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狂人-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拖得越久,对日军来说越不利。毕竟是跨海作战,对于后勤军费的压力太大,眼下的日本政府也没那么大臂膀,可以长时间扛得住这种源源不断的惊人消耗。
    此时胶州前线的战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光复军伤亡的不断增加,还有日军主力不顾一切的疯狂攻击,迫使前线光复军不得不进入战略防守状态,全线收缩防守尽量拖住几近发狂的日军主力,没有实力再像之前那样发起针锋相对之反冲锋。
    就算有北洋军加入战斗,可这帮家伙明显有出工不出力的懈怠迹象。也不知道这帮家伙是不是暗地里与日本人达成了默契,阵地上打得欢快一点实质性的玩意都没有,整天介的枪炮声不绝于耳,纯粹是在浪费弹药储备。
    对于北洋军这样的表现,前线最高指挥官王单东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且老老实实的将情况汇报到后方,请求王大督军的进一步指示。
    说实话,北洋军的表现真的让人感觉咋舌,见过胆子肥的就没见过胆子这么肥的。与日本人玩默契,简直就是在与虎谋皮。果然不出所料,在与北洋军打了两天默契仗之后,日军一部突然发力,打了北洋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时间兵败如山倒,要不是北洋军手头的预备队足够且及时感到的话,说不定防线早就被日军突破。北洋段芝贵部损失惨重不说,还被惊出一身冷汗的王大脑东严厉斥责,就像训孙子一样颜面丢尽。
    袁大公子更是受到不轻的惊吓,当时他差点被日军抓了俘虏。逃过一劫的袁大公子钻身就回了济南,远离前线这个危险的地方。军功算什么,军中的资历有算得了什么,比起自家小命来,统统都是浮云。
    最让段某人气得差点吐血的是,袁大公子在济南没待一天,似乎感觉不安全,连夜返回北京自家的安乐窝去也……

第三佰一五章 变化

    w呵呵不好意思,过于yy了。。)
    五万援军的及时赶到,让兵力有些吃紧的胶州前线压力大减……
    北洋军不给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扫而光,王单东又有了与日军主力正面叫板的底气与实力。当然,要如何碰撞还需要好好计划一番。日军的战斗力确实在光复军之上,这是不争的事实没什么好说的,蛮干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王进可不是后世的老蒋,没有把‘友军’当炮灰消耗品的打算。民主进步党目前与合作者的关系以温和为主,可没想着法子削弱地方势力的做派。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能摆在明面上让人抓住把柄不是?
    在临时指挥部召集友军将领商讨了一夜时间,终于商量出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对敌计划。
    友军被分成一个团或者一个旅规模的支队,混编光复军一个轻装团组建成一支支混成旅。然后先简后难慢慢适应日军的攻击火力和强度,在战场上彻底站稳脚跟。
    那些杂牌军刚上战场的时候心情忐忑,一时被日军的疯狂进攻势头所吓住。他们从来还没有见识过如此疯狂的军队,竟然不怕如林弹雨和连绵炮火,还能够满脸凶狠的继续发起冲锋,好象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
    要不是身边有光复军的老鸟陪同,外加上督战队明晃晃的大刀,被吓尿了的友军弟兄们说不定真的腿软转身就逃。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一个个惊得面如土色手软脚软。一时失了锐气,更别说什么战斗力了。
    就像后世网络流行用语说的那样:吐着吐着,也就吐习惯了!
    有光复军战士们亲身做表率,一次又一次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精准而又密集的排枪射击,重机枪编织成的强大火力网,如雨点一般下砸的手榴弹,威力强横的炮火轰袭,还有最为野蛮惨烈的赤膊白刃血战……
    这一桩桩一幕幕,无不让友军战士们目瞪口呆惊佩不已。换成是他们的话,就算武器装备再精良一倍,也不一定能扛得住日军潮水般疯狂攻击。别的不去说它,单单一个决死勇气方面,就算再不甘心也不得不心服口服,他们没这大到没边的胆子。
    光复军的英勇表现,不仅鼓舞了友军弟兄们的士气,消除了他们心中的顾虑,让他们明白日本人也不是打不死的怪兽。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挨了枪子同样也得玩完。
    光复军战士也用实际行动深深的震撼了一干友军弟兄,让他们看清楚了光复军的真实战力,对于光复军心存敬畏之心。这同样是一种自我宣传的手段,目的不光光只是激起友军弟兄们反抗日军的勇气,同样也是一种变相的威慑。
    前文说过,随着以两江为中心的南方经济圈形成和发展,凡是加入这个圈子的军阀势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南方本来就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再加上一个平稳的环境,经济想不发展起来都难。
    虽然两江地区中心地位牢不可破,但是有钱了之后某些家伙的花花肠子便多了起来。不是说这帮家伙敢动什么歪心思,只是打招呼不像以前那么听话,阳奉阴违的事情出了不少,民主进步党这边还不好太过叫真,这样的风气绝对不能助长。
    民主进步党与北洋陷入对峙状态,停息了相互间的直接武力碰撞,改为暗地里的对抗。这样一来少了直接武力对抗,整个中国的环境也难得安静下来,也给了一块适合商业发展难得的土壤和契机。
    可万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积极的一面,自然也会有不好的消极的一面。光复军长时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某些人不免心生侥幸心理。随着手头武装力量的换装和强大,自然会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念头和想法。
    现在时间还短,虽然开始出现各种阴奉阳违,他们还不敢有什么找死的想法。可一旦时间长了,会出现什么状况就不好说了。王进还没做好全盘接收整个南方的准备工作,这时候出现乱子可不是他和军政府上下期望出现的状况。
    所以,此次和日军大打出手,除了青岛问题之外,也未尝没有威慑周边小弟的用意。此次友军联合出兵,既有军事上的需要,也有政治上的考量。
    毕竟胶州半岛战事虽然打得十分火热,也受到全国人民的紧张关注,可是宣传的渠道就只有安徽系的那些报纸。当然北洋也能第一时间得到准确消息,可要指望他们帮民主进步党宣传扩大声势,想都不用想。
    虽然民主进步党系报纸在报道时并没有耍什么花枪,尽量按照事实详细报道。这样就已经足够,没必要画蛇添足的搞什么歌功颂德,那样反而让人觉得太假。
    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和不以为然,认为报纸上太过夸大其词,光复军真要有报纸上的的那么强大,早就一统全国了,哪还用着得窝在两江地区称王称霸?
    此次联合出兵,王进就是要让这帮家伙们好好看一看,光复军真正的战斗力,不是他们这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堪。随军赶赴前线的军长师长还有旅长团长们,又有哪一个来之前没有接受其它任务?说白了他们是带着目的前来的。
    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只是谁也没有道明而已。
    胶州战场就是一块试金石,光复军表现真如报纸上所说也就罢了,如果只是虚有其表的话,说不定就会出现什么让王进不高兴的事情。
    眼下,光复军的表现证明了,他们依旧是天下强军!
    光复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起了友军弟兄们心中的战意,让他们有了直面日军如潮攻势的勇气。而后,在王单东和一干前线指挥部参谋们制定出新的作战计划,光复军与友军部队混编作战,与日军投入新一轮的消耗战中。
    随着五万援军加入战场,胶州战场的平衡被打破,战斗出现了新的变化……m

地三百一拾六章 形势热闹53地三

    轰隆隆……,哒哒哒……
    激烈的枪炮声响彻战场,战士们的喊杀声惊天动地。【网】//小说网高速更新w//
    光复军各种手段齐出,给予日军最大的打击。各种‘土’办法纷纷上马,土地雷土炸弹还有更为凶狠的土‘化学武器’纷纷亮相,给日军官兵带去了极大的烦扰和麻烦。
    特别是在青岛市区的巷战中,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格外有效。
    这些阴损玩意都是王进穿越前在众多影视作品还有小说中,学习或者剽窃到的点子和手段。当然,王进通过社会部的关系,请教的一些‘资深’江湖人士,也出了不少点子,把不明就里的日本小挫子们祸害得不轻。
    日本陆军在青岛伤亡不小,迟迟没有完全拿下整个青岛,一力激进主战的军方大佬们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此时可不像后世,日本军方的势力虽大,但还没有大到一手支天的地步,受到文官集团的极大牵制。
    这时候的日本政界受西方影响严重,掌控政府权力的也多是留学过欧美的所谓‘温和派’。他们受欧美政治思想影响,行事作风并不向军部那帮人那样激进冲动,大多以理智为主,也就是俗称的‘阴险政客’。
    日本军方与政界的矛盾由来已久,因为理念问题没少给对方添堵扯后腿。此次青岛作战,日本军部一开始就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态势,由于有天皇在背后支持,军部的气焰更为嚣张,全权独揽青岛战事的所有事务,不给文官们多少插手的余地。
    前文就有过介绍,日本上下对拿下青岛信心十足。可是在拿下青岛之后的战略决策上,文官集团与军方出现了巨大的意见分歧。文官集团希望军方拿下青岛之后停手,不要扩大战争规模,先把青岛完全消化过来再说。
    日本政府想要彻底掌握青岛,并且做到自给自足甚至有所赢余的话,前期的投入必不可少。光是这些就够文官们头疼好一阵子的了,如果战事再有扩大的话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除非真的能如军部那帮疯子所策划的那样,一口气拿下整个中国,从中国抢夺资源财富填补巨大的军费消耗,否则扩大战事就是自找麻烦。
    打仗是要花钱滴,对于眼下财政很‘坑爹’的日本政府来说,少花一点就是一点。日本现在的商品出口形势一片大好,在东南亚市场除了可恶的华商之外,可以说得上横行无忌所向披靡,可是财政状况也不是说好转就能立马见到成效的,这需要时间沉淀。
    军部那帮狂人的胃口却是大得很,巴不得一口就能吞下整个中国。他们野心勃勃的策划了一个大计划,一个最短时间掌握中国的大计划。(前文有过介绍)
    套用后世那句著名的网络俗语: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滴!
    青岛不仅没有想象中轻松拿下,反倒还损失了不少精锐战士。军部这次丢了大人,政府里的文官们自然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好脸色。
    当然不对盘归不对盘,青岛战事不利的消息还是要尽量遮掩的,免得各种负面消息影响了国民的信心和士气。眼下外界铺天盖地都是青岛战事的报道,想要彻底捂盖子不太可能,日本政府就只能在伤亡数字上动一动手脚。
    日本国内报纸对于青岛战事的报道不如之前热烈,报道中少了那些吹捧惶军无敌,今日拿下xxx,明日又攻陷xxx这些鼓吹的玩意,多了一些含糊其词报喜不报忧的内容。不过就算如此,对新闻敏感的日本人也会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日本政府忙着忽悠自家民众,军部身上的压力就大了。眼下局势已经容不得前线日军拖延,必须尽快拿下青岛。此时他们已经放弃了沿着津浦线北上,直扑北京继而掌握整个中国的幻想,最重要的还是尽快拿下青岛。
    面对光复军施展出来的无赖战术,日军指挥官一时也是头疼万分。正面战线因为光复军的收缩防守,再加上日军必须抽调出足够的人手攻打青岛,导致进攻出现疲软状态。光复军及时发现日军变化,立刻改变战术拖住日军主力大部不得轻易加入青岛市区战斗。
    光复军组织的游击队活跃于胶济线附近,打黑枪敲闷棍搞动物‘肉,弹’无所不用其极,给日军的后勤运输与人员调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打黑枪敲闷棍日军还好防范,可是面对那些突然从某个角落冲出来的野狗,他们就没办法做好防范和控制。最让日军官兵惊恐不已的是,这些野狗身上背着分量不轻的炸药包,往往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便只听见‘轰’的一声伤亡惨重。
    不仅如此,原本应该是他们肆意妄为毫不设防的乡村,如今却成了小股部队不敢靠近的危险之地。就像地雷战中表现的那样,凡是日本人有可能‘光顾’的村庄,都被游击队指导村民们好好的设计了一番,保证日本‘友人’们来了就不‘想’走。
    最让日军感到害怕的,是那些抱着炸弹不要命冲出来,要与他们同归于尽的干活。任谁碰到这样不要命的疯子,都得手脚发软直打哆嗦。地形稍微复杂一点要担心黑枪,看到满脸‘友善’的中国人也要仔细注意他们身上捆没有捆炸药。
    日军强横不假,但在中国也没有后来那么大影响力,没有前赴后继的‘伪军’投靠,遇到的任何抵抗和困难都得自己扛着,实在苦不堪言到了极点。
    日本士兵在青岛周围难得的‘老实’起来,一不‘做奸’二不‘犯科’,真真让人跌碎了一地眼球。
    眼下日军如此不给力,完全没有传说中的‘凶残’面貌。本打算等日军一进入青岛市区,便向日英联军投降保存自身的青岛德军的心思活络开来。有许多官兵主动请缨,自愿加入以光复军为首的青岛守卫军,与日军在青岛市区展开激烈对抗……)

地三百一七章节 热闹地三10

    在与日军的纠缠中,光复军准备的秘密武器也纷纷粉墨登场……
    轰隆隆,当第一辆装甲拖拉机出现在战场,硬顶住日军如潮一般的枪林弹雨,轻易突破日军小股部队匆匆组织起来的防线,掩护身后光复军战士迅速突进,在短短时间内便消灭了一个中队日军,浦一亮相便惊艳整个胶州战场。。)//。欢迎来到阅读//
    面对胶州战场出现的‘怪兽’,日军好是一阵紧张不安。直到光复军阵营出现不足十辆装甲拖拉机,这才放下心来继续拼命。装甲战车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是突然出现在青岛战场,而且还是中**队一边的,怎么说心里都有点那啥不对劲的滋味。
    日本人也不客气,在亲身见识感受了一番装甲拖拉机的威力之后,他们急忙改装手头的卡车,搞出了个不伦不类的装甲战车小分队来,威力倒也不俗。
    日军加大了对青岛前线的后勤支援,一艘艘运输舰在护卫舰队的护送下从不远处的旅顺港抵达胶州湾。不时响起的惊天爆炸声还有日本海军官兵一顿惊慌失措的喊叫声,还有冲天的水柱和倾斜的舰船,给原本宁静的胶州湾带去浓浓的战争阴影与死亡阴影。
    光复军也是下了血本,为了给日本海军制造足够的麻烦,青岛港湾中接收过来的小型军舰不顾风险集体出动,在胶州湾主要水域投放大量水雷。
    日本一开始还小吃了几亏,被水雷蒙中了几次,好几艘运输舰受损不得不拉回旅顺港大修。不过水雷能造成的威胁也就这样了,日本海军反应过来之后,派出大批扫雷艇扫荡胶州湾主要水域,水雷能起到的也就只有威慑作用了。
    相反,最让日本海军头疼的,是光复军在胶州湾胡乱投放的一批劣质水雷。不是这批水雷有多么神奇的效果,而是这批水雷的质量差稳定性让人不敢恭维。有时候没有碰到任何舰船,突然而然就在水下爆炸,激起一道道冲天水柱。
    正因为如此,日本海军才有些无所适从。任他们的扫雷技术有多精湛,也抵不住这样无厘头的水雷时不时的来一下。没有碰到也就罢了,要是有军舰正好碰上这样毫无防备的突然爆炸,别说是日本海军,就算英国海军来了也受不了哇。
    中日双方除了在战场上大打出手之外,在外交上也进行了激烈的对抗……
    要说玩,摸黑这一手,在中国王进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特别是他手里掌握着影响力巨大的几份革命报刊,更是让他和民主进步党立于舆论的制高点,绝对的不败之地。
    日本人本就不是啥好鸟,日本军人受所谓‘武士道’精神熏陶,在中国的土地上犹如一头头噬血野兽,做出了许许多多骇人听闻的恶事来。真要是一一述说的话,完全可以写出一本中国人血泪斑斑的罪恶史来。
    在青岛大战期间,日军也做下了不少恶事,从登陆地一路过来鸡飞狗跳哭声哀嚎声一片简直罄竹难书。如果与日军对上的只是北洋军的话,这事十有**就被掩盖下去,等到以后被发掘出来,又是一段舆论谴责而已,对北洋军不会有什么实质性伤害。
    光复军自然没有那么好心帮日军遮掩罪行,活动在附近的游击队里可是隐藏着好几名隶属于《光复报》还有《安徽日报》等大报战地记者。他们将日军的罪行一一拍摄在随身携带的胶卷里,然后通过秘密渠道送回安徽报社总部。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顺理成章,以民主进步党为首的报纸大肆揭露日军在山东半岛的恶行,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日军的恶行严厉谴责。
    报纸上揭露的一桩桩一件件惨不忍睹的恶行,还有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无不让读者气愤填膺悲愤万分,心中涌起无限悲哀还有对日本人的深深愤恨。合肥首先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而后这股风潮迅速向全国各大城市蔓延,再一次掀起反日的新浪潮。
    各地日本商店和工厂倒了大霉,被激动愤怒的民众好一阵打砸破坏。虽然有当地军警的及时出面保护,但是损失依旧非常惨重。日货再一次遭到全国性的抵,制,市场份额被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接管,在中国的商业活动可以说得上伤筋动骨损了元气。
    社会各界纷纷严厉谴责日军在山东半岛的恶行,各地军政府接到雪片般的请愿信,要求军政府出兵山东,将日本人赶出山东半岛。各地热心人士纷纷找到民主进步党有关部门热情的捐款捐物,以支援革命联军在山东半岛的抗日大业。
    民主进步党一套舆论组合拳下来,打得风生水起轰轰烈烈。全国掀起一股反日抗日浪潮,席卷南北各大中小城市,人们在有识之士的组织下纷纷走上街头,高举横幅高声呐喊各种反日言论,各种各样的抗日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展开。
    各地民主进步党支部挤满了前来报名参军的热血青年,其它革命组织也不甘示弱,纷纷敞开了大门招揽热血青年,口号便是‘去山东,杀日寇’,还真被他们拉拢了不少一心上山东战场的热血青年。
    面对中国掀起的又一波反日排日浪潮,日本政府反应激烈态度强硬之极。日本驻中国公使山座圆次郎第一时间找上北洋政府,强烈要求北洋政府立刻平息国内的反日排日浪潮,逮捕带头者镇压闹事者,并全额赔偿日本商人和工厂主的巨额损失。
    袁世凯当时就炸了毛:日本人当真欺人太甚!
    他不相信日本人不知道谁是幕后‘凶手’,最后竟然又找到北洋政府头上来了?
    不说他答应了日本人的要求之后,在政治上的巨大损失,单单就赔偿问题没法达成任何协议。以北洋政府此时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说什么全额赔偿简直就是在逼宫想要北洋财政破产……

第三百一八章节 变故第三10隐忧

    w老子惹不起你们,总躲得起吧?
    袁世凯差点没气炸了肺,见过无耻的,就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你日本人硬要把黑的说成百的,将所有责任都栽到北洋头上,那也就不要怪我脚底摸油流之大吉。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把一个日本公使扔给手下小弟应付干瞪眼。
    袁世凯的避而不见,更加激起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负责接待日本公使的北洋政府外交部官员苦不堪言,被日本人的无耻行径弄得火冒三丈,要不是担心被老袁秋后算帐,他真想就此拂袖而去:爷不侍侯了!
    北洋政府的一再扯皮,让肩负重任而来的山座圆次郎炸毛了。负责接待应付差事的北洋官员被喷了一脸口水,厉声呵斥北洋政府要尽快给予答复,别闹得最后下不来台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陆军迟迟没有拿下青岛,反而损失不小耗费严重。军部的口子越开越大,要钱要物索求无度,掌握日本政府的文官集团不乐意了。前文有过介绍,日本政府的财政状况刚刚有所好转,根本就支撑不住长时间的跨海作战。
    虽然日本政府掌握的旅顺与山东没多远距离,但单凭一个旅顺,也支撑不起十万人规模的战斗多久,而且还是在这样进展不大的消耗战中。旅顺基地也要留有足够的战略物资储存,以备有可能出现的不时之需。
    更不要说那时候的台湾了,对于日本政府而言纯粹就是一个包袱。以日本当时的财政状况,根本就无力开发台湾。日军是在台湾建设了军事基地,对青岛的帮助也有限得很,最多也就是个中转站的干活。
    本来就看军部那帮人不顺眼,控制政府大权的文官们纷纷出手。眼见战事不利再不出面打压,难道还要配合他们行动不成?
    文官们认为,既然武力一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没必要继续劳民伤财,改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有这个把握,自从前清以来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在谈判中北洋政府与前清基本上没什么两样。
    日本军部一干大佬不乐意了,这不是在打他们脸吗?
    当初出兵的建议是他们所提,把文官集团排除在外也是他们所为。原本的想法是军部独吞拿下青岛后的好处,可没想到最后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青岛是块硬骨头,并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好啃,十万日军在山东陷入困战的沼泽当中不可自拔。
    不仅仅中国人好面子,外国人也同样如此。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鲜少有面对打脸还能无动于衷的。于是,军部和文官集团闹腾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针锋相对一点都没有要退让妥协的意思,事关手头权力也容不得他们退缩。
    军部态度强硬,坚持要把青岛战事进行下去,他们认为日军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关键是国内的物资支援不能断绝。为了表示军部的决心,青岛那边日军又展开了几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可惜最后的结果依旧不令人满意。
    文官集团也不客气,政府财政摆在那儿,时间拖得越久麻烦越大。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解决中国问题不一定非要军事行动这种过于激烈的暴力手段。历史事实证明,有时候在谈判桌上取得的成果要远远大于战场。
    不趁着现在袁世凯不敢出头,北洋政府犹疑不决的当口出手,难不成真要等到中国上下一心抗‘日’时再后悔吗?
    军部则认为只有武力打下来的地盘才算稳固,谈判神马滴实在太不保险。战争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很难停下,要是谈判不成再想顺畅的运转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以眼下那该死的光复军的动员能力,到时候等待蝗军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中**队?所以,军部坚决反对文官集团这种没有脑子的做法。要加强青岛前线的兵力部署,国内不能拖了前线将士们的后腿。
    双方谁都奈何不了对方,同时又坚持己见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没有办法之下,两方人马找上天蝗,想请天蝗主持做出决断。
    天蝗也很是为难啊,心中暗骂两方人马不识好歹,竟然将这样为难的问题抛给自己,良心大大的坏了……
    青岛战事目前基本上已然明了,想要速战速决根本就不可能。除非在山东顽强反抗的中**队突然出现问题,但这可能吗?
    天蝗比较赞同文官们的想法,但是之前他也是坚定的主战派,这时候突然转变,态度,有种羞刀难入鞘的感觉。不过最后,他还是默认了文官集团的做法……
    很快,入侵山东半岛的日军突然改变战略。由战略进攻慢慢转变为战略相持,而且这种过程还是不经意间完成,没有一星半点征兆显露。等到革命联军察觉的时候,日军已经完成了战略部署,再想要下手就有些困难了。
    “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后方,王进揉着眉心询问蒋百里。
    “不太清楚,应该是日本国内出了什么变故吧?”蒋百里一针见血道。
    “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王进继续问。他知道蒋百里在日本有关系,而且都是混迹军界的硬靠,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
    民主进步党军情部不是没派间谍去日本,但是时间太短还在底层混悠着呢。想要打探到高层的情报,没个**十来年,再加上民主进步党的暗中运做,想都不要想。
    “什么想法,估计日本政府财政支撑不住了吧。”蒋百里呀中精光一闪:“军情部收集的情报我都看过,没峡谷到看起来强大的日本也有这么一面。跨海作战不是开玩笑的,对军费和物资的消耗太过惊人,与日本方面速战速决的决策相差太远,他们可能要出什么妖蛾子!”
    “哼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还真不信玩bu死这帮混蛋……”m

第三佰一九章 隐忧

    w受国内舆论压迫,袁世凯政府不得不出面与日本政府做出严正交涉……
    北洋政府照会日本驻华公使山座圆次郎,要求入侵山东自日军全部退出中国境内。。)私底下,袁世凯的亲信心腹向日本公使表达了大总统的无奈。
    在山东半岛战事上,北洋军的表现太过偏离主流,便宜没捞到多少反而惹了一身骚。尤其在开战以后,北洋军的表现那就是一场灾难。袁世凯还不能说什么,谁叫自己儿子表现得那么挫呢?他就算想把责任推给他人都不可能!
    最让袁世凯和北洋政府感到惶恐不安的是,随着山东战事的发展,民主进步党与王进的声望呈现一种爆发式增长趋势。就连被打击得销声匿迹了好一阵,此次也跟着吆喝赚了一把声望的国民党,也捞取了不少好处。
    相反,由于表现欠佳,北洋政府遭致一片漫骂,声望更是犹如流水一般倾泻而下。这让袁世凯感到极大的不安,王进也逐渐超越孙中山等老一辈政治人物,成为他眼下最大的政敌,不能让其再过分成长下去了。
    如果可以的话,袁世凯真想派人将王进这厮给做掉。当然这也只是想一想,想要做掉王进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也不知道王进那厮哪来那么多的歪门邪道,身周也不见多少护卫,却是将自个保护得严严实实犹如铁桶一般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真是见了鬼!
    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袁世凯不敢冒这样的风险。王进可不是个好惹的主,他至今还对总统府那一次爆炸记忆犹新。谁知道遭惹了王进这厮,会做出什么报复的手段来?
    他现在年纪大了,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