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新篇-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连战连败,非常需要帝国水师的帮助,但是中国现在的情况林肯也非常了解,他早就对英国人暗中帮助南方叛军一肚子不快了,只是内乱未平,不便与英国直接对抗,但考虑到中、美两国长期的友好关系,以及利用中国牵制英国的想法,林肯暗中命令支援一批军火交给准备回国的帝国水师,只是大家现在都困难,再好的东西他也送不起了。
    当这支远征美国的帝国水师长途跋涉赶到琉球补给的时候,这场震惊世界的中英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正如总参所计划的那样,当英国远征军到达明牙喇海印度港口的时候,先期入藏的170师唐利民部在江孜击溃了英军先头部队五百余人,随后跟踪追击英军败兵,一路追到亚东仁青岗、春丕,在当地藏兵的配合下,向三千英军发起了反击。
    考虑到这是第一次与英国陆军交手,唐利民为了万无一失,第一次进攻就投入了170师1团和2团一营共四千余人,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的是师属炮兵各团属炮兵的二十几门六磅、十二磅快炮,在攻击地前沿,还有各营的迫击炮,可以说从炮火密度上来说,在仁青岗、春丕的攻击强度是倾尽170师全力的,而且战役结果也没有任何悬念,三千英军被打死三百七十人,剩下的全部缴械投降。
    三千人地部队居然有九成都向敌人投降。  这在中**人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在国防军士兵的脑子中始终认为,战士宁可战死沙战也绝不能向敌人放下武器,投降是士兵的耻辱,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被人耻笑,因此言语之间对这些俘虏是有些瞧不起。  不过更令他们奇怪的是,这些被俘的英军中大多数都是皮肤黝黑的印度人。  只有部分军官是金发白肤地英国人,这让唐利民颇为失望,花了这么大力气结果打的不是英国正规军。  不过也来不及让他继续研究战俘地问题,把这些人交给藏兵看管之后,率领170师主力一刻不停的赶往藏印边界,越过则里拉山口后,拆除英印军设在热纳宗吐隆山的哨卡。  一举攻入锡金境内,不但彻底把英军赶出了西藏,而且收复了属国锡金,消息传来举上下一片欢腾,人人都兴奋的认为这次抗英作战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王财却没有这么高兴,因为这次打败的根本不能算是英军主力,只不过是一些阿三而已,甚至他认为消灭这只主要由印度人组成的侵略军根本达不到迫使英国回军增援地效果。  自从王财批准了曾国藩的请求,任命彭玉麟为主帅,刘长佑、萧启江、曾国荃、曾国华为各军军长后,分驻两湖的湘军已经全部移师入藏,170师攻击开始的时候,他们已经推进到了川藏边界。  离亚东还有半个多月的路程,只不过根据战前部署,唐利民不会坐等湘军赶到而直接攻入印度,但是兵力不足的劣势到底是170师不能回避的问题,深入印度境内越远,面临的危险也越大,最好能让印度人站在帝国这一边就好了,就算不站在自己这一边,也应该让他们内乱,一向心计颇重地帝国皇帝马上打起那几千个印度战俘的主意了。  印度民族构成原本就复杂。  若是能从挑拨一番,很有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皇帝突然对印度的民族问题感兴趣。  刘丽川一点都不奇怪,自从上前御前军事会议结束后,刘丽川就一直在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而且了解的越多,他就越认为印度地确是英国人的一个软肋。
    “你说说吧,这些资料你都看出了什么?”王财看着刘丽川带来的两百多页分析材料,一时间竟然也找不到什么头绪来。
    刘丽川微微一笑,接口答道:“皇上,印度宗教复杂,语言纷乱,民族众多,全国较大民族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数百个以上,事实上臣看了这么多资料,越来越认为印度根本就没有一个主体民族,嗯,应该说不同的地区主体民族也不一样,比如占人口近半数的印度斯坦族主要分布在北方,锡克人,桑塔尔人等等都在自己民族聚集的地方占主体,也正因为如此,各族都有独立倾向,此外印度的两大宗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也是矛盾重重,每年因为宗教矛盾而相互仇杀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第二点,还有第…,英国人向来歧视印度土人,对他们的信仰更是完全不当会事,前次印度土人起义起因就是因为英国人歧视土人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后来英国人剿灭印度起义更是杀了数万印度人,可以说英国人在印度就像站在悬崖峭壁地边缘,只要被人稍稍推上一把,他们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王财听刘丽川笑嘻嘻的说着,也觉得这里面可以利用地地方还真不少,而且印度的民族、宗教问题一直到21世纪都存在,更不要说现在了,心中盘算了许久才点了点头道:“刘丽川这事你很清楚,交给你去办了,我看唐利民抓的那二千个印度阿三咱们可以利用一下,只不过我想说两点,第一,不管是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徒,我们需要他们站在咱们这边一起对抗英国人,第二,我们需要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配合我们,但是我也希望他们两者之间的矛盾继续下去,说白了就是我不想看到一个统一的印度。  ”
    “这不难办,臣可以派人去西藏,在这些战俘中间宣传我军入藏是为了抗击英国侵略者,也是为了帮助印度百姓推翻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然后再他们都给放回去,做咱们的宣传员,”说着刘丽川又一笑,“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派人把英国人在印度干的那些事情好好的宣传一下,在宗教问题上,皇上可以命令攻入印度的军队一定要尊重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习惯,这样才能争取印度土人的支持,说不定他们会把咱们当成救世主呢!”
    王财笑了笑没有说话,他隐约觉得刘丽川想的有些简单了,刘丽川看皇上没有什么反应,便接着说道:“至于皇上所说继续两大宗教矛盾,这也不难,臣以为只要咱们的军队能够攻入印度境内,那印度的义军必定会死灰复燃,我们只要分别扶植一支印度教义军和伊斯兰教义军,那将来……外患即平,内乱就该从生了,到时候势均力敌的两只义军到底谁能统治印度呢?这就要看皇上站在哪一边了。  ”
    被藏兵拳打脚踢了一个多月的印度俘虏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藏人的坐上宾客,每天好吃好喝极尽殷勤,几天之后朝廷派来的特使把这些糊里糊涂的印度人招集起来,大谈了一通“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还代表帝国政府向他们承诺“将尽力帮助印度人民推翻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恢复印度人民的自由”,最后还希望他们“返回印度后,能把中国政府对印度人民的深情厚意广为传播。  ”一连给战俘们洗了几天脑子之后,每人发了些路费,全部送过边界放了。
    事实上皇帝根本就是多虑了,当170师越过锡金边界,消灭了从加尔各答匆匆赶来阻击的另一支英军部队后,刚刚被英国人剿灭的印度民族叛乱立刻死灰复燃,离锡金不远的达纳尔普印度教士兵首先杀掉英**官宣布起义,在他们的带动下,附近义军余部纷纷举事,很多英**官害怕自己手下的印度士兵造反,纷纷脱离军队逃往加尔各答,一时间整个印度北部的英军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中。  这些举事的印度义军虽然反抗英国人,但是他们对于陈兵锡印边界的中**队也是颇有戒心,所幸这时放回来的被俘士兵把帝国政府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在义军中到处宣传,加上印度义军吸取上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对印度本地的封建领主投靠英国人已经完全失望,可是单独对抗英国人也确实是力量不济,起事之初就是存了借东风的意思,现在既然中国人与自己的目的相同,那彼此之间也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英国政府万万没有想到一向视做软弱可欺的中国人会主动在印藏边界发起攻击,更没有想到刚刚被杀了十几万人的印度阿三会再次叛乱,在英国政府看来,印度是决对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原本利用海军攻击中国沿海的登陆计划在印度土人的叛乱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在英国的强烈要求下,原本准备登陆越南的法军也在加尔各答登陆,三万英法联军在英国少将詹姆斯的率领下挥师北上,准备先消灭达纳尔普的印度义军后,再迎头阻击攻入印度境内的中**队。
第205章:血战南海
    第205章:血战南海
    第205章:血战南海
    不过英国陆军被印度义军和中**队牵制在了印度北部,但大英帝国的海军却并不受此束缚,把三万联军送上岸后,强大的英国舰队马上起航离开加尔各答,准备继续执行攻击中国沿海港口的任务。
    海军司令邓肯这一路上都恼火不已,自从舰队开进明牙喇海(今孟加拉湾)后,几乎每隔三、四天都会受到中国战舰的袭击,这些中国人的战舰虽然吨位不大,火力也比不上英国战舰,但是他们速度极快,白天海面视线极好的时候这些中国兵舰也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可一到夜里,他们借着航速的优势,悄悄接近英国舰队连续三次齐射后不管是否命中,马上扭头就跑,头几次英国人措手不及,接连两次中招,损失了一艘中型补给舰之后,英国人马上提高警惕,每晚都派几艘航速快的巡洋舰远离舰队主力三海里巡逻,原以为如果中国人再来,这几艘巡洋舰一定可能以收拾他们,结果没有想到打虎不成反被虎咬,隐伏于夜色中的英国巡洋舰果然发现了大摇大摆来偷袭中国快速巡洋舰,兴奋之下当即开炮追击,中国巡洋舰猝不及防马上转舵撤退,双方一逃一追,总算双方航速相差不多,而中国巡洋舰又是只顾逃跑,甚至没有还击一炮,所以英国人虽然炮火猛烈,但是黑夜之中没有中国战舰炮口的火光指引,大多数射出地炮弹都没有命中。  正在英国水兵嘲笑中国人胆小无能只会逃跑的时候,几百颗巨大的弹丸劈头盖脸的砸到追击中的英国巡洋舰头上……
    原来在中国巡洋舰的身后正是担任掩护和补给任务的三艘战列舰,英国人炮口地火光让这三艘战列舰轻而易举的锁定了目标,当中国巡洋舰把英国人地几艘巡洋舰吸引进战列舰的炮击范围后,宁远、定远、致远三艘战列舰上的重型火炮马上开始连续齐射,而此前一路逃跑的中国巡洋舰也调转船头,返扑上来。  巡洋舰航速确实比战列舰要快。  但是火力与防护都远远弱于后者,双方恶战了一个多时辰。  要不是英国主力舰队循着炮声增援而来的话,这几条英国巡洋舰恐怕都要被送到海底去了。  正在英国人准备围歼这些苍蝇般的中国战舰时,发现英国舰队主力到来的中国兵舰马上偃旗息鼓,挂帆狂奔而去。  损失了四艘巡洋舰却连中国人地屁都没有摸到,让邓肯少将几乎陷于疯狂,正在他气急败坏的到分派战舰,准备和中国人决一死战时。  接下来的几天中国人却好像消失了一样,握紧了拳头却找不到对手的邓肯把三万联军送上加尔各答之后,马上率领联军舰队主力杀奔中国沿海,中国人有句话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既然找不到中国人那几只跳蚤,那就直接去扫平该死的中国人所有的沿海军港!
    从明牙喇海到安达曼海,一直到穿过马六甲海峡。  英国舰都是顺风顺水,几乎所有的水手都认为在强大的英帝国海军面前,中国人那几条破船已经逃回去了守老巢了,到也是,中国人屈指可数地几条战舰搞搞偷袭还行,直要和英舰主力玩海上决战。  那绝对是死路一条,逃回去守老巢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
    邓肯站在旗舰“韦林顿公爵”号上看着紧随在四周,劈波斩浪的大英帝国海军,心中充满了骄傲,作为这支强大海军的一员,邓肯从普通的水手一直到今天成为舰队的指挥官,四十年来见证了日不落帝国光荣地每一步,此次受命出征中国,一路上虽然有些不顺利,但是他始终相信帝国海军不可战胜的。  而他。  将再次为帝国海军的荣誉添上浓重的一笔。  海面上波涛不惊,几只海鸟在舰队的四周自由的飞舞着。  这海上的美景让他想起出征前和他心爱的女人在北海泛舟时的浪漫,那个法国女人真让他有些陶醉,只可惜该死的中国人让这场美梦结束地太早了,想到这邓肯微微一笑,听说东方女人地味道也不错,这次来可不能空手而归啊!
    “将军,那是什么?”站在邓肯身边的上校副官把手中地望远镜递给邓肯,指着远处的奇怪的问道,“几个黑点?”
    邓肯一听马上举起手中的望远镜,仔细的看了很久,突然邓肯大叫起来:“升旗,备战!那是中国人的军舰,该死的中国人疯了!”
    随着邓肯一声令下,整个“韦林顿公爵”号上的水手都忙碌起来,各桅上的船帆立刻被水手升了起来,五颜六色“迎敌备战”的信号旗也在海风中高高飘扬,一时间整个舰队的水手都行动起来,盖在大炮上的炮衣纷纷被掀起,成桶的火药被水手们推到了海军加农炮边,破坏桅杆的链弹,攻击索具的杠弹,杀伤水手的葡萄弹,成箱成箱的被扛上甲板,熟练的炮手拿着长柄勺拼命的往炮口内装填着炸药,毕竟是海上强国,这些英国水兵果然训练有素,没有花多少时间,他们就把一切收拾好,静静地等各自的加农炮前,通过炮口舷窗看着海浪不断的拍打而过,层层激起的海浪让他们意识到战舰已经开始机动,整个舰队不断的变幻着队形,试图抢占上风的有利位置,甲板上不断传来的口令声指挥下,炮手不随时调整着海军加农炮的角度,只要一声令下,整个舰队就能把成百的弹丸倾泄到敌人的头上。
    在英国舰队的对面,正是集合了全部战舰的帝国水师主力。  从美国拼命赶回的朱永华舰队在琉球补给后,马上赶回马尾军港,与在明牙喇海骚扰英舰成功后返回的宁远舰队汇和,到此整个帝国水师主力已经全部归港。  原本总参海军部命令水师主力执行原来的计划,采取麻雀战术与英军主力游斗,但是朱永华本来就是海军司司长,他回来之后立刻否决了这个皇帝亲自参与制订的麻雀战计划,相反,朱永华决心集中帝国水师主力与英国远征舰队打一次海上决战。
    朱永华制订了一分详细的作战计划派人送到京师当面交给了帝国皇帝,令人奇怪的是原本小心谨慎的王财,看了朱永华的计划后居然也是双手赞成,拿到水师兵权的朱永华集中全部水师战船,在马尾军港誓师出征时,朱永华命令所有士兵都给家人写下遗书,可以说这次出征,全军上下都抱着必死之心的。
    “太平”作为中华帝国自己制造的巡洋舰可以说是融合了帝国造船业的最高水平,火力不足,但航速却是整个帝国水师最快的了,也正是如此,“太平”号与同级的“太安”、“太仓”舰都是作为游击舰队使用的,在明牙喇海几次袭击英舰的也正是这几条船,只是这次朱永华没有选择济远、宁远两艘一级战列舰做旗舰,却选择坐镇这艘巡洋舰,实在令人意外,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朱永华亲自率领六艘巡洋舰部署到了第一线,而六艘战列舰却被安排到了五海里以外的地方。  大家都明白朱永华是想利用巡洋舰的速度优势,把英国舰队吸引到主力战列舰设伏的地方,打英舰一个措手不及。  但这一招分舰队在明牙喇海已经用过一次了,英国人不是傻子,他们有着百年的海战经验,怎么会连上两次当?
    朱永华看着远处不断机动走位的英国舰队,冷笑一声吩咐道:“升帆,出击!”舰队司令的命令一下,马上六艘巡洋舰全桅满帆,如离弦之箭一般向英国舰队冲去,巡洋舰上高高飘扬的帝国黄底龙盾旗在海风中“咧咧”作响,每一名帝国水兵的心里都如同海面一般翻腾起浮,六条巡洋舰攻击一支包括战列舰、巡洋舰在内大小四十多条战舰的强大舰队简直与自杀无异了,所有的英国水兵吃惊之极,都哄笑起来。
    中国人不要命的攻击让邓肯吃惊不小,心道这中国人这几年重视海军建设,也弄了不少大船,但船好弄,这海军战术却是一点都没有学精,居然弄出了这不要命的短兵战术,当下冷笑一声朝身边的副官摆了摆手,立刻英国舰队响起了巨大的炮声,团团硝烟在海面上飞散开来,瞬间发起冲击的帝国巡洋舰队周围腾起了几十个巨大的水柱,站在“太平”舰上的朱永华身子一个趔趄,险些摔倒,看来这英舰的火力确实威力极大,不过朱永华并不担心,因为他知道,现在的海战炮击,除非运气极好,否则头几次齐射是很难命中的,舰上的了望手会根据弹丸的落点通知炮手调整火炮角度,所以弹丸虽然密集,但大多数与目标都差的很远,面对身边焦急的副官,朱永华镇静的说了句:“注意走位,不要停!”
第206章:水师奇谋
    第206章:水师奇谋
    第206章:水师奇谋
    年轻的帝国水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这些年来几乎时刻都处在作战,从长江水师与湘军作战,到远赴琉球与日本水师搏斗,再到后来的南海剿寇,以至援美封锁,他的成长可以说是在战争中千锤百炼的,此刻面对英军舰队密集而猛烈的炮击,所有的士兵都是毫不慌乱,在他们身边飞腾而起的一道道巨大水柱就好像是冲天的烟火,那猛烈的爆炸志就如同成就英雄的战鼓,反而更加激励起这些士兵同仇敌忾之心,快速巡洋舰在他们的操纵下在海面上划过一个又一个灵巧的S型。
    “开始吧!”朱永华自信的命令道,在他的指挥下,巡洋舰队所有的火炮都开始向对面的英军射击,灵活的巡洋舰忽而用左舷齐射,忽而又满舵利用右舷齐射,虽然他们远距离的炮击无法对英军主力战列舰构成太大的威胁,但是这些巡洋舰射出的全都是葡萄弹,只要命中一枚就能把甲板上的水手扫倒一大片,因此伤不船壳,却能消耗宝贵的水手,无奈之下英舰也开始加速走位,毕竟战列舰再大,也需要水手来操纵,人都死光了,战列舰和渔船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些中国人不简单,走位很到位啊,”邓肯指着迎面冲来的中国战舰对身边的逼官说道,“命令所以火炮调底两度射击,封锁航向!”
    邓肯果然是经验老到,他没有让英国舰炮追着中国水师射击。  而是用炮火封锁朱永华水师继续前进的方向,如果朱永华仍然照这样疯狂突击地话,那迎头而来的就是成百发的炮弹。
    事实也正是如此,刚刚完成一个机动的“广远”舰立刻被从天而降的一枚杠弹击中,主桅上的方帆“嗖”的一声飘落到海中,失去主帆地“广远”舰马上失去了速度,而在战火纷飞的海面上。  一旦失去了速度就意味着死亡时刻地来临,顿时数十枚炮弹在“广远”的周围爆炸。  其中一枚甚至引燃了甲板上的炸药,这艘帝国政府从英国人手中卖来的战舰最终却毁在英国人的手中。
    “大人,广远起火了!”站在朱永华身边的逼官焦急的喊道,“咱们要不要去救一下,上面可还有咱们一百多个弟兄呐!”
    “住口,此刻你应该关心地是整个战役的胜利,即使是我们被击中了。  也会由瞿振汉将军继续指挥,”朱永华深情的看了一眼在不远处熊熊燃烧的广远舰,沉默了一会道,“命令全体,左满舵,后撤,把该死的英国人引入咱们的陷阱去!”
    “大人,那广远号怎么办?”副官吃惊的看着朱永华。
    “升旗号。  ”朱永华呆呆的看着远处地广远舰,过了一会才缓缓说道,“希望他们成就帝国水师的荣誉!”
    副官无奈的看着远处的广远舰慢慢的倾斜,甲板上的水手却仍然没有放弃,拼命地拿着各式的工具在想办法灭火,没有被大火延及的炮位。  仍然在连续的向英舰射击,这些弟兄都是好样的!
    “左满舵,满舵左!”随着转舵口令的下达,剩余的五条巡洋舰飞快的海面上划出一个灵巧的弧线,所有的风帆全部调整角度,借助风力飞快地向远处驶去。
    “中国人逃啦!”英国舰队地水兵们一阵欢呼,虽然他们并不觉得打退这些小小的巡洋舰有什么可得意地,但是他们毕竟在海战中活了下来,这才是最值得庆贺的事情。
    “将军,我们要不要追?”副官小心翼翼的请示着邓肯。
    “当然要追。  你没有看见吗。  这些中国人,连自己的同伴也顾不上了。  一路上我们吃了这些该死的中国人多少苦头,现在正是我们复仇的好机会。  传令,所有战舰升满帆,全速追击,一定要把中国人这只虚弱的舰队给送到海底去,”邓肯笑了笑,“这样我们去中国海就是和旅行没什么区别了,告诉所有的水手们:英格兰期待每一个人尽职尽责!”
    极具鼓动性的旗语升起后,所有的英国水手都呐喊起来,“英格兰期待每一个人尽职尽责”,这是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著名将领纳尔逊在紧要关头向全体英国水兵发出的命令,在这场用纳尔逊生命书写的伟大海战中,这道命令与海战的胜利一样成为英国水兵勇敢的见证,在邓肯看来,如果说当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是摧毁拿破伦帝国的前奏,那么今天这场南海海战就直接敲响了中华帝国的丧钟。
    在英国水兵兴奋的呐喊声中,已经被大火烧提完全失去战斗力的广远舰仍然在没完没了的开炮,也许船上的水兵伤亡惨重,全舰四十门火炮现在只有靠近船首的两门加农炮仍然在坚持射击,孤零零的炮击声在海面上回荡着,这是另一种勇敢,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捍卫国土的坚强决心!
    “要不要去把这些落海的中国人救起来?”副官看着不断落水的中国水兵,心中有些不忍。
    “救他们?他会迟滞我们追击的脚步,”邓肯摆了摆手道,“不用管他们,消灭逃跑的中国舰队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
    一直站在甲板上侧耳倾听的朱永华知道他永远的失去“广远”舰,也失去了舰上的一百多名手足弟兄,刚才那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无疑是船只沉入海水中,火药爆炸的声音,这些弟兄都是好样的,他们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这就是帝国海军的精神,永不放弃,战斗到底!
    “大人,狗咋种英国人追上来了!”副官擦了擦额上的不断渗出地汗水。  指着远处紧追而来的英国舰队。
    “不管他们,传令各舰,进入设伏地后注意海上浮标!”朱永华冷冷的回道。
    邓肯端着副官送上的一杯咖啡,轻轻的啜了一口,在他看来现在胜负已定,根据风向、风力判断,用不了多久强大的英国舰队就能追上这些疯狂逃命的中国人。  他真不明白,既然明明知道会有此下场。  为什么这些愚蠢地中国人还要发动一次毫无胜算的进攻呢,这也许就像1840年到过中国地英国将令所说的,“中国人习惯于短兵相接的战斗,他们只会作没有脑子的冲锋”,这都过了二十多年了,看来中国人的这个毛病还是没有改掉啊。
    “将军,再有二十分钟我们的巡洋舰就可以追上他们了。  ”副官得意洋洋的对他们将军说道,“将军,您希望如何处置这些愚蠢地中国人呢?”
    邓肯哈哈一笑,把咖啡杯轻轻的放在面前的指挥台上,想了想答道:“我个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不过这些中国人的巡洋舰看上去速度还不错,要是弄一条回去改装成游船,献给女王陛下。  想必她会很高兴的。  ”
    “哦,我的将军,相信女王陛下收到这份来自东方的礼物一定会非常高兴地。  ”副官马上拍起了马屁。
    “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航行在旗舰“韦林顿公爵”号左舷不远处的“印度国王”号的船首顿时被炸得粉碎,汹涌的海水翻滚着冲进下层甲板,瞬间就横扫了整个下层甲板。  不管是正在装弹药的水手,还是到处堆方地弹药箱,甚至连固定的海军加农炮也被海水冲出了炮位,仅仅二十分钟,“印度国王”号就是在所有人的视线中消失了,海面上处到都是侥幸逃生的水手,他们在碎木与尸体中上下沉浮,拼命的呼救,真是惨不忍睹。
    “这,这。  这怕是有220MM口径了吧……”目瞪口呆的副官颤抖的说道。  “中国人什么时候有这种口径的海军炮了?没……没听说咱们有卖给他们啊!”
    “该死的中国人,他们埋伏了战列舰。  ”邓肯愤怒的把刚刚端着地咖啡杯狠命地扔到海水中,大声叫道,“快,全舰机动走位,了望哨寻找敌战列舰位置,各炮加大装药量,准备炮击!”
    在邓肯的命令下所有地英国舰队纷纷转舵,由于敌情不明,他们只能以走位的办法来避开敌人的炮火,就在爬在桅杆上的各舰了望哨睁大了眼睛四处寻找敌人的时候,正在舰队最后走位的“玛丽露丝”号也被击中,巨大的船舵直被炸上了半空,这艘巡洋舰立刻在原地不停的转起圈来,迎头撞上了避让不及的“圣公爵”号补给舰,两条船顿时如同死鱼般漂浮在海面上,再也无法控制。
    “将军,这不是战列舰!”副官尖叫起来,“这是水雷!”
    用不着他提醒,邓肯已经明白他上了中国人的当,紧跟着那些中国巡洋舰的英国舰队,已经被他们带入了精心布设的水雷阵,这片平静的海面下到底有多少颗水雷恐怕也只有布雷的人才知道了。
    相关史实(以下不计入正文字数):
    1、水雷:水雷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1558年明朝人唐顺之编篡的《武编》一中,详细记载了一种 “水底雷”的构造和布设方法,它用于打击当进的侵扰中国沿海的倭寇。  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机械击发的锚雷。  它用木箱作雷壳,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  木箱下甩一塞瓦斯托波尔绳索坠有3个铁锚,控制雷体在水中的深度。  1590年,中国又发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 “水底龙王炮”。  1599年,中国的王鸣鹤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 “水底鸣雷”,1621年又其改进为触线漂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   欧美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  北美独立战争中。  北美人民为攻击停泊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舰,于1778年1月7日,把火药和机械击引信装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雷,顺流漂下。  当时虽然没有碰上军舰,但在被英军水兵捞起时突然爆炸,炸死伤了一些人,史称 “小桶战争”。  19世纪中期,俄国人B※#8226;C※#8226;亚图比发明了电解液触发锚雷。  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皇俄国曾将这种触发锚雷应用于港湾防御战中。  至于小说中帝国海军从何处获得的水雷,请读者关注下一章内容。
第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