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步荣华-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说!我与庆王并无深交,庆王如今被陛下禁足府上,哪里能知道外头事情,事有凑巧罢了。”
    苏靖荷斥责得大声,仿若也是在告诉自己,只是凑巧。
    倒是原本无心的绿萝,却见苏靖荷的反应有些狐疑,她比谁都了解小姐,如今小姐的表情,却怎都难以让她相信,小姐与庆王并无深交。。。。。。
    “你准备些银钱,这次事情办得妥当,一应人等都不能亏待了。”苏靖荷交代完,便觉着疲累,挥退了绿萝。
    …
    府上虽是多事之夏,可与谢玉的邀约也不好推迟,七月初七,全城上下都是热闹,安国公府里,却是全心迎着谢玉的到来。
    苏靖荷今日一早下厨,做了荷叶蒸糕,才从厨房出来,便有丫头传话,说谢玉已经入府,正与老爷在西厢品茶。
    苏靖荷却只是吩咐下人将糕点分开装盒,送去各个院子,便回了书房看书,几位丫头都是不解,兰英尤其沉不住气,端了茶上前说道:“小姐正好此时送糕点去给老爷,还能见着谢三爷。”
    苏靖荷并未从书中抬头,只浅浅晃了晃脑袋,在兰英以为不会有回应的时候,才听苏靖荷轻浅说着:“父亲与谢公子自然有话要谈,等他们说完正事,便会让人来喊我,咱们如今过去,反而搅扰了他们。”
    果然,辰时便有下人前来传话,说老爷得了一副上好画作,邀三姑娘一块去赏鉴。
    还未到西厢,却在院外僻静的柳荫下遇上谢玉,他一袭青衣,立在柳叶下更显消瘦清俊,苏靖荷瞧着四下无人,便让丫头在原地等着,自己缓步上前。
    “玉哥哥不是在房中和父亲品评画作?怎么到这儿来了?”
    谢玉清浅一笑:“房中闷热,我正好出来透个气。”说完,他凝神看着苏靖荷,继续道:“也是,为了等你。”
    虽早知道谢玉此番是故意遇她,可从他口中直接说出,还是让苏靖荷微微局促,心中却是欢喜,这些日子府上乌烟瘴气,总算能开怀一日。
    “回府后,你可过得安逸?”谢玉转眼询问着。
    “在自己家中,如何不安逸,我一切都好,玉哥哥勿念。”苏靖荷娇羞浅笑,那低头的一瞬,温婉恬静,柳叶拂过面颊,却让人不忍侧目。
    谢玉盯着她的侧眼,光洁如玉般的颈脖就展现在眼前,恍若带他回到两年前的夏日,让他有一丝惶然,微微愣了会儿,才回神说着:“府上的事情,我也都听说了,哎,你又何须赌气而为。”
    苏靖荷一愣,迷惘抬头,却听谢玉继续说着:“苏阳与宋子言的事情,本也没什么,我回头开解宋兄一二,两家的结也便解开了,只是,你何必这般为难苏阳,过去的便过去了,那毕竟是你大哥,即便是不是一母所出,日后,他却也是这安国公府的当家人。”
    苏靖荷眯着眼,慢慢明白过来,心却冷了几分,低垂了眉眼:“你却连问都不问我,便先指责我。”
    谢玉走上前一步,伸手握住苏靖荷的,他的掌心温热,指节柔暖,迫她与他对视,双目含情,脉脉绵绵,说着:“因我担心你,你一人在府上,没有母亲庇佑,我忧你委屈,这次事情苏阳虽不明白始末,可日后缓过神来,怕会与你计较。”
    第一次手掌被他的包裹住,那心悸来得太快,却在他的言语后微微冷却,他说:“你何苦将自己与国公府摘干净,这总是你的家,即便姨娘兄弟,也是你的亲人。”
    到底是忧我委屈,还是忧心日后即便娶了我,却因为和苏阳失和,得不到安国公府的帮扶?
    她不敢问,也不愿多想,可这番思绪总会浮现脑中,外间都说谢玉待苏家三姑娘情深不寿,可如今细想来,他的亲昵毫无根由,一旦有些风吹草动,总会让她忍不住疑心,他喜欢的是自己,还是安国公府。
    她以为她不在乎,只要他待她好,只要,那个人喜欢他,便够了,可,原来真的不够,不够。。。。。。
    苏靖荷抿着唇,没有应答,她心中百转千回谢玉自然不知道,只当她是默默应下,正巧听见不远处传来的轻轻咳声,是谢玉的小厮,想来是有人靠近。
    苏靖荷借机将双手挣脱,两人各自退了两步,而后便听见苏牧爽朗的笑声:“听说谢三爷过来,正巧我得了本好书,想麻烦谢三爷替我解说一二,咦,三妹妹也在啊,可要一起?”
    谢玉素来亲和,自然应了下来,苏靖荷却是摇头:“父亲找我说话,怕是不能随二哥过去了,改日再去。”
    “也是,你我兄妹,时时能见着,谢三爷却是稀客。”苏牧说完,搂着谢玉便离开。
    苏靖荷也是转身,远远候着的沉香自然不明所以,提醒着:“姑娘做的糕点还没给三爷呢。”
    苏靖荷头也不回,只道:“晚会儿如意会来,都给她吃。”
    不知姑娘在气什么,跟着一路回去,突然,苏靖荷却有停了脚步:“刚才可有人在我们之前见过谢玉了?”
    沉香摇头:“奴婢一直跟着小姐,也不知道,小姐可是和谢公子有了误会?谁都知道公子最是惦记小姐的,小姐莫与他生气才好。”
    苏靖荷抿着唇没说话,一旁兰香却是答言:“刚才小姐和谢三爷说话是,奴婢内急走开了一会儿,却看见秦姨娘身边的红药姐姐,秦姨娘身子不好,按理红药姐姐不该跑这么远来。”
    苏靖荷终是明白,连父亲都没查出事情和她有关,谢玉怎么突然说起,怕是秦姨娘也不管原委,只在谢玉面前把近来府上的事情都往她头上扣了,然而谢玉却只担心她与苏阳失和,至于秦姨娘流不流产,他并无所谓。
    若不是太过在意丢了安国公府这张牌,他怎会不假思索便信了?
    …
    七夕的夜里,街上最是热闹,天气温暖,草木飘香,长和街的青门台正举办三年一度的乞巧大会,听说还请了长公主去,今日姑娘们都会着新衣,拜双星,并比赛针织女红手艺。
    每回乞巧会,总是人山人海,然而素来喜欢热闹的陈如意却是带着苏靖荷绕过长和街,直奔西街的月老庙。
    今日的西街尤为安静,怕是所有人都往青门台去了,乞巧会本就难得,更何况还能一睹长公主风姿。月老庙后有一颗姻缘树,据说许愿最为灵验,陈如意拉着苏靖荷走到树下双手合十在树下虔诚许愿,而后将刻好的许愿牌往树上抛去,可惜,红牌擦过树枝,却是落地。
    如意咬着唇捡起,一而再,再而三往树上抛去,总不能成功,一旁苏靖荷都替她心急,刚上前,却听身后传来调侃:“人长得矮,总有些事情做不成,雅儿,你说若是有人求我帮忙,我要不要应下呢。”
    陈如意本就有些心绪不平,见何铭这般调笑,更是记恨,回头甩了一记白眼:“谁要你帮。”说完,又反应过来刚才算是认了何铭口中的矮子是自己,更是郁结。
    心情糟糕,再一次抛许愿牌,还是没能成功。
    何雅却不管兄长和陈如意间的较劲,上前亲昵挽着苏靖荷:“没想到能遇上表姐,刚才大哥非说要来,我还生气没能看乞巧会呢。”说完回头问着何铭:“大哥,你怎么知道表姐在这里。”
    何铭自然不会说刚才在长街上远远瞧见了陈府的马车,只轻轻咳了一声:“凑巧。”
    苏靖荷笑着抚了抚何雅发顶,而后上前几步劝说着陈如意:“要不,还是挂在下边的树枝上吧,不也有很多人是这般做的。”
    陈如意却摇头不肯:“您瞧瞧,满树的许愿牌,月老爷怎么看得过来,我定要抛上最高那一枝,才能被第一个看见呢。”
    “哈哈,也不知羞,这么急着嫁人呢,给我瞧瞧,这是想嫁给谁!”何铭才说完,长手已经越过陈如意肩膀,将她才抛出的许愿牌抢到手中。
    陈如意当即黑了脸,转身便要抢回,何铭本就是故意戏弄陈如意,哪里会轻易还回,逗着陈如意绕着许愿树转了个圈,苏靖荷无奈摇头,遂帮着上前:“别胡闹了,给我。”
    没想到身后的表姐会突然出手,何铭闪躲不急,下意识将许愿牌抛出,却不想稳稳当当落在来人怀中。
    待何铭反应过来,顿时僵了脸:“庆……庆王……”

☆、第56章 愿牌

“庆……庆王……”
    何铭低着头,带着颤音喊道,登时慌了神。他只不过想逗弄陈如意,并没真要看愿牌上的刻字,然而许愿牌落到庆王手中却是他始料未及的,心中更是纳闷,庆王之前才被陛下禁足,怎么就出来了,还让他们撞上!
    察觉身侧陈如意已然急红了眼,何铭更是无措,只得壮了胆子往前:“我们闹着玩儿,不想冲撞了王爷,还望王爷不与计较,归还愿牌。”
    庆王低头瞧了眼,偏巧许愿牌正面朝上,上头的刻字清晰入眼,饶是平常极为淡定的庆王,面色也不免有些变化,他轻挑了眼角,若有所思看向眼前几人,倒是他身侧之人突然出言:“这不是靖国公府的少爷,怎么,还来求姻缘?”
    “额……是。”何铭点头应着,总归是自己惹下的祸,该由自己担当。
    “看上哪家姑娘?只要靖国公前去说亲,哪有不能成的,不过,小少爷今年才十四岁,谈亲事是不是早了些。”许参将说完,下意思往庆王手上看去,却发觉庆王右手覆上牌面,并看不见上头刻了什么字。
    “下月便十五了。”庆王淡淡说着,倒是对何铭很是了解,说完,走上前两步,亲手将许愿牌交到何铭手中。
    “十五也小,王爷年过二十都还没娶妻呢。”许参将空有一身武艺,说话却是不过脑子,等说完了,才反应过来失言,立即闭了嘴,懊悔地低头朝庆王行礼。
    庆王却没有斥责,只任由他弯着腰赔礼,却是注意到许参将说话之际,何铭身后的苏靖荷已将许愿牌接了过去,放进袖间,他眉头微扬,却装作不曾看见。
    “天色已晚,府里还等着我们回去,就不打搅王爷了。”
    苏靖荷恭敬说完,不待庆王发话,她也不敢离去,却不想庆王开口道:“我们也回去。”
    “啊,咱们刚来,还没……”许参将抬头才说一半,却在庆王凌厉的眼神下将接下来的话语生生吞了回去。
    “你就别回去了,今日多言,罚你在此对着这棵大树行一夜礼数。”庆王说完,才是转身离去。
    留下许参将有些恍惚,看了眼眼前布满红色许愿牌的大树,有些委屈,却只能张着嘴寥落地目送主子走远。
    “王爷等会!”见到庆王便一直沉默的陈如意终是开口,而后也不管庆王是否停下,转身便往自己马车跑去,上马车里不知做些什么,很快又拎着裙摆跳了下来,一路不曾让丫头搀扶,小跑着到了庆王面前,才将一个食盒递上:“这些糕点庆王带回府去。”
    庆王眼睑未抬,只道:“我并不吃……”
    话说一半,陈如意却不容他拒绝地塞了过去:“靖荷手艺极好,夏日闷热之时吃上一块,最是舒服。”
    看着莫名被推进自己怀中的食盒,又看了双眼晶亮瞧着自己的陈如意,庆王拧眉:“我不爱吃糕点,既然陈姑娘盛情,言声,便赏你了。”
    言声接过食盒,跟随着庆王大步走开,直到他策马离去,陈如意还一动不动站在原地,双眼迷蒙,紧抿着双唇,一言不发。
    “咱们回去吧。”苏靖荷上前握上陈如意的手,缓缓说着,而后拉着她往马车上去,陈如意却是很乖地跟着,温顺至极。
    二人本是不同马车,因为担心如意,便陪着如意一起,让丫头们上了陈府的那辆马车。等二人入了马车,苏靖荷不忘嘱咐了何铭:“你们也赶紧回府,可别闹腾太晚,回去要挨舅母训斥了。”
    何铭哪里认真听了话,他还停留在刚才一幕的震惊,只凝神看着庆王消失的方向,或许,他已猜到许愿牌上是什么字了。
    …
    “景”,苏靖荷指腹反复摩擦着许愿牌上的那个字,心惊肉跳,她刚才刻意从何铭手中接过许愿牌,就是想引庆王怀疑自己,好撇开如意之嫌,却也顾不得庆王如何想了。
    她一开始便已经猜到如意的愿牌上会是庆王的名字,京城贵家小姐中并没有闺名含“景”的,庆王又岂能不知,可好不容易帮如意挡了下来,却不想她最后还是闹了这么一出……
    “这东西,还是别挂树上了。”不能如愿的,后一句话,苏靖荷并没有直接说出,多少还是心疼如意。
    陈如意仍旧呆愣愣地,半晌才是点头:“是没用了,这些年,无论我如何掏心待他,他都熟视无睹,避我,拒我,残忍至斯。”
    苏靖荷抬头,已然看见陈如意泪流满面,却不知如何劝慰,庆王刚才的言语确实冷漠了些,可,若稍稍有些温情,如意又怎能死心,这对如意怕是最好。
    无情总胜多情。
    “母亲一直要我随她去大觉寺住上几月,我不肯答应,总觉着离了京城,便再不能看见他,如今,留下却也没什么意思了。”陈如意抹了抹脸颊泪水,说着。
    苏靖荷坐近了一些,将如意轻轻搂在怀中,劝慰着:“去吧,听听梵音,心境能开阔许多。”
    陈如意顺势窝在苏靖荷怀里,整张脸埋在她胸前,感觉到前襟慢慢湿漉,她却并不言语,只轻轻拍扶着陈如意的肩背,柔柔地,让人异常安心。
    “小曼姐。”陈如意轻喊了一声,声音很小,苏靖荷却是听得清楚,她只闭了眼睛,抚着陈如意的发丝更为轻柔。
    二人都明白刚刚那一声称谓,却有都装作不知。许久,待马车驶过喧闹的长街,马车里却仿若隔绝了一切吵闹,直到接近陈府,陈如意才是微微转了脸,坐起身:“对不起。”
    苏靖荷摇头,不以为意,她也确实不会介意。
    “以前我难过时,小曼姐也是这般搂着我,这些年,所有欢喜和委屈,我也只同她说,刚刚那一瞬,仿若感觉着小曼就在身边,我并不是有意。”
    “我知道,我们都怀念着她,彼此一样。若她还在,也是希望你能欢快。”
    马车缓缓停下,外头丫头喊了声小姐,陈如意却是吸了吸鼻子,苏靖荷帮她将泪水擦干净,脸颊上泪痕虽然不见,眼睛到底还有些泛红。
    “我后天要去大觉寺了,怕有好些月不在京中,中秋也不能陪着靖荷姐姐了,靖荷姐姐在京城并没有知己,或要寂寞了。母亲却说还愿要心诚则灵,不知再回京,可是冬日。”语气中难掩些许失落。
    苏靖荷讶异,问着:“长公主不是每年初一十五才去寺中上柱香,怎么突然想住下?”
    “还不是为了大哥。”
    “陈大哥身体不好了?”陈家独子体弱,京城皆知。
    陈如意摇头:“是大哥突然病好了许多。去年春天,我正为小曼姐悲戚时,大哥却突然病重,躺在床榻上毫无知觉,母亲哭成泪人,宫里太医全被请了过来,也是束手无策,用汤药养了大半年,才稍微好转了一点,母亲见大哥可以下地,便带着大哥去了大觉寺祈福,就是去年我们遇上的那一次,也不知怎地,大哥从大觉寺回来,整个人精神了起来,每日汤药虽不能断,可大哥已能行动如常人,上次陪我去清池赏荷,累了一整日也不见病倒,还红光满面,母亲欣喜,觉着是佛祖显灵,才决定去大觉寺日日青灯古佛还愿。”
    原是这般,苏靖荷点头:“冬日回来也罢,正好你院子里的红梅开了,咱们还能一起饮酒赏梅。”
    “好。”陈如意终是展颜笑开,由着丫头搀扶着下马,才刚踏上府门口的石阶,突地想起,靖荷姐不是不能喝酒?
    转身,马车已经走远,渐渐淡出视线,陈如意蹙眉凝视了会儿,才是回府。
    …
    “可惜了,姑娘费了好些功夫做的糕点,没送成谢三爷也就罢了,却便宜了庆王身边的小厮,实在气人。”马车里,沉香终是忍不住愤愤说着。
    “谁吃不是一样。”苏靖荷倒是淡然一笑,而后注意到手边的许愿牌,刚才忘了问如意,这东西如何处理,想来,她不会再要了吧。
    “自然不一样,谢三爷待姑娘情深意重,处处护姑娘于危难,上回姑娘被秦姨娘诬陷,跪了佛堂,还不是谢三爷想法子帮忙的么,姑娘今时赠送糕点,才显情意。”
    苏靖荷勾唇,这话停在耳里,如今却尴尬得很,遂说着:“显不显情意都不重要,他也不在乎的。”
    沉香小心翼翼看了眼苏靖荷,问着:“可是谢公子今日惹姑娘不开心了?姑娘也知道,定是秦姨娘身边的红药使了坏,姑娘又何必挂心。”
    苏靖荷突然低下头,也不知凝神看着什么,只道:“你相信么,若有人喜欢你,你也是有感觉的。”
    “自然,所以小姐也喜欢谢公子啊。”
    听沉香如此回答,苏靖荷只是笑笑,不再解释,有些话,她与沉香并不能说清。
    “倒是姑娘可觉得庆王奇怪,那可是月老庙,庆王这样的人,去那里有什么用,又不能求姻缘。”
    沉香才说完,却遭苏靖荷瞪了眼,只得抿着唇不敢再说,虽然皇家的闲话不是她们能议论的,可庆王之疾,京城谁人不知,否者,一个封了王的皇子,怎会年过二十还不娶亲。
    苏靖荷虽不喜沉香嚼这些舌头,可她的话也不无道理,月老庙,确实是个庆王不会去的地方,而且他不过刚刚到,和她们才说了两句话又离开了,更是奇怪。或许,是因为她们在,庆王才不得不离开?他挑七夕乞巧会时去罕有人迹的西街月老庙后院,除了祈愿,只能是为了见人?
    所以,他并不是罚许参将,而是故意留了他下来?
    苏靖荷摇了摇头,庆王的心思,与她并没有关系,细想也无趣,倒是二婶如今也在大觉寺,她与大哥的事情,若能这时候揭开,大哥便再无翻身之日了吧……

☆、第57章 捉匪

白日,苏靖荷亲去送别陈如意,不过两日不见,苏靖荷却觉陈如意有些不同,总喜欢凝神看着她,几次欲言又止,最后只相拥许久,才无言离开。
    从陈府回去,经过静轩斋,苏靖荷突来兴致,进去想选几样首饰,却被街上府兵惊扰,几名丫头都围着看热闹,苏靖荷也走出几步,远远便瞧见一身劲装的谢玉。
    记忆中,总着清浅色长袍,温文儒雅的公子,即便戎装,也难掩周身清俊。她差些忘了,如今的谢玉已不是当年偏偏儒雅只管风月的公子哥,如今已是京畿五万羽林军统帅。
    她一直以为谢玉会在六部衙门中当差,却不想最后身披戎装,如今于他,总觉有些格格不入。
    经过静轩斋门口,谢玉亦看见苏靖荷,遂纵身下马,穿过匆匆而行的士兵队伍,停在苏靖荷面前:“挑选饰物?”
    “恩,闲来无事,随便逛逛。”
    “但凡苏姑娘看中什么,都记在郡王府账上。”谢玉交代了掌柜,而后抬眼看着苏靖荷发间,只一支宝石金簪,不见碧玉簪踪影,他却仍旧温和说着:“换些发饰也好,你喜欢什么,我都给你,这一生的。”
    苏靖荷抿着唇没有接话,谢玉也并不介意,只笑说着:“我还有事务在身,京中有盗匪作乱,你逛完早些回府去,过几日我去安国公府看你。”
    待谢玉离开,沉香欢喜地在苏靖荷耳边说了许多谢玉好话,却搅扰得她兴致全无,直接回了国公府。
    …
    夜里,才刚入睡,却被外间动静惊扰,苏靖荷身着轻薄单衣,夏日夜里倒也清凉。她起身询问着外头:“怎么回事?”
    沉香进屋点了灯,回道:“奴婢瞧了瞧,并不是咱们府里的声响,好像是墙外头。”
    荣华院外墙一巷之隔便是庆王府,这半夜三更,动静能传到她房中,想来是大事情了。苏靖荷睡不着,让沉香去探了消息,不过一盏茶时间,便见她匆匆来回话:“听说是在外头巷子里抓了个试图闯入庆王府的盗贼。”
    “盗贼?庆王府内驻有亲兵,什么盗贼这般狂妄,不要命了?”苏靖荷嗤笑。
    “奴婢不知,听说是南边来的悍匪,捉拿盗匪的是谢三爷的羽林军。”
    想起白日谢玉率兵巡城,兴师动众,小小悍匪而已,阵仗可有些太过?
    “奴婢刚去探听消息时,恰巧碰见谢三爷,听说惊扰了小姐,三爷很是抱歉,让奴婢来和小姐回话,说事情都平息了,小姐莫惊,只管好生休息,后半夜再不会有声响。”
    苏靖荷点头,继续回榻休憩,倒真再没有被惊扰,只是第二日本来清闲,苏靖荷躺在院子里纳凉,却突地被苏瑜叫去书房。
    …
    “父亲。”苏靖荷推门进去,屋子只有苏瑜一人,他背身而立,若有所思。
    行礼后,却看父亲一直神色凝重,不得不问出:“怎么了,可是今日朝堂有事?”
    “你可知昨日庆王府外捉住了几个悍匪。”
    苏靖荷点头:“昨夜听见了些动静,不是已经捉拿了么。”
    苏瑜深深看了眼苏靖荷,才道:“昨夜落网三人中,有一位是胡兰山马贼头目。”
    胡兰山……这三个字,苏靖荷听在耳中,却是浑身发颤,那仿若是她的一场噩梦,她永远不会忘记,亲人在何处失了性命,胡兰山匪不灭,她这一生难安。
    “父。。。亲。。。。。。”
    苏靖荷抬眼,有些泪目看向苏瑜,却被苏瑜打断:“我知你心事,为父又何尝不希望朝廷能派兵剿灭胡兰山匪,为你母亲和妹妹报仇。”
    苏瑜走前几步,眼眸也有几分湿润,却是长叹一声:“可,谈何容易。”
    苏靖荷此时心中已掀起一番波澜,她突地跪地:“借此契机,还望父亲能上书陛下,若能让陛下发兵,大仇可报,我想,舅父定会于父亲同声。”
    当朝两位重臣上书,又无太子阻拦,愈想,心中难掩激动。
    苏瑜抬手扶起苏靖荷:“我们父女,何须行这般礼数,为父也愿能剿灭山匪为小曼报仇。只是,如今边关有异,陛下怕并无心思剿匪,况且。。。。。。”
    苏瑜欲言又止,苏靖荷哪里肯多想,只道:“父亲!羽林军肯为了几个盗匪如此大张旗鼓在京城搜捕,怕是犯了大案,若父亲上书利弊,不仅能除去山匪,还能将江东地界太子的残存势力全盘清除,对成王也是好事一桩。”
    听罢,苏瑜愣了会儿,凝视眼前的女儿,他竟不知,这个女儿心思通透,早已明白他的立场。
    苏靖荷继续道:“女儿回京虽不久,不敢说了全然解父亲心思,可一个屋檐下,父女同心,也能明白一二。”
    “也罢,你知道也无不可,只是你不知道,这中间还有庆王作梗,怕是不易。”
    苏靖荷不解抬头,却看父亲很是为难,不免想起山匪昨夜是在庆王府外捕获,只是,庆王怎会和胡兰山匪有所牵扯?
    “七夕夜,你可是在月老庙遇见了庆王?”
    苏靖荷微微讶异,却是如实点头:“恰巧遇上的。”
    “是巧,庆王遇上你们是巧合,去月老庙却不是巧合,山匪入京犯案,谢玉很早就盯上了,那夜追至月老庙,却不见踪迹,便更不是巧合了。”
    “父亲的意思,庆王在暗中扶植山匪?那,剿匪却要因为庆王而停滞?”
    苏瑜退后两步,沉静了会儿,才道:“也不是没有办法,何昭仪近日卧病,你可请旨进宫一探。”
    …
    从父亲书房回来,苏靖荷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许久,连沉香都被隔绝在屋外,并不知因由。
    入夜,苏靖荷才吩咐丫头送进吃食,才发现笼中的阿白已经不在,怕是饿了一天,跑出去觅食了。
    满院子人都寻着兔子,苏靖荷也不肯闲着,亲自掌灯,沿着高墙一路寻着,许久后,总算在青芜院外草地里总算看见蜷缩着的阿白。
    苏靖荷抱起兔子,训斥了几句,也不管阿白是否听得懂。抬首,见青芜院中灯火通亮,遂抱着兔子往二哥二嫂处走了一圈,倒也没多待,说了会儿话便回去了。
    …
    很快,苏靖荷恩准入宫,上次见何昭仪,人还精神得很,如今却是躺在病榻上,面色憔悴。太医来诊断过,说并无大碍,药也一直在吃,成效却微。与苏靖荷聊天,竟说着说着,便落了泪,苏靖荷好生劝慰了许久,让昭仪放宽心养病,昭仪身子总不见好,怕是心绪影响。
    或许是因为见到娘家人,心情愉悦些,食欲不振的昭仪终于肯坐起吃食了。苏靖荷陪在身侧,见昭仪病态,苏靖荷几次欲言又止,想昭仪帮着在陛下面前说话,可如今昭仪这般模样,怕也难见陛下,父亲让她入宫,定还有其他用意。
    果然,没多久朝阳殿来传话,说是陈贵妃有请。
    进殿时,陛下和贵妃都在,却不想已成年立府的成王裕王也随侍左右。宫人提醒,苏靖荷方知今日是陈贵妃生辰。
    “听陛下提过,苏家三姑娘的琴音仿若天籁,我也借着生辰,讨几曲琴音,可好?”
    陈贵妃声音软软的,听着甜糯入骨,陛下自然不介意,说道:“今日贵妃生辰,贵妃说什么便是,正好,朕也想听听苏姑娘琴音。”
    琴案已经准备好,苏靖荷端坐弹奏了几曲,得了陈贵妃不少夸赞,因着贵妃高兴,便留着她在宫里一同用膳。
    “这般玲珑剔透的人儿,难怪如意总在我跟前说起,如意跟着你一起,我倒也放心。”陈贵妃说完,又笑着道:“听说前些日子七夕夜,如意同你在一处,可都去哪儿热闹去了?”
    “回娘娘,原本想着去乞巧会的,可惜人太多,我身子弱,拥挤不得,如意顾念着我,便去了西街,清静许多。”苏靖荷低头回话。
    “西街?”陈贵妃脸上突然来了光彩,挽着陛下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曾陪臣妾去过一次西街的月老庙。”
    陛下点头,也勾起往事:“那时朕不过亲王,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
    “是啊,本宫也许多年不曾出宫,依稀记得西街有处月老庙倒是灵验。”
    陈贵妃才说完,裕王立刻接话:“母妃所言不差,不过,那夜西街出了人命案子,很不太平,好在表妹和苏姑娘没有碰上,万幸。”
    陈贵妃惊吓地捂着心口:“怎么了,皇城之下怎还不太平了?”
    成王却是嗔怪看了眼裕王,裕王不敢做声,只得矮了身子。倒是成王接话道:“今日母妃生辰,说那些事情做什么。”
    “朕倒是记得大理寺的奏折上有提及,是胡兰山的山匪作乱?”
    既是陛下开口,成王自然要作答:“是,谢玉已经将匪徒拿下。”
    “谢玉这事也是让朕失望,不过几个山匪,却拖了这么些日子,把皇城搅得不安宁。”
    “也不怪谢玉的,几次眼看就要拿到人了,却总有程咬金出来坏事。”裕王与谢玉交好,自然要帮着说话。
    陈贵妃却赶紧打岔:“行了,可还说来给臣妾过生辰,又三句不离朝事!”而后转向苏靖荷:“你们倒是运气,以后少往宁静的地方去,那夜可就你和如意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