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气势汹汹来袭。但是刚一交战,就要议和,对于此,程普自然是不信的,在遣退使者之后,程普对众位将领说道:“我认为刘备军向我军议和,是有诈,诸位以为如何?”
吕蒙道:“这倒未必,刘备出兵东吴,只是一时气急败坏。他认为蜀军强大,我东吴必定无法抵挡,可是当我军与刘备军一交战,刘备才发现,原来我军的实力如此的强大,如今战线拉长,对于刘备军来说非常的不利,若战事旷日持久,那么刘备军将会被耗尽。因此他向我军求和,倒也无可厚非。”
鲁肃却道:“刘备虽然宅心仁厚,但军中军师法正,却是善于出阴谋诡计之人。因此不可不防,以肃之间,我军并不要急于回答刘备军议和的请求,只消在这里耗着。待时间一长,刘备军定然会慌张的。”
程普看着杨林,问道:“杨大人。你怎么看?”
如今在东吴军中,众将都以杨林马首是瞻,这倒不是因为他东吴长史的身份,而是因为杨林的建议,对于军队来说非常的中肯。
杨林笑着说道:“程将军多虑了,刘备乃是汉室宗亲,其品德是天下皆知的,他说要议和,自然就会诚心诚意议和,虽然战线拉得过长对于刘备来说是坏事,但是对我东吴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多在前线消耗一天,就会使得我东吴慢发展一天,如此拖下去,我东吴又当如何处之?”
“……”
杨林的回答,令程普愣了。
这个杨林,他的心思向来缜密,从不轻易相信人,可是今天,怎么会如此信任敌人求和的事情?
不过既然杨林都说了没有关系了,再加上杨林也说了,战时拖得越久,对于东吴来说也不是好事。
吴蜀双方若是自相残杀,使得实力大为减弱的话,那么北面的曹操可就高兴了。
无论如何,对于东吴来讲,最大的敌人依旧是曹操,至于西蜀,能够拉拢,则尽量拉拢。
于是程普也派使者回禀刘备,说东吴军队也同意议和的提议,不过要等人面禀了主公之后,才能开始议和。
程普命人向孙仁禀告前线议和的消息,并且也告知了孙仁,与敌人议和,是杨林的主意。
孙仁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稍稍的有些迟疑,但是一想杨林也同意了,那么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杨林……他究竟又有什么打算……
虽然孙仁也猜不出杨林心中所想,但是既然是杨林的决定,孙仁自然是无条件的支持。
孙仁命人送去了自己的亲笔书函,说如今吴蜀是盟友的关系,虽然也曾闹过矛盾,但是应当以和为贵,对于议和之事,孙仁非常赞同,着杨林与刘备军谈判,不必有太多的要求。
和与曹军在合肥议和的时候一样,这一次的议和,同样也是由杨林全权负责。
在长沙城外,两军交战的中线位置,特意搭了一间帐篷,在帐篷中,杨林与刘备面对面坐着,商议议和之事。
刘备赞叹道:“没想到东吴的长史,竟然是如此一位年轻人,今日若不是亲眼所见,只怕备也很难相信,杨大人身为孙将军的心腹之人,相信他日之成就,定然不可估量。”
在对杨林恭维了一番之后,刘备便谈及了议和的事情。
刘备道:“今日之战,实在是迫不得已,蜀中受灾,备听信谗言,说蜀中一带的虫灾,是东吴引起了,备气不过,这才率军攻来,不过备思前想后,才知道蝗虫之患本就是天灾,非人力所能为,将罪名污攀到东吴头上,实属不易,因此,备才提议两军议和,从此以后,吴蜀依旧是盟友的关系,曹操依旧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刘备一番煽情的语言,但是却并没有打动杨林。
杨林开口说道:“刘皇叔,虽然吴蜀曾是联盟,但你们却背信弃义,对盟友出兵相攻,我东吴的商人,只怕日后再也不敢去蜀中做买卖了。你们不义,我东吴只是正当防卫,与蜀军相距于长沙。
说打仗的是你们,现在说不打仗的也是你们,刘皇叔。你们何以取信于天下?因此,此次的议和,刘皇叔,你们定要给我东吴一点好处才是。”
刘备道:“现我蜀中遭灾,杨大人切勿狮子大开口,伤了两家的和气。”
但是杨林却道:“刘皇叔不必紧张,我也是知道的,蜀中一带遭了蝗灾,你们现在连百姓们可以吃的粮草都拿不出来了,我又怎么会变本加厉呢?不过粮食和钱财拿不出来。城池总可以拿得出来了吧?我东吴的意思,便是请刘皇叔将荆州之地割让给东吴,以此来换取两家的和平,如何?”
“你……”
刘备一听,气得站了起来。
这不是狮子大开口是什么,一句话,就想要荆州九郡,要知道,自己可是花了不少的劲力才将荆州从曹军的手中夺回来了。要拱手相让,这怎么可能?
杨林道:“既然刘皇叔舍不得荆州,那么这场和谈,也暂且作罢吧!”
杨林欲起身离开。刘备顿时慌了,忙道:“杨大人请留步,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商量的。”
于是刘备邀请杨林再次坐下。两人继续相商。
纵然是假意议和、击其暮归的策略,但是若是真的以荆州来作为诱饵,就连刘备自己。也有些舍不得的。
因此刘备在心中反复的强调,这只是权宜之计,在这么想了之后,刘备对于荆州的领土也不太在意了。
荆州九郡,若是全归了东吴,无论是刘备本人还是朝中的重臣,都会舍不得的,因此刘备说道:“杨大人,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备取荆州,只不过是为了他日的北伐做准备,今日,荆州九郡,备是不会全交给东吴的,不过若只是南方的郡县,那么备倒是可以送于东吴。”
刘备说得合情合理,荆州是战略要地,不可以轻易让给别人,以刘备的立场上来看,将荆州的一半分给东吴,倒是可以的。
做戏也要做得足,当杨林也同意以一半的荆州为条件与蜀军议和的时候,刘备都快要哭出来了。
两人计议已定,中分荆州,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所有,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东吴所有。
杨林又拿来了和约,将议和的条款都写在上面,一式两份,让刘备署上自己的名字。
刘备心里面想着,这可是在演戏,因为迟早会出尔反尔的,因此也便毫不犹豫的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杨林在刘备署名之后,也在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两人将和约收好,各自保存。
在杨林回了营帐之后,便商议着退兵的事情了,程普决定第二天便走。
而另一方面,刘备军也在积极的斡旋,等着吴军撤走,背对着刘备军的那一刻,便是最好的进攻的机会!
第二天,东吴军推兵,程普命令收拾行囊,回柴桑去。
军队浩浩荡荡开拔,大约走出了三五里的样子,却突然听见身后有喊杀的声音。
有人忙禀告程普,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刘备军见我军开拔,后翼空虚,已经派人杀过来了!”
程普一听,顿时大怒,道:“好你个刘备,竟然做出如此龌蹉的事情,你空有皇叔的名号,却如此的卑鄙如此,从今往后,你又如何取信于天下?”
若是不极早部署,只怕东吴的军队会被刘备军杀得片甲不留,于是程普命令全军准备迎敌,不过程普也是知道的,匆匆忙忙的迎敌,与敌人早做好了准备相比,要差得太多了。
不过程普却也无可奈何,想要将命令传达下去。
但是杨林却阻止了程普,道:“程将军,你继续率领着士兵们撤退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事情,不需要去过问。”
程普惊道:“杨大人何出此言,若是任由蜀军乱来,只怕我军会全军覆没的。”
杨林摇摇头,道:“程将军不必如此惊慌,全军覆没的事情,是断然不会发生的,你只管带着自己的军队撤退,至于抵御蜀军的事情,就交给近卫军来做吧!”
“近卫军……”
程普听得模模糊糊,不是太懂,虽然近卫军的战斗力颇强,但是毕竟只有一万人,这一万人的部队。抵挡刘备的十万大军,这是不是太儿戏了一点?
但是杨林的态度却很坚决,因此程普也无话可说。
于是程普道:“既然如此,杨大人,我就率着自己的军队撤走了,至于近卫军,虽然感谢他们抵挡敌军,但是敌军势大,还请近卫军量力而行,千万不可勉强。”
杨林点点头。便骑马远离了程普。
程普、鲁肃、吕蒙等将,率着自己的本部人马继续撤退,而杨林却调转了马头,来到了军队的后方。
在后方,刘备军一路杀将过来,使得东吴的后翼死伤惨重,而程普也下达了继续撤军的命令,于是东吴的军士,能够逃走的。便立即逃走了。
而杨林的近卫军,却还在按兵不动……
杨林这位近卫军统帅,却不在近卫军军中,他只是遥遥的看着近卫军的部队。而在杨林的身边,庞统依旧陪伴着,对于庞统来说,杨林才是他真正的主公。
既然有了说话的对象。杨林便道:“刘备真是卑鄙,签订和约,再趁着敌人撤军的时候击其暮归的方法。可是当年高祖用过的,刘备真当自己是汉高祖了,也效仿高祖的做法,他真的以为我们都是傻子吗?”
庞统自然也是知道敌人的诡计的,但是当程普着急众将议事的时候,杨林却没有提出中肯的意见,于是庞统也懒得说。
不过现在,庞统却对于杨林的做法感到奇怪,于是问道:“杨大人,既然你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假意答应和刘备军议和呢?”
刘备笑道:“这场战争,要击败刘备,其实不难,但是单单是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东吴来说,却并不能将战争胜利的利益最大化,对于东吴来说,这场战争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因此,我才会故意中了刘备的诡计的!”
庞统听得似懂非懂,而杨林又道:“庞先生,若是刘备将天时地利全占了,他成功的诓骗了我东吴的军士,骗我们撤军了,他再一路追杀,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定然是能够将使我军全军覆没的,但是事实上,情况却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刘备发现,他的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追击吴军的时候,却被吴军的区区一万之众给阻挡住了,他又会如何去想?”
庞统一听,顿时恍然大悟,道:“这么一来,刘备定然会心灰意冷,从今往后,再也不敢对东吴有所掂记!”
杨林点点头,道:“这正是我近卫军建功立业的大好关头,只要这场战争,将刘备军给击败了,那么不仅会使得我近卫军的名号响遍整个天下,也能够使刘备军闻风丧胆,从此以往,他不敢再向东面窥视!”
杨林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让刘备深刻的体会到军队的实力差距,使他不敢再出兵东吴。
杨林继续说道:“当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东吴会从此占据了舆论的上风,就算是刘备败了,对于天下人来说,对刘备也不会有任何的同情的!”
庞统一听,顿时觉得太妙!
蜀中一带的蝗灾,的确是在杨林的策划下引起的,虽然东吴方面否定了这件事情,但是天下英豪,对于刘备的战争檄文,自然也会信进去一些的。
如今吴蜀交战,对于群雄们来说,他们都在观望,看看这场战争的胜负究竟鹿死谁手,只有当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才能对吴蜀双方谁对谁错进行评判。
但是如果双方已经签订了和约,刘备却出尔反尔,攻击东吴军队的后翼的话,那么天下英雄的评判标准,便会一边倒的偏向于东吴。
既然刘备是如此出尔反尔的小人,那么他所说的话自然是不可信的,关于蜀中一带的蝗灾是东吴引起的一事,自然就不可信了……
——这也正是杨林假意中了刘备的计的缘由。
不过,杨林的话虽然说得非常的好,但是有一点,那就是这场战争如果不能战胜刘备的军队的话,只怕一切都只是空谈。
战争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场战争的胜负,杨林却压在了一支仅仅只有一万人的骑兵部队上面,无论怎么来看,这都是非常凶险的一件事情。
以一万人的骑兵部队去对抗十万之众的蜀军,相当的凶险,但是看杨林的表情,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第十七章胜利
庞统问道:“杨大人,如今你在这里待着,坐山观虎斗,这支近卫军,又由谁去指挥呢?”
杨林笑而不语。
庞统又问道:“杨大人,如果你不临阵指挥,总会给近卫军布置战术吧?”
杨林依旧笑而不语。
庞统面露不满之色,杨林这才说道:“庞先生,事实上,这支军队已经不需要我去指挥了。”
庞统疑惑不解的问道:“杨大人,这是何意?”
杨林道:“庞先生,没有参与过赤壁之战的你,大概并不知道原委,事实上,以将领来指挥一支军队作战,并非是高明的兵法,如果过于的强调将领的作用,那么当这名将领战死了或是不能够指挥作战的时候,军队就会崩溃。
真正的上乘兵法,是以士兵为单位指挥的,让每一名士兵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能够干什么,让每一名士兵都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干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
庞统奇道:“杨大人,你所说的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每一名近卫军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若是对于战术的理解有偏差,那么这支军队不就乱了吗?”
杨林道:“关于这一点,庞先生,你实在不用担心,因为我已然发现,我的战术思路是可行的,在赤壁之战中是如此,在这场战争中也是如此!”
事实上,当杨林在赤壁之战中对东吴的水军布置自己的战术的时候,也有些担忧,但是实践证明,杨林的这一套战术,在当今时代是可以用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东吴的士兵非常的单纯,就算是杨林的战术在这个时代来讲有些难以理解,但是他们却毫不怀疑的记下了。并且都遵照执行了,这才换来了赤壁之战的一场大胜。
在普通的水军士兵身上都能够行得通,那么在杨林精心训练的近卫军身上,自然更行得通!
近卫军是东吴最精锐的部队,他们的执行能力极强,既然如此,杨林又何必去担心他们会出什么纰漏呢?
于是杨林对庞统说道:“庞先生,近卫军战力如何,我两人在远处一看便知。”
而庞统也不说话,两人静静的看着近卫军的情况。
此时刘备所率领的蜀军。正在兴头上,法正说想出来的击其暮归的计策,虽然不是很光彩,但是却很实用。
在刘备的心目中,只要能够将东吴的军队击败,迫使东吴称臣,那么就算战争的过程再怎么卑鄙无耻也是值得的。
而东吴的军队竟然如此轻易的就相信了,他们还真是单纯,如今东吴军撤军。刘备率军大肆追击,如砍瓜切菜一般,刘备已然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刘备命令三军对东吴的士兵不要手下留情,要将所有的东吴军士全歼。而军士们也是如此执行的,蜀军突入吴军后军,如利刃插入豆腐,将东吴的军士绞杀。
转眼间。吴军死伤惨重,而吴军除了逃之外,却没有进行任何的反抗。
虽然东吴的军士在兵力上不足。但是好歹也有数万之众,他们怎么会不反抗的?正当刘备对吴军的行动无法理解之时,另一支部队,却突然插入进了刘备的军中。
“实在是抱歉了,我可不能再让我东吴的军士有所损伤了。”
杨林自言自语着,而他所率领的近卫军们,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出击的!
首先是赵云所率领的前军,受到了冲击,赵云的部队是突在最前面的部队,阵线拉得较长。
一万名近卫军,从斜后方杀上来,径直将赵云的前军的阵型给冲散了。
“这、这是……”
就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也感到了不可思议。
敌人的骑兵部队,赵云也是见识过的,但是在上一次的交锋中,还不能令赵云感到如此的压抑。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面对着洪水和猛兽一般!
“难道说,在初次交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对方骑兵的真正实力?”
赵云下意识的想到,而且他也认为,自己的猜想说不定就是真实的情况。
于是赵云不敢怠慢,组织起军士抵挡对方的骑兵部队,自己的前军虽然战线拉得长,被敌人的骑兵暂时冲垮了阵型,但是好歹也有两万人,而对方的骑兵部队虽然强悍,但是在人数上却不占优势。
步兵抵挡骑兵,最厉害的武器,莫过于长矛了,于是赵云命令军士们以长矛来对抗敌军。
可是,当敌人的骑兵靠近之后,步兵手举着的长矛,却没有办法刺到马匹或是敌人的骑兵。
这支骑兵部队,是一支重甲骑兵部队,与普通的骑兵不同的是,这支部队,就算是马匹也装备了盔甲,而马匹的质量也是上乘,能够扛得住身上的盔甲以及同样身穿着盔甲的骑士。
长矛没有办法刺入敌人,待敌人的骑兵部队杀过来的时候,这些手举着长矛的士兵,便成为了被蹂躏的对象。
他们或是被骑兵当场砍死,或者是被马匹给踩死,死相甚惨。
既然前方的兵士无法抵挡住骑兵的冲杀,那么再继续待在这里,也只是去送死而已,于是军士们跑的跑、逃的逃,没有人再敢面对敌人的骑兵,军队瞬间崩溃!
就算是赵云,也没有料想到如此的局面。
军队崩溃,作为主将的赵云自然难辞其咎,他冲上前去,意图阻挡住敌人的骑兵。
若是论战力,赵云可不虚当今世上的任何一人,于是提着长枪,朝着敌人的骑兵部队冲去!
不愧是常山赵子龙,转眼间,就刺落了两名东吴的骑兵,既然东吴的骑兵全身铠甲,那么赵云就朝着骑兵防御最薄弱的咽喉部入手,一刺一个准。
杨林自然也将赵云的身手看在眼里,见己方的骑兵牺牲,杨林的心中也颇不是滋味。
“赵子龙。你倒是一名强将,不过以一己之力,想要单挑一整支部队,只怕不太可能。”
杨林这样说着,他手下的近卫军们,也都开始见机行事。
十数名近卫军将赵云团团围住,赵云虽然勇猛,但是在面对这么多有将领能力的骑兵的时候,也会陷入苦战。
近卫军可不是笨蛋,见赵云勇猛。自然不会去单挑,而是十数人包围,若赵云强加攻击,一人只需要挡下赵云一招,就不再和赵云周旋。
如此一来,赵云这名三国的猛将,就再也没有办法刺死哪怕是一名近卫军了,反倒是赵云自己的体力正在不断的消耗。
一名近卫军的刀,险些砍中赵云的肩头。还好赵云躲开了,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若再在这里战下去,只怕自己可能会死在这里。赵云见事不对,便立即撤退。
于是赵云虚晃一枪,杀开了一条血路。
近卫军们虽然能够与赵云周旋,但是赵云若真想逃。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不过虽然赵云逃了,但是他所率领的两万前军部队。却是跑不快的。
近卫军一路追杀,杀得两万前军尸横遍野。
赵云只好组织起残余的兵士,且战且退,希望尽快得到后方的支援,但是无论如此,都没有办法改变赵云麾下部队越来越少的局面。
杨林笑道:“近卫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赵子龙,你空有一身武力,但是在与这样的一支骑兵部队的对抗中,也是讨不到便宜的!”
赵云的前军崩溃,消息立即传到了位于中军的刘备耳中。
刘备大为震惊,立即命关羽、张飞率领左右二军合计四万人去对抗东吴的骑兵。
关羽、张飞领命而去,两人是刘备的兄弟,对刘备非常的忠心,他们所率领的军队,自然是刘备军最强的,左军和右军的战力,比赵云所率领的前军要强上数倍。
听闻赵云的前军失利,关羽、张飞二人自然也不敢怠慢,率领着自己的部队,从左右两方夹攻东吴的近卫军。
张飞愕然,自己之前在与这支骑兵部队交锋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这支部队的可怕,但是今日一看,这支部队似乎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的强大!
虽然关羽和张飞试图以包围的方式全歼敌人的骑兵,但是包围圈还没有形成,敌人的骑兵就随即改道,没有继续突入中军,而是朝着右方一拐,顿时突入到了张飞所率领的右军中。
张飞忙命令军士组织抵挡,不过虽然张飞所率领的这支军队也算是刘备军中的精兵了,但是在近卫军的面前,精兵不精兵的根本就无所谓,他们就是待宰杀的鱼肉而已。
近卫军凶猛突入,右军的士兵们根本就无从抵挡,这支足足有一万人的骑兵部队,就如同是一个人一般,像是绞肉机一样,将蜀军的军士们绞入到了其中,待出来后,已然是一团肉泥。
见多识广的人都听说过野兽奔腾时候的景象,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抵挡,而现在东吴的这支骑兵部队,就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
张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士兵被人绞杀,心中不是滋味,于是率领着手底下的死士,与东吴的骑兵相博。
不要命的战法,倒也稍稍抵挡住了近卫军前进的步伐,而张飞也颇为勇猛,这一次,他不敢再轻敌,而是稳扎稳打,试图抵挡住东吴的骑兵,等关羽的左军支援过来,就能够将对方的骑兵歼灭了。
不过张飞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见到突不进去,近卫军就立即调转朝向,转而突入中军!
中军可是由刘备亲自镇守的,是防守最为坚固的一支部队,但是近卫军突入进来,却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这使得刘备也慌了神,忙命军士们死命抵挡。
刘备问法正道:“敌方的骑兵如此凶悍,当真如何是好?”
法正道:“敌方骑兵进退有度,随机应变,这定是有高人在指点,只消将这个高人找出来,便可以使这支军队崩溃了。”
刘备听从了法正的建议,命军士们攻击东吴骑兵的施令者,但是军士们却惊奇的发现。这支骑兵部队却没有听从任何人的指令,而是凭着自己的意识在战斗。
这究竟是何种战斗方式?
刘备和法正都大吃一惊,而也只有在远处观战的杨林才知道。
杨林笑道:“我的这支骑兵部队,是没有弱点的,他们如同程序一般,能够自我修正,既然没有了弱点,区区蜀军,又如何去击败这支部队呢?”
在杨林的笑声中,近卫军已经突入到蜀军中军的核心部位。
法正忙道:“保护主公!”
于是数千军士。形成了一堵人墙,将刘备团团围住,不让近卫军靠近半分,而东吴的近卫军,也仿佛是感受到了蜀军护主的决心,便不再继续突入,转而攻击另一个方向。
这支骑兵部队,在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竟然能够如此当机立断。只是攻击刘备军最软弱的地方。
法正叹道:“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我军,又是在和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在作战?”
法正的叹气声,正好印证了蜀军的衰败,法正也隐隐的感觉到。这场战争,说不定会因为这支区区的一万人的骑兵部队而败。
“他们在左边的!”
有人大吼,众人这才发现,原来东吴的骑兵。正在突入到蜀军的左军,也就是关羽所率领的部队当中。
“来得正好!”
关羽满脸的怒气,提起青龙偃月刀。手起刀落,将一名骑兵斩落马下。
不愧是斩颜良诛文丑的汉寿亭侯,关羽的战斗力可不是盖的。
若是换做其它的部队,关羽的这一刀,便是斩掉了敌人的主将,使敌人成为无头的苍蝇。
可是今日关羽所面临的这支骑兵部队,却没有了主将,或者可以说是人人都是主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关羽的这一斩,自然是无法阻拦近卫军前进的步伐的,数十名近卫军顿时将关羽给包围住了,使得关羽无法脱身。
而其余的近卫军,便冲入到了左军当中,将关羽手下的军士,杀得哀嚎遍野。
“这、这究竟是……”
关羽陷入了苦战,纵然是万夫莫敌的关云长,在这些近卫军面前,却也没有办法找到好的作战方式。
杨林哈哈大笑,道:“关羽,你自然是不知道的,就连张飞、赵云也同样不知道,你们总是掉入到同样的陷阱当中。”
在训练近卫军,并且给近卫军们讲解自己的战术思路的时候,杨林就特别强调了如何与强力的将军作战的方式。
一个不够,就多上几个,甚至是十几个,用车轮战的方式,将敌人的主将体力拖垮。
武林高手,就算是武功再高,也没有办法和军队抗衡,杨林的战术理论,就是来自于此。
因此,刘备手下的强将,张飞、赵云、关羽都先后陷入苦战,而杨林所使用的方式,就只是那一种而已,这真是一招鲜,吃遍天。
近卫军能够切实的执行自己的战术思路,杨林也颇为欣慰,他逐渐的感觉到,以这样的一支军队,全天下,几乎就没有对手了!
关羽的左军,因为关羽的被困,使得无人发号施令,被近卫军一阵屠杀,于是就没有剩下几人了……
这正是杨林的战术思路与普通的战术思路的最大区别,因为自己的部队不需要主将随时发号施令,便能够用隔绝对方主将的方式,将那些依赖于主将的军队痛击。
远处的庞统也看出端倪来了,道:“杨大人,你的战术果然好,你的战术的最大优势,正好就是敌人战术的最大劣势,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这场战争,又岂有不胜的道理?”
因为站得远,所以庞统能够清楚的看出战局,以此种局面来看,刘备军全线崩溃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起初,庞统对于杨林能够以一万人的骑兵部队击败敌人的十万之众不太相信,但是现在看来,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战场上,关羽好不容易挣脱了十数名骑兵的包围,但是当他出来之后,想要继续指挥军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麾下的军士已经没有剩下几人了。
以这样的兵力去阻击敌人的骑兵。几乎就是痴人说梦了,于是关羽只好骑着赤兔马逃入中军,所幸的是,赤兔马快,东吴的骑兵速度,根本就追之不上。
见到左军崩溃,位于右军的张飞,不得不再一次组织起军士,来抵挡东吴的骑兵。
可是东吴的骑兵,此时已经杀得兴起。根本就无可抵挡了。
之前张飞曾经轻视过东吴的这支骑兵部队,但是此时此刻,他却不敢再轻视了,但是即便是张飞率领着手下的死士们玩命的抵抗,却也没有办法抵挡住势如劈竹的东吴骑兵。
只见东吴骑兵迅速的将张飞的部队的阵型给冲乱,士兵们没了阵型,自然如同是散沙一般,那么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余地了。
张飞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手下的军士被人宰杀。面对此种情况,他也只能下令全军撤退了。
当然,在如此的时刻,纵然是张飞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军士们也是没有办法迅速撤走的,敌人的骑兵,哪里会给你逃走的时间?
在又砍杀了一阵之后,近卫军便再一次冲入到了刘备所在的中军阵中。
刘备见敌人如此凶猛。顿时慌了神了,自己的部队在敌人的骑兵面前,根本就是螳臂当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