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xz201431161421-1.jpeg-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读者说:“其实有相当多的西方心理学书籍也讲到类似的内容,不过他们着重讲人本身的问题或是人的局限性。我不敢妄评,你书中透露一种想法:就是做事前细细思量,把各种情况都考虑,按概率大小排列,找出符合当前情况的最优解决方案。不知妥否?”
笔者答:
“原理确实是这么样。不过这些原理很多人都明白,差别而且关键在于深入程度,这个才是难点。你说的是百科归类图里面的上层领悟,概念性的,虚的,和底层的,操作的,实的是不一样。在百科归类图里面的金字塔的底层总比上层要宽/多,意味着我们要考虑的元素很多,怎样去筛选和利用这些元素又是一种技术!
一个空泛的道理,很容易总结,但又因为空泛,所以适用性很广。
③第二步:明天机——阴阳博弈
你打电话给朋友,没人接,后来朋友告诉你:“那时候我在开会,调了静音,没有听到!”,你会信吗?
这时候,他的话只有第一层,那么如果你信他,有可能基于他平时的为人,有可能你对他心里有底(其实这些都是第一步的抽象衍生),你不信他,有可能也是基于以上,或者你干脆“没有关系”,也就是没有信和不信的概念。
好了,这说明如果一个人要骗你,一个更重要的方法就是捏造!
如果笔者告诉你,“我是某某企业的董事长。”凭这句话,你会怀疑,但是接下来笔者谈企业的成才过程,管理经验,财务运作……
这时候你会慢慢地认同我的身份,因为你通过我看到了完整的一幅画面(注意此处用词是“完整”),这画面的主角是我——你的怀疑会慢慢地消解!
所以当时候你知不知道被骗呢?
要看对方所准备的剧本:
(1)逻辑是否矛盾,前后是否不一致。就像一幅画内容明显不和谐,那很容易看出。
(2)完整与否,如果对方准备地比较完整充分,你很难发现其中的漏洞。
其实这是第一步的抽象衍生,即使是真的,如果说出来,表现出来,都不是最完整的信息,信息的传播要靠传播者的渲染力!而这信息无论是真假!所以一个人所说的,所想的,所做的都是对信息的渲染而成的。你的渲染力强,假也能成真,真也能成假!
有不少的新闻都是假的,也有不少的历史都是假的!所以笔者建议各位,如果某一段历史让你们很执着,那么你们就需要考虑为何让你执着。这样,我们可以减少很多被别人利用的机会。
故而,要骗到的一个人,就要看你的渲染能力!
有一则报道是,男子假冒发改委副司长行骗,多名省部级高官被骗。为什么能骗到?因为这个男子做足了功课,他能够把自己渲染成“发改委副司长”。
如果你要做“某某企业的董事长”,做“某某山寨大王”,做“某某国际巨星”很简单,那你就准备关于这位人物的所涉及的所有知识,好好用功背熟,那么瞬间你就可以山鸡变凤凰!
那么有人要这么骗你,你可以怎么发现出来呢?
你来到了一个新公司,遇上了一位同事,
“你是哪里的?”
“我是广东的。”
“我也是广东的哦。真好,能在这里遇上老乡,……”
为什么你会问地域,说老乡呢?——这是铺垫,是要拉近你和那个同事关系的手段(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所以当一个人告诉你一些人和事的时候,你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动机!
就是博弈的内容!
“我有钱,有经验,我要跟你合作。”——这是很明显的动机。而是否有钱和经验,这是需要你去考究的。
“我有钱,我有经验。”——这是没有明显的动机。
你听了这句话之后,如果没有感觉,但是对方跟你补充:“我很有正义感,我很注重朋友的感情……”,这时候你就要想想,在你不求这些信息的时候,他为什么会告诉你,这是什么动机!
这时候就是你对真实的切入点!——也就是阴阳博弈。
接下来,就看你是否愿意被骗,以及你是否愿意去赌!因为我们知道人一旦有了寄望,都是有风险的,一定是在骗与被骗中周旋!
有位读者问,“我和老公生活十几年了,最近我发现他在外面包二奶,他骗了我很久!”
笔者:“因为你没有发现生活中的他的一些动机点!这是市面上没有一本书点出来,所以你的观察力还亟需提高。”
特别是一些游戏规则下的争斗,造假是一种惯例。而这些案例,对于经常关注新闻的读者都能想出来。
真相你们未必能知道,因为故事,历史,新闻都是可以捏造出来的,唯独动机,较为简单,你可以很容易地把握,在此基础上你的推测反而是最贴近真相的。
谈到动机这点,笔者没打算具体化去解说,因为“动机”这个词语所对应的具体事情太多太多了,有多细就有多细,所以读者谨记“动机”一词,然后自己去主动地思考日常生活的林林总总,这样会对你们有真正的帮助。
请务必记住:“为什么会让你知道?!”(是命运的驱使还是有人故意让你入局)
至于我们经常说的,“要是不被骗,就要做个老实人,不贪横财,要有强烈的防骗意识,要学会察言观色。”这些话相信大家都懂,问题是你们可以往什么样的方向去思考,去锻炼这种防骗能力?——这才是核心关键。
以上两步皆是精华所在!
④心甘情愿
那么行文最后,什么叫做愿意被骗呢?
有一天,笔者遇上一对夫妻,男的告诉笔者,他是来惠州找亲戚的,找不到,很多天没有吃饭,叫笔者能不能给点钱他,笔者没问什么但是此刻的他已拿出身份证给笔者看(动机——阴阳点:过份渲染),最后笔者拿了五块钱给他。
不少读者说,“一看就知道是骗子啦,为什么还要给钱他呢?”
——因为那一刻笔者看到了几岁的小孩子在哭,笔者心感不忍,而无论这所有的一切(包括哭)是真是假。
被他所骗,而心甘情愿。
5。阴阳观变,动态对抗
5。1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源于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笔者想起著名画家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我们看看他其中一个作品:
名画哦,你能发现里面的美吗?在没有告诉你这画是出自于一位名人笔下的时候(标签效应),笔者相信大部分人会把它当作“鬼画符”,扔到垃圾桶里。
其实罗丹的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一句很表面的话,就好比如,你解不出一道方程出来,老师跟你说“方程从来不缺方法,而是缺少发现方法的想法。”你说表不表面?如果你要作报告,你要演讲,你要开领导会议,你可以这么做,
因为在现在,通过玩“虚”来达到建功立业,逃避责任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但是如果你要深入问题,希望能有实质性的东西,你必须要再改一下:“生活中从不缺少美,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是缺少发现“发现美的眼睛”的眼睛”!
有读者说,这跟专业有关系。没错!如果你是画家,你对这幅画,就有行业内独有的敏感;如果你是IT人员,那么你身边周围的一切东西在你的眼里都可以找到关于“IT”的信息。我们使用配阴阳的方法,你反问一下,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但是能发现专业问题,又是什么原因呢?(提示:“宗”是不具有专业性的,专业问题的深处就是“宗”)
我们读书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做作业,遇到一些完全没有见过的题目就不会做了,但是当你做过一道题目,并且题目的答案给了你方法,当你遇上类似的,你就很容易想起来,“哦,这道题我会,做法应该差不多。”读者不妨回忆“男女朋友的姿态去引导要比慢慢发展效果要强”那个图,因为在专业领域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先例或者类似的例子引导着你,你才有了专业的触觉!
正比如一条航船,如果海上没有启航灯,这条船是没有方向感的。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很多现象都是这样的:很日常的,在我们看起来是基本上没有意义的,甚至可以完全忽略掉。
但是本书告诉你,只要有不同,即阴阳,你都可以找到很重大的意义。我们就以梵高的这幅油画谈谈,笔者不懂美术的,和读者一起看看能不能挖掘一些问题点:
(1)整体上,日常生活没有这样东西;
(2)左边部位有点像乳房,有点像眼睛;
(3)上部有点像面,但是很小;
(4)好像很惊讶的样子,眼睛大大的,脑袋也缩小了;
(5)越看右边,就越像一个特殊的建筑;
……
往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联想,有读者会骂,“我以为你可以把这幅画的专业内涵挖掘出来”,其实是很抱歉的,笔者的初衷并不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博士,大师,圣人,而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能够发挥自己的所拥有的,尽可能地动用自己的潜能,所以你不需要要求自己想得多么专业,只要你比之前敢想,那你就是往前迈进一步了。
你想这些有什么用呢?笔者只是让你体会到一个道理“不同,就可以找到思路!”
比如说,你老公晚上回来的时候头发好像短了,那你可以想到什么?你的领导看你的眼神伴随某一个动作,那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你不注意联想思考,那么它们不是一个问题,如果你注意了,留意了,那么你就能看到很深层的一些问题!这就是笔者开篇所说的,你有什么办法去发现“美”。
以上联想是比较散乱的,也就是说不具有方向性,我们在万象演化一章中会告诉各位,这样想,那样想,究竟可以有什么玄机,这种玄机又可以怎么样运用?!
5。2猜谜游戏——突破观察难点,阴阳观变
笔者教你们一个神妙的游戏,只要你们运用得好,保证你们百猜百中。
笔者还在小的时候,想到了一个猜谜实验,让被实验者静下心来,然后叫他从这1,2,3,4这四个数字中,在心里选定一个。等他说“选好了 ”时,那么你猜他会选什么。这时恐怕十有八九的人会选3。
其理由是从1…4中选数字,一般会将1和4头尾去掉,于是就剩下2和3。而人又喜欢中上,所以选3的概率会偏大。
你按照这个方法去做这个游戏,概率会很高!
但是,我们怎么去提高这个概率,或者更深入地说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出对方内心在想什么?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两点去想:
(1)事前不知道这个游戏。
选3概率比较大,但是很多读者不知道为什么人会偏好3。
(2)事前知道这个游戏的答案,跟事前不知道答案的是不一样的。
这个我们都很容易明白,因为一个人要是知道了这个游戏,其心理肯定会有所防范的,你猜想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在猜想你。
这个命题非常有趣,这和《博弈论》的精神是一样的。我们生活也是如此,大家互相猜想对方,你聪明,对方也聪明,只有你更聪明,你才能想到对方对你的想法,继而赢取这个局面。
诸葛亮所设计的空城计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他考虑到司马懿对自己的考虑(这仅是一个思维大方向,真正能成功还有一些细节的因素,笔者难以追溯。)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你可要考虑对方的性情特点偏好,对方是否会考虑到自己的想法,对方的思维模式(如他知道了这个游戏,会故意选3。)
……
解说:
实际上,一个人在四个数字中选什么,跟一个人的背景,阅历,文化知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你要提高这个猜测的准确度,必须要明白笔者刚才说的。
可是,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以上的东西是很困难的,而且当你了解了,你也未必能猜中对方所想的。这好比如你跟一位出题的老师试验这个游戏,这个老师对题目为答案C的情况已经是很熟了,按之前说的,她会选3,但是可惜的是,你告诉她做这个试验的时候,你不经意牵了她的手,这个动作在你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可是就在那一瞬间,她想起了她和前男友两人一起快乐的日子,她的感情被引动了……于是她最后选了2(2人的2),而非3。
也就是说,实际上出来的结果是由一个大的影响因素为本,如一个人的背景,阅历,文化知识等,由现场的小因素(当时的时空环境)所引动。这个道理,也即是命运引动的道理,命是一种大格局,运就是当时时空中的综合影响因素,起一个引动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要做一个出色的演讲家,要深入到催眠学的深层面中,你必须学会现场观察和引导。——即阴阳观变!
比如,你在台上发表一个观点,台下有导师质疑你,有位导师在你介绍观点时候,不断玩弄着手上的一支笔,这时候你要注意了,这位导师心里的思考,是反映在玩笔这个动作上的!这就是以他内心为阴,手上的笔为阳。你可以通过观察他手上的笔去看他内心的想法!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在谈话中伴随着手脚的摆动与比划,就是源于这样的一个道理。
又例如:
女性恋爱时有什么变化呢?
总是在拐弯抹角地打听和巧妙地捕捉对方的动态,如对对方的生日、家庭状况等具有强烈的兴趣。
这点很容易被我们了解,但是我们只停留在只知道有这个结论的层面,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们从阴阳的角度看就非常简单了,内心为阴,她问对方情况为阳。有阴存在,需要由阳展现出来。这样我们再看,女性在恋爱时,一般对化妆方法和服装的讲究也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或者跟恋人以外的其他男性讲话时也总是有点假装作态,表现出一种羞涩的样子如想方设法地故意发出过分的笑声、或笑时用手掩饰着嘴,或者是两人在一起谈话或两个人的视线偶然碰到一起时突然羞红了脸、或递眼色、或说话时有意地吞吞吐吐、或者假装对对方不关心而故意摆出一副未看见的神态。
这些都不一定是一个人恋爱的状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们的表现为阳,内心为阴,这个阴我们可以再分析,再推理的。只要我们有这个阴阳意识,我们就能抓住分析对方的心理的切入口!
5。3创建太极,以生阴阳
这个猜数字的游戏,你怎么想,你怎么观察都没办法知道对方会选哪个数字。这时候你可以创建太极,也就是创建平台。
怎么做呢?比如,你叫她闭上双眼,拿一只笔画画,乱画也可以,但是这时候你要告诉对方一种做法:首先选定数字,然后对每个数字做一个联想,比如1会联想到一棵树,2联想到两只眼睛,3会联想到插座,4会联想到牛。这时候你叫她画下来。关键时刻到了!你要注意观察了,她在哪一个图画花的时间,精力,或者其他方面比较特别的。那么她的内心就是选定哪个了。
这个方法就是通过创造一个条件,让在她心里上的答案(阴)在画画过程中展现出来(阳),继而我们可以阴阳观变。
这个方法是笔者随机想的,读者可以自己自行设计一下其他的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是非常的多的,如抛砖引玉,投石问路,探虚实……
再如我们下棋,心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衡因素。虽然我方处于棋局中的劣势,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棋局外的心理战术,灌输一个阴给对方,然后观察展现出来的阳:辱骂他,惹怒他,让他骄傲,故意告诉自己的走棋思路,然后时刻捕捉对方反映出来的信息,我方便能达到应时而变,达到万千兵法烂熟于心的境界。
其余如投石问路,试探虚实这些笔者就不谈了,但是你要联想并且体悟到。
阴阳的运作是非常巧妙的,在这一节里面笔者以比较散乱的方式告诉大家观变的一些细节。这些的理论都是很抽象的,还望细心体悟。
笔者的一位同事要去英国发展了,走前,邀请笔者去酒吧喝酒,这还是笔者的第一次去这么热闹的地方(笔者个人见识不广,去的地方不多,经历不多。)。进了里面,一位前台女郎见笔者就过来玩猜拳,大家都知道,这也是酒吧的一种营销策略。看她那么热心,那就答应了,不过猜拳的结果,笔者是九赢一输的。
有什么秘诀呢?其实对方出的是布,是石头,是剪刀在打开手之前是瞬间想好的,从想好到打开手也会有一个过程阶段,所以要么你可以直接看到她的想法;要么你可以看到她在打开手之前的手型姿势(趋势)时立刻作出判断,不过这个判断过程一般不超过1秒。
笔者用的方法就是后者,读者可以私下锻炼这种瞬间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后来这位女郎也不笨,她用了一个办法把这个形势扭转了,她要求十次猜拳里面第1…2次谁输谁喝,第3…5次谁累计(从第1开始算)起来赢了双次的谁喝,第6…7次谁赢谁喝,第8…10次谁累计(从第1开始算)起来输了双次的谁喝。笔者用了极短的时间分析对方的手型,但是又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分析这么复杂的规则,究竟这次是要赢她呢还是要输给她呢?结果,思维短路……
你是否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主要体现在动态对抗上,这是本章最核心的思想!不会有一个章法能让你天下无敌,但是要是观察到阴阳流转,你即能适时而变。
第十二章万象演化原理
到了这章,我们的思维就不再局限于线性了,所谓线性思维,比如科学家告诉你一个规律,数学家告诉你一个公式,你直接把要素代入进去就能出现一个结果出来。在本章里面,需要读者体会到你所在的空间里面都暗藏着“玄机”,你可以通过这些“玄机”去了解某些事情。而这些“玄机”是多维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在这里是没有固定的公式让你去套的。武林绝学都是有招无式的,只要读者把握一个原理,再细心体味生活的一切,放心地使用你们的“类象”思维,你的脑子才会越来越灵活,你便能慢慢领悟洞察力与预见力的威力。
全章有一个核心点,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太极点越近,人们就能使用次数越少的太极归宗的方法而能看到其相似之处。
实际上,要完全讲清楚这方面的内容,要补充很多基础知识。本章仅论述其原理,作为太极博弈原理第三部核心内容的开路之作。
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当你拥有这种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能自我陶醉,正如在魔方信息原理中提到,如果你掌握了某种信息,即便有99。9%的概率是对的,你也要尽可能地考虑到0。1%的失败情况,如果你把这些信息当作是娱乐而不在应用层面上,你可以谈笑自如;但是当你需要运用时,请你考虑策略的最大优化,这样你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用而不迷。
——一把绝世好剑可以让你无往不利,同时你也很容把持不住被它控制。
1。万象演化原理——洞察力预见力最高心法
在万法归宗核心总论一章里面,笔者已经谈过,万象演化就是一种由简演繁的学问。比方说数学“1+1=2”,如果我们在市场,我们就能很轻易地联想到:当一斤米和一斤菜一起称,其总重量就是两斤,这时候我们称后者是对“1+1=2”的演化。在逻辑学中把这种从抽象变为具体的思维叫做演绎思维。
有一些日常的生活中,不知道读者会不会这么想,比如你去市场买菜,至少有几个环节:
(1)开车或者坐车或者走路;
(2)到了市场,买菜。
这一路上,你想想,你会遇上多少和你类似的人与事:
(1)开车或者坐车或者走路——一路上都有,尽管目的地可能不一样;
(2)到了市场,买菜——市场上到处都是跟你一样在买菜。
假设有一天,你看到一个人去了一个地方,但是你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样的地方。如果在当时,你看到这个地方来来往往都是大包小包的菜和肉,那你就明白了,刚才那个人是去买菜的。
这对读者来说,要理解这个问题,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如果我们见到的并不是和菜市场有直接联系的(如大包小包的菜和肉),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就是去买菜?就像你能否通过一条狗在散步而知道这个人是去买菜?
这让绝大多数读者难以理解,就像星爷电影创立的无厘头风格一样,你完全摸不着头脑——你会发现虽然一点逻辑关系都没有的两样东西是可以相提并论!
读者通过本章的学习,你会明白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类似的,你可以通过身边的任何一件事物,而了解到另外一件事物。而这个原理就在于“演化”,在“太极归宗”一章中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可以抽象成为共同的一个点,因此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任意一个点,而演推出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象)。
☆读者来信之什么是爱情?
“什么是爱情?有个男生有一次帮了我大忙,后来我发现我自己对他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究竟我是内心感激他还是一种喜欢呢?”
笔者:
希望与读者一同思索这个问题。
首先读者不用急需把你的感受告诉任何一个向你倾诉的人。你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她这么问,是试图去了解一种感觉究竟是符合什么,是感激之情还是爱情?
接下来,我们就得分析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很容易知道,两者的概念是不在同一个参考体系上的(太极),即没有办法比较。
于是就有了笔者以下这番回答:
爱情是什么呢?这个自古以来是没有具体定义的,最初人们只是把一种对异性异样的感觉定义为爱情。你这么问我,应该是在你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关于爱情的定义。但是我知道,你的这种定义更多是源于电视,电影的片段。
可是你知道吗,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对恋人所体现出来,展现在你面前的爱情,你不一定能找到并且营造到一模一样的,仅因为你并不活在他们的世界里。
感激之情和爱情是两种站在不同角度上所看到的概念,有爱情的也可以有感激之情。就像你和你哥哥一起读书,你们的感情可以说是同窗之情——同学关系,也可以说是兄妹之情——兄妹关系。
我想,很多人会联想起“幸福”这个词。其实在早些年代,有很多男人与女人一辈子也未曾有机会去选择自己的伴侣,有很多人一辈子来来去去只面对几个异性。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人的心态反而更能使一个人的心专注于一点,两个人的心聚合在一起。
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想想万千的物质世界所起到的作用!我想,我这条思路是比较准确的。
(太极——万象演化思路:即原来是没有的,后来因为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而成为现象,定义,概念等等。)
所以如果你去界定“内心感激”还是“一种喜欢”这两个概念,这个思路是不对的。你应该着眼于这种感觉的本身而不要去套概念,按概念去做。(注:在太极归宗一章中提到,象体才是最准确的,概念因应用而产生。)比如你感觉有亏欠感,需要表达你的感谢之前——那你就去做啊,而不需要首先就是套这是什么!
2。统计概率
统计学在一些专业书里面说得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就是统计的学问。那统计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农场有多少只鸭,一天需要喂多少饲料,当你完成这些数据搜集,得出一个结果,这个过程叫做统计。
我们生活中信息的传播,学问的传播,理论的传播,都是基于统计基础。比如说,我们可以从很多关于性格描述的书里面提到“果断的人适合做领导”,这是一个结论。我们想想,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呢?
是通过,有这样一个事例,有第二个事例,还有第三个事例……通过搜集了很多事例,然后提炼出共同点出来,才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统计了。这些共同点在全部例子中所占的比例,则叫做概率。
2。1概率——一个让人变得单纯的学问
记得小时候见过一个玩意,笔者现在已经见不到了。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摆地摊的人,拿了3个白的和3个黑的围棋子,放在一个布袋里,旁边放着精心绘制了一张中彩表;凡愿摸彩者,每人每次交3元钱“参与”费,然后一次从袋里摸出3个棋子,摸到不同的组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中彩情况:
3个白棋子:奖20元;
2个白棋子:奖2元;
1个白棋子:纪念品一份(估价1元);
其它:无任何奖品。
看着人家把钱一次次的摸走,你是不是心动了呢,别着急,我们先用概率的知识来分析一下,你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摸到3个白球概率 1/6*1/5*1/4=1/240;
只摸出2个白球概率 1/6*1/5…1/240=7/240;
只摸到1个白球概率 1/6…1/6*1/5=32/240。
假设每天有一百人去摸,那么:
掏出去的钱:1/240*100*20+7/240*100*2+4/30*100*0。5=20。8元;
收入的钱:100*3=300元。
所以一天下来,他就赚了将近280元!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
读者,你们好!这就是我们在读书时代中学过的《概率论》告诉我们的内容。可是你有质疑过它吗?
请问,如果这么好赚,为什么像这样的摆地摊现在越来越少呢?
笔者记得当年老师出了这么一道题目,他手上拿着三张扑克牌,是A,A,鬼,现在要求计算猜中鬼的概率。第一张猜中的概率为1/3,他翻开了牌,不对。这时候老师再问,接下来第二张牌猜中的概率是多少?
有读者就答了还是1/3。
时至今日,笔者更加肯定地认为,这是错误的。当第一张牌揭开之后,接下来猜中的概率是1/2。
为什么?
我们看看概率分布,拿比较典型的正态分布来做分析: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是一个统计学术语,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运用得比较多的概率分布。其非常神秘,如一个随机群体的身高、一棵树上所有树叶的重量、批量生产的某一产品的尺寸、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测试分数、某些物理现象比如光子计数都被发现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如图,中间部分数据最多,越往两端(极端)数量越少。如果数据最多的点偏离中点,就是偏态分布,相应的偏左就是正偏态,偏右就是负偏态。
我们知道,对于某一件事或者某个要达到的目标,很多的个体发挥出来的水平大致上服从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对于大量个体的发挥统计,常常能看到正态分布“冥冥之中”束缚着整体的状态。
举例说,一门学艺水平的高低,高水平的人很少,低水平的也很少,半桶水的是最多的。
如果谈身材,假设某校学生的身高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平均身高是172。3cm,其概率密度分布状况可以模拟为下图的钟形曲线。横轴为身高的刻度,纵轴为身高等于此刻度的学生人数的概率;从图中可以看出,身高为平均值的学生人数是最多的,从平均值向两边延伸,人数逐渐减少,即特别矮的人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