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铁血战将-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总理认可,那就让小平同志去…。至于其他人员,就由恩来你自行决定。”
    “另外,电告刘华同志,中央同意他的请求。马上将远征军指挥权移交给左权同志。而后,最短时间内,赶回中央,接受新的任命…。”主席命令道。
    “是,主席…”!~!

第一千零七十章 罗斯福的重视
    罗斯福的重视。
    上海军港,‘武汉号’巡洋舰庞大的舰身,刚刚靠近码头。早已经提前赶到上海,准备和刘华进行汇合的邓公,直接一脸笑容的迎了出来。
    巡洋舰刚刚放下自己厚重的舷梯,一身普通军装的副主席刘华,第一个走下巡洋舰…。
    “报告副主席,政务院小平奉命前来迎接,和您汇合…”
    虽然没有穿军装,但是,常年军队系统内的上下级关系。让邓公在看到刘华这个老搭档的第一瞬间,还是忍不住敬礼,一脸严肃的报告道。
    “老邓,现在你已经不是军人了额…再说了,咱们都是老搭档了,还需要这么客气…。走,咱们先去军港司令部休息休息,然后再跟我具体交代一下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我相信,此次中央派出这么大规模的代表团出访美国,一定没有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紧握着邓公的双手,刘华感慨道。
    “你是访问团团长,我都听你的…。王厅长,马上命令军港司令部给我们准备意见小会议室。在我和刘副主席会谈期间,禁止任何人打扰…。”邓公笑着点了点头,对着身后政务院办公厅副厅长,一脸威严的命令道。
    “是,首长…。”
    不大的会议室,经过几十个小时海上行驶的刘华,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看着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老搭档邓公,在其他人全部退出会议室以后,直接开口道。
    “老邓,主席和总理他们有没有什么其他交待?”
    “副主席,还真如你在码头猜测的那样,两位老总真有一些事情和秘密任务要交待…。”说到这里,邓公的脸色,马上就变得严肃起来。
    “在你出征日本正期间,因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全部集中在朝鲜战场上。位于远东一带的苏联红军,竟然连续向我边境守军发动了数十次的试探性进攻。不过,咱们经过几年血战的东北野战军也不是吃素的,不但守住了边境。还连续吃掉了近千越境出击的苏联红军,打得他们有苦说不出…”
    “因为咱们和苏联都是**,为避免矛盾公开,对于这些摩擦,并没有进行公布,只有部分高层知晓。但是,经过此次事件以后。两位老总对我们这位苏联老大哥是越来越不放心。所以,希望我们能够通过此次访问,建立起和美国政府之间的外交联系,得到这些盟友精神上的支持…”
    “狗日的,二战刚刚结束,就开始不安分了…看来这个拥有大胃口的斯大林,早晚都会因为对土地的热衷而挑起中苏间的争端啊…。”想到后世中苏之间不断爆发的争端,刘华就忍不住狠狠的说道。
    “老邓。我说直白一点,两位老总交给我们的秘密任务就是想办法联合美国政府…。如果中苏边境真的发生争端,希望美国政府能够站在我们这一边…。”
    “对。就是这个意思…。”邓公肯定的回答道。
    “两位老总是打算未雨绸缪啊。不过,我相信,咱们两个人,一定能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刘华一脸自信的说道。
    后世二战结束以后,苏美两国之所以会搞长达几十年的军备竞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的恐惧,特别是对对土地有着强烈渴望的北极熊的恐惧。
    刘华相信,一旦暂时没有能力向外扩张的中国政府向美国递出一根打压苏联的橄榄枝,为打压不断强大的苏联政府。美国的罗斯福,甚至于罗斯福的接任者,一定会非常乐于接受这根橄榄枝……
    以中央政府副主席刘华,政务院副总理邓公为首的中国政府访问团刚刚乘坐军舰出发。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政府,就收到了来自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电报…。
    看完来自于中国政府的电报以后,罗斯福直接看向面前一脸沉思的参谋总长马歇尔上将。问道。
    “马歇尔,你怎么看待中国政府此次出访我国的这个用意…难道真的仅仅为了采购国内紧缺各种工业设备这件事…。”
    能够当上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军事上,同样也体现在政治上。二战刚刚结束,同样**执政的中国政府没有第一个去访问有着共同体制苏联,而来访问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
    马歇尔几乎在看完这封电报的同时,就从中嗅到了一些不寻常的政治味道。
    对于罗斯福总统的问题,马歇尔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直接开口反问道:“总统阁下,对于现在的苏联政府,特别是斯大林主席,不知道您又什么想法…。”
    “一个贪婪的俄罗斯人…。”罗斯福肯定的回答道。
    “至于现在的苏联政府,二战刚刚结束,世界刚刚趋近和平。就已经慢慢暴露出他的野心,一步一步将周围一些小国拉入他们的**体制内…。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遏制住这种红色思想的传播速度,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我们美国政府,也会受到这个红色潮流的威胁”
    对于罗斯福的回答,马歇尔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而后,拿出情报局最近受到的一封密电,开口道:“总统阁下,这是我们在中国东北工作的一名美国工程师,在无意中发现的一个秘密情况……”
    “中国远征军出征日本本土期间,远东苏联红军趁着中国东北野战军大举反攻朝鲜的有利时机,向中苏边境的中国驻军部队发起攻击…。”
    总统罗斯福,在震惊于这个消息的同时,马上就从这个消息中意识到什么,眼睛一亮,赶紧反问道。
    “结果怎么样?”
    “长时间没有进行过实战的远东苏联红军,怎么可能是从二战中走出来的中**队对手,几次进攻均以失败而告终,而且还损失不少兵力…。”苏联吃瘪,有着不同信仰的马歇尔当然高兴,一脸笑意的说道。
    “中苏边境发生冲突…。中苏两国同属**领导…。中国政府访问我国…。”罗斯福紧皱着眉头,一脸沉思的喃喃自语道。
    而就在这时,马歇尔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继续提醒道:“总统阁下,还有一件事值得我们关注…。”
    “根据中苏之间的一些条约…。在**掌握苏联政权以后,苏联第一任总书记列宁曾经向中国政府承诺过,归还历史上俄罗斯从中国政府手中割让的所有领土…。不过,在斯大林执政以后,这个承诺好像已经慢慢被苏联政府忘记…。”
    作为带领美国政府取得二战胜利,并且走向富强的总统罗斯福,其政治眼光是无与伦比的。马歇尔的话音刚刚落下,就敏锐的发现其中关键。
    对着马歇尔,一脸期待的反问道:“马歇尔,你的意思是,中国政府已经和苏联产生裂痕,甚至于产生冲突…。”
    “这是肯定的。不然,中国政府也不会冒着得罪苏联政府的危险,第一个访问我国,而且还派出一位在重量级国家领导人。”马歇尔在坚定自己信念的同时,继续说出了自己内心中的想法。
    “总统阁下,这是我们情报局最新分析出来的一个结论。如果不出现意外,即将反问我国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刘华,将会成为中国政府下一届的最高领导人…。”
    “中国政府直接派出自己下一届最高领导人访问我国,虽然打着前往我国政府采购工业设备的名义,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马歇尔参谋长的大胆结论,听起来非常的荒谬。但是,在经过认真的沉思以后,罗斯福不得不承认,这种事情还真有发生的可能性。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于想要遏制苏联发展的美国政府来说,这都是自己拉拢中国政府的一个机会。
    为了遏制住苏联红色潮流的入侵,为了让政府付出更小的代价,拉拢和苏联相邻的中国政府,无疑是最佳选择。至于同样由**执政的中国政府,罗斯福根本没有任何的担忧。在他眼中,凭借中国国内现在的境况,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综合国力都会在美国政府之下,根本没有实力向外进行扩张。
    想到这里,刚刚还是混乱的脑海,马上就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对着面前一脸笑容的马歇尔,直接开口道。
    “马歇尔,这是上帝给美国政府的一个机会。不管能不能把握住,我们都要去争取。”
    “当然,即使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中国代表团价值十亿美金的巨大采购单,对于现在的美国政府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我们都要慎重对待来自于中国政府的代表团,慎重对待这位中国政府未来的最高国家领导人…”
    “总统阁下,我也是这个意思…”马歇尔肯定的说道。
    “中国代表团到达以后,我希望由我代表美国政府前去迎接,好好和这位在中**界有着‘战神’称号的刘华会一会面。同时,也希望总统阁下再次期间,能够抽出一个时间,和中国代表团进行一次会面,表达我美国政府对其的重视…”
    “马歇尔你放心,我对这个中国政府的未来领导人,同样非常感兴趣。不但要和他会面,而且还要和他一起共进晚餐…。”总统罗斯福一脸绅士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访美任务
    访美任务上万公里的海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走完的。在巡洋舰休息室整整休息一天以后,作为代表团团长的刘华,就开始在邓公的帮助下,恶补目前国内经济方面,工业方面,乃至于军事方面的各种数据。
    “副主席,有几个月前美国政府按照条约付给我们的几亿美元出兵费用,再加上此次出征日本本土,从日本本土输送回来的大量财富…。政务院财政部所掌握的资金总量已经超过四十三亿美金。”
    “不过,因为从日本本土运回去的财富中大部分都是硬通货币黄金,为支持政府即将展开的币制改革以及支撑国内现有的金融体系。从日本输送回来的黄金,按照主席等人的要求,已经全部存入国库,作为我国的战略黄金储备。”
    “所以,除去这些黄金以外,财政部能够动用的资金总额就降低到18亿美金。不过,即使如此,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这18亿美金也足够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使用两年以上的时间。”凭借自己的记忆,邓公一脸笑容的汇报道。
    “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没有任何的缺口。当然,前提条件是,再次期间,国家不发生大的意外和自然灾害…”没有资金紧缺,刘华同样一脸高兴的说道。
    “是的,副主席…”邓公肯定的点了点头。
    “嗯,再跟我说一下工业方面的情况…。”刘华继续问道。
    “是,副主席…。工业方面主要包括……”
    在邓公的一番讲解和分析下,对于中国目前的工业底子,刘华终于有了一个了解。
    自清政府开始着手改革的时候,中国各地就开始发展各种轻工业。几十年的积累下来,虽然期间遭到战争的破坏。但是,经过日本国内一些轻工业基础的补充。整个国内的轻工业,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和世界其他各国相其并论的程度。
    至于重工业方面,用主席等人的话来说,一个成语来形容最为恰当,那就是‘惨不忍睹’
    整个日本本土的所有重工业底子虽然已经被全部输送回到国内。但是。有了设备而没有相应人才,国家的重工业同样不可能发展起来。
    几个月的时间,虽然有好几万的日本技工和工程师跟随设备一起被输送回到国内。但是,不到十万的人才对于一个拥有好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现在的中国政府,面对这个瓶颈,只能利用这些有限的技术人才。将国内急需的一些重工业给发展起来。至于其他方面,正所谓一口不能吃出一个大胖子,只能等到国家拥有足够的人才以后,才能一步步扩展开来。
    此时此刻的中国,不仅仅在重工业方面不得不面临这个发展瓶颈。就连军队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也不得不面临这个瓶颈…
    作为此次出征日本本土报酬之一的大量重型,中型坦克。先进战机,先进舰艇…。同样因为军队技术兵种和相应人才不足的原因,让大量新式装备。不得不停在仓库…
    想到国内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再想到中苏之间越来越大的摩擦和不稳定因素。重生以来,一直保证将祖国发展强大思想的刘华,忍不住担忧起来。
    因为他清楚一个事实,在蒙古草原那种广阔的地形上,一旦和苏联爆发战争。仅仅装备轻武器的中**队,即使拥有再怎么强悍的战斗意志。在苏联装甲部队的钢铁洪流面前,也只有被消灭一个结果…
    而要想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发展属于自己的装甲部队。发展空军部队,发展有着坦克装甲克星称号的陆军陆航部队,甚至于发展可以进行精确打击的专门导弹部队…。
    陆航部队,因为世界各国都还没有真正进行重视的原因。刘华可以自信的说,只要自己能够找到相关人才,凭借自己先知先觉的发展方向。一定能将中国陆航部队打造成一支领先世界其他各国的精锐之师。
    导弹部队,其关键技术就是制导以及火箭技术。而刘华此次美国之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国内引进一批火箭技术人员以及电子技术人员。当然,还包括刘华一个不能说的秘密,那就是引进研究生产核武器方面的核物理人才。
    在刘华心里,火箭技术不仅仅应用于导弹,同样应用于后世的卫星发射,今后喷气式飞机的动力之源…。
    至于电子技术,仅仅在军事上,就包括导弹制导…。雷达技术…。各种舰炮,火炮,飞机,坦克…的火控系统…
    可以说,只要自己能够引进这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就足可以让中**队现代化进程直接向前跨越一大步,甚至于在某些方面超越美**队。
    当然,这两种还没有出现的兵种,仅仅是刘华通过此次出访美国以后,才能够一步步研究并且组建。而现在,已经有两种兵种发展的瓶颈直接摆在刘华面前,需要他进行解决。
    短暂的沉思以后,刘华对着面前的邓公开口道。
    “老邓,从装备运回国内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四个月之久。我想要知道,四个月的时间,我中**队一共组建了多少坦克和空军部队…。”
    “两个重型坦克师,六个中型坦克师…。空军方面一共组建六个战斗机团,12个中型轰炸机团,2个远程重型轰炸机团…炮兵方面,因为各个部队储备的炮兵人员还算充足,已经按照军委命令成功组建24个重炮旅,另外,还有12个重炮旅正在组建之中…。”
    “海军方面,因为我军有限的海军人员已经进入超负荷运转,所以,除了现在东海和南海两支舰队以外,剩余舰艇,全部停在船坞。不过,根据海军陈司令的报告,最迟三个月,新一批集训的海军学员就可以毕业。届时,海军装备的所有舰艇,将会全部列装部队。但是,要想真正形成战斗力,没有一年以上的磨练,几乎是不可能的。”邓公一脸凝重的回答道。
    “。老邓,看来咱们国家现在唯一缺少,也是最缺少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才…。”
    “只要人才充足,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军事方面,我们马上就能向前跨出一大步…”听完汇报,刘华忍不住感慨道。
    同样清楚人才重要性的邓公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而后,一脸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开口道:“副主席,人才是重要。可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数十年的不断培养和积累,根本不可能拥有我们所需要的海量人才…。”
    而就在邓公的话音刚刚落下,刘华的嘴角,就快速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开口道。
    “老邓,不要灰心…。你不要忘了,咱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国家是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但是外国有…。”
    看到一脸不解的邓公,刘华笑着解释道:“据我所知,仅仅最近几十年内,因为各种原因而出国的华侨总人数就超过千万。在这上千万的华侨中间,各种技术人员和技工,不说多的,五十万人应该有吧…。”
    “如果我们能够动员其中的五分之一…。不,即使是十分之一回国,对我国各种工业的发展,也会起到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更加重要的是,跟着这些华侨一起回国的不仅仅有大量人才,同样还有大量的资金和工厂…。可以肯定的说,动员华侨回国,不但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更是对我们这个急需发展的国家百害而无一例…”
    说到这里,刘华似乎想到了什么,继续开口道。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那我们两个人就暂时商量并且确定此次访美的几件大事。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如果有什么漏洞,你在进行补充。”
    “第一件大事:价值十亿美金的各种设备和技术采购,当然也包括相应人才的引进。”
    “第二件大事,拜访位于美国的华侨领袖,向华侨宣传国内目前的政策和困难,动员各位华侨回国投资,和祖国人民一起,建设出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
    “第三件大事,和美国高层进行秘密会晤。争取通过此次秘密会晤,能够达成一些共识。更有甚者,可以同美国政府进行相应的经济,军事…方面的合作…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四亿多人口,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如果我们从这一方面入口,无疑是给大量商品积压的美国政府送去一颗摇钱树。”
    “第四件大事,和美**方合作,甚至于付出一定代价的基础上,要求美**方帮助我国建立一个集陆海空三军为一体,并且一次性可以容纳五万人同时学习的大规模现代化军事院校,培养我中**队的现代化军事人才…”
    “暂时就这四点,老邓,你有没有什么补充?”刘华道。
    “没有…只是有一个担忧…副主席,中央虽然授权给了我们临机决断的权利。但是,我还是认为,应该先将这四个决定上报中央,让主席和总理帮我们把把关…”邓公笑了笑,一脸意味深长的说道。
    “老邓,你多虑了…。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莽撞和我行我素,我已经改了不少了……给我半个小时,让后就把整理出来的内容给你,你在帮我润色一下…。”刘华深以为然的回答道。(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美国谈判
    会晤罗斯福价值十亿美金的采购,即使放在后世的现在,也足以引起一国领导人的注意。更何况还是一美元足可以抵得上现在几十美元,甚至于上百美元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可以这么说,放眼整个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次性拿出这么多资金采购设备。
    在真金白银面前,一艘二战后期美国刚刚建造,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服役,战争就宣告结束的重型航母,直接落入中国海军手里。
    当然,航母到手,相应的巡洋舰,驱逐舰,舰载战斗机,轰炸机…。也无一漏下。可以肯定的说,这十多艘舰艇回国以后,整个中国海军的最大一支航母舰队将会就此诞生。
    陆军方面,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中苏边境军事冲突,同时也为了今后收复被苏联割占,地下满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西伯利亚一带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十个重型装甲师,五个航空师…一系列的陆军重装备,全部成了此次交易内容。
    当然,整个交易过程,也有双方不满的东西。比如说航空发动机技术,坦克内燃机生产,汽车发动机生产技术,高硬度复合钢板技术…
    作为代表团团长的刘华,刚刚提出意向,就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请副主席阁下见谅,这些生产技术都是我美国政府的军事核心技术,在没有得到总统授权之前,我没有权利进行售卖。当然,如果阁下对这些装备感兴趣的话,我们美国政府完全可以向贵国大量出口航空发动机,内燃机…设备…。”参谋总长马歇尔一脸诡笑的婉拒道。
    马歇尔的拒绝没有出乎刘华的意料,要知道,二战中的美**事装备之所以能够摇摇领先其他几个国家,其最重要的就是这几个核心技术的保密和不断发展。如果连这些核心技术都丢了。那就没有领先的必要了。
    不过,马歇尔拒绝是一方面,总统罗斯福同不同意又是另一个方面。因为在前往美国的旅途中,刘华就已经想好了说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具体说辞。
    “既然如此。我一定会说服贵国总统阁下…。”对着马歇尔,刘华一脸自信的说道。
    军工方面采购完毕,整个中国代表团,就开始按照刘华在旅途中所分配的任务,前往美国各地采购国内急需的各种民用工业设备以及相应生产技术。
    作为代表团团长的刘华,则是在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带领下,和总统罗斯福进行了一系列的会晤和磋商。
    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刘华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干练,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就如同能够看穿自己一样。
    面对难得一见的对手,刘华也是打起精神,打算在谈判中,得到更多对自己国家有益的利益。
    “总统阁下,我相信,您应该已经清楚我此次访问美国的目的…经过长时间的抗日战争。整个中国的工业基础几乎被摧毁一旦。各种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相应军工工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了好几年的时间。所以。为了我国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国家安全,我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美国之行,购买到国内急需的各种设备以及相应技术…。”
    在真正的牛人面前,任何虚与委蛇都是虚的,而且还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因此,两人在经过短暂的问候以后,刘华就直接进入正题,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设备方面,贵国参谋长已经答应帮我们联络,同时也答应卖给我国。但是。在一些技术方面,我遭到了拒绝。现在面对总统阁下,我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同意…。”
    刘华不同于原国民党外交官的行事作风,让罗斯福对中国**的好感好了不少。一脸神秘的笑了笑以后,一针见血的开口反问道。
    “副主席先生,马歇尔应该已经告诉你了。你所需要的技术,都是我**工产业的核心技术。一旦外泄,将对我**工产业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所以,我需要一个能够说动我的理由…。”
    罗斯福没有直接拒绝,刘华就已经看到胜利的希望。快速整理一下脑海中的思路以后,开口反问道:“总统阁下,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对于您所说的这些核心技术,您认为,在我国在引进相应产品以后,集中全国国力的情况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对其进行破解…。”
    “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时间…。当然,对于一些高端电子技术,需要两年,甚至于三年以上的时间。”短暂的沉思以后,罗斯福开口道。
    “不,总统阁下,您说错了…。”刘华一脸自信的说道。
    “按照我国目前的技术储备和工业状况,最迟一年时间,一定能够破解所有相关技术。”
    “绝对不可能…。副主席先生,你在说谎吗…。根据我的了解,经过长年的战争,中国政府几乎没有大的军工产业,更不用说先进的军工和新技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先,突然接触这么高端的技术,而且还要全部破解,可能吗…。”罗斯福似乎已经吃定了刘华,一脸坚定的说道。
    不过,刘华就是一个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看着自信的罗斯福,直接一脸微笑的开口道。
    “总统阁下,我非常遗憾的告诉你。在出征日本本土之前,我国的重工业基础的确为零。但是,出征日本本土以后,伴随日本本土各种工业设备,军工生产技术,先进人才…。被源源不断引进国内以后。我们国家在军工方面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日本政府的鼎盛时期…。”
    “有大量日本军工人才和相应技术的帮助,总统阁下认为,我刚刚所说可以实现吗?”
    “既然贵国的这些核心技术最多只能领先一年时间,为什么不用这一年的时间,从我国手中换取一笔美金或者黄金来解决各大兵工厂因为战争结束而产生的经济危机。再说了,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即使将这些技术卖给我国,也对贵国也产生不了任何的威胁…”
    看着面前一脸微笑的刘华,罗斯福马上就陷入沉思,开始思考其中的利与弊。
    刘华清楚,只要现在自己能够再加上一把火,面前的罗斯福,一定会同意自己要求。想到这里,直接一脸笑容的继续开口道。
    “总统阁下,如果贵国感到为难的话,我完全可以到德国去购买。作为整个二战的战败国,我相信现在的德国政府,更加需要这个前所未有的超级订单来恢复国内恶劣的经济局面…”
    刘华没有想错,自己激将的话音刚刚落下,刚刚还是一脸沉思的罗斯福就开始着急了。直接开口赞同道。
    “去德国…。不,副主席先生,你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我答应你的要求,同意向贵国出售这些军工技术。至于具体价格,将由我的国务卿会同马歇尔参谋长一起,和贵国代表团进行商讨,你看怎么样。”
    “谢谢总统阁下,我相信,我们之间的合作一定会非常愉快…。”刘华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一轮交锋,因为罗斯福情报上的失误,以刘华的胜利而结束。
    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还是在第一时间冷静下来,准备从面前刘华身上好好搬回一局。
    而让罗斯福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二局上,自己的对手刘华,本来就能抱着给美国政府送好处的想法。毕竟,这一局需要谈判的内容是有求于对方。
    两人互相打着算盘,经过短暂的沉默以后,刘华首先开口了:“总统阁下,关于由我国方面投入资金,美国方面投入师资力量,联合在中国创办一所集海陆空三军为一体的联合军政大学,不知道阁下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联合创办军政大学…。对于两**队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军事交流平台…。整体来说,我表示同意…。不过,在细节方面…”罗斯福似乎找到了发泄的窗口,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刘华直接笑了笑,也说出了自己给出的巨大利益:“总统阁下,在细节方面,只要不损害我国政府的利益,我可以全权代表我国政府表示同意。”
    “同时,为表示我国的诚意,我国政府可以适当在沿海一带,开放一些城市,以五年时间为限,在现有关税的基础上,降低五成,允许贵国商品进入我国…。另外,我还可以保证,这种降低关税的方案,目前来说,仅仅针对贵国一个国家…”
    向美国政府开放中国部分沿海城市市场,并且降低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