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顺明(完结)-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一早就是起来,披挂完毕,命令全军戒备,那山东盐帮的江华看见陈六这般的架势,忍不住劝道:
“陈大人何必这么紧张,昨晚大帅全胜的消息他郝摇旗已经是知道了,已经是说好了要降,应该不会有意外了?”
陈六没好气的回答说道:
“如此大战,我这边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招降别人,没有意思之极,倒是希望他郝摇旗想不明白,和我结结实实的打上一场,那样倒还是痛快。”
陈六是胶州营地位最高的几个人之一,他这般说话,江华却不敢接话,只能是配着苦笑几声而已。
等太长地时间,太阳快要正午的时候,城中打出了白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将领,说是顺军步卒四万六千人,全体愿向山东投降,任凭处置。
江华松了一口气,大功结结实实的到手,今后前途不用担心了,陈六则是满脸失望,不过也只能是安排军将士卒出去受降看管,几万人过来,粮草耗费,各项补给,可都是个不小的数目,还有的操心。
不过郝摇旗率军投降地消息,陈六也是派人快马送到大帅李孟的本军去,尽管知会消息,而摇旗这边还写了一封信,是给在另一侧守御地顺军部队,劝他们投降。
在~县一带堵住山东马军和明军高杰部的顺军部队,则是在听说大军覆灭,闯王溃逃的消息后,全军崩溃,已经不复成军。
襄城本来是被顺军完全占据的城池,在李孟大胜之后,原来在山上某寨子居住的襄城县令却领着一帮同样是在山上结寨自保地乡绅豪族,下山复任,打仗的时候他们缩在后面,这时候却是奋勇当先了。
可胶州营还暂时用得着他,这名县令完全看不出是大明地官吏,对李孟的态度如同对待皇上一般。
这等猥琐小人根本做不成什么事情,不过此时地方上凋敝异常,无人可用,也就暂时用他了,同时李孟的元帅行辕连续向开封城那边发出命令,要求尽快调拨屯田田庄的筹备和管理人手来这边,大批的俘虏,大批的无主田地,尽快设立屯田田庄才能稳定下来。
大战在深秋发生,这么多俘虏地吃用是大问题,李孟少不得又要给河南巡抚李仙风去信,让他调拨物资来这边。
袁文宏和一干军需已经开始准备把大批的俘虏送到开封城那边去,开封城墙和附近地黄河堤坝在连年征战之下,年久失修,若不尽快修缮,恐怕会出大问题。
在大战之中,尽管伤亡比很少,可胶州营还是有一定的伤亡,各级地军官都准备在这些俘虏老卒之中抽取合适的人手补充进来。
更不要说那几千投降地骑兵,还有更多的马匹,这些是一贯人丁单薄的胶州营马军最需要的。
战场的那些尸体的掩埋,还有顺军丢弃的粮草辎重,这都需要人来做,一边是发愁俘虏太多,很难处理,一边又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有不少缺口,真是让顺军的一干官吏还有地方官难做。
好在是这一战之后,汝宁府、开封府、汝州和河南府一部分,差不多完全在山东的控制之中,而且闯王兵马的溃败,接下来河南的大部分地盘落入胶州营的手中,也是迟早的事情。
地盘大了,人口也多,田地多了,安置人的地方也就多,所以也就是个麻烦,倒不是什么难题。
旗率部投降的消息在当天傍晚传到了李孟的帅帐之中,随行的诸位军将都是惊叹万分,本以为在周围的几万步卒还是个麻烦,谁想到被大帅如此轻而易举的解决,果然是正奇结合,计策若神。
但下属们紧张忙碌这些收拾战局的琐事公务,李孟不过是调拨八百亲兵和三千轻骑去追击闯王李自成,就再没有什么军令下达了。
将近四千骑兵追到鲁山就放弃了追击,闯王李自成这么多年的征战,亡命奔逃的可不是一次两次,他既然跑出去了包围圈,想要追上,可就难了。
闯王尽管是跑出去了,可他辛苦积攒起来的主力在襄城这一战之后灰飞烟灭,想要再重新练出这么一支部队来,可不是仓促能办成的事情。
而且闯王能有这样的地盘,能积累起来这样的实力,完全就是倚靠着一场场胜利,这次大败之后,天下人都是明白了谁强谁弱,有话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可大顺接下来却是树倒猢狲散了。
就算是闯王想要恢复,也要看胶州营给不给他这个时间,以胶州营行事的风格,这种可能基本没有。
李孟不是崇祯,胶州营的各位军将也不是大明的督抚,万万不会因为李自成耍的一点小技俩就会延缓自己地计划和攻势,胶州营对待顺军的态度一直是忍和等待,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被找到,忍了这么久的山东兵马自然要把事情做的干脆利索,不留后患。
这些都是后话了,尽管河南形势一片大好,李仙风和开封城内的各位官员以及在河南有身份地位地豪绅名望,都开始写信派人来恭贺齐国公此战大捷,想必这消息传播开来,天下间凡是有资格写信恭贺的,都会来表明自己地态度了。
这一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大家都是心中明白,代表贫民流贼的李自成和代表大族士绅的李孟,到底应该选择那一边,大家心中更应该明白。
看着是喜事连连,不过在襄城一带大营中,高阶的武将都是知道,大帅这段时间地心情不好,脸也经常是阴着。
众人都在琢磨,这一战是不是有什么隐患,可思前想后,这一战之后,应该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莫非是胶州营在其他方向上有什么问题,塞外和关外都是一片大好,现在那边已经是冬天,就算是有战斗也已经停下来了。
大帅究竟怎么了,唯一适合询问劝慰的,在现在地大营之中,也只有主簿袁文宏可以说两句了。
一来是经常参赞机要,二来他是军中稍有的高位文官,又是山东系统内部的嫡系,说话多少可以随便些,这一日他把郝摇旗部和襄城东顺军降卒的调配文书送到帅帐中来,进来之后,就看到李孟盯着地图发呆。
亲兵已经是通传过,袁文宏进去后,先是躬身问好,然后开口说道:
“大帅,征西陈将军那边在降卒中挑选了五千人补充到部队之中,豫北游击袁大人和归德都司贾大人各自挑了两千人,开封那边过来的屯田庄头给大帅禀报说道,这边的顺军降卒都是青壮,而且懂得农活,只要是熬过这个冬天,将来
好地劳力。”
李孟看着地图没有回头,沉声的回答道:
“顺军这些力量都是陕西、河南仅剩地青壮劳力了,活不下去起来求生造反,他们都是农户出身,自然是好劳力,让田政司的那些人查查,这些劳力地家人还在不在,若是在的,尽可能让他们团圆。”
“大帅慈悲,这些降人必然感激涕零。
”
袁文宏一边躬身赞颂,一边心中却是佩服地恨,顺军这些年轻的兵卒多年征战,陕、豫之地又是连年的灾荒战乱,十室九空,这些降兵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大部分都没什么家人了。
可李孟这个举措一出,这些顺军降兵肯定是感恩戴德,原本不稳的心思也会因为这个举措安定下来。
山东耗费不多,却可以收拢人心,并且在天下人面前呈现出一个仁义之师的形象,真是一举几得,这做法真是妙绝。
袁文宏告了声罪,急忙在边上找了个桌案,摊开纸笔把李孟的命令写了出来,写完之后,递给李孟过目用印,又在哪里说道:
“马军统领汤大人已经派来了信使,说是今日下午就和那明廷的总兵高杰一起前来拜见大人。”
李孟已经是坐在座位上,浏览了命令,唤来亲兵用印,开口问道:
“汤二那边对顺军的骑兵觉得如何,这次要不是想到留给骑兵点种子,我就让下面的人杀个干净!”
“回大帅的话,汤大人说这些顺军的马队很多人的草莽习气太重,要不就是当年明军的兵油子,马上马下的作战还可以,但适应咱们山东的军纪还要一段时间,不过汤大人也对大帅感恩不尽,马军规模陡然大了一倍,他说只要过上半年,大帅就能看到一支纵横天下的无敌铁骑!”
尽管是袁文宏转述,可这话却依然是豪壮异常,连一直是沉着脸的李孟也是笑了下,可还是能看到李孟脸上闷闷不乐的神情,袁文宏迟了下,还是开口劝道:
“大帅,学生斗胆说句话,临清之乱,无非是乡野村夫的呱噪而已,顷刻平定何须挂怀,而今消息未到,想必是路上耽搁而已,大帅莫要忧心,眼下大胜圆满,正应当畅怀欢庆,大帅也该舒心啊!”
李孟轻拍了下桌子,无趣的说道:
“什么大胜圆满,我带兵用兵也快十年,若是能早一个时辰把袁时中和三个团放出去,李闯绝对逃不出去,可惜我在战中才想到此点,却让这李闯跑了,今后还要费一番周折,想想就是心中郁闷!”
李孟说的郁闷,袁文宏却不好跟着说什么,李孟这一仗从几年前的蓄势,引导顺军和明军的动作,到襄城大战的全歼顺军,变顺军的四面合围为胶州营的铁桶阵,这样的布局用兵,甚至可以被称为是神奇。
至于闯王李自成趁乱逃走,这不过是白璧微瑕而已,反正以胶州营绝对优势的实力,接下来也不会成为什么破坏性的错误,可李孟还这般的自责遗憾,该怎么去说,只能是说过于追求完美,袁文宏也没有什么劝解的办法。
军帐中安静了会,袁文宏才又是开口问道:
“大帅,陈将军今日派人捎来口信,说郝摇旗是顺军的宿将,熟悉河南和湖广两地的地形,能不能划拨他帐下效力,徐州军中可以给他个参将的位置。”
李孟沉吟了下,摇摇头,吩咐道:
“这个不行,此战结束的太快,摇旗又是顺军的核心人物,要是这么快让他随军征伐,难保会有什么乱子出来,郝摇旗手下的兵卒可以编练出四千来,再给他补一个团,让他去卫辉或者彰德,他在黄河北镇守,先熟悉下胶州营的各项规程,历练出来了,有他的用处,陈六那边,清查司那么多人,让他行文调拨!”
比起对顺军内部和河南地形熟悉无比的郝摇旗,清查司的探子们自然是差了许多,可李孟的考虑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袁文宏自然不会说破,这件事也算是成了定论。
不过,马队统领汤二和明廷的延绥总兵高杰却比通知早到了会,听到军帐外的亲兵通报,李孟刚要见,却想到了一件事,开口扬声吩咐说道:
“先让汤统领领着高总兵在咱们的军营中走走,看看各营的日常操练,也去正在打扫的战场上看看。”
几万大军的营地不小,加上四处赶来的民夫丁壮还有顺军的降卒,加上货场和焚烧尸体的场地,用巨大来形容也不过分。
尽管马队统领汤二不明白大帅命令的用意,可作为直属部队的他,却知道无条件的执行命令,和他一同前来的延绥总兵高杰尽管一直是恭恭敬敬,可未免太过油滑了些,让自命为职业军人的汤二极为不习惯。自从确定山东兵马大胜之后,感觉高杰一方面是敬畏,一方面则是打起了小算盘,比如说把自己的军队和马军的营地拉开距离,派出人在地上上拉丁入伍,和地方上的乡绅勾勾搭搭等等。
这倒也可以理解,投诚这个事情不会有什么问,唯一的是高杰想要让自己的部队规模大一些,自己的筹码也大些。
满心活泛的高杰在看完胶州营的大营地之后,看完那些严整训练的步兵队列,看看堆积如山的物资和大批的民夫丁壮,威武之师和这些一切背后的巨大物力人力,延绥总兵高杰突然觉得一阵胆寒,好像自己玩惯了并且把自己玩到总兵位置的那些招数,好像不会好用了,已经过时了。
结束了参观,差不多也到了午饭的时间,汤二和高杰心思各有不同的前往帅帐处用午餐,快要靠近的时候,却看到一骑飞驰而过,骑士在马上对拦路的卫士大喊:
“六百里加急,山东急报!!”
正文 第五百一十一章 帅帐对谈
山东一切安好,国公请勿挂念!”
从济南那边直送到这边加急信笺,信上就这几个字,李孟在帅帐中看完之后,直接是交给亲兵军校,骑马在各军宣扬。
临清州邪教作乱的事情,胶州营中绝大部分的士卒都还不知道,不过这山东一切安好的消息,好歹会让士兵们心思安定。
“事情怕是过去了十天,怎么就这几个字过来?”
李孟淡然的问道,那名信使恭恭敬敬的开口回答道:
“回大帅的话,公孙先生那边说,等大帅捷报到山东,再派人过来述说详情不迟,免得扰乱军心士气,公孙先生还说,那王知府大惊小怪,的确是小事。”
算算时间,估计来报告详细消息的信使已经是在路上了,因为自己大胜流贼的捷报在战争的当天已经是向着山东发出,和自己的预料差不多,的确是小事,尽管那王知府派人急报,可山东那样的局面,什么人能闹的起来。
出战在外,胶州营的军将士卒的年纪相对年轻,思乡之情也是免不了的,一个家乡一切安好的消息,让士兵们的士气陡然的振奋了下。
胶州营主簿袁文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尽管神色没什么变化,可还是放下心来,那边已经是通传过,说是马军统领汤二和明延绥总兵高杰已经是看完军营,对高杰这等的降将,李孟也不会宴请留饭。
对于大明这些游击以上,手握兵权的武将,山东都尽可能的有一份档案预备,特别是对陕西这种出兵出将的地方,延绥总兵高杰也是地方实力派人物,自然也会有针对他的调查和资料。
高杰尽管也是一镇地总兵。可从起家到被招安。这种种地举动只能是被称之为猥琐。完全是土匪流寇地作风。
这样地人居然也能混到总兵地位置上。可见这大明烂成了什么样子。这样地军将因为自己有从顺军带过去地几千老底子。搜刮兵马成了几万地大军。大明朝廷对这等有实力地武将只能用高官笼络。可高杰这些实力在胶州营面前压根不值一提。他想着从地方上多抓点兵丁。让自己在投降地时候多增添点筹码。这样地举动自以为是妙计。可落在李孟地眼中。只是更增恶感。
在明军地队伍之中。骑兵马队也是精锐。胶州营地马队除却装备精良之外。令行禁止之外。在马术和马战上显不出什么特殊来。延绥总兵高杰这么看地话。倒也觉察不出胶州营如何地强大。无非是人多马多而已。
等来到大本营这边。在李孟地授意下。安排汤二领着他在各处转转。大明地步卒是个什么样。无非是拿着武器地无赖穷汉。胶州营地步卒又是什么样子。装备精良、士气高昂、训练充足、杀气森森。
高杰再怎么糊涂。看完大本营地几万步卒和上百门地大炮。巨量地物资之后。终于是明白了双方地实力差距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有这样地差距。什么不切实际地妄想和自作聪明地小把戏都是被打地烟消云散。老老实实地琢磨自己将来该干什么了。
吃完简单的午餐后,汤二跟帅帐地亲兵通传了下,稍过片刻,帅帐那边的亲兵传来回信,说是大帅通传。
此时地高杰可没有来之前的轻松,而是有些紧张和拘谨了,同在大明官场上,高杰自然对这位齐国公有所了解。
十年前不过是贩盐的无业军户子弟,而且还有传闻说这李孟当年是个傻子,可从那时候开始,这位操持贩盐贱业的军户子就开始崛起了,短短几年,就从守备、都司、游击、参将一步步到了如今的国公位置。
单纯从升官来看,李孟不是最快的,高杰被招安之后,差不多也就是五年左右就成了大明的总兵官,据说有些人三年就做到了。
李孟不同,他的每一步都是有辉煌的胜利作为基础,这些胜利,从地方上剿匪到和流民大军的大战,也有和鞑虏兵马的战斗,依靠这些不容置的军功,才是一步步的被提拔了起来。
这些胜利并不是那种大明军将官场的杀良冒功,而是实打实的敌人首级,经得起任何人查验检查的功劳,而且高杰还听说过传闻,几次大战,胶州营都在斩首上作假,不是做多,而是作少,据说涡水胶州营斩首近十万,可报到朝廷的不过是几千,至于在京师外面的鞑虏首级京观,这是天下传扬了。
今天在胶州营营地中看到这样的规模和实力之后,原本的那些传闻都是让高杰确信了,他也算是见过市面的人物,可却紧张异常。
来这胶州营帅帐的时候,高杰有种种的打算,可如今全被紧张代替,跟着马军统领汤二走进帅帐,前面的汤二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高杰这边也是禁不住跟着跪下,跪下之后却没有听见李孟说什么起来的话语,不由得更加紧张。
马军统领汤二按照规矩磕了头,李孟笑着问道:
“汤二,第一次让你**负责一个方向,打的不错,本公很满意!”
听到自家将主这么夸奖,汤二兴奋莫名,连忙又是磕头跪谢,看着李孟居然一幅没有看见自己的样子,高杰更是心中忐忑,李孟简单的问讯了几句,转过来开口说道:
“高杰是吧?”
按照规矩,双方还算是在大明之下一同为官的臣子,李孟也应该客客气气的称呼他一句高大人,听到这个称呼,高杰心中隐隐有些惧意,身在对方的控制之下,生命安危都不在自己手上,对方又是这样的充满敌意,高杰连忙膝行几步,上前磕头说道:
“回禀齐国公,正是小人高杰。”
“这几日,~县那边的士绅写信给本公,说是你高杰这几日纵容手下四处拉丁入伍,掳掠钱财,这事情是真的吗?”
李孟说的平淡,可高杰却好像是有一声响雷在耳旁炸响,浑身上下都是抖了起来,连连跪下磕头说道:
“
人,国公大人,这都是那些人诬赖,小人一心想着归哪敢有那些的异心,还往国公明察,国公明察,汤将军,您不是和小人毗邻,还望您给小人作证,解释几句,小人感恩不尽……”
汤二已经是站起,和日常的举止一样,站在李孟的身边,他和李孟都是用颇为厌恶地眼神看着高杰,李孟听着下面的哭诉,渐渐感觉有些不耐,直接开口说道:
“高杰,你手里现在有四万多兵,我这边出六千人,把你的兵马全部杀光,您信不信?”
听到这话,高杰的身上颤抖的更厉害,可想想方才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却知道李孟所说的并非是假话,他自己的兵如何草包他自己知道,高杰甚至觉得李孟低估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胶州营四千步卒,已经足可以将他地兵马杀的彻底溃散。
“国公大人,小人诚心投靠,若是国公大人对小人施加雷霆之怒,那可是寒了后来者地心思。”
李孟和汤二对视一眼,反倒是开口笑了,不屑的说道:
“若是你这等模样的后来者,本公宁肯不要,高杰,不要害怕,本公不会杀你,两条路给你走,若想从军,军中也有你的位置,以你部下的模样,最多给你个千总,若不想从军,四万军队,我折给你六万两银子,你原有家产不动,前提是你地兵马在遣散改编的时候不能出乱子,可答应吗?”
每说一句,地上跪着地高杰脸色就惨白一分,身上的颤抖就加剧一分,不过等李孟说完,高杰做出决定的时间很短,直接是磕头在地上,恭敬的说道:
“国公大人慈悲,小人戎马多年,也想在家享受天伦,小人愿意拿钱,小人的兵马,小人把控的住,绝不会出一点地乱子。”
李孟这次终于是哈哈的笑了起来,点点头赞许道:
“高杰,你还真是个识时务地聪明人,把心且放下,在我山东地方做个富家翁,比你在延绥那地方做个土皇帝要舒服百倍,只要你安心为民,本公保证你和家人的安全平安,来人,先带着高大人一起下去休息,等下和汤统领一同回返!”
几名全副武装地亲兵走进来,站在高杰的身后,高杰倒也是光棍,知道眼下已经是由不得他如何,不敢失了礼数,还是给李孟恭恭敬敬地磕了头,这才跟着亲兵一同下去,等高杰一出帐篷,汤二却有些焦急的躬身问道:
“大帅,这高杰人虽然是猥琐了些,可咱们若是这么剥夺了他的兵权,其余的明廷将官?”
李孟摆摆手,肃声说道:
“高杰的兵马多是老弱,都是些为非作歹的地痞无赖,战场上没有丝毫的作用,祸害百姓却是一等一,若是收降他们,军纪之事早晚会闹到不可收拾,到时候大军肯定不会再河南驻扎,收拾他这几万人马,还要费一番手脚,高杰这等人品,你以为他降后就能安心吗?”
听到李孟说完,汤二也是无话可说,不过他也没有什么担心的,高杰的兵马对于胶州营的马队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土鸡瓦狗,真要有什么波动,杀光了也是轻而易举,简单的很,李孟又是开口补充说道:
“这次的几个总兵,也就是贺人龙和白广恩可以用用,若是能主动投降,准备安排到塞外草原去,其余的人,本公都不想再用,汤二你也不必担心,等下回返,本军会给你调拨三个团一同前往,高杰军或屯田或择其精壮补入辎重民夫,若是生乱,那就格杀勿论!”
汤二明白了李孟的用意,连忙躬身领受将令,李孟笑着说道:
“这次让你前来,自然不是为了什么高杰,襄城这一战,尽管是剿除了流贼的大部,可还有豫西豫南、湖广大部未曾肃清,本来安排陈六专任河南湖广肃清职责,后来想他大多是步卒,未免少了机动,本公决意将你的马军分为两部。”
大帅说起将来的计划,汤二连忙站在李孟的面前,躬身细听,李孟侃侃而谈道:
“现如今有铁骑兵两千,轻骑五千有余,若是算上那战场上俘虏的顺军马队,差不多能有一万三千余,马军轻骑分出三千,顺军的俘虏分出四千,就地整训编练,你也留在此处,配合陈六一同肃清顺军残部,其余的铁骑兵和轻骑,我暂代你保管,先带回山东,怎么样,可有什么意见?”
汤二心情激荡,深深一揖,那还有什么意见,现在地胶州营系统,最缺的就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征西将军陈六,陈六统率的徐州军就是为了河南方向的顺军设置的,这次陈六率军进入河南,肃清顺军残敌,确定胶州营对河南的统治,是个人人眼红的差事,一来是大战被李孟领着本军打完,没什么凶险。二来是河南乃是中原腹心之地,又有顺军残敌,这功勋要大到何种地步。
马军和亲兵,这两支队伍尽管战斗力强劲,可统的位置却都不高,汤二和黄平都是参将衔头。
原本亲兵统领王海去往朝鲜驻屯军担任方面大将,现在已经是总兵地位置,这让汤二真是羡慕的很,可他是马军地主将,属于专门兵种,而且是被大帅直接指挥的部队,想要有这种**负责方面的机会,可是少之又少了。
谁想到这次主帅给他这样的机会,河南广大,用到他马军的地方会有很多,陈六又已经是征西将军地位置,自己的上升空间实在是不小。
“这是大帅对小人大恩,小人愿率铁骑,扫清中原,为大帅打下一片清净天地。”
李孟笑着点点头,开口叮嘱说道:
“顺军马队地这些俘虏你要抓紧整训,让他们切实变成你手中的一股力量,这河南和湖广的李闯经营日久,千万不要把这些俘虏添乱。”
“小人知道了,一定会谨慎办理,请大帅放心。”
又是闲聊几句,汤二又有这么多事情要做,也就是躬身告辞,袁文宏一直在一
的等待吩咐,汤二一出军帐,李孟略一沉吟,开口吩
“传我将令,本军第四团第五团前往叶县一带驻防,命令陈六即刻率兵进入南阳府,追击李闯是次要,给他两个目标,打下南阳是次功,若是能在明年正月之前打下新野,那就是头功!”
新野之地,是河南和湖广的要冲,襄阳是南北枢纽,天下雄城,可要从襄阳向北,进入河南,新野是必经之地,以陈六部队的实力,只要是能扼守住新野,就等于是把顺军堵在了湖广之中。
“豫北游击袁时中本部兵马留置开封编练,带第三团、第四团、第五团,去往河南府肃清顺军残部,贾大山自领本部兵马去往汝宁府肃清残部。”
袁文宏运笔如飞,一一记录,不过还是开口提醒李孟说道:
“大帅,自从咱们胶州营进入河南以来,河南几府地士绅义民纷纷响应,这几日,从各处传来的消息,说是河南府、南阳府、汝宁府三处几乎是义民处处,到处揭竿而起,以迎王师,这些力量……”
说这话地袁文宏丝毫没什么激动和兴奋,李孟脸上也是漠然,甚至还有几分怒色,冷声开口说道:
“这些人,说是地方上的士绅,还不如说是山上地匪盗,地方上本就残破堪,李闯那边糟践一次,现在他们又要糟践一次……算了算了,这事情叫清查司那边的人去操持办理,闹得厉害地,让陈六一并剿了!”
河南这边,是全天遭灾最严重的省份,天灾不去说,流贼的几股大势力,几乎都是河南各处的兵马。
流民闹的厉害,乡绅地主们也是要武装自保,纷纷上山立寨,和顺军武装对抗,在山上久了,彼此之间也是互相吞并仇杀,并且也有些草莽习气,和那些绿林盗匪沾染了差不多的毛病。
在他们眼中看来,山下那些州府县城的百姓,都是被流贼李闯带坏的逆贼反民,对他们动手丝毫不用客气,直接杀光了利索。
这些人是见风使舵的好手,尽管和顺军有刻骨深仇,可顺军强大的时候他们也不去招惹,尽管自称是大明的忠臣义子,可小股的明军还经常被他们打劫。
现在闯王率领的大军主力被歼灭,山东又是鼎盛强军,他们自然知道去依附投诚,可也有负效果,那就是自以为自己翻身在望,一直是不敢招惹的顺军也是崩溃虚弱,他们的行事就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高杰当时的行动和这些人非常的合拍,他们也想趁着胶州营大军过来之后,多捞些地盘,多抓些实力,等大军过来,也好在新势力里面有个好位置,得到齐国公的看重不是。
结果各个山寨,开始互相的火并吞并,胆子大的开始攻打州县城池,胆子小的也去附近的村寨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