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扬帆大明-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心吗?朕一不是昏君,二不是无道。你们没有理由继续顽抗下去,早点归顺朝廷。”回乡朕的有银两补贴吗?自己这样跟着起义军叛乱到底是对还是错啊,看起来这皇上并不是传说中得那么荒淫无道啊,那么晚我们到底为什么造反呢?肯定有起义军纠结了,朱显波要的就是这种纠结效果。
演讲完毕,关内沉默了许久,朱显波知道自己的演讲起到了效果。这边戚宏亮等小将对皇上这一路利用舆论争取民意的做法也是佩服得很。确实啊,这带兵打仗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戚宏亮等人才那到那啊,朱显波面对他们崇拜的目光也只是淡淡一笑。
当然,朱显波不想给关上起义军将领们反应的机会,现在守军正是人心混乱的时候,不能等他们挨个劝冷静了。一面指挥火枪手一起发射,一边自己从背上取下霸王弓,想起师傅安卓,慢慢得在心中念起口诀,运气,拉弓,满弦,射。。。弓箭像一团火球一样冲向城门,哐当。。。城门破了一个大洞。
城外千军雷动,城内一片哗然。这少年皇上用的是什么武器啊,就一箭能射破半尺厚的城门?虽然这城门已经破败,但那得用多大的力气啊。攻城车一时半会都不会这么快啊。这皇上到底是人还是神啊,自己有个神奇武器,还有那么多神奇的火枪。看起来很难战胜啊。
“对面的起义军看到没,当今天子乃真龙下凡,更有九天魔女的火枪神兵助阵,再有抵抗者,死路一条,还是那句话,现在归顺朝廷的,既往不咎,不愿意从军者,朝廷给予补偿,回家种地。现在赶紧从战场撤退。”穆友前学起了朱显波。
朱显波很是满意,孺子可教啊。这一趟没白带他们出来。转身向身后的众将说道“各位,准备带人冲击城门。待会进关之后直追敌人主将部队,其余四散而逃的就放过他们。”
话未落音,朱显波第二箭射到了城上,城立即火光冲天,顿时,守军四散而逃,死伤无数,一些头领想阻止溃逃已经无能为力。慌忙之中也不知道何处何从,多数被冲进关内的骑兵抓获。
朱显波向后方招招手,前面刀盾兵和火枪手闪开一旁,骑兵迅速冲进关内。而原本安居关上的起义军四散逃窜。
朱显波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征,耗时七天,己损八百,杀敌一万余,俘虏三千,伤敌数千,其余四散而去。朝廷大军顺利占领潼关,这可比当年平定京师叛军来得艰难的多,也很好的展现了朱显波的文治武功。
朱显波一边派人给洪承畴送信,一边安排部队驻防,战后一边安排治疗伤员,一边安排几个进士,抄滕劝降语录发往各周边县市。毕竟兵家之道,攻心为上,何况叛军并未了解朝廷方火枪队为何物,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再潼关稍事休整,朝廷大军开拔前往长安,几个进士也算大开眼界,纷纷表示闲来要跟圣上学学弓箭之术。朱显波笑而不语,这个时候还是装得神秘些好,当年他要是如实交待,只怕王拓也不会将他招入锦衣卫,也就很那遇到魏忠贤,说不定这个时候还是一名九江商人呢。
戚宏亮也是十分惊奇,只听说皇上学富五车,没想到武艺也如此高强,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皇上到底有没有可能存在短板啊。难道真是天神下凡不成?
看这些家伙个个纳闷的不行,赶紧劝道:“重点的不是弓箭之术,而是用兵之道,我们大明真正的的敌人在海上,这陆地上朕绝对不会允许第二只老虎的存在,不管他是闯王还是祸害王。朕是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大地上唯一的天子。还记得你们考进士那会朕怎么说的吗?”
众臣纷纷表示,吾皇圣明。圣明不圣明很难说,但是要想自己的部下和自己保持步调一致,灌输是必不可少的,抓住一切机会灌输,尤其是这些年轻的可塑之才。
“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战争,什么敌人,冷静之外还要多想办法。上策是从士气上打击对手,同时发挥我大明部队的特长。”
“臣等谨遵皇上教诲。”
“当然这潼关是地形特殊,如果遇到平川,则要重点防范敌人骑兵突击我火枪队。”
出战告捷,全军士气高涨,尤其是那几百火枪手被那些老兵视为神灵下凡,其余军士整天闲来就围着东打听西打听,弄得那些军士好不得意。
张蕾更是得意的不行,“皇上,这大半功劳可是我火枪队和我的啊。”弄得旁边的周涛掩面而笑。
“你笑什么啊,事实嘛,上次打劫匪,这次攻潼关,要是没火枪手,能这么轻松啊,死伤这么少啊?”
“那请问张大将军,这火枪从何而来,是谁研制的。谁装备部队的,又是谁让你带兵训练火枪队的啊”
“火枪是徐光启造的啊,那个书生我认识比你们早,是李承宗让我训练火枪兵的啊。”这丫头真能狡辩,合着没朱显波什么事,哎,由着她。
“那请问将军要何官位啊,是贵妃还是皇后啊。”周涛记得出发时朱显波讲的话来了。
“你们两个,狼狈为奸,哼。。。”朱显波和周涛相对而笑,张蕾满脸通红跑了出去。朱显波转向周涛,怪她坏自己的好事,周涛则一脸的无辜。
由于朝廷军队迅速拿下潼关,并且俘虏了罗汝才,潼关附近起义军迅速溃逃,大部分逃往高迎祥处,河南、湖北等地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渐好转,大批心有不甘的起义军带领部队从河南,湖广,四川等聚集周至,似乎想团结在闯王周围与朝廷分庭抗礼。
朱显波和张蕾等人率部进入长安,毕竟旅途劳累,吩咐洪承畴分兵驻守潼关,函谷关,切断起义军来往要道。另一方面,让随行朝廷官员,将带来的银两立即用于陕甘救灾,解铃还需系铃人嘛。要平息起义祸端,设法减轻灾情,稳定灾民才是根本。
于是朱显波吩咐同行人在城内大量印发劝降传单,鼓吹圣皇英明神武,起义军将毫无出路,开出条件来将领来投一千两,主将来投一万两的条件诱惑起义军众将领,不管有用没用先动摇其军心再说。
同时朱显波又召集几位进士和洪承畴,让洪承畴派人到各州县、、各关隘张贴大字报,主要内容就是天公不作美,导致我大明境内多处受灾,前期地方官员处置不当,造成损失巨大,如今圣驾亲临陕西,一位剿贼。二来视察灾情,并会立即下拨救灾款项,请各地居民呆在家中等候救援,不要误信他人谣言,犯上作乱,一面被人利用。
攻克潼关不算什么,攻克灾民的心理关才重要,如果陕西灾民能和当年河南、山东等地一样,原地等待救援的话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事故。
PS:本月响应纵横新政策,每日更新一万,请大家果断收藏,给予支持啊
第九十章 围攻周至
( )布置完各处关隘,张贴好安民布告,朱显波觉得是机会跟高迎祥决战了,这区区一个草民闹这么大动静,还需要皇上御驾亲征,如果再不迅速歼灭敌人,朱显波和大明朝廷的威信就保不住了,今后再有事,只怕造反的人会越来越多。
想什么办法能速战速决呢?朱显波听说过骄兵必败的典故,看来还得想办法让他们骄傲起来。于是又找来几个进士“以洪承畴的口气向起义军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朝廷的疏忽才导致这么灾民流离失所,还请起义军看在民族大义上,主动讲和,好让好听有精力来救灾。反正怎么低调怎么谢,顺便把起义军吹捧一番。那意思就是朝廷还不想和起义军决战,希望能讲和,讲条件。
高迎祥收到信来劲了,跟众将领们商量一番后,认为朝廷应该立即撤出陕西,封高迎祥为陕西总兵,并提供粮草这算银元三十万。洪承畴调离陕西等等条件。
朱显波又好气又好笑,没办法,装过头了,高迎祥误会了。又或者是高迎祥识破了自己的计谋于是将计就计。没办法,只能给他一个教训了,让战斗尽快结束才能战斗。
当一个人觉得他可战胜时,他离失败就不远了,世事往往如此,而现在的高迎祥似乎正觉得,朝廷无法战胜他,自从各方起义军来投后,他的部队已经与大明朝在三边以及中央西政军总和差不多了。更何况朝廷要分兵驻守各地,十分分散,而他们发源于山西河南等地,群众基础也不错,打起运动战来肯定不会输给朝廷。
但是高迎祥等那里曾想到年纪轻轻的皇上一来就切断了他们运动的路线甚至粮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难道这就是朝廷正规军和草民的区别吗?而朱显波和洪承畴两个人兵合一处,这亚洲大地上只怕没人能打败他们君臣俩,高迎祥明显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朝廷方面洪承畴提议调河南、山东驻军配合朝廷一起进攻。朱显波认为,河南山东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军力,给某些有野心的人一定的压力,不然按下葫芦起了瓢不是更累。所以剿灭起义军还不是不能图块动摇了地方防御根基就得不偿失了。能够围而不歼,让敌人自动溃散是最理想的。
时间很快来到十二月,隆冬的陕西已经有点冷,朱显波吩咐下去,各军营除正常伙食之外,每人每天必须补充一杯姜汤水,食盐、生姜从四川陕西调集,朱显波的部队经过短暂休整,并从陕西调集三万军士,准备进攻高迎祥的大本营。兵部从京师给朱显波调来一百杆火枪,这个徐光启应该是用尽全力了,两个月时间,出来这么多货。最高兴得当然还是张蕾,四百杆火枪,别提多神气了。
由于几处关隘都被朝廷把守,起义军人数众多,粮草就成了很大的问题,不少将领从河南、湖北来投靠高迎祥几乎没带任何粮草,一路抢过来的。朱显波计划就是要赶在夏粮收割之前击破高迎祥,不然这群乌合之众不知道会不会出黄河抢山西。朝廷只要控制了粮草和各路供给路线,那周至县起义军再多也只能是孤城一座。一群草民没了粮草自然做鸟兽散。
于是召集各位将军部署,当然大部分还是交给洪承畴去执行,到了洪承畴的地盘,朱显波负责睡觉,他洪承畴自然负责指挥,八万大军一路开向周至。其他各州县都接到通知,连同巡捕和民防队严阵以待,防止起义军逃窜上山成寇。
很快朝廷大军到周至界,朱显波找来罗汝成,表示愿意放他回去,去留自便,不附加任何条件,罗汝才先是一愣,随即拔腿就跑,众将纷纷表示不解,其实朱显波倒觉得无所谓,起义军多个李自成也许能强大许多,多个罗汝才,只会多一个神化他朱显波的庸才而已,他的身份是头领,传神话更加有信服力。
“皇上,这两军即将开战,为何你却放了罗汝成?”这些进士们不了解皇上的心思,这些虽然跟着耳濡目染,但罗汝成毕竟是个将领啊,要是杀了祭旗或者绑带阵前吓唬敌军效果肯定不错。
“你们说朕在潼关打得威武不?”
“威武啊。”
“有多威武?”
“这个,皇上有如天神下凡,张蕾将军人如其名,有如雷公般的勇猛无敌。”
“那敌人不知道啊,知道了也不信啊。”
“皇上是想放罗汝成回去广加散步我军的威猛?”
“他这一回去,一来些低级将领和军士们肯定相信不少。你们再在城外一宣传,这里应外合哈。一旦战事开打,他罗汝成扰乱军心还是活不成。”
嘿嘿,这些进士不说话了,皇上不但借敌人的嘴扰乱军心,最后还借刀杀人,让敌军内乱,这一石数鸟啊。这皇上挺腹黑的。
很快两军对垒,周至是个小城,驻扎那么多起义军实在显得拥挤,何况城墙本来就破败不堪,朱显波和洪承畴商量,觉得起义军可能粮草暂时还是很充分,视情况要选择强攻,也许能很快拿下,但是高迎祥等选择了野战,这是朱显波喜欢的。火枪的射程能发挥到极致。
于是朱显波自带一部目标围南门,洪承畴带一部准备围东门,两军连营而驻,摆出一副要随时决战的架势。八万人,按照洪承畴的想法是四面围城,既然高迎祥敢出来,就先打回城去再做下一步计划。
两军阵前本来是将军先行厮杀一番,再士兵厮杀一番。朱显波不想牺牲无辜的将军,更不喜欢别人叫他暴君,何况太多的起义军士兵只是生活所迫加上被首领们蒙蔽,转战他乡。
朱显波跟张蕾、周涛自己的想法,“他们古代人打仗不是喜欢单挑吗?明天我出阵去把高迎祥挑,看起义军如何应对。”
“这样做很危险,更何况那高迎祥要是拒绝单挑怎么办?”周涛不主张朱显波出来就单挑。
“不会的,你就等着看我如何激将高迎祥,他要是不单挑,我还真不能小看了。”
“要不换我去,我是女将,他更容易上当些。”
“不行,你那三脚猫功夫训练军士还可以,我听人说高迎祥功夫还可以的。”张蕾吐吐舌头不再说话。
朱显波于是策马来到阵前“让高迎祥出来说话、”
不久对方阵中闪出几员大奖,一个全身银甲的将军模样的人来到阵前,朱显波再打量其周围,似乎很多将军居然没有铠甲,士兵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粗布遮体与大街上的农民无异。这家伙肯定是高迎祥了,笨蛋,还均田赋,均个屁,看我如何让你出丑。
“高迎祥,朕自登基以来,勤政爱民,海外贸易日渐昌盛,大明各地民生得到改善,尔等如何造反。今朕御驾亲征,你若归顺朝廷,我便饶了你众军将士。”
“放屁,地方连连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而皇上却荒淫无道,群臣只顾享受,不想救灾,如此朝廷是官逼民犯。“
“你也算个头领,人称闯王,朕年方十八,后宫嫔妃尚不及普通人家。何来荒淫无道?河南、山东旱灾去年就已经基本救援到位,陕西大旱乃天灾,你又如何怪倒朝廷身上,群臣现在每月只休息三到四天,甚至停拿俸禄,拿出银两来救灾,何来只顾享受?”
高迎祥先输一局,这家伙以前的台词也不改下,换皇帝了,他还用那些陈词滥调,很快明军阵中一阵哄笑。朱显波趁胜追击。
“朝廷官员忙于救灾,你等却鼓动灾民,离开家园参与你的暴力之旅,请问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从何来陕西不是一路抢劫过来的,朝廷还要分出精力来对付你等反民,劳民伤财,这些财原本是拿来赈灾的。你们难道不是**吗,甚至大于天灾。朕已经发出公告,凡属归顺朝廷的军士一律既往不咎,愿意从军的报效朝廷,愿意回乡的朝廷补助本钱,你们是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扣着他们不放?”
“这。。。”高迎祥明显准备不足。
“你们号称均天赋,无纳粮,那么你身上这身铠甲为什么不穿在那些士卒身上,无纳粮,你们吃什么,你的大军吃什么,全靠抢劫吗,这如土匪何异,虽然本地民众看起来负担减轻了,那被你们抢的那些外地民众呢?谁有担保你们一直呆在陕西,不抢陕西呢?将来粮路不通了,钱路断了,是不是先从周至下手?”
“放屁!”高迎祥已经满脸通红。
“朕文成武德,年少有为,你一介武夫,出口成脏,到底那个更像真龙天子?”朱显波不想放过高迎祥,擒贼先擒王。“比文你是逊我十万八千里,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为了减少两军士卒的牺牲,你我今日武斗,胜者统领天下,输者放弃抵抗,将部众交给对方处置。如何?”
“这,。。。”两军几十万人,估计没几个人想到我朱显波会这么说。高迎祥当然也不想到。一时没了底气。
“朕贵为天子,大明万万子民的统帅,难道不配和你一个土匪头领打斗,你要是怕死,趁早回阵,换个能打的来。”
〃打就打,你可以别后悔。”高迎祥已经憋了半天了,好不容易说出这么句话来。
“皇上。。。”后面的洪承畴急了,朱显波早叫王拓打听过了,这高迎祥,武功一般,平时喜欢吹牛,好大喜功,加上李自成等几个是他晚辈亲戚,他这才当了首领。论谋略,武功只怕不及李自成等人十分之一,今日被朱显波骂得狗血淋头,不打是没脸回去了,而他看朱显波也只不过十八岁,毫无战斗经验,胜算应该很大。
PS:本月响应纵横新政策,每日更新一万,请大家果断收藏,给予支持啊
第九十一章 单挑高迎祥
( )高迎祥拍马就准备上前开战,朱显波朝身后的张蕾使眼色,那意思就是如果他打不过就开手枪,打得赢就放火枪队。张蕾微笑的朝他点点头,洪承畴和戚宏亮都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俩,想上前替下皇上,又怕敌军笑话,皇上责怪,反正神情十分紧张,估计打定主意随时出手。三军士兵听说皇上要单挑对方主帅,集体亢奋起来,喊声震天。
对面军中,几员大将神情和洪承畴差不多,毕竟不是知根知底啊,这小小建贞皇帝到底要干什么呢?闯王要没事才好,那架势也是万一有事,立即冲上来帮忙的样子。高迎祥是一介武夫,当然不怕朱显波这毛头小伙,所以起义军众将领也不是那么担心高迎祥。
朱显波定睛仔细观察了下高迎祥,顿时觉得自己后悔了,跟这样的草莽对决,掉价啊,我朱显波堂堂大明皇上,文治武功样样在行,关键还长得玉树临风,而这高迎祥是真正的闯王,闯祸的大王那种,很明显从小就是个顽皮的孩子,只是利用了灾情成了点事情而已。
高迎祥看了看朱显波,不由的笑从心生,这小皇帝长是长得好看,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蠢,要跟自己单挑,今日一定不能让他跑了,不行弄个重伤也能打击朝廷大军士气。
当然尽管朱显波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和高迎祥单挑,想换个武将来对等,但话已出口,人也站定,由不得他了。打,哪怕是敌人丑点,素质低些,只要不输,还是不那么丢份。高迎祥看朱显波原地不响,以为朱显波胆怯了心中更是信心十足。
正在朱显波犹豫之际双方阵中鼓声四起,真是催人奋进啊,两人拍马来到场地中央,转了两圈,站定,战斗一触即发。只见那高迎祥,憋足了气,脸色通红,想是要一击必胜了。是啊,自己本来就是一路打拼出来的,今天要是能拿下小皇帝,自己闯王身份说不定能成闯皇呢。想到这里难免有些激动和急于求胜了。
这边朱显波屏住呼吸,调整神态,气运丹田,双手摊开,慢慢的,白罩出来了,朱显波一阵惊喜,谢天谢地,师傅传的金刚罩,关键时刻还得靠它啊。有了金刚罩护体,朱显波心里有底了,难怪当初师傅不教自己其他功夫,而专挑了这防御大*法,还是师傅有远见啊,这带兵打仗太实用了。
高手对决,比的是心态,虽然这高迎祥算不算一等一的高手,但是在情绪上很明显过于急躁了,这一点,朱显波很快就明白了,是自己的激将法起作用了,还好自己不用急。只要祭出金刚罩,莫说他高迎祥一个人,就算是三个、四个人一起上一时半会也搞不倒他,当然上来就砍马脚的除外。
“高迎祥,朕是真命天子,你现在投降还来得及,等下一旦开战,你就只剩死路一条。”高迎祥越是心急,朱显波越是要逗他,这也是一种战术。自己进攻乏力就指望敌人忙中出错。
高迎祥气得脸都红了,他知道斗嘴自己不是小皇帝的对手,还是早早出招拿下这家伙才是硬道理。“废话少数,今天定叫你有来无回。”说完便朝着朱显波冲过去。
“亏你口口声声要推翻朕的统治,这等刁民做皇帝不是要笑掉天下人大牙么?你知道如何河工、漕运吗?认识四书五经吗?知道什么叫仁义道德吗?”高迎祥越是急着打,朱显波越要逗他。高迎祥气急败坏,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朱显波一看差不多了,准备打。
只见高迎祥,左手一拍马屁,右手挥舞着手中大刀,直接向朱显波砍来。朱显波伸出随身宝剑一挡。只听叮当一声,火光四溅,大刀是弹开了,他手臂也有点发麻,这家伙一身蛮力,要不是朱显波有金刚罩护体,只怕凶多吉少啊。赶紧集中精神,运好内功准备再战。
高迎祥心里也是一震,心想这小皇帝还真有几分蛮力,防御指数这么高。自己看来得小心应付才是。嘴上不说话,心里却暗暗的加劲,准备再照面时使出十二分力气来。朱显波看在眼里,心中也暗暗加劲,得把气运足了,以至于金刚罩破不了。
两马交错,高迎祥一看大刀没看中朱显波,回马继续挥舞大刀,双手紧握刀柄,使出浑身力气,大刀一横,这家伙,刀刀要命啊。还好朱显波有气罩护体,一般人看不穿这气罩,高迎祥也是一介武夫,当然看不穿,但很明显,高迎祥比朱显波的打斗经验更丰富,而且体力好像也要好些。
来来回回的一顿乱砍,虽然伤不着朱显波,但两人胯下的战马累得气喘吁吁。这高迎祥本来体格就健壮,这朱显波倒是不重,但施展开气罩后,如同数倍体重压在马身,可怜着两战马了。
朱显波心想不行,不能跟他这样耗,耗下去自己虽然不容易被伤着,但运气时间长了这战马累趴下了就不好了。再说自己没点像样的进攻,只怕难以服众。而自己已经当着这双当十来万军士夸下海口,要是不能在战场上把高迎祥单挑了,只怕起义军士气还会高涨,那可不是朱显波想要的。
想到这里,朱显波左手把剑一竖防备高迎祥来攻,右手伸向腰际。当,又一直发麻,估计高迎祥也麻了。这场合,朱显波相当于开外挂了,你砍你也麻。何况高迎祥本来就想考蛮力压过朱显波。
高迎祥见朱显波不还收手,右手却伸向腰际,以为他手忙脚乱美招架之力想拿暗器,更加不肯放过朱显波了。大喊一声:“狗皇帝看招。”
眼见高迎祥拍马又急忙过来,朱显波加快了动作,没错,朱显波就是拿暗器,超级暗器。“小子,你当心朕的暗器哦,朕暗器在手,你死定了。”朱显波不怕高迎祥知道自己要使暗器,再说练武之人也没几个怕暗器的,他这是明着来,效果也许会更好。
手枪在手,朱显波左手一拍马后屁股,得拉开点距离,不能让他看清楚自己拿着什么家伙,更不能让他轻易躲过去,子弹珍贵。
抬手,虚晃,高迎祥弯腰一躲,机会来了,连扣两下扳机。高迎祥心头一惊,暗想,坏了,可不就坏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朱显波这暗器的速度他高迎祥的功力根本没法躲。就见高迎祥像一头死猪一样,直挺挺应声倒下,顿时血流如柱。这HK45手枪的威力不是盖得,教授和政委们还是很给力啊。
朝廷方军中欢声雷动,敌营则一片哗然,朱显波正想上前再补几抢,只见对方阵中一员小将火速从阵中冲出。玩命啊,这家伙全然不顾朱显波的暗器。
嗯,这人在潼关朱显波好像见过,该是李自成。
只见李自成,来到阵前,跳下马去,伸手去抱高迎祥。一面用余光瞄着朱显波,防他偷袭。
“你放心,朕不是小人,将军忠勇双全,何苦跟着贼人。弃暗投明。”说实在的,朱显波越来越觉得,演说才是他的长项,随时随地,信手拈来。
是啊,就他救人瞬间,朱显波足够开好几枪,别说救不了人,只怕自己身上也要打成窟窿了。李自成似乎有点感激,但手中还是没有停下。
“你给我等着,只要高闯王有事我一定不会放过你。”哎呀,还是个重情义的忠臣,不管高迎祥算匹夫还是鼠辈,这李自成倒是挺讲究,只是跟高迎祥是白瞎了,不行,我得想办法把李自成争取过来。到时候说不定又是一员虎将,自己刚坐稳江山,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尤其是这种没被朝廷污染的新人,只要自己加以栽培,然后再委以重任,必将是心腹一个。想到这里朱显波满脸微笑的再看看李自成
只见那小将,满脸怒火,抱着高迎祥,翻身上马,奔回营中,小归小,倒是很冷静,救人要紧,殊不知那高迎祥早没救了。明天这家伙只怕要找自己报仇了。朱显波一看敌方阵中大将一阵忙乱,连忙牵马退回阵中,朝张蕾挥挥手。
起义军中冲出几员大将想要挽回点局面,这边戚宏亮等小将当让不愿放过立功的好机会,瞬间也从阵中冲出,一阵掩杀。张蕾也不远错过机会,趁火打劫大概现在是最佳时机。
瞬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哦。错了,是火枪齐鸣,锣鼓喧天,火枪是攻击,锣鼓是鼓劲的,朝廷这边士气瞬间加到了一百,而起义军那边只怕八十都不到了,真正的此消彼长了,洪承畴很快就明白了皇上为什么要坚持单挑高迎祥了,原来成竹在胸啊。大军一阵掩杀却极坏阵前的朱显波“不得误伤李自成,朕要活的。”可大军当中哪里还有人听见他说话。
要是不在战场,估计大家以为谁家娶亲呢。这火枪打起来确实热闹,但这是火枪队,开火了也震撼,只见敌军阵中一排排倒下去。光响声就能吓跑一大片。起义军慌忙鸣金收兵,洪承畴见机带人一阵掩杀,农民军一没铠甲,二没武功,死伤无数。
“皇上,刚才那小将是李自成,据说厉害得很,能文能武,你为何不射杀他。”洪承畴也听说过李自成,说明朱显波更不应该杀他,舍不得人才啊。
“朝廷正用人之际,如果是人才,尽量争取生擒,吩咐下去今夜安排人去城边喊话。”回到帐中,朱显波不忘上次的经验。这招虽然狠了点,但对于原本信心不足的起义军效果会加倍的好。
“皇上英明,臣等已经将稿子准备好了。”是进士穆友前。,孺子可教啊。
PS:本月响应纵横新政策,每日更新一万,请大家果断收藏,给予支持啊
第九十二章 鏖战周至
( )朱显波朝几位将军吩咐了一下,“就按上次的办,洪将军,还请你带队人马围住东门,朕就在南门猛攻,贼人若是想从东门逃脱,一个不留。”
“皇上,这周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臣建议围攻西门和南门?”张蕾比洪承畴还急。朱显波当然知道周至的地势,这关中平原有名的大县,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土肥水美。南部是重峦叠嶂、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岭山脉。
“有些义军并不是真心想对抗朝廷,想逃生的给他们个机会,只是不能让他们再到四川和河南去。如果去北方了,渭水会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而且一望无垠的平原他们也无处遁形。就算是侥幸逃脱,骚扰下蒙古也许是个两败俱伤,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那个胆子。西北更是荒凉得很,就算他们在那里驻扎下来,只要我大明皇恩浩荡,早晚还是会来归顺的。如果让他们冲出东门占了西安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朱显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将军们一方面为朱显波的仁义所感动,一方面觉得皇上太过仁慈,只怕起义军不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