果然没再说下去。
    话说这日,云鬟正跟跟林嬷嬷,露珠儿两个,在青玫的屋子里,准备拾掇青玫的遗物。
    然而云鬟看了半晌,见青玫的旧衣、汗斤、昔日所用等物尽在,睹物思人,心里不免难过。
    林嬷嬷早知其意,便故意想支开她,因道:“凤哥儿你不会收拾东西,且自出去花园内逛逛罢了。”
    云鬟正看着青玫素日做针线用的簸箩,闻言忽道:“奶娘,别收拾了。”
    林嬷嬷一怔,云鬟道:“就把这儿原样留下就是了,左右庄子里也不缺一间房使,如今人都没了,且留着这房间,权当个念想儿……也好。”
    林嬷嬷张了张口,复低头轻叹了声,对露珠儿道:“罢了,就听姑娘的。”
    众人才出了房间,将门带上,就见有个小厮从外来到,说:“知县大人来了,要见小主人,陈叔叫我来知会一声儿。”
    且说此刻,知县黄诚果然正在客厅之中等候,陈叔有些忐忑地立在旁侧,他心中实则很不愿跟衙门里的人打交道,只因总不知是吉是凶,何况青玫的事儿才了。
    顷刻云鬟竟自出来,两人厅上坐了,陈叔跟李嬷嬷便守在门侧。
    这一会儿,日影偏斜,暖风轻轻,外头树上的蝉鸣阵阵传来,除此之外,再无人声,更觉清幽寂静。
    黄知县原先不觉,然而来了这两次,忽然有种“世外桃源”之感,只觉心头的重负也一点一点散开,随风而去,化于蝉唱日影之中了。
    黄知县定了定神,方道:“凤哥儿休怪我来的唐突……”
    云鬟垂眸道:“大人何出此言。”
    黄知县一笑,看着她恬淡端庄的神情,思忖着说道:“上回我来……因一时心迷意乱,闹得十分不像话,却也知道你不比常人,只怕不会怪我。”
    云鬟颔首示意:“大人委实不必介怀。”
    黄知县暗中吸了口气,才又说道:“凤哥儿你可知,我方才去何处了?”
    云鬟摇头,黄知县道:“我又亲去了小周村,到那小鬼杀人的张家查探过了……幸而不负,已经有了些头绪。”
    云鬟闻听此话,才有些惊奇之意,黄知县心头宽安,微笑道:“我也不知为何,经过素闲庄的时候,心中便极想着过来,想跟你先说一声儿。”
    云鬟道:“多谢大人心中记挂。”
    黄知县凝眸看了她会子,忽然说道:“凤哥儿,其实……我有个不情之请。”
    云鬟仍是谦和平静,垂首道:“大人请讲。”
    黄知县踌躇片刻,才鼓足勇气似的说:“凤哥儿,倘或我果然将鬼杀人的案子查的水落石出,你可否答应我……将、将你所知道的关于陆兄之事,尽数告诉我?”
    这一番话,黄知县说的小心翼翼,又仿佛极艰难,然而却终究说了出口,他说完之后,便目不转睛地看着云鬟,等她回答。
    却见云鬟沉默了会子,点头道:“好。”
    这柔和的应答传入耳中,黄知县听到自己心中“砰”地一声,不知是释然,还是如何,却蓦地站起身来:“既然如此,我先去了……”
    云鬟起身相送,望着黄知县迈步往外,忽问:“大人原先说有心无力,现在如何改了主意?”
    黄诚闻言止步,他回头看一眼云鬟,并未立即回答,只又转身望着厅外,眼前一地灿阳,如满地烁金,暖熏安谧的气息扑面而来。
    黄诚目光闪烁,道:“原先我一味沉湎过往,无法释怀,亦无法往前一步,前日在此地,被你问了那几句话,我才发觉……我竟是如此、怯懦自私……”
    他双眸微红:“陆兄不悔为我,而我再痛心疾首、龟缩不前,却也无法改变过往之事,如今,我想……或许以后我可以、可以……陆兄虽去,但我深明他的志向,他的性情为人,我……想把这条残命,连同他的份儿,一并活出来。”这几句话说的断断续续,可意思已明。
    云鬟微睁双眸,瞪着黄诚的背影,却见他抬起头来,似深吸了一口气,昂首又道:“他总说我处处都比他强些,我虽并不如此狂妄自大,然而毕竟还得这条性命在,或许以后可以……多一分一丝的力气也好,一点萤火微光也好,倘若有一日我泉下同他相见,或许我可以跟他说一声:我毕竟已经尽力而为,……也不至于……无颜以对。”
    黄诚说到这儿,泪顺着眼角沁入鬓发,而他一笑拂袖,快步出厅而去。
    且说黄诚回到县衙,便叫仵作上前,详细问他查探所得,因看了一遍记录,又想了会儿,便问:“照你所说,这张老大致死之因,是被斩首,那么他的四肢,是在斩首之前被砍掉,还是斩首之后?”
    仵作一愣,没想到知县竟会如此问,一时并未回答,忙拧眉又细想了会子,才恍然道:“有了,张老大是先断了右臂,然后才被斩首……其他的左臂跟下肢,却是死后才被斩断。”
    黄知县抬头看着:“因何知晓?”
    仵作道:“张家墙壁上血溅的情形,以及右臂断痕不甚平整,故而推测死者在被砍断右臂之时,定然还活着,所以曾剧烈挣扎……而其他左臂跟下肢,断面齐整,可见那时候凶手、咳,疑凶下手的时候,张老大已死。”
    黄知县点了点头,低头翻看记录卷宗,忽地冷笑。
    秦晨在旁看的蹊跷,便道:“大人怎么笑?”
    黄知县缓缓说道:“都说是城隍庙的小鬼杀人,但倘若是鬼神要取人性命,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我也算看过些话本传奇,但凡鬼神索命,或附身令其自寻短见,或吸其精气摄其魂魄,不过易如反掌而已,又何必特意用斧头劈砍,且又先断一臂再斩其首,这法子未免太过拙劣……”
    秦晨双眼圆睁,却不由自主地连连点头。
    黄知县又道:“何况……”
    黄诚欲言又止,心底却想着白日在张家所看案发现场的情形:凶手虽然狡猾,行凶过程却绝非天衣无缝,而他已经找到了,凶手所留下的破绽。
    秦晨惊叹之余,忍不住问:“何况什么?大人说这张家的凶案不是鬼杀人……但如果不是鬼怪,那张家儿媳妇又怎么会无故失踪呢?”
    黄诚不答反道:“先前张媳跟张老大在城隍庙中争执,是张媳推翻供品,若鬼怪欲追责,如何反杀了张老大?而且,张老大的卧房之中,缺了一样东西,你且过来……”
    秦晨忙上前,黄诚附耳,如此这般吩咐了一通。
    
    第28章
    
    话说秦晨领命出了书房,正仵作也随之出来,秦晨将走之时,想到一事,便停了步子。
    秦晨回头望着仵作,因笑说:“老陈,你倒是有些真人不露相,竟然这样心细大胆的,连那是怎么死的都能看出来呢?”
    仵作笑道:“秦捕头是抬举我了,我哪里有这么心细,不过知道是被砍头死的罢了。可知大人问我的时候,我也捏着一把汗,急得了不得。”
    秦晨瞪大双眼,问道:“那你怎么又会知道是先被砍掉了右胳膊才被砍头?莫非是胡说的?”
    仵作忙摆手,解释说道:“这却不是胡说,不过是我急的没法儿的时候,忽然想到《疑狱录》里曾写过:凡检验疑难尸首,如是被刀刃等所伤……又说如果脖颈下面皮肉卷凸,两肩并耸,就是生前被杀,如果……”
    仵作不觉得意忘情,一时卖弄,洋洋说到这儿,便见秦晨一愣目瞪口呆,显是不明白。
    仵作便忙停口,笑说:“秦捕头你原不知道,这是咱们朝第一位验官严大淼所写的有关验尸的书册,前日我因被这案子吓的不知如何是好,便死马当作活马医地翻看了几页,倒果然是救了命了。”
    秦晨这才明白,便啧啧称奇道:“真真儿的隔行如隔山,这什么书册里都有写的这样明白?”
    仵作道:“自然不是全的,不过有些倒的确有用,比如今日,总算在大人跟前儿没丢了这老脸。”
    秦晨闻听大笑,拍了拍仵作的肩膀:“你果然是保住了颜面,做的也好,再往下且就看老子的了,只望老子也有个什么……叫什么来着?”
    仵作知情,肃然道:“是严大淼严大人,本朝第一的验官。”
    秦晨笑道:“是是是,也有个本朝第一的严大人庇佑我,顺风顺水儿地就好了。”说完后,看看天色,便下台阶径自办事去了。
    秦晨来到外头,召集了众捕快,分班行事不提。
    如此一直忙碌了四五日,衙门忽然发出布告,要开审“城隍小鬼杀人案”。
    消息一出,小小的鄜县迎来前所未有的盛况,家家客栈爆满不说,每日县衙前更是人山人海,就近的两条街上都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
    原来自从小周村出了这离奇的案件之后,一传十,十传百,不胫而走,三镇五县人尽皆知,故事更远至京城。
    众人对鬼神自然是讳莫如深,何况众口悠悠,添油加醋地,原本有一份可怖,口耳相传后,便有十分,何况此案本就极骇人听闻的,因此越发引人注目了。
    百姓们本以为如此棘手的案情,鄜州县自然是无能为力的,甚至有人传言说京城刑部已经派了侦讯高手前来,专审此案……
    不想鄜州县竟要开审,且据衙门的知情人说:真凶已经缉拿归案!
    这消息一传开,顿时如一个惊雷似的,人群轰然震惊,更有好事之徒又跑到城隍庙中,想看看那“犯案”的小鬼是不是仍在,疑心鄜州知县果然把那小鬼“缉拿归案”了。
    然而那城隍庙的小鬼儿却依旧矗立在城隍爷身旁,凛凛威风,斧头之上,干涸的血渍宛然。
    民心沸然不说,连知府大人等许多州官都纷纷亲临鄜县,想要看个究竟。
    这一日,简直比逢年过节的鄜县大集都要热闹,一大早儿县衙门口已经被人群挤的水泄不通,不多时,三班衙役排列,知县黄诚升堂,鄜州知府跟州官们均都在堂侧坐着听审。
    秦晨瞧着这样轰动场面,不由笑道:“老子在衙门里当差这许多年,从来也不曾见过这样……”又想到知府大人等亲临,便又对身旁的差人道:“今儿咱们大人这场戏若是演不好,只怕立刻就没了以后了。”
    一声惊堂木响,两边衙役喝道:“威武!”堂上堂下,一片肃静。
    黄诚道:“将苦主带上。”
    差人们便把张老儿夫妇带上堂来,两人跪在堂下,黄诚便命两人将案发当夜的情形详述一回,张老儿果然又仔仔细细,含惊带怕地说了明白。
    黄诚听罢,因问道:“案发之时是夜晚,你且是这把年纪了,会不会是你老眼昏花,看错了?”
    张老儿道:“小人起初是看的窗户上的影子,后来他从房内出来,当时是十五,月亮极大,小老儿又点了灯,哪里会看错,何况我老婆子也同样看见是城隍庙的小鬼爷爷……”
    黄诚点了点头,忽然说道:“带上来。”一语说罢,就见两名衙差,抬着一面绉纱屏风上前,就挡在知县长案跟前儿。
    众人不知知县弄什么玄虚,都纷纷伸长脖子细看,张老儿两口子也不明所以,只顾盯着看,谁知正看之间,猛然见那屏风之后,影影绰绰地出现一道影子——那样的黄发青眉,依稀可见獠牙外翻,暴眼环凸,手中且还持两把斧头,不是那城隍庙的小鬼,又是何物?
    堂上堂下齐声惊呼,乍惊之余以为小鬼现身,有人禁不住开始往后退。
    那张老儿一见,大叫“救命”,翻身便要逃,老婆子却吓得翻了个白眼,晕将过去。
    屏风后响起黄诚镇静的声音,道:“不必惊慌,撤去屏风。”
    衙役依言把屏风抬下,屏风后那“小鬼”却清清楚楚,在这光天化日之下立在众人跟前儿。
    张老儿被一个公差扶着,战战兢兢,眯缝着眼看那小鬼儿,堂下亦有不明真相者鼓噪叫道:“大人果然拿住那小鬼儿了!果然是真凶!”
    谁知张老儿定睛仔细再看之时,却看出端倪,原来这所谓的小鬼儿,看着骇人,——可没有那绉纱屏风遮挡,认真细瞧,便看出这不过是个头上戴着小鬼儿面具,脚上踩着厚底高木屐的装扮者罢了!那面具上涂的颜色尚且十分鲜亮。
    张老儿呆呆怔怔:“咦……这个……大人……”
    黄诚道:“当时夜间,便如同被这屏风挡住一样,自然真假难辨。”一挥手,那扮小鬼儿的公差将面具除下,立在旁边。
    张老儿隐约有些反应过来,迟迟疑疑地问道:“大人的意思,莫非是说有人假扮小鬼儿?可、可……我家儿媳妇也是被掳走了……”
    黄诚不动声色,只吩咐道:“要掳走一个活人谈何容易。带上来。”
    又有差人押着一人上堂,却是个女子,低垂着头,踉踉跄跄,可虽如此,张老儿不等那女子近前,却已经认了出来——这竟正是他家儿媳妇!
    围观人群中也有人认了出来,顿时叫嚷道:“大人果然如神,竟把那被小鬼摄去的张嫂子找了回来!”
    人头攒动,人潮如涌,纷纷想凑前细看,守在门边的公差只好横住水火棍挡住。
    张老儿惊喜交加,叫道:“儿媳妇……”正欲上前,又被公差拦住。
    此刻那媳妇子到了堂上,跪在底下,脸色发白,眼睛扫来扫去,不敢看人。
    黄诚道:“堂下所跪何人,报上名来。”
    那媳妇垂着头,竟一言不发,黄诚冷道:“陶氏,事到如今,竟还想瞒天过海不成?”
    陶氏颤了颤,却仍不做声,张老儿急了,才要催促儿媳妇说话,黄诚却又道:“把周力带上来。”
    说话间,早有公差推搡着一人上堂,却是个眉目有些周正的青年,这人看一眼陶氏,同跪倒地上。
    黄诚道:“张老儿,你可认得此人?”
    张老儿莫名其妙,哆嗦着道:“这是村西卖油的周小哥,为人甚好,和老大老二也有些交情,且隔三岔五地,也跟我家常来常往,自然认得。”
    黄诚道:“你家出事之后,可曾见过他?”
    张老儿摇了摇头:“再不曾见……”想了想,道:“不知大人……带他上堂做什么?”
    黄诚不答,却只看向周力,恰周力正也偷眼看他,目光相对,却忙又深深低头。
    黄诚不动声色,问道:“周力,据小周村地保的话——在张家案发之后,你便离开了小周村,不知为了什么?”
    周力道:“小人,本是想搬去外地的,不过赶巧罢了。”
    黄诚道:“是么?果然赶巧的很。那你倒不如说说,如何秦捕头带人找到你的时候,你又正好跟陶氏一路?”
    此话一出,满堂轰然。
    张老儿更是直了眼,周力虽神色有些慌张,却仍是狡辩道:“小人……路上恰好遇见了她……小人因走的急,也不知道张老大出事,还以为……陶氏又跟他犯了口角,所以才一路。”
    黄诚挑眉道:“这样说来,你也不过是见色起意……并未伙同杀人了?”
    周力忙点头道:“小人并不知情。”
    黄诚忽道:“那陶氏有没有跟你提起过……她是如何杀害亲夫的?”
    陶氏听到这里,猛然抬头:“大人!”
    张老儿也吃了一惊,正张大娘醒来,闻言几乎又晕厥过去。
    周力迟疑,就看陶氏,此刻陶氏却正也转头看着他,眼中透出惊愕之色。
    周力咽了口唾沫,低头吞吞吐吐道:“小人、小人不知……她、她并未说过……”
    人群中唧唧喳喳,议论纷纷,却又拼力竖起耳朵听着堂上审讯。
    张老儿痴痴呆呆,一会儿看看周力,一会儿看看陶氏,这幅神情,却也着实地如见鬼怪了。
    周力说罢,黄诚便对陶氏道:“陶氏,你可想清楚了再说,你夫君已死,你非但不报官喊冤,反而逃之夭夭,且跟周力坐实奸情,如今周力说明不知杀人之事,这所有,便落在你一人身上了。”
    众目睽睽之下,陶氏却反而镇定下来,只听她道:“民妇不知大人这话何意,委实是因为……那夜民妇也糊里糊涂,不知发生何事,只见夫君被鬼杀害,民妇整个人昏昏沉沉,醒来后已经在路边,民妇因害怕故而不敢回家……遇见周力,便暂且当个依靠罢了……除此之外,一概不知……民妇是清白的,还求青天大老爷做主……”说到最后,便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众人听了这番说辞,半信半疑。
    有人觉着这妇人说的真切,或许真有其事,有人却道:“哪里竟有这样巧的事?偏他两人遇见,又是旧识,又在一起同行?”
    也有人道:“这陶氏有些姿色,倘若是周力因色起意,自然也是有的。”
    正在各种猜测之际,忽然听黄知县道:“既然你们都说跟杀人无关,那这是什么?”
    秦晨听了,便上前来,将一个包袱往地上掷下,道:“看仔细!”
    陶氏跟周力垂眸一看,两人均都变了脸色。
    原来包袱皮散开,出现在两人眼前的竟是半新不旧的一张薄床单子,血迹斑斑,隐约可见血手印错乱狼藉。
    张老儿跟张大娘怔怔看来,张大娘忽然叫道:“这是我儿房中的床单子……那天晚上就随着不见了,如何却在这儿?”
    黄诚不慌不忙,道:“本县前去勘查之时,便也发现铺陈的褥单不见,故而叫人仔细搜查,因听地保所述,周力就在案发之后离开小周村,本县便怀疑其中有诈,果然,秦捕头等人从周力家里将此物找出来。”
    周力瞪大双眼,半晌方高声叫道:“冤枉,大人!小人、小人家里没有此物!”
    黄诚冷笑不语。
    周力摇头,满脸不信,喃喃道:“不,不是……这个不是……”直直地看着那床单子,想说又不敢说。
    黄诚好整以暇看着他,道:“你原先说你不知张老大被杀,然而家中却藏着案发时候的血床单,这样巧你又跟陶氏同行……”
    黄诚停了停,忽地猛然一拍惊堂木,疾言厉色地喝道:“周力!你还敢狡辩!你是如何跟陶氏勾搭成奸,如何密谋杀害张老大两人私逃的,还不从实招来!若迟一步,休怪本县大刑伺候!”
    周力一怔,浑身抖个不停,便看陶氏,却见陶氏正也死死地盯着自个儿,两个人的脸色均是难看之极。
    而那张家二老如痴如醉,听到这里,总算才明白过来,张老儿因颤声道:“难道、果然是你们两个……杀了我儿?”
    张大娘已经又惊又怒,悲怒交加,哭的死去活来,当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