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银错-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无可奈何,怪道人家说了,老婆的枕头风赛过千军万马,今天算是领教了。他已经没了壮志,只想溺在温柔乡里。手指拨动,她的身体仿佛上古名琴,铮然嗡鸣。这公主是蜜糖熬成的人,叫他怎么抗拒?
    他轻啮她的耳垂,“我不会背弃你。如果有这一天……让我永失所爱,死无葬身之地。”
    誓言不能轻许,但他下定了决心,所以一点都不感到恐惧。

☆、第48章 燕约莺期

好像要发生一些事了,情到浓时,都是水到渠成。她只是有些紧张,他的手在她身上游走,痒梭梭的,但舍不得叫他停下。刚开始的生疏,到现在逐渐演变,亲密好似一人,这就是夫妻吧!她全身心地依赖他,当初大婚前皇帝的嘱托言犹在耳,她也考量过了,如果他当真有反心,但愿她能凭一己之力挽回他,这是对二哥哥最好的交代,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公主和驸马,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夏有凉风冬有雪,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有个孩子,她的一辈子就圆满了。不枉她年年在海棠树下流连,等到一个好丈夫,有情有义,也顾念她。
    她双手捧住他的脸,大袖落到肘弯,细细的臂膀,有些伶仃的模样。他的眉心有极淡的悬针,是忧虑过甚了。她的手指在上面抚了又抚,想把它抻开、熨平。视线在他脸上巡视,最后一笑,“你真好看。”
    得她一句夸奖,赛过攻下一座城池。他羞赧而满足,说谢谢,“你也好看。”
    这样缠绵,心思千回百转,道也道不尽。
    他负载着她,跳舞一样,旋转到窗前。窗台不高,齐腰罢了,他托起她,轻轻往上一送,让她坐在一片繁复的雕花上。她就那样低着头,浅笑望着他,长长的头发,在午后的熏风里飞扬,两手按在他肩头,矮下了身腰,把脸颊贴在他的脖子上。那流淌着热血的经脉,在她耳边突突跳得欢畅。
    她玩性又起,亲了亲他的脖子,“吻颈之交。”
    他的手扣着她的腰,拇指在她肋上揉搓,逐渐升高……
    “胸递之谊。”
    她红了脸,骂他没正形儿,可是这种时候,还要正形儿做什么呢。
    她脚尖的软鞋勾不住了,啪地一声落在地上。他顺流而下,把那纤纤玉足捏在了手心里。
    屋子里温度不断升高,这午后简直热得好似酷暑。他的圆领袍穿不下去了,抬手解钮子,才解了一颗,听见门外有人通传,说太妃礼佛回府了。
    两个人俱一震,霎时从浑浑噩噩的浓情里挣出来,对看一眼,衣衫不整,都觉得甚为尴尬。铜环和小酉进来为她更衣,她光脚蹭着青砖,悄悄把鞋穿了回去,转头对他道:“你先过银安殿,我还要梳妆,等收拾齐全了再过去。”
    他笑了笑,“额涅不是那么拘礼的人,你也不必盛装。居家过日子,随意些的好。”一面说,一面退出了隆恩楼。
    过跨院,澜舟在垂花门上候着,见了他忙迎上来,双手奉上一封书信,“五叔把京城周围的兵力都摸清了,这回谈谨出征,从西山抽调了十万兵马,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各六万,京军仍有四十八卫,及皇帝亲军十二卫,共八十万人。”
    八十万人,何其壮哉!他把信看了一遍,慢慢叠好,重新塞回信封里。
    “大邺兵力,少说有两百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除非从根儿上烂起,否则别说我这辈,就是你这辈也等不着那天。”
    澜舟笑道:“好在离烂也不远了,北边拖欠着戍边将士的军饷,已经两三年了。粮草短缺,官兵们只好上老百姓那头征粮,弄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两百万人马,实际能用的半数不到,咱们一动,连路有人响应,攻入北京指日可待。”
    这孩子,小小的年纪,野心却不小。他垂眼看他,“一旦动手,就是巨轮推进,再也停不下来了,若没有十成的把握,不能轻举妄动。我问你,咱们有多少人马?”
    澜舟道:“南苑各处相加,大约有二十万。”
    “就算朝廷能用兵力在一百万,一百万和二十万,天差地隔,一个闪失就会功亏一篑。”他在他肩上拍了拍,“儿子,深谋远虑,才是治世之道。图谋天下不可冒进,还需从长计议。”
    澜舟讶然望着他,以前那个气吞山河的阿玛似乎不见了,自打尚主以来,变得畏首畏尾,凡事只在芝麻绿豆上做计较。他拧了眉头,“底下人都等阿玛的令儿呢。”
    他唔了声,“静观其变。”
    澜舟犹豫了下,还是忍不住问他,“是长公主和您说了什么吗?”
    良时不豫,“这会儿怎么称呼她长公主了?叫额涅不是叫得挺欢吗?”
    澜舟不由皱眉,“阿玛这是怎么了,儿子亲近她,也是瞧着阿玛的面子,难道您还指着我同她不和吗?”
    他轻飘飘乜了他一眼,“别在这儿散德行了,你也大了,不能老粘着她,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原来在父亲的眼里,他的一片孝心是“散德行”,这叫他没法接受。他说:“奶奶都让您送走了,我缺人关爱,就愿意腻着她。”
    从小到大听话顺从的孩子,有朝一日和你抬起杠来,简直让人沮丧。良时问:“你今年多大?”
    澜舟说:“儿子八岁,端午就满九岁了。”
    “明儿在府里挑一挑,看哪个顺眼,收房吧。”
    这么超前的决定,让做儿子的目瞪口呆,“祁人十三岁才……”
    他掸了掸衣袍,“早早儿学好了本事,十三岁就可以直接娶亲了。”然后再也不听他抗议,悠闲而慵懒地踱进了银安殿。
    太妃得了几匹上好的缎子,正摊在桌上查看,他上前打了个千儿,“儿子回来了,给额涅请安。”
    老太太嗯了一声,放下眼镜回榻上坐着,“殿下歇午觉了?”
    他说没有,“才安顿下来,一身的灰,洗漱完了来给额涅请安。”
    太妃称意了,笑着说:“晓事儿,不枉把王府腾出来,三位庶福晋换一位长公主,咱们可赚了。”顿了顿问,“怀宁之行收获颇丰吧?我传恕存来问了话,听说你们住到一处了?这么算来再过两个月该有好信儿了,麻烦就麻烦在国丧上,皇后才崩的,这会儿有动静,怕上头要问话。”
    他却没放在心上,“皇上要不了多久就会立新后,大喜一冲,谁还计较上个皇后是什么时候死的。只不过我和她暂且还没圆房,额涅要抱孙子,怕是得再等等了。”
    太妃一听又上火了,“怎么回事儿?我今儿还上报恩寺求来着,老住持说卦象上来看快了。”
    良时道:“是快了,额涅稍安勿躁。”
    太妃说你这个不行,“既然同房了,就应当有下文才对。”一面喋喋抱怨着,“我这么大的岁数了,还要为你房里的事操心,你哪时也不叫我省心!想当初你阿玛都比你机灵,你呢,媳妇在跟前,怎么反倒露怯了?要个孩子吧,将来也好名正言顺。”
    正说着,见一个端庄的身影从中路上过来,一时住了口。
    婉婉欠身请安,太妃得站起来受礼,各自客套一番拉过来坐下,问问一路见闻,说这两日受累了,不该跟着上那儿去。说了半天转头吩咐塔嬷嬷:“把我求的牌子拿来。”
    红漆盘里并排放着两面玉牌,太妃挑了一面,替她佩在衣襟上,“这是高僧开过光的,能保平安,你们一人一块儿,还能早生贵子。我不是催你,大婚有程子了,要是瞧他好,就赏他脸子吧!认真说,先前有三个庶福晋,都不是要紧人儿,我心里认定的媳妇只有你一个。你们开花结果了,我就是下去,也能见他阿玛了。”
    婉婉知道太妃一见面无非就是那几句嘱托,每回都让她感到不好意思。她支支吾吾回应,还没开口先红了脸,“额涅的话我记下了。”
    “到底面嫩,这有什么的,世人都打这儿过的。”又指指桌上缎子,“天儿要热啦,往年全是我张罗,今年我就偷个闲了。良时的夏衣,少不得劳烦殿下,叫他们把工笔小样送来,殿下瞧着哪个可心,就叫他们照着样子做。还有一桩,他的那个院子啊,入夏前得打发人重新修一修,瓦片儿松了,墙皮也老旧了……”太妃笑笑,“就让他住到你那里去吧,湖边上风光好,两口子得多处,情义才更深厚。”说罢自己也高兴了,赶紧朝外头吩咐,“快快快,今天就动手,别等了,万一明儿变天,就不好开工了。”
    这么极力促成,真难为这个做母亲的。婉婉看了良时一眼,他朝她讪笑,透着几分被动,又透着几分舒称。想必她陪房的那几个精奇嬷嬷早就被太妃买通了,记档的红册子呢,也记成了一笔糊涂账。这么路远迢迢的,一国之君不会闲着没事儿干,关心妹妹的房事,所以太妃放心大胆,可以随意施为了。
    谈话持续的时间不长,太妃很快告乏,要回自己的院子歇着去了。晚膳不在一块儿用,都自便吧,晨昏定省也不必来了,有那工夫,多腻歪一会儿,早早有了世子,比什么都强。
    良时说:“我们家老太太,一向这么不拘小节,所以底下孩子们都爱戴她。”
    婉婉觉得他老把自己弄得无处安身的样子,实在有点落魄。但他自己绝不这么看,兴致勃勃地让人把他日常用的都搬到她那里去,澜舟和澜亭在边上看着,他把太妃的话修改修改,复述了一遍,“你们做学问也怪累的,天不亮就得进书房,晨昏定省打今儿起就免了吧,阿玛知道你们的孝心就好。”
    两个孩子应是,却行退了出来。澜亭说:“阿玛近来真和煦,就拿我背书的事儿来说,换了以前早就找戒尺开打了。”
    澜舟低着头,若有所思,“上了年纪,心就软乎了。”
    澜亭不合作地笑了两声,“我看是‘**苦短日高起,从此阿玛睡懒觉’吧。”
    虽然说得很在理,但澜舟还是瞪了他一眼,“毕竟新婚,睡懒觉也是应当的。”
    澜亭说:“都小几个月了,还新婚呢?”
    两个稀松二五眼,能商量出什么新婚旧婚来,糊里糊涂地摇着脑袋,沿堤岸走远了。
    岁月无波,这是婉婉下降南苑前没有想到的。她以为到了这里,必然要斗智斗勇,费尽心机,然而预备好的事一件都未发生。驸马温柔,婆母慈爱,庶子们也敬重她,她不过是从宫廷移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现在看来,成亲也不是什么坏事。
    隆恩楼前开凿的湖,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嬿婉湖。说来也巧,她和他的名字,在苏武的诗里早有联系——“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仿佛姻缘是前世注定,想来就很有首尾的样子。他回到南京,怀宁的事依然要处理,旁边的小院里布置出一个书房,见人都在那里。她爱登高,站在二楼的栏杆后看,能看见他坐在窗前办公的侧影。
    住在一起两日,他没有越雷池半步,这点倒是很贴心的。他总说不急,她太年轻,怕吓着她,要等她做好准备,大概才会真正在一起。
    小酉和铜环的修珍方准备了一次又一次,最后都有些丧气了,“王爷到底怎么想的,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难为咱们这些做奴婢的,跟着干着急。”
    婉婉听她们念叨,心里也算计,确实这事拖了很久,交代不过去了。可是他没有想法,自己总不好霸王硬上弓。况且彼此那么亲昵,就算没有最后一步,也觉得没什么。
    铜环说那不一样,“要生世子,就得有那一层,否则只能替别人养孩子。”
    婉婉很无奈,“前两次我在他面前穿得那么少,他也没把我怎么样,他的定力太好了,也可能是我不够美艳。”
    不够美艳,那就想办法变得美艳。他打发人传话来,说今晚同她游湖,三个人一商量,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小酉精心替她染了指甲,铜环给她擦上了胭脂。不穿马面裙了,换天水碧的齐胸襦裙,挽上一条柳绿的画帛,被风一吹,娉娉婷婷,像壁画上的飞天。
    婉婉有点不自在,“没的叫他看出我的居心,我是公主,不能这样。”在镜子前蹉跎半日,最后找了件氅衣,把满身的春/色掩在衣下了。
    湖上的那艘船不算小,比一般的瓢扇扇大多了,甲板上放一矮几,置办上三两小菜,一壶清酒,足够两个人并肩而坐。傍晚时分他来接她,携她的手走在小径上,时不时看她一眼,她纳闷:“你老瞧我干什么呀?”
    他说没什么,“你今天和以往有些不同。”
    除了大婚那天糊得分不清鼻子眼睛的浓妆,他没见过她涂脂抹粉的样子。她轻轻抿了抿唇,腼腆地低下头,“我今儿擦了口脂。”
    他笑着点头,“难怪,别有风情。”
    她难堪地避开他的视线,害怕他心里有想头,嘀咕为了和他泛舟,还特特儿打扮过了。
    所幸他什么都没说,到了岸边自己登船,两个小厮半跪在码头上,让她踩着膝上甲板。月亮升起来了,弯弯的下弦挂在天边,他在船篷上点了一盏羊角灯,待她坐定了放开缆绳,也不用篙子撑,任它随风荡漾,飘到了湖心。
    满池的荷,虽没到花期,也不见花苞,但是莲叶层叠,悠悠铺向远方。婉婉吸了口气,夜风清凉,大觉舒爽。他给她倒了饮子,她抿了两口,他还在想她的红唇,问那口脂是什么名目,她说叫圣檀心,这名字带着隐约的宗教色彩,别具韵味。
    小船随波逐流,他怕她冷,探过来摸摸她的手,她喜欢这种小小的温情,不言不语的,似乎能够天长地久。她说:“我给你吹首《姑苏行》吧,我也会笛子。”从袖子里抽出她的玉笛,背靠乌蓬,悠扬奏起来。
    她的笛声轻快俏皮,江南拢着薄雾的清晨和小桥流水,在那灵动的指尖扩散开,覆盖了整个湖面。慕容氏在音律方面的造诣,真不是他这个擅长舞刀弄枪的人能匹敌的,他薄弱的,由她来填补,这才是天作之合。
    他调转目光看船舷外,水面倒映出乍明乍灭的灯光,和曲折的身影。她一曲吹罢,他忘了赞美,只是敞开两臂,让她偎进来。
    迷茫的夜,迷茫的心神,一直相拥着,不知什么时候瘫坐下来,一点一点欺压,把她压在身下。
    “婉婉,你怕不怕?在这里……”
    她的心头咚咚直跳,但只要是他,就不觉得害怕。
    他解她的衣襟,氅衣里露出一片天水碧来,大袒的衣领,锁骨精致可爱。他微微惊讶,如果是梦,但愿长醉不愿醒。定了定神,俯下身子,把唇印在那片细腻的皮肤上。

☆、第49章 绮罗香暖

船在湖心摇曳,一弯弦月照九州。
    越到夜深,风也越止了,水却荡起了涟漪,空洞的波声拍打船舷,一记接着一记,绵绵密密,无止无尽。
    甲板上探出一只手,凌空高悬,似乎要抓住些什么,挣扎了两下,又无力地垂下去。然后另一条紧实的臂膀顺着曲线蜿蜒而上,触到掌心,轻轻一个婉转,和她十指紧紧扣在一起。
    四周围昏暗,羊角灯早已经油尽灯熄了,那月光照不亮人的眉眼,只映出一个极浅极朦胧的轮廓。她吞声哽咽,他定住了,汗湿的后背即便暴露在空气里,依旧热气氤氲。
    “痛吗?”
    她嗯了声,“那个方子……好像不顶用。”
    “那我慢些。”他忍得牙关发酸,却不敢再动了,过了一会儿才微微纵送,温声安抚她,“下次就好了。”
    婉婉从小就不是个吃得起痛的人,她还记得小时候盘弄母亲做针线的小银剪子,不小心落下去凿在了小腿上,眼看着血渗透了裙子,她觉得自己大概要死了,当时的哭声堪称凄厉。歇觉的母亲被她吵醒,寝宫里顿时鸡飞狗跳,甚至惊动了乾清宫里的爹爹。那次意外受伤,她在床上足足躺了半个月,伤口包扎在绷带下,看看痛,想想痛,痛起来就有种晕眩的感觉。
    这次呢,没人能帮她了,身边只有他。可能也算是种伤害吧,但不是恶意的,是必须。她像在完成一场朝圣,洗礼过后就是全新的开端,这个人,永远都是她的了。
    其实嬷嬷早就知会过她,说头一回的滋味可能不大好受,要忍耐,不能一时毛躁了,把驸马踹下去。她想了想,此情此景,把他踹下去,他就落进水里了吧!她怕这小船经不起颠荡,怕他一时情热不留神,真的掉下去,也顾不上有多难耐,咬着牙紧紧抱住了他。
    他的声音愈发温柔了,问她怎么了,她摇头说没什么,“我怕你不会凫水。”
    他顿了下,叹息着吻她,“我会,只不过这时候……会作病的。”
    所以她更紧地搂住他,他挥汗如雨,却又笑话她,贴着她的耳垂说:“船够大,别怕。”
    一片昏暗,一场混战,她迷茫地半睁着眼,月色从交错的眼睫下流淌进来,她的眼泪把月亮都泡模糊了,但她不言语,简直被自己的忍辱负重所感动。
    婉婉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疼爱过一个人,即便是厂臣,见他为音楼萎靡不振时,她也不过同情占了大部分。现在他在她身上杀人放火,她一点不生气,只要他抬起眼观察她的神色,她都会对他微笑,以资鼓励。
    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大概很长时间,疾风骤雨后终于天下太平,她疲惫地摸了摸他的脸,他很灰心,“你一点都不受用。”
    婉婉想,这么煎熬的事情,为什么要受用?他没有看到她笑的时候眼里裹着泪,这回牺牲太大了,回头一定要好好将养。不过她关心的是另一桩,“这样就能怀孩子了吧?我要回去坐月子了。”
    他失笑,“坐月子是生完孩子之后的事,这回你只要休息两天,伤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至于怀孩子,有的人一回就成,有的人得再接再厉。比如塔喇氏和周氏,她们以前是使唤丫头,身子骨健朗。你不同,你是公主,必然得多来几回,巩固巩固才好。”
    他信口开河蒙她,为的是图谋日后。他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也有这一天,惦念了十年,得偿所愿,然后食髓知味,一发不可收拾。以为自己很节制,到头来是没有遇见对的人。这位殿下有种兵不血刃的魔力,什么宏图霸业,都是后话,他只知道自己没法从这温柔乡里挣脱出来了,即便她在这方面懂得不多,有时候有点傻乎乎的,可他就是爱。一点一滴被消磨了斗志和锐气,丝毫不觉得不妥,就这样吧,先生个孩子,一定有月亮一样的眼睛,玫瑰一样的唇瓣。
    甲板上躺得太久,容易着凉,挪到舱里去,那里早就准备了褥子。她正待惊异,被他拖进了被窝,“还好我未雨绸缪。”
    其实是蓄谋已久!她嘀嘀咕咕说他太坏了,他只是笑,“坏就坏吧,不坏也没有今儿。”
    确实累得厉害,一觉睡下去,五更隐隐听见鸡叫才醒过来。天亮之前有段时间特别黑,因为月亮落下去了,连星星都打盹儿了。她窸窸窣窣地摸索,轻轻叫良时。他握住了她的手,“不疼了吧?”
    这份疼痛,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了。她朝外看,什么都看不见,只听到水波轻拍船底的咕咚声,“咱们在船上睡了很久。”
    他说:“天快亮了。”
    她觉得回头羞于见铜环和小酉了,闷闷地不说话,他知道她在想什么,温存地在她背上拍了两下,“这是人伦,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夫妻本该这样,她们不懂,给她们找婆家,嫁了人就明白了。”
    话虽如此,回去之后她仍旧羞红了脸。
    铜环和小酉却很坦然,给她准备热水洗澡,恭恭敬敬进退,和平时有点不太一样。
    “殿下打今儿起就是大人了,往后要好好儿的,该威严的时候威严,该拿谁做筏子,就拿谁做筏子。这府里上下,个个您都管得着。别怕,谁敢和您挺腰子,二门外头有咱们的禁卫,您一声令下,说要谁的命,就要谁的命。”
    她臊眉耷眼地嗯了声,“你们不会笑话我吧?”
    铜环说:“笑话什么?笑话您和驸马圆房?这本就是应当应分的,您要是一直同他闹着别扭,那咱们才得着急呢!”说罢叹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际遇,您的际遇在宇文王爷这儿,就踏踏实实和他过吧!肖掌印……这会儿在海上呢,后头的事儿谁也说不清。咱们这些人就指着您了,您过得和美,咱们跟着一块儿安逸。您不为自己,也为咱们吧,不枉咱们伺候您一场。”
    铜环说得情深意切,言辞里也有了失舟之舵的彷徨。原本他们是听命于肖铎的,现在他为情放弃了大邺的一切,他们这些人是他抛下的杂物,被安置在什么地方,接下去就永远在什么地方。以前头一件要考虑的是他的立场,现在不是了,长公主成了他们真正的主子。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一辈子习惯了被人牵引着,缺了要跪拜的人,就像丢了魂儿似的。如今别的念想已经没有了,只要长公主过得好,他们可以不管外头风云怎么变幻,守着她,跟她消停过日子就成。
    婉婉长长舒了口气,仍旧很不好意思,“我身上到处疼,热水泡了澡,好像又活泛过来了。”低头看胸前枣核一样的淤血,有好几处,她咦了声,“上回也是这样……”
    脑子里嗡地一声,这么说来,那次午后的梦并不是梦,是他来过。她慌了神,怎么会这样呢,难怪他后来干生气,可能因为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了。
    她捂住脸,沉入水里,幸好事情过去了那么久,他应该已经忘了。既然如此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吧,一个有度量的人,也不会紧抓着别人少女时期的爱慕不放的。
    狠狠把自己安慰了一通,重新心安理得起来。洗完了睡一觉,一直睡到近黄昏。
    铜环进来熄了炉子里的香篆,说晚膳都备好了,下半晌王爷来瞧过她,看她睡得香,让别打搅她,自己又办事去了。
    “现在人呢?”
    铜环刚要回话,小酉从外面进来,说太妃有请,王爷和两个阿哥也在那儿,想是有什么大事要商议了。
    婉婉让她们给她换衣裳,收拾停当了过太妃的院子,进门倒没什么异常,该见礼的见礼,该问安的问安。不过太妃看她的眼神分外慈爱,叫塔嬷嬷拿东西来,是她年轻时候顶顶贵重的一套头面。
    她的手在步摇和凤簪上轻抚,颇有追忆往昔的味道:“这是我三十岁做寿那年,太王爷送我的,我一直舍不得戴,说将来要传给儿媳妇。昨儿是你们的喜日子,我知道了高兴得了不得,这套首饰虽不入你的眼,好歹是我的一片心意,你收下。从今往后当真是宇文家的人了,将来等你有了儿子,娶了媳妇,再传给她,是咱们娘们儿的意思。”一面说,一面拍拍她的手,“好孩子,你受累了,辛苦我都知道。不要紧的,养上两天,往后就好了。”
    婆婆那么开明,体己话当着爷们儿说,实在叫人难堪。她偷偷看了他一眼,他的目光像水一样,几乎把她淹没。她颊上发烫,低声说:“谢谢额涅,往日叫额涅担忧了,是婉婉的不是。”
    太妃正打算宽慰她,边上二愣子似的澜亭站了起来,“额涅早就和阿玛大婚了,太太怎么说现在才算宇文家的人?”
    这话把他阿玛和婉婉都弄僵了,太妃却笑起来,“阿弥陀佛,这孩子什么时候能改了这缺心眼儿的毛病,也算我烧了高香了。你还不懂这个,等你有了媳妇儿就知道啦。”
    澜亭看了澜舟一眼,“那大哥哥就快知道了?他要有通房啦。”
    婉婉愕然,澜舟恨澜亭多嘴,踹了他一脚,然后垂着脑袋,胀得满脸通红。
    太妃哦了声,“对了,今儿就是为了澜舟纳通房的事儿,叫大伙儿来商量商量。这是他阿玛的意思,说早晚都得学的……”太妃咳嗽了两声,其实至今也想不明白这当爹的在琢磨什么。让八/九岁的孩子干这个,就像往庄稼地里倒卤水似的,别害了孩子。
    太妃巴巴儿看婉婉,“殿下的意思呢?良时叫他儿子学本事,我是劝不住他的,只有你说话了。”
    简直哭笑不得,世上哪有这么不靠谱的爹,让孩子学那本事!只是她不便多说什么,招招澜舟,让他过来,见他腰上香囊歪了,替他重新正了正,和声问他:“那件事儿,你愿意吗?”
    澜舟不说话,眼里涌起了泪,半天才道:“儿子还小,不愿意叫那些女人盘弄我,我嫌她们脏。”
    婉婉转头瞧良时,“这也忒早了点儿,还请王爷推己及人,别难为孩子。”
    是啊,自己扭扭捏捏的,只差没绑着和人行房,现在当了老子,对儿子的要求简直不近人情。太妃斜眼乜他,充分对他表示了不满。
    良时一肘支着圈椅扶手,摸了摸鼻子道:“我是瞧他闲得慌,早早儿找了房里人,也好有个知冷热的贴身照顾他。”
    澜舟不屈地梗脖子,“阿玛是不愿意儿子打搅额涅,有意的惩治儿子。”说罢摇婉婉的手,用哀告的口气说,“额涅,儿子以后会听话的,绝不给您添麻烦。您替我求求情吧,天底下也没个九岁就找通房的道理,儿子会被族里其他兄弟笑话的。”
    他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望着她,这眼神,任谁也不忍心拒绝他。
    她在他丱发上抚了抚,和煦道:“你母亲不在跟前,有什么事儿找我来,不是应当的吗。你放心,我会劝你阿玛的。八岁就找通房,将来娶福晋的时候,屋里岂不是要装不下!”
    所以女人就是好打发,良时蹙眉看澜舟,他回了个飘忽的眼神,这一役他凭借出色的外表蒙了事儿,果然青出于蓝。
    “罢了,既然都是说情儿的,那就缓缓再议吧。我让你找通房,也是为你好,早成家,早立室么。”他站起来转了两圈,“这事儿暂且不提了,时候不早了,都散了吧。”说着向太妃作揖,“额涅用了饭,也早早儿歇着吧,儿子告退了。”
    婉婉起身一肃,跟他退出了太妃的院子。
    “你这阿玛,当得真贴心。”她笑道,“我活长了这么大,没见过你这样的。”
    她哪儿知道,澜舟那腻腻歪歪的臭德行,叫他看得十分不顺眼。那小子政务上是把好手,可糊弄人的本事用到宅门儿里来,那就不好了。他不就是想找个年纪大点儿的姑娘陪着他玩儿吗,正好,纳个通房,现在陪玩儿,将来还能生孩子,一举两得。
    他背着手长叹,“爷们儿先要心定,定了才能成大器。”
    “万一他有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呢?你现在逼他,将来又是另一个你。”
    他怔了下,抚着额头失笑,“也是的,怪道你让我推己及人呢。不过他喜欢上合适的,娶进门就是了;要是不合适的,痴人说梦,那还不如早早断了他的念想,以免害人害己。”
    婉婉想得没那么深,和他手牵着手走在落日里,只知道夕阳无限好。
    两个人都喜欢在岸边散步,不过坝上铺着细小的石子,一不留神就钻进她的绣鞋里。她赖住了,拉着他的手,撅着屁股抱怨:“我脚心里硌了石子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