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狂人-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老实话,江西的地理位置比起安徽来,其实要好上不少。与安徽相邻的几省,除了上海和南京基本上没啥经济发达地区。这时候的江苏和浙江,可不像后世那般繁华,比起内地省份来也没强到哪儿去。
南京能有的地理优势,安庆也一样不差。江苏还有镇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安徽也有芜湖等地区不落下风。可以说,安徽的发展能够借助的外部优势很少,完全依靠民主进步党和王进的庞大盘外资金硬生生打造而成,根本不具备普遍性。
江西则不然,与湖南、广东和福建大面积相邻,而且还有铁路贯穿其间,只要运作管理得当,单单是这么的陆路交通优势便极其可观。就像后世的改革开放一般,打开国门之后最先发展起来的,铁定是最频繁与外国接触的沿海地区。
福建和广东两省,在这时代就是财富和大洋的代名词!
如今王进和两省老大关系不错,尤其是在生意方面更是‘合得来’。江西本来就有连通两地的交通线,只要安徽的铁路能够及时连接进来,依靠安徽源源不断的各种工业产品输入,想要顺带发展江西的经济不是很难。
总而言之,江西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只是在发展初期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麻烦和阻碍。相信在光复军的强大威势支持下,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原江西都督李烈均和起手下心腹,也在战胜还没有结束时被安徽掌握,除了极个别野心分子和坚定不衣的孙中少年追随者之外,基本上不会再有其它不受控制的变故出现。安徽需要做的,就是把总做好监督,不让江西的发展脱离轨迹和掌控。
随着大批有经验的军政府工作人员到位,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物资支援而来,江西正式走上了恢复发展的快车道。由于有安徽的例子摆在那里,不仅仅是安徽本地商人,还有南方及省有实力的大商人,甚至不乏北方等地的实力派都看好江西的发展前景。
有光复军这样的强大武装力量作为保障,只要不动什么歪脑筋根本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于是乎,在江西建设向外界敞开大门,各类定单和需求源源不断送出之后,商人们彻底疯狂了,纷纷携带大笔资金和物资涌入江西……
有了民间资金的大量涌入,加快了江西的经济复苏进度,同时自发的催生出了不少产业。军政府也乐得如此,在各方面予以配合并给出适当的优惠条件,不仅要吸引投资也要能够留住投资。
一下子抽调了太多的政务人员,安徽军政府急忙从新开办的政务学校和上海南华学院抽调了不少优秀学生补充空缺,安徽也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大波及,一切次序依然能够维持正常,平稳而坚定的见许迅速向前发展。
王进对此非常满意,在内部会议上多次赞赏了军政府的务实和高效。
可是安徽高兴没有多久,北京方面的一纸调令,又惹来天大的麻烦。倒不是北洋故意针对安徽,他们是在履行之前的承诺。在国会大选上,安徽籍议员并没有支持共和党一方,而是保持了严格的中立。
北洋集团的失败不关安徽屁事,为了不引起安徽方面的不满和反弹,虽然极不情愿,但是袁世凯依旧将之前答应划给安徽的地盘捏着鼻子奉送。国会大选刚刚结束没有多久,浙江都督朱瑞便接到了上调中央的命令。
这可难坏了安徽方面,军政府刚刚抽调大批干部到江西支援建设,同时牢牢掌握江西军政大权,已没有能力接手浙江地盘。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王进绝对不会错过。按他的说法就是,先拿到手再说,以后再慢慢消化也不迟……
第二百一十章 接收浙江
正在安徽上下头疼不已的时候,浙江都督朱瑞不甘心失败,仿效江苏都督冯国彰上表请辞,拖病拒绝了中央的征召。
这一下子,可捅了马蜂窝……
在王进的坚持下,民主进步党高层迅速达成一致,驻扎于宣城和黄山两地的武警部队迅速出动,在光复军大将王单南的率领下迅速进入浙江境内,在朱瑞还没有反应的情况下直抵杭州城下!
朱瑞被吓破了狗胆,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之下,不情不愿的收拾细软和几年中收刮的财务,绕道上海坐船直达天津,而后在北洋代表的‘热情邀请’下,放弃了在天津做寓公的想法,在北京中央政府当上一个位高无权的闲职。
浙江官绅齐聚杭州城,热烈‘欢迎’光复军的到来。王单南率兵迅速控制杭州形势,并在安徽,派来政务官员的帮助下,迅速将杭州周边地区牢牢掌控在手中。
在保持自家地盘稳固的前提下,军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再派遣过多政务官员进入浙江。没办法之下,王进和民主进步党高层经过紧急磋商,决定抓大放小以点带面的方式,控制住浙江几座大城,然后在慢慢消化整个浙江省。
与此同时,安徽一封紧急电报发到美国加州大学,催促不到一年即将毕业的民主进步党元老之一的王思量尽快完成学业归国,同时不忘暗示其多拉拢一批留学生加入民主进步党。不仅如此,负责为安徽培养行政人才的安徽政务学校和上海南华学院也加强了教学力度!
浙江可不同于安徽和江西,安徽是民主进步党的老巢,民主进步党在安徽的根基稳固,再加上有强大的光复军作为武力后盾,军政府执政有方措施得力,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繁荣民生安乐,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取代国民党成为安徽第一大党派。
江西经过大半年的南北大战,本土势力基本上土崩瓦解,根本没有实力和底气和安徽方面跳腾,以李烈均和林虎等为首的江西革命党也投入民主进步党的怀抱。安徽在掌握江西军政大权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安徽的政令基本上在江西可以畅行无阻。
浙江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南北大战时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本土乡绅们的实力依旧强劲,特别是国民党在此地的基础非常牢靠,想要在短时间内依靠强大的武力掌握全省大权非常困难,只能像庖丁解牛一般顺势慢慢而行。
民主进步党虽然已经很久都没有和乡绅做过斗争,可不代表王进他们忘记了与乡绅地主们斗争时的残酷和激烈。别看现在浙江的乡绅地主们一副热情的摸样,最主要的是安徽的同行们的好日子给了他们希望。
可要是民主进步党动了他们口袋中的利益,看看他们会不会暗地里动什么手脚……
不用怀疑,安徽的政策虽然鼓励工商业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不得不说,那得在百姓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空闲赚外快的时候多了,手头有了点闲钱有了一定的购买力之后才能刺激工商业的迅猛发展。
浙江可是产粮大省,可是全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良田掌握在庞大的地主乡绅手中。民主进步党想要获得稳固的统治,就必须打好民心基础,在这方面与各地乡绅地主有利益冲突和矛盾。可是现在民主进步党方面实在没有精力顾及,只能先保住浙江各大精华地区的稳定,等民主进步党从江西建设中腾出手来,再好好的整顿浙江政务。
没错,在浙江的治理问题上,民主进步党没打算采取激烈的行动,依旧保持浙江以前的权利架构,只是在大局上掌握好方向。
浙江可不仅仅只有地主乡绅方面的麻烦,这些还可以慢慢解决。可是庞大的浙军体系不仅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必须尽快将之解决,谁知道那帮军头们会不会和北洋勾结把民主进步党给卖了?
朱瑞那混蛋胆小怕死,当初为了应对安徽的威胁,大肆招兵买马不管不顾,浙军一下子膨胀到超过十万。现在这个烂摊子全部压在民主进步党身上,虽然浙军的开销不如光复军庞大,最底层的官兵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可是王进没打算继续这样养下去。
不能一下子将他们全部裁撤,毕竟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武装人员。没处理好的话,他们跑去富贵人家当家丁护院还好,上了山啸聚山林就不好了。经过一番仔细研究,浙军一部被打乱编制送到江西,成为标准的建设兵团使用。
为了防止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鼓惑,王进承诺转型为生产建设兵团的浙军一部将享受工资福利待遇,五年服役年限过后来去自由。
一下子,十万浙军被分走三万……
剩下的浙军也有办法,托口重新拉练分批送到安徽回炉重造。光复军可以在此期间掺沙子清除混迹其中的投机分子。如此一番手段下来,浙军已牢牢控制在民主进步党手中。
解决了军队麻烦之后,民主进步党的接收官员,立即下发命令收紧财权,要求各地方军政府定时向省政府汇报,省政府将不定期派员抽查。
一开始下面还不以为然,直到民主进步党的查帐老手出动,揪出几个做得特别过分的家伙,省政府毫不客气的杀鸡骇猴,下面的人这才慌了神知道上面是玩真的。
期间有人耍花样,仗着有当地大户支持和省政府对着干。对于这些不识好歹之辈,省政府应付起来非常简单,不是贬就是罚。不论他背后有多大背景,凡是敢挑头的一律打压。有那胡搅蛮缠不给面子的,光复军直接开到他们家里去!
在没有激烈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下面的人也不敢把民主进步党的官员得罪得太狠。没了挑事的刺头,民主进步党很轻易的接浙江财政大权。
军队和财权到手,接下来便是人事权力……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同寻常
在接收浙江时,民主进步党遇到的最大麻烦,是浙江境内的革命力量和国民党势力……
不是王进对他们有什么偏见,也不是民主进步党一点胸怀都没有,容不下革命阵线的盟友。民主进步党本身就有不少浙江籍党员,可是当初跟随鉴湖女侠秋瑾一起闹革命的老资历,大多都是民主进步党的骨干精英,王进可不会会做出寒了弟兄们心的蠢事来!
关键是国民党人与浙江地方乡绅互相‘合作’,搞得民主进步党官员想要动手整顿浙江官场之时,投手忌器不敢有过分的举动。想要拿下某位官员或者对付某位在地方上有名望的乡绅之时,必须拿出足够的理由和证据出来。
这给接收官员们的工作效率,带去极大的阻碍和麻烦。消息传回安徽,王进大怒之余忍不住大笑连连:“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既然浙江方面不允许照搬安徽经验,那便按照那边的章程来办!”
“不要担心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认真总结好经验教训。浙江并不是特例,以后说不定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了经验之后以后的接收工作就好办许多。这也是对咱们民主进步党的一次考验嘛,正所谓‘慢工出细活’,慢慢掌握浙江大局岂不更好?”
“呵呵,也不要特意挑刺找麻烦,这样只会增加矛盾冲突,浙江官员们也会不服气滴。这次的情况不一样,咱们不是武装占领而是接收,不能用在敌境的手段处理浙江事务。正好检验咱们掌握大局的能力,对下面官员们的监察是否存在漏洞。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一件好事,让军政府的威信在民众心中巩固的好机会!”
于是,就在王进的指示之下,民主进步党在浙江并没有剧烈的动作。好似一切风平浪静,可是暗地里却是暗流汹涌。对付屁股不干净的官员,在不能采取极端手段的前提下,安徽依旧有手段轻松应对。
浙江军政府广发英雄贴,邀请南方有名的大报派员入驻浙江,大举‘民主’旗号监督浙江官员,顿时舆论界一片哗然。在安徽《光复报》率先进入浙江之后,南方有名的大报比如《申报》《大公报》等等,纷纷派员入驻浙江。
浙江军政府所提出来的‘舆论,监督’和‘民主’,已经彻底让各大报社兴奋起来。虽然知道这其中有不少水分,但谁去管他呢,他们要的就是这份名义和机会……
不管浙江方面民主进步党与本土势力角力,消息传到袁世凯耳中的时候,老袁却气得破口大骂,差点去找在京‘养老’的原浙江都督朱瑞的麻烦。还好身边的幕僚及时阻止苦苦劝慰,这才没有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要是老袁真憋不住气找落魄的朱瑞的麻烦,明白情况的只会嘲笑袁世凯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那些不明内情的人士,还不得以为老袁没有气量,连一位失势的老人都不放过,其嚣张做派实在让人寒心……
“马的,便宜王进在王八蛋了……”
袁世凯此时后悔不迭,整整十万浙军啊,就这么被安徽消化吸收了。原本按照他的想法,这么庞大的军力,就算是北洋接收过来都有些吃力,安徽怎么的也会在其中栽个大跟头吧?就算没有栽跟头,能够拖住安徽王进的手脚和精力也是好的。
还是那句老话,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滴!
没想到安徽的手段如此利落,竟是没给他安排在浙军中的人手任何机会,三下五除二便把十万浙军吞下,而且还没有一点消化不良的迹象。
十万浙军,那可是整整十万浙军啊!
光复军的实力本来就让袁世凯忌惮万分,现在可好,自己主动帮忙民主进步党的实力更上一层楼,一举拥有大军超过三十万,就连北洋陆军都得瞠呼其后吃灰!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事情并不好受,来自长江以南的鸭梨徒然增大,这对于袁世凯来说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打击,更是让他在部下面前丢了脸,威望受到不小的损失。原总统府下人们战战兢兢小心做事,生怕被怒火中烧的袁大帅找到机会殃及池鱼。
还好这时候,作为心腹幕僚的杨度主动承担了劝说任务。
“大帅无需动怒,其实民主进步党接收浙江的行动,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利!”
“哦,皙子先生此话怎讲?”
“我观察民主进步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他们接收浙江我就一直在观察,发现了一个很不可思议的情况。民主进步党对浙江的掌控,就是那几座大城市,其余地区依旧还掌握在乡绅地主们手里!”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其它地方不都是这样?”
“呵呵大帅这您就不清楚了吧,民主进步党控制下的地盘可不是这个摸样。与咱们北洋还有其它地区不同,他们很重视对农村地区的掌握。”杨度笑看了眼不信的袁世凯,继续解说道:“在安徽,最低一级的行政机构可是落实到了村一级!”
“怎么可能?”袁世凯彻底震惊了。要知道当时的社会形态,各地大小宗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按照几千年来沿袭的传统习俗,政府(官府)的最低一级行政机构乃是县一级。至于下面的乡村,则是交由各地宗族自行管理。
在封建朝代,这样的管理办法,确实为稳定王朝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就算是时值今日,北洋集团依旧采用如此办法管理国家,安徽的做法简直让他难以想象。
“大帅不用怀疑,我仔细研究了安徽平日里的行政举措。发现他们将手伸到村一级后,对整个安徽的掌控确实大大加强。”杨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袁世凯皱了皱眉,他不想听到太多有挂安徽的好话,直接岔开了话题:“依你看,浙江出了什么岔子?”
第二百一十二章 角力
“从浙江方面的情况显示,安徽对地方上的掌握,已经到达了极限……”
“大帅请想一想,安徽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各项基本制度和政策已经趋向完善,在管理人才储备方面肯定有所富余。可是他们一下子新增两省地盘,以他们那种管理到村镇的行政手段,肯定会吃不消!”杨度肯定的说道。
“咱们要不要插上一杠子,不能让他们过舒坦了!”袁世凯两眼放光,搓着手一脸的兴奋,恨不能将安徽闹腾个底朝天。
“不行,不能给安徽发作的借口和机会!”杨度急忙摆手制止,见袁世凯一脸的不解,急忙解释道:“咱们可以暗地里搞小动作,但不能搞得太过明显!”
“为什么?”袁世凯有些不满意。
“先不说民主进步党的具体情况如何,咱们不能引起他们和浙江地方势力的同仇敌忾!”杨度苦笑连连,双手一摊无奈道:“在下面人看来,咱们可比民主进步党要可怕得多,大帅你又不是没见过王进那厮的宣传手腕,坚决不能给他转移目标和注意力的机会!”
“恩,你说得没错!”袁世凯的脸色不是太好:“难道咱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不成?”
“当然不能这样!”杨度摇头否决:“不能给民主进步党太过宽松的环境,以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手段,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弥补这些缺漏。咱们可以先摸清楚情况,看浙江地方什么势力对民主进步党最为抵,制,咱们到时候秘密支持他们就是!”
“恩,尽快查探清楚。皙子先生,此事交由你负责,我还要盯着共和党与黎元洪那厮,一定不能让王进那厮好过!”袁世凯立刻拍板做了决定,并没有发现躲在屏风后面大儿子袁克定难看的脸色。
有了袁世凯的指示,隐藏在浙江境内的北洋密探,还有附近省份的探子纷纷行动起来,不断的深入浙江境内打探情报。很快,一份份具体情报通过电报发到北京大帅府,会拢起来交由杨度整理甄别,挑出有用的信息立即向袁世凯汇报。
袁世凯很满意杨度的工作态度,挥了挥手示意杨度自行处置即可。杨度也没有客气,通过潜伏在浙江的北洋密探,联系上对民主进步党入主浙江不满,或者是被民主进步党剥夺了利益的地方势力和各党团势力,支助他们秘密跟民主进步党的接收官员搞对抗。
“嘿嘿,民主进步党也不过如此嘛!”袁大少爷不知怎么地,最近一段时间老是往杨度办公室跑,不但在一旁观察学习杨度的行事手段,还积极的参与对浙江的试探当中。
袁大公子打的什么算盘,杨度怎能看不出来?不过他也不甚在意,有袁大公子这块招牌在,下面人哪个敢随意糊弄,指挥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顺畅无比。
浙江防不同寻常的表现立刻引起了社会部的高度关注,在向王进等高层汇报取得授权之后,社会部的探子们大量涌入浙江境内。以警察和地方驻防部队的身份作为掩护,针对最近表现不太正常的地方势力展开秘密调查和监视。
“哼哼,想趁着民主进步党人手不足的时候搞破坏,哪有那么容易?”接到通报之后蛙美好进冷笑连连,同时心头也警惕万分。
“再不济,整个浙江的大局都在掌握之中。就算下面的人想折腾,又能折腾到什么地步?同志们要提高警惕,牢牢把持武装力量不动摇。让他们闹去,正好让咱们看清楚那些家伙们的真实面目,老子就不相信他们能掀起多大浪花来!”
继北京暗地里的争斗之后,民主进步党社会部与北洋集团情报部门在浙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斗争。通过各种暗地里的渠道,社会部很轻易的便找出浮出水面的北洋密探,而后利用主场优势毫不犹豫的进行抓捕。
与此同时,那帮与北洋有说不清暧昧关系,或者在最近一段时间行为很不正常,有意无意的与军政府作对的地方势力或者民党武装,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省政府的弹压和警告,有那特别冥顽不佞的,警告无效之后下是用舆论工具打压摸黑,在彻底败坏了他们的名声之后,逮住那些证据确凿的家伙便是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
浙江地方上暗流汹涌,民主进步党的雷霆行动惊到了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同时也把国民党给招惹上门……
“文升,你们在浙江的行事手段,是不是有些过于激烈了?”作为国民党派遣过来的代表,柏文蔚满心无奈的问道。如果不是宋教仁亲自出邀请,他真不愿意趟这样的浑水。
他和王进的关系是不错,可是他更加清楚王进眼里不揉沙子的脾性。看看浙江那帮乡绅请托的都是些什么破事,如果不是自身不正,又何必绕这么大一圈子请国民党出面帮忙挂说,真是一群混蛋,他柏某人也和是看不上眼。
“柏老哥,我王进是个什么人,想必你也清楚。对待敌人和自己人是两种态度,在浙江问题上我已经放得很开了,可惜那帮家伙太给脸不要脸拉,别急先听我说完。”王进伸手示意,摇头感叹不已:“柏老哥你也清楚我安徽的政策,不怕明说由于人手不足,对浙江已经很舍得放权,我们可是用对待自己人的态度对待,这一点你应该看得出来吧?”
柏文蔚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嘿嘿,他们跟北洋藕断丝连,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做得太过分,我也没打算要对他们采取激烈手段。”王进不理会柏文蔚铁青而又尴尬的脸色:“可惜呀,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他们想蹬鼻子上脸我可不答应……”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重重推开,吴楚一脸急切走了进来,手里扬着一封电报:“文升不好了,北洋发电准备将江苏也让给咱们,要咱们做好接收准备……”
第二百一十三章 恐吓
“袁世凯这是,想撑死咱们?”王进真真有些哭笑不得……
“文升,咱们咱们答复……”吴楚可没心思开玩笑。
“答应下来,上门的好处不要白不要!”王进摆了摆手指示道。
“可是,咱们的人手……”就不相信你不清楚自家的情况?
“呵呵,不要忽视了身边的同志嘛!”王进轻笑出声,裂嘴指了指身边正襟危坐的柏文蔚:“既然咱们没那么多人手,可以向国民党借一点过来嘛……”
“文升你尽管放心,我们会帮你看好江苏滴……”柏文蔚心头狂喜,急忙收敛脸上的羡慕嫉妒恨,拍着胸脯意正言辞保证道。
他万万也没有想到,此次安徽之行竟然还有这等好处……
送走了喜滋滋的柏文蔚之后,吴楚急不可耐的催问道:“文升,虽然袁世凯用心不良,可是江苏是给咱们的啊,你怎么能重新交给国民党呢?”
“谁说我要将江苏交给国民党?”王进皱眉反问。
“可你刚才……”吴楚的脸色涨红不太好看。
“我只是说民主进步党人手不够,可以向国民党借调一部分管理人员,咱们就把江苏给让出来了呢?”王进微微一笑,眯缝着眼睛意味深长道:“最近张勋有些不太老实,竟敢将烟土秘密卖到安徽来,你说呀说国民党占据了宿迁和徐州的话,会不会……”
“你,你,你……”吴楚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才吞了口口水艰难道:“你也太狡猾了吧,国民党那帮人看到‘张辫帅’竟然明目张胆的种植烟草,还不气得跳脚跟‘张辫帅’死磕啊,你太坏了……”
“没办法,谁叫袁世凯还有精力对付咱的?”王进装起‘无辜’来:“看来黎元洪和共和党给他的鸭梨哈不够大,国民党最近有些沉寂,这样可不好。”
“难道你就不担心国民党知道真相之后,和咱们翻脸吗?”
“翻个毛线,子玉兄你也不看看国民党混成啥摸样了?”王进不屑的撇了撇嘴:“没个稳固的后方,整天东游西逛,他们现在缺的就是地盘和武装。除了搞武装夺取之外,就咱们这还能给块地盘苟延残喘,他们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说得也是……”
安徽军政府对袁世凯‘放弃’江苏的做法给予了积极回应,立即回电声称接受北洋集团的好意,并要求冯国彰和其所部北洋军尽快离开江苏,光复军保证其再南方撤军时的安全。
与此同时,以《光复报》、《安徽日报》还有新近成立的《江西日报》等民主进步党系的革命报纸,纷纷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北洋集团的‘大公无私’,不吝赞美之词大唱赞歌,欢送北洋军冯国彰部撤离江苏和南方。
国民党人在得到柏文蔚的通报之后,难得的放下了对王进和民主进步党的芥蒂,在民主进步党发起宣传攻势之后,他们手头控制下的报纸纷纷跟进起哄,拼命的出言挤兑北洋集团,尽量将声势造得全国皆知,不让北洋集团的反悔的机会和余地。
在私底下,孙中山和宋教仁召集党内有地方行政经验的同志,准备效仿安徽做江苏未来发展规划。他们好好的总结了一大堆之前的失败经验,商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修改意见,然后再借鉴安徽的成功经验,一定要在接手江苏政权之后好好的大干一番!
袁世凯见此情况大怒不已,被既成事实想要反悔都找不到借口,只得无奈命令冯国彰见机行事,能够拖住一天是一天,实在拖不下去可以率部撤离南京。
接到指示之后疯国彰与么难言,好不容易花费天大代价拿下南京,没想到这么轻易就要拱手相让。说得好听,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民主进步党和王进会给这个机会吗?
果然,见北洋有反悔拖延的意思,王进哪里肯答应?为了逼冯国彰老老实实滚蛋,安徽突然搞出一个全民动员的大演习。除了必要的防务工作之外,几乎安徽境内所有的基干民兵还有地方武装力量都被动员起来,足足过五十万大军集结于安徽首府合肥。
在北洋上下惊惧的目光注视下,五十万大军在合肥操练三日,然后整装待发轰轰烈烈向安徽进发。
安徽如此大动作,可就吓坏了一直忐忑不安的冯国彰。在再三向袁世凯请求指示无果之后,眼看着安徽五十万大军已经逼近安庆,他不敢再做迟疑,急忙通电接受中央任命,即将带领手下北洋军北上,南京将会完整的交给安徽方面接管。
震惊,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袁世凯怎么也没有想到,安徽竟然有如此大的战争潜力。在不削弱其它地方防务的同时,短短时间内安徽竟然还能聚集超过五十万大军。虽然前方探子回报,这五十万大军都是地方武装,甚至还有民兵武装存在,其战斗力值得怀疑。
可袁世凯依旧心惊不已,怎么也没有想到安徽的战争潜力潜力如此巨大。心中未尝没有庆幸,庆幸早早的就与安徽达成了和平谅解和协议。原来安徽在与北洋争斗的时候,竟然椅子都没有使出全力。这要是万一把安徽逼急了的话,五十万大军汹涌而下,北洋军能不能抵挡得住还两说,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虽然猜测这五十万大军没有多少战斗力,王进也仅仅是想吓唬吓唬自己和北洋,可心头沉甸甸的阴霾挥散不去。自家事自家清楚,目前北洋军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十来个师近三十万人,还要布防北方这么大一片区域,经过南北大战的消耗之后能够作为机动兵力的少之有少。
就算加上地方上的保安民团,还有那些歪瓜劣枣一般的地方武装,能拿得出手的有百万之众就已经不错,更何况这里面的绝大部分都不能远战?
头疼,真真是头疼得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