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仁公主的耳边,兄长之前所说的那个“野种”一直萦绕着,就算是堵住耳朵,也依然听得清晰。

仁公主缓缓的踱步回到了木下宫中,四下也无人,两名婢女依旧在寝室前酣睡,连仁公主曾经外出过,她们也一无所知。

仁公主头脑昏沉,渐渐的有了倦意,她躺在了自己的床上,便熟睡过去。

卯时时分,仁公主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但对于昨晚听到之事,依旧难以忘怀。

“楚楚!”

仁公主唤来了自己的婢女,楚楚乖巧的来到了仁公主的身边。

仁公主问道:“我昨晚睡了多久?”

楚楚道:“公主殿下今日睡眠不佳,但惟独昨晚,殿下在床上酣睡,直到此时方醒来!”

仁公主奇怪道:“这怎么会?我昨晚不是因为睡不着,出去了的吗?”

楚楚笑道:“公主殿下说笑话了,楚楚一整晚都守在门外,若是殿下外出了,楚楚怎么不知道?依楚楚所见,公主殿下是在做梦吧?”

楚楚之言,倒也点醒了仁公主,难道说,自己真是在做梦吗?不过纵然是做梦,那个梦,也太真实了一点吧?

“没有你的事了,你下去吧!”

仁公主打发楚楚离开了,继续回想昨晚之事,就算是做梦,那也是一场噩梦!

自己是否是父亲亲生?仁公主的脑中,依旧在回想着这个问题,她不知道事实如何,可她也鼓不起勇气去询问孙权。

兄长是否会软禁自己?仁公主也一无所知,如果昨晚之事只是一场梦,那么兄长是不会软禁自己的,如果昨晚之事只是一场梦,那么也犯不着担心有人发现了是自己烧掉了偏殿。

可是,无论仁公主如何去想,她的脑中也是一团乱,竟连泪水也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自己,应当何去何从?

仁公主不知道如何去做,不过此时,一个人的话却清醒的映在了自己的脑中!

“当掌握自己的命运!”

杨林的话富有磁性,令仁公主感到温暖,仁公主的脑中,如醍醐灌顶一般。

我要去见他,去见杨林!

几近混乱的仁公主,在脑中迸发出这样的念头,她匆匆的穿戴好自己的衣物,就快步离开了寝宫。

第二十九章决断

摘星楼上,吴湘正在焦急的等待着结果。

昨晚,杨林和王宝悄悄进了行宫,王宝口口声声说,此是“谋大事”!

而吴湘自然非常担心,深夜进宫,这两人要怎么进去?而这两人进去后,要去做什么?

单单是杨林命嫣儿在仁公主喝的茶里面下药这一点,就足以令吴湘寝食难安了,这下杨林和王宝还敢深夜入宫,这两人有多少个胆子?

吴湘最担心的,倒不是杨林会被怎样,他担心一旦杨林遭遇不测,自己和两名侄子、还有自己最亲爱的义女嫣儿也会被殃及,那么他这个江东的大财主,可算是做到头了。

当然,无论吴湘再怎么担心,他也没办法阻止杨林的行为,他甚至连探听杨林的计划部署都不敢,只得眼睁睁的看着杨林和王宝这个粗人一道。

不过事已至此,吴湘也顾不得那些了,他只是想知道杨林进宫一夜,究竟成事了没有,如果不幸失败,吴湘会立即带上细软,和自己的家人一道逃生。

等到午时,吴湘终于等来了王宝!

王宝依然一副大大捏捏的模样,吴湘还没有来得及屏退左右,王宝就哈哈大笑,道:“吴先生,洒家真是太痛快了,昨晚,洒家和杨大人演的那一出戏,实在是太精彩了!”

吴湘赶忙让左右无关紧要的人员离开,而王宝则径直坐了下来,满满的喝了一口茶。

王宝是和杨林一同进宫的,他自然最清楚杨林的全盘计划,吴湘瞧着王宝的模样,似乎计划非常成功,他便忍不住问道:“王校尉,请问,昨晚情况如何?”

王宝一脸兴奋,道:“真是有趣得紧、有趣得紧,洒家与杨大人,将弓腰姬玩弄于鼓掌之中!”

王宝口无遮拦,竟将昨晚之事和盘托出,而吴湘也从王宝的口中,得知了杨林昨晚在行宫里的疯狂行为。

先是从事先就准备好的小洞爬入宫中,径直来到了木下宫,在木下宫,杨林使迷药,迷昏了仁公主的两名贴身婢女,随后,仁公主失眠已至外出,到了后花园,杨林与王宝乔装改扮,杨林身形稍小,扮作东吴长史张昭,王宝身形硕大,扮作东吴主公孙权,两人在后花园中一番对话,将仁公主听得神智颠倒。

最后,仁公主悻悻回到宫中,沉睡一晚,竟不知昨晚之事是梦还是现实……

“那么,杨先生哪里去了?”

吴湘焦急的询问,王宝笑道:“杨大人说,仁公主醒来之后,一定会去找他的,他将在家中稍候,等仁公主来后,就会和仁公主一同到这儿来。”

吴湘听得一惊一乍,这么说来,仁公主随时可能来到,他虽是江东财主,但却极少见权贵,心中不免紧张。

王宝又卖弄了一阵嘴皮子,吴湘赶紧让人通传自己的两位侄儿赶快来到,并且命人备上了好茶和点心。

吴洋和吴浩随即赶来,几人在摘星楼上等了一顿饭的工夫,就听到了脚步声。

脚步声并非一人,而是两三人,最先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正是杨林。

只见杨林一脸的笑容,在上楼之后,他特意朝后看了一眼,道:“公主殿下,正是这里了。”

随后杨林小心翼翼的扶着一人上了楼,众人睁眼一看,此人不是仁公主是谁?

仁公主一身便装,没带自己的婢女,身后跟着的,却是杨林的丫鬟嫣儿。

仁公主来到众人的面前,却不知如何开口,众人也知道眼前的正是东吴的公主孙仁,但是杨林未开口,谁也不敢说话。

杨林对众人说道:“诸位,今日不才向你们引见一位贵客,这位,正是当今东吴的孙仁公主殿下!”

虽然大家都知道眼前之人正是仁公主,可是在杨林介绍之前,众人也只能装作不认识。

杨林向仁公主逐一介绍,众人向仁公主见礼,仁公主让众人不必客气,自己便找了一个位子坐下,吴湘亲自奉上了茶和点心。

杨林让诸位各就各位,所有人都喝着茶压惊,杨林趁此机会向仁公主表明心意道:“公主殿下,不才虽只是一名书生,但在这柴桑城中,也并非一无是处,多日前,在这摘星楼中,吴先生以诗会友,不才也就交上了吴先生这个朋友,吴先生不以不才卑鄙,还将自己的义女送与不才当丫鬟,不才对他,真是感激涕零。”

杨林向仁公主逐一谈起和在座的诸位的交情,和吴湘是以诗会友,而与王宝,则是“不打不相识”,还有吴洋、吴浩、嫣儿三人,也都是诚实可信的小辈。

“公主殿下,还请千万放心,不才虽资质驽钝,但也会几分相面功夫,不才所交的这些朋友,都是过命之交,一旦不才有所需要,他们一定会赴汤蹈火的!”

杨林言之凿凿,尽自己所能向仁公主表明心迹。

“公主殿下,请如信任不才一般信任在座的诸人,他们,定会成为公主殿下的左膀右臂的!”

在听完杨林的诉说之后,仁公主扫视了在座的所有人一眼。

仁公主扫视众人的时候,众人也不时的打量仁公主,公主殿下显然是哭过的,脸上还有泪痕,但是在哭过之后,仁公主的眼神却并非是萎靡不振,而是带着一丝恨意,如此的恨意,令众人不寒而栗。

如若平日,以仁公主的谨慎,断然不可能相信才见过一面之人,但是今时今日,仁公主所信赖之人,除了杨林之外,别无他人。

既然是杨林介绍的人,仁公主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相信了。

“众位!”仁公主叹了一口气,终于开口了,“你们既然是杨林的朋友,那自然就是我的朋友,你们既然是杨林的过命之交,那自然就是我的过命之交,今日,我和杨林将要图谋大事,需要各位的帮助,还请各位不吝啬自己的才干,事成之后,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

仁公主神情凝重,众人也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

吴湘终于鼓足了勇气,问道:“不知公主殿下所谋的大事,究竟是何事?”

仁公主毫不含糊,径直说道:“实不相瞒,我与杨林所谋的大事,便是杀了我的兄长孙权,使我成为东吴的主公!”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句话,曾听杨林说过,当时众人不寒而栗,但这一次,听仁公主亲口说出,真令众人如临冰窟。

仁公主也吃惊于自己竟说出这样的话来,若是在昨日,她是断然不会下此决心的。

“当掌握自己的命运!”

——杨林的话再一次回响在耳边,与其担心自己是否是野种、担心兄长会对自己怎样,倒不如奋力一击,若败,仅死而已,但若胜了,便能牢牢的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三十章拙计

为了不引起旁人的怀疑,仁公主不能在摘星楼久待,在向众人表明决心之后,仁公主便匆匆的离开了。

留下众人唏嘘不已。

虽说从一开始,杨林就将东吴舆论会至于骑虎难下的境地,“弑君”一词,也是杨林最先说出,但是只有刚才仁公主亲口说出想依靠众人的力量杀了东吴的现任主公孙权并当上新主公之后,众人才叫做真正的和仁公主绑在了一起。

仁公主有弑兄之心,而在座的众人也已然知晓,在仁公主离去之前,众人都曾向仁公主表明心迹,因此,如果事情最终败露,无论在场的人参与与否,都会被满门抄斩的。

吴湘叹道:“杨先生,这下你可将老夫的身家性命全都系在一起了,倘若计划失败了,只怕我吴氏,就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吴湘只顾叹气,而吴洋和吴浩则一脸怒意的看着杨林,而众人之中,只得嫣儿对杨林的恨意最甚。

“杨大人,事已至此,你倒是说句话啊!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来帮助仁公主杀死东吴主公?你已将义父一家逼至绝境,可切勿撒手不管!”

嫣儿有些急了,不顾主仆身份,质问杨林。

杨林笑道:“众位,请稍安勿躁,在谋划之前,不才想知道,诸位之中,有谁想要反水?或者是将不才绑到主公面前?”

此言一出,众人皆怒!

好个杨林,事已至此,竟然还在这里说风凉话。

王宝哈哈大笑,杨林的本事,他算是彻头彻尾的见识到了,这家伙,最善于操控人心,他已达到将人心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地步。

面对杨林的挑衅之词,嫣儿说道:“杨大人好本事,明知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还让我们出卖你?难道说我们中还有不知轻重,想要破坏计划的人吗?杨大人,如果嫣儿没有猜错的话,仁公主也是被你一步一步逼至如此地步的吧?”

嫣儿的讽刺,杨林并不介意,说道:“嫣儿姑娘不必多虑,事实上,仁公主殿下性情耿直、敢作敢为,不应当被埋没,不才只是稍稍的出把力,令公主殿下正视自己而已,再说,公主殿下已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不才,不才又怎能坐视不理呢?”

杨林一说起仁公主的“身世”,众人中除了王宝和吴湘之外,其余之人都不甚明白。

王宝面露怪笑,而吴湘则暗中佩服杨林,仁公主究竟对杨林信任到何种程度,才会将如此秘密如实相告的?

虽说那只是杨林编造的,但在仁公主看来,却很有可能是事实,而仁公主却将自己是“野种”之事告知了杨林,可以说,她已经没有再将杨林当做是外人了。

王宝笑道:“既然如此,杨大人,请快些想主意吧,洒家也想再跟着杨大人,好好的闹腾一番的!”

王宝是粗人,有甚说甚,当初,他与杨林合作,只为了能够升官,不过当王宝和杨林一同做了几件事之后,他逐渐的觉得,和杨林一起谋事,当真是非常的有趣,于是便欲罢不能。

不过杨林却卖了一个关子,说道:“诸位,虽说不才在腹中,已有计划了,但是不才却有私心,想着这个计划,仁公主能第一个听到,因此,还望诸位见谅,等明日仁公主到了,不才再说也不迟。”

杨林缄口不言,众人自然无奈,但也无话可说。

第二天晌午的时候,众人再一次聚集在摘星楼中,而仁公主也如期而至。

众人依次就座,仁公主坐主座,吴湘次之,杨林居于吴湘之后,其次便是王宝,再次便是吴阳、吴浩两兄弟以及嫣儿。

不过虽然杨林让吴湘坐了次席,但东吴舆论会的众人,却是以杨林马首是瞻的,就连仁公主,也最先向杨林发问。

“杨林,昨日我回宫,虽无人对我为难,但我却战战兢兢,总担心有人害我,以至于整晚未眠,今日一早,我就离开行宫到这里来,就是为了问问,杨林,你是否有周全的计划了?”

杨林安抚仁公主道:“公主殿下,昨日你信誓旦旦,因此心中未免疑惑,极有疑惑,便会战战兢兢,这便是公主殿下宅心仁厚的表现,所以,还请公主殿下不必担心,我等所谋划之事,并无外人知晓,也不会有人加害于公主殿下的。

至于公主殿下问不才计划是否周全,托殿下的鸿福,不才左思右想,虽没有想出妙计,但拙计,却总算想出来一个。”

“拙计?”

仁公主听得有趣,杨林真会开玩笑,既然是上得了台面的计策,怎么能称得上拙计?

众人也对杨林故意装模作样显得不满,不过却也没人出声指责杨林。

只有嫣儿指桑骂槐的说道:“行宫中守卫森严,既是东吴主公,那么孙权周围,保护他的人应当不在少数,而孙权又是武将出身,武艺也是不差,想要杀他,区区拙计可行吗?”

杨林道:“旁人都说行宫守卫森严,但在不才看来,行宫的守卫形同虚设,旁人都说要谋杀东吴的主公难如登天,但不才却认为,此事易如反掌,杀鸡不必用牛刀,不才认为,区区拙计,便能够取下东吴主公的性命!”

杨林大言不惭,众人听后,都觉得他太过于张狂。

就连仁公主也对杨林稍稍不满,道:“杨林,你切勿小看了兄长,他凡事小心谨慎,身边更是高手无数,想要近他的身都难,更别说是取他的性命了。”

杨林笑道:“公主殿下不必担心,不才所说的虽是拙计,但却也并非寻常人等能够识破的,实不相瞒,不才所说的拙计,正是与不才新编的一个故事有关。”

怎么又回到了说故事上去了,仁公主颇为好奇,道:“愿闻其详。”

杨林缓缓道:“不才没什么本事,只会编编故事,而这一次的故事中,奸人使了一个计策,这个计策十分巧妙,但却被主角给识破了,因此不才才会称自己的计策为‘拙计’。”

因为在故事中计策失败了,因此在杨林的口中,才称之为拙计,可是此计究竟如何,还需要听过之后才知道。

于是众人要听杨林的计策,就必须先听杨林的故事,而杨林也并不拖泥带水,再一次当起了说书先生,将自己新编的这个故事,讲给了众人听。

第三十一章运筹

仁公主身份特殊,弑君之事,她并不方便抛头露面,因此,所有的部署,全都是在杨林的安排下进行的。

王宝虽有赶车校尉的名头,却无实权,于是由仁公主出面,将王宝安插进了护卫军,负责行宫的安全,以王宝的资历,再加上他并非是孙权信任之人,因此在护卫军中,他不能掌实权,只是碍于仁公主的面子,给了他一个副职。

不过王宝并不介意,因为按杨林的吩咐,他就是在护卫军中卧底的,掌权不掌权没有关系,只要到时候能随机应变即可。

至于吴湘叔侄,杨林则让他们干回东吴舆论会的老本行,那就是四处造势,并且这一次的造势,是在暗地里进行的。

吴湘皱眉道:“杨先生,这‘万民书’可是一桩苦差事,柴桑这点儿地方,纵然是找千人联名,都甚是困难,更别说是万人了,而这万人,都要同意仁公主执掌东吴,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杨林笑道:“吴先生不必真的去收集万人的墨迹,只要故弄玄虚就可以了,到时候,情势所逼,谁又会管万民书是真的还是假的?”

吴洋也问道:“杨先生,那么这江河石碑,是否也是同样的道理?”

杨林道:“自然也是假的,只要事先刻好了,将它丢在江河之中,自然会有人去打捞,送到我们的面前的。”

既然杨林都说得这么清楚了,吴浩自然也不再询问,他的任务是找一百头牛,然后每一头牛都喂下写着字的绢帛,到了人们宰杀的时候,这些绢帛就能公之于众。

在向吴湘叔侄布置完毕任务之后,杨林轻描淡写道:“诸位,请听不才一言,我们所做的愚弄众人的手段虽然粗劣,但也定然会取得颇佳的效用,就算十人中只有一人信了,那放眼整个柴桑,也是一股强大的助力!”

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吴湘叔侄又怎么会对杨林的做法说三道四?在杨林部署完毕之后,几人就分头行动去了。

至于嫣儿,杨林交待给她的,是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领舞。

在杨林的计划中,嫣儿会带着十名婢女,在东吴的主公孙权面前跳一曲舞,而这曲舞,便是为孙权送葬的仪式。

杨林教给了嫣儿舞步和节奏,嫣儿天资聪慧,一学就会,随后杨林就让嫣儿到宫中去教婢女们跳。

嫣儿不满道:“杨大人好生逍遥,弑君如此重要之事,竟然让嫣儿担当重任,倘若失败了,那嫣儿岂不是给杨大人顶罪了?”

自己的这位丫鬟,在嘴上可从来都是不饶人的,杨林却并不在乎,轻声说道:“嫣儿姑娘不必担心,倘若姑娘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不才也会随着嫣儿姑娘而来的,不令嫣儿姑娘在黄泉路上寂寞。”

听了杨林的这句话,嫣儿的脸竟稍稍的脸红,不过她很快想到了杨林这家伙没一句实话,因此脸又沉了下来。

今次事关重大,杨林便不再顾忌嫌隙,与嫣儿一同进宫,随后径直来到了木下宫中。

在这里,仁公主早已准备就绪。

此处已经聚集了数十名婢女,仁公主对杨林说道:“杨林,这便是我初挑选之后的婢女,她们无论在身型还是容貌上,都算是上成!”

杨林初略的扫视了一眼,果然个个都生得标致,身材也是不错,让这些人跳起舞来,定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杨林道:“公主殿下,跳舞不才可是外行,挑选十名婢女之事,还是劳烦嫣儿姑娘吧!”

杨林过分谦虚,嫣儿不由得白了杨林一眼,便径直走到了众位婢女的面前。

既然个个样貌都差不多,那么嫣儿就从身体的平衡性入手挑选,这也是杨林告知她的方法,让这些婢女们头顶着一碗水,而两腿间还夹着一张手帕。

嫣儿气恼杨林怎么想得出如此折磨人的方式,她真想看看,有一天杨林头顶水碗、腿夹手帕时候的模样。

嫣儿的方式非常的有效,那些平衡性不佳的婢女们,便迅速支撑不住,而坚持下来的十位,便是这一次仁公主所挑选的舞女,其中也包括了仁公主的两名贴身婢女。

接下来,便是由嫣儿来教婢女们跳舞了,而仁公主和杨林则在不远处看着。

仁公主担心道:“杨林,这些舞女都是计划之外的人,她们会不会坏事?如果训练不精的话,只怕会在临时出些差错。”

杨林笑道:“公主殿下还请放心,虽说她们都是局外人,但嫣儿已经熟知了舞步和动作,在她的教授下,舞女们的步伐一致、动作齐整,她们会在不知不觉间,助我们成就大事!”

原本仁公主倒是非常担心计划的施行的,但是在听了杨林的安慰之后,她便稍稍的放宽了心。

仁公主对于杨林的信任,可不是旁人能够想象的,此次弑君的行动,也正是因为有了杨林的参与,仁公主才格外的放心。

昨日,杨林向众人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非常的精彩,而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故事的结局部分。

那一个由奸人所布的局,简直就堪称完美,虽然杨林说这是“拙计”,但是仁公主无论怎么听,都是“妙计”!

仁公主对于此计的形容,便是:像这样的妙计,大概也只有在故事之中才会失败。

仁公主对于杨林的计策,非常的满意,而她也正是在杨林的部署之下,挑选了数十名婢女,虽然引人注目,但在行宫之中,这样的行为是说得过去的。

眼瞧着嫣儿在短短的两个时辰里,已经将十位婢女训练得似模似样,仁公主和杨林都颇为满意。

仁公主赞道:“嫣儿姑娘冰雪聪明,她可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同伴,杨林,真不知你是怎么找到这样一位丫头的?”

在仁公主的话语中,分明带着一些嫉妒。

而杨林则打趣道:“实不相瞒,不才来到柴桑城中,第一眼就相中了这位丫头,随后,不才才特意去出席由她的义父举行的诗会,趁机结识了嫣儿姑娘的义父,在那之后,不才软磨硬泡,最终才令吴先生同意将嫣儿姑娘送于不才当丫鬟的。”

仁公主“扑哧!”一笑,杨林插科打诨所说的话,有几句是能信的?

第三十二章三日

“三日之后,便是孙权的死期!”

在离开木下宫之前,杨林信誓旦旦的向仁公主说道,而仁公主则以复杂的表情回应杨林。

杨林也知道仁公主碍于兄妹之情,心中难免不舍,但是事已至此,仁公主已然骑虎难下,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的仁公主,除了弑君之外,再无另一条路可走。

当晚,仁公主让嫣儿和众位学舞的婢女在木下宫留宿,仁公主与嫣儿同床而寝,夜谈时,难免谈及有关杨林的事情。

仁公主道:“杨林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才思敏捷,能言会道,不仅故事说得好,也颇会待人。”

不过嫣儿却说道:“公主殿下切勿被那家伙给骗了,杨大人向来只会花言巧语,专讨女人欢心,他不是好人!”

虽然仁公主和嫣儿,在看待杨林的问题上大相径庭,但是两人兴致勃勃,倒也能相谈甚欢,竟然谈了大半夜,两人才睡去。

第二天一早,嫣儿继续带着舞女们练舞,而仁公主,则独自一人去到了东吴主公孙权的书房。

孙权见仁公主来,颇为意外,自从上一次两人见面不欢而散之后,仁公主就再也没有来主动拜见兄长。

“仁,你怎么来了?”

孙权关切的询问孙仁,但是在仁公主的脑中,却再次回想起了那晚孙权和张昭的对话,不知道那是事实还是自己的梦境,对于仁公主来说,那是心中的一块疙瘩。

“我是来见兄长的,有些话想要和兄长说。”

仁公主开门见山,既是兄妹俩谈心,孙权便屏退左右。

“仁,有什么话,你可直说,孤也许久没有和你聊聊了。”

对于仁公主,孙权也有疑问,那晚偏殿究竟是被何人所烧,还有仁公主身后是否有奸人在指使,种种问题,孙权都想知道,但孙权也了解自己的这位妹妹的性格,因此就算孙仁什么也不说,他也不会生气的。

仁公主径直道:“兄长,那晚偏殿的那场火,是我亲自所放,无任何人协助于我,我瞧行宫的守卫松散,便趁此机会,从偏殿的顶上而入,在放火之后,趁着混乱逃走的。”

“这……”

孙权也颇为意外,没想到仁公主竟然主动在自己面前坦白,虽然仁公主所说,和事实尚有一段差距,但这也足够了。

仁公主又道:“我既已坦白,兄长,敢问一句,你会如何处罚我?是将我腰斩示众,还是终身监禁?”

仁公主的话中带着悲意,孙权又怎么忍心说狠话。

东吴的主公只是微微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仁,你说什么话呢,孤又怎么会处罚你呢?孤心里很清楚,你不想嫁给曹操,所以才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的嫁妆,但是区区嫁妆,又怎能改变什么?”

仁公主苦笑一声,问道:“兄长,照你这么说,我是非嫁给曹操不可了?”

孙权点头道:“正是如此,仁,你身为东吴公主,当为东吴的黎民百姓着想,当今天下,曹操势大,江东是他必定想要吞并的,如曹操率军而来,以我东吴的实力,只怕不足以和他对抗,到时候民坠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孤又于心何忍呢?如若你嫁于曹操,孙曹联姻,曹操便会放江东一马,百姓便能安居乐业。”

仁公主质问道:“牺牲我一生的幸福,就换来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兄长,你想过我的处境吗?”

孙权知道自己无论再怎么说些大道理,也无法安慰仁公主,于是只能说道:“仁,孤知道,嫁于曹操,对你来说不公平,但孤也是没有选择,郭嘉死在江东,除了和亲之外,孤想不到其它法子平息曹操的怒火。”

孙权已然向仁公主讲明了,仁公主也不再纠结于自己是否嫁于曹操的问题,她对孙权说道:“兄长,既然我将嫁给曹操之事无法更改,那我也不再强求,我知道,纵然是烧了嫁妆,兄长也能在短期内补足,事已至此,我也认命了,兄长,请你则最近的良辰吉日,将我嫁给曹操吧!”

仁公主言语中带着苦涩,孙权听后也不是滋味,但他一时片刻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自己的这位妹妹。

仁公主又说道:“既然我出嫁之日已近,那我也不想再如此了无生趣的过日子,想当初在曲阿,我喜好热闹,柴桑城比曲啊大这么多,但我却过得冷冷清清,实在是无趣,因此,我恳请兄长在三日之后大宴群臣,为我饯行!”

既然仁公主有此要求,孙权自然一口答应。

“仁,你既要如此,那也未尝不可。”

仁公主道:“虽我不愿嫁给曹操,但这对东吴来说,总算是一桩喜事,既是喜事,那自然要更多的人分享,到时候,我会亲自请来婢女,为列位臣工献舞的。”

“若真是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这行宫之中,孙权的耳目众多,他自然也知道仁公主找了十位婢女练舞之事,想想这些日子以来,自己的这位妹妹大概是憋坏了,找婢女来练舞,倒也是发泄之法。

“我嫁给曹操之后,东吴就能安享太平,众位臣工就能永保荣华富贵,我想,到时候臣工们都会笑的,而我,也不会哭的,我会笑着嫁给曹操的!”

仁公主强忍住悲痛,对孙权说道,而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她就告辞离开了孙权的书房。

“仁……”

孙权想要叫住自己的妹妹,但是最终却没能成功,在不知不觉间,兄妹俩的距离竟如此疏远了。

孙权不知道自己和仁公主之间是何时变成如此的,究竟是自己下令将她嫁给曹操之后、还是下令嫁给曹操之前的事情?

总而言之,此时的仁公主,已与孙权形同陌路,孙权也不断的自我安慰,是为了东吴的百姓,才不得不割舍亲情。

另一方面,仁公主离开了书房,还不时的朝着书房的方向看,待走到无人的地方时,仁公主才停下来,抬头望望天空,自言自语道:“如此一来,我与兄长的缘分,算是尽了。”

虽说之前,仁公主已经下定了决心,不过这一次与孙权面谈,却使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除了弑君,自己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是生是死,在此一举!

此时,距离杨林所说的三日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