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月天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怀里的紫鸢身子微微的一阵颤栗。一更。……by:89|10054235……》

第八十六章 治理淮河

    第八十六章治理淮河
    首先便是兵部尚书崔从所呈上的一份奏章,这份奏章是河西节度使张议潮送来的,其参奏之事是,河西至今缺职行军司马一人,望朝廷速派得力官员入河西任职。
    对于此事却让李忱颇为头痛,这行军司马一职四年内已然换了三人,而这三人可谓是一死一伤一辞官。李忱对于河西之地的环境也深有了解,张议潮虽然被加封为河西节度使,但是至今河西诸州仍在吐蕃的手中。也正因为如此,双方交战与摩擦不在少数,因此也导致这帮官员到了河西难以安稳的原因。
    李忱询问群臣可有合适人选,这一问让本来热闹的朝堂立马安静了下来。李忱看着群臣不由一阵气结,心道难怪吐蕃、南诏、渤海三国如此嚣张。心道又不是让诸位前去打仗,任职一个小小的行军司马竟然无一人替其分忧。
    就在这时陈浩却出列恭敬请命:“圣上,既然诸位大臣不愿,任命这位卑职小的行军司马一职,微臣请命,前往河西任职!”
    “爱卿,你可知河西之地动荡不安,可不比那东都!”李忱未曾想到陈浩会请命任职河西,于是有些惊异的反问道。
    对于李忱的劝解陈浩未有丝毫动容,用坚定的口吻道:“微臣虽是执笔文臣,然对吐蕃嚣张之势臣心中难以自控。微臣愿以微薄之力,替圣上护土安疆!”
    李忱本欲将陈浩留于京城委以重任,奈何陈浩却主动请旨欲往河西任职。李忱对于陈浩这番决定虽然颇为欣慰,但是也颇为陈浩的安全担忧。因为河西至今仍是动荡不安,否则也不会使得前去任职的官员悉数离职。
    因此虽然陈浩如此言之切切,但李忱仍旧犹豫不决。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又岂能让陈浩远赴河西之地,一时之间整个宣政殿上鸦雀无声。许多崔党中人皆为陈浩能够离开朝堂而欣喜,否者有陈浩在朝中对他们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然而敏锐的崔式似乎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至于那儿不对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
    见李忱依旧犹豫不决,陈浩便将目光落在了崔从身上:“崔大人乃是兵部尚书,对此事有何看法?”
    崔从未曾想陈浩会在此刻向他发文,稍作愣神之后见陈浩摸了摸左边的耳朵,眼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旋即脸色阴沉的向李忱启奏道:“陈大人既然主动请命,想必亦是经过深思熟虑。以陈大人能力,定会胜任行军司马一职!”
    崔从的既然如此发话,其余众人也是附议。然而即便如此,李忱仍旧不打算将陈浩任命到河西。因为这与接下来的事情很是冲突,于是思虑半晌沉声道:“此事容后再议!”
    随后便是对于淮河流域洪水施虐的问题进行了商讨,虽然如今是春冬之际河水趋于平缓,水位更是低至一年之最低。但是若不提前给予治理整顿,待夏季多雨季节一到定会洪水泛滥。
    此事在两年前由魏谟提出,但是两年过去了淮河之水依旧未能得以妥善治理。李忱对此也是头痛不已,在治理淮河上可是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但是仍旧收效甚微。
    如今又将此事提上议案,引得群臣各抒己见。然而群臣所说的都是老调陈词毫无新意,这让李忱倍感身心俱疲。
    就在这时雍王李渼却移步近前,躬身称道:“父皇,儿臣对治理淮河有些许见解!请父皇给予指正!”由于李渼如今是都畿道的最高官员,因此自然有资格立于朝堂之上。
    “哦?快快奏来!”李忱未曾想到李渼竟如此上心,惊异之余却是颇多欣喜与期待。
    得到李忱的准许,李渼这才将陈浩授予他的治淮之法,详述的向李忱与群臣解说。而李渼这一项治淮之策,让众人觉得耳目一新。
    这项治淮策略可分为三步,首先便是在洪泽湖周边筑堤,蓄纳淮河来水,用淮河水刷深黄河入海河段,以此暂且维持漕运。其次便是在这一基础上将淮河洪水分入运河,并由芒稻河入长江,如此一来可缓解洪水的施虐。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更是工程浩大的的一步。须得将淮河周边的支流河渠连贯起来,如此一来便可化整为零,使得淮水不在泛滥。
    对于这最后一步,期间也受到不少人的质疑,其中最为质疑的当属工部侍郎孙海棠。因为多年治理淮河工部官员曾经有这种构想,但是由于地形、距离等诸多原因未能得到实现。
    对于此李渼已经早已有了应对之策,可以设置蓄洪与行洪两个区域。蓄洪的区域可以领用平原的低洼,设置多个地面沟渠,以此暂时储蓄洪水;所谓行洪区便是将在一些远离百姓,未有良田的地方,打开淮河堤坝释放洪水,以此便可以有利的做到“存放皆宜”的合理性。
    听了李渼的讲述让李忱与众位群臣频频点头,最后李忱对于雍王的策略表示认可。如今工部尚书一职官位有缺,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淮水,李忱决定任命为工部尚书总理河道内务。
    结果李忱的这一决定却受到崔党众人的弹劾,崔式以雍王乃是驻外藩王不易参与朝政为由,希望李忱收回成命。
    “圣上,既然雍王殿下已然将治理淮河细则俱以说明,就由工部侍郎孙大人主持治淮内务。孙大人在工部任职已久,对河道内务颇为熟悉,治理起来也得心应手!”
    崔式极力劝阻李渼担任工部尚书,是因为他不想将这份治淮大功落在雍王的身上。如今的雍王正在雏鹰欲飞,若是给予一个好的时机任其腾飞,届时恐怕再要束缚已然为时已晚。
    “陈爱卿,不知你有何看法?”李忱未有理会崔式等人劝谏,而是将目光看向沉默不语的陈浩身上。李忱虽然对李渼今日的表现很是满意,但是他也知道,这份治淮之策定有陈浩参与其中。一更。……by:89|10054236……》

第八十七章 钦定驸马

    第八十七章钦定驸马
    元旦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假期自然也是不短,期间陈浩特意拜访了马元贽。对于马元贽此人,陈浩还是很是格外尊重的。虽然此人是阉人被众位文臣武将所不齿,但是身为禁军都尉的马元贽却有恩于陈浩。正因为如此陈浩与马元贽走得很近,前几日陈浩便从马元贽口中,得到一个让他始料未及的消息,那就是李忱要赐婚,而这个驸马人选竟然是他!
    陈浩自从当日从凤阳阁出来,就知道会有李泷选他为驸马一事。但是让陈浩始料未及的是,李忱竟然爽快的一口答应了,听着马元贽的口气,李忱当时似乎很是满意。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陈浩迫切希望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未曾想张议潮的这道奏折来的甚为及时,于是陈浩才打算借此机会到河西任职。因为陈浩知道东都离京城很近,即便他离开京城回到东都也无济于事。
    正在陈浩苦思如何应对赐婚一事时,李忱突然问及他对治理淮河的看法。陈浩只得将此事暂搁一边,这才移步来到近前躬身回禀:“圣上,以微臣之见,雍王殿下可暂任工部尚书一职。殿下既然对治淮有如此策略,便足以见得殿下对河道事务颇为熟悉。方才崔阁老言及工部侍郎施行治淮之策,微臣却不以苟同,若是工部能够上行下效,又岂会治淮多年效果甚微,以至于洪水为患多年?”
    李忱听罢也是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对于工部在治理淮河一事上,李忱对此已经早有不悦。如今陈浩将此事提起,李忱觉得有必要整顿一下工部。
    “可是……”
    崔式正要辩驳却被陈浩打断道:“没有什么可是,殿下虽是驻外藩王,然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崔阁老岂能这般迂腐?孙大人身为工部侍郎,多年未能将淮河水务疏通,可见是能力有待商榷。若是仍由孙大人执掌淮河水务,岂能有效治理淮河?莫非因孙大人是阁老女婿,阁老才会如此袒护不成?”
    “哼!陈大人还请慎言,老夫为官向来任人举贤,岂会因有亲姻而私生袒护之情?”崔式见陈浩话锋犀利丝毫不把他放在眼中,于是便出言反驳道。
    陈浩对此只是揶揄一笑:“阁老所言极是,阁老用人向来举贤不避亲,下官对此可是深有体会!”说到最后陈浩故意将“深有体会”四个字拖音很长。
    此言一出李忱与群臣却不以为意,然而却让崔式与崔从二人脸色为之一寒。陈浩的话中之意他二人可是再清楚不过了,这是在隐射崔潼参与伏击一事。崔从脸色铁青的低着头,双目之中尽是愤怒之色。方才陈浩故意摸着自己左耳,就已经在无形的威胁他,因为当日收到陈浩的信中就有崔潼的左耳。
    见崔式沉着脸不说话,陈浩知道自己的威胁已经达到,于是躬身向李忱回禀道:“圣上,微臣以为阁老大人所言不无道理。此乃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之事不可疏忽,方才雍王殿下的治淮之策工程浩大,须得调动兵士开凿沟渠……因此可任雍王殿下暂任工部尚书总理水务,由兵部尚书从旁协助,此事便可无忧矣!”
    “好一个功在当今利在千秋,陈爱卿所言有理,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异议?”李忱对陈浩所谏很是认可,若此时有成定会造福百姓。
    对于方才雍王所言的治淮之策,崔式自然知晓此策的可施性,这也是崔式百般阻挠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若李渼将困扰多年的淮河治理完工,定会得到李忱的格外重视。届时雍王在朝堂之上,就有了与太子抗衡的基础。
    而崔式也未曾曾想到的是,陈浩会将这份功劳分享于崔家。崔式乃是精于世故之人,自然懂得陈浩此番的用意。权衡利弊之下也只能退了一步,于是便无甚异议的退了下来。
    既然整个朝堂无人反对,李忱便传旨任命李渼暂代工部尚书一职,为治理淮河总理水司。崔从则从旁协助,实施工程事务。
    陈浩之所以让雍王阐述他授予的治淮之策,实则就是为了能够让李忱重视李渼。然而陈浩也知道此事有崔式等人在,即便有崔潼在手也未必能够轻易让崔党退让。
    于是陈浩只能用‘胡萝卜加大棒’这种权宜之计,将这治淮大计之中加入了崔从这位崔家二把手,也算是对崔党的一种让步。如此一来双方得以双赢也是最好的结果,届时治理淮河之时也避免崔党暗中掣肘。
    李忱见此事已经得以解决,殿中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于是便清了清嗓子,将目光落在了陈浩身上:“陈爱卿虽是年纪尚轻却功劳甚高,不知爱卿家中还有何人?”
    群臣微听不觉为之一愣,心道这圣上是闹得哪一出。若是换作他人或许不知尚可理解,然陈浩身世履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如今陈浩已然是大唐第一才子,因此陈浩身为太和县人氏,且父母早逝早已为众人所熟知。群臣虽然不明其意但陈浩却是心若明镜,陈浩知道今日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回禀圣上,微臣自幼双亲早逝,故此微臣孑然一身……”
    李忱深表怜悯地点了点头,随后面带微喜,示意身旁的王公公。王公公心领神会,冲着台下的陈浩艳羡一笑:“既然陈大人至今孑然一身,那便跪下接旨吧!”
    群臣一听王公公此话更是疑惑不解,然而陈浩却是心知肚明。既然陈浩已然知晓李忱此举的意图,那他就不能坐与待毙。于是郑重回禀道:“圣上,微臣尽忠职守不敢邀功,如今微臣身居留守一职已然诚惶诚恐,岂敢再求封赏,故此这圣旨微臣不能接!”陈浩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混淆视听,以此托词拒接圣旨。然而李忱听闻陈浩此言,不禁欣然一笑道:“爱卿居功而不自傲实为难得,然朕今日所下旨意与此无关,而是为泷儿钦定驸马!”一更。……by:89|10054237……》

第八十八章 恕难从命

    第八十八章恕难从命
    李忱这句话引得群臣不禁为之愕然,未曾想李忱开年的第一个朝会竟然要钦定驸马。不过想想也实属正常,群臣看着立于殿中的陈浩,心道这般出众的人选,若是圣上不选做女婿倒是真成了怪事。
    整个朝堂之上的官员,几乎只要家中有女儿孙女的,曾经也都打过陈浩的主意。莫说这帮与陈浩无恩怨的官员有此念头,即便崔式也曾想过与陈浩联姻以缓解之间的恩怨。奈何陈浩对于此事一直闭口不谈,使得众人也只能怅然若失。
    崔式对此倒是未有过多的吃惊,当听罢李忱欲要钦定陈浩伟驸马时,崔式反而有了一丝的窃喜。陈浩若果真成了当朝驸马,以后的仕途也就有了节制。如此一来对于崔党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崔式眯着眼,一脸笑意的看向殿中的陈浩该如何应对。
    在大唐对于驸马都有一套礼制,当一人娶了公主以后,便会授予驸马都尉一职。一般来说,驸马与公主结婚后,都会立刻加上一个“三品检校官”的官衔。
    三品是个很高的职阶,一朝宰辅也不过是三品官。根据大唐惯例除非立下天大功劳者,一、二品的高官官阶是不会轻易颁赐的,所以三品官阶已是大唐最高的官阶。
    按理说这是一个仕途的终南捷径,然这“三品检校官”却并非如此简单。所谓“检校官”实则可以称之为员外官,是指原缺以外的官。也就是正式编制以外的官,只是个编制外的虚衔。
    凡是任何一人,甚是是上至宰相的大官,只要是加上“检校”两字衔头,就根本只是一个虚衔空位而已。所以驸马虽然有官衔,但也只是个虚的官衔而已,根本不能算正式官吏。
    如今陈浩而冠之年便已经是东都留守正四品官阶,可谓是前途无量。若是陈浩做了当朝驸马,也就意味着陈浩将止步于三品以外,因此这对陈浩的仕途将是一个不小的节制。
    居于殿中的陈浩此刻脸色有些阴沉,蚕眉微蹙甚是凝重道:“圣上,微臣出身微寒,此前乃是居于太和以行乞为生。与天家公主乃是云泥之别,岂敢有此妄念!?”
    “嗳!爱卿不可妄自菲薄,古语有云英雄无问出处,贤臣莫言草野。如今爱卿乃是我大唐第一才子,又岂能同日而语?”
    李忱见陈浩如此谦逊,让他对这个女婿很是满意。当日李泷乞求李忱钦定陈浩为驸马时,李忱之所以爽快的一口答应,其实是因为李忱要已将陈浩当做女婿。
    陈浩虽然未有经过科举,然如今的成就足以让众多科举状元望其项背。在李忱看来如今整个大堂能够比及陈浩者,想必打着灯笼也难找。相貌出众、智勇双全这些尚且不论,重要是自己的女儿钟情。
    自从当日李泷央求他放了陈浩,李忱便知道自己的女儿心中已经有了这个少年郎。若非如此也不会任由李泷出宫,之后也不会让其跟随雍王到东都。要知道宫中御医宫女可谓众多,随意一人也比李泷照顾雍王周到。
    陈浩见李忱执意要招他为婿,便郑重直言道:“圣上恩宠让微臣受宠若惊,承蒙圣上与公主厚爱,微臣本应遵从圣意。然微臣三月之后便要娶妻,故此微臣不能接旨!”
    此言一出使得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李忱闻听为之一怔,迟疑片刻继而略带不悦之色道:“既然未有成亲又有何不可,爱卿务须推辞!”
    “虽未成亲但已情意彼此,圣上美意微臣不敢受!请圣上择他人为婿!”陈浩毫不退让的沉声回应。
    见陈浩言辞如此决绝,李忱却是脸色一沉,未曾想到陈浩竟然会当众驳回他的旨意,于是目露厉色冷声追问:“爱卿这是在驳朕的美意?”
    陈浩岂能听不出李忱此刻的冷意,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执着,在婚娶一事上无论如何也不能退让。于是坚定回禀:“微臣不敢,然此事恕微臣斗胆不能从命!”
    “朕今日颁下旨意,你竟公然抗旨?”一向和善的李忱今日也格外的执拗,于是眉头紧蹙的冷眼看向陈浩。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圣上执意如此,那微臣也只得辞官受罪便是……”陈浩面沉似水未有丝毫情绪波动,说话之间便已将乌纱摘下放于手中。
    “你!……”
    李忱被陈浩如此执拗的脾气,气的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本以为此事陈浩会欣然应下,却不想竟是这般局面。这时雍王李渼、于珪、白世言等人均前来劝说陈浩,希望陈浩以大局为重。然而陈浩依旧如此的执拗不予改变,使得众人皆是无计可施。
    最后白敏中见陈浩无意入赘皇家,况且他也不愿陈浩毁了大好前途,于是便移步来到殿中躬身劝谏:“启禀圣上,既然陈大人已有婚约在身,公主又岂能下嫁有妇之夫。依老臣看来,春闱之期已为时不远,届时必会有众多才子俊秀……”
    “白大人此言差矣,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谈婚约?未有拜堂成亲何谈有妇之夫?纵使我大唐才子尽数聚集京城,又有几人能及陈大人?能有陈大人才华出众?能及陈大人智谋之万一?能有陈大人丰神英俊?……圣上能选陈大人为二公主驸马,实乃天作之合佳偶天成!”崔式为促成此事,对陈浩毫不吝惜的尽数赞美之词。
    陈浩看着一旁口绽莲花的崔式,心头却是极为气恼。平日里倒不见这崔老头夸赞于他,今日倒真会口若悬河落井下石。
    “崔阁老,俗话说……”
    “够了!”白敏中正要给予辩驳,却被李忱的一声断喝给堵了回去。
    李忱强压心中怒火问向陈浩:“爱卿所娶是何家之女?”
    对于李忱有此疑问众人也是颇为疑惑,他们倒想知道陈浩娶得是李、郑、王三大世家中的哪家女子。因为在群臣看来陈浩能够抗命不娶公主,足以见得陈浩的要娶得是士族豪门之女。天下五大士族分别为崔、卢、李、郑、王,其中崔、卢两家与陈浩素有恩怨联姻的机会很小,因此也就剩下了三大士族。
    对于李忱的质问陈浩自然早有准备,于是将如今是太和县王百川之女林月瑶,江陵府岳乾之女岳梦琪与岳紫鸢一一向李忱说明。当陈浩将三女的家世悉数道来之后,让堂上群臣均是无法接受,无法接受大唐炙手可热的的陈浩,竟然娶得不是大族之女。岳家二女尚且说得过去,毕竟岳家也算是个中流家族。而让群臣无法接受的是,其中一女林月瑶竟然是县令之女。
    对于这个答案李忱更是恼怒之极,若是陈浩欲要娶了世家之女,李忱虽是不悦但也尚可接受。而如今陈浩娶得却是县令之女,这让身为天子的李忱如何能够忍受。心道莫非他的皇儿、当朝公主,比不上一个县令之女?
    李忱一脸阴沉的走下御台来到陈浩近前,深深的看了陈浩一眼这才沉声道:“陈浩,朕再问你一次,朕这道圣旨你接是不接?”
    陈浩深深的吸了口气,继而用坚定的口吻躬身回禀:“微臣心意已决,恕难从命!”
    自从心中有了决定后,陈浩就没有打算迎娶公主。陈浩对三女曾有承诺,定要将三人明媒正娶过门。然而若是当了驸马娶了公主,陈浩就不能明媒正娶三女,更有甚者连妾室都难尝所愿。
    因此陈浩不愿做那无信之人,若是对待一家之人尚且不能信守承诺,又岂能取信于众人?他不是薄情寡义之徒,绝不会因自身的富贵荣华,而舍弃陪伴左右的红颜知己!
    “好好好!来人!将陈浩这等狂徒扒去官袍轰出宫去!”李忱盛怒之下喝来镇殿武士,欲要将陈浩轰出宫去。
    白敏中、于珪等人见状急忙劝谏,然而盛怒的李忱又岂会将众人劝谏之词听在耳中。于是背过身去,不予理会众人的求情之词。陈浩对于此事倒是极度的平静:“不劳诸位,陈某手脚俱全!”
    说着自顾的脱下官袍向众人行了一礼,随后自嘲一笑,一身白衣便飘然的向外走去,迎着午时的阳光,在身后拖出长长的身影……
    在陈浩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李忱的双手有着片刻的微微颤抖。李忱此刻的心情可谓极度复杂,然而就因为这份复杂的心绪,让他未有对陈浩多作挽留。
    李忱之所以对拒婚如此愤怒,实则是由来已久的根源。归于大唐一朝,众多士大夫跟世家大族子弟不愿入赘驸马。于是公主可以下嫁的对象,便多半是集中在功勋大臣的家族身上,尤其是那些不是出身于世袭门第,亦或是世家大族的功勋大臣们身上。
    对于这种现象李忱也是迫于无奈,在山东世家大族崔、卢、李、郑、王的眼中,未曾把李氏皇族放在眼中,因此几大家族子弟均不愿与皇室李家结亲。
    最为典型的当属郑氏大族子弟郑颢,当年金榜题名中了状元,本要赴婚楚州将娶卢氏。已行至郑州之时,却被李忱召回为万寿公主招婿。郑颢成了驸马之后一直郁郁寡欢,对李忱这个决定是敢怒而不敢言。李忱本以为陈浩乃是无家世之人,如此良机定会欣然入赘驸马,然而未曾想陈浩竟然如此执着,也是极力拒绝迎娶公主。这让本就对山东士族的怒火,尽数的发泄在了陈浩身上。一更。……by:89|10054239……》

第八十九章 卿凤斋

    第八十九章卿凤斋
    距渭河不远有一座宅院,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卿凤斋”。宅院虽然规模不小然其内摆设却十分简朴,古色古香显得极为雅致。
    卿凤斋客厅中,林月瑶端坐于主座,贴身白色裘衣裹着纤身,勾勒出其凹凸有致的体态。下首席间端坐十五人皆是一副儒生着装,举手投足间显得极为儒雅。然而这十五人却不是真的儒生,而是永泰商号十五位主管。
    林月瑶期间紧蹙着秀眉,仔细倾听着永泰商号十五位主管的禀报。柔荑轻点着桌案,不时的在账册上轻点着账目。檀口时张时合,不时诉说着自己意见,举手投足之间皆是已是大家风范。
    如今这座卿凤斋便是永泰商号的总部,之所以称之为卿凤斋,是因陈浩为了纪念逝去的罗凤娇。席间的十五人也皆是永泰商号分布十五道的主管高层,而今日便是一年一度的归总商绩的日子。林月瑶自从执掌永泰商号,已然有了东家自有的威仪。
    聆听完手十五位主管的汇报,林月瑶微微沉吟,随后向众人轻动玉手令众人退下。待众人尽皆退去,林月瑶则亲启秀口长出了一口气。随后是端起玉杯品着香茗,秀眉依旧紧蹙着思虑商号的商业决策。
    就在这时林月瑶美目突然睁开,惊异的娇躯为之一颤,为此险些将玉杯打碎。攸然林月瑶幽雅地将玉杯放回,旋即玉手轻轻的拍着香肩上的大手,抬起秀首嫣然笑道:“怎敢有劳浩哥为月媱案杌(按摩)!”
    “月媱此言差矣,你我乃是夫妻又有何不可?”陈浩见林月瑶因事务繁忙已露疲惫之色,于是悄无声息的来到近处轻揉肩部,希望以此能够缓解些许疲惫。
    林月瑶听闻此言不由抿嘴咯咯一笑:“让大唐第一风流才子给妾身案杌,不知羡煞了天下多少女子呢!”
    “弱水三千为夫只取三瓢,多了为夫可消受不起!”
    陈浩对于林月瑶的调侃也是无奈的苦涩一笑,自从他当日在朝堂之上拒婚之后,引得整个朝野震动之外,更使天下士子为之惊愕。反应之大传播之快让陈浩也为之咂舌,一时之间陈浩又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众人对陈浩此次拒婚,可谓是褒贬不一各有说辞,然而陈浩此举却得到天下女子的称颂热捧。时至今日距朝堂拒婚已有半月有余,期间不论大街小巷还是闺中私语,都在传扬陈浩为红颜抗旨成婚的佳话。经此事之后让本就风靡一时的陈浩,更是冠名为大唐第一风流才子。更有伶人在坊间,传唱着‘陈浩冲冠拒旨为红颜’的故事。
    对于这些陈浩却不得而知,因为自从他出了宫门后,便很少去理会这些俗事。在此期间李忱曾派人前来示意,只要陈浩接下圣旨一切可以既往不咎。但是陈浩岂是那种半路折回的马儿,于是一口决绝地给予回绝。
    当李忱得知陈浩拒绝接旨后,本就盛怒的他很想将陈浩发配边疆流放千里。因为陈浩此举是对皇家的一种极大侮辱,更是让皇家李氏在天下士族面前丢尽了脸!
    士族世家虽然受制于皇权,但骨子里却是对皇族李氏很是不屑,这也是为何氏族世家一直不屑与之联姻的原因。如今陈浩一个毫无家世的年轻后生,竟然也拒绝与皇家联姻,岂不是更是让皇家颜面无存。
    虽然李忱对陈浩是痛恨至极,但李忱却是爱才之人,尤其是不久前智破三题,让李忱看到了陈浩的重要性。于是便保留了陈浩的翰林学士这一虚职,待此事风头过去之后再委以重任。
    期间雍王李渼也曾驾临学士府劝解陈浩,李渼对于此事心中甚有歉疚。当初若不是他希望李泷嫁与陈浩,也不会将陈浩婚娶一事告知李泷。待陈浩顺利成亲大局已定,也不会有这拒旨罢官的一幕。
    然而陈浩对于众人的劝道置之不理,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执念。最后陈浩为了耳根清静,便一夜之间消失于众人的视线里。既然已经被免去官职,陈浩也就没有必要居住在学士府。虽然李忱未有革除他的翰林学士,但是陈浩对于这个虚职也不甚在乎。
    ……
    陈浩温柔的在林月瑶的香肩上揉捏着,不消片刻林月瑶的疲惫之色消减了不少。林月瑶很是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从太和县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历经无数,有欢喜有忧伤,有时虽在在咫尺之间,却犹若天涯之远。
    她也是一个任性的女子,曾经也同身后这位男子嬉闹。然而当陈浩说起要走出一片天地时,她便知道与朝夕相伴的男子有着鸿鹄之志。而她所要做的就是渐渐的坚强起来,能够为陈浩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六年来她已经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成长成了掌管永泰商号的女东家。这一切的动力皆是为了,能够完成身后男子交由她的事情。
    妻子总是希望丈夫能够钟爱自己一人,林月瑶自然也不能例外。虽然关于紫鸢与岳梦琪的事情不是陈浩有意为之,但是作为女人仍旧心存不满。然而由于她对陈浩的爱无私的包容了两人,这份宽容却让陈浩甚是欣慰之余也是深深地内疚。
    “浩哥,你何必如此呢?”林月瑶美目微开继而转过身子,双目忧喜参半的看着近在咫尺的陈浩。
    陈浩见林月瑶突然发问,旋即尴尬一笑将双手收了回来。略作哑然温和道:“既然知晓又何必再问?”
    林月瑶知道陈浩此番决定皆是为了她,此刻双眸已有湿意。轻轻地的将陈浩的右手捧起,若得若失的低声道:“值得吗?”陈浩看着面前脸色苍白的玉人,心里柔软的地方却是一阵痛楚,不禁反手抓紧了林月瑶的玉手,欣然轻声低语:“纵使我陈浩位极人臣富贵荣华,若未有你在身旁,又有何意义可言?”一更。……by:89|10054240……》

第九十章 易成天千杯不醉

    第九十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