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宠悍妻-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太后不会轻易说这样的话,除非是要套人。


第472章 找到查实人
  太后淡淡地笑了,“我也没猜错她,不过随便一试,她就迫不及待地跟你告状了。”
  “儿子知道母后有用意,因此,如今还没处置她。”皇帝道。
  “不必处置,慢慢地先晾着她。”太后眸色一冷,“此人入京没几个月,已经拧成一股小势力,可见其野心,打她一人,随便一个理由就行,但是,揪出她串联之人,或者是了解东浙真相,就得慢慢来。”
  “东浙真相?”皇帝一怔。
  太后看着他道:“皇帝真以为她是杀东浙王的功臣吗?她是狗急跳墙,没有办法才杀了东浙王谋一条出路。”
  皇帝眸色一暗,“母后,此事可有证据?”
  “要证据不难,三天之后吧。”太后淡淡道。
  “三天之后?”皇帝沉吟,“看来,母后已经掌握查实人的下落。”
  “没错,三天之内,人就能带回来。”太后端着茶,修长白皙的手指在茶杯边沿扫过,眸光冷冷,“或许,有些事情会吓皇帝一跳。”
  皇帝眸色凝冷,“儿子知道了。”
  皇帝走后,郭玉姑姑进来,含笑道:“皇上今晚前来,可见与太后没有嫌隙猜疑。”
  “经过瑾宁一事,若还有嫌隙猜疑,才叫人寒心。”
  “是啊,还是太后有先见之明,早先强行干预郡主的事情,虽然闹得和皇上有些不愉快,但是却借机挑明白了说话,让有心挑拨之人再无机可乘。”
  “沟通很重要啊!”太后也轻叹。
  皇帝是她一手扶上去的,但是,人心隔肚皮,一旦以为关系坚不可摧的时候,就最容易出问题。
  陈瑾宁的事情,是给了她一个惊醒。
  三天之后,宫中传旨,让陈瑾宁入宫到飞凤殿去。
  瑾宁想起之前太后说过,三天之后会找到查实人,她料想应该是找到了,但是这事也没必要传她入宫啊?
  她来到飞凤殿,看到苏公公也站在殿外,看来,皇上也来了。
  她沉了一口气,跟着郭玉姑姑进去。
  进入殿内,首先就看到查端明跪在了地上。
  她后背跪得很直,整个人是十分冷静的,虽然是跪着,但是没有个人一种她处于劣势的感觉。
  瑾宁抬起头,看到一个人,衣衫褴褛,面容干廋黝黑,头发灰白,乍一眼看去,还以为是乞丐。
  但是定睛细瞧,才看出是查先生。
  瑾宁当下倒抽一口凉气,这位就是东浙大名士查先生么?整个都变了样。
  在查实人身边,跪着一个妇人和一个少女,一样衣衫褴褛,一样的面容肮脏,尤其少女,脸上像是涂了黑泥。
  两人都哭过,泪水冲刷下来,把脸冲刷出两条蚯蚓般。
  这两人,瑾宁不认识,暗自揣测她们的身份。
  太后和皇上坐在椅子上,太后一如既往的神色淡淡,皇帝面带怒气,眸光如电。
  瑾宁连忙跪下来行礼,“臣女参见太后,参见皇上!”
  太后淡淡道:“过来,有话问你。”
  瑾宁起身,走了过去,垂首而立,“是!”
  “回头看看,”太后指着她身后的人,“认识他们吗?”
  瑾宁道:“认识查先生,臣女曾与查先生有过一面之缘。”
  “另外两人呢?”
  这一次,是皇帝发话了,声音威严。
  瑾宁不由得回头仔细看清楚,这两人面容实在是漆黑肮脏,看不清楚真容,或许是见过,但是,她真的不记得也不认得了。
  “臣女不认识。”瑾宁道。
  皇帝淡淡道:“她们是东浙王的王妃和女儿文雅郡主!”
  瑾宁大吃一惊,东浙王妃和文雅公主?不是叫雷洪送走了吗?怎么会和查实人在一起?
  她这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啊。
  她没敢站着,跪了下去,“臣女知罪!”
  查端明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道:“皇上,臣妾并没撒谎,祖父已经被她们瞒骗,才会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臣妾绝不是东浙王的同谋,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是臣妾亲手拿下东浙王头颅的,而真正与东浙王同谋的人是陈瑾宁,她私放了东浙王妃和文雅郡主,若不是同谋,她为何要这样做?”
  瑾宁听了这话,算是明白了一大半。
  查实人和这个东浙王妃应该是当着太后与皇帝的面揭穿了查端明,但是因为东浙王妃本该死了,却活着出现在这里,便被查端明揪住,作为反辩且诬陷她的证据。
  而瑾宁不管辩解什么,只要承认了私放东浙王妃和文雅郡主,她串通东浙王的嫌疑就会比查端明更大。
  而瑾宁是不可能否认的,因为东浙王妃和文雅郡主就站在这里。
  查端明含泪看着查先生,“祖父,是您让孙女接近东浙王,您说东浙王有谋反的野心,让孙女入王府,搜集他的谋反罪证,孙女一直按照您的吩咐去做,为什么到现在您要相信外人的话也不相信孙女的话?”
  查先生气得胡须发抖,“我并未让你去接近东浙王,我也没有预先知道东浙王会有谋反的野心,只是三番四次跟你说过此人太张狂,让你不要去王府,可你是多番回来策动我为东浙王效力,颠倒黑白的人是你!”
  查先生激动得很,他以为,只要他在皇上和太后面前说出了真相,查端明就会承认,他再跟皇上和太后求情,饶她一条性命。
  但是没有想到,她会如此狡猾,抵死不认。
  最让他生气的是她这般颠倒黑白,却还能装出一副无辜委屈的样子来。
  他竟从不知道,捡回来的这个孙女,是这么有心机的。
  查端明一脸绝望地道:“祖父,您为什么就是不信我啊?难道我杀了东浙王,还不足以证明我的忠心吗?东浙王妃的话,你怎可相信?此人本应该死了,但是她却还活着,这分明是有人从中捣鬼,您还不明白吗?您被人利用了,我杀了东浙王,她们母女恨我入骨,自然要指证我的,旁人误会我不要紧,您怎么也能相信她们的话?”
  瑾宁跪在地上听着,若说不是早知道查端明的为人,只单纯从她说的话来分析,也觉得她是被冤枉的。
  她是杀了东浙王的功臣,东浙王妃和文雅公主要陷害她,蒙蔽了查先生,这么说出去,谁都会相信。
  东浙王妃怒声道:“我自然恨你入骨,不是因为你与东浙王串谋,而是因为你为了东浙王妃之位要杀我。”
  她转头,伏地磕头,悲声道:“皇上,犯妇知道便是犯妇说不知道慕容前谋反的野心,想必也无人相信,但是犯妇开始确实不知,女儿文雅更不可能知道,一直以来,犯妇只以为查端明是王府的幕僚与王爷身边的女人,不曾深思,没想到,她为了王妃之位竟要王爷下令杀了我,皇上,犯妇死不足惜,但是此人留在皇上身边,留在宫里,对我大周,是一大危害啊,皇上,明鉴啊!”


第473章 证词
  查端明急声道:“皇上,休要听她狡辩,东浙王有谋反的野心,她是早知道的,不止知道,甚至许多武林中人都是她透过她兄长联系,她是同谋,绝不无辜。”
  皇帝并未回应她这番话,而是看着瑾宁,“在东浙王府的时候,是你放了她们母女吗?”
  瑾宁沉了一口气,道:“回皇上,是臣女放的。”
  皇帝面容微冷,“你应该知道,她们母女也是钦犯吧?但凡是钦犯,你便无权私放,一切都要等朕的旨意,此事,苏意和靖廷是否知情?”
  瑾宁摇头,“回皇上,此事是臣女一人的决定,苏大人和大将军都不知情。”
  太后淡淡地发话,“你说说,为什么要放了她们。”
  瑾宁抬头看了东浙王妃一眼,东浙王妃眼底有愧疚和着急,可见此番入宫,不是她想来的,只是太后找到了查实人,她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和查实人在一起,就一同被带了进来,这点,从三人的衣衫和打扮能看出来。
  瑾宁如实道:“回太后,回皇上,臣女确实有罪,当初动了恻隐之心,明妃娘娘杀了逆王之后,我们便开始肃清东浙王府,也查问了东浙王妃的下落,才知道东浙王妃已经被逆王所杀,当时审问了逆王府邸里的幕僚和谋士,他们都说,东浙王妃是因为反对逆王才会被杀,臣女便派人去查看尸体,发现还没断气,便救了她,连同文雅郡主一同送出王府,臣女不否认此罪,请皇上降罪。”
  文雅郡主哭着道:“皇祖母,皇上,为什么你们要杀我和母妃?母妃没有错,母妃一直都不知道父王在做什么,她不同意父王谋反的,而且……”
  她伸手一指,指着查端明,怒道:“就是这个女人,她跟我父王说,如果要她相助父王退朝廷军杀陈瑾宁,就得杀了母妃,迎娶她为王妃,她说以后她要做皇后,父王毫不犹豫就杀了母妃,他好狠心啊,皇祖母,文雅所言,亲眼所见,句句属实,但凡有半句虚假,保叫文雅不得好死。”
  文雅大哭起来,哭得又委屈又害怕,在她的人生当中,从小到大都是金枝玉叶的富贵生活,父王宠母妃疼,可哪里想到这都是假象,父王一翻脸,就杀了母妃,且还是她亲眼所见的。
  东浙王妃也哭,伸手抱着女儿,哭成一团。
  若仅仅是钦犯,在这飞凤殿内这样痛哭,早就被带下去了。
  但是,皇帝与东浙王,到底是堂兄弟,而文雅也叫太后一声皇祖母,虽不是名正言顺,可到底有这情分在。
  郭玉姑姑不禁抹泪,“这可怜的孩子。”
  太后道:“文雅,过来皇祖母身边。”
  文雅跪着爬过去,伏在太后的膝盖上,放声痛哭,“皇祖母,为什么会这样啊?为什么父王要杀了母妃?为什么会有那么狠心的人啊?文雅不明白啊!”
  太后抚摸着她的头发,轻轻叹气,“好了,不哭了,再残酷的现实,接受得了,接受不了,都得接受。”
  查端明看到皇太后已经相信了东浙王妃的话,不禁神色大变,她看向皇帝,急道:“皇上,别信她们,她们是逆贼的家人,是同谋,还有陈瑾宁,私放逆贼同谋,罪大恶极,请皇上明鉴啊。”
  陈瑾宁垂下头,一副认罪的样子。
  态度算是十分良好。
  这个时候,她也没办法辩解任何的话,只求别把师父和靖廷牵扯进来就好。
  太后安抚了文雅郡主,看向查实人,“你对你这个孙女,有什么看法?”
  查实人已经激了一口气在胸口,见到查端明还在颠倒黑白,谗害忠良,他真是一口老血都要吐出来了。
  听了太后的问话,他遽然道:“太后,明妃是老朽打小看着长大,年纪小小,便很有主见,也十分聪明,老朽开始本只想教她识文断字,没想到她对学问特别执着,求知若渴,老朽也很欣慰,便倾囊相授,殊不知,她对琴棋书画一点兴趣都没有,只爱钻研权谋之术,到了十五岁及笄,老朽与夫人开始为她说亲,可她谁也看不上,说她此生注定不平凡,也是那年,她拿着老朽的名头进入了东浙王府,说要在东浙王府做个谋士,老朽当时便反对,认为女子最要紧的是归宿,因此老朽当时与她有激烈的争吵,夫人也伤心病倒,她浑然不顾,第一年,整整一年都没回来探望过老朽夫妇。之后,她在东浙王府地位渐渐稳固,偶尔回来,却都是劝说老朽为东浙王所用,当时老朽见东浙王私自招兵,便觉得大有问题,怎么也不愿意为他所用,也三令五申让她离开东浙王,她就是不愿意,我们祖孙的关系,这几年一直是这样僵持着,直到兵临城下,她回来跟老朽说,她一直潜伏在东浙王府,等的便是这一天,她手刃了逆王,老朽当时听信了她的话,可等她入京,老朽前后一想,便觉得不对劲,她的话有太大的漏洞,在东浙王府的那几年,她是尽心尽力为逆王办事,更是做了不少黑心事,这些黑心事便当她是情非得已,可她这几年来,与老朽唯一的对话,就是逼老朽到东浙王府做谋臣,斥责老朽,为什么不愿意做开国功臣,为什么不愿意帮她建功立业,她眼里的热烈和欲,望,不是假的。”
  查端明哭着说:“祖父为什么要这样害我?我纵不是你们的亲孙女,可这么多年,孙女自问孝顺你们二老,孙女若有什么错,您骂我便是,为何要这样害我啊?”
  太后仿佛是热闹看够了,才慢慢地发话,“是查先生害你,还是你害查先生,不难弄明白,来啊,传!”
  郭玉姑姑福身出去,在门口喊道:“传苏大人觐见!”
  片刻,苏意大步进来。
  他看到瑾宁跪在地上,神色微变,但是没停留,径直上前行礼,“臣参见太后,参见皇上!”
  “起来!”太后看着他,“可都查问仔细了?”
  苏意取出宗卷呈递上去,“回太后的话,都招了,犯人说,是宫里的贵人指使他们掳走查先生的,后来查先生逃走,他们开始奉命寻找,后来得了命令,若看见查先生,杀无赦,这里是犯人招供的证词,已经签字画押。”
  太后示意皇帝看。
  查端明身子开始发软,坚直的后背也慢慢地垮了下去。
  那些个酒囊饭袋也被抓了?
  皇帝看得脸色铁青,把证词砸在了查端明的脸上,怒道:“你自己看!”


第474章 临死诬陷
  查端明脸色灰白,看着地上散乱地纸张,招供画押的朱笔如鲜血般殷红。
  但是,她依旧抵死不认,“皇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再说,自打臣妾入宫,便不曾与宫外有过联系,臣妾如何能找到这些人去掳劫祖父?”
  太后声音冰冷,“知道你不会承认,还记得你在东浙王府的时候,与京中一些官员来往,都是由你来写信吗?”
  郭玉姑姑进去内室,抱着一盒子信出来,丢在地上,“你仔细看看,你是如何游说他们为东浙王所用的?你又是如何承诺的?”
  查端明看着散乱一地的信,上头的字迹,都是她的。
  但是绝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还有这些信,谁会收藏这些信?这可是罪证,在收到信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摧毁,就算要留下,也只会留下一两封用来反制她。
  但是看这里信的数量,几乎是她写给京中官员的全部书信了。
  若说是伪造的,可字迹和信的内容都是她写的,她记得。
  皇帝脸色骇怒,铁青着脸,但是没发话,这事,他决定让太后做主。
  查端明慢慢地抬起头看着太后,眼神凌厉如刀芒,随即,冷笑起来,“都说龙太后手段了得,我开始还不信,这些信,我不相信他们还会保留,你是如何得到这些信的?”
  太后冷道:“你想知道?可以,把一切从实招来!”
  查端明哈哈大笑,“招?有什么怕的?没错,我就是东浙王的谋臣,可惜我输了,否则,今日坐在那椅子上的人就是我,而不是你,成王败寇,我认输。”
  皇帝忍着狂怒,“如此说来,你入京也是另有目的的?”
  “自然!”查端明扬起阴鸷的眸子,今日这堂会审,她不认为自己还能逃得过去,既然逃不过去,横竖也不过一死,如今还有什么顾忌?
  “我不甘心,东浙王太跋扈,太刚愎自用,若早听我的话,怎会有那灭顶一劫?我只恨自己没跟对人,若是换做陈靖廷那样的人,大事早成。”
  瑾宁听得此言,心头微沉,好狠毒的心肠。
  果然,皇帝问道:“若是陈靖廷那样的人,你便可成大事了么?”
  查端明挽起嘴唇,嘲弄地看着皇帝,“他隐忍,低调,分明智勇双全,谋略过人,却装作事事不懂,俯首顺耳,他若愿意起事,假以时日,与陈瑾宁强强联手,这江山,何愁不到手?”
  瑾宁真恨不得一巴掌抽死她。
  自知要死,却故意在皇上面前买下猜忌的种子,日后一旦靖廷立下战功,皇上一定会视他为心腹大患。
  “是吗?”皇帝声音冰冷,“只怕你是高估了陈靖廷。”
  “我没有高估了他,我看人很准,人人都看不起他,但是,他就是人中之龙,皇上……”她眯起眼睛,嘴角依旧是那一抹嘲笑,但是眼神却迷离眷恋,“你宠幸我的时候,我心里却想着那人是靖廷。”
  皇帝霍然起身,面容扭曲恐怖,眼底燃烧熊熊烈焰,“来人,把废妃查氏拖出去,五马分尸!”
  查端明哈哈大笑,“若不能做人上人,生亦何欢,死亦何惧?靖廷,我们下辈子再见!”
  她盯着瑾宁,眸子像淬满了寒毒,嘴角依旧挽着那一抹冷笑,得意张狂。
  她死,也绝不会叫你们好过!
  查端明被拖了出去,笑声在飞凤殿的上空经久不散。
  现场死一般的寂静。
  无人敢说话,便连查实人都不敢求情。
  瑾宁跪在地上,心底说不出的冰冷。
  她预想过一万种可能,但是绝没有想到查端明会用这般狠毒的方式来害靖廷。
  皇上就算知道靖廷没有谋反的心,但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接受查端明方才的话。
  尤其,眼前这个还是当今帝王。
  太后淡淡发话,“都出去吧,皇帝,你陪我说说话。”
  瑾宁私放东浙王妃和文雅郡主,本来是大罪,如今,却不是最重要。
  瑾宁出了门口,却不敢走,在外头等待传唤。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她却丝毫没嗅到过年的气息,心底一片萧瑟。
  殿内,便只剩下太后与皇帝。
  皇帝坐了下来,气息还没平静,查端明的话,对他来说,是奇耻大辱。
  此生都不曾受过的奇耻大辱。
  太后看着他,道:“生气?难受?”
  “查氏可恶!”皇帝眼底的火焰还跳跃,“当初朕确实是防备过她,可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她野心这么大。”
  “野心大有如何?她今日就要被五马分尸了,对你,对大周,都还没有什么实质伤害,反而是她临死之言,若皇上听进去了,那才是最大的危害,我大周江山,甚至有可能因她的话而动荡不安。”
  皇帝沉默了一下,“母后言重了,不至于。”
  “不至于?”太后慢慢地摇头,“你敢说如今对靖廷没有任何想法?”
  皇帝道:“朕不会上她的当,朕知道她是要害靖廷。”
  “你若真是这样想,我就放心了。”太后沉吟了一下,道:“如今朝中武将是青黄不接,靖廷夫妇是可堪重用的人,她知道靖廷会成为甄大将军那样的大周屏障,坚固一方,甚至,会有更大的出息……”
  皇帝猛地抬头,“更大的出息?是什么出息?”
  太后心底微沉,果然,查端明的话,他是听进去了。
  太后觉得要和他掏心挖肺地谈一下。
  “查端明形容靖廷,没错的,他隐忍,低调,智勇双全,有大将的运筹帷幄,也有谋士的心思细腻,若他为大将,值守边城,不出十年,我大周可平定四海,退一步,也可安定大周,无人来犯。”
  皇帝却不以为然,“母后若是怕朕对靖廷有想法,或者是听进去了查氏的话,不应该在朕的面前这般抬举靖廷,靖廷确实有勇有谋,甚至,几十年后也可以成为甄大将军那样的武将,可若说能平定四海,就真是抬举了他了。”
  太后端起杯子重重地敲在杯碟上,声音微扬,“是抬举,还是事实,我便与皇帝打一个赌,若十年之后,靖廷做不到我说的那样,我输了,你可以对我提任何的要求。”
  皇帝没做声。
  太后是在劝他。
  但是,太后是在保陈靖廷。


第475章 皇帝肯定会有想法
  皇帝与太后,有长久的沉默。
  上一次,母子出现分歧,是因为瑾宁。
  而这一次,是因为靖廷。
  这不得不让皇帝细细思量。
  太后,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保着陈靖廷夫妇。
  这几年,她一直都很少再管朝廷的事情,他无论做出什么抉择,哪怕是错的,她也没有太过干预。
  却唯独在这两件事情上,像是跟他拧上了。
  她把陈靖廷抬举得很高。
  他想起查端明的话,那是一根扎在他心里头的刺。
  太后应该是明白的。
  太后再抬举陈靖廷,都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提拔陈靖廷。
  除非,她真的看到了大周以后的危机,而这个危机,只有陈靖廷能解除。
  不然的话,他想不到任何的理由太后要这样做。
  在卜卦方面,太后是远胜国师,这点,许多老臣子都知道。
  沉默良久之后,他问道:“母后,我大周未来二十年,国运如何?”
  太后看着他,“你问重点了。”
  “难道说……”他迟疑了一下,没敢问下去。
  “能说的,我会跟你说,若不能说,你就信我的安排。”太后说。
  他脸色有些灰白,“朕想知道。”
  太后轻叹,“信不过你母后么?”
  “朕只是想知道,事情到底严重到什么地步!”皇帝双手竟有种无处安放的感觉,一直摩挲着膝盖,他不安,真的很不安。
  他信太后,若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是让他坚信不疑的,那就只有是太后。
  可他不敢相信那样的局面。
  他自问不是一个糊涂帝王,他不至于会把国家拖入深渊。
  他实在不敢相信,最后大周会严重到他都无法控制的境地。
  太后站起来,走到镂空三脚鎏铜香炉前,打开盖子,往里头放了一小块的沉香,点燃。
  沉香袅袅升起,香味开始淡淡的,在空气中挥散,一会儿,殿中每一处角落,都充斥着这股沉香的味道。
  皇帝觉得眼皮子很重,慢慢地闭上眼睛,香气萦绕在鼻尖,让他说不出的心旷神怡。
  意识迷茫间,那香味忽然就变了样子,仿佛夹杂着一股子的血腥味道。
  血腥味道越来越重,竟仿佛他的鼻尖就放着一滩鲜血。
  耳中也渐渐有声音响起,仿佛是战鼓声,呐喊声,嘶吼声,惨叫声,那种熟悉感,让他的灵魂几乎打颤。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几乎把尘世间所有的声音都掩盖。
  但是,有一种声音,没有被掩盖,那就是他听到一道很熟悉的声音。
  “朕,宁死不降!”
  那是他自己的声音。
  他被这道声音里的绝望震醒。
  一个激灵,人差点就从椅子上摔下去。
  他猛地睁开眼睛,耳中一切尽然消失,仓皇抬头,看到太后严肃的脸。
  “怎么会?”他喃喃,“不可能!”
  “查端明还有一个罪状,便是和鲜卑人有勾结,这一点,我按下不提,但是会有证据提交给皇帝看,鲜卑人为什么这么忌惮靖廷和瑾宁,三番四次要置他们死地?皇帝想过为什么吗?”太后问道。
  “私怨?还是其他?”皇帝的魂还没回来,下意识地回答。
  太后摇头,“我能算的,鲜卑人也算得出来,阻止他们侵吞我大周江山的人,就是陈靖廷夫妇,这也是为什么,查端明临死前,都要在你心里扎一根刺,你若为了面子,对靖廷生了嫌隙猜忌之心,那你就中计了,鲜卑人得逞了,方才你必定在想我为什么一定那么坚持要保着靖廷和瑾宁,我认为,我们母子推心置腹,我便不说这后果,你也会信我,但是我也知道,若不说个明白,你肯定也不死心。如果靖廷死,你所听到的一切,就是最终的结果。”
  皇帝的脸色,一下子白得像宣纸,身子微微颤抖。
  他信吗?
  他信。
  但是他不愿意信。
  这就是人心矛盾之处。
  他知道会是事实,但是又不愿意相信那是事实。
  皇帝抬起头,看着太后。
  太后已经许久没见过他这副神情。
  惊慌,失措。
  太后轻叹,不禁怜惜,“别怕,有母后一天,这天就不会塌下来。”
  皇帝想起方才所听到的一切,还有自己的一声绝望喊声,那种绝望,直穿他心底。
  他跪下来,悲声道:“母后,儿子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有亡国的卦象?”
  他一直认为,只有皇帝无道,百姓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才会有亡国的可能。
  可他不是,他自问勤政,宽待百姓,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也成立了督查衙门,监察舞弊贪赃的官员,他一直认为,他头顶一片青天。
  却不知,一直都是他以为而已。
  太后没回答,只是伸手扶起他,轻轻地拍着他的手。
  瑾宁在外头站了许久,外头寒风凛冽,吹得她鼻子都发红了,但是她不敢走。
  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站得身子都僵硬了,才看到皇帝出来。
  她连忙跪下,“皇上!”
  她其实无法辩解,但是,她希望皇上给她一个说话的机会。
  皇帝看着她,沉默了一下,才轻声道:“起来吧,瞧你冷得脸色都变了,进去暖和暖和。”
  瑾宁一怔,皇上的语气竟带着一丝怜惜?
  是她听错了,还是其他原因?
  “谢皇上!”她忐忑不安地道。
  皇帝带着苏公公走了。
  隐隐,她听到苏公公说:“郡主怪可怜的,在外头一站就半个时辰,奴才都觉得冷得要紧。”
  “赏她一件狐裘披风!”
  瑾宁已经转身,隐约听到皇帝这句话,她是真的吃惊。
  皇上的怒气,是在她的预料之中。
  皇上对她好,这才让她害怕。
  “郡主,太后等你呢,请进去。”郭玉姑姑说。
  “是!”瑾宁垂下眸子,跟着郭玉姑姑进去了。
  太后半依偎在太师椅上,手里捏着一串佛珠。
  瑾宁见过太后这么多次,都没见过她带佛珠。
  她跪下来,“太后!”
  太后漫看了她一眼,“起来吧,你膝盖今天不要钱吗?”
  瑾宁讪讪地站起来,“我心里害怕。”
  “你会害怕?”太后嗤笑一声。
  “怕!”瑾宁老实地说,“若是我自己便罢,顶多是豁出去一条命,可牵扯到靖廷,我实在担心皇上会有想法。”
  “皇上肯定会有想法!”太后指着旁边的椅子,“坐下来喝口热茶吧,瞧你冻得嘴唇都发紫了。”
  瑾宁听得太后说皇上肯定会有想法,心都凉了半截,坐下来巴巴地看着太后。


第476章 要早做打算
  太后见她紧张得那样,不禁笑了,“自己都不害怕,倒是担心靖廷,你对靖廷就那么没信心么?”
  瑾宁大逆不道地说:“圣心难测,不得不担心啊。”
  郭玉姑姑扑哧一声笑了,“这丫头,嘴巴可一点都不老实,还敢说什么圣心难测,这哪里有害怕的样子?就是仗着太后宠,无法无天了。”
  瑾宁看到太后和郭玉姑姑都笑,她心里头着实是松了一口气,打蛇随棍上地道:“哪里只是太后宠着,方才我还听到皇上说要给我赏赐一件狐裘呢。”
  与其自己揣测皇上的意思,倒不如听听太后怎么说。
  太后看了她一眼,笑容慢慢地收敛,“皇上赏赐你,你谢恩就是。”
  瑾宁看着太后的脸色,笑着附和,“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