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顺明(完结)-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排的橹车后面的士卒没有一个人能给胶州营造成杀伤,胶州营的阵列中官兵都是齐声的吆喝大喊,刺杀完毕之后,紧接着就把第一排的橹车推翻在地上,橹车的木轮只能在平地上使用,地上有障碍和凸起的话,移动起来就会有很大的麻烦。第一排橹车被推倒。第二排第三排地橹车就被卡在那里,无法前进。
这么近地距离下。贴身肉搏的确是有机会,这么近地距离之下,想跑也是跑不了,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拼了。
汉八旗不必说,三顺王的这些军卒手上都是沾满了同族的鲜血,他们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被宽恕,既然是死路一条,那还不如拼了。
不过拼了,也就是让自己的死相变得好看一点罢了,登州军前面几排的长矛兵已经是有些不受士官的约束了,平端着长矛大步跨过翻到的橹车,冲到这些满清鞑虏的汉军士卒面前。
那些士卒在高声的大喊,好像是野兽临死前的嘶叫,登州军的士卒也在大喊,不过喊得很简单,只有一个字。
“杀!!!”
刀盾兵,看起来威风凛凛,可兵器的长度不够,不管是劈砍还是刺杀,都比不上长矛,橹车后面的空间也相对局促,为了行动和冲阵的方便也只能是用大刀和盾牌,但现在面前长矛兵,而且还是优势力量的长矛兵,完全是没有一点的作用。
挥舞着大刀和盾牌的士兵们,被手持长矛的士兵们毫不留情的刺杀,声势浩大的橹车阵势,被火炮打的支离破碎,仅剩的一些力量也都是死在了胶州营登州军的长矛刺杀下。
在阿巴泰本阵处的亲贵大将,脸色都是变了,彼此对视却又急忙的收回眼神,听着明军那边震天的喊杀声音,阿巴泰率领的鞑虏大军一片安静,士气已经是低到了极点。
左翼和右翼的骑兵本来都已经是准备发动了,岳乐和谭泰都在不住的看这边,可阿巴泰还是不发布命令。
科尔沁贝勒图里琛自从进关以来,心里总是没有什么底气的,此时战局演变成这样,周遭一片寂静,他更是无言,不过偷眼看骑在马上的阿巴泰,却发现这位奉命大将军正在拿着马鞭轻轻的抽打着腿。
这样的行为,经常骑马的人都不算太陌生,只有一个人很悠闲很轻松的时候才会这么做,这已经折损了快三千兵马了,怎么这阿巴泰还能这样的轻松,莫非真是心中有底,连带着图里琛也跟着心里安定不少。
“李锐!!”
阿巴泰在身在中军,身后是汉八旗和三顺王士卒的队列,带队的是佐领李锐,虽然汉八旗不属于他统属,但这次的汉军系统,他的地位是最高,所以他是中军的统领,当然这官位实在是低了些。
不过这也说明汉军在鞑虏军中的地位,实在是低的可怜。
听到阿巴泰的召唤,汉军的佐领李锐急忙的骑马跑了过来,这李锐身材虽然是高大,可那种奴颜婢膝的态度却让人感觉他很卑微,让人瞧不起。不管别人怎么想。李锐本人可是兴奋异常。
能让大将军单独召唤使用,这也说明自己独当一面地地位,若是自己做的好了,这次回到关外。自己没准还真可以打出片天地来,因为汉八旗和三顺王续顺公这两个系统的设立。叛出大明的汉人去了关外。基本上就被局限在这两个系统之中,想要有出头之日那可是非常地难。除非是洪承畴那般的高位大才。
像是李锐这等有野心地角色自然不会甘心如此,总是在寻找机会去出人头地,自成场面,这入关作战无疑就是最好地机会。
在满八旗系统的亲贵面前好好巴结表现,得到赏识之后,或许有自成体系地可能,对这些投降的汉族兵将来说,这和当年从这个将官麾下投奔到另外的将领属下。改换门庭,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李锐的这幅奴才摸样让阿巴泰很放心,但这摸样也让阿巴泰很没有信心,这奴才摸样放到战场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实在是让人没有底,完全是没有骨头的软蛋,在战场上又能如何呢?
但事情到了这番地步,还真是需要汉军的步卒去冲锋陷阵,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在脸上挤出些笑容,温言说道:
“李佐领。在盛京的时候。本将就听过你地名字,说是忠谨可用。是我大清的栋梁!”
阿巴泰这样的老将在某些时候也很会说好话夸奖人,果然不出所料,这句话一说完,那边的李锐脸上露出了狂喜的神色,很是有些浑身骨头轻了几分的摸样,李锐脸上带着感激涕零的摸样,哽咽着说道:
“大将军如此讲……奴才……奴才真是不知道……如何。”
“这次李佐领的兵马如此勇猛向前,自是我大清兵马的楷模,等此次征伐结束,本将定当把李佐领的功勋禀明圣上,好好论功行赏…。。。大清从来不亏待有功之臣,李佐领目前还是三顺王属下吧,唔……这次回去,一定把李佐领全家抬进旗里去,让你全家光彩!!”
阿巴泰不断地抛出赏格,李锐听到后来,已经是激动地不能自己,就差从马上翻滚下来下跪了。
抬旗之后,那身份地位等于一下子和女真人相同,不再属于三顺王系统那种满清的三等公民,这佐领李锐辛苦打拼巴结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有这个一步,进入满八旗地系统之后,再一步步上行,那真是自成局面了。
自古以来汉奸的心思总是让人不齿,这李锐的心态如果让对面胶州营的人知道,肯定是把他扒皮拆骨还不解恨。
“李佐领,看见对面那明军的阵势了吗,咱们有汉八旗和三顺王的步卒,也有朝鲜的火铳兵,按照对面的摸样摆个阵势去攻打,本将觉得效果不会差太多,那伙明军肯定会感觉到头疼之极。”
说了这么多的好话、抛出这么多的赏格,阿巴泰终于是转到了正题上,狂喜之中的李锐马上做出一副凛然倾听的忠勇摸样,他也明白,对方许下了这么高的赏格前程,肯定也要自己这边做出些事情来。
下面这些汉八旗和三顺王士卒的性命对他来讲倒也不值什么,没什么心疼的,该用就用,所以阿巴泰不管说什么,他只是连连的点头。
“汉八旗、三顺王的步卒、朝鲜的火铳兵都是归你统辖,你只管驱动步卒上前,拖住明军的正面,等到大军获胜,你就是头功一件,老夫定当和皇帝禀明,重重的赏赐!!”
“请大将军放心,末将定然勇猛向前,鞠躬尽瘁,为咱们大清效死!!”
两人一唱一和,那李锐已经是被说的热血***,身为三顺王系统的佐领,虽然这职位很高,可也就是在本系统的汉人中有些用处,在满清之中,就算一名八旗的旗人都敢冲着三顺王系统的高官发怒,而且三顺王系统的高官还要忍着。
什么时候,多罗贝勒阿巴泰这样高位的人这么和颜悦色的说话,这可是大清皇帝的哥哥,老汗努尔哈赤的儿子啊,这样地待遇李锐可是第一次遇到。心想就算是自己的头领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他们几个在阿巴泰面前,恐怕也没有自己得到的待遇高,这是多大的面子啊!
三顺王系统地汉军佐领李锐毫不犹豫的领命,在马上冲着阿巴泰行了个军礼。然后拨马回归本阵,去调度兵马了。
能看到对面最后一辆橹车被长矛兵合力地推倒。躲在后面地那些士卒无处可逃。只得是绝望的去战斗,毫无悬念地被士兵们刺杀。临死时候的惨叫,在鞑子大军的本阵这边听得清清楚楚。
即便是两次的交手中都是占据了上风,可胶州营的步卒队列仍然是不敢主动地出击,方才士兵们追杀橹车和橹车后面的士卒都有些杀红了眼,队列有些前凸变形,能看到中军处有军官和亲卫出列,督促回归阵列。
方才能确定橹车攻击失败的时候,清军的左翼和右翼骑兵都已经是做好了出击地准备。如果对方的大阵向前压过来,他们就立刻出击,把明军压回去,在大批骑兵面前,对方的火铳兵和长矛方队的阵线行动要谨慎异常,因为稍有空隙,就可能被骑兵抓住,顺势把这个空隙变成缺口,把缺口打成破绽,到最后彻底的打垮。
从开战到现在。鞑虏大军中真正的主力。满八旗和蒙八旗的马队都没有出动,不出动也是一种威胁。所谓战场的势就是如此,悬而未发的时候,给人的威慑更大,因为大家都是摸不到底细。
双方就在这广大地平原上彼此对峙着,缓慢地你一招我一式的彼此试探,胶州营登州军一直是占据着优势,可赵能心中无论如何也是没底,这么僵持着,总感觉是对方不断地把零散的兵马送上门来被杀。
然后自己的手段一点一点的被对方逗弄出来,登州军参将赵能此时的感觉和当年李孟率领孤军从山东追到北直隶,然后追回山东境内的感觉完全一样,身在大明境内,明明是主场作战,可自己却是一支孤军。
按说这鞑虏入侵,大明上下应该是拿出国战的劲头来,全民全力以赴,可山东兵马慨然出鲁入冀,在东光县附近和鞑虏大军对阵。
但北直隶二十几万兵马,无一来援,北直隶几百万民只有景州为山东兵马恩威并施,这才是出丁壮民夫襄助,其余的,唯恐躲得不远。
在战场附近还有大户人家埋怨,说是山东兵马真是多管闲事,要不是他们在这里阻拦,鞑子大军早就是去南边了,这不是给本地找事情吗?
好在这个话,没有传到登州军上下,否则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非要气的吐血不可。
自己是一支孤军啊,赵能每次想到这点都有些心寒,同时也是非常的没底。
此时的相持就是如此,登州军的人数还要比对面的鞑虏大军要少,对方靠着劫掠补给,自己的后勤需要相对较长的运输线,彼此谈不上什么优劣,算计起来,满清的三万多大军面对胶州营两万多大军的优势,登州军这边居然不知道找出什么内线的理由来抵消。
山东南部和南直隶的胶州营大军,什么时候过来,现在没有一点的消息,也是指望不上,唯一能知道的消息,就是在东昌府和济南府,武装盐丁和护庄队在紧急的动员,好在此时已经是农闲时分,不至于造成更深层次的损伤。
全副武装的赵能坐在马上,冷眼看着对面的鞑虏大军,他目前还是有主将的素质,就是不管战况如何,面色淡然,镇定处之。
可他的心中却是愈来愈担忧,火器、长矛自己这边的手段用的差不多,可鞑子那边不知道还有什么手段。
登州军的军官们在那里调度,让火铳兵重新回到第一线,长矛兵方队退回原来的位置。
刚刚退回阵列的朝鲜火铳兵又是被驱赶了出来,汉八旗和三顺王,特别是三顺王系统的汉军步卒们,大声叫骂着让踟蹰不前的朝鲜火铳兵们在最前线排成阵列,这年代的火铳兵是宜静不宜动的。
火铳兵站立射击,实际上堪称弱化版本的火炮阵地,对付对方进攻中的敌人,而在追击和战斗之中自由射击,因为准确率和装填等等问题,是一种可笑的行动。
朝鲜火铳兵之所以被满清如此的重视,每次出征,不管是征明还是征蒙古,都要在朝鲜抽调火铳兵,就是因为当年女真伐朝鲜的时候,顾命五大臣之一的费扬古在进攻的时候被朝鲜火铳兵一枪命中额头而死。
那是在守御的状态,可这样的进攻能有什么样子的作用,可就是鬼知道了,朝鲜的几名统兵的军官争辩了几句,刚才还是和和气气的汉军佐领李锐却突然间翻脸了,十几名亲兵剑拔弩张的拿着刀准备动手。
这些朝鲜的统兵官知道尽管自己这边损失的少,可要是跟汉军火并起来,这么近距的战斗还是打不过,而且看到阿巴泰那边对这里的动作没有一丝一毫的表示,传令兵把命令下达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显然是默许了李锐的这个行动,朝鲜人自从被女真清国打下来之后,对待女真人就好像是伺候自己的祖宗一样,不敢有丝毫的违抗,这些野兽一般的关外蛮族,实在是太强横了。
“让汉军和朝鲜人去对付明军的正面,让蒙八旗和草原上跟过来的那些,绕着这方阵去打,把手中的弓箭都给我射进去。”
不知不觉,这汉狗的称呼已经是变成了明军,岳乐和一干满八旗军将都是聚集在阿巴泰的跟前,听着他的布置。
正黄旗的都统谭泰身份贵重,在这个场合中也是可以说几句话的,而且阿巴泰的命令的确是有些古怪,骑射无双,对于真正知道骑马射箭的人,都明白是个笑话,在马背颠簸,射出的箭支,如何能保证准确率。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瞥了一眼问话的谭泰,和气的回答说道:
“这么密集的阵型,就算是把箭丢进去,也能砸死几个,在马上射就是!!”
这话说完,谭泰立刻是不出声了,阿巴泰把手中的马鞭狠狠向前一挥,继续开口命令道:
“前锋营、骁骑营,摆牙喇,各旗的统领旗丁,按照各自归属列成队伍,等待本将的号令,咱们这一次,就彻底的把这伙明军打垮一个个命令下达,除却刚才的谭泰还有资格疑问之外,其余的人身份地位都不能和他相比,自然谈不上什么质疑,各自去往各自任职的地方,去调动部队,准备下一步的进攻。
岳乐刚要转身走,阿巴泰却低声叫住了他,开口低声吩咐道:
“你安排人去炮队那边看看,跟他们说,再给他们一个时辰,要是将军炮不给我架起来,就活剐了他们,如果在一个时辰之内架起来,给他们抬旗,快去吧!”
号角声声,鼓声如雷,整个的鞑子大军。
动了……
文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战开始
随着排成横列的朝鲜火铳兵开始向前,鞑子大军的第三波攻势开始了,胶州营登州军的火炮都已经是降温完毕,吆喝着又是推到阵前准备射击。
火铳兵都是装填完弹药走到大军阵型的最前线,方才略微有些散乱的长矛方队也是在士官和军官们的督促下开始变得严整。
坐在马上的赵能环顾四周,登州军已经是把应该做的,全部一丝不苟的做出来了,这时候李孟才是心思稍微安定了些,对方在两次进攻受挫之后,又是开始了第三次的进攻,不知道前两次是不是一个假象或者说是诱饵。
自己这边的进攻和防御的手段,差不多都是在前面两次敌人进攻中使用了出来,而敌人那边却不知道有什么没有用。
按照对面明军进攻的方式进攻,阿巴泰布置给李锐的任务说起来很简单,汉军佐领李锐一做,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
先说这火铳兵保持一条近乎直线的阵列,而且在行进中保持住对齐,朝鲜火铳兵在前面,汉八旗和三顺王的步卒在后面,开始调度的时候还算是整齐,走出几步,马上是七扭八歪乱成一团。
朝鲜火铳兵可没有明军火铳兵的那种气魄,在队伍的最前列,明明就是送死的勾当,谁也不愿意在前面,当肉盾和炮灰。
但对面的明军能做到,你们朝鲜火铳兵为什么就做不到,在阿巴泰面前好像是个奴才的李锐,方才对朝鲜的统兵军官也是和气无比的佐领李锐,现在已经是翻脸了。
看着走了几步的朝鲜火铳兵踟蹰不前,当即是命令汉八旗和三顺王的步卒,把退在最后的十几名朝鲜火铳兵抓起来,直接在阵前就是按倒在地,一时间整个阵势都是停止,所有的朝鲜火铳兵都是哗然的看着后面。
火铳兵的统兵官们都是到李锐那边争辩。让对方刀下留人,李锐压根不和他们这些来说清地人见面,直接是干脆利索的命令砍头。
这边手起刀落,十几颗人头落地,喷洒的满地鲜血,顿时是震慑了前面那些火铳兵。这等阵前杀人立威的手段,效果一向是不错。
因为火器部队地特殊性。朝鲜火铳兵在鞑子军队中地地位一向是不低。朝鲜人是出名地小人得志。是大明藩国地时候。对待汉人战战兢兢。自觉地把自己放低一等。可被满清重视之后。却开始自高自大。从界岭口入关以来。这一路上行军。对汉军士卒地辱骂轻视。可真是不少。
如果不是因为上面压着个满蒙八旗。恐怕两军早就是内斗火并起来了。眼下这样地局面。汉军士卒们当然不会放过。
那十几名被当做逃兵地倒霉鬼。被当前斩杀。朝鲜火铳兵固然是人人惊栗。不过汉军士卒们却都是大感痛快。
本来这手持火器地士兵和手持冷兵器地士兵。应该是互为掩护。彼此依靠。这样在战场上才能发挥出百分百地战力。甚至是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地良好效果。可眼前这样。火铳兵在前面战战兢兢。在火铳兵身后地汉军士卒凶神恶煞。这根本不是搭配。汉军士卒此时是个督战队地角色。
这边就算是闹翻了天。奉命大将军阿巴泰那边根本不予理会。反倒是不停地派使者前来地催促。这几乎就是给佐领李锐撑腰一般。
看到这一切地朝鲜兵们终于是认命了。排着七扭八扭得阵型慢慢地向前。步卒中军地前进就好像是个信号一样。都统、佐领、参领都是同声地大喝发令。一直是蓄力未发地左翼蒙古骑兵开始缓缓散开。
本来很密集的阵型开始变得稀疏,这些蒙古骑兵在尽可能的安全距离上开始向着登州军步卒方阵的右翼边缘冲了过去,满清大军地左翼即是登州军的右翼,这是个直线的运动,此时走的是一个向外的斜线。
登州军也有骑兵。不过人数不多。只有两千骑左右,除却五百骑是护卫着赵能的中枢之外。其余的骑兵则都是布置在大阵的右上角,准备发起决定性的攻击,也就是所谓战斗中投入地决定性力量。
这法子的确是操典和济南军议册子之中的标准做法,但用在现在的战斗之中,没有一点的意义。
这些分散出击的蒙古轻骑,远远的躲开了胶州营的火铳兵射击范围,可那一千多的登州军马队也不可能这时候出击,这样地骑兵丢在对方地上万马队之中,就好像是一滴水滴在江河中一样,没有什么作用。
登州军的方阵此时也是个颇为尴尬地局面,步卒为了保持阵型的严整,根本不能出去追击,当然也没有那个机动性去截击正在不断涌出的蒙古轻骑。
此时登州军的正面的朝鲜火铳兵和汉军步卒列成的阵势,正在缓缓的向前移动,在火铳射程之外的蒙古骑兵,目前也是攻击不到登州军,而前面那缓缓迫近的步卒队列,反倒是最直接需要应对的。
“敲集军鼓!”
赵能在马上下令,传令兵的立刻把这个命令传递到各个营的队列中,鼓声开始响起,二十多个方队开始缓缓的朝着中心靠拢。
登州军的大方队开始缩小,这可是几个方向上都有敌人迫近的局面下,山东的步卒居然能做出这样的战术动作。
营和营之间的距离变小,让整个的阵型更加的坚实,更加的稳固,更加坚实和稳固,这是胶州营的战术安排,不过在那边观阵的鞑虏亲贵们看来,大战之中,居然还能从容的做出这样的动作,实在是个不可思议。
眼角大跳的女真将领可不是一个,对方这么大的阵型缩小之后,对抗骑兵冲阵的能力更强,反倒是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却更加泰然自若。
左翼的蒙古骑兵排成很零散的队形,铺开来向前前进,胶州营的将领们终于发现,鞑子左翼蒙古骑兵的这个战术动作,不是为了攻击,最起码现在不是为了攻击,而是为了让密集的阵型尽可能的疏散展开。
左翼的蒙古轻骑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疏散开来,渐渐的已经是把整个胶州营的阵型包围了一半,外沿的火铳兵都是紧张万分,把手中的火铳架好,对着外面游弋的骑兵,可这些蒙古骑兵在马上尖叫大喊,极尽挑衅之事,但就是不往这射程之中冲击。
登州军多是新兵,胶州营步卒的好处是新兵的生涩表现可以用纪律和先进的战术来弥补,但此时心理素质的缺点却暴露出来了,在最外延的火铳兵很多都是忍不住开火,但对方在射程之外,就算是打鸟也打不到。、
还有的士兵被外围大股骑兵的阵势震慑,鸟嘴勾上挂着的火绳熄灭,火绳虽然耐燃,可还是要不停的吹气保持燃烧,这种情况,不到射击的时候,往往还发现不了。
这种种拙劣的举动,又要手忙脚乱的重新装填弹药,更换火绳,气得在他们身后督战的火器统领,拿着带着刀鞘的腰刀猛砸。
此时的登州军方阵,看似不动如山,但在种种的细节上,已经有些不对了。
十门火炮已经是重新推到了阵列的正前方,炮队统领在火炮前面大声的喊道:
“压住,压住,等鞑子进了射程再开炮,打的慢点,现在还没到晚饭的时候,用不着咱们烧红了炮管做饭!!”
胶州营军中这种难得有这样的幽默,炮队和周围的火铳兵都是哄堂大笑,赵能在马上嘴角上挑,那炮队统领方才却是因为失误,差点影响了整个战斗的大局,心中也是有点发虚,方才这个笑话的意思,也是表明自己不会再犯。
看见赵能这样的表示,这炮队统领的心思也是定了许多,正当面的朝鲜火铳兵和汉军步卒虽然是缓慢和混乱,但还是进入了射程之中。
这么密集的阵列,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靶子,登州军的炮队当然不会放过,“开火!!”大声的命令之后,火炮又是打响。
每一炮打出,都是在正前方走来的步卒队列中造成足够的杀伤,此时还没有到火铳兵的射程之中,手持着沉重火铳的朝鲜兵也不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就开始冲锋,他们鬼哭狼嚎的硬挨着炮击。
因为他们不管是后退还是朝着两边跑,肯定会被所谓的“友军”杀死,他们想要活路只能是冲到前面去。
几千人的大队就这么不顾炮火的轰击,朝着胶州营走来,这种声势比起方才的橹车阵线还要骇人,正前方的火铳兵和长矛阵列都是全神戒备,准备迎战。
一直没有动作的右翼满八旗,原本浑然的阵势开始发生变化,变成一个个骑兵的方队,森然有序。
可此时登州军上下的注意力都是被已经快要把登州军三面围起来的蒙古骑兵,还有正当面的汉军和朝鲜兵步卒的阵列所吸引,现在的登州军并不是忽视了右翼最强的满八旗部队,而是无暇顾及。
就在此刻,无数号角呜呜吹响……
正文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为大明而战
围绕着登州军奔跑的蒙古骑兵,差不多围住登州军的步卒队形三面之后,实际上速度已经是放缓了下来。
左翼的蒙古骑兵用相当稀疏的阵型把登州军包围住,但距离始终是保持在火铳的射程之外,而正面走过来的朝鲜火铳兵和汉军步卒还在忍受着火炮的屠杀,尽管朝鲜火铳兵走在前面当肉盾。
可为了督战,朝鲜兵的阵列后面紧挨着就是汉军士卒的阵列,炮火对他们的杀伤也是在不断的加大。
得到了封赏许诺的汉军佐领李锐,已经丝毫不顾什么同族同袍的情面,汉八旗的步卒,即便是三顺王的步卒,如果有踟蹰不前的,立刻被他的亲兵拎出来军法从事。
汉八旗那是在关外多少年的土著,甚至可以说他们是满洲化的汉人,大大小小的汉八旗军官和满洲的八旗亲贵们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三顺王系统的李锐在他们眼中也是下等民族外来户。
此时却骑在他们的头上,驱赶他们去对方的钢铁地狱之中送死,当即有人就暴跳如雷,要说个明白,士兵们也是剑拔弩张的要动手火并。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阿巴泰为了维护这佐领李锐的权威,居然派来了自己和岳乐的摆牙喇护军,这些护兵的地位和大明朝那些军将的亲兵家丁差不多,有替自己主子出面做主的意思。
几名稍有不从和质疑之意的汉八旗统领,都是被这些摆牙喇亲兵当场斩杀,这让自以为和三顺王和朝鲜兵不同的汉八旗官兵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被牺牲的炮灰罢了。
十门野战炮的射击给朝鲜兵和汉军的杀伤很大,但这个时代的火炮在落点和炮弹跳起之后的运动线,所形成的杀伤是线杀伤,对于尽可能展开,并且比较稀疏地阵列来,并没有击溃性的杀伤。
最起码最前面三排的朝鲜火铳兵阵线还是完整的。倒下去的人形成的缺口,马上被后面驱赶上来地士兵补充。
“火铳兵,上前!!”
前方阵列身后地火器统领开口大声地发令。登州军地火铳兵手持火铳按照大步向前。火铳兵地阵列要求保持整齐。但比起长矛方阵地程度要差一下。
火炮射击了五轮之后。差不多有四百以上地朝鲜火铳兵和汉军士卒死在火炮之下。差不多有同样数目地人丧失了战斗力。若是平时。这超过两成地伤亡。还有那凄惨呼喊、残肢断臂血腥。这种看到听到地心理压力。早就会让他们心理崩溃了。特别是这种并没有什么战斗意志地仆从军。
但此时是向前还有一丝活路。不向前地下场就是被身后地督战队或者是满蒙地骑兵屠杀干净。两种选择摆在面前。倒是逼出来了个一往无前地强军摸样。
步兵地行进。总归是比笨重地橹车前进要快不少。炮队地射击五轮之后。基本没有怎么整队地鞑虏步卒就已经是走进了射击地局限之地。严格来说。这边用火炮打也是可以。但对方地火铳射程也是马上就要够过来了。
放平地火炮和火铳相比。都在彼此地射程之内。那火炮地优势可不算是太大。特别是对方不是拿着冷兵器冲阵地莽夫。霰弹也是无法用上。
所以至此。炮兵已经是停止了射击。他们地视线也已经被前排地火铳兵所遮蔽。对付朝鲜火铳兵。就是用登州军自己地火铳兵。
“正步,向前十步走!!”
火器统领估算着两军阵线之间的距离,发布着行进的命令,他估算着进入射程,双方都还要走十五步或者二十步左右,到时候。胶州营地火铳兵的动作速率肯定要比对面那些畏畏缩缩的朝鲜兵快,这就是胜利的关键。
没想到的是,向前十步之后,朝鲜火铳兵的阵线已经是纷纷立定,或蹲或站,开始朝着这边发射火铳。
胶州营的火铳质量控制极严,不光是火铳,每一把兵器上都刻着制造工匠的编号,还有检查者的工号。第二道抽查者地工号。如果一柄武器出了问题,举报上来。层层追究,可以追到每一个人。
兵器地质量好坏,工匠们都有令人羡慕的丰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