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狂人-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加盟,三都澳军港也不可能停下建设的步伐,这关系到他的另一项重大决策。
    心情最为苦逼的,莫过于福建都督孙道仁。他怎么也没有料到,王进竟然会玩这么一手,可是将他给坑害惨了。福建港口突然停泊几艘“楚”字号军舰,福建军政府心惊胆战之余,也不禁感到郁闷万分。
    王进真不是个玩意,尽会欺负他这个老实人。日本人可是视福建为禁脔的,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中**舰停靠在福建港口,这不是赤落落的挑衅吗?
    果然,日本人很快沉不住气,在与美国和安徽交涉无果之后,气势汹汹找上福建都督府,要求军政府拒绝外省军舰入驻。
    孙道仁怎么可能同意这样‘无礼’的要求?
    日本人蹦达得欢快王进实在心头不喜,在三都澳港口修建步入正轨之后,王进立刻命令社会部在民主进步党控制区域内全力布置,联合南方其它不在控制区域内的省份进行一次大行动!
    “日本帝国,主义滚出中国!”
    “抵,制日货,支持国产!”
    “……”
    春节刚过,在南方地区突然爆发激烈的反日排日行动,并以迅猛之势在南方各省扩散。一夜之间,日本商品在整个南方地区变成了无人问津的货色。就算有哪个崇洋媚外的混蛋想要偷偷购买日货,也得承受得起周围人和家人亲戚的异样目光再说。
    原本在南方市场上竞争优势极大的日货,竟在一夜之间变成无人问津的垃圾。各地日本商人开设的商店更是变得门庭冷清,一夜之间从最受欢迎的店铺变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洪水猛兽,日子过得凄凉无比。
    日本商人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竟然闹到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要知道,中国可是日货的最大倾销地,也是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收入来源。尤其南方是中国经济的精华地区,真要出了问题日本人连哭都没处哭去。
    日本此时的经济状况本就糟糕,要是再失去了中国这个商品倾销地,那日子真就难过了。日本政府绝对不会让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驻华公使山座圆次郎再一次找上黎元洪的总统府,强烈抗议中国南方抵,制日货的激进行为,要民国中央政府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原状,不然日本政府将保留采取行动的权利!
    黎元洪差点没气到内伤,对日本人的无耻行经表示无可奈何。要不是你们得罪了安徽那个疯子,怎么可能会受到这样沉重的打击?这是咎由自取,又能怪得谁来?
    日本人也知道黎元洪是个花架子,除了总统的名义其他什么的根本不顶事。此次南方抵,制日货运动的罪魁祸首是安徽,他们自然不会放过屡次和日本作对的王进。很快,安徽军政府便收到来自驻上海日本领事馆的严正交涉。
    “……,希望军政府能够妥善处理此事,不要引起不必要外交纠纷。”日本驻华领事满脸的傲气,不屑的撇了撇嘴,连看都懒得看对面的吴楚一眼。
    日本在中国的势力真的很强大,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更甚。南方‘排日’行动刚刚爆发的时候,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立刻发现不妙,通过在中国渗透的庞大势力网,还有众多‘友好人士’的暗中提醒,第一时间便确定了在幕后使坏的是安徽王进。
    日本人这次真的怒了,在华经济利益绝对不能受损,不然驻华公使和各地领事馆领事都吃不了兜着走。除了与民国中央政府打招呼,严厉警告安徽军政府不要玩火**之外,日本驻华领事还马不停蹄疏通南方各省军政府,当然民族进步党一系不在考虑范围内。
    综观南方各省,‘排日’情绪最为高涨的当属安徽、江苏还有江西三省,湖北大部分地区也受到严重影响。安徽也就不用说它,一向对于日资进入持抵,制态度,日本在安徽的影响力一减再减,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可有可无。
    可江西和江苏两省市场的丢失,对日本在华经济利益的打击颇大。无论是工业品倾销还是投资矿产,两江地区的丢失都是不小的打击。可是目前情况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安徽的态度一时软弱一时强硬暧昧不已,明摆着是在使用拖延战术。
    安徽拖得起,可是日本却拖不起啊。每耽搁一天时间,日本在华的经济利益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日本人一边恐吓安徽方面的同时,一边加紧公关南方其它省份,要求他们约束治内民众,疏导民众的‘排日’情绪,使得当地与日本的经贸往来迅速恢复正常化!
    南方各省军阀本就是碍于面子跟着安徽一起行动,根本就不愿意往死里得罪日本人。如今日本人伸出了橄榄枝有许诺了让他们心动不已的好处,在非常隐晦的向王进暗示一番之后,便很矜持的接受了日本人的好意,军政府出面维持次序,重新恢复了与日本的正常经济往来。
    而安徽军政府,则义正严词的拒绝了日本领事的好意,坚决维护领地内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排日’自由行为……

第二百二十四章 你来我往

    王进的不识相,彻底的惹恼了日本人……
    综合安徽之前的种种作为,王进被划定为他们必须除去的目标之一。
    日本人在中国行事一向偏激,既然打定了想要做掉王进的主意,他们便暗中派遣杀手并联系一部分反安徽势力,希望能够尽快将碍眼之极的王进除去。
    日本人的小动作很快被安徽察觉,王进暴跳如雷除了加强重要人员和建筑的防护力量之外,立刻毫不犹豫的展开反制行动……
    说起来也只能怪日本人倒霉,安徽暗地里对日本商人和日资排斥得厉害。经历过上海道上火并还有中成药之争后,日本在安徽暗地里的势力几乎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以至于现在他们想要对王进动手,竟然在安徽境内找不到合适的人手和机会!
    福建境内的日资商店突然遭到‘暴民’的打、砸、抢,还没等损失惨重的日本商人回过神来,这股骚乱迅速扩散到所有福建大城市,被煽动起来的民众还有想要浑水摸鱼的地痞混混们难得的联手行动了一次,将怒火和黑手伸向倒霉的日本商店。
    一开始‘愤怒’的民众们还有些‘理智’,只将目标放在大城市商业区的日本商店上。福建军政府也不知道是迟钝还是怎么回事,没有及时阻止事态近一步扩大,等到孙道仁发现情况不妙想要控制时,福建省却又掀起了新一轮‘反日’浪潮。
    所有驻留在福建的日本人都不敢出门,待在家里或者躲在领事馆瑟瑟发抖,福建境内一切跟日本有关的事物,统统遭到被鼓动起来的民众们的打砸破坏和摧毁。不说直接的经济损失有如何惨重,日本在福建的影响力却是在一夜之间严重缩水。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随着福建的‘反日’浪潮突然逆势高涨,周边的广东、浙江还有湖南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民主进步党暗里地的推波助澜下,境内也频繁爆发‘民众’打、砸抢日本商店攻击日资企业工厂的事情。
    随着事态越来越严重,各省军政府不得不强制压下辖区内的‘反日’浪潮,不给日本人发火找茬的借口和机会。他们可没有安徽那样的底气跟日本人硬扛,也对国际局势不是那么敏感,生怕得罪了东洋大爷倒了大霉。
    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安徽方面,都不是他们能够招惹得起的角色,尽管被拖下水心中不岔,但是相比自家屁股下的都督宝座而言,就算受了再大的委屈和郁闷,也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还得陪出一副小心翼翼的孙子样出来,表示都是他们的错……
    日本人都快气疯了,再也懒得和南方一干军阀们罗嗦,直接组织各地日侨武装对抗乱民,对敢于打、砸抢的各地乱民进行毫不留情的镇压和报复。一时间南方各省大城市喊杀声不绝于耳,当地愤怒的民众时常和日本商人和护卫扭打作一团,每天都有大量伤员出现,附近医院一时手忙脚乱生意火暴到不行。
    王进见时机差不多了,一边在报纸上大肆抨击日本人在中国的‘不法’行经,一边将江西境内日本人控制下,目前因为‘反日’情绪高涨而陷入停产中的矿山企业利用手段低价拿下,同时还不断压缩日本商人在两江地区的生存活动空间。
    自从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日本趁着中国动荡的局势,对中国内地的各种矿产资源进行疯狂收购和掠夺。北方太远王进管不着,可是如今两江地区已经完全是他的势力范围,他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情况继续下去,让日本人用从中国采掘的矿产壮大自己!
    由于王进的行事手法低调,在外面闹哄哄乱成一团的时候,几乎悄无声息做完了这些动作。等到日本人从其它省份的纠纷中腾出手来的时候,却是已经发现在两江地区日本商业势力几乎被排挤怠尽,就算想再动手也晚了!
    “八噶,真是一个无耻之极的混蛋……”日本人怒骂。
    “王进这个混蛋,把老子害得这么惨,竟然闷声不响的捞了这么大好处。真是个阴险小人!”这是其它省份都督的集体意见。
    他们这一次,可确实被王进给坑惨了。不说‘排日’浪潮给市面上带来的萧条,在日本侨民和当地民众之间爆发冲突时,军政府在处理时是多么的为难和郁闷,就是交恶了日本人也够他们以后好好喝上一壶的。
    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安徽依旧有条不紊的继续发展,并没有受到最近一段时间风潮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最近动荡不安的局势,不少外省富豪拖家带口定居安徽。王进的名头虽然不怎么好,但是在保境安民上面还是很有口碑的。
    又是一年的梅雨季节,王进不放心淮河水患,辞别家人每日奔波于淮河两岸。在从淮北回合肥的半路遭遇伏击,幸好随身所带的亲卫团战力不凡,在慌乱一阵之后迅速稳定住阵脚,牢牢的将王进保护起来。
    激烈的枪声惊动了附近民兵,在民兵武装赶到之后两面夹击,轻松将伏击敌人全部剿灭。可让王进恼火不已的是,伏击敌人竟然拼死顽抗竟然无一俘虏。问不出幕后的主使,只能将一腔怒火发泄到内务部和社会部头上。
    王都督遇刺的消息像风一样吹遍整个安徽,传播到大江南北。外人对于此事心态不一,有震惊,有愤怒,有默然,有幸灾乐祸,甚至还有不少遗憾的。但是不管他们是何种心态,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纷纷发电慰问,不让人后……
    王进没有理会外人到底是什么心思,安徽境内竟然一下子出现近三百全副武装的敌人,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在处置了负责安徽安全工作的各部官员之后,在王进的强力手腕之下,安徽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轰轰烈烈的户籍整理行动……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户籍

    天空艳阳高照热浪滚滚,春末季节便让两淮大地有了夏日的炽烈……
    **子镇通往黄山县城的土路上,一行车马缓缓前进,卷起一片片土黄色浮尘。
    “我说老石啊,小石头的身体刚刚好些,吃得消吗?”一位身着土灰色衣裳的壮年大汉,手里牵着一男一女两名小孩,扭头冲着身边驾驶牛车的老汉担忧道。
    “放心吧大牛,没问题的!”驾车老汉拍了拍牛车车身,回头看了一眼窝在车上的妻子儿女,粗糙的老手挥了挥:“大牛,让你家两个娃上车,大热天的走起来多累啊?”
    叫大牛的汉子也没客气,一手一个提着儿女放上了牛车。安置好孩子后他摸了一把脸上的油汗,揪了揪一路同行的乡亲们,有些不满的嘀咕道:“军政府这也太急了吧……”
    “嘘,你少说两句,小心祸从口出!”赶车老汉吃了一惊,瞪了一眼大牛轻甩了几个响亮鞭花,不满道:“军政府免费替咱们办理户籍和身份证,这是好事一件啊,你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没有,当然没有不满的,只是觉得时间太赶……”大牛摸着青茬脑袋一脸憨笑。
    “就你事多,我还觉得时间太晚了呢!”赶车老汉一脸的憧憬:“安徽公民的正式身份啊,我石老汉可是盼了一年多时间捏。本来还想着要是再不能入籍的话,咬咬牙拿出全家的积蓄请村长帮忙打点一下,没想到瞌睡军政府便送来了枕头……”
    急急赶路的石老汉和大牛一家,还有同行的乡亲们,都是**子村最近一两年来逃难而来的流民,就连**子村也是当地少量土著和外来流民共同组成的新村庄。
    要说在**子村的生活,比起之前颠沛流离强得太多。不仅仅生活安稳,在当地乡老和田庄的组织下,也不愁没有活计,每月除了填补家用,还能剩余上百铜子。虽然日子依然穷苦,但是比起之前朝不保夕可要强得太多。
    日子有了保障,心思便活络开了。尤其是本地户籍与暂住居民之间的天大差别,而很不幸的是他就是那暂住证拥有者。本地户籍所拥有的福利保障政策实在让他眼红不已,哪家流民不想尽快成为本地户籍拥有者?
    不说本地户籍所拥有的那些福利政策,单单就医疗保险和子女上学的便利,就让家里有不少小孩的石老汉眼红不已。想想吧,只要能够拥有本地户籍,小病能报销一半,大病更是能报销六层以上,而且上学全免学费,只需要提供中午的午餐费用即可,这对于日子才刚刚好转的贫苦家庭而言,是多么大的臂助根本不用多说。
    可是此时的安徽已经不是当初百废待新的摸样,对于外来人口的管理严格了许多,不是有几个乡邻亲朋担保就能入籍的时候。石老汉虽然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遇到不少以往的乡邻,也一直在想办法帮助家人入籍,但是刚刚挣拖温饱的石家,可没有这样大的财力疏通上下。
    是的,想要入籍安徽,除了符合条件慢慢熬资历之外,还能用白花花的大洋和大量的投资轻松入籍,当然还要有同样身家地位的人担保才成。石家和**子村的新居民们都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只能强忍住心头的羡慕嫉妒恨,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暂住居民,花费更多的代价和努力,享受本地居民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和福利。
    不就是一人花几十文钱帮家人买保险,送孩子上学虽然要上交不菲的学费,但在家里日子变好的时候,咬一咬牙也就过去了。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有一丁点可能,他们都愿意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投注全部身家!
    不得不说,保险真是个好玩意。本来思想传统老旧的石老汉根本就看不上这些,来到**子村的时候对于村民们津津乐道的保险摸不着头脑,也根本不愿意投钱参与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在他看来钱还是留在自己手上放心。
    可是不久之后村子里发生的两件事情,却彻底的改变了他的看法,在询问过知情人士的意见之后,毫不犹豫的将刚刚赚到一点余钱帮家里人全部买了一遍保险。
    话说在**子村有两户人家,一家姓李一家姓张,李姓人家是本地人士,而张姓人家则和石老汉家一样都是流民家庭。就在石老汉家定居下来刚刚才三个月,李家和张家的小子同时得了重症。
    两家的家底其实差不了多少,可是李家由于买了医疗保险,李家小子在黄山县城里最好的医院接受治疗,而且花费还在李家的承受范围之内。有医疗保险支撑着,治疗的绝大部分费用都有保险公司承担,没过一月就治好了病。
    可是张家就不同了,没买保险就只能自家承担。县城医院不菲的开销根本就不是没什么家底的张家人能够承受得起,找了乡下的土郎中勉勉强强将病拖住,不至于迅速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俗话说久病拖垮家,张家也因为孩子的病症被拖得家徒四壁穷困不已。最后要不是村长看不过眼,找到部队里的战友还有乡镇帮忙申请贫困救助,将孩子弄到县城医院救治,这才保下一条命来。
    可就算如此,张家已经欠了一屁股外债,他们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估计都得在温饱线上挣扎,想要脱贫致富估计得要很多年之后了……
    这样残酷的现实,在加上村长适时的宣传鼓动,再是个傻子也知道买保险以防万一。石老汉和大牛家也是在那时毫不犹豫为家人买上一份保险。花费不多,能用一块大洋的价格为全家买个心安也好不是?
    只是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前几天刚刚传出督军遇刺,紧张的气氛还没过去就接到了村长的通知,他们这些居住超过一年的暂住居民,在有本地居民作保的前提下,居然能够加入安徽户籍拉……

第二百二十六章 各方反应

    石老汉一家和村民们随着**子村村长抵达黄山县城,拥有本地户籍的村民直接到军政府户籍部门报道,然后由军政府工作人员统一组织安排照相登记,最后在警察局做完档案就成功完事,只等着日后警察局颁发身份证即可……
    像石老汉这样流民家庭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在村长的带领下首先要到民政部门登记报备,然后在警察局由担保人签字画押,警察局盖章确认之后,最后拿着警察局盖章文件到户籍部门申请入籍**子村。这还仅仅是入籍而已,至于身份证神马的还要多等上几个月才能办理,在这期间想出远门还得村镇两级行政部门的介绍信。
    不过,虽然手续烦琐让人疲惫不堪,但心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流民家庭却是个个精神亢奋,迫不及待的想要尽快领取到那一份土黄色户籍小本本。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以后生活的希望,也是子孙后代生活和发展的保证……
    安徽大佬王进遇刺,外界所有人都想要知道王进的反应。至于是什么人刺杀王进,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明白人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现在就要看安徽的反应还有王进是如何应对的,是不是能顶住强大的鸭梨奋起报复?
    可是任谁都没有料到,安徽最初始的反应并不是对日本人进行疯狂报复,而是轰轰烈烈的对内部进行大整顿。单单就是对上千万人进行户籍重新登记还有免费的身份证办理,就足以让其它势力惊得目瞪口呆,这得花多少冤枉钱啊?
    可能普通人对此还没什么感觉,只是认为安徽军政府没事瞎折腾。可是各地军阀和有一定行政管理经验的人就不这么看了,他们心中除了吃惊还是吃惊,上千万人的户籍还有身份证办理和档案建立,其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想想都让他们觉得砸舌不已。
    不说其它,单单上千万份户籍本就是一笔可观的开支,更别说几百万张免费照片,花费更是一个天文数字。照相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绝对是个奢侈的活动,可是安徽硬是眼都不眨一下为旗下子民免费提供照相机会,尽管安徽收购了德国和美国几家规摸不小的照相机和胶卷生产企业,可这笔开支依旧让知道内情的人士砸舌不已。
    安徽的富裕再一次震撼了所有的军阀势力,有钱,实在是太有钱了……
    “狗日的王进……”袁世凯愤愤不平骂道。怎么也掩饰不住眼中的羡慕嫉妒恨。想想真是泄气得很,北洋家大业大地盘大,不论是在资源还是人力方面都比安徽要强上太多,可看看日子过得有多紧张,时常还要向洋大爷们卑躬屈膝的请求贷款维持生计……
    他就不明白了,安徽搞的那一套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啊,怎么能有钱到这种地步捏?想不通啊想不通,一股深深的挫败感涌上心头。
    和袁世凯有相同想法的不在少数,各地军阀心思各异看待安徽的举动。黎元洪急忙和安徽联络感情,最近两次被日本公使烦的时候,他和安徽的关系搞得有点僵,他可不想得罪了王进这尊财神,就算疏远也是他承受不起的后果。
    国民党方面除了羡慕嫉妒之外,就是派出亲近安徽或者与安徽高层有亲密关系的大佬,亲自前往安徽观摩安徽的‘人口普查’和‘入籍’行动,以好借鉴于自家新收地盘的管理与发展,有安徽这么个榜样存在,自诩革命第一大党的国民党可不想太过难堪。
    至于临近的湖南湖北还有广东福建几省,他们第一时间对安徽表示了亲近的意思,加大了与安徽的经贸往来的同时,纷纷与安徽结成东南、华中战略同盟,大力引进和吸收安徽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在思想方面也慢慢向安徽靠拢甚至是同化。
    中国已经落后得太久,被列强欺压了近百年时间,天朝上国的尊严和傲气早就丧失怠尽。国人发奋图强意图再现昔日光辉,可是满清时代搞得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就连东边的小岛邻国都没干过,赔了几亿两白银被欺负得凄惨无比!
    后来满清终于被推翻了,国家共和了大家以为有盼头了,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国人发现国家依旧还是那么个半死不活的样子,并没有因为共和了而迅速强大起来,洋人依旧犹如嚣张的螃蟹,国家的状况并没有显著改善,只不过少了一帮八旗大爷而已。
    可以说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是处于最茫然无措的时代,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悲观情绪。所有人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谨慎万分的试探着前路,其中的艰难困苦辛苦辛酸到了极点。
    这时候突然冒出了安徽这么一个怪胎,短短不足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势力。不仅仅经济发展迅猛,而且在军事上也是强悍之极,民生安乐富足让人垂涎三尺。安徽不知不觉便成了周围省份的榜样,想要跟着学习发展自然顺理成章!
    一时间,前来安徽学习经验的学习团考察团络绎不绝,合肥也在事实上取代南京成为南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什么,你说经济政治还算靠谱,文化中心不搭边?
    开什么国际玩笑,文化事业与经济和政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还有稳定的政治局势,文化事业又谈何发展可言?
    更何况,论起对教育的投入,全中国还有哪里能够比得上安徽?王进自从发家之后对教育的投入一直都没有停过,地盘小的时候便开展强制性扫盲,等地盘大了便开始了六年和九年不等的义务制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坚持不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安徽的文盲率绝对被压缩到了百分之五十以内,文化产业在安徽也是蓬勃发展……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样,跟老子玩心眼!

    轰隆!
    一道黑烟直冲天际……
    上海日侨聚集区虹口道场,再一次遇到爆炸袭击,当场死亡教练和学员近二十人!
    还没等日本领事馆反应过来,找民国政府麻烦的时候,在全国各地借着外国游客身份,四处打探收集地理情报的日本‘游客’频频遭遇‘土匪’袭击,不是被抛尸荒野就是从此人间蒸发,好象从来就没有出现一般!
    “我日本侨民在贵国境内频频遭遇袭击,我国政府已经对此高度重视……”在黎元洪的总统官邸,日本驻华公使山座圆次郎铁青着脸色厉声威胁……
    在中国的日本人频频受到袭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安徽的报复来了……
    日本人也不是傻的,王进便是他们第一个怀疑的对象。可是他们怀疑也没用,安徽方面已经彻底断绝了与日方的任何联系。面对中国境内的这个刺头,他们一时真拿安徽没有任何办法,用对付中国其它势力的方法对其根本无用!
    “文升,你们这样做是不是过于冒险了?”柏文蔚满脸担忧道。
    “嘿嘿烈武兄,你认为我和日本人的关系还能缓和吗?”王进不答反问。
    柏文蔚脸色一僵,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确实,王进和日本人的关系已经彻底恶化,以双方的行事风格而言绝对没有缓和的可能。可他就有些想不明白了,得罪了日本人安徽真的吃得消吗?
    没什么吃得消吃不消的,反正日本人都就得罪过了,现在再后悔也迟拉……
    随后两江地区爆发最为激烈的‘反日排日’浪潮,所有日本侨民不是以最快速度出售手头产业离开,便是被各种层出不穷的麻烦包围,最后不得不被逼无奈静身出户,不论是商店还是工厂全部被安徽方面接收。
    事情有越闹越大的趋势,日本人实在不愿意与王进这个无赖多做纠缠,也不愿意在华利益受损。于是,他们邀请英美等西方列强出面说项,派出总领事级别的外交官员正式与安徽交涉,希望与安徽能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达成共识!
    王进也没有把事做绝的打算,不管日本人打的是缓兵之计还是真的有心,安徽借着这步台阶摆摆高姿态也未尝不可。试问放眼整个中华大地,又有哪个势力能将日本人逼迫至此?除安徽一家之外别无分号!
    之前安徽轰轰烈烈的人口普查中,还真发现了不少其它势力隐藏在暗处的探子。王进并没有大开杀戒的意思,聪明的提醒他们尽快离开安徽,想要继续潜伏下去的家伙严密监视住就成,安徽把重点打击目标放在新生由民党和会党武装残余转变的恶势力身上。
    自前清以来,因为各种社会原因形成的各种江湖组织还有民党分子,一直都扮演着很不光彩的角色,其中的佼佼者势力横跨几省,就连一省老大都得给他们几分薄面,在某些方面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做看不见。
    王进自从执掌安徽以来,一直都在努力淡化境内会党的影响力,不断的通过挖墙角等等手段削弱其实力。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帮会党残余分子胆子竟然这么大,竟胆敢秘密走私军火,为此次刺杀行动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经过社会部的调查还有户籍普及时的摸查,确定了安徽境内会党余部的大致情况,他没有客气直接动用地方驻守部队配合警察,一举将安徽境内叫得上名号的会党武装清剿干净,根本不给他们留下喘息的时间和机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由于这次事情闹得实在太大,军中那些会党出身的军官将领们都不好关说,只能对以前的同行说声自求多福,当然全省户籍的大整编,让军政府对于安徽的掌握也更加严密,再加上严格的保甲制度,以后外部势力想要再像这次一样大规模伏击基本上不可能了。
    安徽内部的事务不再多说,针对日本人伸出来的谈判橄榄枝,王进亲自出面和日方代表‘摆龙门阵’。不管怎么说,也不论安徽现在发展得如何,中国毕竟受欺负已近百年时间,面对列强人士时骨子里的自卑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驱散得了的。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也是害怕其他同志拉不下脸来,他这个久经后世考验的厚脸皮是最好的人选。果然,日本人一上来便出一副‘受害者’嘴脸,摆‘事实’讲‘道理’警告安徽不要玩火**。
    狗屁的玩火**!
    王进心头冷笑连连,他马的被折腾得受不了还敢如此嘴硬,日本人真不是玩意儿。东洋小挫子们的威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