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狂人-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进好奇问道:“你大哥在省城做的是做什么营生的?”
    “他哥混得真不错,是我们村有名的能人,在安庆当兵吃皇粮呢。”旁边的小伙子笑道回答,一脸的羡慕嫉妒恨。
    王进听到这话,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点了点头。心中早就不屑起来:能人,狗屁的能人,真是能人的话,怎么不把老父亲接过去,再次也能把弟弟安排出去吧,怎么还会让他们的生活如此清苦,听说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寄钱回家了?
    不过当兵嘛,还有点说头。当兵可是时下很有前途的职业呢,包吃、包住、还有饷钱,一旦起战还能挣些外块,好职业啊。

第十二章 离开前的最后准备(第三更)求收藏~红票

    就在他思绪飘飞的时候,就有个年轻人插嘴说了一句:“听说省城那在招新军呢,我们不如去投军去。”
    “不行,不行,当兵打仗可是要死人的。”反对者立刻摇头,这家伙的胆子一定不咋样。
    不理会小年轻们的争论,王进现在所想的却恰恰和他们相反,当兵打仗的确会死人,不过死的都是当兵的,不想死的就要拼命向上爬,有些不确定的开口询问:“你是说省城正在招收新军,消息准不准确?”
    “绝对准确,我是从对岸渔民那里听来的,就前天。”
    王进想了想心头顿时火热,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记得好象孙中山发动每次革命,新军之中总是有很多人都是新军,后来大多成了革命志士,特别是武昌起义的时候,就是由新军挑的大梁,虽然对于安徽同盟会的起义活动他真不清楚,但要说起我党我军的革命史,他到是能够如数说出。
    “唉,该死的国民革命。”王进心里这么想着,却是有些无奈,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好象记得那本小说写过,安徽的确发生了起义活动,可是具体发生的是什么时间,相关的人物结果如何他一概不知,心情郁闷不已。
    摸了摸长起来的小平头,立刻想起来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就凭他这个脑袋瓜子去投军,最起码也要买一条辫子充数,而且旧社会保甲制度森严,虽然这是清末,可现在朝廷还没倒台不是?他一个外来人口,能说投军就能投的吗?又不是被招安的土匪。
    想到这里王进脑袋都大了一圈,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投军,到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可惜……”
    坐在旁边的二蛋一听王进想要投军,心里不由得暗喜,其实他也有投军的意思,毕竟自己哥哥就在军中,自己过去的话定不会吃亏,于是他急忙开口:“王师傅,你要是投军的话,那就算我一个吧。”
    王进望了眼满眼热切的二蛋,忍不住心中的酸水叹了口气:“你们投军到也简单,只怕我就没有那么容易啊。”
    “有什么难的?”二蛋满脸疑惑的看着王进,有点莫名其妙。心道王先生足智多谋,怎么会有困难,别是蒙我的吧?
    王进无奈苦笑:“我不是本地人啊!”
    二蛋一听原来是这事,顿时放下心来,更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王师傅是是关心则乱啊,这有什么难的,别忘了我爹可是村长,由他做保弄个身份证明轻而易举,到时候就说你是我湖北的堂兄就是,家中受了灾来投靠我们的不就得了,反正咱们是本家不是吗?”
    王进一拍巴掌,心中大喜不已,越看二蛋这家伙越觉得可爱:这小子的脑子到是不错,很是上路子,说不得以后培养培养能有大用。
    “也好,这次就要劳烦你爹了。”
    二蛋挥了挥手很是不在意:“小事一桩!”
    接下来几天,在王村长的一手操作下,王进入了王氏的族谱,反正是本家也不用改名字,王进自此也就算是光绪朝的在编臣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从此一去不复返。
    1911年辛亥革命最终将结束清王朝的统治,而此刻离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还有五年的时间。王进没有想到自己也有机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当然能成为哪一部分得看他的努力和造化。不过他并不打算去安徽投军,而去回到湖北参加那场轰轰烈烈地革命运动,说不定还能有机会放第一枪。投机革命,这就是他此时心中的野望。
    王村长对于王进的离开虽然惋惜,却并不感到任何惊讶,不过看到王进好像有一点出神,便上前关切问道:“王先生,不知道你打算要去什么地方?”
    “我准备先去省城找一点事儿干,有了本钱再做其他打算。”王进也有想过现在就去湖北,但是自己身上大钱都没有一个,贸贸然跑去指不定得饿死在路上,所以就决定先到省城打工挣点路费再说,有了钱回湖北老家也有底气不是?
    张王村长有点吃惊,轻叹了一口气:“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要不是你帮忙的话,只怕现在已经过不下去了。”
    王进没有接他的话茬,他能说什么呢,要他装神棍安慰这位老村长,还是说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有多么美好呢。
    听说王进马上要走,二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王师傅,你真的要走?”
    王进点了点头,心中也有点不舍。
    二蛋心中大喜:“你是去投军吗?”
    王进摇了摇头,而后又点了点头。
    二蛋也不理会又摇头又点头是什么意思,满脸急切的看向自己的父亲:“爹,我和堂兄一起去投军吧?”
    王进张了张嘴暗暗皱眉不已,心道我的确是去投军,可是兄弟我是准备去湖北投军啊。
    王村长本就没有将小儿子二蛋留在身边的意思,现在村子里的情况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像二蛋这样的大小伙子,年轻又有气力,留在村里也不是个事,不如到省城去谋个差事,那里有他大哥大单,他心里也比较踏实,再者说还有一个王进在一起他就更放心了。
    望着小儿子热切的眼神,王村长心中一叹,放下杆烟道,“你跟着去也成,家里不用担心,当兵吃粮,总比在村里饿死强。王进,这二蛋以后就托给你了。”
    王进没有办法只好应承了下来,这时候说丧气话太不吉利,只能笑着点头:“放心吧王叔,能投成军自然是好,不成的话咱就在省城里谋上一份差事,说不得以后还少不了麻烦到你老的时候。”
    王村长心中宽慰,笑着又吸起了他的烟杆。
    数日后,打点好行装,临行之前王村长塞给王进一团布包,轻轻点了点头。王进会意的回了个微笑,心中微微有些感动,看来王叔真把他当自家人看待了,不然他为什么不把东西叫给二蛋,男带哦他还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感觉,肩膀上突然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担子……

第十三章 文化人也难找工作(修改)

    王村长掌握着饲养槽和土肥皂制造技术,到是不用担心他的生活问题,只要他身体不出问题全村都得敬着他,这就是王进对他的报答。
    江边上村里人听说王先生要去省城都纷纷前来送行,在这段时间里王进可没少帮助他们,村里人淳朴心中感念自不必说,一番感人的话语少不了,再与岸上的村民们依依惜别之后,坐在舢舨上的王进从怀里取出那一小团包裹,让他万万没有想的是,这里面竟然放着两块鲜亮的银元,看着岸边上久久没有离去的村民们,他使劲地挥舞着他的大手,跟乡亲们汗泪道别。
    两个人,两块银元,去湖北投新军。王进脑子稍微那么意淫了一下,便放弃了这一壮举。
    开什么玩笑,无亲无故的跑去当流民吗?他就算再犯傻也知道其中的困难。
    不过想要参军的话,他又晚来了一步。目前清政府计划在全国编练陆军常备军三十六镇,安徽省计划编练一镇,安徽实际只暂编了一协新军,镇、协相当于后来的师和旅。
    总之,王进错过了时间,安徽新军的编练基本以及完全,他暂时当不了兵,除非安徽新军扩编。不过说老实话,当不当兵对他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实际上回不回老家也不太重要,(反正也没一个认识的)最关键的是要找份糊口的工作先,不然后果很难预料。
    两个大活人,难道还找不到工作?
    还真别说,世事就这么奇妙,王进还真没有找到工作,二蛋很轻易的就在码头上当起了苦力,反正他年轻有的是力气。可王进不同啊,他可是拥有大学专科文凭的高端人才,非二蛋这个文盲可比,他当然想要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最关键的是,他虽然有功夫在身,可小身板实在吃不了那个苦头哇!
    王进在安庆城内转了大半天,即没有发现人才市场,也没有看到招聘广告,到这时候,他才知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古代的工作岗位更不好找。各家商铺一般都是找的熟人帮工,很少招外面不明底细的人。比如:王进……
    安庆城虽说是安徽首府,其实面积真的不大,除了一个比较繁忙的码头,城里就几条主街热闹一点,商铺也大多集中在这几条街道附近。
    他转悠来转悠去,在酒楼里应聘过小二的活计,在铁匠铺里也应聘了学徒的工作,最后连帮人看门护院当保安的活计都试了一试,可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还没干两天不是东家抄他鱿鱼就是他抄了东家鱿鱼。
    共没找到,口袋里的几枚铜钱倒是变成了馒头进了肚子。他很惭愧,眼看着天色变黑他心中也急了。在他心中,其实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洋行,可是他一没过硬的文凭二不会一口顺溜的鸟语,眼高于顶的洋行大班们哪回看得上眼?
    没办法之下,工作的目标一降再降,他放弃了那些大门面有气派的商铺,专挑那么些小门小户的店铺,想将自己尽快推销出去。一路寻来极为不顺,一众商家不是没有招人需求就是嫌王进不是城里人,又或者其它原因王进达不到要求。
    心头气闷不已,这是啥事啊,想他堂堂一穿越人士,天定中的主角大拿,竟然俩份填饱肚子的工作都找不到,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饿饿,真他马的饿啊……”王进不断的使用精神胜利法,想将心中的沮丧和疲累驱散,可是肚子很不争气的咕咚咕咚抗议起来:老兄,油水不够了。
    拖着饥肠辘辘的疲乏身躯,王进一家家店铺找过去毛遂自荐,可惜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不行。现在他啥雄心壮志都没了,只想找到一个能填饱肚子的活计,他身上倒还有两块大洋,可这是救命钱布道山穷水尽是不会胡乱花用的。
    直到夕阳西斜……
    “请问掌柜的,这里招人么?”王进站在街道不起眼角落里的李氏米铺前,扫了眼门帘上贴着的招工布告,冲着柜台后面的掌柜问道。
    “哦,招,找人!”掌柜的放下手头算盘,抬眼看向站在门口的王进:“这位……”
    “呵呵,叫我小王就成,我是来应聘的。”王进笑着说道,手指了指贴在门口的布告。
    掌柜的疑惑的撇了眼王进的光头,没有多说什么问道:“不知小王你是哪里人士?”
    “江心洲王村!”
    “不对呀,你的口音可不是这一带的?”掌柜的眼神犀利毫不含糊。
    “家里发了大水,活不下去投奔亲戚来了!”王进一脸坦然,从怀里掏出王村长给的‘介绍信’。
    掌柜的仔仔细细将‘介绍信’检查了一遍,见没啥问题这才放下心来,说道:“我们店里要招一名伙计,包吃包住每月三块大洋,门外的布告你看到了吧,对了你识字?”
    王进大汗:“我识字……”

第十四章 斤斤计较奸商李(修改)

    经过一番仔细‘面试’,王进获得米铺掌柜的也就是老板的认可,终于找到了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起码不用为晚上的吃饭住宿问题发愁了……
    为了在未来老板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他展示了自己的‘多才多艺’,认字识字都是小儿科,识数算盘也不在话下,还有一身强健的体魄,干起重活来也麻溜得很,完全就是一副‘新时代’人才的风范,喜得老板合不拢嘴一个劲的直笑。
    “小王啊,明天你就可以正式开工……”李老板拍着王进的厚实肩膀,一脸的‘我很欣赏你’,领导范儿十足。
    “老板我来我来……”王进狗腿的帮忙收拾店里的家伙什,裂嘴露出满口白牙一脸的阳光灿烂:“放心吧老板,我会努力干活的,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哈哈,好好小伙子够机灵……”看到王进如此机灵勤快,李老板满意的哈哈笑道。
    看着身材发福的李老板高兴,王进立即趁热打铁试探道:“老板,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当说不当说,我还有个兄弟在码头干活,有一把子力气……”
    “这个,米铺只招一人……”李老板脸上的笑容一收,硬邦邦说道:“最近米铺的生意也不怎么景气,实在花费不起这样的人工啊。”
    抠门,真他马的抠门!
    王进心中暗骂,脸上依旧笑容满面:“老板,既然店里暂时不再招人,我兄弟在码头上可以做一段时间。可是他现在还没有住的地方,所以我希望老板能让他和我住在一起……”
    “这个……”李老板脸色一板装出很‘为难’:“借宿可以,但必须交纳房租,从你薪水里扣除。既然你是自己人,给你一个优惠价格,一月两块大洋怎么样?”
    不怎么样!
    你他马的怎么不去抢啊,王进嘴角一阵抽搐,差点没忍住破口大骂。他这这才明白旧社会剥削之严酷,还说是自己人的干活,房租比起外面的大通铺都贵,要不是看在包吃包住眼下没处可去的份上,老子非抽死你个大奸商不可!
    就‘待遇’问题磋商完毕,李老板这才露出笑容,等王进和店里另一位伙计将店铺打扫干净,挥手示意老伙计道:“小何挂上门板打烊,带小王熟悉一下店里的情况,明天一早让他赶快上工,我这里可不养闲人。”
    我草,用不着这样埋汰人吧……
    王进岔岔然跟着‘何哥’熟悉了简陋到极点‘员工宿舍’,趁着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急忙到码头找到二蛋,拉着赚到工钱兴高采烈的二蛋一起回到李氏米铺,他哥俩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不至于凄惨到头一天便露宿街头。
    本来二蛋是打算先去找他哥的,不过被王进所阻止。
    王进认为现在找大蛋时机很不‘成熟’,他之前帮王村长读家书时,就敏锐的发现大蛋可能在省城混得不咋样,不然寄回家里的钱也不会越来越少。
    参军虽然比当伙计要强得多,可是操作起来也需要不少花费,他认为还是先赚点钱再过去也不迟,他可不怎么喜欢那种被人鄙视不爽的眼神。
    二蛋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理儿,也就安心的在李氏米铺住了下来。白天到码头找活,晚上便回到米铺‘员工宿舍’休息,日子倒也平静无忧。
    要说他们所在粮食店的这个李老板还真不是玩意,典型的奸商一个,下班之后完全把他当苦力来用,做这做那不说,米店关门的时候还要帮助小何收拾着店铺。
    李记米铺的老板叫做李富贵,名字起得跟个汉奸似的,祖上三代都是做米铺生意的,他们家的米铺在安庆也算是百年老字号了。可就是这么一家老字号,却只有区区一个伙计,当然是抠门得厉害。
    可就这样的角色,也是他现在不得不巴结讨好的。人生啊,真是杯具……

第十五章 压榨无极限(修改)

    正式成为李氏米铺的员工之后,王进安下心来做起了杂役伙计……
    米铺的工作倒是轻松自在没啥重体力活,就是烦琐麻烦了些。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收拾店铺,要他一个很久没摸过扫把的人重新温习一遍,也真是不容易。接着就是从库房里将一袋袋粮米搬到店铺正堂,摆放好再整理登记。
    忙乎完这些之后,他才能回到宿舍洗嗽吃早点。
    还好的是店铺本身就是做粮食生意的,在吃食方面李老板没有太过吝啬,早上的粗糙馒头管饱陈粮稀饭管够,外加一碟李老板家乡下带来的腌菜,当然想要吃得好一点的话,除非李老板特别开恩或者心情大爽的时候。
    总的来说他混得还不错,米铺的福利待遇啥的在安庆城里也算中等水平,有机会给大客户送粮的时候还能落下不少小费。
    李老板一家三口,和王进一同住在后院相隔的厢房里。李老板这家伙就不用多说,整天笑眯眯的挺着一个**的肚子,十足的贪财吝啬奸商一个。李夫人四十许年纪慈眉善目脾气温和,倒是挺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这两夫妇性格迥异,一个脾气暴躁小气吝啬,一个则是脾性温和大方得体,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凑合到一起,而且还能相敬如宾的,真真是奇葩一件了。
    李氏夫妇膝下有一子,年方十八正是青春热血的年纪,目前正在安徽师范学堂上学。
    李大少爷是个不省心的家伙,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王进正在晨练打拳。自从穿越以来,知道这世道混乱得很,密友一个好的身体和身手,想要出人头地简直是在做梦。于是,等他身体养好之后,一直坚持打拳锻炼身体,将穿越前学到过的一些手段全部拾缀起来。
    他的身体本来就健壮,穿越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练起功夫来事半功倍,很轻易的就能上手并且达到一定程度。以他现在大半年苦练过来的水平,如果放在穿越前肯定也是高手一枚,应付三五条大汉完全不在话下。
    那天他在打拳的时候,吸引了李大少爷的注意,闷头闷脑就冲了过来,幸好王进收手及时,不然李大少爷起码也在床上躺几天。这真不是开玩笑,全心全意投入进去打拳,再加上他本来功夫底子就不错,搞不好要出人命滴。
    李大少爷受了不轻的惊吓,不过年轻人好奇心旺盛胆子也大得很,等他回过神来就一个劲缠着王进教他功夫。为此,李老板狠狠训斥了儿子一通,摇他好好读书将来考个进士光宗耀祖。至于王进这个带坏小孩的家伙,自然没得到什么好脸色。
    除了李氏一家三口之外,米铺里还有一位比王进资历老太多的老员工何金柱同志。老何同志当真被李老板当牛做马,除了米铺里的活计之外,李家的一切烦琐杂务都让他给包圆了,着真是起得比鸡早,做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

第十六章 做小二,有风险(修改)

    又是一天大清早。
    王进早早起床,将店铺里拾缀一遍之后,回到后院招呼起床的李大少爷一起打拳。这可不是他自作主张,而是李夫人暗地里的要求。最近世道不太平,有一身防身手段的话,儿子上学读书她也能安心一点。
    “不好好读书,练什么武?凭的让外人瞧不起!”李老板当时气得不轻。
    “外面的世道那么乱,前些天还听说过饥民闹事,连巡抚大人都惊动了。城里也涌进不少饥民,谁知道骇儿在上学的路上不会出危险?”李夫人也表现出了难得的坚持,最后李老板完败,准许儿子跟王进学上一手。
    吃饭的时候,李老板难得的露粗一丝笑容,他先鼓舞儿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他最近一段时间注意人身安全,然后才转头向王进问道:“对了,你那个兄弟呢?把他叫过来一切吃一顿吧,店里不差这点粮!”
    今天是什么日子,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王进有些狐疑的望了李老板一眼,嘴上也没停歇:“哦,他最近做工比较劳累,这时候还在睡觉呢。”说起这个他就心中泛酸不已,二蛋最近的日子过得实在太过劳累。这时代码头工人的活计可不好干,后世看过那些旧社会上海摊电视剧的应该清楚。
    里面龙蛇混杂,这些还不算什么,关键是码头工人受到的盘剥太过。就拿二蛋来说吧,他先找到一位码头大哥入伙,每天都要从工钱扣除一部分交纳上去,算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费。除此之外,码头上的各种关系都要定时孝敬,辛辛苦苦靠卖苦力赚来的钱,几乎有一半呀消耗在这些打点上面,在他看来实在得不偿失。
    当时的码头搬运全部靠肩膀扛,可不像后世还有搬运机器可用。一天下来,扛上十来吨的货物都是小儿科,二蛋每次回来都是浑身乏力一脸疲倦,每每看得王进心痛不已。有心让他辞去这份苦功吧,又没有别的活计连生活都困难。
    他一直都在打李老板的主意,希望米铺能够多招一人。薪水少上一点无所谓,关键是米铺吃住不愁日子过得安宁。等到手头足够宽余了,再去找二蛋他哥帮忙运做。他可是知道,做多了苦力活,又没有及时调理好身体,是会留下隐疾的。
    作为好兄弟,他自然要为二蛋好好考虑一番,起码不能让二蛋一直在码头干下去。可是李老板这家伙实在太过抠门,死活都不愿意松口。王进有时候在做活的时候都想故意怠工,看到时候李老板是请还是不请?
    就这么一个吝啬的家伙,以前从来都没问过二单的事,今天浸染要二蛋过来吃饭?有阴谋,一定有阴谋!
    匆匆吃完一顿实在的早饭之后,王进摸了把嘴起身就准备到前面店铺去开门营业,不料却被李老板喊住,让他凑过去好好的叮嘱了一番。王进的脸色顿时苦了下来,有些不自在的问道:“老板,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冒什么险?别家都这样,咱们不做岂不是亏死了?”;一5老吧瞪眼怒道:“叫你那个兄弟也不用去码头上工了,留在店里帮一把手。”
    利诱,绝对是利诱!
    王进最终哈是没能抵住这个诱惑,答应了下来……

第十七章 为保饭碗献计策(修改)

    王进感觉鸭梨很大……
    “二蛋,外面什么情况,还有多少人滞留在外面?”
    “进哥,外面还聚集了记号多人!”二蛋通过门板缝隙向外观望,满脸紧张身子绷得紧紧的,大颗大颗汗珠从额头滚落,紧紧抓住手头的木棍不放。
    “马的,真是倒霉……”王进背靠‘砰砰’作响的门板,感受着门板每一次剧烈震动,忍不住心头一阵发慌,后背早就被冷汗打湿。
    他在心里早就把李老板骂了个一百遍啊一百遍,粮食涨价这样坑爹的事情竟然让他们这几个小兵硬扛,承受无数安庆市民的漫骂和威胁,实在是苦不堪言,他都有了辞职不干的想法。这工作风险太大,他最近连门都不敢出。
    这事说起来话长,那天早饭过后,正当王进准备正常开门营业的时候,李老板叫住了他并给了一个十分坑爹的任务。他让王进不要急着来们营业,而是先挂上一块粮食涨价通知,告诉前来买粮的顾客粮食涨价了。
    当时正逢安徽水灾粮食歉收,全省粮价一个劲的往上涨,像李老板这样的黑心粮商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发国难财的大好机会,形成默契一个劲的往上哄抬粮价。可以安庆居民们的收入水平,哪里承受得起这样一日三变的粮价上涨?
    因为粮价的事情,安庆城里已经出现过不少乱子,所以各家粮店里无不如临大敌,生怕一不小心被愤的市民们砸了店铺。王进这时候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进李氏米铺工作,就是这个原因,他是被当成保安招入的。
    果然,王进战战兢兢将涨价牌挂出去,立刻引来买粮市民们一阵轩然大波,纷纷嚷嚷着黑心奸商,有那性情激动的还试图冲击店铺。还好当时有所准备,二蛋也留在店铺帮忙看场子,米铺两位正式职工外加一位临时工死死顶住厚实的门板,这才没让愤怒的市民们冲劲粮店。可就是这样,当时把他们几个也吓得够戗。
    等待情况缓解下来,他急忙到后院找到脸色吓得煞白的李老板,不满的问道:“老板,这个粮价是不是涨得太猛的点?”
    “你知道什么,你以为我想啊?”李老板立刻恢复了黑心资本家状态,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这些都是那些大粮商定下的归,就咱们李氏米铺的规模,能和整个安庆粮商对抗吗?老老实实做你的事去,这些大事哪容得你一下小伙计插嘴?”
    王进灰溜溜的回大前堂店铺,按照李老板的指示在下午重新营业。小心翼翼打开只容一人进出的缝隙,放一个客人进来二蛋手执木棍立刻将门缝堵上,等客人买完粮食付清钱款从粮店后门离开,前面二蛋让开身子放另一位客人进门……
    一开始还好,粮食价格涨得还不那么离谱,市民们虽然满腹怨言但也还能保持正常心态。可是到了后来梁价涨得太过疯狂,引起了市民们一阵恐慌和愤怒,王进他们就有些吃不太消了。
    “老板,不能再这么涨下去了……”王进再一次找到李老板。
    “不涨怎么成,大家可都在涨!”
    “万一要是市民们情绪失控,就店里这几个人,根本顶不住啊!”
    “那怎么办?”
    “我倒有个想法,就是主意有点馊,不知道该不该说……”

第十八章 “商业奇才”(修改)

    “这主意真够馊的!”李富贵差点没气得七窍生烟。他还以为王进有什么好主意呢,原来还是降价一途:“难道我不知道降价的好处吗,可是咱们手头就这么点粮食,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奸商,吝啬至极的奸商!
    王进心中鄙视,脸上依旧带着狗腿的笑容解释道:“现在粮价这么高,真正能买得起粮食的市民反而不多。单靠那几家酒楼客栈的定单,咱们仓库里还有不少剩余粮食,降价卖出去不仅能赚上一笔,也能提高咱们米铺的名声……”
    “这些我不知道吗?关键是降价之后,其它粮商会怎么看?咱们仓库里的粮食也不怎么够吧?”降价销售得损失多少利润啊。
    “这个,安徽粮食歉收,别的地方总有购粮渠道吧?”王进很是不以为然:“至于其它粮商的看法,只要咱们手头有粮,管他们是什么看法。老板说实话,如今的粮价涨得太过疯狂,就算是降价销售咱们也有可观的利润,又何必非要跟着那些大粮商的步子走呢?”
    摸着圆滚滚的下巴,李老板有些心动了……
    他和王进还有夫人仔细商量过一阵,李夫人也很赞同王进的提议,认为趁此时机到外省购买粮食,然后降价出售,无论在公在私对李氏米铺来说都是好事,此事值得一试!
    李老板倒也雷厉风行,打定了主意之后,交代了一下便带着老实巴交的何金柱匆匆离开安庆赶往浙江。王进对此有些不爽,本来他还想捞一个随行的位置,就算捞不到什么外快也好见识见识一番外面的世界,现在全泡汤便宜何金柱这小子了。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凶神恶煞吝啬小气的;一5老板一走,整个李氏米铺完全就是王进说了算。李老板临走之前倒是交代李大少爷照看店铺李夫人在后掌总,可谓所托非人。
    李大少性子跳脱,对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