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扬帆大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我说完,张瑞图,你从国库调查一百万来迅速发放各受灾省份救灾,河南、山东各三十万两,涿州到保定各县分发剩余银两,大力办粥厂,搭简易房,记得要优先吃住。各受灾省份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但凡有敢贪污军饷和救灾款项的交锦衣卫就地取决。”
    “皇上,调一百万出来,那国库就撑不到一个月了。各地的税银还需要两个月才能陆续上缴。”
    “你不说,我还忘了,今年河南、山东的税赋免了,早点通知下去。”
    “吾皇圣明!”忠臣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张瑞图一个人在哪里冒汗。
    “别废话,我还要件事情拜托各位呢,朕决定拿出两个珍藏的密码箱来,你们各自回家看看有什么能够捐出来的,帮朝廷筹集些银两,吏部要详加登记,作为今年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地方各省不要勉强,但要通知各省富商前来京城竞宝,就定在下个月初二,张瑞图你亲自负责竞宝。所得收入千分之五归你,百分之一提给你们户部官员分成。”
    朱显波已经被灾情弄得完全不顾皇上礼仪,朝廷礼仪,群臣们也暗自佩服皇上,真是个心系百姓的好皇上,大明有福了。
    “皇上,微臣家里还有节余,不需要分成,户部官员也不要,朝廷困难还是全部拿来救灾。”
    “给不给是我的事情,要不要是的问题。”
    “李爱卿,你的任务最艰巨。”朱显波朝李明德看了看。
    “请皇上吩咐。”
    “叫王拓帮你,下个月来京城竞宝的富商们你们留意下。竞宝结束后看看能不能募捐点,不行就借,当朝廷借他们的,为期三年,利息按外面市价的一点二倍。担保嘛拿我崇祯的皇位和你的相位。大明发生这么大的灾难,他们这些做商人的不应该表示表示吗?”
    〃微臣一定竭尽所能。〃
    “李明德张瑞图,拯救灾民的是当前头等大事,你们务必亲力亲为,每天向朕汇报。各部侍郎和在京的官员立刻分组去沿途各州县督办救灾事宜,还是那句话,组织灾民原地等待救援,但朝廷必须迅速将救援力量投放到各地,灾民们才有心思安顿。”朱显波想这那数百万的灾民涌入京城的情形就打心底害怕,千万不能让他出现。”
    “皇上,侍郎们都出去吗?”
    李明德理解皇上心急,但这好像不和规矩啊。
    “没了老百姓,我这皇上都没得当了,何况侍郎,孰轻孰重?不要犹豫了,你组织分组,侍郎们就代表朝廷,在各州县遇到困难就代表朕表态,要钱要人都行,朕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事情办好。那个办砸了就不用回京了。”朱显波发狠话了,很多在京官员根本不了解灾情的严重性,不给点压力不行。
    “微臣遵旨。”李明德知道皇上动真格了,不想再多说。办粥厂,朝官督办,准备募捐,还少点什么?哦,对了,防范外地,如果这个时候敌人趁着我大明大灾,朝廷忙的焦头烂额,乘虚而入,那无疑是雪上加霜,得防着点。
    “对了;李承宗,锦衣卫田指挥已经向我请辞,想回乡养老。那指挥使就由王拓接任,但是不能便宜了田诺,让他带些锦衣卫去袁崇焕那里报到,官位仍是正三品,专门负责搜集女真的情报,能出关外潜入皇太极的首都更好,让袁崇焕节制他。”
    〃皇上;山海关是前线;锦衣卫并不擅长作战啊。”李承宗还是不明白朱显波的想法。
    “那他们擅长啥就发挥啥吗,你和袁崇焕通通气,这么好的人才不要浪费了。田诺,朕知道你想给王拓空位置,但朕还需要你的帮助,你带些人马去给我盯住了皇太极,就是为我大明救灾赢得时间,为我大明复兴赢得时间,到时候功劳不比任何人小。”
    “微臣一定竭尽所能,替皇上盯住这头狼。”田诺自成九江认识朱显波救很欣赏他,没想到他居然是信王,真后悔当初有眼不识泰山,自己小心眼还以为皇上要排挤自己,让位给王拓,没想到皇上另有重任,面对如此圣君,自己所做所想实在惭愧得很。
    “各位,大明朝的大考验就在眼前,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度过难关,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今天就到这里,大家下去办差。”
    “皇上保重龙体,臣等告退。”几个随朱显波巡视灾情的大臣都担心朱显波的身子骨。

第五十二章 拍卖会
    ( )由于朝廷迅速行动,加上各部侍郎和在京官员下到各省督办,难民潮总算止朱了,有部分人在朝廷的劝说下开始陆续返乡,毕竟流离失所不是个办法,既然家乡也有救济,而且免了田赋,回家乡也是个好办法,毕竟那里自己的家,有房子住。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李明德来报,各州县的粥厂已经基本能满足灾民饮食需求,下一步是动员更多的灾民返乡。
    “涿州怎么样?”
    “回皇上,那个刘策还是个能人,那个杨一鹏也没有立刻回乡,而是组织乡民参与县衙的救援工作,好多灾民都自发到粥厂干活,涿州的粥厂足够安置十万人。眼下已经完全能供应当地的灾民,并开始建设简易住所,好多原本在京城的灾民闻讯都往涿州去了。”
    “刘策和杨一鹏啊,李爱卿,这两个人好好关注下,将来。。。。”
    “微臣明白。”一向稳重的李明德居然抢答了,是啊,灾难发生以来,没有什么比救济灾民,安抚灾民情绪来的重要了,涿州做得好当然该鼓励。
    局势稳定了,朱显波又开始考虑起下一步来,眼下这拍卖会得给力些啊,攒些银子补足国库,救灾才能持续。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竞拍如期进行,朱显波拿出来带来的两个保险箱,皇宫内那些留下的娘娘们也很积极,拿出了不少宝物,毕竟这是巴结皇上的最好机会啊。李明德和李承宗也拿出来不少宝贝,六部尚书侍郎出力也不少,毕竟新皇刚立,没撤换他们已经是最大的赏赐了,皇上带头了,不拿出来就是不识相了。
    “张瑞图,朕的那两个宝箱你要记得详细给商人们介绍,诺,这箱子防火放水,放房产底气各类银票什么的绝对安全,而且不用钥匙,密码自设,最关键得是大明朝或许整个世界就四个,有两个朕已先行卖了,只剩两个了,等朝廷有钱了说不定要赎回来。”
    “皇上,这么宝贝的东西,要不就别卖了。”
    “不行,朝廷和皇宫没点象样的宝贝会让人笑话的,朕是穷了点,但总不能然商人看不起。”
    张瑞图也确实花了不少功夫,也许是皇上的噱头,天下富商云集京城,忙坏了王拓和阿三啊,这是天下士绅见识京城的最好机会,或许能见到皇上,许多人可是举家带着银两前来。如果发生偷盗和抢劫事件,大家会算到皇上头上,所以。基本上有商家住店的地方,都加派了锦衣卫暗中盯梢,街上士兵则昼夜巡逻。
    竞宝大会放地坛广场进行,全开放式大场面,为了多搞点银子,朱显波拉下脸面带上张蕾、紫鸳等到场助兴。开场白也由李明德来讲,演讲稿张蕾他们几个反复修改了好几天。主要内容还是要煽情,阐述建贞皇帝的政治抱负,和天下苍生的重要性。
    “朕自登基以来,灾害不断。。。。如今国库空虚,朕不忍加税,然山东、河南等地众多灾民等待朕的银两救济,北方女真亡我之心不死,如果不加强军备,到时清军南下烧杀抢掠,受伤的还是我大明子民。今日竞宝权当我建贞借各位的,日后如有用钱之日,还找户部换回来。”
    “吾皇圣明,吾皇圣明!”
    宣完圣旨,顺便会见了几位富商,朱显波就假装回宫等待消息。留了几位大臣在旁边帮腔,以示正式。其实他那里放心得下,换了便装又带着太监王永胜来到了竞宝现场。
    只见户部那些人,一个个忙来忙去。
    “这个是太妃娘娘梳妆的镜子,底价五十两。。。”
    “一百两。”
    “我出五百两。”
    “一千两。”
    。。。。
    “这个是皇后娘娘的首饰盒,底价五十两。。”
    “五百两!”
    台下好多女人尖叫,这些富商们估计架不住,是啊,本来值几百两银子的东西,但凡是太妃,贵妃,皇后什么人用过的一定身价猛涨几十倍。自己既然来了,女人们喜欢,总要带几样回去的,于是宫内的东西很快就有了买家。
    终于轮到皇上的两只箱子出场了,看到那两只箱子,朱显波热泪盈眶,最不起眼的箱子,在明朝的作用却无可替代,安身九江多亏了林掌柜,林掌柜的照顾全是因为那只箱子,后来王拓的晋升也靠着箱子换来的五千两。不知道今天这两只箱子能替我换来多少白银啊。
    张瑞图亲自上台主拍,台下一阵掌声,知道这个肯定是贵重物品了。
    “各位,各位,下面这个东西是皇上的珍藏。”
    “哇!”终于等待了,不管是买家还是看热闹的都惊呼起来。
    “安静,安静,大家先听我说,这个是皇上放置随身物品的,你们看这外表是多么铮亮。当然最主要的是它是一个能防火放水,防压的箱子,而且不用钥匙,采用密码锁,可以自设密码,绝对安全。是放置房产地契、银票的最佳场所。有把手,还有拉杆,便于携带。而且这个世界上仅存四只,另外两只已经流失,这两只将是绝版。”
    “密码锁?”
    “防火防水?”
    很多人未曾见过此类宝箱,居然能防火防水,自动密码锁还防盗,真是太安全。
    “本来这也是皇上的珍宝,但我主仁慈,心系天下黎民百姓。两个一起卖,底价五千元。”张瑞图讲了一堆废话,终于回到正题了,把场外看热闹的朱显波急得够呛。
    “一万两。”
    “两万。”
    “三万。”果然是皇帝用过的东西,加价都不带零头的。朱显波自己看看,喊价的是先前他接见的几个人,也就是李明德所说的各地首富之类。
    “我出五万。”
    哦。。。台上台下一阵叫好声。
    “六万。”很快就成了那几个人互相竞价。
    。。。。
    “十万。”说出来,那个富商脸也红了,也许是急红得,也许是底气不足。旁边的人却不断拍掌叫好。张瑞图看看差不多了,这位老板出价十万,有没有更高的。没有这两个宝箱就归他了。
    场下顿时安静了许多,只见有人交头接耳,有人提袖搽汗,太紧张了,这箱子就十万了,那里面干得放什么啊。但更多的是商量。
    “刘兄,你我各一只如何,一起竞价。”
    “行行行。”原本还是竞争对手的两个人开始联手了,他们这一商量提醒了好多人,对啊,两只了,两个人一起竞价。于是台下交头接耳得忍更多了。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又有人加价了。
    “十一万。”
    。。。
    “十五万。”朱显波终于明白了拍卖的好处,所谓的拍卖就是把一堆有钱人喊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攀比,别管东西值不值,只要有噱头,只要能引起男人之间的战争,价钱不是问题啊。
    台下更是尖叫声一片。两个箱子十五万,相当高的价钱了。朱显波满意的带着王永胜回宫,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竞宝会结束。

第五十三章 募捐
    ( )朱显波一直等到日落西山,张瑞图终于回来了。
    〃快说。拍了多少?”朱显波急不可耐。
    “回皇上,微臣无能,两百零二件大宝没有竞完,剩下来二十来件。一共收入一百四十万两白银。”
    是少了点,可能商人还是太精明,皇上面子也不值钱啊,有货才是真。不过也不错了,能撑几天算几天。“剩下的你找人拿到当铺去托卖掉。接下来看李明德和王拓的了。”其实能搞来这么多银两,朱显波已经很满意了,何况还有接下来的募捐呢。
    张瑞图下去之后,朱显波赶紧找来两位负责募捐的,“你们一定不能强迫啊,物极必反,过了头,老百姓就以为朝廷是明抢了。”多多强调灾民的需求,还有朝廷的承诺。有顾虑的可以让他们先行回家,慢慢来。当然最好先找几个肯定能借的,朝廷出面张榜表扬表扬。”
    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握啊,希望李明德这个老狐狸不会让自己失望,当然,京城的治安,天下商人也看到了,我朱显波这新登基的皇帝还算勤政爱民,他们这些富商们,做点慈善总可以。朱显波一边担心,一边又安慰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户部,吏部,兵部,锦衣卫一个没闲着各大臣四处游说。江南首富宋会杰则被李明德带进来皇宫,这首辅出面,这首富不是盖的,面子够大。朱显波当然是冲他的钱来的,不然一个草民哪能见到皇上呢。
    “草民宋会杰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岁。”宋会杰听说过少年皇上帝,今日得见乃三生有幸。
    “据说你富可敌国,你肯帮朕么?”朱显波虽然想抱着他亲,然后多借点钱,但皇上到底还是要摆摆架子,于是端坐在书案前。
    “拯救灾民,强兵御国匹夫有责。我宋会杰自然不会落后。”宋会杰虽然有钱,但是见皇上也不敢造次,跪在地上也不敢抬头看皇上一眼。
    “恩,你先起来,你这种精神可嘉,不过朕还有很多事情要你帮忙。你一方面要帮我做做其他人的动员,这钱不算你们捐,算朝廷借你们的,三五年之后朝廷一定还你们。还希望你在商人之间多多交流,朝廷是为了灾民和百姓办事才不得已而为之。”这么识相的富商,是个好榜样。
    “草民一定尽力而为。草民的几个相交也都答应募捐了。”终于可以抬头见皇上了,早就听人说过皇上是个英俊少年,但真正见到时还是感叹朱显波的英姿。
    〃李爱卿,宋会杰族人可有功名,可有在朝廷为官的。”无功不受禄说的是客气话,这有功劳的,还是得给点实惠的。
    “回皇上,我曾祖曾是万历朝的举人,此后无人有取得功名,家父开始经商,我也是继承家父衣钵。”
    “你先回去,这件事情结束后,朕一定会论功行赏。”
    等宋会杰出去,我迫不及待问李明德,〃他借多少?〃
    〃二十万两,也许还是有些担心,这次竞宝他只花了五万两。〃
    〃小气鬼;他就不怕我抄他的家吗?”首富才榨出二十五万,这钱不好弄啊,朱显波脱口而出。
    “皇上。。。”李明德看他失态连忙提醒。“宋会杰还说了他可以支持皇上组建军队,如果在江浙一带征兵,军饷由他来出。”
    “放肆,他有钱了不起啊,他出军饷,军队听他的还是听我的?你去告诉他,我建贞是问他借钱,别附带其他条件。不然惹火了我,真抄他家。”
    “微臣疏忽了”
    〃这个家伙,他当自己有几个脑袋,想参与军队事情,万一勾结起来,那新兵听他的我不是要和他平分朝廷。你去跟他说皇上很生气,问他是否有心造反,想掌控军队,如果不是,为了救灾,皇上都拿出了自己的宝贝。作为江南首富不捐个十万八万说不过去。”
    “是,微臣知道了,不管他宋会杰是否出言不逊,给灾民募捐是理所当然的。
    “你去忙,看看宋会杰喜欢什么,不行给他的儿孙弄个功名。然后加大宣传力度。宋会杰捐了多少,其他人参照执行”为了银子,卖点功名是难免的了,哎。。。这是集体**还是抢劫啊。朱显波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眼下劫富济贫是最快捷的办法。
    这些朝廷命官也怕跟着皇上过日子,万一再被派去救灾就更惨了,还是老实点利用关系让大家多捐点,于是各路大仙各显神通,纷纷到各客栈酒劝捐,一时间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皇上也穷了,为了救灾。大部分老百姓还是赞成皇上的做法,虽然有损皇家尊贵,但天大地大,人命最大。京城好多普通百姓也陆续到官府捐起钱来,让朝廷官员好不感动。
    为期十天的劝捐也好,借贷也好,虽然没有预期的效果,但是还是实打实弄来不少银子,当场借得一百五十万两,还有部分商人准备回去再商议商议,有些人没带够,估计还能凑个五十来万。关键是看建贞行地面子了,还有那些起义军得尽快搞定才行,不然商路不通,朝廷想借,他们也没有啊。责任重大啊,这大明帝国啊,我苦啊。。。朱显波又该睡不着了。
    半个月不到的时间,搞了比国库库银还多的钱,这算朱显波登基以来的一件大事,更难能可贵的是让他们看到了大明民间蕴藏的财富和商机。这拍卖和劝捐,算是动足脑筋了,哎应该提倡发行国债啊,可惜这明朝人不明白,不过我现在的大明朝廷信誉也不值钱啊。
    加上库存一百万两,肆佰来万的银子就是我朱显波的第一桶金啊,将来我要把它变成四千万,死亿。。。心里这样想,但是自己也知道前路荆棘密布。不管多少,慢慢攒。赶紧把手头的钱花去出去,让钱生钱才是硬道理啊。于是让李明德和张瑞图几个人想想办法,如何花好这些钱。不能坐吃山空啊,救灾如救火,军队也不能一日断粮。
    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富商借钱了,你们不是没带吗?朕亲自去你们家取,朱显波突然有了一个阴暗的想法。他听王拓说宋会杰家产至少值得四百万白银,这家伙,就榨出十五万。加上朝廷贷款也才三十五万。看来还是对我大明朝廷不信任,这也不怪他,商人一向精明,何况我这少年皇帝,谁知道将来什么情况。想要赢得他们的信任看来只能去趟江南了,去宋会杰家里看看。

第五十四章 江南首富
    ( )李明德听说皇上要去江南,以为要抄宋会杰的家呢,吓出一身冷汗,朱显波再三向他承诺,这才稍微安心。
    朱显波于是带着王拓,阿三和周涛外加数十名锦衣卫就往江南出发,一路上一切从简,一为省钱,二为树立好形象,直到南京才进行宫歇息。南京比起北京倒也不冷清,毕竟还是富庶之地,加上曾经做过皇城,热闹非凡,朱显波无心留念,继续赶往宋会杰老家杭州。
    一路上,地方官员也基本不惊动,也没让宋会杰准备接驾,要的就是不扰民,要的就是我建贞皇帝的诚意。过了南京,运河基本上全部通畅了,于是他们舍陆路从水上前往,顺便考察下地方漕运水利建设。除了沿岸迷人的风景,听得最多的就是宋会杰的大名了,各码头似乎都有宋家的仓库和货船。
    越到杭州越是如此,周涛便开导我“你是大明皇帝,就别跟一个商人吃醋了。”
    “可是江南百姓认识宋会杰,不认识我建贞啊。”
    “广施仁政,慢慢的自然老百姓就认识你,将来肯定会更加崇拜你。”
    哎,试试看,可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等到了杭州城才发现,这杭州城几乎是宋家的,不光店铺林立,甚至杭州巡抚都时常前往宋家,不是看望,而是巴结,据说这杭州城的大部分城墙都是宋家资助的。杭州城老百姓很多人受过宋家接济,所以,杭州城的青天不是皇上,更不是杭州巡抚,而是他宋会杰。
    大街上随便一打听,逢人就夸宋会杰,几乎大半个杭州城的人和宋家脱不了干系。
    朱显波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现在是一个杭州,将来发展到南京,那我大明半壁江山不是认他宋会杰,不认我建贞了。王拓和张蕾等人看皇上情绪不对,纷纷劝他。“皇上,自万历朝开始,朝廷怠政已久,这江山因为雨水充沛加上商贸繁荣,因此百姓也没受过多少灾难,偶尔有难,宋会杰这样的富商出面接济,百姓们拥戴他也难免的。”周涛怕皇上找宋会杰的麻烦。
    “是啊,皇上,这宋会杰不过是天上一繁星,而圣上是太阳,繁星岂能与日月同辉。”王拓也开导他。
    可这事实就是宋会杰这星星的光芒盖过了我这太阳啊。杭州百姓不管了,先去巡抚衙门看看。
    一到衙门,果然和路上听说的一样,这杭州巡抚不在衙门,去宋家了,好像说是宋会杰的小孙子满月。朱显波气得脸都青了,这公务员白天不上班,去串门了。也不和衙门的人打招呼,大队人马直接开往宋家。
    “王拓,去递帖子,就说南京总督求见,上门贺喜。”朱显波不想打搅宋家喜事,但是来也来了,总得找个理由进去。
    宋家听说是南京来的,立即将他们让到里堂,杭州巡抚和宋会杰等都出来见客,杭州巡抚看见锦衣卫的人似乎吃惊不小,但觉得这南京总督带些锦衣卫也正常,朝朱显波拱手作揖,看来他不认识南京总督。还忙着介绍他的同僚们。
    可这宋会杰见过我,而且皇上是单独接见的他,扑通一下跪下“草民不知圣上光临,未曾远迎,死罪死罪。”听他这么一说,满堂的大小官员唰唰跪下,好几个任体若筛糠傻在那里。这杭州巡抚更是冷汗直冒,心想这下完了,皇上微服私访,我这地方官不在衙门办公,在这里喝喜酒呢。
    朱显波是冲宋会杰来的,这些官员也只不过出于现实攀附而已。他也不好深究,连忙笑了笑:“大家随意,大家随意,朕在街上听说宋员外办喜事,这不就过来凑凑热闹。怎么?不欢迎啊,那我这就走。”
    “欢迎,欢迎,皇上,你请坐。”周涛看宋会杰等人吓得不轻,示意王拓把宋会杰和几个官员扶起来。几个县令左看看右看看,这场面,皇上只能先喝喜酒了,不能当场发飙啊,主要这大小官员在呢,心里更是不爽。
    再看那宋会杰,虽是首富,但是今天这皇上突袭,还有这杭州城大小官员都来拍马屁,他先前是高兴到极点,这下可是担心到极点,这算哪门子事情。难道我宋家真的要大祸临头了吗?
    “皇上,这沈大人公务繁忙,只怪草民胆大,死皮赖脸多次请大人,这才给小的几分薄脸前来贺喜,草民死罪啊。”宋会杰倒是仗义,也看出来我为啥尴尬了,是啊,皇上道杭州肯定先去巡抚衙门,可这巡抚沈大人在自己家呢。没个合适的理由,皇上这气只怕难消啊。
    “宋员外,沈大人就席,皇上今天真是专程来贺喜的,感谢你上次上京参与拍卖和借款之事。”周涛见气氛不对,先站出来打圆场,并使劲朝朱显波使眼色。
    也是啊,既然他宋会杰有这么大的排场,皇上到了他的地盘就先入乡随俗,有想法、有事情以后再说。
    “对,喝酒,喝酒去。宋员外,沈大人,走。”几个官员见皇上没当场发飙,还要喝酒也轻松了许多,早听说这宋员外上次上京借给朝廷不少钱,这皇上来了杭州,碰上喜事过来道过喜也在理。
    于是一堂人在宋会杰的带领下来到桌前坐下,也没和外面的客人打招呼,朱显波也不想惊扰其他人的兴致。“宋员外,朕来杭州的事情你不要往外说,就说来了故交,该怎么办还怎么办。”
    “草民谢皇上体谅。”
    “来,喝酒,坐下,不喝酒,别人要奇怪了。”王拓也鼓动几个官员开始喝酒。
    “王拓,朕这次来得匆忙,没准备啥礼物,你看送点什么合适啊。”朱显波确实没准备礼物,尤其是这小孩满月。
    “宋员外,你这孙子叫什么名字啊。”王拓知道皇上没带啥钱,再说宋家也不缺钱。
    “回大人,我这小孙子,生下来为了好带按照风俗取小名叫二蛋,未曾取大名。”宋会杰一时也不知道王拓准备干什么“皇上光临寒舍已是蓬荜生辉,哪敢再劳烦皇上。”
    王拓朝朱显波看看,他笑笑,“宋员外,既然未曾取名,那就请皇上给赐个名,机会难得。”好主意啊,这王拓自从加入锦衣卫后,这脑子也好使多了,看起来是宋会杰求皇上,其实何尝不是皇上施恩于宋家的最好机会。
    “皇上,草民。。。”宋会杰朝朱显波看看。
    “没问题,宋员外先有接济乡民之功,后又借款朝廷,是我大明的好商人啊,朕也希望天下商人能以宋员外为楷模。你且将你孙子八字生辰拿来,容朕思索。”
    “谢皇上隆恩,谢皇上隆恩!”宋会杰又是一通跪,确实,他宋家不缺钱,这回倒好,孙子皇上亲自给取名,莫大的荣耀。“皇上。。。”把这生辰八字报给皇上了,恭敬的旁边候着。

第五十五章 江南首富(2)
    ( )主线哦哪懂什么八字啊,不过既然让皇上取名,得慎重点,最好能提醒提醒这宋家和杭州城的大小官员,取什么好呢?姓宋,谐音啊,送?送钱太直接了,嗯,我将来不是准备铸造新币吗?“送员外,你看你这孙子五行缺金,而你又是江南首富可不是缺金之家哈,叫宋廷元(送朝廷银元,朱显波心里坏坏的笑)如何?”
    “谢皇上!”他当然要谢皇上,皇上给他孙子取名宋菜他也得谢谢,何况廷元这名字初听还是很顺口的。周涛不解其义,偷偷问朱显波啥意思,朱显波将内藏几个字的含义告诉了她,没想到周涛白了他一眼。
    大家又是一顿欢喜,继续喝酒,几轮过罢,朱显波示意王拓该回衙门了,这杭州巡抚立即喜笑颜开,这斯从皇上一进沈家门就盼着皇上早点回衙门呢,今日还不知道皇上怎么处置自己,早点回去安心。
    “宋员外,你我都是认识的老朋友了,今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沈大人、王大人帮忙,实在不行就找朕。”临走还是要客套下,朱显波想全是钱闹的。
    “是,是!谢谢皇上光临寒舍。”宋会杰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不过,今后沈大人或者朕有什么困难找你,你也要鼎力相助啊。”朱显波趁机将军。
    “一定,一定,今后有用的着草民的地方,草民一定肝脑涂地。”宋会杰也客套,他不知道这一客套将来要被皇上阴哈。
    于是一拨人告别宋府直接回到巡抚衙门,几个官员也跟随回到衙门。回到衙门,朱显波的火就压不住了,王拓一看架势,“沈大人啊,沈大人,圣上对你寄予厚望,你大白天的如此叫地方百姓如何看?”
    “皇上,王大人,是小的疏忽了,小的以为这宋家在杭州也算富甲一方,因此想借机拉近朝廷和民间的关系。”沈大人胆子很小,说的却是实话。
    “放屁,你是朝廷命官,与他宋会杰如此亲近,将来若是有宋家人阻碍政务,或者家人犯案,你当如何处理。”朱显波理解这些巡抚和县令们,但是这种行为一定要制止。
    “皇上,微臣认为,宋家对杭州百姓还是不错的。。。却忽略了其他。”
    “你堂堂一个巡抚,难道要听命于一个商人吗?百姓拥戴他,那这杭州城时归他还是归朕啊。”
    “微臣死罪,皇上饶命。。。”这沈大人一听皇上这么说,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那几个县令更是吓得脸贴地都不敢动下。
    “你们是朝廷命官,百姓的靠山,如今的局面难道你们乐享其成,不觉得羞耻吗?他宋会杰是没啥错,错的难道是朝廷吗?如果你们地方官员不能得到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