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狂人-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我看看……”王清远心头一跳坐直了身子,拿起放大镜仔仔细细的观察着手中的日钞,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可是,良久之后他却是放下手头的家伙什无奈的摇了摇头:“司令,恕在下眼拙,什么都看不出来。”口气中隐隐有些怒气,以为王进这是在耍他,拿一张真日钞在糊弄他!
“哈哈,没想就到连清远兄都没有看出来!”王进这下子真得意了。
“司令,难道这是张,伪钞???”王清远突然醒悟过来,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大叫道。这怎么可能?自己怎么说也是上海金融界的风云人物,几乎掌控了上海民间对外贸易的半数资金流,每日里接触的日钞不知凡己,真的假的难道还分辨不出来吗?
“没错,这是张伪钞!”王进满脸得色肯定的点头承认,挥手阻止了意欲开口的王清远,反问道:“清远兄我问你,如果这样的假钞在市面上流通的话,被发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王清远脸色先是一变,而后迅速恢复正常,心中虽早已是惊涛骇浪,可脸色依旧不动分毫。他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在商场上什么阴谋诡诈没有见过?眼前的事情虽然让他心悸不已,但还没到让他失态的地步。
“怎么样?”王进强忍住脸上的得意和兴奋,有些急噪催问道。
“按照我的估计,如果不是日本银行的高级专家,一般人是根本分辨不出什么来的!”
“那就好那就好……”王进心头的大石终于落下,忍不住连连拍手笑道。他丝毫也不怀疑王清远这话的真实性,这厮再怎么说也是上海金融界的顶层人物之一,而且本身还是哈佛金融系的高才生,分辨钱钞真假这么点见识还是有的。
王清远却是心头发紧,舔了舔干涩的嘴唇,有些结结巴巴问道:“王司令,你这是……”
“不用多问,这玩意可花费了我们不少的人力和精力,我就是要发行这样足以以假乱真的日钞。怎么样有没有办法,通过秘密渠道流通到日本本土去?”王进摆了摆手一脸的笑意盈盈,眼中的幽幽冷芒却是看得王清远一阵心头发毛。
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王清远在心中仔细盘算了一下,刨除一些不必要的外界因素和心里因素影响的话,这事还真不怎么困难:“司令,如果按照实际操作方面的风险来估计的话,这事没有一点难度!”
要的就是这句话!
王进一听大喜过望,高兴的搓了搓手心思早就飘荡到不知何处……
“来来来,清远兄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王亚樵王光九同志,新光复会专门负责执行‘假钞计划’的同志!”接着他喊来一直等在外面的王亚樵,调笑道:“咱们可都是本家,千万不要客气啊。”
“光九同志……”
“清远同志……”
王亚樵和王清远互相寒暄一阵,以后大家可能就是一个战壕里啃饭的同志了,混个脸熟先。
“这个计划怎么样,太平洋投资银行能不能悄无声息的将这批日本伪钞投放出去?”等他两寒暄完毕,王进急切问道。
“如果操作得当,不引起市场波动的话问题倒是不大。”王清远定了定神,迟疑了一下狠一咬牙还是硬着头皮问道:“司令,太平洋投资银行的利润十分可观,想做成什么事都不难,咱们用不着如此犯险吧?”
“呵呵……”王进轻笑起来,并没有怪罪王清远的意思,不答反问道:“清远兄,不知道你对现在的欧洲形势怎么看待?”
王清远在心底里暗暗松了口气,不明白王进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不过他还是仔细考虑了一番,结合报纸上和自己所听闻的消息,有些不确定的回答道:“这个,听说那边的形势比较紧张……”
“错了,不是比较紧张,而是非常紧张,几乎快要到了大打出手的境地!”王进斩钉截铁答道,瞥了眼面带惊奇和不信的王清远,他轻笑一声:“你还真别不信,我们新光复会在欧洲可是有不少留学生的,对那的情况清楚得很。”
挥了挥手制止王清远开口,他继续解说道:“你应该也知道,德国一直都想做欧洲霸主,他们的军力和实力都发展得非常迅速。可是英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肯定不会乐意,欧洲大陆要是一统它现在世界第一的地位可就不保。还有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他们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统一整个欧洲大陆?”
“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欧洲那边最近的局势可是紧张得很,一场波及规模浩大的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可这跟这皮日伪钞有什么直接关系?”王清远心头隐隐明白了些什么,但还是有些迷糊。
“什么关系?关系可大着呢!”王进猛然站起来,挥舞着拳头大声道:“欧洲列强一旦打将起来,他们对远东和咱们中国的控制和关注力度肯定会大为减少,到时候……”
“到时候就是咱们中国趁机发展壮大崛起的机会?”王清远睁大了眼睛语气急促兴奋道:“对对对,就是这个理!”
“是这个理没错,可惜能够趁机发展的可不仅仅只有咱们中国啊,别忘了东边那头恶狼!”王进轻悠悠提醒道,语气轻柔眼中却是冷然一片:“日本人就是靠着吸咱们中国人的血发展起来的,他们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咱们发展壮大?”
“啊……”王清远这才恍然大悟,转而脸色一变同样想到了日本人的问题,点了点头一脸的坚决:“放心吧王司令,我知道该怎么做……”
第十四章 纠结的老袁
感谢‘无尘之珠’兄弟的打赏,非常感谢。
“此事关系到国家命运,拜托了!”王进一脸郑重请求道。
“请司令放心……”王亚樵和王清远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激动万分的熊熊烈焰,心头被一种叫做神圣的使命感填满,重重的点了点头沉声保证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王清远和社会部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将新光复会秘密印刷出来的第一批总计五千万‘日元’全部花消了出去,换回来大笔的物资和各种机械产品,并且在市面上还没有掀起一点的风浪……
眼见着效果良好,王进指示‘加大力度慢慢整垮小鬼子经济’。于是乎,新光复会秘密印刷厂印刷出来的‘日元’源源不断流向日本本土,不断的吸取着日本国的血液发展自身。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了大半年时间,还没有人发现这其中的问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暂且不表……
再说说袁世凯这边,被王进狠敲了一记闷棍之后,老袁世有些晕头转向的意思。
想要责怪王进这厮吧,在河南“剿匪”是一个非常让人蛋疼的理由,更让他郁闷的是王进仰仗还就是他袁大总统的手谕行事,袁世凯就算是想在鸡蛋里挑骨头,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请功”为好。
重罚吧,王进这厮的理由很充分很强大,还是按照袁总统的命令来办,中央政府实在找不到好借口。最关键的是北洋军还不一定能够压得下王进这厮,到时候中央政府下不来台威信全失,太过划不来;不惩罚吧,心头又极不甘心憋屈得慌,真真是左右为难,心情纠结啊纠结……
理论上来说河南赵倜和倪嗣冲这一班子人都是匪,如果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一点,河南匪军的规模那可是空前绝后,不但河南完全处在“匪军”的控制之下,就连湖北、山东、山西甚至关外都被“匪军”给控制着。
各地的“匪患”如此严重,袁世凯怎么能不头痛?关键是王进掀开了这一层窗户纸,以后下面的人乱斗起来可就有得说道了。这样的结果是袁世凯极不愿意看到的,可是他又没有什么办法去阻止,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有问题找谋士,这是老袁的一贯做派:“皙子先生,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理是好?”
杨度微微一笑,大致猜出了王进此举的动机,他劝慰道:“大帅息怒,其实照我看来,想要平息此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就简单。此事因王进这家伙而起,咱们也都明白这厮无利不起早的性格。只要咱们能安抚住王进或者满足他的底线,此事自然就会平息下来了。”
袁世凯挥舞着手臂暴怒:“怎么安抚?再安抚他就要蹬鼻子上脸,要上天了!”
“那大帅知道王进为何此次突然发难?”杨度没有接这话茬,反而平静问道。
“估计是对孙黄此次北上的不满?”袁世凯有些迟疑道。
“可能有这么一些原因,但绝对不是全部!”杨度冷静指出:“要想安抚住王进这厮其实很简单,只要向他表明一个态度就可以了。”
“怎么说?”袁世凯一愣,来了点兴趣。
“可能是这家伙心中有危机感吧,不然这家伙最近也不会频繁有动作。安徽省可是与湖北、河南和江苏几省相联,北洋军在湖北和河南都驻有重兵集团,而山东的部队也随着可以进入江苏,这可是二、三十万人马。咱们对南方的谋划和野心虽然掩饰得很好,也许能骗过孙中山和黄兴等人,但想要瞒过王进这厮却不容易。谁要是处在他那个位置,也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滴!”
“当然,这家伙也可能在炫耀武力,趁机增大在革命党内部的话语权。最近新成立国民党的声势可是闹得很大,王进这厮是个肯甘心于人下之辈吗?”
“皙子先生说得不错,确实有这个可能。可是……”袁世凯点了点头,转而眉头一皱不满道:“我们应该怎么做?难道我保证绝不动他,他就能消停下来吗?”
“没那个必要,只要咱们稍微表示一下善意就可。看王进这厮的表现,他也没有和咱们彻底厮破脸皮的打算,不然现在河南和湖北早就打成了一锅粥了!”
“怎么个稍微表示(和谐)法?”袁世凯语气平缓眉头紧了又松。
“哈哈,这个真的很简单。王进这厮自封的安徽都督一职不是还没有得到中央的认可吗?咱们只要把这个名头交给他就是!”杨度哈哈一笑建议道。
“这样做,不太好吧?”袁世凯脸色迟疑,心中真不太情愿,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想收回可就太难了。再说了,其实这是他手中的底牌之一,以后想要攻打安徽的时候找这个借口就很不错。你丫不是正牌子的安徽督军嘛,中央要收回对安徽的统辖权没有错吧?
什么,你不让?不让咱们就比拳头嘛……
“大帅,这可不是犹豫的时候。有安徽这个强敌一直拖咱们后腿,北洋军想要对湖北等地用兵何其难也?难道咱们对南方革命党用兵的时候,还要一直防备着后方可能出现的敌人?”杨度一眼便看出了老袁心中的迟疑,急忙开口劝解道。
“你也知道咱们要对那放动兵,难道王进这厮就看不出来?”袁世凯依旧拿不定主意。
“呵呵大帅你想得太多了,一棍子把所有人全部得罪和各个击破还是很有区别的。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可架不住王进和黎元洪的关系冷淡啊。再说了,以光复军最近表现出来的超强战斗力,比起咱们北洋军也不差丝毫,王进会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上吗?”
“呵呵……”袁世凯干笑出声,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咱们能否将他请到北京来,同张(张振武)、方(方维)二人一样?”说着做了一个杀头的动作,意思很明显,就是把王进请到北京来一刀解决掉……
第十五章 “民族进步党”
不好意思,把发布时间定错在了明天
“不要,千万不要!“杨度大惊失色连连摆手。
“为何?”袁世凯很有些不悦。
“王进在安徽经营有这么多年,根基深厚特别是在光复军之中声望极高,要是他突然遇挨保不准那帮兵头们会做出什么混混事来,况且他也不一定会来北京……”杨度苦笑连连。
“那照皙子先生看来,咱们只有安抚这一条路可走?”袁世凯一脸的郁闷。
“正是如此,除非王进自出昏招……”
北京的袁世凯被王进的突袭弄得灰头土脸,忙不迭的想办法应对。可是一向看王进不怎么顺眼的黄兴同志就没这么好脾气了,他回到南京之后第一时间找王进麻烦。
黄兴致电王进不要主动制造摩擦、搞分裂活动,尤其是在时下这个和平统一的大环境中,一定要注意一个革命党人的言行举止,不要给革命党人脸上摸黑。
“我草他马的脸上摸黑……”王进气得破口大骂,有这么埋汰人的么?
他本来还准备说服黄兴等人,趁着袁世凯刚刚松懈的当口鼓动革命党群起发难,必将极大的削弱北洋军的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可是他万万也没有想到,黄兴回来之后第一个矛头对准的竟然是自己……
没说的,以后大家自扫门前雪,想要他再这么积极的冲杀在革命军第一线,想都不要再想。王进的心喀嚓一声,彻底的碎裂了。
南京的做法实在让他寒心不已,底下的弟兄们更是群情汹涌愤怒难平,一片喊打叫喊杀的叫嚣声。这时候,北京承认王进为安徽都督的任命书下达,王进欣然接受。
“还是老袁会做人,就这一点可比南京强太多了。”王进对着手下弟兄们摇头感叹,心道不愧是在官场上混过的,接人待物就是不一样。瞧瞧,老袁心里还不知道如何做想,只怕巴不得老子早死呢。可是,至少他表面上做得还不算太差!
人投之我以桃,我报送之以李!这就是王进的做人风格。
对于袁世凯伸过来的橄榄枝和善意,王进心领神会的在安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其中之一,便是将在安庆降下了一直悬挂的“清天白日满地红”,升起了代表共和的“五色旗”。
这是赤落落的投降!
安徽军政府这一突然的举动震惊了整个南方革命党……
一直以来,新光复会和安徽军政府都是南方革命党激进派别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一直充当中流砥柱和冲杀在前的角色。可是王进这一次的突然倒戈,对于南方激进派的影响极大,犹如晴天一记霹雳震得革命党中人晕头转向心头发苦。安徽怎么就倒戈了捏?
新光复会这一手太过坑爹,很多依靠救助勉强渡日的革命党资金即将断链,以后的日子将更加难熬。
“革命的叛徒……”
“王进这个混蛋,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不顾脸面的事情来?”
“打倒安徽军政府,打倒革命的叛徒王进……”
“咱们要帮助王进改正思想,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南方革命党对于安徽军政府突然改换旗帜的做法反应十分激烈,各种各样的声音纷纷杂杂。以黄兴为首的那一帮‘黑’王派自然巴不得将王进钉死在革命党的耻辱柱上,可是更多的革命党人却是想挽救安徽军政府和王进。
“文升,你这是干什么?”与安徽军政府关系不错的柏文蔚第一个从南京赶到合肥,找到王进时一脸的痛心疾首。
“我还能干什么?某些人一直看我不顺眼,安徽军政府做什么事情都要指手画脚一番,我实在受不了这个气!”王进倒也理直气壮,将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告之老柏。
“就算如此,你也不应该如此冲动啊?你这样做,不是让同志们寒心以为你们已经投靠了北洋袁世凯吗?”柏文蔚没想到中间还有这样的故事,在心中将黄兴大骂了一通之后,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说着王进:“你最好能够将‘青天白日满地红’重新挂起,这样才能让同志们安心!”
“是啊司令,咱们这一手是不是做得太绝了点?”吴楚这时候也在一旁敲着边鼓。
“凭什么啊?”王进心头不爽了,挥舞着手臂不岔道:“你们只知道革命党怎么怎么样,也不想想我们安徽军政府的难处。袁世凯的‘善意’咱们能当做不见吗,搞不好惹怒了这厮直接开打,这又是何苦来着?”
“只是换一面旗帜而已,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连孙先生和黄兴他们都承认的事实,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成了叛变的行径呢?真真是不可理喻。让那些歪嘴的家伙们自己行动起来,不要只会把过错怪罪在别人身上,跟你们说我看不起这样的人!”
“……”
不仅仅只有柏文蔚亲自跑过来劝解,还有不少和王进交好的革命党大佬纷纷跑过来劝说。王进对于这些人还是很客气的,对于他们心中的疑虑都一一做了解释,表明了他和安徽军政府的态度:咱还是革命党一方的人!
不管这些人是真的好意航海市别有目的,他们既然能够不辞辛劳的跑来‘劝解’,怎么说也在行动上支持了他和安徽军政府一把。王进向来都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凡是在这段时间对他和安徽军政府表达了足够善意的革命党同志,他都一一有‘大礼’回送。
可惜的是,这世上从来都不缺少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尽管革命党很多大佬纷纷出头为王进和安徽军政府说话,可是依旧有那么一帮人整天恶语恶向言辞恶毒的攻击着王进和安徽军政府!
见此,王进着的怒了,叔叔可以忍婶婶绝对不可以忍!
为了表明自己与同盟会的决裂,王进一怒之下当然也是早有预谋,突然宣布改组新光复会为中华民国民族进步党简称‘民进(和谐)党’,在政治上与新近成立的民国第一大党(和谐)国民党分道扬镳,并公开支持北洋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一职……
第十六章 国会选举前的各方动作
“哈哈,想不到南方革命党自己动手了,真是痛快!”袁世凯拿着电报满脸兴奋。
“是啊,狗咬狗一嘴毛,最后还不是得便宜了咱们北洋军?”杨度也是一脸的笑容。
“皙子先生,你看咱们有没有可能把王进和安徽军政府拉拢过来?”袁世凯忍不住问道:“如果有安徽光复军的帮助,扫平南方轻而易举!”
“这个很难!”杨度摇了摇头打消了袁世凯的不切实际:“王进是个聪明人,他应该明白自己的根基在哪里。何况就算咱们想要拉拢他,又拿什么来拉拢?”
“这个,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袁世凯迟疑了下,依旧有些不太甘心:“安徽不是成立了一个什么‘民族进步党’吗,他还公开表明了支持中央政府的态度!”
“试试也好……”杨度没有再坚持,而是顺着老袁的话接下去。
结果是不言而喻滴,袁世凯狠狠的碰了一鼻子灰。
“俺们改换了名号是不错,但是想要俺们叛出革命阵营,没门!”这就是安徽军政府的回应,赢得了无数革命党人士的喝彩却让袁世凯有些灰头土脸。
“该死的王进该死的革命党,老子不会放过你们的……”大总统府传来袁某人愤怒而不甘的咆哮。这一次他真的丢大脸拉,被王进和安徽军政府狠狠的刷了一把。
“大帅,王进能有现在的态度已经很不错了,对安徽咱们还是要以安抚和拉拢为主!”杨度在一旁并没有把老袁的一时愤怒放在心上,劝慰道:“就算王进不领咱们的人情又怎么样,只要咱们说得多了,革命党内部就会有人出头找他麻烦!”
“恩,暂时就这样吧,先解决了湖北的问题再说……”袁世凯铁青着脸色点头道。还有一点他不得不重视起来,安徽新近成立的中华民国民族进步党在众议院596议席中可是占有21席,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这些议席对于袁世凯和北洋系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这时候和安徽翻脸实在是太过划不来,起码也要等到议会正式选举之后吧?
对于众议院里这五百来位议员的选举,袁世凯可是重视异常,这关系到他屁股下面位置的牢固程度,他可不想做一个纯粹的傀儡。可是老袁本身精力有限,全部搞定北方各派系的议员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由革命党控制的南方大部分议席?
而安徽王进在这方面的实力也太差,根本就拼不过几大革命党团联合组建的国民党。说老实话他也不太在乎这些虚名上的东西,袁世凯恰好就看上了这一点,两人联合不是搞什么阴谋诡计,保证双方在国会里有一定的话语权还是十分有必要滴!
话说孙中山不情不愿的让贤于袁世凯,并接受了全国铁路总办一职,干起了实职工作。可铁路总办的工作还没干两天他就有些厌烦,然后不管不顾前往日本公费考察。
而在这段各方积极努力争权夺利的时间内,同盟会二号人物宋教仁征得孙中山和黄兴两位大佬的同意,在北京着手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同盟会5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后,不断的理清国民党内纷杂的关系,整天出入于各省会馆联络各地方代表,积极努力的进行国会议员选举的前期准备工作,想要在国会选举上给老袁一个大大的‘惊喜’。
自从南京参议院经过一场风波而北迁之后,同盟会已不能控制参议院中的多数议席。共和党成立后在参议院内的势力大增,其党魁黎元洪更是风光无限。最让宋教仁不满外加不安的是,在唐内阁风潮**和党同袁世凯狼狈为奸,联手将唐内阁彻底整垮。
见此情形,宋教仁深感要想坚持责任内阁,就必须实行政党内阁。而要实现政党内阁,就必须组成强大的政党,而要组成强大的政党,同盟会就必须联合其他政治力量,特别是当时在参议院占有相当席位的号称第三党的统一共和党。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孙中山仍要宋教仁直接负责,他委托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全权负责国民党的一切大小事务。宋对接下来的民国第一次国会选举信心满满,务必要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最后再一举推出蕴量以久的‘责任内阁制’,将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彻底架空成一位名副其实有名无权的盖章总统。
袁世凯得到消息之后大恨外加大惧,生怕宋教仁等人的筹谋得逞,最后自己成了一块受人摆布的橡胶图章,就算是拼死一博他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他本想来个总统强制命令,将国会选举的时间推后,以好让他和北洋做好万全的准备。可是这个提议一出,不仅临时参、众两院的议员们激烈反对,就连北洋内部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杨度更是劝慰道:“大帅不必如此,在国会选举最终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没有必要涨他人士气灭自家威风,鹿死谁手还为可知。就算国民党最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又怎样,国民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黎元洪会甘心屈居于宋教仁之下吗?”
“怎么可能?”袁世凯想也不想摇头否定。黎元洪是个什么角色,他哪能不清楚,这家伙的野心大得很呐。
“那就是了!”杨度一拍巴掌笑眯眯道:“这不就是咱们的好机会吗?”
“可是要是宋教仁真的弄出来‘责任内阁制‘怎么办?”老袁最担心的还是这个。
“所以咱们要在国会选举之前,先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起来。”杨度眯缝着眼睛,眼中射出道道危险的精光:“再有就是,咱们要积极的拉拢那些不属于国民党的各省议员们。大家都是明白人,谁会眼睁睁看着国民党在国会里一家独大?”
袁世凯拍掌大笑:“哈哈不错,咱们就这么办……”
第十七章 选举‘闹剧’
“哈哈,老袁这下子可要抓瞎了!”看着手上的情报,王进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司令,咱们民族进步党选举出来的议员,在明年的国会正式选举时,要偏向那一方?”负责民族进步党党务工作的王思量皱眉问道。说实话,安徽才区区二十一位众议院议员的名额,搁在偌大的众议院里什么都不是,可是不理会吧又太过可惜,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在让人心情纠结不已。
1912年8月27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和《众议院议员选举法》,并成立了一个办事临时机构“筹备国会事务局”。根据《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国会分上下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
参议员的人数,全国22个行省,每省各10名;内外蒙古、西藏、青海,各设选举会,分别选出27名、10名、3名;另由中央学会选出8名;各地华侨选出6名。按法定名额,则参议员共有274人。仿照美国制度,六年一任,两年一选,以保持其新陈代谢。
众议员的名额,则依各地区人口多寡定之。每80万人口选众议员一人,然每省至少有众议员10人,人口不足800万的小省份亦照选。唯蒙古、西藏、青海则参众议员人数相等。22行省中以直隶(河北)人口最多,有众议员46人。人口最少的省份如新疆、吉林、黑龙江,各选众议员10人。其他各省多寡不等。任期三年为一届,三年一选。
选举分初选和复选,条例滋多。按法定名额,全国共有众议员596人。参、众两院合计共有议员841人。
按照真实的人口要求,安徽拥有人口超过一千六百多万(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一千六百万都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名登记在册的人数,能够选举出来的众议员人数只有区区二十来人而已。军政府上下对此都有些不满,强烈要求将此时安徽真正的人口数量上报上去,不过最后都被王进拦了下来。
开什么玩笑,在这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就是财政实力,人口还代表着一个势力真正的战斗力,他怎么可能因为多上十来位众议员名额就把一切曝光天下?他还没那么傻!
“嘿嘿,咱们就那么点人手,随他们折腾去吧。让他们自凭心愿,就算谁给的钱多支持谁我也没啥意见。”王进轻笑着摆了摆手,脸上挂满了冷笑和不屑:“国民党如今好大的声势,估计还看不上咱们这么一点人手,让老袁出点血买票也是应该的。”
“这样做,有些不太好吧?”王思量语气迟疑,神色间有些不太自然。
“有什么好不好的,别太把国会选举当什么事。”王进眉头一挑,神色有些不悦:“对了,这一批的留美名单中把你也加进去,到了美国好好的看一看,看看外国发展得比较成熟的选举是怎么一个摸样。”
“说老实话,选举这一套在中国也不是不能搞。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中央的实力能够凌驾于所有地方势力之上,这样才能强力掌控不出现什么偷鸡摸狗的糊糊事情。可你看看现在北京那边是个什么摸样,乌烟瘴气一团乱麻!”
顺着王进手指的方向向北方望了一眼,王思量脸带失望苦笑连连……
随着国会议员选举的日子慢慢临近,整个中国都陷入一种奇怪的氛围当中,有兴奋、有紧张、有愤怒更有麻木。各省有资格竞选的头面人物们纷纷上窜下跳,不时的上上报纸演演讲,争取在最后的时间里预热一把,给竞选增添几分胜算。
北京大总统府,内院书房灯火通明。
“皙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