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扬帆大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朱显波甚至怀疑姚启圣是后代穿越回来找自己麻烦的,外人把朱显波当神,这厮却把皇上当人。不过越是这样的人越难得,年纪轻轻,又远离朝廷权力核心,居然能从只言片语或者半个公文中看出当今皇上的底气来,真不简单。
    当然朱显波问得更多的治国论证的理念,姚启圣像是国师临终教学生一样和盘托出。原本想这姚启圣生于浙江对海洋之事应该更加了解,没想姚启圣却力主从陆路突破,像成吉思汗及其后代们一样。理由是海路占领只能是暂时,陆地蚕食是永久的,也有利于文化输出。
    可以说与姚启圣的几次会面,完全颠覆他对姚启圣一介书生的看法,也同时增长了不少见识。虽然陆路攻击欧周不一定能攻陷哦,但远比朱显波一门心思发展海军,与几个航海大国抗衡的思路要广,多少年了都是朱显波给臣子们灌输海洋海洋,好像大明除了海洋再无别处。其实大明广阔的是大陆,大陆相连的是俄罗斯和中亚、东欧。称霸是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
    于是朱显波下定决心不但要救出姚启圣,更要尽快启用它。就等他戴罪立功好早日升官。
    这天朱显波来到周涛寝宫准备进一步落实营救姚启圣,也打算先把钱嘉征找来谈谈,先做做这个书呆子的工作,没想到小惠又火急火燎的进来了,而且满带哭腔。
    周涛连忙上前招呼:“呦,谁欺侮我们小惠啦?”
    朱显波也是纳闷,自从上次打听小惠的身世之后,很少见到小惠哭了,还这么伤心。
    “皇上,你可要想办法救救姚启圣,他不是坏人。”
    “。。。。”朱显波和周涛两人面面相蹙,随即笑了起来。“小惠,姚启圣可是朝廷要犯,再说他和你也什么关系啊?”
    “皇上,皇后娘娘。姚启圣和小惠是没啥关系,可他的确是个好人啊。他杀的是几个恶棍,而且是为了救小姑娘啊。还有太很有才华的。别看他年纪小,懂的可真不少。皇上不是经常说要广纳贤才吗?”
    “小惠,你了解倒还蛮详细的嘛,你是听谁说的啊?”朱显波对小惠如此关心姚启圣很是纳闷。
    “我自己问姚启圣的啊,那天皇上跟我说去看一个朝廷要犯,我就很好奇,一打听原来是浙江来的,是皇后娘娘的老乡啊。”
    “你。。。居然私闯天牢?”朱显波没想到小惠还真长大了,开始关心起身边的事情来了。
    “没有啊,我骗钱大人,说皇上您让我给犯人带点东西,钱大人就特批我进去了。”
    “好啊,假传圣旨!将小惠推出去砍了。”朱显波既生气又好笑,这丫头多亏不是公主,不然会翻天的。
    “不要啊,皇帝叔叔,皇后娘娘救命啊。”小惠一看朱显波要翻脸,哭得更伤心了。
    “傻孩子,皇上跟你闹着玩的。来说说你见到姚启圣后事什么感觉啊?”
    “他啊,眉清目秀的,一点也不像坏人。不信皇后娘娘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没问你他长得怎么样。我问你,凭什么你就相信他不是坏人啊,还要求皇上放过他,他可是杀人要犯。”周涛想问个究竟,朱显波也想知道其中原委。谁料小惠脸都红了,憋了半天。
    “反正他是好人,你要杀他,你就是昏君。”说完气呼呼的坐在那里。
    “小惠,不可对你皇帝叔叔如此无礼啊。你是来求人的,何况我们也没说不答应啊。”
    “那这么说皇后娘娘答应救姚启圣啦?”小惠马上多云转晴,起身来到周涛身边,一边用眼睛瞟了瞟朱显波。
    “我的小郡主啊,我是不是昏君还难说,但是这次你可是冤枉我了。我正好和皇后娘娘商量法子,如何才能把姚启圣顺顺当当的放出来呢?”
    “真的吗?皇后娘娘,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啦,朕要是不想救他为什么要去看他啊。你都说了他不是坏人,难道朕真是昏君啊。”
    “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小惠终于破涕为笑了。
    “不过,你得先给我皇后娘娘说。你为什么不着急搬家,而是帮这小子来求情啊?”
    “这个。。。”小惠顿时无言了,朝周涛看看,难为情的低下了头。
    “我们的小郡主长成大姑娘啦。。。”朱显波看明白了这丫头,八成是去大牢里看姚启圣的次数多了,对姚启圣产生好感了。十七八岁的姑娘家也难怪。什么都好奇,对爱情更加了,懵懂中谁也说不清的味道。
    “皇后娘娘,快说说,你们想到什么好法子没有啊?是不是让皇上直接大赦啊?”
    “这个嘛,暂时保密。”周涛也卖起了关子,最关键的是这个计划不能对外人说,皇子、公主也不能说。
    “小惠,你先回去吧,我和皇后还有事情要商量呢?”

第182章 姚启圣(3)
    ( )等小惠走后,周涛突然问:“你说要是把小惠嫁给姚启圣如何?”
    “这个还早了点吧,等救出姚启圣,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料。怎么说小惠也是钦封的郡主,他姚启圣要是不能干出点成绩来,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娶小惠的。我先去太和殿等钱嘉征了,你随后就来吧,记得要演的真实一些,还有这书呆子也是浙江人。”
    “微臣参加皇上。”
    “书生,这里没别人,起来说话。我问你,姚启圣的案子你打算怎么办?”
    “皇上,这个微臣很为难啊。皇上屡次去看望姚启圣,还派小惠郡主给他送东西。说明皇上很爱惜人才,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姚启圣,他犯的是死罪啊。”
    “你们不是也调查清楚了吗?他杀的是几个泼皮无无赖啊。”
    “泼皮无赖也是人命啊。”
    “难道就不能通融通融?”
    “按律很那,除非。。。”
    “除非朕徇私枉法,进行特赦是吧?”
    “这。。。”朱显波把钱嘉征给问住了,他知道皇上对姚启圣有好感,但是没想到态度这么坚决,非救姚启圣不可。君臣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想对策。
    “皇后娘娘驾到!”王永胜在老远拖着长声喊。
    “书生,不是我执意要救姚启圣,这事事关皇后。债主来了,你看着办?”钱嘉征迷迷糊糊的更加不知道这夫妻俩卖啥药了。
    “参见皇后娘娘。”
    “钱大人免礼,臣妾参加皇上。”
    “皇后,朕正与钱大人商量要务,不知皇后前来所谓何事啊?”
    “皇上,臣妾前来是想求皇上和钱大人网开一面放姚启圣一条生路。”
    “皇后,这姚启圣可是犯了三条人命,现在钱大人正准备亲自审讯并核准死刑呢?”朱显波说完朝周涛使使眼色,再装作若无其事的看着钱嘉征。
    “钱大人,本宫从未求过大人,这次请大人务必高抬贵手放姚启圣一条生路。”
    “这。。。”钱嘉征很为难,能有不难的吗?一个皇帝就够呛了,怎么周皇后也冒出来替姚启圣求情?
    “实不相瞒,这姚启圣是本宫救命恩人之子。本宫自入宫一来未曾报答恩人,今日其后有难。还请皇上和钱大人高抬贵手留他一条生路。”
    “这。。。”钱嘉征万万没想到,皇后是因为这个求情,这下不答应不行了,皇后的救命恩人啊,杀了他不是伤透了皇后的心不说也是陷皇后与不义啊。这岂是忠臣所为。
    “皇上,钱大人,本宫只求放姚启圣一条生路。你们大可治他的活罪啊。”
    估计这会钱嘉征心里正在骂娘,骂姚启圣的娘,你这小子什么命,我核准稍微一犹豫就然让皇上碰到。现在东扯西连的,你们家居然是皇后的救命恩人,有皇上和皇后保,杀是不能杀了。怎么办?你皇上看着办吧,我要是在坚持,只怕两人一起得罪了。
    “皇上,既然如此。臣恳请皇上给姚启圣一条生路。”
    “嗯。。。死罪以免,活罪难逃,就判他流三千里。充军哈密。”
    “谢皇上,谢钱大人。”
    “吾皇圣明!”
    朝堂上好戏连连,大牢的姚启圣更是摸不着头脑,按说自己杀了人,关进通州大牢。已判死罪,只能刑部核准,如今押到京师,不见提审,也不见拷问。倒是有个什么龙文的经常来看望自己,还打发他侄女给自己送点东西。
    “姚启圣,起来,刑部尚书钱大人要见你。”
    “草民姚启圣参见钱大人。”
    “姚启圣!”
    “在。”
    “你可知你所犯何罪。”
    “草民知道。”
    “知道就好。当今皇上宽厚仁慈,也多亏你祖上积德。姚启圣,现在宣判,你听好了。经皇上口谕判你流边三千里,充军哈密!”
    “啊?”
    “啊什么啊?还不谢恩?”
    “谢皇上隆恩,谢钱大人。”
    “不客气,要谢你就谢谢皇上吧,还有皇后娘娘,要不是皇后娘娘为你在皇上面前求情,你恐怕死罪难免。”
    “这。。。”姚启圣彻底糊涂了,这什么跟什么?皇后替自己求情,然后皇上饶了自己,这些人自己都不认识啊。
    “别愣着了,收拾收拾准备出发吧。”
    “钱大人,能不能再求你一件事情?”
    “这些财务是我一浙江老乡龙文送与我的,烦请交还龙大人。他若不收就请他转卖寄给我家中老母吧。”
    “什么龙文龙大人。那是当今天子,大明皇上。给你送东西的是小惠郡主。”
    “啊。。。”这下姚启圣彻底迷糊了。这一路从通州走来,吃好的喝好的,还有人送东西,原本真以为上辈子记得了,没想到时皇上和皇后要救自己。只是他们是为什么呢?
    反正,经过一番周折,姚启圣的命算是保住了。不过充军哈密也不是那么好玩的,尤其是他这种杀人犯。姚启圣也不知道前路有什么等着自己。几个衙役带着镣铐和装备押着姚启圣就往西边出发。
    走到西城门外,终于来个送行的,是小惠郡主。姚启圣见了下拜:“草民叩谢皇上、皇后娘娘和郡主厚恩。”
    “起来吧,经过这件事情后。你遇事要慎重些,不要总惦记着打打杀杀的。免得大家为你担心。”小惠说出那个担心时,低下了头。
    姚启圣更加感动了“我姚启圣何德何能让大家担心,请郡主转告皇上和皇后娘娘,草民一定痛改前非。从今往后小心做事,谨慎做人。”
    “这些盘缠,你拿到路上用吧。几位官爷一路辛苦,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小的不敢。”这几个衙役当然不敢收郡主的红包。可小惠一再坚持,并嘱咐各位一路好生照顾姚启圣,磨叽了半天才转身离去。姚启圣则朝着宫中的方向三跪九叩,嘴里念念有词,看得几个衙役也颇为感动。
    “你个莽撞的家伙,到了西北好好改造吧,争取立功,将来再考个功名什么的进京来。不要辜负了皇上和皇后的一片苦心。”
    “草民。。。”姚启圣不知道皇上和皇后为什么要救自己,郡主对自己还这么好。赶上贵人了,此去西北是的好好改造了。不为了别的,就郡主对自己的这片心意,将来不考个什么官做做都对不起她啊。
    送走了姚启圣,朱显波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又给李承宗去了一封密信,信中嘱咐他多多关照姚启圣,有机会要多给这个年轻人机会。完了又交代王拓,让锦衣卫沿途关照下,这种人吃不起什么苦,万一想不开挂了就哦了。小惠若有所失的来见朱显波“谢谢皇上救姚启圣。”
    “傻丫头,你是不是喜欢上人家啦?”
    “那有啊。”
    “呵呵,不管你有没有。朕都要救姚启圣的,至于原因呢,以后告诉。不过你要真是喜欢人家,可以跟朕说啊,朕将来多提拔提拔他,很快就能进京做官了。”
    “皇上,小惠还小呢。”
    “哦,那让姚启圣自生自灭吧。那西北据说整天风沙吹,这小子像个书生一样孱弱,不知道那天被风吹倒沙子里埋了。”
    “啊?西北真有那么可怕吗?”
    “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呢,那些充军的犯人是最低等的,每次干活都吃的很少,稍微一歇息就要挨打。都是皮鞭,皮开肉绽的。还不准哭泣,又没医生。”
    “皇上,你送佛送到西,再帮帮姚启圣吧。”
    “不行啊,不杀他已经请皇后徇私枉法了。朕再帮他,只怕朝中大臣们个个不服啊。”
    “您是皇上,一句话的事情啊。”
    “谁跟你说的,小丫头。朕是明君不是昏君啊。不帮不帮。”
    “小惠给你跪下了,求你帮帮他吧。”
    “丫头,你这是干什么?姚启圣与你无亲无故的。干嘛如此为他求情啊,起来,别忘了,你可是大明的郡主啊,他只是个杀人犯。”
    “叔父,实不相瞒,小惠有点喜欢他了。而且您和皇后娘娘肯定知道他不是坏人才救他的啊。他那么单薄的身子要是遇到凶狠的人,那还不是打一次两次就没命了。”
    “哈哈,丫头终于肯说实话了。小丫头也有心上人了啊,长大了。那以后嫁人了还记得叔父吗?”
    “皇上,你到底帮不帮姚启圣啊。”小惠全身心的扑在姚启圣身上,完全不顾朱显波的表情,也不知道是在逗她。
    “帮啊,我们小惠郡主说了,肯定帮。朕立刻派锦衣卫前去。”
    “谢谢皇上叔叔,谢谢,谢谢!”
    “傻丫头,朕逗你玩呢。朕既然从大牢里救了他,当然不希望他被人打死啊。我和皇后早安排好了,我还给西北的李大人写信了。”
    “您。。。”

第183章 纸质弹壳(国庆快乐)
    ( )处理万姚启圣的事情,朱显波又开始钻研起火起来。。niubb.NET 火炮的发展应该说比较顺利,而且和西班牙人、荷兰人交手之后缴获了不少战利品,大部分都送到了科技部去研究。但朱显波知道一个舰队的载员是非常有限的,而印度、波斯已经非洲等地区人口稠密。如果不加强单兵战斗力,取胜容易占领难。
    经过查询资料,再和徐光启等人反复讨论认为应该将火药单体化,这样战斗人员取出来直接装进枪管里就行了,不但提高了装填速度速度,还不容易出错。要知道在战场上出手快十分之一秒就有可能决定一个人的两种不同命运。何况这装填火药不是一秒两秒能够完成的。朱显波第一个想到当然是雷汞,可惜还么人发明,只能从纸质弹壳开始了。
    经过试验,发现现在所用的纸包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太多,容易引起引火孔的堵塞。因此,徐光启在全国各地发出了公告:悬赏一种易燃,且燃烧后残留物较少的材料。高额的赏金让大明各地城内外一时间烟火四起,大家没事儿都会将眼前的东西弄一点儿来烧一下,看看能不能碰运气找到一种符合朝廷要求的材料。
    经过五几个月的悬赏,据说还造成了一些小火灾,终于有纺织厂的一名工匠找到了一种亚麻,这种亚麻是用来织布的。因为近几个月来很多人都经常找东西来烧,然后去悬赏组提交,所以大家也大概知道了残留物多少的概念。徐光启也连忙向朱显波汇报材料的事情。
    “皇上,这名工匠某天将坊里打扫出来的一团亚麻烧了烧,发现最后剩下的残留物比自己以前见过的燃烧残留物都少,就试着向悬赏处提交了一下。不过他也没太在意,因为据说几个月来已经有很多人向悬赏处提交了自己找的材料,但是只有少数人得到了少量的奖金,还没有人得到全额的奖励。”
    “这样的人一定要如实重奖。这样才能鼓励全民参与科研。另外也要加紧实验他提供的这种材料。
    “是,微臣马上去落实奖励发放和材料验证的事情。”
    研究组试验了后发现亚麻的燃烧残留物比例比目前其它材料要小得多,也就向徐光启进行了报告。最后徐光启拍板,选用了这种材料进行试验。
    不过,研究组发现亚麻布太软,不能固形。而软包的火药虽然对装填速度有所提高,但还是不理想:经常会出现因亚麻布挤成一团,使得弹丸很难被压进枪管,或者挤破亚麻布造成火药漏出的情况。在这种时候,装填速度甚至还会慢过以前的方法。
    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何况这帮的老板是朱显波,头头是徐光启。后来,工匠们将其磨成浆制成了纸,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不但使其硬化能够制成各种形状,还进一步减少了燃烧后的残留物。而且亚麻纸更容易引燃,是一种优良的纸弹壳材料。
    最后,用这种亚麻纸包裹火药,制成了口径粗的圆柱体单体发射药。采用这种单体发射药后,在训练场的轮射排数直接就降到了4排,而且还可以在间隔对枪管进行简单降温。
    枪弹研制成功后,研究组又用厚的亚麻纸壳对火炮的发射药进行了单体化改进,也大幅提高了火炮的装填速度。不过炮弹纸壳比较厚,在试验时,发现偶尔会出现引火药不能烧穿纸壳,引燃发射药的问题。所以在装引火药前,需要先通过引火孔刺破纸壳,再倒入引火药,以保证火炮的发射。
    不过这只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瑕疵,没有人在意,大家只是将刺破纸壳的动作加入了火炮的标准训练动作中。
    随后,考虑到搬运的问题。研究组又开发出了木箱分格装载法。枪弹发射药采用16发双层小木盒装载。两层上下对开,取用完一面反过来再打开另一面。平时训练时,发射药及引火药在训练前领取。战时每人携带两个装药盒。其它的由后勤保管,以空盒换领。主要是考虑到火药的防潮性,同时也可以控制火药的流失以及防止反叛的可能。
    当然,以护卫队员现在的待遇,基本上没有反叛的可能。而且其家人大部分都在商行里工作,更是降低了他们反叛的可能。主要是防止多年后的可能性,所以朱显波又让朝廷科技部和刑部专门作为了弹药管理条例。这样一来,加上以前的枪械管理条例,就更加确保大明的火枪技术不容易外泄。
    炮弹发射药都是采用的单层木箱,各种口径的每箱数量不等。炮弹发射药虽然用的是厚纸壳,但是纸壳的硬度还是不够。主要还是考虑到残留物的问题,没有加得太厚。这样在装填的时候就增加了一个木制的药包装填器。就是一个圆柱形的木壳,立着分成了两半:一边连着,可以转动,另一边有一个活动卡口。
    一般的正中有一个把手,用于手提。圆柱一头是空的,另一头有一个活塞似的推拉装置。用时,打开活动卡口,将木壳打开,把药包放到木壳里,然后合上木壳,扣上卡口。一只手提着将空的一端对准炮口,另一只手推动活塞装置的木柄将药包推进炮口。然后将炮弹放进去,用木棍顶到炮尾,等待发射命令。
    可以说,单体发射药直接增加了部队两倍以上的战力,同时为火药的管控提供了方便。尽管朱显波想要的是雷汞,但是这个纸质的弹壳足以秒杀一切火枪了,在这个时代,不仅仅是领先那么简单。这一点徐光启是暂时不会明白的,但朱显波立刻找了刘立洋,让他在整训新兵的同时,准备配置管弹员,这些人也必须是军人,而且必须忠诚可靠。
    同时为了为了保证纸浆的供应与保密,徐光启又令科技在兵工厂旁边建了许多个个造纸厂。与其他地方的造纸厂不同是,这些厂区里厂区里主要以亚麻为原料,专门造纸供应火枪弹壳用纸。
    这个伟大的发明令朱显波激动不已,特意到户部划拨专款筹建造纸厂和弹壳装填工厂,外人看来这皇上是喜欢这些东西而已,而朱显波知道,大明的春天真的来了。当然光有把弹头和火药一同装入纸质弹壳内这一步还不行,得搞底火,把底火、发射药、弹头包装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射击速度。而且纸质弹壳的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
    还有就是火枪的生产问题,这个朱显波已经嘱咐徐光启和范文程好几次了,现在刺刀是配上去了,但生产速度还是不行。
    ———————(你的收藏是对我对大的支持,你的红票是我爆发的动力!祝大家节日快乐,有空多泡妞!)

第184章 大将军神炮
    ( )几个月之后朱显波又接到科技部和工部的汇报,说是火枪的生产改造基本完成,请他过去验收。
    经过几个时辰马不停蹄的急赶,朱显波终于从京城赶到了涿州的铸造所,徐光启、科技部、工部、兵部尚书一通陪朱显波实地考察。铸造所负责人、涿州知县杨一鹏早早的闻讯赶出城外来迎接。
    朱显波也不寒暄,也不客气,直接要求去现场。
    杨一鹏也无奈,只能招呼马车夫将车驾过来。趁着等车的空挡,朱显波转向徐光启,望着他早早冒出的满头华发,颇有些痛惜地说道:“徐爱卿你可一定要注意身体呀,千万别累出病来。”
    “呵呵,皇上多虑了。”徐光启笑了笑,“微臣整日与文程还有那些科技部院士呆在一起,每天探讨机械学术上、火炮、火药研制上的问题,别提有多开心了,这人一开心身体就好。胃口就好,皇上你放心,微臣的身子骨硬朗着呢。”
    朱显波欣然道:“徐爱卿,你可是我们大明帝国的活着的国宝,不活足百岁是绝不会让你去天界享清福的。”
    徐光启拂须大笑。
    朱显波在看看,什旁边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地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范文程的人品、才学都没的说,而且年富力强,可以说是科技部最佳人选,更是未来大明帝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
    当下四人上了马车,直奔铸造所。
    原来这杨一鹏已经发动民夫在铸造所和县城之间修了一条宽阔的官道。两辆四驾马车可以在官道上并道而驶。
    没过多久,朱显波一行就到了涿州铸造所。
    一到现场,朱显波简单地跟杨一鹏交待了几句,王就一头钻进了铸造所的生产车间。
    刚刚踏进厂房大门,充盈入耳的便是机器开动的轰鸣声,偌大的车间里,极目所见都是铁制的机床,一派忙碌景象,杨一鹏早已经凑上前来,说道:“皇上,这里是生产步枪枪管的一号车间。”哦,铸造所的人认为,这枪步兵使着最顺手,私底下都叫步枪,叫开了。本来子弹壳的出现,火枪已不足以形容了。
    朱显波拿起堆在过道边的铁料,却是一截浑铁棍。
    徐光启绍道:“皇上,以前步枪的枪管都是卷出来的,然后用大管套小管,里外嵌套,最后再钻孔,抛光,工序复杂不说,强度还不高,如果缝隙没有合好就很容易炸膛,现在地枪管则是由浑铁棍直接钻空而来,工序简单,而且强度高,不会炸膛。”
    朱显波问连忙道:“直接由浑铁棍钻孔?万一钻偏了怎么办?”
    “这的确是个问题。”徐光启回答说,“不过难不到范文程大人。”
    说罢,徐光启对范文程说道:“范大人,还是你跟皇上说说吧,怎样保证枪管不会钻偏?”
    范文程淡然道:“皇上担心枪管为钻偏。其实是因为钻头太细太长,转动的时候容易挠动,因此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钻头固定死,让枪管高速旋转、进刀,因为枪管够粗够硬。转动的时候不会挠动,所以基本不会钻偏了。”
    “厉害!”
    朱显波忍不住向范文程竖起了大拇指,这事说出来虽然没什么大不了,要放到朱显波那个年代也是司空见惯。但现在是明朝,可要凭空想出这个窍门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这完全是绝妙的逆向思维!
    说话这功夫,朱显波已经走到了一台钻床前面,工匠身边的周转箱里已经整齐地叠放了一堆已经钻好孔的枪管,王朴随便拿起一支枪管,发现内孔非常光滑。枪管两端的内外圆心几乎没有偏移,至少肉眼看不出来。
    朱显波回头问道:“现在的加工速度怎么样?”
    徐光启微笑道:“皇上放心吧,机床换成铁制之后。寿命大大增加,现在地加工速度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一台钻床一天就能钻出三十支枪管!一号车间总共有二十台水力钻床,要是原料充足,每天可以钻出六百支枪管!”
    “每天一千?”朱显波咋舌道,“乖乖,那十来天岂不是就能装备一个火枪营了?”
    徐光启接着说道:“现在枪管的加工速度没有问题,但是铁棍的浇铸速度跟不上,因为从各地运来的精铁纯度不够。需要回炉再炼,然后再浇铸成适合加工的浑铁棍,因为沙模地制作很耗费时间,所以速度就有些跟不上了,不过等铁模研制出来,加工速度就能赶上去了。”
    朱显波点点头继续问道:“那现在一天能浇铸多少浑铁棍?”
    “每天差不多百两多根吧,去掉有气孔报废的,平均每天两百根这样。”
    朱显波闻言暗暗心喜,就算每天两百根。那也是不小的产能了,照这样地生产速度要不了两年时间,十几万中央军和水师就能全部换装标准化后膛步枪了!
    接着朱显波又参观了二号、三号、四号和五号车间,二号车间是拉制膛线地,这是个技术活,需要老工匠才能胜任,三号车间是生产枪机的,大多数零件都采用了锻压工艺,用做好地铁模往下咣当一压。零件就成形了。
    四号车间是步枪的总装车间特别值得一提是五号车间。也就是子弹生产车间。
    战争历来就是促进科技飞速发展的催化剂,朱显波以举国财力、人力扶持军事科技地研究更是加速了军事科技的发展。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纸壳弹关键技术底火装置就已经诞生了。
    因为在大明科技部还有三十名西洋院士,他们中间,就有好几个从事机械或化学研究的,在欧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从事火枪技术研究了,到了中国之后,由于大明官方的支持以及财政、人力、设备上不遗余力的支持,他们的研究很快就获得了成功。
    底火装置的出现,使步枪出现了革命性的进化,从此真正开始实现标准化生产!
    现在的涿州铸造厂虽然产能不大,却已经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兵工厂了,因为他生产地步枪和子弹已经和近代的枪械没什么区别了!这是朱显波十分高兴的地方,小平同志没说错,科学技术是第一次生产力。感谢小平,感谢那些科技部的人才,感谢自己带来的电脑啊。
    参观完了五号车间,朱显波内心的激荡可想而知,原本他只想着科技部能把涿州铸造厂的木制机床换成铁制机床就已经不错了,可没想到徐光启他们做的是如此出色,居然真的建成了步枪生产流水线!
    没等朱显波心情平复,徐光启又把他带到了一间仓库外,神秘兮兮地说道:“皇上,微臣有件小小的礼物要送给你。”
    朱显波的目光变得热切起来,低声问道:“什么礼物?”
    徐光启笑而不答,早有工匠上前打开了仓库大门,朱显波一眼就看见仓库里摆放着一尊庞然大物,不过这尊庞然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