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黄俊明现在正是在思索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真正地融入大唐当中。听到李世民这么说,很自然的接了一句:“是何方法?陛下说来听听?”
  “很简单啊,娶一个大唐的女人不就得了?”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渐浓。玩味似的看着黄俊明因为他这样一句话变得惊愕的脸。
  黄俊明可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还是在拿这一点说事,呆呆的眼神盯着李世民,随后下意识的说道:“陛下,贫道一介方外之人、玄门之士。。。”
  “朕问你,玄门可有说过不许嫁娶?仙界可有说过不许嫁娶?嫁娶乃是为了繁衍后代的必须仪式,你可不能糊弄朕不了解仙界!”李世民咄咄逼人的向着黄俊明问道。
  “这。。。。都没有。”黄俊明像是个斗败了的公鸡一样。低着头。脸上再无一丝血色。
  “这不就得了?!既然都没规定你不许嫁娶。那仙师你为何还要推诿?难道是看不起朕?”李世民脸色一肃,对着黄俊明喝问道。
  “没。。。贫道哪敢啊!”黄俊明道士说了句实话。
  “那你是看不起朕那妹妹了?”李世民又是喝问道。不过这回却是没有在让黄俊明回答,而是自顾自的接起了话道:“哦。那就是仙师你对朕那妹妹有所误解。朕可以明着告诉你,朕那妹妹到如今还守身如玉,崔家那小子病秧的早在千金过门前就爬不起来了。要不是父皇早都下了旨意让千金嫁给他,不能更改。你以为朕愿意让千金守活寡么?虽然说千金和朕不是一母所生,但再怎么说她也是朕的妹妹!朕乐意让自己那妹妹过那种苦日子?!”李世民完全是误解了黄俊明的想法,反倒是说起了千金公主未行房0事便丧夫这事来。
  听得黄俊明可是一连尴尬,若说黄俊明没有半点这种想法那也是假的,可是在现代就算是黑木耳要的人也异常的多,黄俊明对着千金公主是否是完璧之身也不是太过在意了。但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黄俊明可不像娶个千金公主这种位高权重,性子比较大的女人。不对!怎么想到了女人身上?黄俊明摇头将李世民的言论清除脑海。这一不小心竟然让李世民从怎样让自己融入到唐朝偷换成了在唐朝娶妻还是娶千金身上。
  “陛下,贫道真没那心思。。。”黄俊明咬牙切齿的打断了已然还要说话的李世民。
  “既然没那心思那为什么不娶千金?”李世民依然得理不饶人似的追问道:“哦。。。难道是仙师你那方面不行?”
  不行你妹!你全家那方面都不行!黄俊明在心底暗骂,脸上却表示出一份自己被侮辱之后的气愤神情,仅仅的盯着李世民不发一言。
  “唔,看来是这样。”李世民喃喃自语道。此时若是在二次元世界,恐怕所有人都能看到黄俊明额头暴起的井字号和三条竖线了。
  “陛下,您要是在这样,那就恕贫道无礼了!”黄俊明是在是忍不住了,终于站起身子对着李世民吼道,说着还撸了撸袖子。好似一幅气急了想要打人的模样。
  “你敢!”李世民也不是一个怕事的主,也是猛然从座位上站起。紧紧地盯着黄俊明。自己好心好意的让黄俊明这个仙人在大唐安个家,没想到却好心变成驴肝肺。这种情况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大爷也不能忍!
  “有何不敢!”本来和李世民的这一通对话就有些稍显不愉快和沉闷,黄俊明早就受不住这种诡异的气氛了,而现在这李世民又和自己对峙了起来。黄俊明早就将道士那种平静如水的心境抛在了脑后,曾经当兵时的锐气凸显开来。道袍一甩,腿一迈。就这么走了。留给李世民一个背影。
  原本还在等待着和黄俊明讨教一下拳脚的李世民,看着黄俊明这一套动作,和远去的背影下一意识的看了看自己的手掌,随后就是一阵哭笑不得的苦笑,这黄俊明,还真逼不得。要不是千金公主那贴身侍女雪儿前些日子找到自己,恐怕自己还真不知道仙师在这方面会有如此大的脾气吧?
  “仙师,您这是上哪去?小道正打算找您呢。”黄俊明气哄哄的走在天仙宫的水泥路上,迎面却是看到了李淳风。
  “又找贫道何事?”黄俊明见是李淳风,没好气的回道。
  “仙师您不说等着月亮出来之后,让小道看看这月亮的样子么?”李淳风丝毫没有听出来黄俊明语气不顺,将自己的来意说了个明白。
  “没时间,你自己找庄经要,就说要天文镜。”黄俊明显然没有什么搭理李淳风的兴趣,很是随意的甩了李淳风一句话,便头也不回的走远了。留下站在原地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李淳风。
  “找庄经要天文镜?”李淳风虽然知道庄经道人是谁,但是这天文镜是何物还真不知道了。不过见黄俊明已经越走越远的身影,也不好再去发问,只好一步一步向着庄经道人所在的科院走去。
  ————————————————————————————————————————————————————啊,今天又写不完了!还差六千字,疯了!要命了啊!!!!!!!!


231 这就是月亮?

  李淳风百无聊赖的走在通往客源的路上,依然在想着黄俊明所说的“天文镜”天文是什么东西李淳风自然是了解的,但是天文镜是什么?李淳风却不清楚了,难道是一面能够显现天体运行的镜子么?李谆风在脑海中不断猜测着。
  “太史丞何处去?”李淳风刚刚走到科院门口,就听到身后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叫着自己。
  “臣李淳风参见陛下。”李淳风想都不用去想,在这天仙宫知道自己有太史丞这个官职的人有是有,但叫自己对对不会称呼自己的官职,称呼自己官职的也只能是朝廷中人,在一对比声音,那也就只有李世民这个**oss了。
  “不必多礼。”李世民刚从百年殿走出来,就看到一脸心事重重的李淳风,再怎么说这里春风也是自己手下的官员,况且先前黄俊明还说过李淳风找出了原本历法当中的疏漏,便主动叫一了声。“太史丞这是要做什么去?”
  “回陛下,臣听仙师说着科院中有一物事,名为天文镜。可以看清月亮上的东西。故来此研究一番。”李淳风说的也是中规中矩,这对皇帝的看法要是想黄俊明这样的人可是非常的少。
  “哦?天文镜?能看清月亮上的东西?”李世民一听这话,一下子来了兴趣。没成想天仙宫还能有能看清月亮上东西的宝物。广寒宫,嫦娥,玉兔,伐桂树的吴刚。这都是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了的神话。没想到自己还能赶上这亲眼目睹月球上物事的这一天。
  “当是如此!”李淳风的内心其实也是非常忐忑的,不过本着黄俊明不可能诓骗自己的想法,还是给了李世民一个肯定的答复。
  “走朕也去看看!”李世民不由分说,示意李淳风向前带路。
  “庄师弟,仙师让贫道来此使用天文镜!”刚一进科院,李淳风就对着一个拿着玻璃不断打磨的道人说道。
  “哦?原来是李道友。啊。。。。这位是皇上?”庄经道人听到李淳风的声音,轻轻扭过头见到李世民之后却又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随即手一抖,手中打磨的玻璃掉到地上摔成了几块。不过庄经道人丝毫不去管那掉在地上的碎玻璃,而是直接跪倒在地对着李世民叩首说道:“小道见过陛下,愿陛下龙体康泰。”“免礼。”李世民见庄经道人打碎了一块玻璃兀自心疼,不过还是示意着庄经道人起身说话:“朕是来看天文镜的,不知这天文镜在何处?”“回陛下,天文镜摆放在后院的屋顶,小道带您去。”庄经道人见李世民和自己主动搭话,早已兴奋地不知东南西北了,连忙起身引着李世民就向后走去。
  待绕过了几间屋子。只见一个平顶矮房突兀的架在院中。矮房房顶上一个筒状的物事,遥指天空。庄经道人指着那筒状物事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那就是天文镜。小道就不陪您上去了。”一’
  一…
  ~~
  李淳风百无聊赖的走在通往客源的路上,依然在想着黄俊明所说的“天文镜”天文是什么东西李淳风自然是了解的但是天文镜是什么?李淳风却不清楚了,难道是一面能够显现天体运行的镜子么?李淳风在脑海中不断猜测着。
  “太史丞何处去?”李淳风刚刚走到科院门口,就听到身后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叫着自己。
  “臣李淳风参见陛下。”李淳风想都不用去想,在这天仙宫知道自己有太史丞这个官职的人有是有,但叫自己对对不会称呼自己的官职,称呼自己官职的也只能是朝廷中人,在一对比声音,那也就只有李世民这个大加u了。
  “不必多礼。”李世具刚从百年殿走出来,就看到一脸心事重重的李淳风,再怎么说这里春风也是自己手下的官员况且先前黄俊明还说过李淳风找出了原本历法当中的疏漏,便主动叫一了声。“太史丞这是要做什么去?”“回陛下,臣听仙师说着科院中有一物事,名为天文镜。可以看清月亮上的东西。故来此研究一番。”李淳风说的也是中规中矩,这对皇帝的看法要是想黄俊明这样的人可是非常的少。
  “哦?天文镜?能看清月亮上的东西?”李世民一听这话,一下子来了兴趣。没成想天仙宫还能有能看清月亮上东西的宝物。广寒宫,嫦娥,玉兔,伐桂树的吴刚。这都是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了的神话。没想到自己还能赶上这亲眼目睹月球上物事的这一天。
  “当是如此!”李淳风的内心其实也是非常忐忑的,不过本着黄俊明不可能诓骗自己的想法还是给了李世民一个肯定的答复。
  “走,朕也去看看!”李世民不由分说,示意李淳风向前带路。
  “庄师弟,仙师让贫道来此使用天文镜!”刚一进科院,李淳风就对着一个拿着玻璃不断打磨的道人说道。
  “哦?原来是李道友。啊。。。。这位是皇上?”庄经道人听到李淳风的声音,轻轻扭过头,见到李世民之后却又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随即手一抖,手中打磨的玻璃掉到地上摔成了几块。不过庄经道人丝毫不去管那掉在地上的碎玻璃,而是直接跪倒在地对着李世民叩首说道:“小道见过陛下愿陛下龙体康泰。”“免礼。”李世民见庄经道人打碎了一块玻璃兀自心疼,不过还是示意着庄经道人起身说话:“朕是来看天文镜的,不知这天文镜在何处?”“回陛下,天文镜摆放在后院的屋顶小道带您去。”庄经道人见李世民和自己主动搭话,早已兴奋地不知东南西北了连忙起身,引着李世民就向后走去。


233 受禄【上一章已更改】

  上一章已经修改完毕,已经订阅的朋友可以回头看一下。
  233受禄【上一章已更改】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黄俊明和袁天罡早就抽出时间将前来天仙宫修习的道士们的试卷批改完毕,还好没有任何一个人低于九十分。可这样一来黄俊明又有些难做了。
  按照贞观九年八月的圣旨,这天下道士分为五级九品。可这前来天仙宫学习的道士们随便找出一张试卷出来都是相当不错的上上之选,要是按照五级九品的方式去受禄品级,各个都是一品二品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整个道教就像是一个金字塔,站在最顶层的就是李世民这个天下玄门总领袖,稍次的便是黄俊明这个当世仙师,在向下,便是袁天罡、孙思邈、李淳风以及黄俊明的那些徒弟了。
  在这其中,李世民算是领的一品法箓,黄俊明从一品法箓,袁天罡、孙思邈二品。李淳风二品下。黄俊明的那一众徒弟算是从三品。这样一来这大唐道教的高层全被天仙宫的人占了个齐全。而这些前来修业的道士们又不可能授予太高的品级,毕竟上层机构臃肿那可不是一个好事情。
  可话又说回来,这三百多道士无论塞到那里不都是使那个层次臃肿起来?一二三品那是万万受不得的。最多选取一两个成绩优异的。授予三品太上大洞宝禄。剩下的要受职。也只能授予四品、五品、六品了。至于再向下。那也太不入流了。黄俊明都不好意思去授予他们那么低的宝禄。最后几经商议算是选出了两个满分的算是三品下。十个分数稍低于满分的授予四品,二十个再次的授予从四品。剩下的全都归类到五品当中了。
  通报过了李世民之后,这天仙宫的受禄一事,终于轰轰烈烈的开始了。没有什么横幅huā带,也没有很多人关注,就是简简单单的在当初那个授课的藏经阁教室,三百多名道人端正的坐在一起,神情严肃。讲台上贡放着三清牌位,一个小巧的铜香炉放在一旁,青烟渺渺。沁人心脾。
  讲台之下,山字形放着两把椅子,黄俊明坐在上首右位,袁天罡、孙思邈分列两侧。上首左位是留给李世民的,本来这第一批道士得法出师。李世民是打算出来亲自受禄的,只是朝堂上又有些事情忙不开,也只能摆放把空椅子象征一下了。
  黄俊明环看了台下的三百多道士一眼。示意身侧的大弟子葛彦麟开始这场道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受禄活动。
  “箓又称法箓、宝箓。乃我道家无上符书。通神明名役神吏。为我道家人士入道凭信和引法的依据。有言曰:神符宝箓,其出自然,故于之始赤明浩劫之初,浑茫之际,空中自结飞玄妙气,仪龙箓之章,乃神尊化灵应气然也。一箓有一箓之妙理。言其大略,皆有云箓天章,佩之可以却灾扫褐。微言妙诀,修之可以入道登仙。今有道士三百余,修业于天仙宫,具得道果,奉天下玄门总领袖,大唐天子、贞观子法令。上清天坛仙品玉格,上清洞真宝禄,天下玄门领袖。仙界上仙百年子传度宝禄。上清玄真宝禄天罡子监督、上清玄真宝禄孙思邈道长保举。。。。。。。贞观元年,三月二十一日。”
  葛彦麟将这长长的文书念完,也过了将近一刻钟的功夫,话虽多,实际上就那么几件事而已。第一个就是说明这宝禄是干什么的,第二点是说明为什么大家会授予宝禄。第三点说的是这个仪式是李世民主导的。由黄俊明传授,袁天罡监督,孙思邈保举的。第四点就是大家接受了符箓之后要怎么去做,什么爱国呀,传教啊,敢为天下先啊,之类之类的。再有就是定下这个仪式,以后大家为别人传授法箓的时候都必须按照这个格式去做云云。
  黄俊明听这葛彦麟念完了“引言”也不拖沓,从身侧的明月手中取过一叠金镶玉的度牒。放在手中不断把玩着。口中朗声说道:“吾之法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死生,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福。今授长安城玄都观观主叶法善,上清五雷经禄,上清大洞宝禄。领玄门从三品衔头。授游方道士张果,上清五雷经禄,上清大洞宝禄。领玄门从三品衔头。”黄俊明说到这,向着袁天罡、孙思邈处看了两眼,二人点头同意之后又高声喊道。
  “两位道友上前进香,领法箓!”
  叶法善,张果两个道人从座位上起身,和尚道人取了六只贡香,点燃之后分到两人手里,只见两人给三清进香之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叶法善取出一本道德经,示意自己是有宫观的道士。张果则从怀中取出一本逍遥游,示意自己是游方道士,居无定所。两本书恭恭敬敬的摆放在地上之后,二人以额头触经,双手举过头顶。黄俊明取出两枚金镶玉的法箓,一一放到二人手中之后。二人这才起身。
  “小道叶法善、张果。谢仙师赐箓!”二人对黄俊明行过礼,又对着袁天罡、孙思邈行礼之后。站到了一旁。
  “授剑南道五huā观观主伏记、陇右三清观观主甘怀。。。。。正一盟威经禄,上清三洞五雷法箓。领四品衔头。”
  “授xx道xx观xx、oo道oo观oo。。。正一盟威经禄,上清三洞五雷法箓。领从四品衔头。”
  。。。。。
  “授aa道aa观aa、bb道bb观bb。。。正一盟威经禄,高上神霄宝禄。领从五品衔头。”
  单单是这受禄,就是整整一个半时辰,不说黄俊明说的口干舌燥,就是那三清牌位之前的香炉,早已从一个变成了五个。在香火没有燃尽的时候,香炉是万万不能裁撤下去的。只能是不断地增添。
  黄俊明哑着嗓子,看着腰佩法箓的道士们感慨着说道:“从去年八月到现在,整整半年的时光。你们在这里和贫道和大家互相度过,而现在你们领了法箓,又要各奔东西了。贫道本不想再多说什么,怕言多惹人泪。不过还是忍不住嘱咐你们一遍,今后法箓上若无功德不得升迁,若功德超群或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指济世度人、度己利人、行善积德等方面)可破格升授。无功无德者,妄欲升迁,反遭天遣。尔等自当谨记。”
  “谨遵仙师法令!”回答黄俊明的是整整齐齐的唱诺声。
  黄俊明背过身子,摆了摆手。喃喃自语道:“走吧,走吧回到你们的宫观,济世度人。。。。”
  ———————————————!~!


234 如期而至的日食

  234如期而至的日食来天仙宫修业的道士们走了,在黄俊明的授意下,医道、武道已经可以出师的道人们也都领了**品的法箓和天仙宫的文书,下山济世安民去了。天仙宫一下子走了将近七八百人,冷清了不少。
  走的这些人虽然医术达不到孙思邈的标准,武功达不到风君子的标准,但是却足够去应付下山之后的种种状况了,按照黄俊明的所想,天仙宫的道人们不能一直都宅在山上,学以致用,只有用了才会越来越精通。现在的大唐,医生很少,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的村落更是如此。边关的将士们也都是一个缺医少药的状况,这一批人下山虽然对于整个大唐来说是杯水车薪,但若是局限在某一地,那绝对就是“送温暖”了。
  这些武道下山,除了保护医道之外,黄俊明更有让他们投身军旅或者是安邦安民的心思,现在大唐那种纵恶的游侠还是蛮多的。相比那些武侯,捕快来说天仙宫的这些武道还是比他们强上半分的,正所谓为国为民,武道为国,医道为民倒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搭配组合。况且这些下山的道人们对黄俊明等人研究出的新教义可以说也是熟知的很,顺带着也算是传教了吧。
  道人们走了之后的这些日子,黄俊明和那些精通农具的道人们终于将历史上的曲辕犁在江东犁的基础上改良了出来。不过说是曲辕犁。在黄俊明看来可是和那历史上原本的曲辕犁完全不同了。按照黄俊明和几个道人的实验之下,这新制程的犁头可是比现在大唐所用的直犁好用了不止一两倍,只要有一头牛,一天一顷地还真不是玩笑话。不过这新犁的成本倒是高了不少,这让黄俊明有点郁闷。
  不过好在,几番修改之下,又做出了另一种新犁。这次的新犁和历史上的曲辕犁相似的地方可不是一点半点,就连造价也是只比直犁高上了一点点。虽说效率上达不到上一个新犁的标准。但在这直犁时代的大唐,那也绝对是一等一的农家神器。
  躲过了山谷中李世民的士兵。黄俊明偷偷的销毁了第一次研制出的犁头,却保留了那犁头的制作方法,随后将曲辕犁送到了李世民的东宫。其实黄俊明也舍不得将自己和道人们的研究成果就这么付之一炬的。不过那犁头确实不适合现在的大唐。若现在的大唐推行那新犁。恐怕是没有几个农人能够买的起新犁的。农人买不起,但是大世家,大地主买的起啊。而大世家大地主得了新犁怎么不去想着开垦更多的田地?如此一来穷者更穷,富者更富。到最后土地兼并严重,农人又成了没有自己土地的佃户。而这并不是黄俊明想要看到的。
  更改之后的曲辕犁却并不是这样,造价低廉,效率也不低,农人们都消费的起,如此一来,农人们有地可耕。也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需。自然不会去买地。世家们得到了曲辕犁,虽说也可能想方设法的去扩大自家的土地,但是没有人买田地。他们也就只能开垦荒地了。如此一来还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结局。
  虽然说黄俊明将这新犁销毁,却把曲辕犁送到了自己手里。李世民是知道的,但是对于这个。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黄俊明想得到的东西,李世民这个大唐的大家长怎么可能想不到?虽说黄俊明销毁了新犁的样本,但是不还是把图纸留了下来么?李世民相信,在今后的某一天,黄俊明会把图纸呈送到自己的案头的。
  世家早就成了李世民心头的一个疙瘩,想要打压世家。那就坚决不能让世家得到好处,而且必须拉拢这底层的民众。这一点李世民可是相当的清楚。
  时间一天一天过,而今天就是李淳风预言日食来临的时候了。早已得知消息的李世民却谁也没有告诉。只是暗自一人传好祭天的龙袍,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闭目养神,而在太极殿的偏殿。几个黑甲武士手持兵戈牢牢地守住殿门。任何人不得进入,就连随侍的太监,宫女也早都被李世民赶得远远地。因为,那个偏殿当中有着天下百姓的民心。
  想要夺取和染指民心的,李世民不解意给他放放血,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玄甲兵,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强悍。
  随着咔咔的铁甲互相打撞的声音,一名玄甲卫士走到了李世民身侧,单膝跪地之后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群臣在殿外请陛下出宫救日。”
  李世民从养精蓄锐中睁开双眼,在心底暗道一声来了!整理了一下龙袍,迈开大步,向着太极殿的大门走去,不知道从哪里又绕出了四个玄甲卫士,手持长戈紧紧地跟在李世民身后。就在开门的那一刹那,李世民略一扭头,凝望了那存放着“曲辕犁”的偏殿一眼。随即双眼中的光芒愈发坚定起来。猛地一推殿门,大步迈开站到了龙阶上。
  “臣等参见陛下。”随着李世民的出现,早都等候的有些不耐烦了的群臣呼啦一下全都跪倒在地,对着李世民拜倒。
  “陛下,据观星官观察,今日即将发生天狗食日。然按历法,今日并不该有天狗食日发生。故按史书记载,要么就是陛下身边有妖孽作祟,要么就是。。。。”封德彝算是老臣,这第一个说话的自然是他。却又只听他将话说了一半便停了下来不在向下说下去。不过满朝文武都知道封德彝要表达出的意思。
  “要么就是什么?”李世民面无表情,对着群臣说道:“要么是朕身边有妖孽作祟!要么就是朕失德!这天狗食日就是上天给朕的警告是么?恩?”李世民的声音有些高亢。“你们都是这个意思吧?好!朕就要看看,究竟是朕身边有了妖孽让上天示警,还是朕离心离德天随人愿。来人摆驾天坛。救日!”
  群臣被李世民的这两句话,说的默不作声,很多人其实是知道这日食和人并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更有些老儒深暗“天人感应”之说,固执的认为只要发生天狗食日,那一定是这两种结果。
  而这两种结果老儒们还是更偏向后者的,也就是李世民离心离德,天随人愿。不然的话为什么李渊当政十年没有发生过没有预测的到的日食,而李世民这一当政就发生预测不到的日食了呢?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李世民的龙辇在前打头,身前身后的仪仗不知是何原因全都撤了下去。换成了一身肃杀的玄甲兵。更有甚者,这些玄甲兵的刀鞘都不知道哪里去了,一个个高头大马一手执戈一手倒提着雪亮的钢刀,行的异常的缓慢。再往后就是那些臣子了,对于他们来说。很容易就能感觉得到现在气氛的不正常。一个个都沉默不语跟着龙辇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好不容易走到了天坛,气氛压抑的相当的吓人。黄俊明站在天坛上,右手提着一把匕首。双眼不顾刺眼紧紧的盯着头顶上的太阳。而身前绑着一只四肢都被绑缚的结实的羊。这羊,就是救日仪式所必须要的牲。
  突然,太阳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整个大地瞬间变得一暗。李世民紧了紧手中的匕首,身后的两名玄甲卫士上前解开了绑缚着的羊,却将羊死死的按在李世民的身前。李世民眼一横,手中的匕首直奔着羊的喉管划过,带起一捧绚烂的血huā。
  那羊挣扎着,只不过在两个玄甲兵的挟持下却根本不起作用,随着血越流越多,终于无力的倒下了。玄甲士兵见那羊已经不再挣扎,轻轻的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一道刀光闪过。羊头应声落地,却被另一名玄甲士兵一抄,抄到了手里。不管这仍在滴血的羊头。那玄甲士兵双手捧着羊头在李世民身侧单膝跪地。
  李世民结果玄甲士兵递过来的羊头,轻轻地端正的摆放在祭品盘中。随手点燃了祭品盘两侧的火烛。并抄起三根粗长的贡香在火烛上点燃,插入到香炉当中。
  又有侍者取过蒲团,放在李世民身前,而这时整个太阳已经全都被遮挡住了。远处传来平民们高声敲锣呼喊的声音。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衣袍,直直的跪在蒲团上。高声喊道:“朕李世民,大唐第二代天子,即位不足一年,敢问上天,朕即位至今可有妖孽作祟?敢问上天,朕即位至今可曾失德失了民心?朕即位至今,可背弃天下子民享乐?朕即位至今。。。。”
  李世民高声对着上天怒问着,全然不是那以往救日仪式中将罪名揽到自己身上的架构,听得身后的大臣们一个个全都哭号了起来:“陛下,不可如此啊!会遭天谴的!”
  ——————————————
  完毕,睡觉去了。大家晚安(未完待续


225 祭天

  225祭天
  不管身后朝臣的哭天抢地,李世民依旧在质问着上天,而这,却是千古以来的第一次。没有人知道李世民的想法。或许,李世民就是想发泄一下吧。可是。。。在这个对天崇拜的国度,也太惊骇世俗了点。
  自古以来最高统治者自称为天子,所谓君权神授,帝王是必须要崇敬天地的,而遇到天灾之类的更是要惶恐的检查自己的错误,日食也是如此。可随着人们对日食的认知越来越高,统治者已经很清晰的知道日食不过是天体运行的必然规律罢了。依然还在举行救日的祭祀活动,无非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甚至说是走一个仪式。
  而现在的李世民可是满是怨气,让他去承认自己的错误,绝不可能!不说是李世民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并无过错。单说这李世民一开口给自己揽下一些过错更会受到世家子弟的攻讦,对于初次登基雄心勃勃,火气正往的李世民来说,这个哑巴亏还真不是他想要去吃的。
  而现在,仪式还是那个程序,可是这自我反省,却成了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