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狂人-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出现不利情况!
面对这样的局面,王进和一干新光复会高层措手不及也很是无语。他们万万也没有料到,日子这才好过一点,民众们对光复军的热情态度就大幅度下降,真是让人既感到无奈又有些寒心呐。
不是新光复会的宣传不够到为,经过多年摸索新光复会的宣传手段已经很有一套,只是神通不敌天数,在民众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思想面前,一切的宣传鼓动都是纸老虎。
这事在新光复会内部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那性格火暴负责征兵工作的同志甚至都喊出了‘拉壮丁’的口号出来,不过最终被王进坚决否定掉。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才让山谷小镇上的民众和光复军的关系融洽无比,他怎么可能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破坏掉?虽然这样的事情确实让他感觉有些恼火,但民众们的想法也不能说错了不是?只不过是站在不同的立场想法有所不同而已,还没严重到涉及根本性的问题。
之前的征兵工作也不是一点效果没有,山谷小镇在籍青年前来参军的人数其实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与预期中的‘踊跃’有很大差距,大家心中一时有些无法接受而已。山谷小镇征召来的新兵总共一千两百多人,正好可以组成一个新兵团!
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好当时王进在上海早有预感,通知得非常及时。总部的一干高层见在山谷小镇里的征兵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立刻转变思路在六安、霍山和舒城一带以民团的名义招兵买马。现在外界多的就是愿意参军的流民,只要很给一口饭吃他们就肯给你卖命,只不过新光复会最放心的还是自己人,在自己人不愿意帮忙的时候才会考虑到外人。
流民的成分实在太过复杂,新光复会征召了他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考察和审核,通过了审核的才会得到光复军正规士兵们相同的福利待遇,在这之前就不用过多的指望这些了。还好时间比较充裕,新光复会在三县各组建一支官府认可的民团武装,人数有三千六百多人。等到王进回到总部的时候,这支数量可观的民团武装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简单训练,还进行了几次颇具实战意义的演练,目前看来效果还不太差。
经过几轮扩充,新光复会手头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九千多人。而且他们手头武器不差弹药供给充足,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训练和演练,战斗力也颇为可观,绝对不是现在的清军可以对抗得了的,不论是巡防营还是新军!
相比较有些地方的清军还装备有老式的套筒和抬枪,有着国外源源不断军火补充的新光复会旗下光复军的优势实在太过明显……
初看起来有了这些人手击溃整个安徽的清军都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也确实如此。可是打仗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不是依靠单纯的兵力火力对比可以说得清楚的。在王进看来,单靠这九千兵力完全可以横扫整个安徽,甚至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影响力波及到邻近几省。
但这还远远不够,他的目标是打下一地就迅速彻底的消化一地,仅仅依靠九千多正规军战士怎么够?还有,战争总避免不了伤亡的情况出现,没有后备兵员怎么补充前线的损耗?所以,征兵还必须进行下去,而且还不能是清一色的流民,其中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山谷小镇居民作为核心,这样才能保证新光复会最大限度的掌控刚刚成军就要拉上前线的军队!
可问题又来了,山谷小镇的居民们现在生活不愁,当然不希望自家子弟上前线冒险拼搏,根本就没那个必要嘛。不是特别有心想求一番上进的青年和其家人,想要在征兵方面让他们松口,真的不司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宣传方面的问题,单单依靠《光复报》和基层的同志做动员工作,真的有些太过单调无力。这时候,王进才想起自己还有一招宣传利器电影没有使唤出来。没想到此前的一次无心之举,现在竟能帮上大忙!
于是,在他的电报招呼下,(山谷小镇已经接通无线电报和有线电报)没过几天上海那边就过来一队放映组和全套拍摄器材。经过山谷小镇镇公所紧急宣传,整个小镇短短时间就知道了过几天将在镇公所前的大广场免费公映电影!
顿时,整个山谷小镇都沸腾了起来……
小镇上的居民们不知‘电影’为何物,他们只当作是一种大戏。在农村里都有这样的惯例,就是有什么红白喜事那些大户人家就会请来戏班子唱上一阵。居民们以为‘电影’也是一种大戏,睁公所这是在给他们开荤呢。
电影公映的那天晚上,整个镇公所前的大广场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热闹喧嚣,很多小镇居民都是全家出动带着小板凳,在各社区主任的努力指挥下杂乱而有序的按顺序坐好……
第二章 对内的宣传攻势(求订阅)
电影《上海股灾》的放映,在山谷小镇引起一阵极为热的轰动效果!
一连五天,每天五场的电影放映场场爆满,电影这个自带声音图画的新奇玩意儿一时成了整个山谷小镇的热门话题,就连得到消息赶过来见世面的镇外居民和山里的山民们也是观影热情旺盛。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被居民们翻来覆去的反复讨论,他们痛恨阴险狡诈无耻下作的外国投机商人,也很同情那些在股灾中倾家荡产跳楼跳江自尽的同胞们,为此老少爷们和大姑娘大妈们还掉了不少的眼泪……
看见时机成熟,山谷小镇上的居民已经彻底接受了‘电影’这个新奇的玩意,于是王进立刻开展下一步的放映计划。这一次,他亲自出面执掌拍摄,在安徽灾荒骚乱最严重的地区逛了一圈,将那些凄凉惨不忍睹的画面全部记录在电影胶片之上。
当山谷小镇的居民们还没从观影《上海股灾》的热烈情绪中脱离出来,镇公所突然发出通告,有新电影即将放映。顿时,整个小镇又是好一阵喧闹,居民们一个个期待不已,不知道这次的电影内容会是什么?
可是,等他们真正看到了王进赶制出来的,这部以纪实手法拍摄出来灾区惨景电影,顿时被惊呆了勾起内心当中最痛苦的回忆。随着电影图画的不断变换,居民们好象看到了自己从前的悲惨景象,整个观影大广场陷入一片难言的沉默当中,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有那心里比较脆弱感情细腻的观众忍不住捂嘴低低抽泣,这股悲伤的情绪就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全场,低低的哭泣声此起彼伏,所有观众眼泪模糊的看着电影,心思早已不知飘飞到何处……
特别是片尾那段实拍衙役强行收税的画片,更是引起观影民众们一阵哗然,好象想起了以往痛苦不堪的回忆,更是招来痛骂声一片。这部电影太过真实,真实到许多内心脆弱的观众连一遍没坚持看完就掩面而走,更别说第二遍第三遍了……
也算王进他们这个新组建的摄制组幸运,拍完灾区的画面回程时,恰巧碰到这么一幕衙役欺压孤苦民众的戏码,他们摄制组当时也是气愤填膺帮了一把,顺手就把这段真实的情景记录在电影胶卷上,这才让小镇的观众们感觉那么的真实。
受这部纪实电影的影响,一连好多天,整个山谷小镇都处于一种压抑的氛围当中,民众们心中憋闷着一把大火,可一时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发泄……
这时候,新光复会里面的宣传干事和宣传员全部出动,他们深入各个居民小区,大肆宣扬‘保卫家园从我做起’的口号,积极的向小镇居民们讲述‘行动起来,保卫自己家园’的理念,并以电影中的情节作为反面教材,希望民众们自发的行动起来,积极参与镇公所组织的各类‘强镇健民’的训练活动,要把希望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于这些‘隐晦’的宣传,小镇上的民众们反响极为热烈。有电影在那作为反面典型,这些安逸日子没过多久的民众们突然心生一种危机感,好象现在的生活极不真实,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从手中溜掉消失一样……
看到宣传的效果这么良好,新光复会一干高层们极为振奋,他们摩拳擦掌就打算立刻趁此机会进行征兵工作。王进阻止了他们的‘急不可耐’,他认为此时出手还为时过早。说起来现在的宣传能有这样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功劳全部是那部纪实电影的,此时的电影正在热映自然能引起居民们极大的反思情绪。可是一部电影总有停止放映的一天,等居民们看得腻味了,内心的反思情绪也过去了,再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几乎不可能,倒时候征兵工作依旧会陷入停滞之中,甚至那些走进军营里的新兵都有反悔的可能!
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王进和新光复会需要的是狠齐下一条心为他们卖命的士兵,而不是三心二意随意都想着退出光复军的逃兵……
所以,他觉得现在新光复会出手征兵还不是时候,小镇上的居民们的情绪倒是到位了,可是他觉得这一把火烧得太旺,很快就会烧过,还需要持续的添油加柴才行。于是,接下来一段日子,山谷小镇的街头巷尾突然多了许多从镇子外面进来的‘现身说法者’!
这些人个个衣裳褴褛脸色蜡黄,声泪俱下的向每一个路过的小镇民众们讲述着外面世界的可怕与凄惨,满脸麻木的将自己凄惨的经历一一告之被吸引过来的民众。他们的述说深深的触动了民众们内心中那根最为柔软的心弦,一个个泪眼婆娑的听完这些经历极为凄惨之人的述说,纷纷慷慨解囊热情的帮助这些外人度过来山谷小镇最艰难的时刻。
一直在暗中默默观察,王进一见火候差不多了,急忙招呼镇公所立即配合光复军的征兵行动运转起来。没错,这些不断在山谷小镇各处讲述着自己悲惨经历的‘现身说法者’们,都是他亲自从外面找来的。
别误会,他可不是找的一群托儿。民众们的眼睛都是雪亮滴,哪能看不出这些人的真假身份?毕竟他们也是从那种朝不保夕,内心绝望无比的状态中走过一遭的亲身经历者,哪能感受不出这些人身上流民气质的真假?
这些人的经历确实凄苦,是王进特意从外界的流民中招揽过来的‘人才’。别看他们的经历凄惨无比煽人泪下,可是他们一个个口齿清晰口才了得,是难得的民间宣传人才,所以他才会将他们招收入镇公所的宣传科充当临时的宣传人员。
这天,镇公所突然贴出公告,鉴于小镇居民们强烈的‘保卫家园’的意愿,镇公所将联合光复军对全镇所有适龄人员进行准军事训练……
第三章 预备役
山谷小镇突然就掀起一股大练兵的热潮!
新光复会一众高层全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上儿来了,派出光复军中的精锐战士,想要好好的操练操练这帮小镇在籍居民,好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成为合格的预备士兵,一等前线战事有所需求的话立刻就能够扛枪上阵。
王进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切,心中终于松了一口大气。他没有再插手预备役士兵们的训练,只有在派去的光复军教官做得过火时才会出面降一降火。征兵工作可没有这么简单,他也没有把山谷小镇自家人当炮灰的想法,如何合理正确的使用这些预备役人员是一件极为考验新光复会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大事。
乡党乡党,纵观整个中国历史,那些发家的开国皇帝身边不是乡党云集,作为他们掌握大局根基的心腹所在?当然王进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他想开创一片属于自己和兄弟们的基业,乡党的力量支持极为关键。他可不想自己打生打死开创下一片基业,最后却被别人轻而易举的摘了桃子得了好处,有乡党心腹支持和没有乡党支持完全是两个概念,就好象流寇和土豪的区别一样,天差地远!
小镇预备役是作为未来光复军骨干来培养的,红花还需绿叶陪,单单靠小镇预备役这小几千人马是远远不够的。看看后世的那些军阀大爷们,哪一个手下没有几万几十万小弟的。虽说这个质量确实不砸滴,但不明情况的人咋一听这个数字,第一反应绝对是心虚腿软!
所以说,人多势众这话,在某些时候也是非常有道理滴……
当然,对于王进来说,他需要的不是一盘散沙似的乌合之众,而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战士。困饶那些军阀们有心无力的财政问题和军火问题,对于王进来说都不算什么,所以他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招兵买马的工作务求要做到最好!
所以,他继续在六安几个县大量招收青壮流民,尤其是拖家带口的青壮流民。这样的人招来使用起来才更为放心,他不缺养人的钱和粮食,没必要因为省下这一块而耽误了后面的事情,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再说了,他王进也是一个大地主级别的富豪,新光复会手头也拥有不少贫瘠的土地,经过改良种植高产作物,正需要大量的劳力补充,这样的一家人用起来更为放心不是?
新光复会一口气在三县招收了不下万名青壮流民,加上他们的家人怕不有好五六万人。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太过显眼,还好新光复会和王进手头的荒地和山林够多,他们稍经训练整合,就按家庭被分散到各处去建立田庄农场了,一边生产一边训练,作为光复会兵员补充的最大预备役集团。
几万互不相识人员的管理是极其烦琐和麻烦的,好在新光复会不缺这样的人才,早在安庆时他们就有意识的培养,到了现在这方面的人手还是很充裕的,不用担心被这些杂事分心它顾,只要把目标和任务安排下去就成,自有熟悉门道的人手接管处理好一切。
在人员分配的时候还出现过一些小乱子,有些同村甚至是同宗的家庭想要在一起居住,这样也方便互相照应,但新光复会坚决予以否决。开什么玩笑,把你们分散打乱正是他们的目的之一,哪里会让这些流民重新聚集起宗族乡亲势力,这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吗?
为了将各地相互有联系的家庭彻底分开,新光复会在登记造册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派出了许多文职人员参与进来。甚至为了锻炼那帮上中学的小子们,王进还特意吩咐了轮流安排小镇中学的学生加入进来,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又减轻了新光复会一干文职人员身上的巨大工作鸭梨,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捏?
处理完这些杂事之后,王进招呼来六安知府吴楚,和新光复会总部一干大佬一起商讨如何在安徽发动起义一事。这可是一个大课题,虽然清军的实力不堪一击,可策略使用得当的话,他们能够更轻松在伤亡更少的情况下拿下安徽全省!
“目前我们牢牢的掌握了六安、舒县和霍山三县,在这三县的群众基础很好,只要我们一举义旗肯定会群相呼应。三县各有一个正式在编民团,还有驻扎在六安县城的六安营加起来足额足编拥有士兵四千八百余人,枪械弹药充足战斗力冠绝整个安徽……”
吴楚挺立着身子,神情兴奋的介绍着官面上的情况。
“好,有了吴楚手上的人马,再加上光复军过九千训练有素的战士,拿下安徽对于咱们来说易如反掌!”王思量兴奋得满脸红光,一挥大手壮志豪情满胸怀。
“那咱们是不是找个机会重拳出击,一下子打官府一个措手不及?”王单东兴奋道。
“这个不急,先听吴楚同志把清军的兵力布置说一下先!”王进摆了摆手笑道。
“那好吧,目前整个安徽拥有清军大概在四万左右,新军和江防营的人马不足七千可以忽略不计,其余大多都是驻扎于各处的巡防营官兵。清军的兵力部署主要来说还是南重北轻,在安庆和合肥一带驻扎有两万多人,其余的分散于各地驻扎!”
“朱家宝倒是好算计!”王进笑着摇了摇头,刚一听完安徽清军的兵力部署,他就知道这下子有些麻烦了。整个安徽的精华就是南部区域,北部地域多山多丘陵,淮水几乎年年决口情况之差可想而知。尤其重要的是,安徽北部和河南湖北两省接壤,一旦有变故两地清军都能及时增援。
不同于其它南方省份豆腐渣一样的清军,湖北和河南的清军战斗力可不容小觑,一个家底丰厚有全国知名的军工厂做后盾,一个凶野彪悍有来去如风的骑兵做保障,都是极难对付的主!
第四章 山谷小镇的变化
一干兄弟们微微一思索,就知道王进话中是什么意思……
王思量皱起了眉头,叹了口气道:“这事确实不太好办,强攻安庆合肥等城市的话又怕清军抵抗太过激烈,到时候的伤亡可不好控制。可是先攻打安徽北部的话,又要随时面对河南和湖北两地的清军来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阴沟里翻船!”
“那怎么办?”王单南有些急眼了,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大干一场。
“怎么办?很好办啊,既然主朱家宝打算给咱们来个乌龟不出洞,咱们也可以玩玩调虎离山的把戏嘛,礼尚往来可是咱们中国人的良好传统!”王进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自信满满笑道。
“先在哪里动起来?”
“皖北地界,六安先不要动,等其它几个地方先乱起来再说!”王进一锤定音。
……
之后几天,得到新光复会授意的六安周边地区,包括合肥在内的当地民党和会党武装纷纷冒出头来,他们大肆攻击官府在各乡镇设置的办事机构,打死打伤许多下乡维持治安的衙役和税丁,闹得当地一片鸡飞狗跳公门中人惶惶不安,嗅觉敏感之辈已经隐隐察觉一丝丝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好气氛……
布置了手下人员的任务,王进收回了心思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放到外界纷乱的局势上。毕竟离开新光复会总部所在山谷小镇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很多东西比起当初离开是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他需要花时间好好的整理适应一下。
至于外界纷乱的局势,有手下小弟全程监视他放心得很。再说了,他这个做老大的总不能冲锋到第一线去吧,掌总把握大方向为新光复会做战略层面的决策,监督手下们的执行情况才是他的本业……
当然,真要打仗了他是不会放弃手中军权的。开什么玩笑,乱世之中军功第一,他可不想人为的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那不是大方那叫二傻。
王进趁着这段外面乱糟糟的机会,好好的梳理了一下新光复会控制下的政务。山谷小镇自不必多说,那是新光复会总部所在地,也是新光复会花大量财力和精力重点打造的城镇。
私底下在各街区和社区走动了一番,发现两部电影的余波还未彻底消去,电影的内容还是小镇居民们茶余饭后聊天打屁的主要谈资。让他感到十分满意的是,小镇居民们的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明显比起一年前有很大提高。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街上的商店铺面更多也更为热闹了,小镇居民们大多都是新做的衣服,家里也通上自来水和电灯了。各镇公所开办的棋牌室热闹非凡,大多都是颇有空闲的老头老太太在里面休闲娱乐。
当初花了大价钱请来法国设计师设计小镇的建筑规划,现在的效果就很明显了。随着外来流民和周边民众往来小镇增多,山谷小镇的流动人口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翻了好几翻。乱世来临了嘛,能找到山谷小镇这样不受官府干扰的世外桃源实在少见,那些在外面饱受官府欺压的流民们谁不愿意成为这里的常驻居民?
最主要的是山谷小镇工厂发展得过于迅速,用公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小镇在籍居民们慢慢不能满足各类工厂的用工需求。前文说过,霍山和舒县两地都是山区地貌,紧挨着大别山在安徽地界的支脉是外人眼中的穷乡僻壤之地。
这里除了山货简直什么都缺,柴米油盐酱醋茶几乎一大半都需要外部支援。中国农村的日用百货市场是极为惊人和庞大的,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如果能够用心经营的话,未必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可惜,那操蛋的交通状况让无数有实力的商家望而却步。
单单依靠那些民间挑担郎的走动,又怎么可能满足这么大的市场需求?
可是突然有一天,乡民们发现大山的小镇里就有他们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还是自家生产向外供货,这样的事情让他们大感惊奇。随着六安本地市场的饱满,工厂产能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山谷小镇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附近或者远处心思活泛的山民们到小镇上的露天交易市场进货出货,让小镇工厂的产能一提再提。
经过仔细的观察,王进惊讶的发现周围地界竟然以小镇工厂为核心,形成了好几条很隐晦的产业链。比如小镇上的食品加工厂,它们的主要生产任务就是加工一些袋装食品和罐头类食品等易于储存不易变质的食品。
那些饼干什么的先不去说它,单单是罐头产品,目前小镇食品厂主打的罐头产品有水果类和肉制品类两种。水果类罐头的原料还好说一些,现在这个时代中国内陆的工业化进程,真的不咋地,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和后世根本就没法相比。
再加上背靠大别山这样的山林资源,只要稍微注意调理一下弄出几个规模不小的原生态水果园出来,简直就是小儿科一般容易。还有在农村乡下,谁家里没种植一些时鲜果树的?这么庞大的水果来源,单单依靠自家是怎么也消耗不完滴,市场上水果的价格也低得离谱,所以说小镇上的水果罐头真的很有竞争优势。
事实也确实如此,山谷小镇的水果罐头初一面世,就受到了外界和顾客们的一致好评和喜爱,瞬间风靡整个南国和与安徽邻近的几个省份。就像后世九十年代以前的中国农村一样,水果罐头成了送礼撑门面的不二选择。
而在这时代的安徽,水果罐头绝对是一个新鲜玩意,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城市当中,访亲拜友要是带上一盒包装精致的水果罐头,不论对于送礼者还是被拜访的人绝对会感觉很有面子滴。
水果罐头能够带给周边乡民们的直接经济利益和好处不明显,但是肉制品罐头就绝对不一样了……
第五章 民事
肉制品罐头对这时候的中国百姓而言,那就是奢侈品一流……
山林里的野兽是多,但罐头厂总不能全靠捕杀山林野兽充做原材料吧,这也太过浪费。不管是在哪个时代,新鲜或者经过人工处理的野味,在价格方面比起家养的牲畜要高得多,有谁见过用野猪肉做罐头的吗?
就算罐头厂有这样的能力,王进也是万万也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他可不想被后世之人称为山野屠夫自然大敌……
于是,罐头厂跟周边的农户乡民们签定了家畜购买协议,以比市价高出半成的价格不定期的收购他们手头的家畜和家禽。这是罐头厂的生产需要,也是新光复会惠及周边乡民们的福利政策。新光复会想要真正在霍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地头蛇,就必须有和当地原住乡民共同的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乡民们的真正拥护。
果然,在有了山谷小镇罐头厂这个大客户之后,周边乡民们兴高采烈在宗族族长们的带领下,和小镇罐头厂签定了家畜家禽购销文书,然后热情高涨的加大了对自家家畜家禽的养殖力度,这可都是白花花的大洋啊。
经过大半年的合作和试探,乡民们看着到手沉甸甸的大洋,终于彻底放下心来,很豪气的拿出一笔钱在小镇露天贸易市场上大肆的采购了一番,以后的生活有了盼头,他们自然不会吝啬这么些钱,自家的娃和婆娘已经多久没有穿过新衣裳拉?
不得怒说,这时候的自然环境真的很好,尤其还是在大别山支脉上的霍山县。周边乡民们都兴起了家畜家禽养殖的热潮,每家每户三四头猪几十只鸡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再加上鸡蛋和各种蔬菜野味的供应,不仅乡民们的荷包慢慢股了起来,山谷小镇的露天交易市场上的货物也更加齐备和完全。
也幸好有大别山这座自然宝库的存在,不然乡民们就得为自家眷养的家畜和家禽的饲料犯愁了。这时候中国可没有什么特制的饲料供应,家里养殖全靠山里的特殊野草,在自家院子后面围上一个大篱笆就算是家畜家禽养殖所在地了。
这时候,由于肉蔬菜蛋的大量涌入,露天交易市场的容纳极限一再受到冲击,而且与镇子里的卫生管理条例也有些冲突,镇公所不得不考虑重新规划建设一个新的农贸市场。
对于这样的状况,王进感到非常的满意。作为一座移民小镇,能够和周围的本土乡民把关系搞融洽是很重要的,也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不过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在仔细的观察过附近乡民们的情况之后,他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
主要还是家庭养殖规范化的问题,现在看起来还没什么,可等到以后新光复会的地盘扩大了,甚至是拿下了整个安徽省的时候,这些第一批跟着新光复会旗下企业合作的乡民们自然将是得利最大的一群人。
市场变大了,他们的家庭作坊式的养殖厂就有些不太合适宜了,肯定需要进一步的扩大规模的。可这时候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尤其是在大规模养殖业务上的麻烦会一个接着一个的,不要怀疑这事肯定会出现。
王进穿越之前家里就是畜牧局的,从小在那个圈子里耳濡目染,没吃过猪肉总还见过猪走路吧,对于大规模养殖的一些门道和注意事项还是有些了解的。养殖厂的环境问题,选种问题,饲料问题还有最为重要的防疫问题。
随便一项出了问题,估计农户全年的努力都得血本无归。这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别看那些家猪肥头大耳的好象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实际上它们的体质非常脆弱,稍一不甚就有可能染病甚至爆发可怕的猪瘟!
还有后世频繁出现的各种鸡禽类疫病,简直到了谈之色变的地步,不能不说也有着这方面的原因。他不想看到乡民们欲哭无泪的场面,所以有些事情能提前做好布置他也不怕麻烦,尽量的在前期浪费些时间帮这些乡民们做好预防准备。
他找来负责新光复会总部日常事务的王思量和山谷小镇镇长王扇人老爷子,还有中医权威大家孙老爷子,将这段时间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中的担忧一一道出,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和谅解。
现在是什么时候?
新光复会全力操控外围组织在安徽搅风搅雨,局势风云激荡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发大战的时候。可以说,新光复会的全部精力,都投放到了与安徽官府斗智斗勇的事情上去了,整个组织总部都全力运转起来以应付不知什么时候爆发的战争,哪还有精力顾忌其它事情?
再说王老镇长,他也是个大忙人。山谷小镇发展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作为原来江心洲王家村新的家园,他要睁大了眼睛好好的看住一切,不允许小镇上出现任何不利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