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完结)-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一名父亲,而且还是这个时代传统的读书人,颜知州的这番话已经算是豁开脸面来说了,同样的,如此直接的话语,却很有说服力。
    恋爱之中地女人总是忐忑不安,颜若然更是如此,在胶州这几年,和李孟见面的次数也就是可怜的两次,都是通过书信来联系,女孩相信李孟的真心,可也很是担心,总归是没有什么把握。
    听完这个话之后,颜若然却又是恢复了平静,温顺的和家人一同离开了胶州城,颜知州心中想法倒是有些不同,禁不住琢磨着,自家女儿这个性格,今后在婆家怕是不会吃什么亏,绵里针才是为人处事地法子。
    话说归说,颜知州可没有想着半路上等等李孟之类地,一路上吩咐家人快些赶路,不过,他这个队伍可不是李孟的军队,女眷老弱可不少,细软也是若干,速度根本也快不了多少。不知不觉地,在颜知州和颜若然的心中,此次的搬迁就任,在路上急行,竟然有些比赛的意思。
    如果一家人到了东昌府城聊城,李孟还没有追上,那就不是真心了,离开胶州,去潍县,顺着潍县走昌乐县,青州府城直奔济南府,在济南府去往东昌府,在路上走了五天,走的是堂堂正正的官道,颜若然每天都是在紧张的看着道路前后,希望能看到李孟的踪迹,不过一连失望了五天。
    李孟驻守的府县是青州和莱州两府,第六天已经是出了青州地界,预订晚上在章丘县城休息,在济南府见到李孟的希望又是差了几分,颜若然晚上无人的时候,已经是自己偷偷哭了几次,希望真是越来越渺茫了。
    颜知州却愈发的安心下来,心想女儿总算不用嫁给粗鄙的武夫了,颜知州也算是从南到北的走过一些地方,也看过大明的朝廷官兵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李孟治军当真是属于异数,大明兵马若都是如此,恐怕早就是天下太平。
    可李孟治军如此的出色,却没有给这位颜知州带来什么好感,颜知州虽然不管事,可并不是不看不听,对李孟的胶州营的作为如何也是经常的观察,他心中总有些隐隐约约的害怕和惊惶,总觉得和这个人扯上关,恐怕要冒很大的风险。
    三四年没有离开胶州城,一路上行来,所见所闻都是让颜知州触目惊心,在胶州时候,还觉得天下太平,虽然邸报塘报上遮遮掩掩的说那些灾荒,但总归是没有看见,还觉得局势并不是那么糟糕,可离开胶州之后,方知道山东境内为了这个大灾破败成什么样子,处处见白骨,百里无人烟,这等夸张的形容居然有些写实了,好在是颜知州的管家是个聪明人,颜知州虽然不愿意领李孟的人情,可这管家还是坚持着从胶州营借出来一百兵丁护卫,当然,这也是朝廷官员就任的惯例。
    道路上颜知州才发现,若没有这一百兵丁,自己这些人恐怕还真要吃亏,昌乐到青州府城这段路上,就遇到了几百人的土匪,结果那护卫的一百兵丁亮出了胶州营的字号之后,这几百土匪都是跪伏在道路的两边,战战兢兢的恭送。
    沿路居住的驿站客栈,自从进入潍县地界之后,就总是有些鬼鬼祟祟的人盯着,经过这次土匪恭迎之后,住处开始清净无比,那些没有太多好脸色的驿卒们,驿长们都变的很是恭敬客气。
    颜知州真是有些感慨,想起李孟求亲那次,两人争执不休,李孟开口朗声说的那句话“天下如此的乱局,没有武夫的刀剑,怎能保证安宁”,当时以为此人不过是心怀叵测,乱说大话,可今日看到外面的实际景象,结合到邸报塘报上的那些事情一琢磨,还真就是李孟说的有道理。
    要真是乱起来,能庇护女儿的人,恐怕文弱书生是无用的,还真得要李孟那样的武夫……
    一路上,颜知州和他的女儿颜若然,想的事情却是颠倒了个,女儿有些失望灰心,而当爹的想法逐渐的转变了过来。
    那车队走的不算是快,从李孟他们看见到走过来差不多用了小半个时辰,三百人马在道路两旁的呆着,而且没有丝毫隐藏的意思,确实是很吓人。
    骑在马上的颜知州,听下面那带队的两个把总小声议论道:
    “前面怎么还有不开眼的贼人,谁还敢来劫这个车队??”谢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通过
    更新时间:2009…2…21 11:28:27 本章字数:3308

    两名把总在那里议论几句之后,回头冲着颜知州笑着说道:
    “大人不必担心,先让车队停下,小的们去前面查看一下,这山东道上,还没有敢得罪胶州营的匪盗。”
    虽然说的很有把握,不过两名把总派出去的人手开始十分的谨慎,一名把总带领五十人的方队结成阵势,小跑着朝历村这边过来,半路上就在那里大喊:
    “这是胶州营护卫的车驾,无关人等快些散开!”
    不管怎么看也都是李孟他们人多,可这两名把总率领的一百名步卒还是敢大声的指斥,这就是培养出来的自信,听到这么喊,李孟低头看看自家的衣服,果然,这不是胶州营骑兵的制式,而是为了曹州特别制造的布衣。
    看着那两名把总走近,王海连忙的纵马出列,吆喝道:
    “在那里瞎喊什么,没看到这是大人来此吗?”
    这两名把总却是王海从前带的老兵,一看见马上的王海,这些人再偷眼瞧瞧路边,顿时认出了李孟,一帮人忙不迭的跪下,口中说道:
    “参见大人,小的们没有看清,还望大人莫怪。”
    李孟摆摆手,一夹马腹,催动马匹上了官道,亲卫们急忙的跟上,本来颜知州车队里面的老小并不担心,反倒是颇有期待的看着那些路边“不长眼”的匪徒跪地求饶,谁知道护送的那些兵丁居然是跪在那里。
    眼瞧着几百人马慢悠悠朝着这边过来,这些人顿时吓得魂不附体,心想威风了一路,终于碰见更凶恶的“大王”了,听着队伍中的骚动越来越大,颜知州皱着眉头在马上扭转身子,大喝道:
    “乱什么,没有体统的东西。安静些!”
    下人们几乎没有看过颜知州发过这样的脾气,都是被吓住了,看到自家老爷的模样极为镇定,也都是跟着安静下来,在马上的颜知州叹了一口气,他倒是认出来面前地这些骑兵到是何处的人马。
    颜知州在马上叹了口气。也不管对面那些正在骑马过来的“马匪”了,跟在自己身边浑身颤抖的管家开口说道:
    “去把那两辆马车牵过来。”
    管家一时半会没有反应过来,颜知州又是强调了一遍,这管家立刻是明白,本来还是浑身筛糠一般的颤抖,此时却打个激灵,脸上露出很是古怪的神情,开口问道:
    “老爷。可是那两辆为小姐预备地。”
    颜知州叹了一口气,点点头,那管家脸上露出笑意,急匆匆的朝着后面跑去,颜知州带马走到后面一辆马车的跟前,沉声的说道:
    “夫人莫要惊惶,是些熟识的人。”
    知州夫人和女儿乘坐着不同的马车。方才外面的动静闹得那么大,车内的女眷也有些惊惶,颜知州过去出言安抚了一下,颜知州说是熟人在前面不必惊惶,既然是认识地人,颜夫人也知道自家肯定是不熟悉什么土匪响马,肯定要开口询问到底是什么人拦在那边,而且把这车队闹的这么惊惶。
    在车边的颜知州还真是为难起来,怎么来解释对面那个人的身份呢,迟疑了半天才开口说了一句:
    “真是女大不中留……”
    车内寂静了一会。颜夫人也是聪明人自然也能想明白,不久以后,在车厢内传出了笑声,颜知州在马上琢磨了下,也是苦笑了一声。
    李孟已经从马上下来,王海则是指挥着士兵们引领着车队到历村边上的空地之中,知州府的下人们可是认识胶州营的官兵,而且跟有些人还是经常打交道,一看见是熟人,方才地哪种惊惶的神色立刻是不见。
    而今这场面的气氛确实是有些奇怪。大家都好像是过节一般,谈笑风生的在那里转移车马,安顿人口,赶路大半天,在这历村休息下也是应该。
    相比于其他人的看热闹心态。当事人实在是有些不对劲。李孟走到颜知州的马下,仰望着高高在上的颜知州。干咳了几声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颜知州此时就在他夫人马车的边上,颜夫人车厢的帘子也已经掀起来,两口子正在看着李孟。
    李孟拿手揉搓了几把脸颊,觉得这场面十分的别扭,按照他预想地,颜知州肯定是不同意他和颜若然的婚事,肯定要大声的喝骂。自己这边也强硬一些,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先把老婆抢回去。
    谁想到居然是这样一个场面,颜知州和夫人看到他之后并没有怒气播发,反倒是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这番沉静的对待,以往李孟和颜知州面对面的时候,颜知州对李孟总是有些隐隐的畏惧,这让李孟总是有些心理优势。不过今日却不同,李孟发现颜知州看着他的眼神可完全没有从前的哪种弱势。
    他发现此时不知所措地居然是自己了,颜知州看着下面的李孟的模样,禁不住冷笑了几声,淡然的开口问道:
    “在这赴任的路上,却遇到了李大人,这还真是巧啊!”
    边上地颜夫人倒是没有什么太多地反感,颇有兴趣的上下打量李孟,这倒是丈母娘看女婿地状态,李孟想要回答,却被附近的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给打断了,扭头一看,却是一些丫鬟围在另一辆马车的跟前,在那里七嘴八舌的说恭喜。
    李孟追求颜小姐的事情,知州府第上下都是清楚的很,平日里面知道主人忌讳这个,都是闭口不谈,可今日不同,这局面可是明显极了。
    不知道为何,李孟也感觉自己有些脸红,颜知州又是开口说道:
    “李大人可有什么事情吗?”
    此时颜知州的态度可就完全是长辈对待晚辈的居高临下,只是李孟身在局中,根本感觉不到这种态度的变化,本来在嘴边的话语,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说起来,李孟在现代没有谈过恋爱,在这个时代也是一样,这种见女方父母的事情还完全是第一次上阵,严格来说,从前颜知州都没有接纳过李孟,而今这次则不同。
    老丈人对女婿的精神压力,此时也同样的作用在李孟的身上,李孟低着头,拼命给自己打气,转头四下看着,却看见后面那辆马车上,帘子被掀开了一角,有人正在偷偷的看着这边。
    被颜若然注视着,李孟却不那么尴尬了,清清嗓子,躬身作揖施了一个大礼,肃声说道:
    “伯父伯母,在下是来向颜小姐求亲的,知道颜小姐温良娴淑,正是良配,特来向您二老求告,在下愿与颜小姐白头偕老,共度余生。”
    场面的气氛变得有些热烈,那些丫鬟、仆妇们都是些好事的人,何况又是这等求亲的喜庆事情,看着老爷和夫人不是太生气的样子,李孟又是胶州的传奇人物,早就是远远围着看了。
    那边的李孟的亲卫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是要下马休息,可都是坐在了马背上,借着高度的优势,伸长了脖子看过来,一个个同样是兴致勃勃。
    靠着近的听到李孟说出求亲的话语,外面禁不住轰然一声,既然提亲的说完了,众人的注意力马上是转向了马上的颜知州。
    看到下面郑重其事抱拳行礼的李孟,颜知州迟疑了下,转头看着坐在车厢里面夫人,颜夫人笑着点点头,轻声说道:
    “这孩子不错。”
    颜知州没有出声,李孟却还是一直保持着行礼的状态,好在是勤于锻炼,虽说一直保持这个姿势,却还能支持的住。
    正想抬头的时候,李孟听见颜知州叹了口气,缓慢的说道:
    “这几年倒也能看出来你对我家若然是一片真心,那孩子的心思也都是在你身上,我若不许这桩亲事,那反倒是不近情理了,话我也不愿意多说,只求你今后对若然好些,莫要亏待了她,你可知道?”
    听着上面的询问,李孟先是一愣,接下来心中立刻是被喜悦充满,颜家答应了他的求亲,颜知州声音虽然轻,可架不住周围那些人离的近,都是听得分明,立刻是起哄叫好起来,颜若然的贴身丫鬟更是欢呼一声,小跑着跑回去报信。
    消息传到外围,李孟的那些亲卫骑兵们也不知道谁带的头,在那里齐声大喊着“恭喜”之类的话语,让这场面更加的热烈,李孟转身就想朝着颜若然乘坐的马车那边去,却被身边一名老成些的亲卫追上,小声提醒道:
    “大人,你还没有和二老致谢呢。”
    李孟这才是红着脸停下脚步,回到颜知州夫妇那边,直接大礼的拜谢,毕竟现在可就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了,尽管他的所做有种种不合礼法的地方,可在这喜气洋洋的局面下,谁会注意呢?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山东人物
    更新时间:2009…2…21 11:28:47 本章字数:3179

    李郎君快马追新妇,颜知州再走回头路
    颜知州夫妇倒是白走了不少的路程,婚姻大事,李孟虽然是孤身一人,女方的父母总是不能不在场。
    结果颜知州的车队和李孟的人马合为一队,一同返回胶州城,回到胶州城之后,在盐政巡检宅院的罗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过年可是个大事,每年作为宅院的管家都是忙碌很久为了准备春节,但每次李孟都是在忙别的,作为内宅的管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好像是责任没有尽到一般。
    实际上莱州府和各地的士绅也是一样的想法,每到春节都是送礼讨好的季节,可礼物送过去,李孟却不在当地,往往有挥拳打倒空处的感觉,没有预计的效果,也都是颇为的郁闷,这次算是有机会了。
    分守莱州府参将李孟在崇祯十年的正月初七与颜知州家的女儿成亲,这个消息在腊月就传遍了山东各地,本来李孟觉得这成亲的事情是自家事,没必要惊动太广,颜知州一家也不是喜欢闹腾的人,所以限制了规模。
    已经代理知州的吴同知于公于私都应该是出面操办,吴同知自然是使了浑身的解数在那里忙碌。
    给南京刘太监的急信已经是发出了,那是自家的长辈,总归要告诉一声,不过对方年纪大了,这么紧急,估计是赶不过来。
    胶州营在各地驻防的将领也都是各有要务,刘泽清那边刚被击溃,正需要小心戒备的时候,马罡一干人等也都是驻扎在原地不动,仅仅派出了使者道贺。当然,这都是李孟的安排。
    种种的限制在那里,吴同知和几位主事人所邀请的也就是胶州城的几位亲近人物和知州衙门的同僚,逢猛镇和灵山卫所的一干头面人物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因为年纪差不多,这陈六子被选为伴郎。让他很是激动了半天。
    士绅豪强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件事,只有古亭镇和平度州地两家收到了请柬,因为这两家算是最早成为胶州营私盐销售的人物,算是忠心耿耿。
    收到请柬之后,这两名豪强当真是吓了一跳,完全是始料未及,要放在其他李孟这级别的人家,结婚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从下聘到订婚到成婚,那可是有种种的手续,每一次都可以收次礼的,谁想到李孟这边办地如此迅速,根本不讲究什么礼节规矩。
    这两名豪强琢磨了下,李将军结婚,自家当然要准备一份厚礼去送。然后仔细一想,差不多大半个山东都要仰仗李孟的关照,自己这边知道消息了,自己的亲戚朋友要是不知道,到时候不送礼物还有帖子问候,会不会被李将军记恨,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李将军发怒可是要杀人的,想到这里,这豪强也是连忙给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送信。那收到信的的豪强也是如此这般地想法。
    李孟是腊月二十前回到了胶州,胶州营的人都是欢天喜地,心想这次可要过个好年了,不过整个山东除却济南府之外,和李孟有些关系的地主豪强们这年都过不好,除却距离胶州城近的那些人之外,其余的人都是急忙操办礼品,上路赶往胶州道贺。
    胶州城的客栈老板本来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就要封门,谁想到到腊月二十一就决定今年过年照常营业,因为这客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大户人家都是先派自家的子弟过来先道贺送一份见面地礼物,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在结婚那天再送一份重礼。
    吴同知这次真是焦头烂额,事先哪里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过来观礼道贺,偏偏这些人最小也是个地方上的士绅。很多人家都是某某子弟在某处做官。也有些人是多年的大族,都是不能随意拒绝。不过他也是好处多多,要不然一个小小知州,那里能见到山东这么多头面的人物,对将来也是有益。
    询问过李孟之后,也只能是来的客人一概是安置下来,结果预先琢磨的知州宅院办酒席的打算都被推翻了,更加宽大的盐政巡检那个宅院则是被当作婚礼举办的现场,高密,即墨,胶州,平度几个州县地厨师都是被请了过来,很多胶州城的平民也都是因为这个发了笔小财,小小的州城,客栈哪有那么多地方住人,很多有空余房间的民居都是被人租下作为暂时的居所。
    这些山东省的豪强士绅们平日里都是在本地作威作福,而今到了一处,倒也要互相的交流沟通一番。
    胶州城的这些人是“在山不见山”,每日和胶州营以及李孟相处着,对李孟的实力和威势有些司空见惯的感觉,看到满山满谷地豪强士绅过来,各个是瞠目结舌,原来李孟有了这般泼天的本事。
    那些外地的豪强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互相沟通之后,很多从前了解的只鳞片爪开始变得完整起来,比如说某庄被彻底灭掉,曹州城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各个是胆战心惊,胶州营居然如此地强悍。
    从前地方上地军头都要依靠地方上的士绅支持钱粮,而今这局面却是地方上士绅没有了胶州营地庇护就要被匪盗抢劫,没有了胶州营供给的私盐,就要少一大块财路,没有了胶州营的军队,子弟们居然没有出头的地方。
    天下间文官大都是江南荆襄的文人出任,武官则是那些卫所军户和勋贵子弟。中下等的豪强几乎是没有出路,可他们发现最近莱州府这些豪强士绅的子弟们,有很多都算是出息了,在胶州营因为军功之类都有升迁。
    不说不知道,一议论才发现出路和财源都是被李孟抓在手中了,而且李孟的官位,李孟的地盘,李孟的实力都是飞速的膨胀,这样的人,可要加力的巴结啊!
    腊月二十五之后,随着曹州那件事逐渐的定性,山东各地武官的祝贺也都是到了,武官们不能擅离职守,不过山东各地守备以及以上的军将都是准备了礼物,派出了亲信使者来胶州城道贺,这其中的还包括在曹州附近刘泽清的几名手下。
    山东除却在济南府还有一位参将外,剩下的就是分守莱州参将李孟和山东总兵丘磊了,刘泽清的官衔前面有“曹州”,李孟的官衔前面有“莱州”,这也是说明他们分守的地盘,驻扎在登州的丘磊,在名义上可是有主管山东全境兵马的职司。
    登州驻扎朝廷大军,丘磊的军队比李孟胶州营那要多出许多,当然战斗力就不要去提了,刘泽清虽然是跋扈,可这丘磊却更胜一筹,几次纵容属下的军队去抢掠朝廷拨付给刘泽清的粮秣饷银,双方整日里大打嘴仗。
    事实上,在正常发展的历史轨迹里,刘泽清就在四五年后,用计囚禁丘磊,并且把他杀死在自己的军营之中。
    李孟和这丘磊虽然是州府相邻,却没有什么冲突,还算是相安无事,就是一种彼此当作对方不存在的态度。
    这次山东各处送来的帖子和礼物之中,并没有丘磊送来的东西,不管是吴同知还是宁师爷他们都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单独的禀报给李孟知晓。登州方向虽然有大军,不过李孟却没有什么担心的,刘泽清部的战斗力已经让他见识到了大明的主力部队真实本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腊月二十七左右,山东巡抚衙门,各个兵备道和州府文官的礼物和道贺的使者也都到了。
    原本李孟匆匆要办婚事,颜若然自然是千肯万肯,颜知州也是觉得不要声张就是,毕竟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贩运私盐出身的军将,在士林中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过颜知州和他夫人,这老两口心中未必没有觉得如此的不声张,委实是委屈了自家的女儿,姑娘家第一次出嫁,还是要风光的大事操办才有面子。
    不过现在他们可没有这个想法了,看着小小的胶州城拥挤的局面,还有各地的帖子贺礼,这都是他女婿的面子,风光可是足够了
    崇祯十一年正月初三,郑芝龙的三弟郑芝豹坐着马车来到了胶州城,这名郑家的首脑人物本来是准备二月份坐船来胶州和李孟商议山东私港的具体事宜,在南京知道这个成婚这个消息之后,乘坐马车连夜赶往胶州。
    正月初四那天,南京城的一位伯爵也是来到了胶州,他是作为南京镇守太监刘福来的使者,除却喜帖和礼物之外,还有一封申斥的信笺,老太监在信中把李孟好生埋怨了一通,说是这等大事,怎么如此仓促,自己这个长辈怎么能不出席。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宾客如云
    更新时间:2009…2…21 11:29:10 本章字数:3332

    刘太监在信上说明本来要派亲信的宦官前往,可内官道贺,李孟那边有许多的不方便,所以委托了一名伯爵前来,这伯爵可是从靖难时候的勋贵,身份也是清贵,来这里道贺,也算是面子足够。正月初六,孔府外支执掌商铺大掌柜孔三德,还有邹城孟府的一名正房的子侄,一同来到了胶州城,都是给李孟的婚事贺喜。
    孔家和孟家,这两家派来的人虽说只是商人,可外人只知道这乃是圣人后裔孔孟两府的后人来道贺了,李孟可只是个武官,到底是多大的面子,才能让这两家来道喜。
    豪强、士绅,文官,武将,南京的勋贵,海上的豪强,孔孟的族人,这等恭喜道贺的宾客阵容,也足以算是惊世骇俗了,每一方见到剩下的几方都是咋舌惊讶,心想李孟如何有这般的交游,他到底是有多大的势力呢?
    这几方都是在胶州这一段时间之中,不断的把李孟集团的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朝上提高。
    李孟也是忙碌的昏头胀脑,各方宾客来这里,算是自己在山东确定地位的一个信号,也是众人来借这个机会观察他实力的互动,那些头面人物总要笑脸相待,彼此沟通一下,那些礼尚往来的,有需要应付的,安排给下面人去做,有需要交往的,就要想想如何去对待。
    周举人也是被拉了壮丁,专门在那里负责各地过来的道贺书信,他和几名盐政巡检宅院的书生一起甄别,看看其中有没有需要特殊应对的。
    胶州营的士兵们也没有过安生年,军饷发了双倍这是好处,不过从腊月二十开始,就逐队轮换着在胶州城外和逢猛镇各处演武训练,每次总有大批的富贵之辈前来观看,每次这些富贵之辈都被森森然的肃杀之气吓得脸色发白。神色愈发的恭敬,态度愈发的客气。
    逢猛镇地内宅里面,木云瑶、顾横波、柳如是三女都是被叫了过来,颜知州在胶州城几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把女儿圈在小小的宅院之中,也不像是其他的官宦人家小姐。总有些手帕交的姊妹。
    可出嫁的时候,总有些礼节需要年轻的女眷们帮衬,颜夫人提出来之后,本想是在胶州营地军官阶层之中找些女眷来做,不过李孟听说,也没有想别的,直接就是把内宅的那几个女孩子请了过来。
    李孟的心中颇为的坦然,颜知州倒是觉得如此高位的武将。三妻四妾倒也是正常,都没有说什么,可颜若然和她的娘亲心中却不太舒服了,但场面已然铺开这么大,二老已经是应允,开弓没有回头箭,也只能是皱着眉头接受了。
    女孩子们总是有些私下的体已话。颜夫人倒是看出来那木云瑶和顾横波还是姑娘家,只有柳如是一人不同,这倒是很奇怪地事情,仔细询问之后,不由得放下不少心来,觉得这李孟对自家女儿还真是真心的。
    颜夫人是官宦人家书香门第的出身,也能看得出木云瑶出身大家,举手投足虽然天真烂漫,却自有一种贵人之气,而顾横波和柳如是虽然判断不明出身。可也是深有教养的女孩,心中不由得也想开了。
    大凡这女人嫁入别人家,与其将来找些不知根知底的女子入门争宠,倒不如早些笼络这些女子。
    而且颜夫人确实是把心放下来了,自己女儿虽然娴静温良,可平心而论,比起这三个女子来说,确实是有些不如,而李孟如此死心塌地的追求,看来是不必担心太多。既然如此,不如提前表明个态度,这三名女子早在李孟的身边,将来少不得也要收进门去地,颜夫人觉得肯定是不能阻止这个。倒不如努力的把形势变得对自己更好一些。
    所以颜夫人私下和颜若然很是深谈了几次。颜若然虽然心中有些许无奈,可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努力和几名女孩子搞好关系。
    那次出征前的见面之后,顾横波和柳如是终于对自己的身份有个较明确的判断,那就是和李孟的关系虽然没有确定,可总不会被当作礼物送给别人了。而且耳闻目睹李孟治家待人,和当下的那些富贵子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没有穷苦士人的那种特色,总得来说是一种很奇怪地特色气质,这样的气质虽说从没有见过,可总归是不令人讨厌。
    她们这样的女子,能有个不让人讨厌的主家已然是天大的幸运,剩下的就是让自己的地位如何提高了。
    不管顾横波和柳如是如何的清高自傲,可也是了解自己的处境,这次来陪伴即将出嫁的颜若然,尽管李孟不知道这件事情地意义如何,但这两个女人却是欣喜异常,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且她们也认为这是一种信号,李孟都可以放心的让她们来陪伴即将嫁入家门的妻子,想必也是对她们接纳了。
    至于木云瑶又有不同,听到这件事之后,很是大哭了一场,不过木云瑶和其他两位女子不同,满宅院的军户女眷都是亲近大小姐地,郭栋地婆娘偷偷摸摸的说了几句话,说地是:
    “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的,颜家小姐遇见老爷是在大小姐您前面,这个争不得,可这院子还有两个女子,大小姐争个第二也是好的,何况老爷这等大人物,家宅之中肯定不会只有一个……”
    这番可以说是赤裸裸的话,总算是把木云瑶劝动了,木云瑶那是从小生长在王府之中的郡主,对这等争宠的事情真是见得多,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是主动的和颜若然去搞好关系。
    不过还是天真了些,就有仆妇听到木云瑶曾经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到什么时候办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