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群英技-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雄,又叫叶雄,盖因繁体叶字与华字难以分辨缘故。这家伙在史记上并不是个十分出彩,但在三国演义里,却是一个十分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的武力一流,也有人说的他的武力介于一流和二流之间。但无论他的武力属于几流,何晨都感觉是个十分悲剧的人物。所谓捧的越高,摔的越惨。华雄这号人,纯粹是为了反衬关二爷威武而存在的。汜水关下,华雄诛俞涉、斩潘凤皆不过十回合,何等威风凛凛,勇贯三军,更是吓的众诸侯脸无血色。但关二哥一出场,不但成就他的举世英名,而且还留下名垂青史,脍炙人口的温酒斩华雄典故,可悲可叹啊。当然这一切随着何晨穿越而来,历史的轨迹慢慢改变,华雄、吕布的命运走向何方,还是未知之数。
  话说何晨加快行军速度,第七日便已到达汜水关50里外安营。
  汜水关又称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其实就是一个关卡。
  虎牢关乃荥阳西北部的汜水境内,南有汜水、北有黄河萦绕,建在半山腰,居高临下控制着东西要道,城高四十多丈,依山势开合,险峻异常。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虎牢作为京都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关地处“咽喉九州,阈阃中夏”,南连嵩岳,北临黄河,西扼洛阳,东控大梁,自有虎牢关失则两京震摇之说。它被称为“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锁天中枢,三秦咽喉”,当东西交通之要冲,系中州之安危,西出可控洛阳与三秦诸地,东进可控制黄河中下游平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虎水关外,旌旗连营二百里,声势浩大无边。放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营寨,数不清的栅栏、望楼林立,身着各式各样番衣的士兵不时巡逻出没,此起彼伏的马厮叫声,士兵热火朝天的操练声,交织成一片壮观景色。
  就连站在高岗上何晨,也被眼前所见深深震撼了。如此磅礴浩瀚的联军阵营,也是头一次见到。从高空瞰视,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营寨错落有致的安扎各处,整个部署呈不规则的大六角星形,在中间有一座连营特别显眼异于其它,明显是主营中军大寨。而边上六大营寨分别拱卫四周,就像众星拱月一般,把主营围在其中。而每个大寨又细分无数兵营,黑压压有如蚂蚁一样的士兵数不胜数。
  随之而来的是何晨的阵阵感叹,如果空前庞大的阵容,却是金絮其外,败絮其中。哑然失笑,暗思这样不正好是自己的机会吗?恍惚间,何晨只感觉心胸无限开阔,一股掌控天地野心疯狂升起,仿佛间尘世一切被自己踩在脚下,睥睨众生。
  此时何晨军营被安排在六角星形的最外侧,也是所有诸侯营寨离中军最远最偏僻地方。很明显,这是袁绍故意为之,就是为了要落何晨的颜面,让他在众诸侯中感到卑微,排斥。而诸多诸侯虽然惊叹于他诛杀阉党的壮举,但自古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自认豪门士族的他们内心里还是多多少少有点瞧不起寒族出身的何晨。假如何进在时,因畏惧权势或多或少会给点面子,但一旦何进身去,之前诸般压制矛盾陡然爆发,对何晨也是羞于同流。
  何晨哪里不知道袁绍心思,不过他也不在意,这些鸡毛蒜头、蝇头小利事情,何晨懒的和他计较,但一旦触及核心利益,哪怕现在马上拍桌子翻脸,何晨也毫不手软客气。
  站在何晨身后的是田丰与荀攸。
  荀攸一身青衣,外披裘皮,头裹葛巾,长风吹动他飘逸发须,带起一股飘逸出尘的味道。此时他双眼坚定无比望着远方入神,那是洛阳天空方向。
  田丰则一身黑色长袍,腰系紫马金勾带,他看着山下结草连营,脸色一片急燥,却又无能为力,徒增几分伤感。
  “元皓,自从你到了汜水关后,便整日心神不宁,可是有何事情困扰着你?”收回心绪的何晨并没有看向田丰,而望着山下中军大寨有些出神道。
  “将军,众路诸侯如今已齐聚虎牢之下,本因同心齐力,共同讨伐董卓,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却未料众诸侯貌和心离,各打心中算盘,迁延日月,保存实力,日日置高酒宴而不思进取,数十万大军日耗粮草军资惊文数字,长久下去只怕不攻自破,到时也因粮草中断而无功退返。”田丰眼里盯着山下中间主寨,恨恨出声道。就算木人也能听出他口中焦急与无奈语气。
  何晨冷笑一声,对田丰的分析大感赞同,要知道史上十八诸侯讨董卓就是这样无疾而终的。拍了拍田丰瘦弱但坚硬结实的肩膀,出声安慰道:“元皓拳拳之心可昭日月。只是你不必担心,就算袁绍无心一战,此情此景也已容不得他退缩。此时董卓比我们更着急,要知道全天下人双眼都盯着虎牢,董卓为压制京中骚动,必然会派重兵支援,以求一战而溃联军,巩固手中大权。如果某估计不错,关中援军必已在路上。”
  田丰缓缓点头,但目光仍是有些不满道:“此是必然,只是不知谁为主将?袁本初愧为四世三公,如此不知轻重缓急,大事大非前犹豫不决,却又因小小私怨而如此刻薄对待,此绝非成大事之人所为。”
  始终在边上沉默不言的荀攸,这个时候终于开口接话道:“袁绍与太守有隙,天下皆知。他虎牢关下如此做作,实为拉拢士族之心,传闻他逃离京都,远避渤海,就有自立不臣之心。”
  “他敢?”这一刻田丰终是压制不住心中滔天怒火,怒发冲冠,牙齿咬的格格做响道。
  “他不但敢,而且还在做了。”荀攸冷冷道。
  田丰火热的心好像被一盆冷水直接从头浇到脚,拳头紧捏,面露凄苦,一脸落寞。
  何晨见两人情绪都不是很好,哈哈笑了两句道:“两位不必担心,善恶到头终有报,倒施逆行早晚是自取毁灭。”
  田丰强颜假笑两声,不再说话,愣愣那里发愣。
  荀攸也嘴里念念有语:“窍钩者诛,窍国者侯啊。”
  就在这时,一身铠甲的张辽爬上山坡,来到何晨边上施礼道:“将军,今日斥侯回报,董卓已起马步兵共五万,华雄为将,李肃、赵岑为副,正火速支援虎牢关,预计后日便可到达。袁将军正召集各路诸侯议事,请太守过去一趟。”
  何晨点头表示知道,心里却暗叫一声来了,华雄来了,桃园三兄弟还会远吗?
  随后何晨与田丰、荀攸下山。
  何晨策马飞奔,由于营帐极大,距离又远,待何晨到达中军大寨之时,已发了近一个时辰时间。随后在营寨守卫士兵那里报上名号,说明来意,士兵很快就通报后,引进主寨。
  何晨进入主寨时,已满满一堂不下于20多人。
  何晨扫视一眼,除了在主位的袁绍一脸假笑,还有微笑点头向自己示意的孙坚外,其余都不认识。
  何晨大大方方进入略显拥挤的营寨,礼毕后,在重诸侯的睽睽目光中,袁绍率先开始发难道:“何太守,本盟主三个时辰前就已派人送信请你过来商讨大事,汝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是否军中还未安顿妥当?可否事情需要帮忙?”
  袁绍虽然面带微笑,语气也是充满关切之意,但何晨心里可是明白通透的很,这话里明显带刺,一个回答不好,不但落下个恃才狂傲,目无军法印象,而且还得罪在座诸侯,让自己处于孤立无援位置。
  何晨岂是省油的灯?也不当面顶撞,而是温和一笑道:“盟主结草连营二百里,军容浩荡,气势惊人,但下官一路走来,途经无数哨卡,各诸侯士卒或操练,或嬉耍、或闲逛,可为叹为观止,顾此耽搁一些时辰,还请盟主宽恕。”
  何晨这话可说的诸侯脸色有些不自然,而袁绍更是一片青红皂白,就算傻子也听出他话里不思进取,无所事事之音。袁绍皮笑肉不笑道:“今日请何太守前来,正是要商议我军下步行动方案,董卓已令骁将华雄为主将,领兵正火速赶向虎牢。听闻太守言外之意,似乎胸有成竹,早有破敌良策,不若便由何太守领宛城精锐士卒为先锋,众诸侯领本部人马压阵助威如何?”
  “如此甚好,风闻何太守驭下有术,宛城兵有如虎狼之师,今若由太守起宛城精锐攻打头阵,我军必可旗开得胜。”此时有一人接话道。
  何晨仔细打量那人,长高六尺,长相平凡,不由冷笑问道:“阁下何人?”
  “吾乃冀州刺史韩馥是也。”
  何晨心里冷哼一声,全天下人都知道如今袁绍与韩馥一个鼻孔出气。如此明显的借刀杀人,真当自己是三岁小孩不成?何晨露出苦笑,一脸无奈,脸皮几乎皱成菊花,就像哑吧吃黄莲样,大吐苦水道:“袁将军有所不知,数日前我军与张济率领关中精锐于长社遭遇火拼,虽然击退敌军,但士兵大部份带伤,加上连日来急行军,士兵实在是疲惫不堪,可否容将士休息数日,再出城做战?”何晨随手用上个“拖”字诀。
  PS:十分感谢傻傻恨,无风无封,山中纵横,xyb520,御贤月下等众位朋友打赏,蛤蟆会努力码的更好,希望看官们继续关注推荐。


第三卷 龙腾于海 第十一章 怎能不带刀

  众诸侯看着何晨一脸装疯卖傻的嘴脸,不由嗤之于鼻,谁都知道这是推脱之辞,但偏偏又让众无语言对,人家说的也是实话来着啊。张济随董卓南征北战十余年,战功显赫,少有败绩。这厮能打败他,也算是祖坟冒青烟,运气好的离谱了。只是有一点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家伙内心远远比外表来的更加狡猾。普通人,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袁绍为之气绝,但偏偏又发做不了,只能生闷气。这时候孙坚出列,眼神扫过何晨有些鄙夷,飞快的别头而过,朗声道:“既然何太守要整顿数日,那便由鄙人领军出战华雄。”
  “文台能征善战,勇贯三军,若由他领兵出战,必可大败华雄,振我联军声势。”这时候边上有人出列帮衬道。
  何晨直接无视孙坚,之前被田丰和荀攸一说,连带着对他好感度狂降,再说王睿不是还好好活着吗?目光被说话之人吸引,此人长的油头粉面,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鸟,嘴唇薄而腮尖,让人感觉极为刻薄凉性。一双绿豆大小的眼睛咕噜直转,让人怀疑心里在打什么坏主意。
  “公路,所言有理。”众诸侯附声道。
  “公路?这人不就是袁术?难怪他会同意孙坚出战,这丫就是满脑子坏水,不安好心。袁术野心极大,又对孙坚武勇垂涎三尺,故想出驱狼吞虎之计,假如孙坚胜,那他就举荐有功,又卖个面子给孙坚。若孙坚败,正好趁他元气大伤之时,收编长沙精锐将士。实乃一举两得。
  以孙坚智商,估计也能看出其中名堂,但此人极负自信,加上此前连败胡轸数阵,更是信心爆棚,显然未把华雄放在眼里。何晨暗暗思想道。
  袁绍见是自己弟弟袁术出言,也就同意闭上嘴,不在多言。
  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随后众人又商讨一番,便纷纷散去。临行之前,除了孙坚打个招呼外,众诸侯皆无视何晨离去,只有一个在不远处微笑望着自己。此人身材不高,估计也就160出头,但却让人感觉十分精干,相貌也极为平凡,细眼长须阔嘴,但含笑间,身上却散出一股卓而不群的超然之姿,显然不是一位普通人。
  何晨心神一动,便迎了上去一礼道:“不知这位将军高姓大名,因何发笑?”
  那人显然没料到何晨会主动上前交谈,有些惊讶道:“府君无需多礼,在下乃沛国谯县曹操,自闻府君壮举后,曹某人连浮三大白,只叹未能相认。今日终夙愿得呈,见府君龙虎之姿,果然不是凡人。”
  何晨两眼一发黑,只差一点晕倒过去。此人就是曹操?下意识的手往腰间一摸,却空空如也。心中一沉,这才想起自己今日入主寨之时,已解配剑,心中不由大恨,此乃千载良机啊,就这样白白错失。
  曹操收回笑容,望着何晨空手置腰间,满面狐疑道:“府君你这是……”
  何晨蓦的回过神,也亏他机灵,连连大笑道:“曹孟德啊曹孟德,难道你这么快就忘了数旬之此壮举吗?”
  曹操怀疑的看了何晨一脸,随后像醒悟过来什么,大笑道:“原来如此,说来惭愧,府君领三百死士便可杀尽宫中阉人,曹某人身怀七星宝刀却只能落个狼狈出逃局面。”
  原来曹操之前在王允酒宴上,众人皆苦董卓暴行,唯曹操大笑直言欲杀董卓。后借王允七星宝刀行刺。结果董卓机敏,曹操行刺不成反献刀,失败后逃出洛阳,这才聚义起兵。这是演义中记载了一段故事,史上并无明显记载曹操是否有刺杀过董卓。但就算是这样,何晨也认为曹操这一段故事实在有值商槯。
  谁都知道曹操号称奸雄,最擅长装模做样骗取别人信任,他决不是一个拍案而起,拔剑怒目的愣头青。曹操之所以能被称为奸雄,其智商必然高人一筹,深谋远虑,他哪里会不清楚即使杀死董卓,也无法从吕布手下或者京都势力范围内逃生。作为一代奸雄,自然不愿意成为别人争权夺利的棋子,更不愿成为这场斗争的炮灰马前卒,相反他应该是想借行刺董卓之机,像何晨一样捞足自己足够的政治资本和名声威望,为以后起兵立一面正义大旗。
  王允寿宴上人多嘴杂,大家在一起也就发发牢骚,吐吐口水,真要让谁去杀董卓,估计也就哑巴了。但曹操就敢,而且看起来还这样做了,随后他便借了王允七星宝刀。试想想,如果曹操真的要去刺杀董卓,何必要装的这么高调?要知道董卓手握大权,谁敢拍着胸膛保证这些人不会见风使舵或者是董卓线人?再说了,既然是行刺,只要是匕首或短刀就可以了,而演义中也说曹操时常进出董卓大门,配刀也没有问题啊?行动肯定是十分方便。那他为什么还要王司徒的七星宝刀呢?所以何晨认为曹操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行刺董卓,实际上是真的去献刀,然后逃离京城,回到家乡扬言自己刺杀董卓不成,又要起兵讨伐。如此一来,慕名来投的天下英雄数不胜数,并且也得到了当地富商卫弘的支持,尽出家资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可见正义、名声何等重要。
  当然这些想法只是何晨自己的推测,事实到底如何,只有曹操自己清楚了。
  何晨脑里忽然冒出个惊天大胆的想法,这个时候的曹操还一心匡扶汉室,虽有野心,也只是对权利的渴望,还远远未到自立门户,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地步。假如自己把他招为手下,不知随后的天下格局会变成如何?想到此时,何晨哑然失笑,连自己也为这异想天开的想法乐了。当然何晨也只是随便想想,要知道何进在时曹操已任典军校尉,现在又在十八路诸侯中代理奋武将军一职,无论哪个官职都比自已高的不知多少倍,怎么招人家?
  众多想法在脑里飞速掠过,畜起胡络的何晨一脸堆笑,假如不是脸上那一道疤痕显的引人关注,那表情看起来有多憨厚就憨厚,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脸上笑咪咪道:“孟德乃当世之英豪,今日有兴得识,高兴万分,不若请孟德移驾何某处,今夜我等一醉方休?”
  曹操沉吟半刻,目光闪动,忽然见有两位雄风威武,气势不凡将领走来,不由喜道:“元让、妙才,你们怎么来了?”
  何晨一愣,这不是夏侯渊与夏侯惇兄弟吗?我靠,怎么这么巧?这个时候来了?
  “属下见诸侯皆去,唯主公没有出来,恐怕有事,所以特来寻找。”左边那个身材特别高大,一身铁皮重甲,满脸横肉虬须大汉道。
  “哈哈,无事,来来快来见过名震天下的南阳何太守。”曹操伸手拉住何晨,满脸笑意道。
  “未将夏侯渊、夏侯惇见过何太守。”两人报拳行礼,声如洪钟。
  何晨单手虚空一拖,示意不必多礼,轻轻挣脱曹操厚实的手掌,仔细观查两将一番,这才赞叹道:“孟德手下果然猛将如云,我观此二人相貌不凡,魁梧健壮,手掌粗阔而有厚茧,必然长期使用武器所致。”
  “哈哈,何太守过誉了,试问天下间谁不知道太守为当世之虎将啊?”曹操谦虚大笑道。
  何晨三番两次计谋失挫,早有些意兴阑珊,随后又聊了几句,便告辞而去。
  曹操看着何晨渐渐离去的背影,爽朗笑容渐渐变的有些阴戾,表情凝重道:“元让、妙才你们刚才可见何晨动作?”
  两人同时点头道:“看的清清楚楚。”
  “你们有何想法?”曹操冷声道。
  夏侯渊沉声道:“意动而手至,,假如不曾猜错的话,这何太守见到主公的第一举动反应便是下意识拔剑,根本不是他所言的刺杀献刀之说。”
  “什么?你说何晨这厮想杀主公?”明白过来的夏侯惇大怒出声道。
  “元让休要声张。”曹操斥声道。
  “只是属下不明白,主公与何晨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他为什么想杀主公?”夏侯渊也拉了拉夏侯惇,示意他稍安勿燥,然后一脸迷惑道。
  曹操皱着眉头,搜骨刮肠半天,最后才狐疑道:“难不成这厮因为何进之事所以迁怒于本将军吧?”
  夏侯渊、夏侯惇是曹操举兵后才来投靠,对于之前他在京都之事并不清楚,所以也不好接话。曹操越想越有可能,心惊胆颤道:“难道此人已知晓当日我故意抱病卧床之事?不然怎么会凭白无故生杀机?”可怜的曹操虽是一代枭雄,但怎么也没有想到何晨这家伙就是穿越货来的,被害的一惊一乍的。
  “既然如此,主公当早有所决断。”夏侯渊沉声道。
  曹操一张一翕的双眼精光四射,脸色却显的十分平静从容,外人几难看出他有什么想法,来回跺步一会,曹操这才语气平缓道:“我们先回大寨吧,兴许中间有什么误会也说不定。”
  夏侯渊兄弟两人也不多说话,便与曹操离开。


第三卷 龙腾于海 第十二章 要有割肉的觉悟

  华雄领关中精锐士卒三日后便已入驻虎牢关。第四日一早,便领三千大军出关搦战。
  话说众诸侯内有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勇武过人,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杀了华雄。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华雄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手起刀落,斩鲍忠于马下,生擒将校极多。
  少时,又有兵卒来报道:“孙坚部斩虎牢守将胡轸,趁胜攻关未果,后被箭矢击退,死伤惨重,此时大军正退往梁东。”
  这消息传回袁绍中军大寨,让众诸侯皆坐立不安。
  数日后由于袁术听信属下进言,拒发粮草,导致孙坚部军心浮动,被华雄、张肃越机刧营,军士死伤无数,属下部将祖茂乱军中假扮孙坚被杀。
  一连折损数阵,袁绍急了,赶紧招集诸侯商议大事。
  又有士兵通报,言华雄领兵城下搦战。
  袁绍道:“谁敢出战?”
  时有袁术部将梁刚领兵出战,未至三回合,被斩于马下。
  又有太守韩馥大将潘凤出战,同样折于华雄手中。
  众诸侯喧然皆惧,不敢再应战。
  袁绍扫视四周,每一接触目光中,诸侯都退避三舍。不由连声长叹道:“可惜吾大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话音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袁绍见此人相貌不凡,不由出声问道:“此乃何人?”
  有北平太守公孙瓒出声道:“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关羽?早已昏昏欲睡的何晨忽然惊醒过来,睡虫立马飞的无影无踪,急忙举目而望。立于帐下之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何晨激动不已,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大神关二爷,如此英姿伟岸,果然不愧当世之豪杰。关羽来了刘备肯定也在场,目光扫视中,终于锁定两人。一人站在那里,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一身凶恶之气,此人必然是张飞。另一个坐着,两耳硕大圆润,目能自顾,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必是刘备无疑。
  何晨有心想认识一番,只可惜如今场所实在诸多不便。暗思要不要找个机会,把刘备给阴了,然后拉拢关羽、张飞?
  这时袁绍出声道:“此人现居何职?”
  公孙瓒道:“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语音落完,袁术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一个小小弓手,竟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忙出列制止道:“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其出马,如若不胜,再拿下问罪不迟。”
  袁绍摇头不屑道:“派一小小弓手出战,到时必被华雄所笑。”
  这时袁术又出声道:“盟主所言极是,时下我联军还有一人勇贯三军,为天下之虎将也。若他出战,必可力斩华雄,重振声威。”
  袁绍私下对袁术暗暗翘起大拇指,表情却装傻道:“有何人可担此重任?”
  “南阳太守何晨是也。”袁术心里暗暗冷笑道。袁术自逃回汝阳后,在家族支援下,军马日盛,野心也随之而涨,更是对宛城之富垂涎三尺,只是何晨骁勇无敌,宛城兵又能能征善战,虽然早有并吞之心,却也不敢冒然发兵。如今逮到这个机会,还不是把何晨往死里整。
  袁绍“大悟”,一拍额头,故意大声道:“怎么能忘记如此虎将。何太守何在?”
  这大寨虽然已敞开门帘,但何晨仍然被安排到最末位,听闻里面对话,何晨暗骂两人数声,这才从容不迫出列道:“本将军在此。”
  袁绍皮笑肉不笑道:“华雄武猛过人,我军已连折数员大将,乌桓侯更是兵败梁东,如今我军士气低迷,将士胆寒,正值联军危急存亡关头,虽然太守与绍有隙,但不可因小节而误军国大事。此时正需要将军出手,诛杀华雄,扬我军威,兴我汉室。”袁绍不愧日后能成为一方诸侯称霸河北,这些话下来,说的合情合理,显示自己豁达胸怀同时又将自己维护汉室决心表现的淋漓尽致,实在让人挑不出什么刺来。
  “盟主既然如此坦白诚恳,又对本太守另眼相待,那本太守也不是个不晓深明大义之人,诸位就安心在此等侯消息吧。”
  出乎在场所有人意料,本以为何晨又会推诿半天,却没有料到他如此大大方方,干脆利落的答应下来。众人跌满一地眼镜,更是狐疑一片,特别是袁术早已准备好的心中腹稿说辞硬生生给逼回肚子,让他好生郁闷。
  其实何晨之所以这么大大方方应下来,是心中酝酿已久的想法。一来数日前还有借口可说,但现在却没有了。二来华雄之威,虎牢关下数战后,不久便传遍中原,如果自己能斩了这家伙,声望更上一层楼。再说诸侯各怀鬼胎,如果能在他们面前展露冰山一角实力,威慑袁术同时,说不定也能博得他们好感,到时候劝降收编,都有可能。至于华雄之勇,何晨还真不放在心上。自己手下有张辽、徐晃、黄忠等个个都是一顶一高手,还怕砍不了这家伙?但其中最关键的是,这样一来,不但断了桃园三兄弟捞取天大声望机会,而且还可以光明正大敲诈袁绍兄弟一笔,何乐而不为啊?
  何晨当然不想这样白白当炮灰,给袁绍兄弟算计一把,临行之前提出要求道:“联军已折数阵,士气低糜,若盟主能重赏犒劳将士,必三军用命,拼死一战。”
  袁绍一愣,显然没料到何晨如此无耻,竟然敢光明正大向自己要钱。想想华雄如此骁勇,何晨只怕凶多吉少。既然已下重注,还舍不得这点点军资吗?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袁绍硬是狠下心,难得大方一把道:“这是应当,若太守能杀华雄,挥我军威,联军重赏十万五株钱于宛城将士又有何妨?”
  众诸侯虽然鄙视何晨无耻,又羡慕他捞钱手段,但明面上还是个个点头答应。
  就在袁绍松了口气,以为把这家伙打发走时,哪知道何晨满脸严肃开口道:“若想破杀华雄不难,但还须盟主借鄙人一样东西便可。”
  袁绍胸口急剧起伏数下,又深深出了口气,这才慢慢平静下来,脸上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不知何太守想借本将军何物?”
  “华雄领关中精锐骑兵皆为山丹战马,行动迅捷,来去如风。若想破其军,杀此人,那么我军机动性必不可输于对方。而自古酷寒之地盛产良驹,河北所产马匹虽身体略矮,个头偏大,但体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动极速,是为骑兵最佳战马。假若盟主能下拨一批暂借于下,某二话不说,立马出战。”何晨话说的斩钉截铁,不容反驳道。
  袁绍脸色铁青道:“那何将军要多少匹战马?”
  “一千匹战马足已。”何晨这奸货信口开河,极其无耻贪婪道。
  众诸侯哗然,大堂满更是一片愤怒之色。
  一千匹战马啊,不是一千颗大豆,要知道一头成年战马培育所耗资材远高于普通战士,在座之内诸侯虽有不少家当,但也没有人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战马,这简直是要挖袁绍祖坟,剥他的皮,喝他的血。
  众诸侯对何晨认识又加深一层,什么憨厚忠义之辈,我呸,这厮明明就是的个不知廉耻,贪婪无度的奸诈小人。亏他看起来老实巴交,原来全是装的啊。嘴里说的倒是大义凛然,毫不含糊,一旦袁绍真拿不出战马来,人家便可光明正大回绝,坐等观虎。
  “啪。”袁绍直感觉一股怒火直冲脑门,几欲吐血而出,脸色更是青一阵红一阵。再也受不了刺激拍案而起,声撕怒吼道:“何晨,你当本将军是开马场的?还是善人转世?张手要钱,闭口要马,索求无度,如若你不想出战,大可直说,何必如此为难本将军?”
  何晨也不避让,冷笑阵阵道:“袁将军,你倒知道心疼你的战马,却怎么不体贴一下本郡守士兵?他们也是爹娘生,父母养的。关中军自古骁勇闻名天下,若我军出战,不知要伤亡多少,难道他们都是天生地养不成?难道他们的性命还比不上将军座下马匹不成?再者,本将军也只是暂借,不是要,你可听清楚?此事无需再议,若将军肯,鄙人二话不说,立马带军出战,若不肯此事就此罢了。”
  大寨一片死寂,众诸侯齐齐低头,无人出声反驳。谁都知道,以袁绍与何晨的关系,只怕从此之后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此时出声说话,无论是帮谁,必然得罪另一方。众人也不想引火烧身,个个明哲保身。
  袁绍怒极生笑,愤怒的双眼卷起滔声杀意,死死盯着何晨不放。过了良久,才压忍心中怒火道:“那本将军便调拔一千战马于你,但你必立下军令状。”



第三卷 龙腾于海 第十三章 肠子都青了

  何晨直接无视袁绍眼神,心里大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