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狂人-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民乱平息下来,等待军政府的下一步具体指示。
想到这儿,坐在摇晃的小汽车里,他忍不住一阵摇头苦笑。千算万算小心翼翼,没想到最后还是出了事情。从淮南那边紧急回报上来的消息,他明显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淮南军政府的吞吞吐吐遮遮掩掩,淮南民乱的事情肯定不简单。
对此,他虽然心中气恼不已,但还是强行压制住了心头的火气,先发了一份电报安抚淮南军政府上下,让他们稳定住局势不让事态进一步恶化,一切等他到了淮南再解决也不迟。
说起来他心中苦恼得很,安徽境内频繁发生民间事件,可以肯定的是军政府的决策出了问题。之前出现的大规模民间械斗是因为本地人和外乡人之间的矛盾爆发,这些都需要军政府尽快做出调整措施,以消弭这种民间或自发或被人挑动起来的矛盾。
可淮南爆发的民乱则大不相同,这里面肯定出现了军政府意料不到的状况和变故,不然问题不可能发展到如此极端地步。在赶去淮南的路上他不断的思索和检讨着军政府自身的问题,考虑着淮南民乱爆发的真正内在原因……
毫无疑问的是,军政府在各地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逐渐步入尾声或者干脆早早完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用工策略,致使大量青壮流民失去养家糊口的门路和途径,是此次淮南民乱爆发的主要根源。
在安徽各地铁路公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过程中,好几百万涌进安徽的青壮流民无疑是建设的主力军。当时的安徽百废待兴,正好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力参与建设。再加上军政府自问有能力养活消化这批青壮流民,安徽刚刚稳定下来也确实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力补充各地人口缺口,所以也就大开方便之门来者不拒。
在安徽最近一段建设的建设过程中,这些青壮们可是出了大力立了大功……
当时军政府想得确实过于简单,安徽经过战乱急需大量人口补充,认为消化这批流民不在话下。可是包括王进在内的军政府高层全部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安徽虽然经历过几次大乱,可是徐锡麟领导的第一次安庆起义,和熊成基所领导的第二次安庆起义,所涉及的范围就在安徽周边地区,影响的也是几个主要城市,对于整个安徽来说影响着实不大。
真正引起安徽全省震荡的是新光复会组织的大规模刺杀行动,然后才是光复军席卷整个安徽的军事行动。可是刺杀行动主要针对的是各地官府衙门,和平民老百姓的关系真的不大。至于军事行动,由于光复军拿下安徽太过迅速,对地方上的损害真心不大……
第五十五章 突然抓捕
也就是说,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安徽地区虽说战乱频繁,可农村次序却并没有受到太严重的冲击,各地宗族依然占据安徽各地农村乡下的主导地位……
在有大量活计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可是一旦清闲了下来,各种积压的和新的矛盾一旦爆发,其威力也是极为惊人的。就像之前在合肥郊外发生的大规模械斗,这还只是小儿科,怕就怕因为当地官员没有处理好资源分配问题,从而导致极为尖锐的矛盾爆发。
等王进赶到淮南的时候,这里的民乱早已经平息下去,可市面上稀落的人流紧闭着的店铺木门还有被打砸过的痕迹,以及街角不起眼处一些遗留没来得及清理的刺目猩红血迹,依旧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了之前这里出现过的大状况。
王进带来的一个团光复军战士接管了淮南城的防务,他则亲自坐镇淮南军政府听取军政府官员们的民乱事件发生以及处理报告。越听他心中越是恼火,越到后来他的眉头皱得越紧。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恶劣到这种程度?
说起淮南发生的是一件性质恶劣的民乱事件,可在王进看来根本就是一次规模超级庞大的械斗事件。参与械斗的人数破记录的超过了五万人次,等到淮南军政府调集武警部队及时赶到将械斗镇压下去之后,匆匆一清点死伤人数竟是超过了五千人以上!
这个人数规模确实够惊人的!
怪不得淮南军政府上下诚惶诚恐,一副天都要塌下来的摸样。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军政府的责难。不过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的是,王进亲自到来之后没有要穷追猛打的意思。他们哪里知道,王进是打算调查清楚了事实真相之后再动手也不迟,他还害怕反应太过激烈引起淮南官员的逃亡荒捏。
不然,来一回淮南又不是去敌人的地盘,他为什么会带一个团精锐武装过来?
在当地官员们诚惶诚恐的陪同下,王进先是去当地医院探望那些在械斗中的伤员们,好言安抚了伤员们不稳定的情绪,并保证会尽快处理好此事,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并且此次伤员们的医药费可以全免,这次军政府没有做好工作理应承担大部分管理责任。
在伤员们及其家属千恩万谢的感谢声中,王进心情沉重的走出了医院,吩咐跟在身边的医院院长要好好对待这些家境穷苦的伤员们,一切治疗费用全部都由军政府承担,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否则军政府绝不轻饶!
医院院长郑重的点头应承下来,并没有发书生意气,这让王进松了口气之余心情也不免好上不少。对于技术型人才他是非常尊重并且看重的,受到孙老爷子的影响他对医学方面的人才更加高看一眼,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如此。
说起来,民国时期的文人风骨,和历史上的魏晋风流还真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是稍不顺心就能甩手走人。反正这时代中国乱得很,只要有本事在哪里都能混得开。
离开了医院之后,王进召集了淮南军政府的所有官员开了一次全体会议,在会上强调了安徽军政府对此次淮南民乱事件的重视,要求在座所有官员全力配合调查组的调查工作。
这个消息宣布之后,会场里顿时就是一片哗然,没想到王进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来这么一手。在座的那些心存侥幸心理,在此次械斗事件中要负主要责任的官员们当时就变了脸色。原本以为已经逃过一劫,没想到之前王进的所作所为全部都是幌子而已!
还没等某些官员想到办法脱身,这时从会场外面突然冲进来一群气势汹汹的光复军战士,在会场里所有官员们惊骇的目光中,由为首军官念着一份抓捕名单,然后士兵们如狼似虎的冲上前抓住某位或瘫软如泥或面不改色假装镇静或大吵大闹的淮南官员……
“你们这是干什么,放开我!”“我又没有犯错,你们抓我干什么?”“放开我,你们这帮混蛋!”“王司令,你这是要干什么?快让士兵们住手!”“王进,我草你马……”
王进冷厉的目光扫过在场噤若寒蝉的淮南官员们一眼,挥了挥手示意士兵们将犯人带走,待被抓捕官员们撕歇底里的嚎叫声渐渐远去,他这才摇了摇头叹气道:“你们的表现,真的太让我失望了。不要和我问为什么,你们心中应该很清楚那帮被带走的混蛋都做了些什么!”王进有些激动的挥舞着拳头,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刚刚在暗中松了口气的淮南官员们,一个个低着脑袋不敢吭声。王进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们当然明白,刚才被抓走的同僚犯了什么事他们也明白得很。他们此时心中既羞愧又惊惧,不明白王进这才来淮南没两天,怎么什么内情都给摸透了?
没错,刚才被士兵们带走的官员,在座的没一个会同情他们。此时淮南发生的大规模械斗事件,说起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刚才被带走的那帮家伙。他们利用手头的职权大肆串联,利用各种手段贪污上头拨下来的救济款,逼迫本就穷苦的百姓们交纳不存在的各项费用,最终导致百姓们为了求一条活路,不得不发了狂一样争抢本就匮乏的各类资源!
说起来,在座这些官员虽然没有参与进去,但是听到了风声却不阻止,在王进看来他们就是间接的帮凶,让他同样心生厌恶。
狠狠的痛斥了这帮不作为的淮南官员们一顿,如果可以的话王进真想将他们全部开除。可是现在坏那的局势紧张,不得不依仗这帮熟悉情况的混蛋们。
他疾言厉色再三警告这帮家伙,接下来对械斗中受到波及百姓的善后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然错过了这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不然后果自负……
第五十七章 凄惨
淮河水患……
说实话,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王进对于‘淮河水患’四个字都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和感想。
穿越前,他出身湖北山区一个小县城,家门前就一条快要枯竭的小河,除了几次天气异常涨过几次大水之外,‘水患’二字根本就不搭边,要他对此有什么深刻的感想怎么可能?
穿越后,他倒是和长江打过不少交道,也靠着长江发家致富。可是长江温顺得很,根本就没有让他亲身体验过发飚的威力……
自从拿下安徽之后,虽然一直有人在他耳边嘀咕治理淮河,可是他一直都没有太多感觉。总觉得淮河也需要治理吗,后世可没怎么听说过啊?于是,在前两年冬季枯水期,他随便应付似的拨了点款子出来,交待军政府组织民力对安徽段淮河堤坝进行整修和加固。
虽然王进对治理安徽段淮河不怎么上心,可是负责此事的军政府官员倒是尽职尽责,利用手头不怎么充裕(相比起满清时多多了)的资金,充分的调动淮南和淮北两地大量的青壮流民,好好的在冬季枯水期将安徽段淮河梳理一通并整理加固了两岸的堤防。
治理淮河之后也不能说没有效果,而且效果还是蛮大的。最起码这两年雨季淮河流域同样洪水泛滥,但是被整修过的堤坝没有在洪水的冲刷下崩溃,洪水泛滥的规模被彻底限制住,只能在周围二十到四十来里的低洼地域逞一逞威风!
虽说没能挡住泛滥的洪水就是失败,但是比起以前堤毁人亡波及周围上百里的情况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正是因为淮河这两年的危害减少,所以王进对于淮河越发没有什么概念。
可是当他亲自来到淮河沿岸,亲眼看到沿岸百姓们恶劣的生存状况,居住的茅草房东倒西歪好象一阵风就能吹倒,还没走近一股恶仇便扑鼻而至。流民聚集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规划和整理,四周围的茅草屋乱糟糟的东一簇西一簇,屋前屋后满眼可见随地拉撒的大小便,一股股各种骚(和谐)味和臭味混合而成的怪味在空气中飘荡,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卫生管理。
更让王进觉得惊心的是,他还看到许多面带病容的流民们躺在自家茅草屋里吭吭着硬扛,有些情况严重的甚至身上都在爬菹。他心头有些发酸,急忙招呼身边的同志帮忙赶走周围漫天飞舞的绿头苍蝇,叫随军郎中赶快过来帮忙治疗严重的病患。
随着王进不断的在流民聚集区查看,眼前所见到的一幕幕无不让他感觉心情沉重无比。之前军政府在各方面发展一系列的利好消息让他有些飘飘然了,在他看来安徽拥有着他省难及的财政优势,而且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在乱世最为金贵的粮食也不缺,怎么地也能保障全省人民的最低生活需求,一举从贫困线达到温饱线吧?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而且还是在安徽鼎鼎有名的大粮仓淮南,竟然还生活着这么一群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民群体?他心头憋着一股熊熊燃烧着的火气,真不知道淮南军政府的官员们是干什么吃的。
看看一个个流民青壮神情麻木面黄肌瘦身上的衣服就没一件完整的,小孩子更是光着身子满身污泥,黑漆漆的小脸满是兴奋的啃着手里军政府刚刚发下的烤红薯,靠近河岸边种满了密密麻麻的野菜和速生蔬菜,情景好不凄凉!
这就是他所治理下的安徽,难道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拼搏话来的就是这些?
随着战士们将囤积在仓库里的大批生活物资运抵,原本死气沉沉的流民聚集区突然热闹起来。流民们兴奋的看着空地上堆积得犹如小山一般的各类生活物资,使劲的嗅闻着空气中飘荡着的烤红薯香味,羡慕的盯着在战士们的指挥下排成几队长长队列,准备接收香喷喷烤红薯的小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开心满足的笑容……
多久了,他们是在多久之前闻到过这样的香味?流民们转动者着麻木的脑筋,好象是做工修路的那会儿吧,好怀念那时候顿顿都能吃饱的日子啊……
淮南军政府一干官员们在流民聚集区忙前忙后累得满头大汗,强忍着鼻子里一波接着一波让他们几欲做呕的怪味,心惊胆战的表现着自己劳动的积极性。他们没发不积极也没办法不心惊胆战,光是看到王大司令那张越来越黑的脸就能让他们心中好一阵打鼓。
王进现在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哪有心思跟这帮‘极力’表现的家伙们墨迹?流民聚集区里的情景实在有些惨不忍睹,他不由自主的来到流民聚集区唯一的亮色河滩边的菜地旁。询问了身边知情的同志,他这才知道这一片区域都是淮水泛滥区。
听说这块地儿每到雨季就会变成一片沼泽,想要种植粮食只能等到下半年,上半年只能种一些速生蔬菜和野菜,不然洪水一来什么都是白费功夫。王进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微笑,正准备好好的夸赞一番流民们脑子灵活呢……
可是这位‘尽职’同志接下来所说的话,却让他的心情一时大坏,满脸阴云密布差点忍不住破口大骂出来,此次淮南民间大械斗的原因就出在沿河的这些菜地上,本地的那些农民们认为这些菜地是他们的,要流民们主动交出来。
这些菜地可是流民们最后的一块救命稻草了,哪里会轻易交出?于是,矛盾就此爆发!
这他马的……,王进气得咬牙切齿,真恨不得将身后那一票淮南官员全部干掉,有这么没用的政府官员么?心情极差的他当天晚上就住在流民聚集区,这可就苦了那一帮养尊处优惯了的淮南官员们。可是他们也没办法,老大心情不爽,他们可不敢这时候撞到枪口上去。
好在,当天晚上心情郁郁的王进突然接到从美国发来的一封喜电……
第五十八章 旧金山林氏集团
美国旧金山,林氏集团大会议室。
林氏集团是旧金山新近崛起的华人大公司,在旧金山的唐人街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势力了。
说起李氏集团的发展史,那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故事……
李氏家族在旧金山原本只是一个小家族而已,在唐人街经营着几家规模不小的中餐馆。和普通的华侨家族没什么两样,在唐人街真正的华人大家族和大势力面前,李氏家族其实什么也不是。
当然,李家两个考上美国知名大学的娃儿让唐人街的街坊邻居们很是羡慕嫉妒……
可是,就在这两年,唐人街林家不声不响的突然迅速发展起来,林家的家族企业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膨胀。等熟悉林家的唐人街华人们反应过来,林氏家族的家族企业林氏公司已经发展成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
林家在唐人街的迅速崛起,很让熟悉李家的人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一些有心人经过打探,这才知道林家竟然干起了进出口贸易。
消息传开唐人街一片哗然,难道进出口贸易真的有这么赚钱?
一些眼红之辈也急忙跟着效仿,想要趁机好好的捞上一票。可是他们东施效颦的结果可想而知,无不是将生意本赔得一干二净。当初唐人街那股跟风热潮掀起的时候,不知道多少小有身家的华人家庭因此而破产,从一个备受尊敬的有钱人变成一贫如洗的穷光蛋。
可是再看看越发展越红火的林氏家族企业,有些人看着就有些不对劲了……
这时,同样在这股跟风浪潮中损失惨重的洪门,在一干唐人街华人们的撺掇下找上门去,想要摸清楚林家为什么发展得如此红火?
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地位本就低下,好在华人们抱团互助意识强烈,这才能在美国底层社会中占得一席之位,这里面洪门和美国各方黑白势力的奋力拼杀起了关键作用。林家可以不给任何人面子,但洪门的面子他们却不得不卖。
经过林家的解释,洪门来人和唐人街的华人们这才知道,原来林家的突然发迹,是跟国内某个实力派地方势力有关,靠着那个地方势力强大的财力专门做国内的进出口贸易,这才有了现在林氏家族企业的疯狂扩张和发展。
而且,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和壮大,林氏家族企业与美国各大制造业公司或多或少的都有了一些联系,在东南亚也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门路,所以林氏家族企业是越发展越红火,在1913年初更是因为业务扩张得厉害成立了林氏集团公司。
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一些想跟着发大财的唐人街大佬们失望不已,有的厚着脸皮仗着和林家的关系不错,旁敲侧击的打探和林家合作的是哪家国内的大人物?
林家这时候才不会犯傻,将自家的资源和外人同享。虽说现在林家就算不靠安徽的大量定单,在东南亚他们有了自家的渠道和门路,也能够维持住现在的局面,可是林家真的不敢轻易开罪安徽王进。
别以为到了美国王进的手就伸不过来了,如果他们心中存有这种想法的话铁定死得很惨。或许在一开始的时候,王进在美国没有任何门路和关系,不得不依靠林家来帮忙牵线搭桥。可是随着王进在美国的产业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王进早就脱离了与林家的依赖关系,在美国编织有自己的一套利益网络。
反倒是林氏家族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张和膨胀,渐渐的离不开王进势力的帮助和保护!
这真不是在开玩笑,华人的地位在美国处于社会最底层,一个从唐人街发展起来的企业想要走出去,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发展壮大,所要遇到的阻碍和麻烦简直让人头皮发麻。洪门就算再厉害,也只能勉强保得住唐人街,出了唐人街就只得自己硬扛所有的鸭梨和困难,同胞们的助力不能说没有,但是微乎其微……
唐人街的华人们倒是对林氏家族鼎力支持,他们也希望能够从唐人街走出一家有影响力的华人大集团大公司,这样对于华人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就业都是很有好处的事情。可是他们也只能在精神上支持一番,想要在实际行动上支持根本就是有心无力。
林氏家族企业在刚刚踏出唐人街的时候,着实碰到了不小的麻烦,被某些心怀恶意的白人和美国公司联手打压。要不是林氏公司的资金还算雄厚,而且还有着国内固定大主顾的支持,这才能够在险恶的商业斗争中存活下来,可就算是这样也是损失不小寸步难行。
这时候,王进在美国制造业编织的庞大势力网伸出了援助之手,由美国的几家势力不小的制造业大集团出面,帮助林氏家族企业渡过了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
不要怀疑王进在美国的势力,别忘记了安徽发展初期那大量的军火定单,其中美**火公司就拿到了定单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份额。不说王进在美国拥有一家小型的军火公司,他和美国几大军火巨头的关系也不错,都有着不少的业务往来。
这些大军火公司在美国的势力不用多说,一般的美国公司在没有激烈利益冲突的时候,哪里敢轻易开罪他们?
由这些军火公司出面,林氏家族企业终于摆脱了不利的局面,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当林氏几成立之后,这种发展趋势更加势不可挡,已经成为了旧金山市第一大华人集团,同时也成为了旧金山市有影响力的大集团公司之一,在旧金山拥有着极大的影响里力和地位。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林氏集团当然不会忘记王进这位盟友,只要是王进吩咐下来的事情,他们都会毫不迟疑的跟着照办。此次林沙亲自从中国赶来推广新查品,林氏家族自然要不遗余力的全力支持……
第五十九章 让人毛枯悚然的实验
林氏集团总公司大会议室里人头汹涌热闹非凡……
今天林氏集团来了差不多上百各色人等,都是被集团突然邀请而来。这些人中间有媒体记者,有美国几大烟草公司的代表,也有不少凑热闹的普通美国民众。他们此时正凑成几个小圈子热烈的讨论着什么,纷纷猜测林氏集团邀请他们过来的用意。
几位烟草公司的代表明显有些不耐烦,林氏集团虽大但还不放在他们心上。不过公司高层有吩咐他们不得不来,相比起此次林氏公司邀请他们的来意,他们更好奇的是林氏集团的背景,竟然能劳驾他们各自公司的大佬亲自开口?
就在嘉宾们议论纷纷之际,两名林氏集团的工作人员从后台吃力的抬着一个大玻璃鱼缸出来,在一众嘉宾们吃紧外加疑惑的眼神中放在高台上。林沙一身笔挺中山装,在他父亲林氏集团总裁的陪同下满脸笑容的走了出来,不断的和各位来宾打着亲热的招呼。
对于林沙这位林氏集团的太子爷,几大烟草公司的代表点头微笑表示了足够的敬意。或许普通人不清楚他的社粉和实力,可这些烟草代表们却是明白得很。林大太子爷在中国那边的事业非常大,有时候他们公司还得请求太平洋国际贸易在中国帮一帮忙,实在得罪不得。
林沙是个行动派,在和所有来宾都打了个招呼之后,他立刻就站到了刚才工作人员抬上来的大鱼缸旁边,微微一笑就开始进入了正题。
“亲爱的先生们女士们,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我叫林沙,是太平洋国际贸易公司的总经理,此次邀请大家一同过来,是想请各位共同见证一个新发明事物的诞生!”林沙站在台上彬彬有礼侃侃而谈,气质沉稳真有一些大牌司仪的风范。
新发明?台下的嘉宾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纷纷鼓噪起来,让林沙尽快把新发明亮出来瞧瞧。这时代的美国可以说得上是发明创造大爆发的黄金时段。像发明大王爱迪生等一系列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发明家纷纷涌现出来。
这时代的美国人民正享受着发明创造所带来的便利,对于‘发明’这两个字眼极其偏爱。这时候突然听到林沙这个东方人有新的发明让他们见证,尽管在座金发碧眼的美国佬心中很是不以为然,很是怀疑东方人也会搞发明创造,但心中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和兴趣。
特别是那几位美国烟草过司的代表,他们心中很是茫然,不知道林沙突然提出来的‘发明’跟他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对方的‘发明’还和烟草有关不成?
“大家静一静,大家请先静一静……”林沙挥舞着手让会议室慢慢安静下来,轻轻一拍巴掌,听到声响后台立刻又走出来一位年轻俊秀的工作人员。只见他手托着银光闪闪的精美托盘,托盘上摆放着一条包装十分精致漂亮的香烟,包装盒上大大的‘中华’楷书十分醒目,一条活灵活现的中华神龙盘绕二字飞舞,包装盒上的图画精美得简直就像艺术品一样。
在所有嘉宾莫名其妙的目光注视下,俊秀的工作人员手脚麻利的拆开‘大中华’精美的包装,将里面一根根加上了过滤嘴的香烟分发到每一个嘉宾手中。
来宾们拿着手里比普通香烟要长一些的过滤嘴香烟,盯着香烟塞满了棉纤的一头猛揪,不知道主持方给根香烟是什么意思?不过被邀请来的这些宾客们无一不是老烟枪,想也不想就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点轻轻的点燃手头的香烟,美美的吸了一口一脸的享受。
宾客们忙着吞云吐雾,享受着‘大中华’香烟的醇香美味。一时间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烟草特有的醇香气息四下弥漫。只有那几位美国烟草公司的代表们一边吞云吐雾,一边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摸样来,有过滤嘴的香烟感觉比起没有的强上太多。
他们心中思量着,是不是回去以后建议公司在自家的产品上也做一个烟头出来?
林沙微笑着指挥着工作人员,将高台上玻璃缸里的水注满,然后又放了几跳活蹦乱跳的小鱼。等这一切都操作完成,会议室里的烟雾越发浓密,宾客们手头的香烟也燃烧到了尾部,几位早有准备的工作人员急忙拿着托盘收起宾客们手头的烟屁股。
“好了,先生们女士们不必惊讶,等会儿我还会用这些烟蒂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请大家务必配合一下,谢谢诸位了!”一看宾客们有些不太理解,林沙急忙开口解释道。
在宾客们好奇目光的注视下,林沙微笑着点了点堆积在一起的百多颗烟头,指挥工作人员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这些烟头撕开,一个一个的仍进高台上的玻璃水缸里,并且还不嫌恶心的轻轻搅动着这些没了外壳的发黄烟头。
宾客们皱了皱眉,表示对于林沙的做法感到真心不解。可是没有一会儿,就在他们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丢进玻璃水缸中的烟头一开始还没有什么变化,可是慢慢烟头周围出现一团让人见之头皮发麻的黑褐色,慢慢的黑褐色的面积渐渐扩散,在一众宾客们低低的惊呼中,目瞪口呆的注视下黑褐色的水迹就从这些烟头开始向整个玻璃水缸迅速扩散。
“我的上帝,这是什么东西?”
“天拉,不是我眼睛花了吧?”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我发誓以后再也部抽烟了……”
宾客们一个个睁大着惊恐的目光,盯着眼前迅速变黑的玻璃水缸,不停的在胸口划着十字议论纷纷。
“安静安静。亲爱的先生们女士们,请稍微耐心一些,稍微忍耐一下,接下来实验要正式开始了,请静静关注玻璃水缸里这些鱼的变化吧!”林沙挥舞着手臂一脸的意气风发……
第六十章 巧舌如簧
有了林沙的提醒,在场宾客们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死死盯上迅速变成墨黑色的鱼缸……
接下来更让在座宾客们惊骇欲绝的一幕出现了,5分钟过后,起初在鱼缸悠闲游动的小鱼,一个个开始将头露出水面呼吸,还没到十分钟,有一条小鱼就开始挺起了肚皮,等到了规定时间,所有的小鱼都肚皮向上的漂浮在水面上,显然是没的活了。
咝,林氏集团会议室里响起连续不断的倒吸冷气声。
震撼!绝对的震撼!虽然在座之人早就模糊的知道香烟对身体有害,但是远没有用几条小鱼的生命来向他们证实显的那么清晰。从来没有人这样直接生动的做过这样的表演。
“哦,我的上帝啊。实在是太残忍了,这是在谋杀,我竟然参观了如此可怕的一幕。上帝不会饶恕我的,我要忏悔!”已经有宾客开始闭着眼睛在胸口划十字了。
宾客们一个个被吓得脸色煞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