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个月二十两银子,这一大家子就是天天鸡鸭鱼肉也都富富有余,但早上醒来,却感觉鸡鸭鱼肉吃不惯了,他的胃渴望的是夏天的冰镇酸梅汁、寒冬腊月的四时鲜果和……
现在出去弄个小买卖干干,那是想也不要想了,要满足自己的胃,只有靠女儿了,但这到
么回事啊?
想到女儿,田弘遇的心就忽悠忽悠的,但好在那个幸福跑了,还有别的幸福在。不敢想女儿了,田弘遇就想别的开心事儿。田弘遇想的开心事儿就是田仁成及其他的那些忘恩负义的王八羔子!
田弘遇可以肯定仁成这个王八蛋昨晚肯定没睡着觉,其他的那些王八蛋也很快就会知道他回内城住了,也肯定都睡不着觉了。
田仁成这个兔崽子现在一定是又怕又急,想来找自己哀求哀求,但就是进不来,而越是进不来,这个兔崽子就得越怕的厉害。
这个兔崽子会不会怕自己报复,把家业处理了,跑南京去?很有可能。要是这小子就这么跑了,那可就太遗憾了!
女儿啊女儿遇的心又开始忽悠。
“老爷,娘娘回来了!”就在田遇可劲忽悠自己的小心肝的时候,老管家田福的儿媳妇风似风火似火地跑了进来。
“什么?”田弘遇~地一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父亲老了,几年不见都白了大半。看见父亲的一霎那,田秀英双膝一软倒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孩!”这一瞬间,犊情深,昨晚的那个田弘遇又回来了。
这一,田家大悲大喜,田夫人身体不好在这大悲大喜之下,身体竟然不药而愈了。
夜深了,田弘遇把女儿叫进了书。
虽然女儿已经不是娘娘了田弘遇依然觉得不得劲。
详细问过女儿事情的经过后,田弘遇大喜百分之百可以肯定,那位领政大人看上自己的女儿了。
下午女儿刚把请求说了,这边紧接着就给他房子住,这一定是那位领政大人亲自安排的,否则不可能这么迅速。
领政大人为什么这么上心?那还用说吗!
失去了权势是多么可怕,田弘遇算是深刻地体悟到了,现在有了机会,就决不能放过。而且,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触怒了领政大人,那他们一家人一定更惨。
经过这一场变故,田弘遇做事沉稳多了,他没说别的,只是说了小妹的事儿,告诉女儿,要是她晚说了一两天,妹妹淑英可就完了。
田弘遇知道女儿聪明,一定会明白的。
向彩英回到承乾宫的时候,太监和宫女都呆呆地坐在地上,人人失魂落魄,茫然无措。见向彩英进来,宫女和太监都赶紧起来,在一旁站好。
看着太监和宫女,向彩英问道:“你们都有谁识字?”
众人相互张望了一会儿,一个和向彩英有些熟识的宫女道:“队长,我们都识字。”
向彩英心中一喜。
对于少爷交办的事儿,目前最大的难题是缺人,缺老师。向彩英清楚陈海平要做什么,所以这个问题就更突出。
“宫里像你们这样识字的人多么?”向彩英又问道。
“很多。”那个宫女答道。
向彩英不清楚,虽说都是奴才,但像皇宫这种地方,净弄一堆睁眼瞎是绝对不行的,何况明朝和其他朝代还不一样,明朝是有内廷的,明朝的皇帝依靠太监是体制性的,所以对进宫的小太监和小宫女,会挑选那些聪明伶俐的进行非常系统的教育。
而且,在皇宫这种地方,不论是太监和宫女,对进步的渴望可能比任何其他地方的人都更强烈。所以,要想进步,多学点文化是很有其必要的。
在皇宫里,太监和宫女的文化程度高低,和伺候的主子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主子喜好这个,那奴才自然就会投其所好,反之亦然。在承乾宫,田秀英文采出众,所以这些太监和宫女学习文化的热情一向都非常高涨。
向彩英大喜,虽然离解决问题还很遥远,但至少这个头开的极好。现在她的要求一点都不高,识字就行,都要。
慢着,还有个问题,怎么能留住这些人?虽然可以强行把这些人留下,但那不是她向彩英做事的风格。
静了静心,向彩英道:“领政大人对你们都有了安排,来去自由,想回乡的发路费,没地方去的领政大人也会有适当的安排。”
太监倒还没什么,那些宫女一听可都惊呆了。
除了极少极少数的宫女外,对绝大多数宫女而言皇宫就是一个冰冷冰冷的活棺材可能,谁愿意在这里呆着?别说跑不了,就是能跑,她们又能跑哪儿去?何况她们要是一跑,那家里人就得遭殃。
男人当太监几乎都是自愿的,但女人当宫女自愿的极少,她们几乎都是被官府逼进皇宫的。而且当太监,还有机会见到家人,但做宫女,那几乎是没这个可能的。
“队长们能回家?”很多宫女情不自禁地都流下了热泪。
“能的,只要你们愿意!”向彩英也眼睛发酸,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待宫女们的情绪稳定了一些,向彩英道:“虽然你们愿意就可以回家我希望你们先不要回家,先留下来。”
这一个多月们见的最多的外人就是向彩英。向彩英非常英武,但人却极好,别说打骂,板起脸的时候都极少,对她们总是那么温和有礼。
宫女们对向彩英有一种本能的信任感,这要是别人话锋这么一转那她们就一定以为前面说的都是假话,但向彩英不同。
“队长们留下来干什么?”一个宫女问道。
向彩英道:“我们领政大人要孩子们都能读上书,不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裕不论他们是男孩还是女孩,领政大人都要他们能上学读书。为此政大人要成立一个教政部,专门负责此事,而这个教政部的尚书就是我。”
不论太监,还是宫女,人人都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女人当大将军的有,女人当尚书的,还从未听说过。
“队长,您是……要我们当先生?”那个宫女又问道,但问完,她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多么荒谬,女人怎么可能当先生?
“对,我就是要你们当先生!”向彩英严肃又激昂地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向彩英和那些女兵让宫女们看见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这对她们有多大的影响,她们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
如果向彩英一上来就跟她们说这些,不说接不接受,就是把向彩英的话理解了,恐怕都要费一番功夫。
但现在,不同。
“队长,我们……会不会被人抢走?”一个宫女忽然呐呐的问道。
王朝更迭,她们被强暴,被男人抢走,那才是她们正常的归宿,但现在这一切都脱离她们正常认知的范围。
“绝不会有这种事发生!”向彩英决然说道,然后却又笑了,道:“不会有那种事发生
有另一种事发生。”
“那是什么事,队长?”那个宫女问道。
向彩英意气风发地道:“你们知道我们有很多女兵,但你们知道她们会嫁什么人吗?”顿了顿,继续道:“她们都会嫁给极好的人,会有很多最好最好的小伙子要娶他们入门!”
“她们的命真好!”一个宫女轻轻叹道。
“她们是命好,因为她们遇到了领政大人。”向彩英的声音里充满了难言的情感,她继续说道:“但你们,你们也同样命好,因为你们也遇到了领政大人。”
“队长,我们也成?”
“成,当然成!”向彩英重重地,而后又问道:“你们知道她们为什么会嫁的那么好吗?”
“队长,为什么?”个似乎很胆怯的宫女对向彩英的配合倒是珠联璧合。
“因为领政大人规定,那男人要是想升官,那就必须娶一个在外面做事的女人。”向彩英鼓动道:“你们想想,你们都是那么美丽,如果再有工作,那你们自己说,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了?”
不好男人,就是再糟糕再不咋的的男人,只要是男人,对这些宫女而言,以前都是不可能的奢望,但现在,一理解了向彩英的话,她们的胃口立马狂升。
看着双双越来越亮的眼睛,向彩英继续道:“而且,不管谁把你们娶回去,都不能欺负你们,如果有谁敢欺负你们,那你们就来找我,我给你们做主!”
看着几个年纪有点大的宫女,向英道:“还有,当先生今后将是极有地位的工作们都将是政府的人们每个月的奉银至少是二两银子。而且,就是将来老了,不干了,你们每个月照样有奉银拿,会一直拿到死。所以,就是没有男人,我们自己也可以生活的好好的。”
这些话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向彩英知道她们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最后,她把这些宫女打散,送她们到其他宫女聚集的地方去她们把这些话散播出去。
随后,向彩英又命人把这些话形成文字,并连夜刊印出来,让宫女们几乎人手一份。
王元程十天前就到京城了不仅陈海平没时间见他,就是儿子也仅仅照了两面而已。
这个时候仅王元程到了,秦刚到了,申万雨到了,海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都到了,实际上,山西的大大小小的商人只要数得上字号的几乎都来了。
除了海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们是应邀而来,其他的商人没人邀请他们来只是有人说领政大人要在京城召开一个商人大会,并且要在会上公布一些政策。
不说山西人扬眉吐气是为了这些政策,凡是有点能力的没有不来的。
这等盛事东们自然不会就他们自己来,何况陈海平在发出邀请之时还说过要各大家族的主要负责人都来京城。
实际上,每一位股东都至少带了一百人来,而这还不算伙计和仆妇。
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他们竟然参与其中,且还是核心之一,要是不来大肆风光一番,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扫地出门有近二十万人,房子自然有都是。
看着这些宅子,人人雀跃。今后,他们可能就是这里的新主人。
股东门被安排在了迎宾馆,他们的家人被安置在了一座座昔日达官贵人的府邸中。
好家伙,赶上赶考了。因为这些商人的到来,京城又平添了一份热闹和繁华。
大家都知道董事长忙,但这都好几天了,怎么还没个信儿?于是不少人开始胡思乱想,当初签的那份协议是不是会有什么变化?要是陈海平不想兑现,那他们可是一点辙都没有。好家伙,人说抓就抓,家说给抄了就给抄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商家现在都还在牢里撅着呢。
或远或近,商人们之间都有这样那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初从家里来的时候,有的人还想来京后说个人情,但到了京里后,一看这赫赫威仪,底气那是一点都没了。
好家伙,这么多达官贵人,说给扫地出门就给扫地出门了,他们又更真切地意识到:这位董事长不管叫什么,那就是皇帝啊,在皇帝面前,他们算个屁!
几乎每个人都担心,但唯有王元程不担心。王元程不担心不是因为自己和陈海平的特殊关系,而是因为王元程了解陈海平。
王元程相信陈海平不会背信,一是因为陈海平现在的身份,如果背信,那损失就太大了,得不偿失;二是只要陈海平真的要实行商农并重的政策,那就没必要背信。现在陈海平对他们的态度只能与国策有关,而与其他无涉。
实际上,这也怪不得这些人患得患失,因为这其间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不仅关乎眼前,更关乎他们的子子孙孙。
他们都是累世经商的大商家,当初之所以义无反顾地赌上这一把,最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隐藏在一切背后的那个终极利益:权力。
这个国家行库一旦建立,一旦发展定型,那他们就永远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那群人,而不管这个国家顶上坐着的那个人姓字名谁。
他们掌握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不论谁掌权,都得依靠他们。当然,这个“谁“得把董事长刨除去。作为这个国家行库的创立者,也理应有例外的特权。
在这群人当中,王元程是唯一特殊的。这个特殊不是因为王元程是陈海平最早的合伙人,而是因为王元程有个好儿子。所以,当王佑礼前来接王元程,说是领政大人有请的时候,没有人觉得不平,他们都只是羡慕和妒忌。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里走出了迎宾馆,王元程心里充满了得意和骄傲。
随着阅历增多、地位提高,人会失去很多感觉,比如对银子的感觉、对女人的感觉,而得意和骄傲也一样,也会渐渐失去,差别只在多少而已。
王元程可以不为任何事得意和骄傲,但对儿子,得意和骄傲每每都如海潮般狂涌而出。
没有骑马,没有坐车,也不说话,出了迎宾馆,父子两人默默地漫步在长街之上,缓缓向皇城走去。
儿子已经不需要自己叮嘱什么,儿子已经从一个长袖善舞的富家公子成长为了一名盖世虎将,而更难得的是儿子和他一样,还有着商人审时度势、进退有度的敏锐目光。
即使现在就去了,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儿子会比他更有能力把王家支撑起来。缓步走在大街上,感觉着儿子身上盛壮的气息,王元程平静的脸色有着一丝安详的笑容。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变
宾馆在皇城西侧,两地相隔不远,不过两百丈。他慢,但没多久也就走到了皇城的西门西安门。
皇城有大明门、地门、东安门、西安门四座门,是为了方便文武百官进出宫廷用的。进了西安门,就是中海,离紫光阁不远了。
到了西安门前,王元程停下脚步,注视着威严的皇城:真跟做梦似的,他竟然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出皇城了。
守门的士兵有九名,左四右五。除了站在右首第一位的士兵没有武器,其他八名士兵俱都腰悬钢刀。
王元程和王佑礼走到离西安门大约还有十步左右,站在右手第一位的士兵迈着严整的步伐向前几步,到了他们身前,猛然止步,随后就是一个军礼,同时高声道:“大人好!”
王佑礼微微颔首,从腰间解下腰牌,递了过去。
在这名士兵验看腰牌时,他的八名士兵肃立依旧,神色始终庄重肃穆,没有丝毫变化。
验看过腰,士兵把腰牌还给王佑礼,然后又是一个军礼,高声道:“大人请!”
王元程以前来过京城多次,也从远看过皇城几次,那时除了觉得皇城威严肃穆之外,总免不了有一丝丝阴森的感觉,但这会儿却不知为什么,除了感到庄重肃穆之外,阴森的感觉不见了。
许,这和坐在里面的人有关吧。从陈海平身上,王元程从来也没有感受到过一丝一毫的恐惧,这或许是自己对儿子放心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景色真是美极了。放眼去。水光潋滟。太液秋波。殿阁崔巍。佳木葱。
这里地景色固然极美。但真让它在人地心里攀上顶峰地是因为这里是皇城。这是皇城西苑。
要是能住在这儿这一辈子也不白活了。但这是不可能地。举步前行。王元程心里不觉微微叹了口气。
转过一座假山。王佑礼忽然低声道:“父亲。少爷接您来了。”
王元程地眼力自然没有儿子好。但儿子说完。他也看到远处有人影向这边走来。王元程一惊。随即就激动起来。直到这一刻。陈海平“皇帝”地身份才在王元程心里真切起来。
看到父亲激动。王佑礼又在父亲耳边低声叮嘱道:“父亲万别下跪。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
幸亏王佑礼提醒,要不王元程的膝盖自己就会软下去。不管以前如何,陈海平那时毕竟还是一介平民;也不管陈海平以前是怎么说的,但现在,陈海平就是皇帝啊!
“王叔,欢迎欢迎路辛苦吧?”握住王元程的手,陈海平热情地问候道。
王元程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没掉下来。陈海平换称呼了,以前都是称他“老东家”,可现在叫他“叔”了!
不知不觉,王元程握住陈海平的双手,使劲地摇了摇,激动地道:“少爷,恭喜喜啊!”
“同喜,同喜。”陈海平哈哈大笑,然后和王佑礼一左一右,陪着王元程向紫光阁走去。
看着父亲欣欣然地让“皇帝”走在自己身旁,王佑礼心中真是感慨万端。自己第一次来这里见陈海平时,那一刻的感觉真是刻骨铭心,想必父亲这一刻一定和他一样。
陈海平在不在这里任何人的感觉那都是完全不同的。不在这里,陈海平就是他们崇敬的少爷,但在这里,陈海平就是皇帝。
皇帝的身份盖过了一切!
陈海平依旧还是那个少爷,至少对身边的人是这样。
自己不变毫不把自己当皇帝看,陈海平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极其难能可贵了,而能让身边的人忽略至是忘记他“皇帝”的身份,王佑礼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不让人下跪这里第一次见过陈海平之后,王佑礼这才意识到了陈海平的深意。以前,说实话,跪与不跪感觉差别不大,但在这里,感觉就天差地别了。
在这里,只要一跪下去,陈海平就是皇帝,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
王佑礼清楚,现在父亲一定和他一样,因为这一刻的感觉必定会完全相信陈海平以前说过的每一句话。
如果不当皇帝都是真的,那还会有什么是假的?
不跪,感觉真好!
离开饭还有些时间,陈海平和王佑礼陪着王元程在海边漫步。
以往,因为太过森严,不论皇宫,还是皇城,都极度缺少活人的气息。但在这里,在秋风秋意弥漫天地的一刻,父子俩却都觉得心头暖暖的,惬意的很。
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水面,洪波涌动,万道金麟闪烁。
“王叔,选一块地,怎么样?”就在王元程凝望着水面上涌动的万道金麟时,陈海平忽然问道。
“什么?”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王元程就大吃一惊。
陈海平道:“我让您老在这儿选一块地。”
眼睛瞪圆,王元程难以置信地问道:“让我在这儿选一块地?”
陈海平笑道:“是啊,但是不能太大了,最好不要超过五亩。”顿了顿,跟着又解释道:“我们是开创者,我想把那些对国家有功勋的人都接到这里来。这一来是商议国事方便,二来是让他们在这里安度晚年。何况,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把这么多宝都聚在这里,也好随时请益。”
王元程转头向儿子,看去,王佑礼轻轻点了点头。
这时,陈海平笑道:“王叔,让您老来这儿住和佑礼无关,所以您老也别看他。说实话,佑礼现在虽然是大将军,但要住这儿,还没有这个资格。”
王元程得意地笑了,王佑礼不觉抬手挠了挠头。
“那我就谢谢了,这个我实在是拒绝不了。”王元程笑着道。
“这是您应得的。”陈海平郑重地道。
往回走的时候,王元程就开始着意打量四周的环境了,琢磨着这块地到底要选哪儿。
今晚招待王元程的晚宴,陈海平还请了三位陪客:三爷陈海廷、徐光启和成基命。他们回到紫光阁的时候,三人正在厅中喝茶闲谈。
见陈海平进来三人都站起身来。打过招呼后,陈海平介绍他们相互认识。
三爷和王元程是老熟人,自然用不着介绍,陈海平给王元程父子介绍了徐光启和成基命。
对徐光启和成基命,王元程都久闻大名,极为仰慕,现在能与徐光启和成基命平起平坐,心中很是激动。
这个桌上是没有王佑礼的位置的,尽管他是数一数二的大将军也不行。陈海平现在也不像一开始了,现在他觉得有些礼仪还是守守的好。
酒菜还是一贯的风格人围坐,气氛很是融洽。
席间,陈海平提到了让王元程在中南海选地建府的事儿,别说徐光启和成基命,就是三爷也都大吃一惊。
看着
惊的表情,陈海平笑道:“徐大人、成大人,你们也搬过来到时我好随时请益。”
对陈海平弄出的这个“领政大人”的头衔,徐光启和成基命心里还疑惑着呢,现在陈海平又要他们在皇宫边上建私宅,这是怎么回事?
徐光启和成基命相互看了一眼,而后成基命婉拒道:“徐大人的家底我清楚,还比不上我呢,所以领政大人就是给我们地,我们也建不起。”
这时,还没等陈海平开口元程道:“说实话,刚才领政大人说让我在这里建私宅,我这心到现在还觉得不踏实。要不这样,我能不能沾沾光,和二位大人作个邻居,这三所宅子我一起建了?”
“哎呦,老东家怎么使得?”成基命和徐光启一起推拒。
见两人拒绝,王朝陈海平看去。陈海平点了点头,笑道:“二位大人,我要把一些对国家最重要的人都聚到这里来,所以这里也算不上私宅。这本来是要政府出钱修建的现在我总觉得银子不够花,所以既然王老东家有这个美意我自然是非常愿意笑纳的。”
说到这儿,稍微沉吟了一海平又道:“嗯,我看片新宅子就叫三贤居吧。”
这回,轮到元程拒绝了,他慌忙地道:“领政大人,这可使不得!要是我与两位老大人同称三贤,那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啊!”
摇了摇头,陈海平郑重地道:“老东家,错了。天下无商不富,您老以诚为本,通天下货,利天下民,又如何不是贤者?这与徐大人、成大人以所学济世,又有何不同?”
人,尤其是那些大商人,财富、权势、地位,他们几乎什么都有,但他们唯一没有的就是名声。或者说,他们的名声是不能和徐光启、成基命这些士大夫的名声相提并论的。
实际上,这不仅仅整个会的共同看法,就连他们自己在内心深处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想而知,陈海平这一席话何让王元程感激!
啪的一声,徐光启轻轻击了一掌,慨然道:“领政大人这话说的太好了,像王老东家这样利国利民的大商家才是当之无愧的贤者!”
要论务实,王元程这样的商人也是远远比不上徐光启的。徐光启务实的层次要比王元程高的多,徐光启从理论到实际都是务实的。此前,徐光启为整个国家几乎都在务虚而忧心忡忡,所以他才对陈海平的话深有同感,且赞赏有加。
王元程脸一红,赶紧摆手道:“徐大人过誉了,王某愧不敢当!”
这时,陈海平摆了摆手道:“别争这个了。”然后又转头对王元程道:“那老东家就您多出点血了。”
王元程郑重地道:“领政大人、二位大人,这是我王家的荣幸。”
成基命又和徐光启相互看了一眼,然后成基命试探着问道:“领政大人,在皇宫旁边建私宅,这是不是有点不大好?”
陈海平现在不想提这个话题,事情千头万绪,很长一段时间都顾不上这个,而且这个话题一提起来,就很容易惹起不必要的纷争,可不提又不行。
沉吟片刻陈海平道:“成大人、徐大人,如果这个天下没有了皇帝,你们觉得怎么样?”
成基命和徐光启瞠目结舌,惊的目瞪口呆。
对他们而言,皇帝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没有皇帝?他们心里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
好一会儿,两人才反应过来。
陈海平的目光沉静如深海,成基命和徐光启的心都被震撼到了极点。
没有皇帝?他们的学识和阅历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个念头一起,利弊几乎在瞬间就想清楚了。
皇帝存在之弊万万千,真正可以存在的理由似乎只有一个就是稳定。
活人能让尿憋死吗?不论是成基命,还是徐光启,他们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都抑制不住地激动起来。
徐光启眼睛放光,激动地道:“领政大人果真有此心?”
淡淡一笑,陈海平道:“老大人,如果我要当皇帝就是给子孙造孽。看看朱元璋的这些子孙,我管他们叫弃物,就是没用的要丢弃的废物。”
徐光启和成基命都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成基命道:“领政大人,如果您真有此心,那以现在的情势,以老朽看还是应该以弱化皇权,实化相权为好。”
没有犹豫,陈海平摇了摇头:“我虽然不是皇帝,但比皇帝还要有权力。如果我的后人坐上皇位,却只有名分,而没有权力,他们会甘心吗?所以还是一劳永逸地好。”
实际上,成基命的这一问有实也有虚。实的是真问,虚的是试探。现在见陈海平是这个态度基命和徐光启都放心了,知道这确乎是陈海平的真心。
两人离席而起,对陈海平躬身道:“若果真能成此功业,那领政大人必将是万古第一人!”
起身让两人归座,陈海平道:“两位大人在还不是谈这个的时候。这个我们私下可以说,但暂且不要在外面说。”
两人都明白光启道:“这个自然。”
两个老头子精神抖擞,兴致高昂个时候酒又都喝了不少,顾忌也就更少成基命又问道:“领政大人,我听说您要给官员大幅提高俸禄?”
点了点头,陈海平道:“是的。”
成基命道:“我还听说至少平均要提高数倍以上。”
陈海平又道:“是的。”
徐光启微微皱了皱眉,问道:“领政大人,听说您要免除所有的徭役、杂役和兵役。”
陈海平笑道:“市井流传的这类消息都应该是正确的,是为了让百姓早些知道,有个准备。”
徐光启道:“领政大人,这虽是天大的善举,但那今后所有的差役就都要雇佣。而且,您提高官员的俸禄,那是不是对这些雇佣的差役也要给予优厚的待遇?”
陈海平道:“是的,徐大人。”
这时,成基命道:“领政大人,官员、差役,再加上士兵,这一年得要花用多少银子?这些银子又从何而来?”
陈海平道:“如果我们这三省之地没有贪污的,没有偷逃税赋的,而且我还要把商税提高五成到一倍,那您看我们今后的财政是紧张,还是宽裕?”
成基命当官都当了四五十年了,他听这个虽然不怎么震惊,但却极度怀疑。
陈海平看出来了,笑道:“老大人,如果现在我管理整个天下,那这句话我一定不敢说,但在这三省之,我还看不出有什么做不到的。”
晕吧,晕死得了。这要不是陈海平拦着,今晚成基命和徐光启非醉死不可。最后,两人都是被陈海平派人用软穿给抬回家的。
酒宴散了,众人
兴,唯独三爷不然,三爷简直郁闷死了。以前兄弟的,那时根本就没有当真,但现在,兄弟就是皇帝了,可又竟然要……
夜已经深了,迎宾馆东阁的西厢房还亮着灯。
房里坐着五个人,正首位上的是一位老太爷。老太爷七十多岁,脸膛红润,白须飘飘。这会儿双眼闭着,腰板笔直手交叠,放在立在地上的龙头拐杖上。
老太爷的两旁坐着四个人,脸色似乎都有点不怎么好。
这一屋子的人都姓江,江家是大同的豪门,海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老太爷叫江德奉,是江家的当家人,其他四人都是他老人家的儿子。右边的依次是大儿子**来和二儿子**戈,坐在左边的依次是三儿子**海和四儿子**涛。
屋里的气氛极沉闷,没有一个人说话。忽然,当当当上传来三下轻轻的敲击声。**涛精神一振,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